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實驗裝置的連接順序
實驗裝置的連接順序
(1)
一般原則:
①程序
氣體發生裝置
→ 除雜
→ 乾燥
→ 收
集、性質實驗
→ 尾氣的處理
考慮乾燥與除雜的順序時,若採用溶液除
雜,則先凈化後乾燥;若用加熱除雜,
則乾燥在前,若有固體吸收劑常溫除雜,則
據題意而定。尾氣處理:有毒氣體常采
用溶液(或固體)吸收或將之點燃,無毒氣
體直接排空。
若制備的物質需很乾燥無
水份,則需在尾部加裝乾燥管,以防空氣中
的水蒸氣進入。
②介面的連接:總體上遵循裝置的排列順
序,但對於吸收裝置應長進短出(或
深入淺出);量氣裝置應短進長出;洗氣裝
置應長進短出;乾燥管應大進小出。
③氣體發生:一般按:裝置選擇與連接→氣
密性檢驗→裝固體葯品→加液體葯
品→開始實驗(按程序)→拆卸儀器→其他
處理等。
④加熱操作:主體實驗加熱前一般應先通原
料氣趕走空氣後再點燃酒精燈,其
目的:一是防止爆炸,如
H
2
還原
CuO,CO
還
原
Fe
2
O
3
;二是保證產品純度,
熄滅酒精燈時,一般是「先移後滅」的原
則。
(
2
)思維過程:原理→反應物→儀器裝置
→現象→結論→作用意義→聯想
如:
①實驗是根據什麼性質和原理?實驗目
的是什麼?
②所用反應物:名稱、狀態、代替物(據實
驗目的和相關的化學反應原理,進
行全面分析比較和推理,並合理選擇),
⑤實驗現象:
自上而下,
自左至右全面觀察;
B. 如圖所示:(甲)是模擬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實驗裝置圖.(1)按照圖安裝、調整實驗器材時,應該先調整固
(1)酒精燈是用來加熱的,酒精燈的外焰溫度比較高,組裝器材時,通過調整鐵圈的回位置保證使答用酒精燈的外焰來加熱,故先調整固定B,再調整固定A的位置.
(2)水沸騰之前,水下層的溫度高於上層的水溫,氣泡上升過程中,氣泡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水,氣泡變小,丙符合水沸騰前的現象;水沸騰時,整個容器中水溫相同,水內部不停的汽化,產生大量的水蒸氣進入氣泡,氣泡變大,乙符合水沸騰時的現象.故丙先觀察到.
(3)燒瓶中汽化的水蒸氣上升遇到冷金屬盤就會液化形成小水滴,由於液化放熱,金屬盤吸收熱量,溫度升高.
(4)為了產生更多的水滴,就要讓更多的水蒸氣發生液化,溫度低一些更容易液化,所以降低金屬板的溫度可以產生更的水滴;可以在金屬盤上放一些冰塊.
(5)液化石油氣,就是在常溫下壓縮體積的方法,使石油氣變成液體儲存在鋼瓶里的.
故答案為:(1)B;(2)丙;(3)液化;放熱;(4)在金屬盤上放一些冰塊;(5)壓縮體積
C. 水的沸騰實驗的實驗器材、實驗步驟、實驗現象是什麼
【實驗器材和材料】秒錶×1,鐵架台×1,大鐵圈×1,小鐵圈×1,酒精燈×1,石棉網×1,燒杯×1,溫度計×1,中間帶小孔的硬紙板×1,火柴,坐標紙,水。
【實驗步驟】
1. 按照實驗裝置圖,按自下向上的順序安裝實驗器材。
2. 在燒杯里加入適量的冷水,將燒杯放在石棉網上,燒杯上沿蓋上中心有孔的硬紙板,把溫度計穿過紙板孔並使溫度計的玻璃泡完全浸入水中。
3. 用火柴點燃酒精燈,給盛了冷水的燒杯加熱。
4. 當水溫至90 ℃時,每隔1 min記錄一次溫度,直到水沸騰後5 min為止。
5. 實驗過程中應邊觀察邊記錄,將時間和溫度記錄在預先設計好的表格中。
6. 分析處理實驗數據,繪制溫度—時間關系曲線。
7. 做好實驗後,把器材整理好。
【實驗現象】
剛開始給冷水加熱時,不久,在燒杯的器壁出現了許多小氣泡,隨著水的溫度升高小氣泡逐漸變大,並脫離燒杯器壁開始上升。而在氣泡在上升的過程中逐漸變小,還沒有到達液面就消失了,同時聽到吱吱的響聲。隨著水的溫度繼續升高,發生了變化,脫離器壁的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逐漸變大,上升到水面破裂,這時水就沸騰了。在水沸騰前,水的溫度逐漸升高,沸騰時水的溫度穩定了,即使繼續加熱溫度也不改變。如果把酒精燈撤掉以後,沸騰很快停止。
希望幫助到你,若有疑問,可以追問~~~
祝你學習進步,更上一層樓!(*^__^*)
D. 怎樣組裝實驗室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的裝置
試管抄,酒精燈,鐵架台,玻璃管,棉花,試管塞
注意點有幾個,而且是考試常出的,
加熱固體葯品,試管口應低於試管底部,防止冷凝水倒流入試管底部,引起試管炸裂;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試管口要放一團棉花,防止加熱時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且試管內導管不能伸的太長,不利於氣體導出;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導管不能伸入集氣瓶太長,不易收集滿;
還有一個是導管不能插入試管內過長。
E. 請你用一下器材,探究升華和凝華現象,動手做一做,並寫出你的探究方案來。
【實驗器材】鐵架台、鐵圈、石棉網、酒精燈、燒杯、玻璃片、火柴、碘等。
【實驗步驟】
①將實驗裝置按照自下向上的順序安裝好。
②將燒杯中放入少量碘,燒杯口部蓋上玻璃片
③用酒精燈小火加熱,觀察現象。
【實驗現象與分析】
放入燒杯底部的固態碘不見了,燒杯內看到有紫色的氣。這說明固態碘受熱變成氣態。觀察玻璃片的下方,有黑色固態出現。這說明氣態碘遇冷變成了固態。
【實驗結論】
碘發生了升華和凝華現象。升華需要吸熱,因為做實驗時我們加熱了。凝華是放熱的,因為玻璃片的上方相對於燒杯中的溫度是涼的。
希望幫助到你,若有疑問,可以追問~~~
祝你學習進步,更上一層樓!(*^__^*)
附示意圖如下:
F. 請你用以下器材,探究升華和凝華的現象,動手做一做,並寫出你的探究方案來。
【實驗器材】鐵架台、鐵圈、石棉網、酒精燈、燒杯、試管、橡膠塞、火柴、回碘、水等。
【實驗步答驟】
①將實驗裝置按照自下向上的順序安裝好。
②將燒杯中的水開始加熱,待水到達一定溫度時,備用。
③往試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緊蓋子後放入盛熱水的燒杯里,觀察現象。
④從熱水中拿出試管,再放入涼水中觀察現象。
【實驗現象與分析】放入熱水中的試管,固態碘不見了,試管內看到有紫色的氣。這說明固態碘受熱變成氣態。從熱水中拿出的試管,再放入涼水後,發現:紫色的氣不見了,試管壁上有黑色固態。這說明氣態碘遇冷變成了固態。
【實驗結論】碘發生了升華和凝華現象。升華需要吸熱,因為做實驗時我們加熱了。凝華是放熱的,因為放入涼水中了。
希望幫助到你,若有疑問,可以追問~~~
祝你學習進步,更上一層樓!(*^__^*)
G. 探究物質熔化規律的實驗 , 實驗裝置應該按照 ( ) 的順序組裝
晶體和非晶體的問題,晶體有固定熔點,非晶體沒有固定熔點,所以你會發現有些物質回會隨溫度變化而變軟,有些物質答只有達到一定溫度時才熔化%D%A你第一個題的圖呢?描述一下也可以啊,冰的溫度在一定時間內(冰未全部熔化時)溫度是不隨時間變化的,所以有一段水平的線,蠟的溫度則會隨時間而升高直到某一溫度%D%A第二題說明固體熔化需要持續加熱%D%A明白了吧
H. 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實驗步驟
1、實驗步驟:
①按照實驗裝置,自下向上安裝好實驗裝置(注意各個部分的銜接與安裝高度).
②預先將燒杯內的水加熱到一定的溫度,在加熱過程中,不斷用玻璃棒攪拌,以便水溫均勻.
③把裝有一定量海波的試管放在盛水的燒杯里,用酒精燈通過燒杯和水給海波均勻、緩慢地加熱(此種加熱方式叫水浴加熱).
④觀察溫度計讀數和海波的狀態變化,當溫度達到40 ℃時,每隔1 min記錄一次溫度.在海波完全熔化後再記錄4~5次,填入預先設計好的表格中.
2、在研究具體問題時,一定要有步驟,設計好實驗方案,有步驟地進行實驗,是科學探究所必需的.
3、在實驗中,在相等的時間內測量一次溫度,目的是為了尋找熔化過程中的溫度變化規律.取相等的時間間隔,也是繪制溫度曲線的需要.否則,會給回歸溫度曲線帶來不便.
I. 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變化的規律實驗是什麼
1、按照實驗裝置,自下向上安裝好實驗裝置(注意各個部分的銜接與安裝高度)。
2、預先將燒杯內的水加熱到一定的溫度,在加熱過程中,不斷用玻璃棒攪拌,以便水溫均勻。
3、把裝有一定量海波的試管放在盛水的燒杯里,用酒精燈通過燒杯和水給海波均勻、緩慢地加熱(此種加熱方式叫水浴加熱)。
4、觀察溫度計讀數和海波的狀態變化,當溫度達到40℃時,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在海波完全熔化後再記錄4~5次,填入預先設計好的表格中。
實驗過程注意:
在研究具體問題時,一定要有步驟,設計好實驗方案,有步驟地進行實驗,是科學探究所必需的。
在實驗中,在相等的時間內測量一次溫度,目的是為了尋找熔化過程中的溫度變化規律。取相等的時間間隔,也是繪制溫度曲線的需要。否則,會給回歸溫度曲線帶來不便。
J. 熔化實驗器材組裝順序
(1)安裝實驗器材時,應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這樣可以防止因酒精燈與石棉網的高度不合適而重復調整; (2)在實驗中,需要記錄的數據有溫度和時間,因此實驗還需要的實驗器材有火柴和鍾表; (3)將裝有萘的試管放入水中加熱,這是水浴法,採用水浴法,使萘受熱均勻,萘的溫度變化比較均勻,並且變化比較慢,便於記錄實驗溫度. (4)根據表中的數據,先畫點,再描線,如圖所示; (5)從圖象可以看出,當溫度達到48℃時,該物質吸熱但溫度不變,此時開始熔化,故該物質的熔點是48℃; (6)從圖象和數據都可以看出,該物質從第5min~第7min為熔化時間,所以熔化持續了2min,這一過程中物質繼續吸熱; 該物質第7min時剛好熔化結束,所以處於液態. 故答案為:(1)自下而上;(2)鍾表;(3)慢;(4)見上圖;(5)48℃;(6)2;吸;液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