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植物能夠進行光合作用,那人類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嗎
人類每天的日常生活包括工作娛樂,呼吸運動都離不開兩種物質,一種是氧氣,另外一種則是糖類。這是人類生存的必需物質,也是合成其他物質必不可少的材料。神奇的是,在自然界中竟然有生物體能夠通過一系列反應同時得到這兩種物質,這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光合作用。
人工光合作用現狀
很遺憾的是,由於人工光合作用的嚴格條件,距離科研成果的大規模商業化還有一段很長的距離。但有科學家認為,一旦應用成功其影響力不亞於一場工業革命。
2. 如何用化學方法得到葉綠素
實驗目的:從綠葉中提取葉綠素
實驗器材:剪刀、研缽、碳酸鈣粉末、石英砂(二氧化硅)、葯匙、丙酮試劑、燒杯、玻璃棒、漏斗、分液漏斗、濾紙、綠葉、試管、離心機等。
實驗過程:
1、找來新鮮的綠葉,顏色深綠、葉片肥厚的較好,如菠菜。
2、用水清洗干凈。
3、用剪刀將綠葉剪碎,放入研缽中,加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鈣粉末(加快研磨速度並防止破壞葉綠素),快速研磨均勻(約3-5分鍾)。
4、將研磨好的綠葉轉移至燒杯中,加少量丙酮溶解(丙酮易揮發,且有毒,應小心操作),並用玻璃棒均勻攪拌。
5、過濾。
6、將濾液轉移至數支試管中,放入離心機中進行離心3-5分鍾(轉速3000r/min).
7、用分液漏斗將離心後的溶液進行分離,丙酮比水重,所以要取濾液的下部分,放入小燒杯中。(如有少量水分殘存,可以加入碳酸鎂粉末,然後再過濾即可)
8、用熱水加熱小燒杯,水溫控制在60-80攝氏度。(可以用酒精燈加熱,用溫度計測量控制)
9、待丙酮揮發完全後,即可得到葉綠素。
3. 化學實驗中用來抽氧氣裝置的名字
(1)圖中①是試管;②是酒精燈.
故答案為:試管;酒精燈.
(2)氧氣的內密度大於空氣的密度,並且容不易溶於水,可用排水法或排空氣法收集.
故答案為:CDE.
(3)在常溫下,用亞硫酸鈉固體和稀硫酸製取二氧化硫氣體的裝置,如同製取二氧化碳;氧化硫是易溶於水、密度比空氣大的有毒氣體,應密閉收集.
故答為:B;E.
4. 實驗室用MnO2和濃鹽酸製取氯氣並驗證氯氣的部分性質,實驗裝置如圖所示.(1)G裝置名稱______.A裝置的
(1)根據實驗室製取氯氣的反應原理,二氧化錳與濃鹽酸是在燒瓶中進行的,此處用的是蒸餾燒瓶,濃鹽酸盛放在分液漏斗中,加熱反應時為了防止液體的暴沸,需要加入碎石防止暴沸.
故答案為:分液漏斗; 蒸餾燒瓶; 防止液體暴沸
(2)實驗室製取氯氣是利用二氧化錳將濃鹽酸中的hcl氧化得到的,故反應的離子方式為:mno2+4h++2cl-
△
.
mn2++2h2o+cl2↑,
故答案為:mno2+4h++2cl-
△
.
mn2++2h2o+cl2↑.
(3)因為氯化氫氣體有毒,如果先加入濃鹽酸再加入二氧化錳,會有氣體揮發出來污染大氣,因此先加二氧化錳,再加濃鹽酸,然後加熱.
故答案為:a、c、b
(4)為了使測得的鹽酸濃度,需要准確的測出氫氣的量,如果先加鋅粒再加鹽酸,則馬上有氣體產生,從而是產生的氣體有損失,使測得的氣體的量不準確,測得的鹽酸的濃度不準,因此應將鋅粒轉移至殘留溶液中;壓強對氣體的體積有影響該反應是在加熱條件下進行的,溫度升高氣體壓強增大,如果不回復到原溫度,相當於將氣體壓縮了,使得測出的氣體的體積減小.故溫度要恢復到原溫度時,同時上下移動右端的漏斗,使兩端的液面的高度相同,視線要與液體的凹液面相切,讀取測量氣體的體積.
故答案為:恢復至室溫; 乙
5. 實驗裝置名稱和儀器各部分名稱
(1)編號的儀抄器名稱:a鐵架台;f水槽; (2)過濾使用的玻璃儀器有:漏斗、燒杯、玻璃棒; (3)圖A實驗操作的目的是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從該圖觀察到的實驗現象中有氣泡冒出,得出的結論是氣密性好; (4)錳酸鉀制氧氣需要加熱,所以還需要酒精燈. 故答案為:(1)鐵架台;水槽;(2)漏斗;燒杯;玻璃棒;(3)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氣密性好;(4)酒精燈.
6. 實驗室常見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根據實驗要求完成相關問題. (1)寫出標有①②儀器的名稱:①______
答: (1)識別一些常見儀器,故答案為:酒精燈;集氣瓶. (2)根據氧氣的實驗室製法可知,書寫化學方程式注意反應條件和配平;氧氣不溶於水,可以採用排水法收集.故答案為:2KMnO 4
(3)根據氧氣的實驗室製法可知,注意二氧化錳是催化劑;反應物是固體和液體,反應條件是不加熱.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反應物是碳酸鈣和稀鹽酸,狀態是固體和液體,反應條件是不加熱,和氧氣的情況一樣.故答案為: 2H 2 O 2
|
7. 如圖實驗裝置用於驗證某些物質的性質.在試管A中裝入足量的固體NaHCO3,D為固定蚊香的硬紙片.試回答下列
(1)依據裝置分析判斷是加熱碳酸氫鈉固體的反應生成碳酸鈉和二氧化碳水;內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容為:2NaHC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