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能否把實驗裝置改成直接發射頻率

能否把實驗裝置改成直接發射頻率

發布時間:2022-12-15 13:09:22

① 實驗缺陷是什麼怎樣改進裝置才能把原子激發到更高的能級

實驗有誤差。
實驗室型原子噴泉鍾是利用原子一對能級的躍遷譜線,使激勵原子躍遷的裝置產生與原子能級躍遷譜線中心頻率一致的激勵信號,激勵原子實現所需的能級躍遷,復現秒定義。
現有技術中,利用晶體振盪器為參考源,通過鑒相、環路 濾波及相應的分頻或倍頻技術,將壓控振盪器鎖定在參考源上。但是,由於其運用晶體振盪器為參考源,受晶體振盪器本身技術指標的限制,該方法產生的激勵原子躍遷的激勵信號的頻率穩定度無法達到時間頻率基準的要求。

② 超聲波傳播速度的測量實驗中,固定距離,改變頻率求聲速,是否可行

不可行。聲速和傳播介質以及介質的密度有關;同一介質在不同溫度下的密度是不同的;測量溫度是為了獲得密度。

超聲波是聲波的一部分,是人耳聽不見、頻率高於20KHZ的聲波,它和聲波有共同之處,即都是由物質振動而產生的,並且只能在介質中傳播。

同時,它也廣泛地存在於自然界,許多動物都能發射和接收超聲波,其中以蝙蝠最為突出,它能利用微弱的超聲回波在黑暗中飛行並捕捉食物。



(2)能否把實驗裝置改成直接發射頻率擴展閱讀:

超聲波在各種介質傳播時,隨著傳播距離的增加,超聲強度會漸漸減弱,能量逐漸消耗,這種能量被介質吸收掉的特性。

當聲波通過液體,因液體質點相對運動而產生的內摩擦(即粘滯作用)導致聲吸收,因而導出了由介質的內摩擦或粘性引起的液體中聲吸收公式。

當聲波在液體介質中傳播時,壓縮區的溫度將高於平均溫度;相反,稀疏區的溫度低於平均溫度。

③ 聲波測速中如要測可聞聲波頻段實驗裝置如何改進

1、如果是超聲換能器做實驗,那不能測可聞聲的波長,因為換能器有諧振頻率限制,超聲換能器不能工作在可聞聲波段.
2、可聞聲的波長,有幾種辦法,最常見的是共鳴管法.用揚聲器或音叉作聲源,改變管子的共鳴長度,根據聲音的強弱變化一次是半個波長.也有用拾音器檢測敲擊音的方法(時差法)測量的,需要專用儀器,一般也是單頻音作為聲源.像音樂這類復雜音相對不一測准.

④ 能否對光的頻率進行直接測量,為什麼

可能可以,可能不行,知道波長就知道頻率了吧.
再問: 為什麼不能直接測得頻率呢?而不是通過波長的間接轉換???
再答: 如果你了解光譜儀的原理就會很容易明白了。其實光譜儀實際並不是對光的波長進行直接測量,而是因為光譜儀裡面有光柵,不同波長的光有不同的衍射角,光經過光柵後就會散開,不同波長的光一一對應不同衍射角。然後在光譜儀末端會有CCD或者其他光電探測器對這些散開的光進行探測。這個探測器上有一排探測元(像素),每個像素會相應接收一個衍射角的光,這樣我們就知道各個衍射角的光的強度。由於光的衍射角與波長有特定的關系,所以我們就可以反推出各個波長的強度,從而得到光譜。當然,你也可以從衍射角與頻率的關系來反推各個頻率光的強度,其實是一樣的,只是因為衍射角與波長是比較線性的關系,所以方便將CCD的位置(衍射角)與波長一一對應。

⑤ 對光速實驗的改進

光速的測定在光學的發展史上具有非常特殊而重要的意義。它不僅推動了光學實驗,也打破了光速無限的傳統觀念;在物理學理論研究的發展里程中,它不僅為粒子說和波動說的爭論提供了判定的依據,而且最終推動了愛因斯坦相對論理論的發展。
在光速的問題上物理學界曾經產生過爭執,開普勒和笛卡爾都認為光的傳播不需要時間,是在瞬時進行的。但伽利略認為光速雖然傳播得很快,但卻是可以測定的。1607年,伽利略進行了最早的測量光速的實驗。
伽利略的方法是,讓兩個人分別站在相距一英里的兩座山上,每個人拿一個燈,第一個人先舉起燈,當第二個人看到第一個人的燈時立即舉起自己的燈,從第一個人舉起燈到他看到第二個人的燈的時間間隔就是光傳播兩英里的時間。但由於光速傳播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這種方法根本行不通。但伽利略的實驗揭開了人類歷史上對光速進行研究的序幕。
1676年,丹麥天文學家羅麥第一次提出了有效的光速測量方法。他在觀測木星的衛星的隱食周期時發現:在一年的不同時期,它們的周期有所不同;在地球處於太陽和木星之間時的周期與太陽處於地球和木星之間時的周期相差十四五天。他認為這種現象是由於光具有速度造成的,而且他還推斷出光跨越地球軌道所需要的時間是22分鍾。1676年9月,羅麥預言預計11月9日上午5點25分45秒發生的木衛食將推遲10分鍾。巴黎天文台的科學家們懷著將信將疑的態度,觀測並最終證實了羅麥的預言。
羅麥的理論沒有馬上被法國科學院接受,但得到了著名科學家惠更斯的贊同。惠更斯根據他提出的數據和地球的半徑第一次計算出了光的傳播速度:214000千米/秒。雖然這個數值與目前測得的最精確的數據相差甚遠,但他啟發了惠更斯對波動說的研究;更重要的是這個結果的錯誤不在於方法的錯誤,只是源於羅麥對光跨越地球的時間的錯誤推測,現代用羅麥的方法經過各種校正後得出的結果是298000千米/秒,很接近於現代實驗室所測定的精確數值。
1725年,英國天文學家布萊德雷發現了恆星的「光行差」現象,以意外的方式證實了羅麥的理論。剛開始時,他無法解釋這一現象,直到1728年,他在坐船時受到風向與船航向的相對關系的啟發,認識到光的傳播速度與地球公轉共同引起了「光行差」的現象。他用地球公轉的速度與光速的比例估算出了太陽光到達地球需要8分13秒。這個數值較羅麥法測定的要精確一些。菜德雷測定值證明了羅麥有關光速有限性的說法。
光速的測定,成了十七世紀以來所展開的關於光的本性的爭論的重要依據。但是,由於受當時實驗環境的局限,科學家們只能以天文方法測定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還不能解決光受傳播介質影響的問題,所以關於這一問題的爭論始終懸而未決。
十八世紀,科學界是沉悶的,光學的發展幾乎處於停滯的狀態。繼布萊德雷之後,經過一個多世紀的醞釀,到了十九世紀中期,才出現了新的科學家和新的方法來測量光速。
1849年,法國人菲索第一次在地面上設計實驗裝置來測定光速。他的方法原理與伽利略的相類似。他將一個點光源放在透鏡的焦點處,在透鏡與光源之間放一個齒輪,在透鏡的另一測較遠處依次放置另一個透鏡和一個平面鏡,平面鏡位於第二個透鏡的焦點處。點光源發出的光經過齒輪和透鏡後變成平行光,平行光經過第二個透鏡後又在平面鏡上聚於一點,在平面鏡上反射後按原路返回。由於齒輪有齒隙和齒,當光通過齒隙時觀察者就可以看到返回的光,當光恰好遇到齒時就會被遮住。從開始到返回的光第一次消失的時間就是光往返一次所用的時間,根據齒輪的轉速,這個時間不難求出。通過這種方法,菲索測得的光速是315000千米/秒。由於齒輪有一定的寬度,用這種方法很難精確的測出光速。
1850年,法國物理學家傅科改進了菲索的方法,他只用一個透鏡、一面旋轉的平面鏡和一個凹面鏡。平行光通過旋轉的平面鏡匯聚到凹面鏡的圓心上,同樣用平面鏡的轉速可以求出時間。傅科用這種方法測出的光速是298000 千米/秒。另外傅科還測出了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通過與光在空氣中傳播速度的比較,他測出了光由空氣中射入水中的折射率。這個實驗在微粒說已被波動說推翻之後,又一次對微粒說做出了判決,給光的微粒理論帶了最後的沖擊。
1928年,卡婁拉斯和米太斯塔德首先提出利用克爾盒法來測定光速。1951年,貝奇斯傳德用這種方法測出的光速是299793千米/秒。
光波是電磁波譜中的一小部分,當代人們對電磁波譜中的每一種電磁波都進行了精密的測量。1950年,艾森提出了用空腔共振法來測量光速。這種方法的原理是,微波通過空腔時當它的頻率為某一值時發生共振。根據空腔的長度可以求出共振腔的波長,在把共振腔的波長換算成光在真空中的波長,由波長和頻率可計算出光速。
當代計算出的最精確的光速都是通過波長和頻率求得的。1958年,弗魯姆求出光速的精確值:299792.5±0.1千米/秒。1972年,埃文森測得了目前真空中光速的最佳數值:299792457.4±0.1米/秒。
光速的測定在光學的研究歷程中有著重要的意義。雖然從人們設法測量光速到人們測量出較為精確的光速共經歷了三百多年的時間,但在這期間每一點進步都促進了幾何光學和物理光學的發展,尤其是在微粒說與波動說的爭論中,光速的測定曾給這一場著名的科學爭辯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據。

⑥ 能否把測光帶實驗裝置改成直接測發射頻率為100MHZ的無線電波並對其波長和頻率進行絕對測量

不可以。
進入程序,將無線電波程序改為:$λ=\frac{c}{f}=\frac{3×{10}^{8}m/s}{100×{10}^{6}Hz}=3m$。

⑦ 11300高頻頭用南星怎麼改頻率

11300高頻頭用南星改頻率操作步驟如下。
1、首先需要組裝好鍋蓋,並固定好高頻頭。
2、然後將機頂盒與高頻頭、電視機依次連接。
3、接著把電視機調到視頻狀態,屆時可以看到機頂盒的開機畫面。
4、最後安裝好鍋蓋,並根據實際情況調節天線角度與方位即可。衛星是指在圍繞一顆行星軌道並按閉合軌道做周期性運行的天然天體,人造衛星一般亦可稱為衛星。人造衛星是由人類建造,以太空飛行載具如火箭、太空梭等發射到太空中,像天然衛星一樣環繞地球或其它行星的裝置。往往氣體行星的衛星都很多。八大行星共有衛星185個,除水星和金星外,其它行星都有衛星環繞。

⑧ 在聲速的測定實驗中,能否固定發射器與接收器之間的距離,利用頻率的改變測聲速

所以不可以,頻率必須與諧振頻率等

⑨ 聲速測定,可否測量聲波在水中的速度實驗裝置如何改利用此裝置可否測量某種液體的密度

能!!注意發射器與接收器入水.光的折射與讀數...

閱讀全文

與能否把實驗裝置改成直接發射頻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軸承皮座怎麼安裝 瀏覽:671
軸承孔的螺絲怎麼取下來 瀏覽:132
製冷站造價多少 瀏覽:798
超聲波平底孔怎麼檢測 瀏覽:892
東莞寶強五金製品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94
機械進場費怎麼算 瀏覽:555
機械損失是由什麼造成的 瀏覽:675
工地上儀表算什麼費用 瀏覽:917
比亞迪f0軸承感測器多少錢 瀏覽:91
閥門廠是做什麼的圖片 瀏覽:68
暖氣放水閥門銹死 瀏覽:358
轉速閥門有什麼用 瀏覽:974
閥門系列是什麼意思 瀏覽:610
虛擬儀器液位監測裝置設計要求 瀏覽:782
國產什麼電動工具好 瀏覽:955
電機過流報警裝置設計方案 瀏覽:665
工程機械撤場證明怎麼寫 瀏覽:613
簡諧波什麼時候機械能守恆 瀏覽:655
機械制圖中的菱形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971
自來水水表跟前的閥門壞了怎麼換 瀏覽: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