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受限空間作業氣體檢測現狀是什麼
許多研究已經表明,受限空間內發生的大部分傷害事故都是由有害氣體造成的,比重約占報道事故的90%。因此,氣體檢測成了所有受限閉空間安全作業程序和標準的重中之重。
㈡ 半導體氣體感測器國外的發展現狀
目前半導體氣體感測器的研究動態及其發展方向——氣體感測器向低功耗、多功能、集成化方向發展
國外氣體感測器發展很快,一方面是由於人們安全意識增強,對環境安全性和生活舒適性要求提高;另一方面是由於感測器市場增長受到政府安全法規的推動。因此,國外氣體感測器技術得到了較快發展,據有關統計預測,美國1996年—2002年氣體感測器年均增長率為(27~30)%。
目前,氣體感測器的發展趨勢集中表現為:一是提高靈敏度和工作性能,降低功耗和成本,縮小尺寸,簡化電路,與應用整機相結合,這也是氣體感測器一直追求的目標。如日本費加羅公司推出了檢測(0�1~10)×10-6硫化氫低功耗氣體感測器,美國IST提供了壽命達10年以上的氣體感測器,美國FirstAlert公司推出了生物模擬型(光化反應型)低功耗CO氣體感測器等。二是增強可靠性,實現元件和應用電路集成化,多功能化,發展MEMS技術,發展現場適用的變送器和智能型感測器。如美國GeneralMonitors公司在感測器中嵌入微處理器,使氣體感測器具有控制校準和監視故障狀況功能,實現了智能化;還有前已涉及的美國IST公司的具有微處理器的「MegaGas」感測器實現了智能化、多功能化。
2國內現狀與差距
氣敏元件感測器作為新型敏感元件感測器在國家列為重點支持發展的情況下,國內已有一定的基礎。其現狀是:
(1)燒結型氣敏元件仍是生產的主流,占總量90%以上;接觸燃繞式氣敏元件已具備了生產基礎和能力;電化學氣體感測器有了試制產品;
(2)在工藝方面引入了表面摻雜、表面覆膜以及製作表面催化反應層和修隔離層等工藝,使燒結型元件由廣譜性氣敏發展成選擇性氣敏;在結構方面研製了補償復合結構、組合差動結構以及集成化陣列結構;在氣敏材料方面SnO2和Fe2O3材料已用於批量生產氣敏元件,新研究開發的Al2O3氣敏材料、石英晶體和有機半導體等也開始用於氣敏材料;
(3)低功耗氣敏元件(如一氧化碳,甲烷等氣敏元件)已從產品研究進入中試;
(4)國內氣敏元件感測器產量已超過「九五」初期的400萬支。產量超過20萬支的主要廠家有5家,黑龍江敏感集團、太原電子廠、雲南春光器材廠、天津費加羅公司(合資)、北京電子管廠(特種電器廠),其中前四家都超過100萬支,據行業協會統計,1998年全國氣敏元件總產量已超過600萬支。
總的看來,我國氣敏元件感測器及其應用技術有了較快進展,但與國外先進水平仍有較大的差距,主要是產品製造技術、產業化及應用等方面的差距,與日本比較仍要落後10年。
㈢ 氣體檢測儀用在哪些行業
氣體檢測儀廣泛應用在石化、煤炭、冶金、化工、市政燃氣、環境監測等多種場所現場檢測。 可以實現特殊場合測量需要;可對坑道、管道、罐體、密閉空間等進行氣體濃度探測或泄漏探測。
㈣ 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的現狀及面臨哪些挑戰
我國醫療器械產業由小到大,迅速發展,現已成為一個產品門類比較齊全、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市場需求十分旺盛的朝陽產業。特別是近年來,醫療器械產業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連續多年產值保持兩位數增長,產品出口的數量和科技含量也不斷提升。
一、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情況
1、總體發展情況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醫療行業品牌競爭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指出,2014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共實現銷售收入2136.07億元,同比增長13.1%;工業總產值也達2175.91億元,同比增長12.1%。從近年來醫療器械和醫葯工業總產值增速來看,醫療器械的發展速度總體上快於醫葯工業。
2、產品結構情況
從近三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的產品結構來看,影像診斷設備占據最大的市場份額,近幾年均保持在40%左右,且呈不斷上升趨勢;其次是各類耗材,占據20%左右的市場份額;骨科及植入性醫療器械市場份額不斷下降;剩餘的市場份額被牙科及其他類器械所佔據。
3、競爭結構情況
在占我國醫療器械25%的高端產品市場中,70%由外資佔領,在絕大多數領域外資企業在技術和質量上遙遙領先於國內企業,尤其是醫學影像設備和體外診斷等技術壁壘較高的領域,市場佔有率超過80%。而國內企業在中、低端市場中具有天然優勢:如較低生產成本帶來的價格優勢,享受國家政策的相對傾斜,對本地化渠道掌握的優勢等,因此主要佔據了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的中低端市場,一些細分行業出現龍頭企業,主要集中在較高附加值的產品領域。而在低端耗材和黑白B超等低端醫療器械領域生產廠家較多,產品區分度低,行業集中度低。
4、總體概況總結
中國醫療器械產業發展基礎薄弱,醫療器械監管起步較晚,醫療器械企業小、多、散和低水平競爭的現象尚沒有得到根本性轉變,加速提高中國醫療器械產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加強醫葯器械研發的產、學、研聯合,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而且,從中國醫療器械市場來看,高端產品主要依賴進口。中國雖然有2000餘家獲得出口認證的企業,但大多數企業在規模、品牌方面的競爭力相對較弱,又缺乏核心技術,對外出口只能以OEM為主,缺乏自己的品牌,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總體處於不利地位。
令人欣喜的是,我國一些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正努力向高端市場突破。比如國內研發團隊規模最大、綜合開發能力最強的邁瑞已經在國內高端監護儀市場佔有率達49%,五分類血球儀、全自動化儀和彩超等核心產品的部分自主創新技術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而高端耗材產品龍頭山東威高也正在通過與美敦力的合作提高技術和品牌,滲透高端市場。
隨著國際產業加速轉移,中國將成為全球醫療器械的重要生產基地,部分原先依賴進口的儀器設備正逐步實現國產替代進口。同時,國內已有不少省市把醫療器械工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抓緊培育。總體來看,中國醫療器械產業正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二、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主要特點
由於我國具有龐大的消費群體和政府的積極支持,我國醫療器械市場發展空間廣闊,產業發展呈現如下發展特點。
1、中小企業林立的局面未改
中國醫療器械行業雖經過十多年的長足發展,但行業內中小企業林立的局面尚未改變,低、小、散是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的重要特徵之一,行業的發展還需依仗於生產技術的繼續創新和發展。中國醫療器械企業數以萬計,截至2013年底,中國醫療器械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有995家,其中大型企業不到2%,中型企業170多家,小型企業700多家,而規模以下企業更是不計其數。目前在銷售規模和資產規模上,中小型企業都是醫療器械行業當仁不讓的主力軍。
2、產品以中低端為主
目前,我國的緊固件生產企業在生產技術、裝備水平、生產工藝等方面與國外相比有較大的差距,行業中大量小企業以生產低端產品為主。即使是國內規模較大的企業,產品質量和性能落後於歐美發達國家。
3、產品大量出口
當前,我國的中低端醫療器械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性價比高等優勢,大量出口海外,近幾年呈現較快的增長趨勢。中低端醫療器械行業對外貿易依存度過高,對行業發展帶來了一定的不利影響。
4、經濟發展帶動醫療服務需求升級,導致健康服務需求顯著增加
醫療服務市場的逐步開放,使國內外資本投資中國醫療服務產業的速度加快,從而直接導致醫療器械市場需求的增加。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醫療器械的選用會越來越先進,其產品結構會不斷調整,功能更加多樣化,市場容量會不斷擴大。醫療器械產業作為促進經濟增長、提高國民福利的重要產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以人為本發展理念的不斷增強,中國的醫療器械產業將會獲得更快發展。
5、醫院信息化趨勢引發醫療器械需求增長
隨著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的發展,醫療領域的信息化和網路化是今後醫療管理的發展趨勢,這個趨勢會引發對影像化、數字化等高精尖醫療設備的需求增長。隨著IT技術的發展及其與醫療技術的結合,造就出許多新的醫療方法。近年來,隨著B超、CT、核磁共振裝置、直線加速器、超聲定位體外震波碎石機、神經電位診斷系統、正電子斷層掃描機、伽瑪照相機等一批尖端精密醫療儀器設備的廣泛應用,醫療器械市場銷售額增幅十分驚人。醫療領域的信息化和網路化給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醫療領域的信息化和網路化是今後醫療管理的發展趨勢,這個趨勢會引發對影像化、數字化等高、精、尖醫療設備的需求增長。醫院信息系統的普遍建立又使得醫院有了進一步建立以醫學影像存檔與通信系統為核心的臨床信息系統的要求,佔全部醫療信息90%以上的醫療影像信息的處理更是今後醫院信息化的核心所在。醫院信息化趨勢給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空間。據推算,全國醫學影像存檔與通信系統市場的總需求達2l1.7億元,如果考慮到由其衍生出的高檔影像設備以及其他一些附屬設備市場,PACS的市場容量將達到300億元以上。
6、醫療器械產業向創造高附加值發展
產業的高風險性和高投入性必然需要高回報率來支撐,所以醫療器械產業研發費用的高額投入必然導致醫療器械新產品的高附加值,只有如此,醫療器械企業才能發展壯大,醫療器械產業才能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
㈤ 癌症基因檢測的現狀
目前,化療總體有效率在30%到40%,而通過基因檢測篩選出獲益病人,有效率可以提高到80%。分子檢測為癌症治療模式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癌症治療開始邁入個性化治療的新天地。
目前,在國外,美國FDA(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已經強制要求用葯前進行EGFR、KRAS等基因檢測。另一權威機構NCCN(美國癌症綜合治療網路)已經將EGFR、KRAS、ERCC1、RRM1、HER2等基因檢測納入到癌症治療指南中。目前癌症基因檢測主要技術是實時熒光定量PCR(RT-PCR),它具有準確率高、特異性強、靈敏度高、操作簡單、應用范圍廣、高通量等特點。在國內,隨著國際學術交流及政府交流的加強,越來越多的臨床專家已經意識到此類檢測項目的意義和重要性
現在癌症基因檢測主要針對一些實體瘤,如肺癌、乳腺癌、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肝癌、膽管膽囊癌、胰腺癌、胃腸道間質瘤、頭頸部癌、宮頸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腎癌、黑色素瘤等。
㈥ 關於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器,你了解多少呢
1、HFPCY-Ex攜帶型可燃氣體檢測儀採用自然擴散方式檢測氣體濃度,使用催化燃燒式感測器,具有極好的靈敏度和出色的重復性;可燃氣體檢測儀採用嵌入式微控制技術,菜單操作簡單,功能齊全,可靠性高,整機性能居國內領先水平。它適用於可燃氣體泄漏搶險、地下管道或礦井等場所,能有效保證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不受侵害,生產設備不受損失。可燃氣手持表的外殼採用高強度工程材料、復合彈性橡膠材料精製而成,強度高、手感好。
2、CY-Ex泵吸式可燃氣體檢測儀採用內置吸氣泵,可快速檢測工作環境中可燃氣體濃度。泵吸式可燃氣體檢測儀採用優質催化燃燒感測器,具有非常清晰的大液晶顯示屏,聲光報警提示,保證在非常不利的工作環境下也可以檢測危險氣體並及時提示操作人員預防。
3、HFTCY-Ex在線式可燃氣檢測報警器由氣體檢測報警控制器和固定式可燃氣體檢測器組成,氣體檢測報警控制器可放置於值班室內,主要對各監測點進行控制,可燃氣體檢測器安裝於氣體最易泄露的地點,其核心部件為內置的氣體感測器。可燃氣體檢測器將感測器檢測到的可燃氣體濃度轉換成電信號,通過線纜傳輸到報警控制器,氣體濃度越高,電信號越強,當氣體濃度達到或超過報警控制器設置的報警點時,報警器發出報警信號,並可啟動電磁閥、排氣扇等外聯設備,自動排除隱患。
㈦ 有關感測器的一篇論文
室內空氣質量檢測與感測器的應用 [摘要]室內空氣品質對人的影響至關重要,利用感測器檢測空氣質量是當今流行的一種方法,本文介紹了感測器在空氣質量檢測方面的原理應用,分析了當前氣體感測器的優點和不足,以及氣體感測器的發展趨勢和前景。
[關鍵詞]空氣質量 氣體感測器 室內環境污染
一、空氣對於人的重要性
人們每時每刻都離不開氧,並通過吸入空氣而獲得氧。一個成年人每天需要吸入空氣達6500升以獲得足夠的氧氣,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氣對人體健康有直接的影響。人的一生中有90%以上時間在室內度過,可見,室內空氣品質對人的影響更是至關重要。
二、室內環境污染背景
當今,人類正面臨「煤煙污染」、「光化學煙霧污染」之後,又出現了「室內空氣污染」為主的第三次環境污染。美國專家檢測發現,在室內空氣中存在500多種揮發性有機物,其中致癌物質就有 20多種,致病病毒 200多種。危害較大的主要有:氡、甲醛、苯、氨以及酯、三氯乙烯等。大量觸目驚心的事實證實,室內空氣污染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隱形殺手」,也成為全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問題。據統計,全球近一半的人處於室內空氣污染中,室內環境污染已經引起35.7%的呼吸道疾病,22%的慢性肺病和15%的氣管炎、支氣管炎和肺癌。
三、關於開展室內空氣質量服務的幾點設想
1.著手調查國內家庭和辦公室內空氣質量的基本情況。
2.了解並著手引進室內空氣質量檢測設備。
3.進行規模較大的宣傳活動,首先應由氣象主管部門與環保主管部門聯合建立室內空氣質量問題的管理機制。
4.對國際環保部門有關室內空氣質量的法規、技術標准、室內污染測定方法及對測定儀器等問題進行專門的調查和研究。
四、空氣檢測儀的強力武器——感測器
檢測技術是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一種必不可少的重要技術手段。而感測器是科學實驗和工業生產等活動中對信息資源的開發獲取、傳輸與處理的一種重要工具。下面將介紹六種在空氣質量檢測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的感測器。
1.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式感測器。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式感測器利用被測氣體的吸附作用,改變半導體的電導率,通過電流變化的比較,激發報警電路。由於半導體式感測器測量時受環境影響較大,輸出線形不穩定。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式感測器,因其反應十分靈敏,故目前廣泛使用的領域為測量氣體的微漏現象。
2.催化燃燒式感測器。催化燃燒式感測器原理是目前最廣泛使用的檢測可燃氣體的原理之一,具有輸出信號線形好、指數可靠、價格便宜、無與其他非可燃氣體的交叉干擾等特點。催化燃燒式感測器採用惠斯通電橋原理,感應電阻與環境中的可燃氣體發生無焰燃燒,是溫度使感應電阻的阻值發生變化,打破電橋平衡,使之輸出穩定的電流信號,再經過後期電路的放大、穩定和處理最終顯示可靠的數值。
3.定電位電解式感測器。定電位電解式感測器是目前測毒類現場最廣泛使用的一種技術,在此方面國外技術領先,因此此類感測器大都依賴進口。定電位電解式氣體感測器的結構:在一個塑料製成的筒狀池體內,安裝工作電極、對電極和參比電極,在電極之間充滿電解液,由多孔四氟乙烯做成的隔膜,在頂部封裝。前置放大器與感測器電極的連接,在電極之間施加了一定的電位,使感測器處於工作狀態。氣體與的電解質內的工作電極發生氧化或還原反應,在對電極發生還原或氧化反應,電極的平衡電位發生變化,變化值與氣體濃度成正比。
4.迦伐尼電池式氧氣感測器。迦伐尼電池式氧氣感測器的結構:在塑料容器的一面裝有對氧氣透過性良好的、厚10-30μm的聚四氟乙烯透氣膜,在其容器內側緊粘著貴金屬(鉑、黃金、銀等)陰電極,在容器的另一面內側或容器的空餘部分形成陽極(用鉛、鎘等離子化傾向大的金屬)。用氫氧化鉀。氧氣在通過電解質時在陰陽極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使陽極金屬離子化,釋放出電子,電流的大小與氧氣的多少成正比,由於整個反應中陽極金屬有消耗,所以感測器需要定期更換。目前國內技術已日趨成熟,完全可以國產化此類感測器 5.紅外式感測器。紅外式感測器利用各種元素對某個特定波長的吸收原理,具有抗中毒性好,反應靈敏,對大多數碳氫化合物都有反應。但結構復雜,成本高。
6.PID光離子化氣體感測器。PID由紫外燈光源和離子室等主要部分構成,在離子室有正負電極,形成電場,待測氣體在紫外燈的照射下,離子化,生成正負離子,在電極間形成電流,經放大輸出信號。PID具有靈敏度高,無中毒問題,安全可靠等優點。
五、氣體檢測儀器儀表產業發展現狀深度分析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儀器儀表產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自2004年產銷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行業發展進入了快車道,2006年行業總產值突破兩千億元;2007年儀器儀錶行業總產值達3078億元,增長率高達28.5%;據儀器儀錶行業協會統計,08年上半年儀器儀錶行業總產值實現 1755.9億元,同比增長23.8%,其中分析儀器、環境監測儀器儀表增長率高達32%。
科學技術的進步為氣體檢測儀器儀錶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條件,市場和政府政策的推動、人們安全意識的提高、相關法規法律的完善是氣體檢測行業發展的核心動力,這些推動使氣體檢測儀器儀錶行業處於產業高速增長期。
從技術發展的角度看,根據使用感測器原理的不同,常見的氣體檢測儀器儀表各自有適用氣體及應用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正在成為未來氣體檢測儀器儀表的主流。
六、對未來空氣質量檢測的展望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對環保的日益重視,對各種有毒、有害氣體的探測,對大氣污染、工業廢氣的監測以及對食品和居住環境質量的檢測都對氣體感測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納米、薄膜技術等新材料研製技術的成功應用為氣體感測器集成化和智能化提供了很好的前提條件。氣體感測器將在充分利用微機械與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信號處理技術、感測技術、故障診斷技術、智能技術等多學科綜合技術的基礎上得到發展。研製能夠同時監測多種氣體的全自動數字式的智能氣體感測器將是該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1]陳艾.敏感材料與感測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高曉蓉.感測器技術[M].成都: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3]彭軍.感測器與檢測技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王元慶.新型感測器原理及應用[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5]趙茂泰.智能儀器原理及應用[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
㈧ 哪些場所必須設置可燃或者有毒氣體檢測裝置
可燃氣體檢測裝置適用於石油、燃氣、化工、油庫等存在可燃氣體的石油化工行業。
有毒氣體檢測裝置適用於地下管道具、礦井、冶金、電廠、化工、隧道、坑道等場所。
㈨ 腫瘤檢驗的現狀與前景
腫瘤檢驗的現狀與前景
腫瘤檢驗目前仍然是常規檢驗“一統天下”,在腫瘤的診療中目前起輔助作用的主要還是常規檢查。隨著科技日新月異,飛速發展,基因類分子診斷的研究也正蓬勃發展,但由於檢測指標的成熟度及項目准入審批等原因,目前臨床應用仍較少。但我們相信“精準醫療、精確檢驗”是未來重要方向,只要腫瘤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們今後共同努力,就一定可以共同實現這一目標。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腫瘤檢驗的現狀與前景的知識,歡迎閱讀。
腫瘤血液學檢測分類
常規檢驗
骨髓形態學檢查
血液腫瘤(白血病)的確診主要依靠骨髓穿刺形態學檢查。骨髓形態學檢查還可對部分淋巴瘤進行臨床診斷,及對腫瘤患者骨髓造血功能進行評估。
分子診斷
分子診斷應用於腫瘤的早期診斷與風險評估,能幫助臨床及時對早期腫瘤與高風險者採取有效干預措施,降低腫瘤的發生概率。具有明確卵巢癌或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可進行基因測試,以確定是否攜帶胚系突變。
血清學診斷
目前臨床常用的血清或血漿腫瘤標志物主要包括胚胎類腫瘤標志物、糖類抗原(CA)腫瘤標志物、酶類腫瘤標志物、激素類腫瘤標志物,以及非特異性腫瘤標志物。依靠單一腫瘤標志物來診斷某一惡性腫瘤,其准確率和特異性往往不高;故臨床上多採用腫瘤標志物聯合診斷和動態觀察的方法,以提高腫瘤診斷的靈敏度、特異性和准確度。臨床常用診斷標志物及相關腫瘤類型見下表。
病原體檢測
腫瘤的發生與病原體感染有關,特別是與病毒感染的關系更為密切。例如:EB病毒(EBV)感染可引起淋巴瘤、鼻咽癌、胃癌;人乳頭狀瘤病毒(HPV)與宮頸癌的關系密切;而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與肝癌的發生有關。
新的科研熱點
腫瘤個體化治療
腫瘤個體化治療是目前癌症治療發展的新方向,它使癌症治療從被動轉向主動。腫瘤個體化治療主要以分子診斷為基礎。分子診斷以DNA、RNA或蛋白質分子為診斷材料,對腫瘤的基因結構、表達及表觀遺傳做出特異性診斷,提供腫瘤分子異常及抗腫瘤葯物代謝的相關基因信息,從而幫助臨床進行葯物選擇,療效預測和毒副作用評估。
質譜技術的應用
質譜(MS)是臨床檢測生物大分子的有效方法。近年來質譜技術的進步有力地推動了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的研究,使臨床將蛋白組學和代謝組學引入疾病的早期診斷成為現實。在臨床應用中,質譜技術可以促進新腫瘤標志物的發現,能夠進行組織成像以及對腫瘤標志物進行定量檢測,並且具有分析速度快、樣本體積需要量少、敏感性高、結果穩定、應用方便、耗材廉價等優點。可以預測,質譜技術將推動腫瘤診斷的革命性飛躍。
循環腫瘤細胞
循環腫瘤細胞(CTC)是指因自發或因診療操作由實體瘤或轉移灶釋放進入血液循環的腫瘤細胞。癌症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即腫瘤的轉移,而腫瘤的轉移是通過腫瘤細胞從原始腫塊上脫落,進入血液或淋巴管中,播散至遠處組織或在器官中定植而實現的。由於血液是重要的轉移途徑,所以在血液檢測到CTC對腫瘤的診斷和判斷腫瘤轉移有著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隨著檢測技術的不斷改進,CTC檢測作為一種新型的非侵入性診斷工具,能夠幫助臨床對腫瘤進行早期診斷、了解腫瘤轉移傾向以及進行預後判斷。
循環腫瘤DNA
從腫瘤患者血漿中,可分離出一部分來自死亡的腫瘤細胞的循環腫瘤DNA(ctDNA)。臨床研究發現,在腫瘤生長到可以被影像學檢查發現之前,就能釋放出可以檢測到的ctDNA,並且血漿中ctDNA和腫瘤組織細胞DNA有著極高的相似性,可以反映癌組織的基因突變、甲基化狀態、拷貝數改變、雜合子丟失等特徵,是可以幫助臨床進行腫瘤診斷、治療、預後評估的有巨大潛力的生物學指標。
;㈩ 氣體檢測儀屬於什麼行業
氣體檢測儀是一種氣體泄露濃度檢測的儀器儀表工具,屬於計量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