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Ⅲ 實驗室若用如圖所示裝置製取氯氣
寫出化學方程式
MnO2 + 4HCl = MnCl2 + Cl2 + 2H2O
Ⅳ 實驗室制氯氣的實驗裝置是什麼
實驗室制氯氣的實驗裝置是酒精燈,燒瓶,分液漏斗,導管,洗氣裝置,集氣裝置。
用分液漏斗、圓底燒瓶等組裝的固液加熱型制氣裝置。飽和食鹽水除去Cl2中的HCl氣體,濃硫酸除去Cl2中的水蒸氣。向上排空氣法或排飽和食鹽水法。
將濕潤的澱粉−碘化鉀試紙靠近收集Cl2的集氣瓶瓶口,若觀察到試紙立即變藍,則證明已收集滿。將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靠近盛氯氣的瓶口,若觀察到試紙先變紅後褪色,則證明已收集滿。根據氯氣的顏色判斷是否收集滿:若觀察到整個集氣瓶中充滿黃綠色的氣體,則證明已收集滿。

氯氣的性質
氯氣,化學式為Cl。是黃綠色、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劇毒氣體,易壓縮,可液化為黃綠色的油狀液氯。氯氣具有強氧化性,所以被用作處理飲用水、市政污水以及游泳池的生物滅殺劑。氯氣中體積分數為5%以上的氫氣時遇強光可能會有爆炸的危險。
氯氣具有毒性,主要通過呼吸道侵入人體並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會對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損害。氯氣能與有機物和無機物進行取代反應和加成反應生成多種氯化物。主要用於生產塑料(如PVP)、合成纖維、染料、農葯、消毒劑、漂白劑溶劑以及各種氯化物。
Ⅳ 製取氯氣裝置
用MnO₂和濃鹽酸加熱製取氯氣的裝置圖:

Ⅵ 如圖是一位同學設計的實驗室製取氯氣的實驗裝置圖.(1)指出這套裝置中存在的錯誤______、______.(2)
(1)該反應需要加熱條件下發生,且氯氣與NaOH溶液發生反應,會倒吸,則圖中錯誤版為缺少酒精燈權、尾氣處理的導管不能深入液面以下(或應利用倒扣的漏斗),故答案為:缺少酒精燈;尾氣處理的導管不能深入液面以下;
(2)氯氣有毒,不能排放在空氣中,則燒杯里裝有氫氧化鈉溶液,其作用是吸收尾氣,防止污染環境,發生的反應為Cl2+2NaOH=NaClO+NaCl+H2O,
故答案為:吸收尾氣,防止污染環境;Cl2+2NaOH=NaClO+NaCl+H2O;
(3)Cl2通入NaBr溶液中,生成單質溴,並向其中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溴易溶於四氯化碳,分層後上層為無色,下層為橙黃色,故答案為:無;橙黃.
Ⅶ 實驗室制氯氣的實驗裝置有哪些
實驗室制氯氣的實驗裝置有鐵架台,酒精燈,圓底燒瓶,分液漏斗。
用分液漏斗、圓底燒瓶等組裝的固液加熱型制氣裝置。飽和食鹽水除去Cl2中的HCl氣體,濃硫酸除去Cl2中的水蒸氣。向上排空氣法或排飽和食鹽水法。用NaOH溶液吸收多餘的Cl2,以防Cl2污染空氣。
實驗室制氯氣過程。
將濕潤的澱粉−碘化鉀試紙靠近收集Cl2的集氣瓶瓶口,若觀察到試紙立即變藍,則證明已收集滿。將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靠近盛氯氣的瓶口,若觀察到試紙先變紅後褪色,則證明已收集滿。根據氯氣的顏色判斷是否收集滿:若觀察到整個集氣瓶中充滿黃綠色的氣體,則證明已收集滿。
為了減少製得的Cl2中HCl的含量,加熱時溫度不宜過高,以減少HCl的揮發。製取時一定要注意反應條件是「濃鹽酸」和「加熱」,一旦濃鹽酸變為稀鹽酸,反應將不再發生。
Ⅷ 實驗室制氯氣除雜乾燥
依據裝置圖分析①是氯氣制備;利用二氧化錳和濃鹽酸加熱反應,符合制備要求;②利用飽和氯化鈉溶液吸收氯氣中的氯化氫氣體,洗氣裝置長進短出符合吸收原理;③利用濃硫酸除去氯氣中的水蒸氣,洗氣裝置導氣管需要長進短出,裝置導氣管位置錯誤;④尾氣吸收裝置,防止污染空氣,符合實驗要求;
故選C.
Ⅸ 化學 關於實驗室製取氯氣裝置
不可以,經過飽和食鹽水會帶出水,要在濃硫酸內和本身的水一並除掉。記住一點:除雜的溶液試劑一定要放在乾燥劑前面,這是實驗除雜必須原則之一。
Ⅹ 如圖是一位學生設計的實驗室製取和收集氯氣並驗證其性質的裝置圖. (1)找出在此裝置圖中出現的錯誤加
(1)實驗室制用濃鹽酸和二氧化錳在加熱條件下制氯氣;除雜時先除去氯化氫,再除去水蒸氣,最後收集;氯氣的密度大於空氣,採用向下排空法收集時應從長管進短管出; 故答案為:稀鹽酸改用濃鹽酸;B應在A的左邊;C中進氣管應該長,排氣管應該短; (2)氯氣與水反應生成鹽酸和次氯酸:Cl 2 +H 2 O=HClO+HCl,鹽酸具有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次氯酸具有強氧化性,能用於漂白,所以溶液紅色褪去,鹽酸能與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澱:HCl+AgNO 3 =AgCl↓+HNO 3 ,所以在E裝置中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有白色沉澱生成; 故答案為:溶液先變紅後褪色;有白色沉澱生成;Cl 2 +H 2 O=HClO+HCl、HCl+AgNO 3 =AgCl↓+HNO 3 ; (3)氯氣有毒,為防止污染空氣,應用鹼液來吸收:Cl 2 +2OH - =ClO - +Cl - +H 2 O; 故答案為:吸收多餘的氯氣,防止污染環境;Cl 2 +2OH - =ClO - +Cl - +H 2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