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設計說明書和裝配圖
圖沒法給你,下面是說明書,自己改吧。
一、設備用途
帶式輸送機是依靠摩擦傳動實現物料輸送的機械,廣泛用於冶金、礦山、煤炭、環保、建材、電力、化工、輕工、糧食等行業。適用於輸送鬆散密度為0.5-2.5t/m3的各種粒狀、粉狀等散體物料,也可以輸送成件物品。其工作環境溫度為-25-60℃,普通橡膠輸送帶適用的物料溫度不超過80℃。
二、技術參數
帶 寬: 1000 mm
頭尾滾筒中心距:60400 mm
帶 速: 1m/s
輸送帶型號:EP-150
輸送帶規格長度:1000X3(3+1.5)X128m(含硫化長度0.9m)
輸送能力:205m3/h
物料密度:0.6 t/m3
傾 角: 0°
電機功率: 7.5kW
三、工作原理
該設備主要由驅動裝置、傳動滾筒、輸送帶、槽型上托輥、下托輥、機架、清掃器、拉緊裝置、改向滾筒、導料槽、重錘張緊裝置及電器控制裝置等組成。
輸送帶繞經傳動滾筒和尾部改向滾筒形成環行封閉帶。托輥承載輸送帶及上面輸送的物料。張緊裝置使輸送帶具有足夠的張力,保證與傳動滾筒間產生摩擦力使輸送帶不打滑。工作時,減速電機帶動傳動滾筒,通過摩擦力驅動輸送帶運行,物料由進料裝置進入並隨輸送帶一起運動,經過一定的距離到達出料口轉入下一道工藝環節。
四、結構和控制特點
上托輥採用槽形托輥,利於承載鬆散物料。回程托輥採用V型托輥,有效防止皮帶機跑偏。在空段清掃器前後安裝下平托輥有利於清除物料。
輸送帶張緊採用螺旋張緊和重錘張緊兩套裝置。螺旋張緊裝置還可以調整皮帶機的跑偏。
在輸送帶的工作面兩側,沿輸送帶全長安裝有導料槽,導料槽由槽板和橡膠板組合而成,橡膠板與輸送帶接觸,形成槽形斷面,起到增加輸送量的作用,同時也防止物料灑落。導料槽板同橡膠板的固定方式採用螺栓和壓板壓緊的形式,橡膠板不需要鑽孔,同時可以根據橡膠板的磨損情況,方便的進行調整,保證橡膠板保持同輸送帶的密封狀態。
在輸送機頭部和尾部安裝有頭部及空段清掃器。頭部清掃器為重錘刮板式結構,安裝於傳動滾筒下方,用於清除輸送帶工作面的粘料。空段清掃器為刮板式結構,安裝於靠近尾部的輸送帶非工作面的上方,用於清除輸送帶非工作面上的物料。
輸送帶採用聚酯帆布帶,具有耐油、耐酸鹼的性質。接頭採用硫化接頭,接頭安全系數10-12。
輸送機一側安裝有拉繩開關,當發生緊急情況時拉動開關上的鋼絲繩啟動此開關,可以立即停機。故障排除後,拉動復位銷開關可復位。
輸送機頭尾部安裝有跑偏開關,當輸送帶發生跑偏時,輸送帶帶動開關上的立輥旋轉並傾斜,傾斜大於一級動作角度12°時,發出一組開關信號;如立輥繼續傾斜大於二級動作角度30°時,發出另一組開關信號。兩組信號分別用於報警和停機。當輸送機恢復正常運行後,立輥自動復位。
五、安裝調試
1.輸送機的各支腿、立柱或平台用化學錨栓牢固地固定於地面上。
2.機架上各個部件的安裝螺栓應全部緊固。各托輥應轉動靈活。托輥軸心線、傳動滾筒、改向滾筒的軸心線與機架縱向的中心線應垂直。
3.螺旋張緊行程為機長的1%~1.5%。
4.拉繩開關安裝於輸送機一側,兩開關間用覆塑鋼絲繩連接,松緊適度。
5.跑偏開關安裝於輸送機頭尾部兩側,成對安裝。開關的立輥與輸送帶帶邊垂直,且保證帶邊位於立輥高度的1/3處。立輥與輸送帶邊緣距離為50~70mm。
6.各清掃器、導料槽的橡膠刮板應與輸送帶完全接觸,否則,調節清掃器和導料槽的安裝螺栓使刮板與輸送帶接觸。
7.安裝無誤後空載試運行。試運行的時間不少於2小時。並進行如下檢查:
(1)各托輥應與輸送帶接觸,轉動靈活。
(2)各潤滑處無漏油現象。
(3)各緊固件無松動。
(4)軸承溫升不大於40°C,且最高溫度不超過80°C。
(5)正常運行時,輸送機應運行平穩,無跑偏,無異常噪音。
六、故障排除
1.輸送帶打滑
原因是輸送帶張力小或驅動滾筒表面粘有物料或水份。應旋緊張緊螺桿,增大張力。清理驅動滾筒並加大空段清掃器的清掃力度。
2.輸送帶在兩端跑偏
原因是滾筒裝配位置偏斜,應拉緊跑偏一側的張緊裝置的螺桿調整改向滾筒位置。通過調整軸承座調整傳動滾筒的位置。
3.輸送帶在中部跑偏
原因是托輥安裝位置不正。應檢查各托輥安裝位置是否與輸送帶垂直,否則松開安裝螺栓調整托輥位置。調整完畢後旋緊各螺栓。
此外,進料口落料點不在輸送帶中心也可能引起跑偏,應改善進料情況。
七、注意事項
輸送機應有專人負責操作。每班使用後進行日常檢修和維護工作:
1. 檢查各緊固件是否松動。
2.各清掃器、導料槽的橡膠刮板磨損時應調整其伸出的尺寸。如果磨損嚴重,應進行更換。
3.多台輸送機或其它設備聯合運轉使用時,應注意啟動和停車順序:應保持空載啟動;進料口設備停機供料後本設備應運轉一段時間待卸空物料後再停車。
4.停車後,將輸送機上的污物清理干凈,並關閉電源。
5.若設備停止使用較長時間,在啟動前應檢查設備上是否有異物影響運動部件的運動。
八、維護保養
1.減速電機按其使用說明書定期更換潤滑油。
2.各滾筒的軸承座及軸承每半年清洗一次,並重新加註鋰基潤滑脂ZL-2。
3.張緊裝置的螺桿每3—6個月表面塗一次鋰基潤滑脂ZY-2。
4.根據設備使用情況,各部件和結構件應定期清理污物和除銹,並塗油或噴漆進行防腐處理。
❷ 傳動系統的原理是什麼
傳動系工作原理,是將發動機的工作集中在“曲軸”上,由曲軸通過離合器進入“變速箱”,在經過變速箱的“速比”輸出給傳動軸,帶動輪胎行駛。
傳動系統(英文又稱drivetrain system)是使汽車產生驅動力的動力系統,包括末級傳動,軸箱,軸承,齒輪以及轉向架,等等。優質的傳動系統不僅在評估末級傳動齒輪組的齒合時不允許有任何偏差,而且要能考慮到車軸或轉向構架的偏差。
對於前置後驅的汽車來說,發動機發出的轉矩依次經過離合器、變速箱、萬向節、傳動軸、主減速器、差速器、半軸傳給後車輪,所以後輪又稱為驅動輪。驅動輪得到轉矩便給地面一個向後的作用力,並因此而使地面對驅動輪產生一個向前的反作用力,這個反作用力就是汽車的驅動力。汽車的前輪與傳動系一般沒有動力上的直接聯系,因此稱為從動輪。傳動系的組成和布置形式是隨發動機的類型、安裝位置,以及汽車用途的不同而變化的。例如,越野車多採用四輪驅動,則在它的傳動系中就增加了分動器等總成。而對於前置前驅的車輛,它的傳動系中就沒有傳動軸等裝置。
(圖/文/攝: 曹博) @2019
❸ 試述後輪驅動汽車底盤萬向傳動裝置的工作原理
1 、汽車傳動系
1.1 傳動系的作用
將發動機的動力平穩可靠地傳給驅動車輪,使汽車前進或後退;根據汽車行駛的道路坡度、路面等級、交通流量、車輛載荷大小以及行駛速度高低等要求,改變汽車行駛速度和驅動力。
1.2 傳動系的組成
離合器、變速箱、萬向傳動裝置和具有減速器、差速器、半軸的驅動橋。越野汽車和重型汽車多採用多橋驅動,在變速器後加裝分動器,從分動器至各驅動橋各裝一套萬向傳動裝置。
1.2.1 離合器
* 作用:保證在發動機的曲軸與傳動裝置間能根據汽車行駛的需要傳遞或截斷發動機動力輸出;使汽車平穩起步;便於換檔和防止傳動系過載。
* 構造與工作原理:常用的多為干摩擦片式,大部分東風車均採用此結構的離合器。主要由主動部分、從動部分、壓緊機構和操縱機構四部分組成。其中,發動機飛輪是離合器的主動件。帶摩擦片的從動盤的轂通過軸向花鍵同從動軸(即變速箱第一軸)相連。壓緊彈簧將從動盤緊壓在飛輪端面上。發動機轉矩就靠飛輪同從動盤接觸面之間的摩擦作用而傳到從動盤上,再由此經過從動軸和傳動系中一系列機件傳給驅動車輪。
由於膜片彈簧離合器本身操縱方便,有自動調節壓緊力的特點,目前部分東風車已開始裝用此結構的離合器,如 EQ1108G6D12 車。
1.2.2 變速器和分動器
* 變速器的作用:根據不同的道路情況,變更驅動車輪的牽引力,並使汽車得到所需要的速度;在不改變曲軸旋轉方向的情況下,使汽車能前進或後退;在離合器接合時,使發動機不傳給驅動車輪(空檔);還可通過取力器將動力傳給其他機構(如絞盤和傾卸汽車用油壓泵)。
* 構造:主要由變速器殼、蓋、輸入軸(第一軸)、輸出軸(第二軸)、中間軸、倒擋軸以及齒輪、軸承、油封、操縱機構等機件組成。
* 原理:利用改變直徑不同的齒輪嚙合,改變輸出的轉速和轉矩。如大齒輪帶小齒輪傳動,輸出轉速升高,轉矩下降;小齒輪帶大齒輪傳動,則輸出轉速降低,扭矩增大。
1.2.3 萬向傳動裝置
* 作用:保證在動力的輸出軸和動力的輸入軸之間軸線不重合,且軸線夾角經常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傳遞動力。
* 構造:萬向節、傳動軸。
1.2.4 車橋
* 作用:承受和傳遞地面與車架之間的各向作用力及力矩。
* 構造:驅動橋、轉向橋、轉向驅動橋和支持橋四種。其中驅動橋又含減速器、差速器、半軸、驅動橋殼等。轉向橋由前軸、轉向節和輪轂三個部分組成。
2 、汽車轉向系
2.1 作用
根據汽車行駛的需要,按照駕駛員意圖改變行駛方向。
2.2 構造
轉向器及轉向傳動裝置。其中,轉向器的作用是將駕駛員 施於轉向盤上的力,通過它傳給轉向傳動機構,同時還可以增大傳動比,使轉向操縱輕便。按採用的傳動副的方式可分為蝸桿曲柄銷式、循環球式和齒輪齒條式。循環球式轉向器由兩對傳動副組成,一對是螺桿、螺母,另一對是齒條、齒扇。在螺桿和螺母間裝有鋼球,使滑動摩擦變為滾動摩擦,從而提高了傳動效率(達 90% 以上),使轉向輕便,磨損減小。近年來使用這種轉向器日趨廣泛。對前橋負荷較大的車輛,特別是平頭重型車,由於轉向阻力很大,現在普遍採用動力轉向,如 EQ1108G 和 EQ1141G 系列車均採用動力轉向。
轉向傳動裝置包括轉向垂臂、直拉桿、轉向節臂、轉向節、轉向節主銷、梯形臂和橫拉桿等機件。主要把轉向盤的指令傳遞給轉向車輪。
❹ 萬向傳動軸裝置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萬向傳動裝置是用來在工作過程中相對位置不斷改變的兩根軸間傳遞動力內的裝置。其作用是連容接不在同一直線上的變速器輸出軸和主減速器輸入軸,並保證在兩軸之間的夾角和距離經常變化的情況下,仍能可靠地傳遞動力。
它主要由萬向節、傳動軸和中間支承組成。安裝時必須使傳動軸兩端的萬向節叉處於同一平面。萬向節即萬向接頭,是實現變角度動力傳遞的機件,用於需要改變傳動軸線方向的位置,它是汽車驅動系統的萬向傳動裝置的 「關節」部件。萬向節與傳動軸組合,稱為萬向節傳動裝置。萬向傳動裝置一般由萬向節和傳動軸組成,有時還要有中間支承,主要用於以下一些位置: 1-萬向節;2-傳動軸;3-前傳動軸;4-中間支承。在萬向節配合中,一個零部件(輸出軸)繞自身軸的旋轉是由另一個零部件萬向節(輸入軸)繞其軸的旋轉驅動的。
按萬向節在扭轉方向上是否有明顯的彈性可分為剛性萬向節和撓性萬向節。剛性萬向節又可分為不等速萬向節(常用的為十字軸式)、准等速萬向節(如雙聯式萬向節)和等速萬向節(如球籠式萬向節)三種。
❺ 萬向傳動裝置的工作原理
萬向節即萬向接頭,是實現變角度動力傳遞的機件,用於需要改變傳動軸線方向的位置,它是汽車驅動系統的萬向傳動裝置的 「關節」部件。萬向節與傳動軸組合,稱為萬向節傳動裝置。萬向傳動裝置一般由萬向節和傳動軸組成,有時還要有中間支承,主要用於以下一些位置: 1-萬向節;2-傳動軸;3-前傳動軸;4-中間支承。在萬向節配合中,一個零部件(輸出軸)繞自身軸的旋轉是由另一個零部件萬向節(輸入軸)繞其軸的旋轉驅動的。
按萬向節在扭轉方向上是否有明顯的彈性可分為剛性萬向節和撓性萬向節。剛性萬向節又可分為不等速萬向節(常用的為十字軸式)、准等速萬向節(如雙聯式萬向節)和等速萬向節(如球籠式萬向節)三種。 萬向節連接的兩軸夾角大於零時,輸出軸和輸入軸之間以變化的瞬時角速度比傳遞運動,但平均角速度相等的萬向節。
十字軸式剛性萬向節由萬向節叉、十字軸、滾針軸承、油封、套簡、軸承蓋等件組成。工作原理為:轉動叉中之一則經過十字軸帶動另一個叉轉動,同時又可以繞十字軸中心在任意方向擺動。轉動過程中滾針軸承中的滾針可自轉,以便減輕摩擦。與輸入動力連接的軸稱輸入軸(又稱主動軸),經萬向節輸出的軸稱輸出軸(又稱從動軸)。在輸入、輸出軸之間有夾角的條件下工作,兩軸的角速度不等,並因此會導致輸出軸及與之相連的傳動部件產生扭轉振動和影響這些部件的壽命。 指在設計的角度下以相等的瞬時角速度傳遞運動,而在其他角度下以近似相等的瞬時角速度傳遞運動的萬向節。它又分為:
a)雙聯式准等速萬向節。指該萬向節等速傳動裝置中的傳動軸長度縮短到最小時的萬向節。
b)凸塊式准等速萬向節。由兩個萬向節又和兩個不同形狀的凸塊組成。其中兩凸塊相當於雙聯萬向節裝置中的中間傳動軸及兩十字銷。
c)三銷軸式准等速萬向節。由兩個三銷軸,主動偏心軸叉,從動偏心軸叉組成。
d)球面滾輪式准等速萬向節。由銷軸、球面滾輪、萬向節軸和圓筒組成。滾輪可在槽內做軸向移動,起到伸縮花鍵作用。滾輪與槽壁接觸可傳遞轉矩。 萬向節所連接的輸出軸和輸入軸以始終相等的瞬時角速度傳遞運動的萬向節。它又分為:
a)球叉式等速萬向節。由有滾道的球叉和鋼球組成的萬向節。而其中的圓弧槽滾道型球叉式萬向節是指球義上的鋼球滾道為圓弧型的萬向節。其節結構特點是在球叉的主動叉和從動叉上做有圓弧凹槽,兩者裝合後形成四個鋼球滾道,滾道內共容納4個鋼球。定心鋼球裝在主、從動叉中心的球形凹槽內。直槽滾道型球叉式萬向節是指球叉上的鋼球滾道為直槽滾道型的萬向節。它的結構特點是在兩個球叉上做有直槽,各直槽與軸的中心線相傾斜,且傾斜的角度相同並彼此對稱。於兩個球叉之間的滾道內裝有4個鋼球。
b)球籠式等速萬向節。根據萬向節軸向能否運動,又可區分為軸向不能伸縮型(固定型)球籠式萬向節和可伸縮型球籠式萬向節。結構上固定型球籠式萬向節的星形套的內表面以內花鍵與傳動軸連接,它的外表面制有6個弧形凹槽作為鋼球的內滾道,外滾道做在球形殼的內表面上。星形套與球形殼裝合後形成的6個滾道內各裝1個鋼球,並由保持架(球籠)使6個鋼球處於同一平面內。動力由傳動軸經鋼球、球形殼傳出(圖2)。可伸縮型球籠式萬向節的結構特點是於筒形殼的內壁和星形套的外部做有圓柱形直槽,在兩者裝合後所形成的滾道內裝有鋼球。鋼球同時也裝在保持架的孔內。星形套內孔做有花鍵用來與輸入軸連接。這一結構允許星形套與簡形殼相對在軸向方向移動。 傳動軸(drive shaft)萬向傳動裝置的傳動軸中能夠傳遞動力的軸。傳動軸除去傳遞動力以外,有些傳動軸長度可以伸縮,用來防止在所連接兩軸之間有距離變化時產生運動干涉。
汽車行駛過程中,變速器與驅動橋的相對位置經常變化,為避免運動干涉,傳動軸用由滑動叉和花鍵軸組成的滑動花鍵連接,以適應傳動軸長度的變化。為減少磨損,還裝有用以加註滑脂的滑脂嘴,油封,堵蓋和防塵套。
傳動軸在高速旋轉時,由於質量不均勻引起的離心力將使傳動軸發生劇烈震動。因此當傳動軸與萬向節裝配後必須進行動平衡。
中間支承(mid-support) 傳動軸過長時需在中間斷開,並將它們通過支承裝置支持在車架(身)上的機構。
中間支承安裝在車架橫梁或車身底架上,要求它具有能補償傳動軸的安裝誤差功能,及適應行駛中由於發動機的彈性懸置引起的發動機竄動和車架變形引起的位移功能。同時其中橡膠彈性元件還有吸收傳動軸振動、降低雜訊及承受徑向力的功能。中間支承由橡膠彈性元件、軸承等組成。由於蜂窩形橡膠墊有彈性,可滿足補償安裝誤差和行駛中發動機竄動和車架變形引起的位移作用。有的中間支承採用雙列圓錐滾子軸承。
傳動軸分段時需加中間支撐。通常中間支撐安裝在車架橫樑上,應能補償傳動軸軸向和角度方向的安裝誤差以及車輛行駛過程中由於發動機竄動或車架等變形所引起的位移。
❻ 汽車傳動系的工作原理
傳動系一般由離合器、變速器、萬向傳動裝置、主減速器、差速器和半軸等組成。
一.傳動系的功用
汽車發動機所發出的動力靠傳動系傳遞到驅動車輪。傳動系具有減速、變速、倒車、中斷動力、輪間差速和軸間差速等功能,與發動機配合工作,能保證汽車在各種工況條件下的正常行駛,並具有良好的動力性和經濟性。
二.傳動系的種類和組成
傳動系可按能量傳遞方式的不同,劃分為機械傳動、液力傳動、液壓傳動、電傳動等。
傳動系統(英文又稱drivetrain system)是使汽車產生驅動力的動力系統,包括末級傳動,軸箱,軸承,齒輪以及轉向架,等等。優質的傳動系統不僅在評估末級傳動齒輪組的齒合時不允許有任何偏差,而且要能考慮到車軸或轉向構架的偏差。
對於前置後驅的汽車來說,發動機發出的轉矩依次經過離合器、變速箱、萬向節、傳動軸、主減速器、差速器、半軸傳給後車輪,所以後輪又稱為驅動輪。驅動輪得到轉矩便給地面一個向後的作用力,並因此而使地面對驅動輪產生一個向前的反作用力,這個反作用力就是汽車的驅動力。汽車的前輪與傳動系一般沒有動力上的直接聯系,因此稱為從動輪。傳動系的組成和布置形式是隨發動機的類型、安裝位置,以及汽車用途的不同而變化的。例如,越野車多採用四輪驅動,則在它的傳動系中就增加了分動器等總成。而對於前置前驅的車輛,它的傳動系中就沒有傳動軸等裝置。
❼ 傳動軸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傳動軸由軸管、伸縮套(伸縮花鍵)和萬向節組成,分段式需要中間支撐。傳動軸總成安裝在變速器和後輪軸之間,將扭矩和旋轉從變速器傳遞到後輪軸的主減速器。
在微型汽車的轉向驅動橋、分離驅動橋或萬向傳動裝置中,傳動軸通常製成實心軸。為了獲得更高的強度和剛度,傳動軸通常由空中心製成(軸管用於連接萬向節和滑動花鍵)。一般由15-3毫米厚的鋼板通過卷焊製成。超重型卡車直接使用無縫鋼管。
傳動軸是萬向傳動裝置傳動軸中能傳遞動力的軸。它是一個轉速高、支撐少的旋轉體,所以它的動平衡非常重要。一般出廠前對傳動軸進行動平衡試驗,在平衡機上進行調整。對於前置發動機後輪驅動的汽車,是將變速器的旋轉傳遞到主減速器的軸上。它可以是幾個部分,這些部分可以通過萬向節連接。
傳動軸是汽車 傳動系統 中傳遞動力的重要部件。它的作用是將發動機的動力與變速箱、驅動橋一起傳遞給車輪,使汽車產生驅動力。
❽ 何謂電動機的傳送帶傳動安裝法呢
輸送機之牽引件用以轉達牽引力。可接納運送帶、牽引鏈或鋼絲繩,有料斗、托架或吊具等。專以包管傳送帶正常運轉屬,具有牽引件的傳送帶一樣平常包羅牽引件、承載構件、驅動裝置、張緊裝置、改向裝置和支承件等,承載構件用以承放物料,一樣平常由電動機、減速器和制動器(制止器)等組成;具有牽引件的傳送帶設備的布局特點是:被運送物料裝在與牽引件連結在一起的承載構件內,或直接裝在牽引件(如運送帶)上;驅動裝置給運送機以動力,牽引件繞過各滾筒或鏈輪首尾相連;張緊裝置一樣平常有螺桿式和重錘式兩種,這類的傳送帶設備種類繁多。利用牽引件的連續活動運送物料。
支承件用以承托牽引件或承載構件,可接納托輥、滾輪等,形成包羅運送物料的有載分支和不運送物料的無載分支的閉合環路,緊張有板式運送機、小車式運送機、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刮板運送機埋刮板運送機、懸掛運送機和架空索道等,可使牽引件連結肯定的張力和垂度。
❾ 齒輪傳動原理
通過兩個齒輪之間捏合的部分進行傳動動力,由齒輪副傳遞運動和動力的裝置,回它是現代各種設備中應用最廣泛的答一種機械傳動方式。它的傳動比較准確,效率高,結構緊湊,工作可靠,壽命長。
傳動精度高。前面講過,帶傳動不能保證准確的傳動比,鏈傳動也不能實現恆定的瞬時傳動比,但現代常用的漸開線齒輪的傳動比,在理論上是准確、恆定不變的。這不但對精密機械與儀器是關鍵要求,也是高速重載下減輕動載荷、實現平穩傳動的重要條件。
2)適用范圍寬。齒輪傳動傳遞的功率范圍極寬,可以從0.001W到60000kW;圓周速度可以很低,也可高達150m/s,帶傳動、鏈傳動均難以比擬。
按齒輪傳動的工作條件不同,可分為閉式齒輪傳動、開式齒輪傳動和半開式齒輪傳動。開式齒輪傳動中輪齒外露,灰塵易於落在齒面;
閉式齒輪傳動中輪齒封閉在箱體內,可保證良好的工作條件,應用廣泛;半開式齒輪傳動比開式齒輪傳動工作條件要好,大齒輪部分浸入油池內並有簡單的防護罩,但仍有外物侵入。
根據齒面硬度不同分為軟齒面齒輪傳動和硬齒面齒輪傳動。當兩輪(或其中有一輪)齒面硬度≤350HBW時,稱為軟齒面傳動;當兩輪的齒面硬度均>350HBW時,為硬齒面傳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