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用宋體打造的交互裝置,你見過么
2017年,Arphic文鼎科技推出一種新字體:文鼎書苑宋(ShuYuan Sung)可變字體。
可變字體(variable font)是一種在不增加文件大小的情況下,可隨使用者需求或應用軟體判斷,變化出各種不同粗細、字寬或筆劃形狀的字體。而文鼎科技推出的可變字體,設計古典且具人文風格,用中國書法筆劃和活版印刷設計元素取代生硬的筆觸。
在高解析度和不同類型的電子設備上閱讀中文字體,我們會發現,明體字體的橫筆畫通常太細,故文鼎書苑宋字體的設計就是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在提升閱讀速度與字體辨識度的同時,也是為防止中國傳統宋體字型被黑體字型所取代。
受文鼎科技委託,設計師何庭安和吳克軍合作打造了一款智能的、情緒化的動態數字裝置,也就是今天的主角——「文字瀑布」(Type Waterfall)。二人表示:「過去幾年,我們一直希望我們的設計作品有些許的詩意感。不過文字本身作為傳播語言和文化的媒介,已不再需要添加額外的文學元素,只需研磨和突出它的價值便可。」
在「文字瀑布」這部作品中,觀眾會面對一個純粹而強大的巨幅視景,他們可以透過自己的肢體與文字直接交流,任何細微的動作,都會引起文字瀑布的巨大反應,並呈現出字體粗細、大小和形狀等細節變化。
圖文來源|Behance
「未來之火」是藝術之火,其未來有著無限種可能」
『貳』 這座烏托邦每年只在沙漠中活8天,源於信仰,逝於烈火
什麼是火人節?
是創意 是火焰,是反叛也是包容。
一座只存在8天的城,
人類最後的烏托邦,
8萬居民匯聚於此,
每年一座全新聚集創意的城市,
最後一天一把火將燒掉它,
隨著束縛隨著浴火重生。
「火人節」是每年8月底至9月初在美國內華達州黑石沙漠舉行的一次集行為藝術、互動裝置、數字多媒體技術、燈光藝術、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大型聚會,吸引著世界各地數萬人的參與。
這個顛覆傳統,充滿熱情與自我,荒誕與瘋狂,令人畢生難忘的盛大節日;每年開票,幾萬張門票瞬間售罄,僅2019年就有7.8萬人參加;來過火人節的人都會說:「向一個沒有去過火人節的人形容火人節,就像給一個盲人形容這個世界上的顏色」「這是每個人一生都應該來的地方」!
神秘十足的節日更是吸引世界各地名人、明星前來打卡,其中不乏各界的大佬人物,像扎克伯格、馬斯特、傑夫·貝索斯等,還被戲稱為是「所有CEO的朝聖地」。
人們在一周的時間內在這里進行各種藝術創作,現代藝術展、露天音樂會、cosplay、單身派對、主題婚禮,在這里應有盡有。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這座烏托邦的魅力之處
1、反消費主義/anti-consumerism
火人節唯一的公共設施是廁所;廣袤的沙漠里,自行車是唯一便捷的交通工具,當然,你還可以乘載花車去到指定的營地。這里唯一售賣的是冰和咖啡,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商業行為,所有生活用品必須自帶。
2、回歸自我/Return to self
所有的參與者被稱作Burner。這里提倡「激進的自我表達」的原則,沒有電,沒有網,禁止貨幣交易,只有藝術裝置,只有社交活動,這里沒有標簽、沒有貧窮富貴之分,只有人人平等。「Burner」們在節日中會穿著奇裝異服甚至全裸,大家會圍著觀看一個10幾米高的木製雕像燃燒,以此慶祝節日。
在這座城市你可以打破一切世俗的偏見,沒人管你穿什麼、干什麼、玩什麼,唯一的要做的就是enjoy。更有許多人,選擇讓肉體肆意的釋放在沙漠里。人們表示,在火人節呆的8天,會見到這輩子見過最多的裸體。
3、燃燒意義/Meaning of burning
一座只存在8天的城,一座全新聚集創意的臨時之城,它因活動開始而生,因活動結束而消失,包括在場的所有藝術品、建築、裝置以及參與者代表記憶的舊物,在最後一天付之一炬,8天在這里發生的一切都將隨風而逝,化成人們腦海里鮮活的回憶。與大火一起被燒毀的還有人們的悲痛、傷心和思念,當神廟燃燒起巨大火浪時,那是情緒最大的釋放。人們會抱頭痛哭會大笑狂歡會看見新的生活希望。
4、奉獻體驗/Dedication experience
體驗饋贈經濟,一個星期不但基本沒有開支,而且能在火人節上體驗陌生人的慷慨給予。這里的表演者和藝術家沒有報酬,也沒有刻意的時間表,沒有區分藝術空間與生活空間。
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奉獻,這便與現代市場經濟所追求的利益相違背,也恰恰是其受到歡迎的主要原因之一。
5、藝術的天堂/Art in heaven
創意的狂歡,嬉皮士、雅皮士和 科技 巨頭的聚集地;通過藝術創作表達和互動藝術展示著精彩紛呈的智慧和創意。人們也把它看做一次大型的行為、雕塑、裝置、建築藝術的聚會。
各類 科技 、裝置、音樂、表演和流動街頭戲劇,等,所有的創意、所有的藝術,盡情發揮,盡情包容。人們加入到裝置作品的創作中,發揮著自己最擅長的能力,它是人們所嚮往的那片創意烏托邦世界。
令人驚嘆的歷屆藝術品回顧
Burning ManWonderful review
1、2019火人節:蛻變/Metaorphoses
2019年的主題則是「蛻變」Metamorphoses,致敬古羅馬詩人奧維德以及捷克著名小說家弗朗茨·卡夫卡的作品。表達對變化的慶祝,以及對不確定性的 探索 。
『蛻變』就好像火人節每年結束時的一把大火,就像靈魂的熔爐,將每一個身處火人節的靈魂鍛造和重新洗禮,沒有人知道走出這里的他們,明天將會面臨什麼樣的改變,但是希望人們可以用這把火的力量改變世界。
這是關於認知裂縫的藝術裝置,高12m,外觀是一個冥想的人像,露出彩色玻璃構成的結晶。內部蘊含著18個房間,共四層的迷宮,代表著人類復雜的潛意識。
Mariposita燈光藝術裝置,意為「小蝴蝶」,代表著重生,從殼中出來;逃避禁閉,並突破到更有意義、更有啟發性的體驗。
幻·TULPA ASHRAMS由我們中國藝術團隊設計哦,以七座錯落有序的塔群方陣組成的燈光藝術裝置,將儀式感、神聖感推向極致,加以觸動人心的音樂互動激發和光影效果,建立一座致敬生命本身的幻化之所。
沙漠波浪由大約650個懸浮球體組成,它類似於沙漠深處的破碎波浪,通過光線和聲音創造一種共鳴和動態沉浸式視聽體驗。
手臂長27英尺,由工程鋼,回收再利用的廢金屬製成的燈光藝術裝置,意在以各種視覺,身體和 情感 方式吸引參與者。
設計者力圖將天空當作藝術的3D藝術裝置,同時也契合變形的主題,「天鯨」將體現海洋生物由海洋進入天空的變形。
夜晚沙漠的狂歡從日落開始,大家聚在一起觀看各種表演,火人節上數字創意舞台所使用的的30W防水全彩激光帶來的效果彷彿是劃破漆黑天空利刃,遠遠望去就像沙漠中午夜狂歡的海市蜃樓,透露著一股的迷幻和狂熱。
直到最後的最後,一把火將這些藝術品焚燒至消失殆盡,像完成某種神秘的儀式一樣,沙漠里什麼都不會留下。人們收拾行囊,離開這里,等待著下一個火人節的到來…
2、2018火人節:我,機器人/I,Robot
2018年是人工智慧盛行的時代,所以今年的藝術主題就是人工智慧。在一個愈發被智能設備控制的世界裡,誰是主人?誰是奴隸?讓我們一起往下看藝術家們的創作和激情的烏托邦世界。
數字藝術,藝術裝置打造的機器人,聚焦於滲透我們生活的多種形式的人工智慧,寓意一個黃金時代的到來。
今年火人節最醒目的藝術裝置之一的就是這個名叫 「ORB」 的巨大懸浮反射球體,直徑約24米,以1:500000的比例象徵著地球的縮影,被設計者稱呼為「為地球愛好者打造的鏡子」。
Burner 和 藝術裝置「ORB」 的合影,是不是很有科幻片的感覺呢。從遠處看就像一顆神秘的星球。
Paraluna是一個巨大的LED旋轉盤,古典音樂通過地面上的揚聲器播放出來,而互補的動畫模式則顯示在上面的光碟上。光碟由吊臂升降機支撐,使光碟升高,降低和傾斜,從而產生獨特的視覺效果。
空洞的心藝術作品,象徵愛情的藝術裝置,鏤空的心正好能看到「火人節」的象徵廟宇。
臨近節日結束時,燃燒火人節中搭建起來的巨大裝置是整個節日的高潮。奔著節日聚到一起的7萬「火人」,會作別這座消失的城市,讓沙漠恢復往日的平靜。
3、2017火人節:激進儀式/Radical Ritual
火人節的焚燒儀式表達了每一個靈魂的渴望:渴望屬於一個地方,屬於一個時代,屬於彼此,即使是在無常之中,屬於比我們更偉大的東西。這一年的活動主題:「激進儀式」彷彿打開一扇通向比真實更真實的另一世界的窗,那裡聚集著來自另一個超越時空界限的神聖事物,向我們訴說著浩瀚,訴說著與比意識更強大的力量。
《擁抱》由The Pier Group打造,24米高的兩人擁抱木製雕塑。底部有兩個大型的大教堂式洞穴狀空間,每個內部一個,天花板上懸掛著一顆巨大的心。
Pulse and Bloom是一種互動的社交藝術裝置,脈搏和綻放,高度原始的裝置使參與者的心跳形象化。
Hybycozo設計的發光雕塑Deep Thought高14英尺。由60個金絲鏤空面板製成,激光切割的幾何仙境,互動式照明裝置,用於思考生命,宇宙和萬物的避難所。
巨大的tree of ténéré裝置是一個可以爬的休息地,一共有25000個LED葉子,人們就像每片葉子這樣,相互聯系著。
這一年的廟宇,由100棵甲蟲咬死的松樹木板搭建而成,看起來像一個反轉的樹冠。它代表了在加州死去一億棵枯樹。旨在提高人們對於生態環境平衡意識。
火人節最高潮的環節就是最後一天晚上燃燒Burning Man的壯觀時刻,位於城市的中軸線上的聖殿,人們在這里留下的照片、紀念品和所有記憶都在節日最後一天的大火燒毀消失。
4、一生值得去一次的火人節精彩圖集
結語
從第一天的喧囂,到最後的化成灰燼,短暫而彌足珍貴;火人節鼓勵每一個人展現自己的獨特才能和創意。用不同的媒介和方式分享體驗、開展互動、展示創意與藝術。
在這里,每個人都是「造夢師」,而且顛覆傳統,自由無拘無束,展示了精彩紛呈的智慧和創意。
關於我們
全球數字多媒體創意引領團隊
探索 數字與創意,鏈接人文與 情感
以「不止於內容,更超越體驗」為創作理念, 探索 數字與創意,鏈接人文與 情感 。
將創意、 科技 、藝術與文化相結合,通過光影、影像、交互、演藝、造景等,打造沉浸式體驗,融合真實與虛擬、自然與數字,激發一系列好奇及鏈接關系,實現視聽有沖擊、身體有互動、 情感 有共鳴,創造難忘的數字創意沉浸式文化體驗。
服務領域:景區夜遊、城市夜遊、文旅商綜合體、地標光影秀、數字游樂館、數字演藝劇秀,等數字創意領域。
服務內容:策劃、多媒體創意、影視、交互、新媒體藝術、舞美、空間、系統集成。這座烏托邦每年只在沙漠中活8天,源於信仰,逝於烈火 | 光影百年
地標光影秀、數字游樂館、數字演藝劇秀,等數字創意領域。
服務內容:策劃、多媒體創意、影視、交互、新媒體藝術、舞美、空間、系統集成。
『叄』 無界暢想×沖破禁錮,請給藝術裝置打個氣
"在它們被充氣之前 ,我的100個凳子可以放在一個托盤上 ,如果它們都被充氣了,那麼它們可以裝滿一個集裝箱。" — —Oskar Zieta
充氣藝術作為完美的矛盾體,不只出現於孩童的玩具之中,其實還能套用於建築、商場、藝術等領域,可以變成任何一種形態出現。
充氣結構作為一種展現形式與其他眾多技術相結合,其純粹的趣味性誕生了許多令人難以置信的創作。
初見波蘭設計師奧斯卡·齊塔(Oskar Zieta)的傢具,很容易誤會他是一個地道的「技術派」,硬朗的拋光不銹鋼被他處理得薄如蟬翼,輕盈地彎曲和膨脹成各種抽象的幾何形狀。
作品設計的獨特造型和美感離不開一項重要的技術——FiDU。
奧斯卡在瑞士理工大學攻讀博士的研究期間發展了金屬氣壓成型技術,也就是FiDU(Free Inner Pressure Deformation),這種技術能夠在兩片焊接在一起的鋼片製成的2D模板之間注入強大的壓縮空氣射流,從而將它們轉化為充氣的3D立體形態。
利用激光切割出已經設計好的形狀,然後通過焊接的方式將兩片完全一樣的金屬片焊接在一起,這樣就得到一個金屬的封閉空間,接著充入氣體,使其膨脹出特有的造型,再進行簡單的折彎,最後進行著色,一件充氣金屬傢具就做成了。
圓潤平滑的鋼材表面清晰映射出站在它面前的人們的臉,在表面處理上在拋光不銹鋼上噴塗一種特殊的漆,改變了金屬原本的質感,使色彩更加細膩,擁有一種更加特殊的反射效果,呈現出獨特的未來感和雕塑感。
但即使在嚴密的參數設計和專業製造技術之下,仍然無法百分之百預知作品最後的形狀,這意味著每件作品都是孤品,是技術與藝術的博弈。同時,不可控性也意味著意外和驚喜並存。
一件好的傢具,應該既完成實用使命,也兼具裝飾功能,更加註意什麼樣的設計是我們真正需要的、使我們舒適並感到愉悅。
就像偉大的設計師讓‧普魯夫(Jean Prouvé),它的傢具遊走在設計和藝術的邊緣。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獲得價值,它們是具有功能性的傢具,同時也具有純粹的藝術感。
一說到管弦樂團,人們聯想到的都是以各種樂器作為編制的多人樂團,優雅之餘往往帶著某種莊重的氛圍,但你見過充氣角色組成的樂隊嗎?
來自澳大利亞墨爾本的藝術設計團隊ENESS是由藝術家、作家、音樂家、軟體工程師、工業設計師和思想家組成的多學科創意團隊,創作了既可以稱為「樂隊」,也可以稱為一個互動裝置,名叫《Airship Orchestra》(飛艇管弦樂隊)。
ENESS創始人Nimrod Weis認為《Airship Orchestra》(飛艇管弦樂隊)的這個裝置是為尋求在公共空間中激發跨代的聯系和樂趣而發明的。在這個裝置中,通過閃爍的LED眼睛、有機形式和擬人化的角色實現了一個有趣的互動。
人們之所以會對充氣玩具有著特殊迷戀,是因為充氣本身特有的短暫性質,所以他用陶瓷的各種型態塑造出各種充氣裝置,搭配紡織圖案,創造出抽象、經過簡化的動植物群體。
這項技術能讓遊客沉浸在一個由一個角色「組成」的音景中,形成一個完整的合唱詩班,生成音景與光線同步,為參觀者創造多感官體驗。
一個帶有運動感測器的全網路系統使16個充氣角色能夠對路人們做出反應,可愛的LED眼睛跟隨著遊客的移動而閃爍,為人們建構出各種幸福感受的裝置藝術。
德國汽車品牌保時捷「夢想的藝術」在巴黎舉行,邀請法國藝術家Cyril Lancelin創作了《記住你的夢想》(Remember your dream) 充氣藝術裝置, Cyril Lancelin採用了紫色為主色調,明度高雅的紫色顯得浪漫高雅,營造出唯美的氛圍。
這是一個巨大的戶外公共藝術裝置,由充氣的紫色聚酯管狀製成,這個巨大的單色充氣裝置將把觀眾包圍在藝術家所說的「人造景觀」中,《記住你的夢想》坐落在於巴黎時尚博物館(Musée Galliera)旁,於2021年10月24日展覽結束。
為創造這件高達7公尺的裝置,Cyril Lancelin用3D計算機模塊及虛擬實境眼鏡來模擬觀眾角度的視覺體驗。隨著觀者移動,所有的燈光、景色及陰影也會因而產生另類的動態之美,不同的角度還塑造了不一樣的視覺。
大型裝置的場地和觀眾之間,在一天中不同時間不同情緒之間建立了聯系。「我希望公眾從內部到外部瀏覽作品;必須花時間看到陽光穿過作品;必須被理解為研究色彩和光線的空間。公眾必須創造自己的體驗,」Lancelin說道。
在面對面的藝術體驗和人際互動供不應求的時期之後,這些情緒有了新的力量,鼓勵人們在動盪的時刻,持續相信自己的夢想。將裝置藝術與充氣的體驗融合在一起,賦予藝術的力量來呈現新的碰撞也是每一個「大兒童」所期望實現的。
『肆』 當代藝術與設計的關系
例:俄國的構成主義運動是二十世紀初國際現代主義運動的重要內容之一。俄國構成主義設計是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前後在俄國一小批先進知識分子當中產生的前衛藝術運動和設計運動。構成主義的目的是改變舊的社會意識,提倡用新的觀念去理解藝術工作和藝術在社會中應扮演的角色,堅決的提出設計為社會服務。構成主義的藝術家希望通過對造型藝術的詞彙和構成手法的再定義,為未來的人們創造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至上主義和構成主義為人們揭示了一個普遍規律:視覺藝術的某一要素,如線條、色彩、形式、都具有其自身的表現力,從而獨立於世界表象的任何關系之外。馬列維奇(Kasimir Malevich)、嘉博(Gabo)、克利(Klee)等人,他們把最新奇的抽象藝術帶入構成主義體系中來。二十世紀初的現代藝術,尤其是立體主義和構成主義雕塑的幾何造形和構成形式,對二維藝術設計和建築空間設計有很大參考價值。
一:二維藝術設計
至上主義代表人馬列維奇的平面作品把單純的幾何形作各種組合、色調單一,卻傳達了一種動力感和空間感。他運用富於動態的斜方組合把畫面安排得緊張和復雜,幾何構成表現了情感的波動。馬列維奇的學生李西茨基(FL Lissitzky)是傳播俄國至上主義的重要人物,它的平面作品《用紅色鍥子打入白色》是採用完全抽象的形式,強烈地表達出革命觀念的現代海報之一。李西茨基強調抽象形式與社會應用的結合,把幾何造形、照片和字體以一種前衛的方式組合起來,從中可以看到「現代」設計的特點。電影《戰艦波將金號》海報設計背景是抽象的線條構成,主體則是在吶喊的水手,將幾何造形、照片和字體設計元素有機地結合起來。他把照相技術引入平面設計,製作成照相蒙太奇地效果,體現了構成主義所推崇地機械韻律感。蘇聯導演愛森斯坦創造了構成主義式的新電影剪輯手段蒙太奇,他導演的電影《戰艦波將金號》充分體現了這種風格。
亞歷山大·羅欽可(A1exander M.Rodchenko)是構成主義的三位創始者之一。他不但是蘇俄有史以來最重要的攝影家,也是蘇俄十月革命中的重要藝術導師。羅欽可的觀念是最激進的。他在一九二三年又發表了驚人的學說,聲稱「繪畫已死,藝術家應同時具備畫家、設計家和工程師的三重任務。」然後就從此擱下畫筆、油彩,而拿起相機。他認為:「相機是社會主義之社會與人民的理想眼睛。」 「只有攝影能回應所有未來藝術的標准。」他們在自己的文化環境中,為著一種變革而努力工作。在他們的作品中通過一種純幾何的觀念顯示出反個人主義的思想。半個多世紀後的今天,在當代攝影家的作品中,也表現出一種構成主義造形理念的影響。這也許正是我們的藝術繼承傳統的結果。而怎樣對待繼承與革新,也是每位攝影家應該深思的問題。
構成主義風格影響到許多歐洲國家的平面設計,如包豪斯的莫霍里-納吉(Moholy-Nagy)的設計當中反映尤其明顯。他的平面作品全都是絕對抽象的作品,他設計的包豪斯叢書、海報、拍攝的照片和製作的電影,都具有強烈的理性特徵,並且顯示了理性化對於設計造成的積極效果。他相信簡單結構的力量,利用平面來表達這種力量。當代美國的設計大師艾普瑞樂(April Greiman)版面的空間化設計,在一定程度上顯然是借鑒了構成主義大師李西茨基對於空間、平衡和造型的視覺思想,並將其應用到了實踐中。她強調人的直覺性對設計的決定作用,重視形式的表現力,主張為了表現可以犧牲可讀性。艾普瑞爾的版面設計,一方面強調視覺中的二維性表達方式,即運用平面化的語言。另一方面,她卻又利用編排方面的技巧,把深度感引進到版面中。重疊的造型,極具指示性和眾多性格不同的標記線,富有動感、方向感及空間懸浮感的幾何圖形,暗示出了強烈的透視關系。這是使她的設計作品充滿活力的關鍵所在。
二:空間設計
馬列維奇設計了一些所謂至上主義的建築模型,例如《空間中的獨立形式》,這些模型成為以後建築的重要藍圖,而且影響了現代建築的國際風格的進程。俄國構成主義的影響在沃爾特·格羅佩斯(Walter Gropius)地設計中表現非常鮮明。構成主義把結構當成是設計的起點,以此作為建築表現的中心,這個立場成為世界現代主義建築的基本原則。
塔特林(Tatlin)是構成主義的奠基人,他把各種材料在一系列幾何造形的基礎上作了研究,認為材料和有機組合的造形是一切設計的基礎。《第三國際紀念碑》是塔特林的代表作,它是雕塑、建築與工程結合在一起的抽象構成,使用了動力、空間和各種材料,體現了構成主義關於空間、時間、運動和光的宏偉構思。進行虛擬空間設計的要素是與構成主義雕塑一致的。構成主義雕塑對材料和機械結構的特質有著深入的思考和理解,他們用立方體、圓柱體構成宏偉建築式結構,既表現了工業時代特有的冷漠和非人格性亦在大自然威力的反襯下顯出「機器靜止時的深刻沉默」。
嘉博(Gabo)的雕塑把體量轉變成線條和平面輪廓,認為藝術的重點應是在空間中的勢,而不再量感,它首先把機械動力的真實運動引入雕塑,創造了最初的活動雕塑。現代裝置藝術受到嘉博雕塑風格的影響,裝置藝術似乎滿足了繁忙的當代人的生理需要和心理平衡,充分反映變化中的世界,因為裝置藝術中靜止的物品並不是絕對靜止的,它們所存在的空間環境和社會處於永恆的運動中,因此它們本身的意義也在不斷變化。
對於俄羅斯的構成主義者們,他們已超越了馬利維奇,他們為藝術是自治的精神活動的觀念而辯護,正是塔特林首倡了這一觀念,後由他的製作主義繼承者採用並得到發展。這一觀念認為藝術家應該接受再培訓以成為合格的技師和工程師,為的是在現代工業社會里能夠取得與工人兄弟們一樣的地位。技術藝術(Technology Art)最重要的一項資源是與重新解釋與利用運動藝術(Kinetic art)和光-動藝術(Lumino-Kinetic Art)中再現的光與運動有關的。在德國魏瑪的包豪斯實驗藝術家發展了一種結合光和運動的藝術。包豪斯的莫霍利·納吉和亞歷山大·卡爾德(Alexander Calder)各自獨立地在20年代和30年代探索一種真實的運動藝術,但是只是到50年代,動態藝術(Kinetic Art)才真正形成。
無論我們是進行平面設計或空間設計,構成主義藝術家所創造的造形方法對於現代設計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
『伍』 當科技遇見時尚 R汽車/時尚芭莎聯袂打造「玫瑰之夜」
近日,在位於北京國貿CBD核心商圈的北京華貿廣場,R汽車聯合時尚芭莎共同呈現了一場致敬未來的先鋒時尚盛宴——ROSE NIGHT。《時尚芭莎》執行出版人兼主編沙小荔,國際知名時尚攝影師、視覺藝術家陳漫,以及多位藝術與時尚大咖齊聚,共同見證北京R SPACE城市異想空間正式開館,點亮帝都潮流生活新地標。
科技不止一種形態,時尚也不止一種定義。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潮流ICON和目光焦點,追求品質生活,創造人生的無限可能。未來,北京R SPACE 城市異想空間還將定期舉辦豐富的品牌聯名活動,涵蓋科技、時尚、人文等多個主題,為您匯聚全城異想,讓未來出行與時尚生活方式在此完美交融。
從京滬到全國 R SPACE將登陸多座城市
去年8月,R汽車在「魔都魔心」的黃浦江畔,打造了上海R SPACE城市異想空間。上海R SPACE從科技、想像兩大體驗維度出發,聯手深受年輕人喜愛的知乎、小紅書、餓了么、GoPro、樣子生活等九個品牌開展跨界合作,傾力打造生活品位周、文化共創周、科技體驗周、品牌暢想周四大主題周活動,迅速成為網紅打卡地標。自開館以來,上海R SPACE累計接待近25萬名粉絲、用戶。近期,上海R SPACE還「變身」周傑倫主題音樂空間,打造了一場集合明星IP、音樂、娛樂、美食為一體的潮流轟趴,吸引了眾多「傑倫粉」前去打卡。
隨著北京R SPACE城市異想空間的正式點亮,京滬兩地的R SPACE將遙相呼應,進行一場海派文化與京韻時尚的隔空對話。
此後,R SPACE還將登陸深圳、成都、重慶、西安、杭州等多個「網紅城市」的核心商圈,不斷強化與用戶的鏈接,敬請期待!
未來,R汽車將繼續秉承「用戶即夥伴,出行即服務」的使命,不斷拓展科技、設計與美學的邊界,與用戶夥伴共繪R同心圓,共創美好的出行生活。
『陸』 王府中環最近新開了藝術展嗎
王府中環最近的藝術展名稱是《風無形 · 而萬相》。
王府中環攜手三位年輕的藝術家馮嘉城、曾長聰、李燕,
獨家打造了1000餘只因風存在,向光而生,滿載愛意的風車,
讓大家感受風的形狀,光的聲音和愛的力量。
這個新媒體動態藝術裝置展將來自大自然的風,與具有形式感和視覺效果的光糅合。
去除外界的標簽化和內心的同質化,將自己個人的感官放大,感受最原始純粹的自然。
這1000餘只風車,每隻都自帶一個感測器,
通過用感測器檢測自然風速並使用Arino控制燈光亮度的方式,
將無形的風可視化,風速越大風車的亮度越高,
反之風速變小,亮度隨之降低,
從而實現無形至萬相。
這件作品同時也在表達藝術家對自然、環境、人的思考,
對自由的追求,以及對自我的探索,
與王府中環所代表的藝術、文化創新及生活方式的完美融合。
『柒』 動態圖形的介紹
1動態圖形(Motion Graphics)是專業術語,通常指的是視頻設計、多媒體CG設計、電視包裝等等。動態圖形指的是「隨時間流動而改變形態的圖形」,簡單的來說動態圖形可以解釋為會動的圖形設計,是影像藝術的一種。動態圖形融合了平面設計、動畫設計和電影語言,它的表現形式豐富多樣,具有極強的包容性,總能和各種表現形式以及藝術風格混搭。動態圖形的主要應用領域集中於節目頻道包裝、電影電視片頭、商業廣告、MV、現場舞台屏幕、互動裝置等等。
『捌』 前衛藝術的種類包括哪些
前衛藝術的種類包括以下幾種:
1、動態藝術
60年代的動態藝術和科學的關系達到一種前所未有的程度,藝術家不僅把機器的動力裝置作為藝術的手段,而且把聲、光、水、電磁等各種現代科學的技術也作為藝術的材料,這些新科技材料的運用給藝術家開發出許多探索的新地盤,如對聲音、對光、對液體等的運用,這些都是傳統藝術所不能涉及的領域。
2、過程藝術
對藝術品傳統靜態形式作篡改,強調的是過程,而不是作為結果的作品。
3、觀念藝術
觀念被提到一個至關重要的地位,將觀念看作藝術,認為藝術不需要物化,觀念藝術比行為藝術走得更遠,「思想可以成為藝術品」,把過去一直為藝術形式所包容,甚至淹沒了的思想觀念提高到了君臨一切的地位,這就宣布了「藝術的消亡」。
4、抽象藝術
抽象藝術是20世紀人類藝術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由20世紀初至今有近一百年的發展,在中國藝術界的歷程卻只有短短的十多年時間,然而已經產生了一批成熟而富有個性的藝術家,讓我們走進他們。
5、寓意性
油畫象徵與寓意,20年來風靡中國油畫界,自我與社會的糾葛,現代與傳統的對立,理想與現實的沖突,文化形態的轉變,社會心態的轉變,價值觀的轉變以及人類當前關注的焦點現象無不進入油畫的視野,凡不宜直接表達的意圖而畫家又非要表達不可時,象徵與寓意手法就自然出現。
『玖』 吉安鳳凰機甲幾點
20:30。鳳凰機甲位於吉安市中心城區後河夢回廬陵景區。全球首創世界級「鳳凰機甲」這一動態藝術裝置,高12.5米、臂展21米、重38.5噸,由近2000個零件所組成,可動關節20多處。鳳凰身下設有梧桐花瓣底座,通過配合音樂,實現低頭、抬頭、展翅、煽翅等動作,演繹秀高潮時,鳳凰展翅結合霧噴高科技特效、模擬噴火特效,震撼無比,栩栩如生。該景觀將工業感與藝術感相融合,用創新的形式為中國傳統文化賦能,寓意鳳棲梧桐、龍騰鳳舞、龍鳳呈祥、吉泰安康,於每天的20:30為遊客呈現一場機械與光影融合的大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