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實驗室製取乙酸乙酯的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加熱前在A試管中加 ______
(1)碎瓷片; 飽和碳酸鈉溶液; 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乙醇;減少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2) (3)上 |
『貳』 某學生在實驗室製取乙酸丁酯(已知乙酸丁酯的沸點℃124~126,反應溫度115~125℃),其反應裝置應選擇(
A.該裝來置採用的是水浴,反源應溫度不超過100℃,實驗室製取乙酸丁酯,反應需要反應溫度為115~125℃,而水浴加熱適合溫度低於100℃的反應,故A錯誤; B.該裝置採用長導管可起冷凝易揮發的乙酸和丁醇,但採用水浴,反應溫度不超過100℃,實驗室製取乙酸丁酯,反應需要反應溫度為115~125℃,而水浴加熱適合溫度低於100℃的反應,故B錯誤; C.實驗室製取乙酸丁酯,原料乙酸和丁醇易揮發,為了避免反應物損耗和充分利用原料,應設計冷凝迴流裝置,而該裝置無冷凝裝置,故C錯誤; D.實驗室製取乙酸丁酯,原料乙酸和丁醇易揮發,當有易揮發的液體反應物時,為了避免反應物損耗和充分利用原料,要在發生裝置設計冷凝迴流裝置,使該物質通過冷凝後由氣態恢復為液態,從而迴流並收集.實驗室可通過在發生裝置安裝長玻璃管或冷凝迴流管等實現,該裝置符合這些要求,故D正確; 故選D. |
『叄』 實驗室製取乙酸乙酯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加熱前在A試管中加______,其作用是防止加
(1)液體乙酸乙醇沸點低,加熱要加碎瓷片,防止暴沸;制備乙內酸乙酯時常用飽和碳酸容鈉溶液,目的是中和揮發出來的乙酸,使之轉化為乙酸鈉溶於水中;溶解揮發出來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於分層得到酯,所以試管B內盛放的液體是飽和碳酸鈉溶液,
故答案為:碎瓷片;飽和碳酸鈉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乙醇;減少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2)實驗中用乙醇與乙酸作用發生酯化反應,酯化反應的本質為酸脫羥基,醇脫氫,乙酸與乙醇在濃硫酸作用下加熱發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該反應為可逆反應,化學方程式為:CH3COOH+CH3CH2OH
濃H2SO4 |
『肆』 (2014肇慶一模)實驗室製取乙酸丁酯的實驗裝置有如圖甲、乙兩種裝置可供選用.制備乙酸丁酯所涉及的有
(1)根據表中數據可知,反應物乙酸、1-丁醇的沸點低於產物乙酸丁酯的沸點,若採用甲裝置,會造成反應物的大量揮發,大大降低了反應物的轉化率,所以應該選用裝置乙, 故答案為:乙;由於反應物乙酸、1-丁醇的沸點低於產物乙酸丁酯的沸點,若採用甲裝置,會造成反應物的大量揮發; (2)1-丁醇在濃硫酸作用下能夠發生消去反應生成1-丁烯,結構簡式為:CH3CH2CH=CH2,也能夠發生分子內脫水生成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 故答案為: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CH3CH2CH=CH2; (3)要提高1-丁醇的轉化率,可以增大乙酸的濃度,使正反應速率增大,平衡向著正向移動;也可以減小生成物濃度,逆反應速率減小,平衡向著正向移動, 故答案為:增加乙酸濃度;減小生成物濃度(或移走生成物); (4)從制備乙酸丁酯所得的混合物中分離、提純乙酸丁酯,分離的是混合液體,不需要使用過濾、蒸發等操作,需要使用分液方法分離,所以一定使用的操作為AB, 故答案為:AB; (5)分液漏斗的下方有旋塞,使用前必須檢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水或者是否堵塞;分液操作時,如果分液漏鬥上口玻璃塞未打開,分液漏斗中的液體不會流出, 故答案為:檢查是否漏水或堵塞,分液漏鬥上口玻璃塞未打開(或漏斗內部未與大氣相通,或玻璃塞上的凹槽未與漏鬥口上的小孔對准).
『伍』 實驗室製取乙酸乙酯,如圖所示實驗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1)能完成本實驗的裝置是______(從甲、乙、
解;(1)製取乙酸乙酯時,蒸汽中往往含有乙醇和乙酸,二者易溶於水而產生倒專吸,乙導管沒有插屬入到液面以下,丙導管上端容積較大,二者都可防止倒吸,故答案為:乙、丙; (2)為防止酸液飛濺,應先加入乙醇,然後在加入濃硫酸和乙酸,如先加濃硫酸會出現酸液飛濺的可能現象, 故答案為:乙醇;濃硫酸和乙酸; (3)乙酸乙酯不溶於飽和碳酸鈉溶液,乙醇易溶於水,乙酸可與碳酸鈉發生反應而被吸收,用飽和碳酸鈉溶液可將乙酸乙酯和乙醇、乙酸分離,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 故答案為:飽和Na2CO3溶液; 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 (4)乙酸和乙醇在濃硫酸作用下,加熱生成乙酸乙酯,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3COOH+HOCH2CH3 濃硫酸 |
『陸』 實驗室製取乙酸乙酯的裝置如下
(1)乙酸成本高,乙醇低,應過量,使乙酸多可能參加反應 (2)催化劑專,脫水劑 (3)此時屬CH3COOC2H5更純凈,含有較少雜志(如C2H5OH) (4)飽和Na2CO3溶液洗滌酯的目的:吸收CH3COOH,溶解C2H5OH,降低CH3COOC2H5溶解度
用飽和CaCl2溶液洗滌酯的目的溶解C2H5OH(生成Ca(C2H5OH)6Cl2),降低CH3COOC2H5溶解度) (5)Na2CO3與CaCl2兩種飽和溶液生成CaCO3沉澱
(6)保持氣壓平衡,使CH3COOC2H5順利進入錐形瓶
『柒』 某學生在實驗室製取乙酸丁酯(已知乙酸丁酯的沸點124~126℃,反應溫度115~125℃),其反應裝置應選擇(
A.實驗室製取乙酸丁酯,原料乙酸和丁醇易揮發,為了避免反應物損耗和充分利用原料,應設計冷凝迴流裝置,而A裝置無冷凝裝置,故A錯誤; B.實驗室製取乙酸丁酯,原料乙酸和丁醇易揮發,當有易揮發的液體反應物時,為了避免反應物損耗和充分利用原料,要在發生裝置設計冷凝迴流裝置,使該物質通過冷凝後由氣態恢復為液態,從而迴流並收集.實驗室可通過在發生裝置安裝長玻璃管或冷凝迴流管等實現,B裝置符合這些要求,故B正確; C.該裝置採用的是水浴,反應溫度不超過100℃,實驗室製取乙酸丁酯,反應需要反應溫度為115~125℃,而水浴加熱適合溫度低於100℃的反應,故C錯誤; D.該裝置採用的是水浴,反應溫度不超過100℃,實驗室製取乙酸丁酯,反應需要反應溫度為115~125℃,而水浴加熱適合溫度低於100℃的反應,故D錯誤; 故選B. |
『捌』 乙酸乙酯的實驗室制備裝置
乙酸乙酯的製取:先加乙醇,再加濃硫酸,最後加乙酸。 順序是密度先小後大,然後加熱內 。 方程式:容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 (可逆反應、加熱、濃硫酸催化劑) 乙酸過量可以避免乙酸乙酯和乙醇形成恆沸物 ; 乙酸和乙酸乙酯不共沸,過量乙酸不影響產物的蒸餾。
『玖』 在高中階段,我們學習了兩種酯的實驗室制備方法:①乙酸乙酯的制備(裝置如圖1);②乙酸丁酯[CH3COO(CH
(1)用水浴加熱均勻受熱,容易控制溫度. 乙酸、丁醇加熱易揮發,為減少原料的損失,直玻璃管對蒸汽進行冷凝,重新流回反應器內. 試管與石棉網直接接觸受熱溫度高,容易使有機物分解碳化. 故答案為:均勻受熱,容易控制溫度,冷凝、迴流;防止加熱溫度過高,有機物碳化分解. (2)制備乙酸乙酯時常用飽和碳酸鈉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主要是利用了乙醇與水混溶,乙酸能被碳酸鈉吸收,易於除去雜質,飽和碳酸鈉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增大水的密度,使酯浮於水面,容易分層析出,便於分離. 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通常分液的方法,分液利用的儀器主要是分液漏斗,使用時注意下層液從分液漏斗管放出,上層液從分液漏鬥上口倒出,酯的密度比水小,應從分液漏鬥上口倒出. 故答案為: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於分層;分液漏斗;A. (3)提高1-丁醇的利用率,可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動. A.使用催化劑,縮短反應時間,平衡不移動,故A錯誤; B.加過量乙酸,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動,1-丁醇的利用率增大,故B正確; C.不斷移去產物,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動,1-丁醇的利用率增大,故C正確; D.縮短反應時間,反應未達平衡,1-丁醇的利用率降低,故D錯誤. 故選:BC. (4)由表中數據可知,乙酸丁酯與乙酸乙酯沸點相差比較大,乙酸乙酯沸點為77.06℃,可利用蒸餾原理,將製得的乙酸丁酯進行蒸餾,看能否得到78℃左右的餾分,且該餾分不溶於飽和碳酸鈉溶液,若有則說明含有乙酸乙酯,沒有則不含乙酸乙酯. 故答案為:將製得的乙酸丁酯進行蒸餾,看能否得到78℃左右的餾分,且該餾分不溶於飽和碳酸鈉溶液.
『拾』 在高中階段,我們學習了兩種酯的實驗室制備方法:①乙酸乙酯的制備(裝置如圖1);②乙酸丁酯[CH 3 COO(
(1)用水浴加熱均勻受熱,容易控制溫度. 乙酸、丁醇加熱易揮發,為減少原料的損失,直玻璃管對蒸汽進行冷凝,重新流回反應器內. 試管與石棉網直接接觸受熱溫度高,容易使有機物分解碳化. 故答案為:均勻受熱,容易控制溫度,冷凝、迴流;防止加熱溫度過高,有機物碳化分解. (2)制備乙酸乙酯時常用飽和碳酸鈉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主要是利用了乙醇與水混溶,乙酸能被碳酸鈉吸收,易於除去雜質,飽和碳酸鈉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增大水的密度,使酯浮於水面,容易分層析出,便於分離. 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通常分液的方法,分液利用的儀器主要是分液漏斗,使用時注意下層液從分液漏斗管放出,上層液從分液漏鬥上口倒出,酯的密度比水小,應從分液漏鬥上口倒出. 故答案為: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於分層;分液漏斗;A. (3)提高1-丁醇的利用率,可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動. A.使用催化劑,縮短反應時間,平衡不移動,故A錯誤; B.加過量乙酸,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動,1-丁醇的利用率增大,故B正確; C.不斷移去產物,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動,1-丁醇的利用率增大,故C正確; D.縮短反應時間,反應未達平衡,1-丁醇的利用率降低,故D錯誤. 故選:BC. (4)由表中數據可知,乙酸丁酯與乙酸乙酯沸點相差比較大,乙酸乙酯沸點為77.06℃,可利用蒸餾原理,將製得的乙酸丁酯進行蒸餾,看能否得到78℃左右的餾分,且該餾分不溶於飽和碳酸鈉溶液,若有則說明含有乙酸乙酯,沒有則不含乙酸乙酯. 故答案為:將製得的乙酸丁酯進行蒸餾,看能否得到78℃左右的餾分,且該餾分不溶於飽和碳酸鈉溶液. |
與實驗室製取乙酸丁酯的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閥門怎麼扭是開
發布:2025-05-17 08:46:23
瀏覽:56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