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變配電所的控制功能分為三種分別是什麼
升壓變電所、降壓變電所或者樞紐變電所、終端變電所。
根據變電所在系統中所處的地位分為樞紐變電所、中間變電所、終端變電所。根據變電所所在電力網的位置分為區域變電所、地方變電所。變電所還可分為戶內式、戶外式和組合式等三種基本類型。常見變電所有獨立式、附設式、露天式、戶內式、地下式、桿上式或高台式變電所。
(1)變電所配電裝置規劃設計擴展閱讀
變電所基本要求主要有:
1、根據電力網規劃明確變電所的類型和作用,以及遠期和近期建設規模(包括線路迴路數和變壓器容量),使變電所的建設能起到加強電力網的作用和滿足供電的需要。
2、變電所的建設要求少佔土地,不佔或少佔耕地,並盡量利用荒地。在配電裝置布置和變電所總平面布置上, 都要採取少佔土地的措施。
3、根據變電所的類型、建設規模和在電力網中的作用確定電氣主接線,以提高供電可靠性,並要盡量採用簡單的電氣主接線,以降低建設費用和運行費用。
4、變電所中的設施須能滿足運行安全和檢修方便的要求,凡容易發生誤操作的電氣設備均需裝設閉鎖裝置,以保證人員和設備的安全。
㈡ 想問下哪位有10KV以下配電房的設計標准規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
10kV及以下變電所設計規范
Code for design of 10kv & under electric substation
GB50053-94
主編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機械工業部
批准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施行日期:1994年11月1日
第一章 總則
第1.0.1條為使變電所設計做到保障人身安全、供電可靠、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和維護方便,確保設計質量,制訂本規范。
第1.0.2條本規范適用於交流電壓10kV及以下新建、擴建或改建工程的變電所設計。
第1.0.3條變電所設計應根據工程特點、規模和發展規劃,正確處理近期建設和遠期發展的關系,遠近結合,以近期為主,適當考慮發展的可能。
第1.0.4條變電所設計應根據負荷性質、用電容量、工程特點、所址環境、地區供電條件和節約電能等因素,合理確定設計方案。
第1.0.5條變電所設計採用的設備和器材,應符合國家或行業的產品技術標准,並應優先選用技術先進、經濟適用和節能的成套設備和定型產品,不得採用淘汰產品。
第1.0.6條 10kV及以下變電所的設計,除應執行本規范的規定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設計標准和規范的規定。
第二章 所址選擇
第2.0.1條變電所位置的選擇,應根據下列要求經技術、經濟比較確定:
一、接近負荷中心;
二、進出線方便;
三、接近電源側;
四、設備運輸方便;
五、不應設在有劇烈振動或高溫的場所;
六、不宜設在多塵或有腐蝕性氣體的場所,當無法遠離時,不應設在污染源盛行風向的下風側;
七、不應設在廁所、浴室或其他經常積水場所的正下方,且不宜與上述場所相貼鄰;
八、不應設在有爆炸危險環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且不宜設在有火災危險環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當與有爆炸或火災危險環境的建築物毗連時,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的規定;
九、不應設在地勢低窪和可能積水的場所。
第2.0.2條裝有可燃性油浸電力變壓器的車間內變電所,不應設在三、四級耐火等級的建築物內;當設在二級耐火等級的建築物內時,建築物應採取局部防火措施。
第2.0.3條多層建築中,裝有可燃性油的電氣設備的配電所、變電所應設置在底層靠外牆部位,且不應設在人員密集場所的正上方、正下方、貼鄰和疏散出口的兩旁。
第2.0.4條高層主體建築內不宜設置裝有可燃性油的電氣設備的配電所和變電所,當受條件限制必須設置時,應設在底層靠外牆部位,且不應設在人員密集場所的正上方、正下方、貼鄰和疏散出口的兩旁,並應按現行國家標准《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范》有關規定,採取相應的防火措施。
第2.0.5條露天或半露天的變電所,不應設置在下列場所:
一、有腐蝕性氣體的場所;
二、挑檐為燃燒體或難燃體和耐火等級為四級的建築物旁;
三、附近有棉、糧及其他易燃、易爆物品集中的露天堆場;
四、容易沉積可燃粉塵、可燃纖維、灰塵或導電塵埃且嚴重影響變壓器安全運行的場所。
第三章 電氣部分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3.1.1條配電裝置的布置和導體、電器、架構的選擇,應符合正常運行、檢修、短路和過電壓等情況的要求。
第3.1.2條配電裝置各迴路的相序排列宜一致,硬導體應塗刷相色油漆或相色標志。色別應為L1相黃色,L2相綠色,L3相紅色。
第3.1.3條海拔超過1000m的地區,配電裝置應選擇適用於該海拔高度的電器和電瓷產品,其外部絕緣的沖擊和工頻試驗電壓,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高壓電氣設備絕緣試驗電壓和試驗方法》的有關規定。高壓電器用於海拔超過1000m的地區時,導體載流量可不計其影響。
第3.1.4條電氣設備外露可導電部分,必須與接地裝置有可靠的電氣連接。成排的配電裝置的兩端均應與接地線相連。
第二節 主接線
第3.2.1條配電所、變電所的高壓及低壓母線宜採用單母線或分段單母線接線。當供電連續性要求很高時,高壓母線可採用分段單母線帶旁路母線或雙母線的接線。
第3.2.2條配電所專用電源線的進線開關宜採用斷路器或帶熔斷器的負荷開關。當無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要求,且出線迴路少無需帶負荷操作時,可採用隔離開關或隔離觸頭。
第3.2.3條從總配電所以放射式向分配電所供電時,該分配電所的電源進線開關宜採用隔離開關或隔離觸頭。當分配電所需要帶負荷操作或繼電保護、自動裝置有要求時,應採用斷路器。
第3.2.4條配電所的10kV或6kV非專用電源線的進線側,應裝設帶保護的開關設備。
第3.2.5條 10kV或6kV母線的分段處宜裝設斷路器,當不需帶負荷操作且無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要求時,可裝設隔離開關或隔離觸頭。
第3.2.6條兩配電所之間的聯絡線,應在供電側的配電所裝設斷路器,另側裝設隔離開關或負荷開關;當兩側的供電可能性相同時,應在兩側均裝設斷路器。
第3.2.7條配電所的引出線宜裝設斷路器。當滿足繼電保護和操作要求時,可裝設帶熔斷器的負荷開關。
第3.2.8條向頻繁操作的高壓用電設備供電的出線開關兼做操作開關時,應採用具有頻繁操作性能的斷路器。
第3.2.9條 10kV或6kV固定式配電裝置的出線側,在架空出線迴路或有反饋可能的電纜出線迴路中,應裝設線路隔離開關。
第3.2.10條採用10kV或6kV熔斷器負荷開關固定式配電裝置時,應在電源側裝設隔離開關。
第3.2.11條接在母線上的避雷器和電壓互感器,宜合用一組隔離開關。配電所、變電所架空進、出線上的避雷器迴路中,可不裝設隔離開關。
第3.2.12條由地區電網供電的配電所電源進線處,宜裝設供計費用的專用電壓、電流互感器。
第3.2.13條變壓器一次側開關的裝設,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以樹乾式供電時,應裝設帶保護的開關設備或跌落式熔斷器;
二、以放射式供電時,宜裝設隔離開關或負荷開關。當變壓器在本配電所內時,可不裝設開關。
第3.2.14條變壓器二次側電壓為6kV或3kV的總開關,可採用隔離開關或隔離觸頭。當屬下列情況之一時,應採用斷路器:
一、出線迴路較多;
二、有並列運行要求;
三、有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要求。
第3.2.15條變壓器低壓側電壓為0.4kV的總開關,宜採用低壓斷路器或隔離開關。當有繼電保護或自動切換電源要求時,低壓側總開關和母線分段開關均應採用低壓斷路器。
第3.2.16條當低壓母線為雙電源,變壓器低壓側總開關和母線分段開關採用低壓斷路器時,在總開關的出線側及母線分段開關的兩側,宜裝設刀開關或隔離觸頭。
第三節 變壓器選擇
第3.3.1條變壓器台數應根據負荷特點和經濟運行進行選擇。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宜裝設兩台及以上變壓器:
一、有大量一級或二級負荷;
二、季節性負荷變化較大;
三、集中負荷較大。
第3.3.2條裝有兩台及以上變壓器的變電所,當其中任一台變壓器斷開時,其餘變壓器的容量應滿足一級負荷及二級負荷的用電。
第3.3.3條變電所中單台變壓器(低壓為0.4kV)的容量不宜大於1250kVA。當用電設備容量較大、負荷集中且運行合理時,可選用較大容量的變壓器。
第3.3.4條在一般情況下,動力和照明宜共用變壓器。當屬下列情況之一時,可設專用變壓器:
一、當照明負荷較大或動力和照明採用共用變壓器嚴重影響照明質量及燈泡壽命時,可設照明專用變壓器;
二、單台單相負荷較大時,宜設單相變壓器;
三、沖擊性負荷較大,嚴重影響電能質量時,可設沖擊負荷專用變壓器。
四、在電源系統不接地或經阻抗接地,電氣裝置外露導電體就地接地系統(IT系統)的低壓電網中,照明負荷應設專用變壓器。
第3.3.5條多層或高層主體建築內變電所,宜選用不燃或難燃型變壓器。
第3.3.6條在多塵或有腐蝕性氣體嚴重影響變壓器安全運行的場所,應選用防塵型或防腐型變壓器。
第四節 所用電源
第3.4.1條配電所所用電源宜引自就近的配電變壓器220/380V側。重要或規模較大的配電所,宜設所用變壓器。櫃內所用可燃油油浸變壓器的油量應小於100kg。當有兩迴路所用電源時,宜裝設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
第3.4.2條採用交流操作時,供操作、控制、保護、信號等的所用電源,可引自電壓互感器。
第3.4.3條當電磁操動機構採用硅整流合閘時,宜設兩迴路所用電源,其中一路應引自接在電源進線斷路器前面的所用變壓器。
第五節 操作電源
第3.5.1條供一級負荷的配電所或大型配電所,當裝有電磁操動機構的斷路器時,應採用220V或110V蓄電池組作為合、分閘直流操作電源;當裝有彈簧儲能操動機構的斷路器時,宜採用小容量鎘鎳電池裝置作為合、分閘操作電源。
第3.5.2條中型配電所當裝有電磁操動機構的斷路器時,合閘電源宜採用硅整流,分閘電源可採用小容量鎘鎳電池裝置或電容儲能。對重要負荷供電時,台、分閘電源宜採用鎘鎳電池裝置。
當裝有彈簧儲能操動機構的斷路器時,宜採用小容量鎘鎳電池裝置或電容儲能式硅整流裝置作為合、分閘操作電源。
採用硅整流作為電磁操動機構合閘電源時,應校核該整流合閘電源能保證斷路器在事故情況下可靠合閘。
第3.5.3條小型配電所宜採用彈簧儲能操動機構合閘和去分流分閘的全交流操作。
第四章 配變電裝置
第一節 型式與布置
第4.1.1條變電所的型式應根據用電負荷的狀況和周圍環境情況確定,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負荷較大的車間和站房,宜設附設變電所或半露天變電所;
二、負荷較大的多跨廠房,負荷中心在廠房的中部且環境許可時,宜設車間內變電所或組台式成套變電站;
三、高層或大型民用建築內,宜設室內變電所或組合式成套變電站;
四、負荷小而分散的工業企業和大中城市的居民區,宜設獨立變電所,有條件時也可設附設變電所或戶外箱式變電站;
五、環境允許的中小城鎮居民區和工廠的生活區,當變壓器容量在315kVA及以下時,宜設桿上式或高台式變電所。
第4.1.2條帶可燃性油的高壓配電裝置,宜裝設在單獨的高壓配電室內。當高壓開關櫃的數量為6台及以下時,可與低壓配電屏設置在同一房間內。
第4.1.3條不帶可燃性油的高、低壓配電裝置和非油浸的電力變壓器,可設置在同一房間內。具有符合IP3X防護等級外殼的不帶可燃性油的高、低壓配電裝置和非油浸的電力變壓器,當環境允許時,可相互靠近布置在車間內。
註:IP3X防護要求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低壓電器外殼防護等級》的規定,能防止直徑大於2.5mm的固體異物進入殼內。
第4.1.4條室內變電所的每台油量為100kg及以上的三相變壓器,應設在單獨的變壓器室內。
第4.1.5條在同一配電室內單列布置高、低壓配電裝置時,當高壓開關櫃或低壓配電屏頂面有裸露帶電導體時,兩者之間的凈距不應小於2m;當高壓開關櫃和低壓配電屏的頂面封閉外殼防護等級符合IP2X級時,兩者可靠近布置。
註:IP2X防護要求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低壓電器外殼防護等級》的規定,能防止直徑大於12mm的固體異物進入殼內。
第4.1.6條有人值班的配電所,應設單獨的值班室。當低壓配電室兼作值班室時,低壓配電室面積應適當增大。高壓配電室與值班室應直通或經過通道相通,值班室應有直接通向戶外或通向走道的門。
第4.1.7條變電所宜單層布置。當採用雙層布置時,變壓器應設在底層。設於二層的配電室應設搬運設備的通道、平台或孔洞。
第4.1.8條高(低)壓配電室內,宜留有適當數量配電裝置的備用位置。
第4.1.9條高壓配電裝置的櫃頂為裸母線分段時,兩段母線分段處宜裝設絕緣隔板,其高度不應小於0.3m。
第4.1.10條由同一配電所供給一級負荷用電時,母線分段處應設防火隔板或有門洞的隔牆。供給一級負荷用電的兩路電纜不應通過同一電纜溝,當無法分開時,該電纜溝內的兩路電纜應採用阻燃性電纜,且應分別敷設在電纜溝兩側的支架上。
第4.1.11條戶外箱式變電站和組合式成套變電站的進出線宜採用電纜。
第4.1.12條配電所宜設輔助生產用房。
第二節 通道與圍欄
第4.2.1條室內、外配電裝置的最小電氣安全凈距,應符合表4.2.1的規定。
第4.2.2條露天或半露天變電所的變壓器四周應設不低於1.7m高的固定圍欄(牆)。變壓器外廓與圍欄(牆)的凈距不應小於0.8m,變壓器底部距地面不應小於0.3m,相鄰變壓器外廓之間的凈距不應小於1.5m。
第4.2.3條當露天或半露天變壓器供給一級負荷用電時,相鄰的可燃油油浸變壓器的防火凈距不應小於5m,若小於5m時,應設置防火牆。防火牆應高出油枕頂部,且牆兩端應大於擋油設施各0.5m。
第4.2.4條可燃油油浸變壓器外廓與變壓器室牆壁和門的最小凈距,應符合表4.2.4的規定。
表4.2.4可燃油油浸變壓器外廓與變壓器室牆壁和門的最小凈距(mm)
變壓器容量(kVA)
100~1000
1250及以上
變壓器外廓與後壁、側壁凈距
變壓器外廓與門凈距
600
800
800
1000
第4.2.5條設置於變電所內的非封閉式乾式變壓器,應裝設高度不低於1.7m的固定遮欄,遮欄網孔不應大於40mm×40mm。變壓器的外廓與遮欄的凈距不宜小於0.6m,變壓器之間的凈距不應小於1.0m。
第4.2.6條配電裝置的長度大於6m時,其櫃(屏)後通道應設兩個出口,低壓配電裝置兩個出口間的距離超過15m時,尚應增加出口。
第4.2.7條高壓配電室內各種通道最小寬度,應符合表4.2.7的規定。
表4.2.7高壓配電室內各種通道最小寬度(mm)
開關櫃布置方式
櫃後維護通道
櫃前操作通道
固定式
手車式
單排布置
800
1500
單車長度+1200
雙排面對面布置
800
2000
雙車長度+900
雙排背對背布置
1000
1500
單車長度+1200
註:1、固定式開關櫃為靠牆布置時,櫃後與牆凈距應大於50mm,側面與牆凈距應大於200mm;
2、通道寬度在建築物的牆面遇有柱類局部凸出時,凸出部位的通道寬度可減少200mm。
第4.2.8條當電源從櫃(屏)後進線且需在櫃(屏)正背後牆上另設隔離開關及其手動操動機構時,櫃(屏)後通道凈寬不應小於1.5m,當櫃(屏)背面的防護等級為IP2X時,可減為1.3m。
第4.2.9條低壓配電室內成排布置的配電屏,其屏前、屏後的通道最小寬度,應符合表4.2.9的規定。
表4.2.9配電屏前、後通道最小寬度(mm)
型式
布置方式
屏前通道
屏後通道
固
定
式
單排布置
1500
1000
雙排面對面布置
2000
1000
雙排背對背布置
1500
1500
抽
屜
式
單排布置
1800
1000
雙排面對面布置
2300
1000
雙排背對背布置
1800
1000
註:當建築物牆面遇有柱類局部凸出時,凸出部位的通道寬度可減少200mm。
第五章 並聯電容器裝置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5.1.1條本章適用於電壓為10kV及以下作並聯補償用的電力電容器裝置的設計。
第5.1.2條電容器裝置的開關設備及導體等載流部分的長期允許電流,高壓電容器不應小於電容器額定電流的1.35倍,低壓電容器不應小於電容器額定電流的1.5倍。
第5.1.3條電容器組應裝設放電裝置,使電容器組兩端的電壓從峰值(√2倍額定電壓)降至50V所需的時間,高壓電容器不應大於5min;低壓電容器不應大於1min。
第二節 電氣接線及附屬裝置
第5.2.1條高壓電容器組宜接成中性點不接地星形,容量較小時宜接成三角形。低壓電容器組應接成三角形。
第5.2.2條高壓電容器組應直接與放電裝置連接,中間不應設置開關或熔斷器。低壓電容器組和放電設備之間,可設自動接通的接點。
第5.2.3條電容器組應裝設單獨的控制和保護裝置,當電容器組為提高單台用電設備功率因數時,可與該設備共用控制和保護裝置。
第5.2.4條單台高壓電容器應設置專用熔斷器作為電容器內部故障保護,熔絲額定電流宜為電容器額定電流的1.5~2.0倍。
第5.2.5條當電容器裝置附近有高次諧波含量超過規定允許值時,應在迴路中設置抑制諧波的串聯電抗器。
第5.2.6條電容器的額定電壓與電力網的標稱電壓相同時,應將電容器的外殼和支架接地。當電容器的額定電壓低於電力網的標稱電壓時,應將每相電容器的支架絕緣,其絕緣等級應和電力網的標稱電壓相配合。
第三節 布置
第5.3.1條室內高壓電容器裝置宜設置在單獨房間內,當電容器組容量較小時,可設置在高壓配電室內,但與高壓配電裝置的距離不應小於1.5m。
低壓電容器裝置可設置在低壓配電室內,當電容器總容量較大時,宜設置在單獨房間內。
第5.3.2條安裝在室內的裝配式高壓電容器組,下層電容器的底部距地面不應小於0.2m,上層電容器的底部距地面不宜大於2.5m,電容器裝置頂部到屋頂凈距不應小於1.0m。高壓電容器布置不宜超過三層。
第5.3.3條電容器外殼之間(寬面)的凈距,不宜小於0.1m。電容器的排間距離,不宜小於0.2m。
第5.3.4條裝配式電容器組單列布置時,網門與牆距離不應小於1.3m;當雙列布置時,網門之間距離不應小於1.5m。
第5.3.5條成套電容器櫃單列布置時,櫃正面與牆面距離不應小於1.5m;當雙列布置時,櫃面之間距離不應小於2.0m。
第六章 對有關專業的要求
第一節 防火
第6.1.1條可燃油油浸電力變壓器室的耐火等級應為一級。高壓配電室、高壓電容器室和非燃(或難燃)介質的電力變壓器室的耐火等級不應低於二級。低壓配電室和低壓電容器室的耐火等級不應低於三級,屋頂承重構件應為二級。
第6.1.2條 有下列情況之一時,可燃油油浸變壓器室的門應為甲級防火門:
一、變壓器室位於車間內;
二、變壓器室位於容易沉積可燃粉塵、可燃纖維的場所;
三、變壓器室附近有糧、棉及其他易燃物大量集中的露天堆場;
四、變壓器室位於建築物內;
五、變壓器室下面有地下室。
第6.1.3條變壓器室的通風窗,應採用非燃燒材料。
第6.1.4條當露天或半露天變電所採用可燃油油浸變壓器時,其變壓器外廓與建築物外牆的距離應大於或等於5m。當小於5m時,建築物外牆在下列范圍內不應有門、窗或通風孔:
一、油量大於1000kg時,變壓器總高度加3m及外廓兩側各加3m;
二、油量在1000kg及以下時,變壓器總高度加3m及外廓兩側各加1.5m。
第6.1.5條民用主體建築內的附設變電所和車間內變電所的可燃油油浸變壓器室,應設置容量為100%變壓器油量的貯油池。
第6.1.6條有下列情況之一時,可燃油油浸變壓器室應設置容量為100%變壓器油量的擋油設施,或設置容量為20%變壓器油量擋油池並能將油排到安全處所的設施:
一、變壓器室位於容易沉積可燃粉塵,可燃纖維的場所;
二、變壓器室附近有糧、棉及其他易燃物大量集中的露天場所;
三、變壓器室下面有地下室。
第6.1.7條附設變電所、露天或半露天變電所中,油量為1000kg及以上的變壓器,應設置容量為100%油量的擋油設施。
第6.1.8條在多層和高層主體建築物的底層布置裝有可燃性油的電氣設備時,其底層外牆開口部位的上方應設置寬度不小於1.0m的防火挑檐。多油開關室和高壓電容器室均應設有防止油品流散的設施。
第二節 對建築的要求
第6.2.1條高壓配電室宜設不能開啟的自然採光窗,窗檯距室外地坪不宜低於1.8m;低壓配電室可設能開啟的自然採光窗。配電室臨街的一面不宜開窗。
第6.2.2條變壓器室、配電室、電容器室的門應向外開啟。相鄰配電室之間有門時,此門應能雙向開啟。
第6.2.3條配電所各房間經常開啟的門、窗,不宜直通相鄰的酸、鹼、蒸汽、粉塵和雜訊嚴重的場所。
第6.2.4條變壓器室、配電室、電容器室等應設置防止雨、雪和蛇、鼠類小動物從採光窗、通風窗、門、電纜溝等進入室內的設施。
第6.2.5條配電室、電容器室和各輔助房間的內牆表面應抹灰刷白。地(樓)面宜採用高標號水泥抹面壓光。配電室、變壓器室、電容器室的頂棚以及變壓器室的內牆面應刷白。
第6.2.6條長度大於7m的配電室應設兩個出口,並宜布置在配電室的兩端。長度大於60m時,宜增加一個出口。當變電所採用雙層布置時,位於樓上的配電室應至少設一個通向室外的平台或通道的出口。
第6.2.7條配電所,變電所的電纜夾層、電纜溝和電纜室,應採取防水、排水措施。
第三節 採暖及通風
第6.3.1條變壓器室宜採用自然通風。夏季的排風溫度不宜高於45℃,進風和排風的溫差不宜大於15℃。
第6.3.2條電容器室應有良好的自然通風,通風量應根據電容器允許溫度,按夏季排風溫度不超過電容器所允許的最高環境空氣溫度計算。當自然通風不能滿足排熱要求時,可增設機械排風。電容器室應設溫度指示裝置。
第6.3.3條變壓器室、電容器室當採用機械通風時,其通風管道應採用非燃燒材料製作。當周圍環境污穢時,宜加空氣過濾器。
第6.3.4條配電室宜採用自然通風。高壓配電室裝有較多油斷路器時,應裝設事故排煙裝置。
第6.3.5條在採暖地區,控制室和值班室應設採暖裝置。在嚴寒地區,當配電室內溫度影響電氣設備元件和儀表正常運行時,應設採暖裝置。控制室和配電室內的採暖裝置,宜採用鋼管焊接,且不應有法蘭、螺紋接頭和閥門等。
第四節 其他
第6.4.1條高、低壓配電室、變壓器室、電容器室、控制室內,不應有與其無關的管道和線路通過。
第6.4.2條有人值班的獨立變電所,宜設有廁所和給排水設施。
第6.4.3條在配電室內裸導體正上方,不應布置燈具和明敷線路。當在配電室內裸導體上方布置燈具時,燈具與裸導體的水平凈距不應小於1.0m,燈具不得採用吊鏈和軟線吊裝。
㈢ 某工廠變配電所防雷保護與接地裝置設計
1,屋面頂沿四周一圈,屋面中間再來兩根橫的,離面200,中間再來一根直的,回與兩橫交錯部位要焊接,再在答對稱角引兩接地線到地下,與接地網連接,以上可用直徑10MM鍍鋅圓鋼。
2,變壓器室,低壓室內,在所在地面400MM高處用40*4貶鋼焊一圈,所有帶電設備都要與接地圈焊接,變壓器底座至少要有兩個以上接地點連接。
3,接地網,在變配電所四周,離地基不少於3米遠,每五米遠打一接地樁,樁兩米五,打下後頂面要低於地面對300MM,不少於15個樁,都要用40*4鍍鋅連接,焊面不少於3個,如用接地模塊,不得少於10個,模塊頂面要低於地面800MM以上。
4,接地網到變配電所引入點每處不少於二個,配電房要三個
㈣ 設計35/10kv供配電系統主接線時,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工廠供電設計的一般原則 按照國家標准GB50052-95 《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50053-94 《10kv及以下設計規范》、GB50054-95 《低壓配電設計規范》等的規定,進行工廠供電設計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 遵守規程、執行政策; 必須遵守國家的有關規定及標准,執行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包括節約能源,節約有色金屬等技術經濟政策。 (2) 安全可靠、先進合理; 應做到保障人身和設備的安全,供電可靠,電能質量合格,技術先進和經濟合理,採用效率高、能耗低和性能先進的電氣產品。 (3) 近期為主、考慮發展; 應根據工作特點、規模和發展規劃,正確處理近期建設與遠期發展的關系,做到遠近結合,適當考慮擴建的可能性。 (4) 全局出發、統籌兼顧。 按負荷性質、用電容量、工程特點和地區供電條件等,合理確定設計方案。工廠供電設計是整個工廠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廠供電設計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工廠的生產及發展。作為從事工廠供電工作的人員,有必要了解和掌握工廠供電設計的有關知識,以便適應設計工作的需要。 設計內容及步驟 全廠總降壓變電所及配電系統設計,是根據各個車間的負荷數量和性質,生產工藝對負荷的要求,以及負荷布局,結合國家供電情況。解決對各部門的安全可靠,經濟的分配電能問題。其基本內容有以下幾方面。 1、負荷計算 全廠總降壓變電所的負荷計算,是在車間負荷計算的基礎上進行的。考慮車間變電所變壓器的功率損耗,從而求出全廠總降壓變電所高壓側計算負荷及總功率因數。列出負荷計算表、表達計算成果。 2、工廠總降壓變電所的位置和主變壓器的台數及容量選擇 參考電源進線方向,綜合考慮設置總降壓變電所的有關因素,結合全廠計算負荷以及擴建和備用的需要,確定變壓器的台數和容量。 3、工廠總降壓變電所主結線設計 根據變電所配電迴路數,負荷要求的可靠性級別和計算負荷數綜合主變壓器台數,確定變電所高、低接線方式。對它的基本要求,即要安全可靠有要靈活經濟,安裝容易維修方便。 4、廠區高壓配電系統設計 根據廠內負荷情況,從技術和經濟合理性確定廠區配電電壓。參考負荷布局及總降壓變電所位置,比較幾種可行的高壓配電網布置放案,計算出導線截面及電壓損失,由不同放案的可靠性,電壓損失,基建投資,年運行費用,有色金屬消耗量等綜合技術經濟條件列表比值,擇優選用。按選定配電系統作線路結構與敷設方式設計。用廠區高壓線路平面布置圖,敷設要求和架空線路桿位明細表以及工程預算書表達設計成果。 5、工廠供、配電系統短路電流計算 工廠用電,通常為國家電網的末端負荷,其容量運行小於電網容量,皆可按無限容量系統供電進行短路計算。由系統不同運行方式下的短 路參數,求出不同運行方式下各點的三相及兩相短路電流。 6、改善功率因數裝置設計 按負荷計算求出總降壓變電所的功率因數,通過查表或計算求出達到供電部門要求數值所需補償的無功率。由手冊或廠品樣本選用所需 移相 電容器的規格和數量,並選用合適的電容器櫃或放電裝置。如工廠有大型同步電動機還可以採用控制電機勵磁電流方式提供無功功率,改善功率因數。 7、變電所高、低壓側設備選擇 參照短路電流計算數據和各迴路計算負荷以及對應的額定值,選擇變電所高、低壓側電器設備,如隔離開關、斷路器、母線、電纜、絕緣子、避雷器、互感器、開關櫃等設備。並根據需要進行熱穩定和力穩定檢驗。用總降壓變電所主結線圖,設備材料表和投資概算表達設計成果。 8、繼電保護及二次結線設計 為了監視,控制和保證安全可靠運行,變壓器、高壓配電線路移相電容器、高壓電動機、母線分段斷路器及聯絡線斷路器,皆需要設置相應的控制、信號、檢測和繼電器保護裝置。並對保護裝置做出整定計算和檢驗其靈敏系數。 設計包括繼電器保護裝置、監視及測量儀表,控制和信號裝置,操作電源和控制電纜組成的變電所二次結線系統,用二次迴路原理接線圖或二次迴路圖以及元件材料表達設計成果。35kv及以上系統尚需給出二次迴路的保護屏和控制屏屏面布置圖。 9、變電所防雷裝置設計 參考本地區氣象地質材料,設計防雷裝置。進行防直擊的避雷針保護范圍計算,避免產生反擊現象的空間距離計算,按避雷器的基本參數選擇防雷電沖擊波的避雷器的規格型號,並確定其接線部位。進行避雷滅弧電壓,頻放電電壓和最大允許安裝距離檢驗以及沖擊接地 電阻計算。 10、專題設計 11、總降壓變電所變、配電裝置總體布置設計綜合前述設計計算結果,參照國家有關規程規定,進行內外的變、配電裝置的總體布置和施工設計。
㈤ 配電裝置設計主要是選擇和確定什麼
電力設計,主要指有力負荷預測分析;電力電量平衡;火力發電廠和核電廠的廠版址選擇;變電所的所址選擇和權送電線路的路徑選擇;電源規劃;網路方案設計;無功補償;發、輸、變電設備的數學模型及網路參數計算,流計算;短路電流計算;系統穩定計算;其他電氣計算;經濟比較方法。
㈥ 小區配電房設計規范有哪些
電力總的標准就是「安全、經濟、靈活、可靠」,所有規程都是在這四個要求基礎下演變出來的。
關於城市配電的要求,最近的就是「zdfmars先生」說的《城市電力網規劃設計導則》,要網上也能查到;為了「安全、經濟、靈活、可靠」,在可能出現問題的地方,採取「n-1」方式備用,是最常見的一種形式,如針對電源可能出現的問題,採用雙電源,針對變壓器可能的問題,採用雙變壓器等,當地供電企業的要求也是有其合理性的。
是否需要如此可靠的供電性,還與你的供電要求有關,如果你的電梯、照明等設備對連續供電的要求不高,是可以停一下電的,停電後還有「非電性質」的保安措施,是可以對供電設施進行適當精減的,決定權在用戶自己而非供電企業。
㈦ 配電房怎麼設計標準是什麼
設計標准:
配電所的位置應根據以下要求綜合選擇,所址要求接近用電負荷中心,通常是用電量較大的車間;要考慮線路進、出方便,以便架設線路和敷設電纜;
配電所要設在離電源較近的地方(如在架空線附件);要避免有腐蝕性氣體和強烈震動以及粉塵較多的場所。地勢應選擇較高和乾燥的地方,不要設在低窪地、廁所和浴室旁邊以及經常積水的地方。
除滿足以上要求外,還要考慮運輸方便和盡量接近大容量的用電設備。
㈧ 居住小區內的10KV變電所設置要求
居民住宅小區對需用變壓器容量(終期)在6000kVA及以上的,宜引入多路10kV電源進行分區、分片供電。此多路10kV電源的終端開閉所及配電站應串接起來,形成「2-1」或「N-1」環網供電的形式。
居民用電負荷應根據不同的建築面積按如下水平進行估算。其中,建築面積在80m2及以下的、每套按照4kW,建築面積在81~120m2的、每套按照6kW,建築面積在121~200m2的、每套按照8~10kW,高檔住宅和別墅、每套按照12~16 kW估算;商用及娛樂、按不大於100W/m2估算,辦公、按不大於70W/m2估算。
(8)變電所配電裝置規劃設計擴展閱讀:
設計人員在設置小區用電負荷計算住宅小區10kV 變配電室時必須綜合性考慮各個住宅小區的用電負荷的計算方式一般採用需要系數法,建設規模,並且結合各個小區的用電負荷特徵和總體規劃,選和單位面積法等,各個地區的計算標准差別也很大。 各類住宅選擇出合適不同住宅小區的變配電室設置方式,才能達到提高 的進戶線截面、電表規格、用電負荷標准等都根據新的 《住宅小區供電水平的基本要求》。
㈨ 220kV變電所二次迴路設計與分析
本設計為華南理工大學2003級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的電力系統課程設計,設計題目為:220kV區域變電所電氣部分設計。
此設計任務旨在體現我們對專業課程知識的掌握程度,培養我們對本專業課程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一、設計任務:
根據電力系統規劃需新建一座220kV區域變電所。該所建成後與110kV和220kV電網相連,並供給近區用戶供電。
二、原始資料
1、按規劃要求,該所有220kV、110kV和10kV三個電壓等級。220kV出線6回(其中備用2回),110kV出線10回(其中備用2回),10kV出線12回(其中備用2回)。變電所還安裝兩台30MVA調相機以滿足系統調壓要求。
2、110kV側有兩回出線供給遠方大型冶煉廠,其容量為80000kVA,其他作為一些地區變電所進線,最大負荷與最小負荷之比為0.6。10kV側總負荷為35000kVA,ⅠⅡ類用戶佔60%,最大一回出線負荷為2500kVA,最大負荷與最小負荷之比為0.65。
3、各級電壓側功率因數和最大負荷利用小時數為:
220kV側 小時/年
110kV側 小時/年
10kV側 小時/年
4、 220kV和110kV側出線主保護為瞬時動作,後備保護時間為0.15s,10kV出線過流保護時間為2s ,斷路器燃弧時間按0.05s考慮。
5、 系統阻抗:220kV側電源近似為無窮大系統,歸算至本所220kV母線側阻抗為 (Sj=100MVA),110kV側電源容量為500MVA,歸算至本所110kV母線側阻抗為 (Sj= 100 MVA)。
6、 該地區最熱月平均溫度為28°C,年平均氣溫16°C,絕對最高氣溫為40° C,土壤溫度為18°C。
7、 該變電所位於市郊生荒土地上,地勢平坦、交通便利、環境無污染。
第一章 電氣主接線選擇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主接線的接線方式選擇
電氣主接線是根據電力系統和變電所具體條件確定的,它以電源和出線為主體,在進出線路多時(一般超過四回)為便於電能的匯集和分配,常設置母線作為中間環節,使接線簡單清晰、運行方便,有利於安裝和擴建。而本所各電壓等級進出線均超過四回,採用有母線連接。
1、單母線接線
單母線接線雖然接線簡單清晰、設備少、操作方便,便於擴建和採用成套配電裝置等優點,但是不夠靈活可靠,任一元件(母線及母線隔離開關)等故障或檢修時,均需使整個配電裝置停電。單母線可用隔離開關分段,但當一段母線故障時,全部迴路仍需短時停電,在用隔離開關將故障的母線段分開後,才能恢復非故障段的供電,並且電壓等級越高,所接的迴路數越少,一般只適用於一台主變壓器。
單母接線適用於:
110~200KV配電裝置的出線迴路數不超過兩回,35~63KV,配電裝置的出線迴路數不超過3回,6~10KV配電裝置的出線迴路數不超過5回,才採用單母線接線方式,故不選擇單母接線。
2、單母分段
用斷路器,把母線分段後,對重要用戶可以從不同段引出兩個迴路;有兩個電源供電。當一段母線發生故障,分段斷路器自動將故障切除,保證正常段母線不間斷供電和不致使重要用戶停電。但是,一段母線或母線隔離開關故障或檢修時,該段母線的迴路都要在檢修期間內停電,而出線為雙回時,常使架空線路出現交叉跨越,擴建時需向兩個方向均衡擴建,單母分段適用於:
110KV~220KV配電裝置的出線迴路數為3~4回,35~63KV配電裝置的出線迴路數為4~8回,6~10KV配電裝置出線為6回及以上,則採用單母分段接線。
3、單母分段帶旁路母線
這種接線方式:適用於進出線不多、容量不大的中小型電壓等級為35~110KV的變電所較為實用,具有足夠的可靠性和靈活性。
4、橋形接線
當只有兩台變壓器和兩條輸電線路時,採用橋式接線,所用斷路器數目最少,它可分為內橋和外橋接線。
內橋接線:適合於輸電線路較長,故障機率較多而變壓器又不需經常切除時,採用內橋式接線。當變壓器故障時,需停相應的線路。
外橋接線:適合於出線較短,且變壓器隨經濟運行的要求需經常切換,或系統有穿越功率,較為適宜。為檢修斷路器LD,不致引起系統開環,有時增設並聯旁路隔離開關以供檢修LD時使用。當線路故障時需停相應的變壓器。
所以,橋式接線,可靠性較差,雖然它有:使用斷路器少、布置簡單、造價低等優點,但是一般系統把具有良好的可靠性放在首位,故不選用橋式接線。
5、一個半斷路器(3/2)接線
兩個元件引線用三台斷路器接往兩組母上組成一個半斷路器,它具有較高的供電可靠性和運行靈活性,任一母線故障或檢修均不致停電,但是它使用的設備較多,佔地面積較大,增加了二次控制迴路的接線和繼電保護的復雜性,且投資大。
6、雙母接線
它具有供電可靠、調度靈活、擴建方便等優點,而且,檢修另一母線時,不會停止對用戶連續供電。如果需要檢修某線路的斷路器時,不裝設「跨條」,則該迴路在檢修期需要停電。對於,110K~220KV輸送功率較多,送電距離較遠,其斷路器或母線檢修時,需要停電,而斷路器檢修時間較長,停電影響較大,一般規程規定,110KV~220KV雙母線接線的配電裝置中,當出線迴路數達7回,(110KV)或5回(220KV)時,一般應裝設專用旁路母線。
7、雙母線分段接線
雙母線分段,可以分段運行,系統構成方式的自由度大,兩個元件可完全分別接到不同的母線上,對大容量且在需相互聯系的系統是有利的,由於這種母線接線方式是常用傳統技術的一種延伸,因此在繼電保護方式和操作運行方面都不會發生問題。而較容易實現分階段的擴建等優點,但是易受到母線故障的影響,斷路器檢修時要停運線路,佔地面積較大,一般當連接的進出線迴路數在11回及以下時,母線不分段。
為了保證雙母線的配電裝置,在進出線斷路器檢修時(包括其保護裝置和檢修及調試),不中斷對用戶的供電,可增設旁路母線,或旁路斷路器。
當110KV出線為7回及以上,220KV出線在4回以下時,可用母聯斷路器兼旁路斷路器用,這樣節省了斷路器及配電裝置間隔。
第二章 主變壓器容量、台數及形式的選擇
第一節 概述
在各級電壓等級的變電所中,變壓器是變電所中的主要電氣設備之一,其擔任著向用戶輸送功率,或者兩種電壓等級之間交換功率的重要任務,同時兼顧電力系統負荷增長情況,並根據電力系統5~10年發展規劃綜合分析,合理選擇,否則,將造成經濟技術上的不合理。如果主變壓器容量造的過大,台數過多,不僅增加投資,擴大佔地面積,而且會增加損耗,給運行和檢修帶來不便,設備亦未能充分發揮效益;若容量選得過小,可能使變壓器長期在過負荷中運行,影響主變壓器的壽命和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因此,確定合理的變壓器的容量是變電所安全可靠供電和網路經濟運行的保證。
在生產上電力變壓器製成有單相、三相、雙繞組、三繞組、自耦以及分裂變壓器等,在選擇主變壓器時,要根據原始資料和設計變電所的自身特點,在滿足可靠性的前提下,要考慮到經濟性來選擇主變壓器。
選擇主變壓器的容量,同時要考慮到該變電所以後的擴建情況來選擇主變壓器的台數及容量。
第二節 主變壓器台數的選擇
由原始資料可知,我們本次所設計的變電所是市郊區220KV降壓變電所,它是以220KV受功率為主。把所受的功率通過主變傳輸至110KV及10KV母線上。若全所停電後,將引起下一級變電所與地區電網瓦解,影響整個市區的供電,因此選擇主變台數時,要確保供電的可靠性。
為了保證供電可靠性,避免一台主變壓器故障或檢修時影響供電,變電所中一般裝設兩台主變壓器。當裝設三台及三台以上時,變電所的可靠性雖然有所提高,但接線網路較復雜,且投資增大,同時增大了佔用面積,和配電設備及用電保護的復雜性,以及帶來維護和倒閘操作等許多復雜化。而且會造成中壓側短路容量過大,不宜選擇輕型設備。考慮到兩台主變同時發生故障機率較小。適用遠期負荷的增長以及擴建,而當一台主變壓器故障或者檢修時,另一台主變壓器可承擔70%的負荷保證全變電所的正常供電。故選擇兩台主變壓器互為備用,提高供電的可靠性。
第三節 主變壓器容量的選擇
主變容量一般按變電所建成近期負荷,5~10年規劃負荷選擇,並適當考慮遠期10~20年的負荷發展,對於城郊變電所主變壓器容量應當與城市規劃相結合,該所近期和遠期負荷都給定,所以應按近期和遠期總負荷來選擇主變的容量,根據變電所帶負荷的性質和電網結構來確定主變壓器的容量,對於有重要負荷的變電所,應考慮當一台變壓器停運時,其餘變壓器容量在過負荷能力後允許時間內,應保證用戶的一級和二級負荷,對一般性能的變電所,當一台主變壓器停運時,其餘變壓器容量應保證全部負荷的70%~80%。該變電所是按70%全部負荷來選擇。因此,裝設兩台變壓器變電所的總裝容量為:∑se = 2(0.7PM) = 1.4PM。
當一台變壓器停運時,可保證對60%負荷的供電,考慮變壓器的事故過負荷能力為40%,則可保證98%負荷供電,而高壓側220KV母線的負荷不需要通過主變倒送,因為,該變電所的電源引進線是220KV側引進。其中,中壓側及低壓側全部負荷需經主變壓器傳輸至各母線上。因此主變壓器的容量為:Se = 0.7(SⅡ+SⅢ)。
第四節 主變壓器型式的選擇
一、主變壓器相數的選擇
當不受運輸條件限制時,在330KV以下的變電所均應選擇三相變壓器。而選擇主變壓器的相數時,應根據原始資料以及設計變電所的實際情況來選擇。
單相變壓器組,相對來講投資大,佔地多,運行損耗大,同時配電裝置以及斷電保護和二次接線的復雜化,也增加了維護及倒閘操作的工作量。
本次設計的變電所,位於市郊區,稻田、丘陵,交通便利,不受運輸的條件限制,而應盡量少佔用稻田、丘陵,故本次設計的變電所選用三相變壓器。
二、繞組數的選擇
在具有三種電壓等級的變電所,如通過主變壓器的各側繞組的功率均達到該變壓器容量的15%以上,或低壓側雖無負荷,但在變電所內需裝設無功補償設備,主變宜採用三繞組變壓器。
一台三繞組變壓器的價格及所用的控制和輔助設備,比相對的兩台雙繞組變壓器都較少,而且本次所設計的變電所具有三種電壓等級,考慮到運行維護和操作的工作量及佔地面積等因素,該所選擇三繞組變壓器。
在生產及製造中三繞組變壓器有:自耦變、分裂變以及普通三繞組變壓器。
自耦變壓器,它的短路阻抗較小,系統發生短路時,短路電流增大,以及干擾繼電保護和通訊,並且它的最大傳輸功率受到串聯繞組容量限制,自耦變壓器,具有磁的聯系外,還有電的聯系,所以,當高壓側發生過電壓時,它有可能通過串聯繞組進入公共繞組,使其它絕緣受到危害,如果在中壓側電網發生過電壓波時,它同樣進入串聯繞組,產生很高的感應過電壓。
由於自耦變壓器高壓側與中壓側有電的聯系,有共同的接地中性點,並直接接地。因此自耦變壓器的零序保護的裝設與普通變壓器不同。自耦變壓器,高中壓側的零序電流保護,應接於各側套管電流互感器組成零序電流過濾器上。由於本次所設計的變電所所需裝設兩台變壓器並列運行。電網電壓波動范圍較大,如果選擇自耦變壓器,其兩台自耦變壓器的高、中壓側都需直接接地,這樣就會影響調度的靈活性和零序保護的可靠性。而自耦變壓器的變化較小,由原始資料可知,該所的電壓波動為±8%,故不選擇自耦變壓器。
分裂變壓器:
分裂變壓器約比同容量的普通變壓器貴20%,分裂變壓器,雖然它的短路阻抗較大,當低壓側繞組產生接地故障時,很大的電流向一側繞組流去,在分裂變壓器鐵芯中失去磁勢平衡,在軸向上產生巨大的短路機械應力。分裂變壓器中對兩端低壓母線供電時,如果兩端負荷不相等,兩端母線上的電壓也不相等,損耗也就增大,所以分裂變壓器適用兩端供電負荷均衡,又需限制短路電流的供電系統。由於本次所設計的變電所,受功率端的負荷大小不等,而且電壓波動范圍大,故不選擇分裂變壓器。
普通三繞組變壓器:價格上在自耦變壓器和分裂變壓器中間,安裝以及調試靈活,滿足各種繼電保護的需求。又能滿足調度的靈活性,它還分為無激磁調壓和有載調壓兩種,這樣它能滿足各個系統中的電壓波動。它的供電可靠性也高。所以,本次設計的變電所,選擇普通三繞組變壓器。
三、主變調壓方式的選擇
為了滿足用戶的用電質量和供電的可靠性,220KV及以上網路電壓應符合以下標准:
①樞紐變電所二次側母線的運行電壓控制水平應根據樞紐變電所的位置及電網電壓降而定,可為電網額定電壓的1~1.3倍,在日負荷最大、最小的情況下,其運行電壓控制在水平的波動范圍不超過10%,事故後不應低於電網額定電壓的95%。
②電網任一點的運行電壓,在任何情況下嚴禁超過電網最高電壓,變電所一次側母線的運行電壓正常情況下不應低於電網額定電壓的95%~100%。
調壓方式分為兩種,不帶電切換,稱為無激磁調壓,調整范圍通常在±5%以內,另一種是帶負荷切換稱為有載調壓,調整范圍可達30%。
由於該變電所的電壓波動較大,故選擇有載調壓方式,才能滿足要求。
四、連接組別的選擇
變壓器繞組的連接方式必須和系統電壓相位一致,否則不能並列運行。
五、容量比的選擇
由原始資料可知,110KV中壓側為主要受功率繞組,而10KV側主要用於所用電以及無功補償裝置,所以容量比選擇為:100/100/50。
六、主變壓器冷卻方式的選擇
主變壓器一般採用的冷卻方式有:自然風冷卻,強迫油循環風冷卻,強迫油循環水冷卻。
自然風冷卻:一般只適用於小容量變壓器。
強迫油循環水冷卻,雖然散熱效率高,節約材料減少變壓器本體尺寸等優點。但是它要有一套水冷卻系統和相關附件,冷卻器的密封性能要求高,維護工作量較大。所以,選擇強迫油循環風冷卻。
第三章 短路電流計算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短路計算的目的及假設
一、短路電流計算是變電所電氣設計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其計算目的是:
1)在選擇電氣主接線時,為了比較各種接線方案或確定某一接線是否需要採取限制短路電流的措施等,均需進行必要的短路電流計算。
2)在選擇電氣設備時,為了保證設備在正常運行和故障情況下都能安全、可靠地工作,同時又力求節約資金,這就需要進行全面的短路電流計算。
3)在設計屋外高壓配電裝置時,需按短路條件檢驗軟導線的相間和相對地的安全距離。
4)在選擇繼電保護方式和進行整定計算時,需以各種短路時的短路電流為依據。
5)按接地裝置的設計,也需用短路電流。
二、短路電流計算的一般規定
1)驗算導體和電器動穩定、熱穩定以及電器開斷電流所用的短路電流,應按工程的設計規劃容量計算,並考慮電力系統的遠景發展規劃(一般為本期工程建成後5~10年)。確定短路電流計算時,應按可能發生最大短路電流的正常接線方式,而不應按僅在切換過程中可能並列運行的接線方式。
2)選擇導體和電器用的短路電流,在電氣連接的網路中,應考慮具有反饋作用的非同步電機的影響和電容補償裝置放電電流的影響。
3)選擇導體和電器時,對不帶電抗器迴路的計算短路點,應按選擇在正常接線方式時短路電流為最大的地點。
4)導體和電器的動穩定、熱穩定以及電器的開斷電流一般按三相短路驗算。
三、短路計算基本假設
1)正常工作時,三相系統對稱運行;
2)所有電源的電動勢相位角相同;
3)電力系統中各元件的磁路不飽和,即帶鐵芯的電氣設備電抗值不隨電流大小發生變化;
4)不考慮短路點的電弧阻抗和變壓器的勵磁電流;
5)元件的電阻略去,輸電線路的電容略去不計,及不計負荷的影響;
6)系統短路時是金屬性短路。
四、基準值
高壓短路電流計算一般只計算各元件的電抗,採用標幺值進行計算,為了計算方便選取如下基準值:
基準容量:Sj = 100MVA
基準電壓:Vg(KV) 10.5 115 230
五、短路電流計算的步驟
1)計算各元件電抗標幺值,並折算為同一基準容量下;
2)給系統制訂等值網路圖;
3)選擇短路點;
4)對網路進行化簡,把供電系統看為無限大系統,不考慮短路電流周期分量的衰減求出電流對短路點的電抗標幺值,並計算短路電流標幺值、有名值。
標幺值:Id* = 1X*di
有名值:Idi = Id*Ij
5)計算短路容量,短路電流沖擊值
短路容量:S = 3 VjI˝
短路電流沖擊值:Icj = 2.55I˝
6)列出短路電流計算結果
具體短路電流計算具體見計算說明書。
第四章 電氣設備的選擇
1、按正常工作條件選擇導體和電氣
1)電壓:
所選電器和電纜允許最高工作電壓Vymax不得低於迴路所接電網的最高運行電壓Vgmax
即 Vymax≥Vgmax
一般電纜和電器允許的最高工作電壓,當額定電壓在220KV及以下時為1.15Ve,而實際電網運行的Vgmax一般不超過1.1Ve。
2)電流
導體和電器的額定電流是指在額定周圍環境溫度Q 0下,導體和電器的長期允許電流Iy應不小於該迴路的最大持續工作電流Ig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