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同步相量檢測裝置功能

同步相量檢測裝置功能

發布時間:2022-12-22 00:11:25

㈠ 什麼電力pmu

PMU是power management unit的縮寫,中文名稱為電源管理單元,是一種高度集成的、針對攜帶型應用的電源管理方案,即將傳統分立的若干類電源管理器件整合在單個的封裝之內,這樣可實現更高的電源轉換效率和更低功耗,及更少的組件數以適應縮小的板級空間。

(1)同步相量檢測裝置功能擴展閱讀:

一、測試單元:

電力系統同步相量測量裝置 Phasor Measurement Unit (PMU)用於進行同步相量的測量和輸出以及進行動態記錄的裝置。

PMU的核心特徵包括基於標准時鍾信號的同步相量測量、失去標准時鍾信號的守時能力、PMU與主站之間能夠實時通信並遵循有關通信協議。

現有PMU大多依靠美國的GPS系統進行授時,部分設備已經開始採用GPS和北斗系統雙對時。

二、驅動模式和測量模式

在ATE中,術語「驅動(Force)」描述了測試機應用於被測器件的一定數值的電流或電壓,它的替代詞是Apply,在半導體測試專業術語中,Apply和Force都表述同樣的意思。

在對PMU進行編程時,驅動功能可選擇為電壓或電流:如果選擇了電流,則測量模式自動被設置成電壓;反之,如果選擇了電壓,則測量模式自動被設置成電流。一旦選擇了驅動功能,則相應的數值必須同時被設置。

㈡ 怎樣畫出相量圖

相量圖表示時間量,相量圖的目的是為了分析不同能量之間的先後順序,所以只有相同頻率的正弦量才能畫在同一相量圖上,也就是說畫出各正弦量對應的相量就可以了,得到的就是電壓電流相量圖。

電路基本定律如下:

1,歐姆定律:V=IZ,其中Z是復阻抗。

2,在交流電路中,有功功率P表示輸入電路的平均功率,無功功率Q是使電路內電場與磁場進行能量交換而需要的電功率,不對外做功。這樣我們可以定義復功率S=P+jQ,其幅值就是視在功率。由此,由相量表示的復功率為:S=VI*,其中I*是I的共軛復數)。

3,基爾霍夫電路定律的復數形式也可用於相量計算中。

由以上定律,我們可以使用相量法進行阻性電路分析,可分析包含電阻、電容和電感的單一頻率交流電路。分析多頻率線性交流電路和不同波形的交流電路時,可以先將電路化為正弦波分量的組合(由疊加定理滿足),然後對每一頻率情況的正弦波進行分析,找出電壓和電流。

(2)同步相量檢測裝置功能擴展閱讀:

相量圖在電力工程中的應用:

在三相交流電力系統的分析中,通常會有一組相量被定義為3個復單位立方根,並以圖表示為角0°、120°以及240°處的單位幅值。將多相交流電路的量化為相量後,平衡電路可被化簡,而非平衡電路可被當作對稱電路的代數組合。

這種方法簡化了電學計算中計算電壓降、功率流以及短路電流所需的工作。在電力系統分析中,相位角的單位常為度,而幅值大小則通常是以方均值而不是峰值來定義。

同步相量技術中使用數字式儀表來測量相量,先進的測量設備包括同步相量測量裝置(PMU),能直接即刻測得某節點的相量,不需要花費時間進行大量的計算。在輸電系統中,相量一般被廣泛地認為是表示輸電系統電壓。相量的微小變化是功率流和系統穩定性的靈敏指示參數。

㈢ 同步向量裝置配置原則

1、統一規劃。
2、統一設計。
3、與電力系統一次規劃、設計和建設同步進行。同步向量採集裝置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統秒脈沖作為同步時鍾構成的相量測量單元。

㈣ PMU在電力系統中是什麼意思

PMU(phasor measurement unit相量測量裝置 ) 是利用 GPS 秒脈沖作為同步時鍾構成的相量測量單元 , 可用來測量電力系統在暫態過程中各節點的電壓向量,

已被廣泛應用於電力系統的動態監測、狀態估計、系統保護、區域穩定控制、系統分析和預測等領域,是保障電網安全運行的重要設備。

在電力系統重要的變電站和發電廠安裝同步相量測量裝置(PMU),構建電力系統實時動態監測系統,並通過調度中心分析中心站實現對電力系統動態過程的監測和分析。

該系統將成為電力系統調度中心的動態實時數據平台的主要數據源,並逐步與SCADA/EMS系統及安全自動控制系統相結合,以加強對電力系統動態安全穩定的監控。

(4)同步相量檢測裝置功能擴展閱讀:

為大力推進建設電網動態安全監測預警系統。即整合能量管理(EMS)、離線方式計算廣域相量測量等系統,實現在線安全分析和安全預警,先期在國家電力調度通信中心組織實施,並逐步推廣到網省調,以提高互聯電網的安全穩定水平,有效預防電網事故,構築電網安全防禦體系。國

網公司對PMU的布點工作極為重視,各網省公司按照統一規劃和部署,在330千伏及以上主網架和網內主力電廠部署相量測量裝置(PMU),實現國家、區域、省三級廣域相量測量系統的聯網提高電網動態測量水平。

㈤ PMU是什麼意思

電源管理單元PMU
電源管理單元是一種高低集成的、針對攜帶型應用回的電源管理方答案,即將傳統分立的若干類電源管理器件整合在單個的封裝之內,這樣可實現更高的電源轉換效率和更低功耗,及更少的組件數以適應縮小的板級空間。目前在該市場有TI、Philips Semiconctor、National Semiconctor和ST Microelectronics分別推出自己的產品。
電力系統同步相量測量裝置 Phasor Measurement Unit (PMU)
用於進行同步相量的測量和輸出以及進行動態記錄的裝置。
PMU的核心特徵包括基於標准時鍾信號的同步相量測量、失去標准時鍾信號
的守時能力、PMU與主站之間能夠實時通信並遵循有關通信協議。
著名代表廠家為 南瑞 四方

㈥ 自動准同步裝置的工作原理,及作用,適用場合,優缺點。

1、全同步式變速器上採用的是慣性同步器,它主要由接合套、同步鎖環等組成,它的特點是依靠摩擦作用實現同步。接合套、同步鎖環和待接合齒輪的齒圈上均有倒角(鎖止角),同步鎖環的內錐面與待接合齒輪齒圈外錐面接觸產生摩擦。鎖止角與錐面在設計時已作了適當選擇,錐面摩擦使得待嚙合的齒套與齒圈迅速同步,同時又會產生一種鎖止作用,防止齒輪在同步前進行嚙合。當同步鎖環內錐面與待接合齒輪齒圈外錐面接觸後,在摩擦力矩的作用下齒輪轉速迅速降低(或升高)到與同步鎖環轉速相等,兩者同步旋轉,齒輪相對於同步鎖環的轉速為零,因而慣性力矩也同時消失,這時在作用力的推動下,接合套不受阻礙地與同步鎖環齒圈接合,並進一步與待接合齒輪的齒圈接合而完成換檔過程。

2、同步器,是使在換擋中相互接合的齒輪實現同步的裝置。 在換擋過程中,應當使准備嚙合的那一對齒輪的接合齒圈的圓周速度達到相等 (即同步),才能平順地掛上擋。否則,兩齒輪齒圈間會發出沖擊和噪音,影響齒輪的壽命。為了便於換擋,汽車變速器在常用的各擋間都裝有同步器,使相嚙合的一對齒輪先同步,而後嚙合。汽車同步器齒環採用特種金屬材料,特種鑄造方法,特種精鍛工藝加工而成,並對關鍵工序及特殊工序進行監控,使產品具有高強度(HRB85-100),高耐磨(台架試驗22萬次不失效),高韌性(搞拉強度600MPa,屈服強度210MPa)等特點。

㈦ 關於物理學方面的論文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運動最一般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是當今最精密的一門自然科學學科。下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物理學方面的論文的 範文 ,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物理學方面的論文篇1

試談物理學專業電動力學課程教學

動力學電磁現象的經典的動力學理論。通常也稱為經典電動力學,電動力學是它的簡稱。它研究電磁場的基本屬性、運動規律以及電磁場和帶電物質的相互作用。

一、課程教學根本理念

第一,在教學中要尊重先生學習的主體性、教員教學的主導性,片面發揚先生的盲目性、自動性、發明性。第二,“電動力學”課程屬於專業根底課程,教學內容布置上除了讓先生學習本門課程的根本知識、根本實際、根本思緒,與其他物理學分支也具有個性和特性的關系。針對這一特點,教師在教學中要留意引導先生類似性抽象思想。第三,教學應突出探求式教學辦法,改動傳統的教學形式,把信息技術與電動力學課程最大限制地整合,運用多種古代 教育 手腕優化教學進程,推行啟示式、探求式、討論式、小製造等授課方式,培育先生的創新思想和創新理念。

二、在本課程教學中該當做到以下幾點

1.講授內容應實際聯絡實踐

“電動力學”作為一門專業學科課程,是師范院校物理專業的根底實際課。教學中要求先生掌握課程的根本知識、根本實際和根本原理,使先生加深對所授知識的了解,更可深入看法電動力學的實踐使用價值,到達學致使用的目的,同時提升先生剖析成績、處理成績的才能。

2.注重先生學習的主體性和集體性培育

從課程的設計到評價各個環節,在留意發揚教員在教學中主導作用的同134教改課改2016年3月時,應特別留意表現先生的學習主體位置,以充沛發揚先生的積極性和發掘學習潛能。要求先生能初步剖析消費、生活中的電動力學成績,以提升先生的剖析成績和處理成績的才能。在電動力學實際的學習中運用數學工具處置成績,使先生看法數學和物理的親密關系,培育先生運用數學工具處理物理成績的才能。培育先生自學才能,重要的不是教內容,而是教給先生學習辦法。要充沛留意先生的興味、專長和根底等方面的集體差別,因材施教,依據這種差別性來確定學習目的和評價辦法,並提出相應的教學建議。課程規范在課程設計、教學方案、方案制定、內容選取和教學評價等環節上,為教學、學習提供了選擇餘地和開展的空間。

3.運用多種古代教育手腕優化教學環節

充沛應用古代化教學手腕,發揚信息化教學的劣勢,加強先生的學習興味,進一步強化需求掌握的知識點,拓寬知識面,加強先生的理論操作技藝,培育迷信的思想方式,這樣先生能更好地掌握“電動力學”課程知識所觸及的相關迷信辦法,無效提升其發現成績、剖析成績、處理成績的才能。

4.具有良好的實驗條件,充沛保證明驗和理論訓練質量

鼓舞先生展開科研理論訓練,參與各類科技競賽。實驗課及理論訓練要留意培育先生的邏輯思想、發明性思想,充沛應用好物理、電子競賽等創新平台,促進電動力學課程的教學。

三、課程學習戰略探求

第一,針對“電動力學”是實際根底課的特點,先生必需堅持 課前預習 ,預習進程中無意識地提出成績。課堂教學次要採用探求式課堂教學法,即每節課突出一個主題,講清論透相關原理知識,每個主題經過師生多種方式的互動,教員及時理解、處理先生的疑問成績,以加強先生的學習興味。第二,將傳統板書、電子課件、網路和視頻多種教學手腕相結合。如課內講授與課外討論和製造相結合、根底實際教學與學科前沿講座結合、根本實際與科研理論訓練相結合。第三,鼓舞先生參與科研理論訓練和各類科技競賽。培育多樣化使用型人才,以培育使用型、復合型、技藝型人才,加強 畢業 生失業才能,完本錢課的預期目的。第四,電動力學也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課程,其研討對象是區別於實物的物質形狀,具有籠統的特徵。為防止課程教學的數學化,我們將充沛使用當代信息技術的劣勢,比方說以視頻教學材料加強先生的理性看法和入手才能。再次,實驗課及理論訓練要留意培育先生的邏輯思想、發明性思想才能和素質,充沛發揚先生的物理思想和物理探求才能。

四、課程教學辦法探求

本課程教學中應留意電動力學實際與理論的結合,尊重先生學習的主體性,適當布置指點性自習,培育先生的自學才能。增強對先生課前、課後的答疑輔導,注重先生才能的培育,使先生經過對電動力學中根本實際的了解,看法和掌握電動力學原理的研討規律,開辟思緒,初步培育先生的科研思想。

1.“雙邊反應式”教學法

這種教學法由“自學”和“反應”兩局部構成,其著眼點是先生在教員指點下的自學和教員由反應來的信息而停止的有重點的解說,使先生的才能在重復訓練中失掉錘煉。“自學”和“反應”表現了先生和教員的互相聯絡、互相配合、互相作用的訓練進程。

2.以成績為中心,展開課堂討論

式教學法建議課堂教學中遵照迷信性、主體性、開展性准繩,採用以先生為主體的小組討論式的辦法,從提出成績動手,激起先生學習的興味,讓先生有針對性地去探究並運用實際知識處理實踐成績;也可以針對教研室科研任務中遇到的成績設計討論或考慮題,以啟示先生剖析、討論有關電動力學成績,學習並穩固電動力學知識,開辟思緒,培育科研思想。

3.倡導學導式的教學方式

在教員指點下,先生停止自學、自練,教員把先生在教學進程中的認知活動視為教學活動的主體,讓先生自動地去獲取知識,開展各自才能,從而到達在充沛發揚先生自動性的根底上,滲入教員的正確引導,使教學單方各盡其能,各得其所。

4.多展開課外理論活動

課外理論訓練中,要留意培育先生的邏輯思想、發明性思想才能和素質。鼓舞和指點有才能的先生進入科研理論訓練,參與各類科技競賽。將先生撰寫的課程小論文融入教學全進程,從中選出有質量的項目進入科研理論訓練。充沛應用好物理、電子競賽等創新平台,促進電動力學課程的教學,培育使用型、復合型、技藝型人才,加強畢業生失業才能。“電動力學”作為一門探求性課程,在課堂教學中,要突出先生的參與性,使他們自動獲取而不是主動承受迷信結論,互動思想使先生覺得電動力學發人沉思,不難入門。“電動力學”與其他物理學分支具有“個性”和“特性”的關系。為了激起先生學習興味,可以常常採用課堂討論方式,由先生發問,在教員引導下大家討論, 總結 得出正確結論。由於剖析“電動力學”需求運用籠統思想,所以課堂教學應充沛運用多媒體,盡量運用圖像和顏色搭配,使先生樹立正確的物理圖像。留意“信息技術”與“電動力學”課程的無效整合,這關於全體優化教學進程,進步先生的專業知識學習效果、進步先生的信息技術才能、培育先生的協作認識和創新肉體均具有嚴重的理想意義。同時,可將教學實際使用到創新理論才能訓練中,使用到物理、電子等各類競賽中。

參考文獻:

[1]馮雲光.物理專業電動力學教學變革的探究[J].才智,2014,(19).

[2]鄭偉,呂嫣.電動力學網路教學平台建立的研討[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迷信版),2013,31(4):531-534.

[3]劉佳.《電磁學》與《電動力學》課程體系創新研討[J].科技信息,2013,(11):44.

[4]熊萬傑,陸建隆.對“電動力學”課程變革的探究[J].初等文科教育,2003,(6):72-75.

[5]付長寶,徐國慧,王希英.基於電動力學教學變革的學習辦法討論[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9,30

物理學方面的論文篇2

試談電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統

【摘 要】嵌入式系統、計算機技術、網路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使構建未來智能電網成為了可能,基於信息物理系統(CPS)技術構建電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統(CPPS)為實現未來智能電網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對CPPS平台進行了初步研究分析,介紹了應用於CPPS中的同步PMU技術、開放式通信網路、分布式控制。

【關鍵詞】CPPS;同步PMU;開放式通信;分布式控制

引言

受能源危機、環保壓力的推動,以及用戶對電能質量(QoS)要求的不斷提高,當代電力系統不再符合社會的發展需求,智能電網(Smart Grid)成為未來電力系統的發展方向。智能電網的發展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分布式電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大量接入電網導致的系統穩定性問題。由於DG的大量接入使電網變成一個故障電流和運行功率雙向流動的有源網路,增加了系統的復雜度和脆弱度,因此亟需發展智能電網以解決DG大量接入電網導致的系統穩定性問題。

2)電力用戶對電能質量(QoS)要求的不斷提高。現代社會短時間的停電也會給高科技產業帶來巨額的經濟損失,近年來發生的大停電事故更是給社會帶來了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因此,亟需建立堅強自愈的智能電網以提供優質的電力服務。

論文主體結構如下:第1部分介紹了近年來信息物理系統(Cyber Physical System ,CPS)技術的發展以及CPS與智能電網的相互關系;第2部分介紹了電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統(Cyber-Physical Power System,CPPS)的硬體平台模型;第3部分介紹了同步相量測量裝置(Phasor Measurement Units,PMU)技術;第4部分對CPPS中的開放式通信網路進行了初步分析;第5部分對CPPS的分布式控制技術進行了簡單介紹;最後第6部分做出全文總結。

1 CPS與智能電網的相互關系

CPS技術的發展得益於近年來嵌入式系統技術、計算機技術以及網路通信技術等的高速發展,其最終目標是實現對物理世界隨時隨地的控制。CPS通過嵌入數量巨大、種類繁多的無線感測器而實現對物理世界的環境感知,通過高性能、開放式的通信網路實現系統內部安全、及時、可靠地通信,通過高精度、可靠的數據處理系統實現自主協調、遠程精確控制的目標[1]。

CPS技術已經在倉儲物流、自主導航汽車、無人飛機、智能交通管理、智能樓宇以及智能電網等領域得以初步研究應用[2]。

將CPS技術引入到智能電網中,可以得到電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統(Cyber-Physical Power System,CPPS)的概念。為了分析CPPS與智能電網的相互關系,首先簡單回顧一下智能電網的概念。目前關於智能電網的概念較多,並且未達成一致結論。IBM中國公司高級電力專家Martin Hauske認為智能電網有3個層面的含義:首先利用感測器對發電、輸電、配電、供電等環節的關鍵設備的運行狀況進行實時監控;然後把獲得的數據通過網路系統進行傳輸、收集、整合;最後通過對實時數據的分析、挖掘,達到對整個電力系統運行進行優化管理的目的[3-4]。

從上文關於CPS和智能電網的介紹中可以看出,CPS與智能電網在概念上有相通之處,它們均強調利用前沿通信技術和高端控制技術增強對系統的環境感知和控制能力。因此,在CPS基礎上建立的CPPS為促進電力一次系統與電力信息系統的深度融合,最終實現構建完整的智能電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實現途徑。

2 CPPS的硬體平台架構

基於分布式能源廣泛接入電網所引起的系統穩定性問題以及建立堅強自愈智能電網的總體目標,建立安全、穩定、可靠的智能電網成為未來電力系統研究的重要方向,同時也是CPPS研究的主要內容。

傳統的電力系統監測手段主要有基於電力系統穩態監測的SCADA/EMS系統和側重於電磁暫態過程監測的各種故障錄波儀,保護控制方式主要有基於SCADA主站的集中控制方式和基於保護控制裝置安裝處的就地控制方式[5]。就地控制方式易於實現,並且響應速度快,但是由於利用的信息有限,控制性能不夠完善,不能預測和解決系統未知故障,對於電力系統多重反應故障更不能准確動作。集中控制方式利用系統全局信息,能夠優化系統控制性能,但是計算數據龐大、通信環節多,系統響應速度慢,並且現有SCADA系統主要對電力系統進行穩態分析,不能對電力系統的動態運行進行有效地控制。

針對目前電力系統監測、控制手段的不足,要建立堅強自愈的未來智能電網,必須建立相應的廣域保護的實時動態監控系統,CPPS的硬體平台就是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CPPS的硬體平台6層體系架構如圖1所示,主要包括:物理層(電力一次設備)、感測驅動層(同步PMU)、分布式控制層(智能終端單元STU、智能電子裝置IED等)、過程式控制制層(控制子站PLC)、高級優化控制層(SCADA主站控制中心)和信息層(開放式通信網路)。

其中,底層的物理層是指電力系統的一次設備,如發電廠、輸配電網等。感測驅動層主要用於對電力系統的動態運行參數進行實時監控,測量參數包括電流、電壓、相角等,在CPPS中廣泛使用的測量裝置是同步PMU。分布式控制層主要包括各STU/IED,為廣域保護的分布式就地控制提供反饋控制迴路。過程式控制制層主要指樞紐發電廠和變電站的控制子站,是CPPS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收集多個測量節點的數據信息,建立系統層面的控制迴路,並做出相應的控制決策。高級優化控制層是指調度中心控制主站,主要為電力系統的動態運行提供人工輔助優化控制。頂層的信息層即智能電網的開放式通信網路,注意信息層並不是單獨的一層,而是重疊搭接CPPS的各個分層,為CPPS內部各組件提供安全、及時、可靠的通信。

上文給出了CPPS的硬體平台模型,但要在電力系統中具體實現CPPS,涉及諸多方面的技術難題,下面對CPPS中的同步PMU、開放式通信網路以及分布式控制等分別加以簡單介紹。

3 同步PMU測量技術

同步PMU是構建CPPS的基礎,它為CPPS中廣域保護的動態監測提供了豐富的測量數據。同步PMU裝置主要對電力系統內部的同步相量進行測量和輸出,裝設點包括大型發電廠、聯絡線落點、重要負荷連接點以及HVDC、SVC等控制系統,測量數據包括線路的三相電壓、三相電流、開關量以及發電機端的三相電壓、三相電流、開關量、勵磁電流、勵磁電壓、勵磁信號、氣門開度信號、AGC、AVC、PSS等控制信號[6]。利用測得的數據可以進行系統的穩定裕度分析,為電力系統的動態控制提供依據。

同步PMU的硬體結構框圖如圖2所示。

其中,GPS接收模塊將精度在±1微秒之內的秒脈沖對時脈沖與標准時間信號送入A/D轉換器和CPU單元,作為數據採集和向量計算的標准時間源。由電壓、電流互感器測得的三相電流、電壓經過濾波整形和A/D轉換後,送到CPU單元進行離散傅里葉計算,求出同步相量後再進行輸出。注意,發電機PMU除了測量機端電壓、電流和勵磁電壓、電流以外,還需接入鍵相脈沖信號用以測量發電機功角[7]。

4 CPPS的開放式通信網路

建立CPPS的開放式通信網路,應該在保證安全、及時、可靠的通信的基礎上,使系統具有高度的開放性,支持自動化設備與應用軟體的即插即用,支持分布式控制與集中控制的結合。對於建立的開放式通信網路,需要進行通信實時性分析、網路安全性和可靠性分析。

4.1 IEC 61850標準的應用

IEC 61850標准作為新一代的網路通信標准而運用於智能變電站中,支持設備的即插即用和互操作,使智能變電站具有高度的開放性。IEC 61850標準是智能變電站的網路通信標准,同時正在進一步發展成為智能電網的通信標准[8],因此,使用IEC 61850作為CPPS通信網路的通信標準是最佳選擇。

IEC 61850的核心技術[9]包括面向對象建模技術、XML(可擴展標記語言)技術、軟體復用技術、嵌入式 操作系統 技術以及高速乙太網技術等。

4.2 通信網路配置與分析

對於CPPS開放式通信網路的網路配置,可參考智能變電站的三層二網式網路結構配置,構建CPPS的3層式通信網路,如圖3所示。

其中,底層為位於發電廠、變電站和重要負荷處的大量PMU、STU/IED,分別負責採集實時信息和執行保護控制功能。中間層為控制子站(過程式控制制單元PLC),每個控制子站與多個PMU、STU/IED相連,以完成該分區系統層面的保護控制,並根據需要將數據上傳到SCADA主站控制中心。SCADA主站控制中心接收各控制子站的上傳數據,處理以後將控制信息下發到各控制子站,以實現CPPS的廣域保護控制功能。注意,各層設備均嵌入GPS實現精確對時,保證全系統的同步數據采樣。

5 CPPS的分布式控制機理

要建立堅強自愈的智能電網,必須利用新型控制機理建立可靠的電力控制系統。根據電力故障擴大的路徑和范圍以及故障的時間演變過程,文獻[10-11]中提出建立時空協調的大停電防禦框架,建立了電力系統的3道防線,為實現智能電網的廣域動態保護控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電力系統的分布式控制(Distributed Control,DC)是相對於傳統的SCADA主站集中控制方式而言的,指的是多機系統,即用多台計算機(指嵌入式系統,包括PLC控制子站和STU/IED等)分別控制不同的設備和對象(如發電機、負荷、保護裝置等),各自構成獨立的子系統,各子系統之間通過通信網路互聯,通過對任務的相互協調和分配而完成系統的整體控制目標[12]。分布式控制的核心特徵就是“分散控制,集中管理”。在電力系統的3道防線的基礎上,結合分布式控制技術,建立CPPS的3層控制架構,如圖4所示。

其中,分布式控制層主要是在故障發生的起始階段(緩慢開斷階段)採取的控制 措施 ,其控制目標應該是保證系統在不嚴重故障下的穩定性,防止故障的蔓延。過程式控制制層是在系統已經發生嚴重故障時(級聯崩潰開始階段)所採取的廣域緊急控制措施,需要付出較大的代價。通常針對可能會使系統失穩的特定故障,往往需要投切非故障設備以保證系統的穩定性。廣域的緊急控制措施應該在故障被識別出的第一時間立即實施,控制措施實施越晚,控制效果越差。優化控制層是在前兩層控制均拒動或欠控制而沒有取得控制效果,同時在檢測到各種不穩定現象後所採取的控制措施,通常需要進行多輪次的切負荷和振盪解列。在電力恢復階段,要有自適應的黑啟動和自痊癒的控制方案。

6 結語

將CPS 方法 引入到電力系統中,建立CPPS的模型平台,為建立堅強自愈的智能電網提供新的思路。文中對CPPS中的同步PMU測量技術、開放式通信 網路技術 、分布式控制技術分別進行了簡單介紹。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物 理 學方面的論 文”

㈧ 建築工程中BMU VMU PMU什麼意思

高層建築軌道式的吊裝系統、視覺樣板、同步相量測量裝置
建築工程中的vmu,即為視覺樣板,是visual mockup的縮寫,是以模擬建築外觀,為設計做出修正指導作用的實體模型,一般為全比例模型。
BMU即高層建築軌道式的吊裝系統。
同步相量測量裝置(PMU:phasormeasurementunit)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統(gps)秒脈沖作為同步時鍾構成的相量測量單元。可用於電力系統的動態監測、系統保護和系統分析和預測等領域.是保障電網安全運行的重要設備。目前世界范圍內已安裝使用數百台PMU。現場試驗、運行以及應用研究的結果表明:同步相量測量技術在電力系統狀態估計與動態監視、穩定預測與控制、模型驗證、繼電保護、故障定位等方面獲得了應用或有應用前景。

㈨ 同步向量是計量還是測量的

測量。同步向量採集裝置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統秒脈沖作為同步時鍾構成的相量測量單元。同步向量的含義是以標准時間信號作為采樣過程的基準,通過對采樣數據計算而得的相量稱為同步相量。

㈩ 電力系統同步相量測量的簡介

同步相量測量技術可以應用到電力系統的許多方面,例如:電力系統的狀態估計、靜態穩回定答的監測、暫態穩定的預測及控制以及故障分析等等。但是,其最重要的應用場合必然是電力系統的暫態穩定性的預測和控制。然而,由於理論和技術方面的限制,基於GPS的相量測量必然從同步數據記錄開始,然後形成狀態估計、動態監測、穩定在線評估和穩定控制等。最難完美實現的是暫態穩定控制,它不僅要求電力系統計算、通信等技術水平的提高,還需要多機控制理論的實質性進步。

閱讀全文

與同步相量檢測裝置功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自來水水表跟前的閥門壞了怎麼換 瀏覽:341
機械工程含有多少專業 瀏覽:367
移動電動工具安規 瀏覽:642
理正結構工具箱13 瀏覽:481
五金機電榮譽證書 瀏覽:117
南安市軸承廠什麼時間建 瀏覽:945
閥門位號pv是什麼意思 瀏覽:685
家電管道清洗設備廠家有哪些 瀏覽:285
儀表盤黃p什麼意思 瀏覽:520
淋浴的冷熱水閥門怎麼換 瀏覽:872
氧氣閥門檢修安全要求 瀏覽:620
專用設備製造業稅負多少 瀏覽:343
cs6擴展版工具箱 瀏覽:743
北京博世電動工具專賣 瀏覽:617
某學生用圖的實驗裝置測物塊 瀏覽:568
攤鋪軸承壞了怎麼辦 瀏覽:158
硅膠洗油設備哪裡生產 瀏覽:651
金科五金機電城D區商業門面價 瀏覽:343
超聲波什麼時候有霧氣 瀏覽:502
iphone怎麼選擇播放設備 瀏覽: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