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自動裝置的結構和原理

自動裝置的結構和原理

發布時間:2022-12-13 00:07:07

Ⅰ 自動導向系統的結構與基本工作原理是什麼

自動導向系統的結構:主要由控制箱、自動全站儀和計算機組成。
自動導向系統的工作原理:
由系統控制自動全站儀實時測定盾構機棱鏡的三維地面坐標;同時發射激光自動照準激游標靶,並自動記錄激光水平方位角;標靶內部光柵捕獲激光的入射角,間接得到盾構機縱軸水平方位角;利用安裝在標靶中相互垂直兩立面內的兩把測角儀測得盾構機傾角和旋轉角。利用以上參數及刀頭、盾尾、棱鏡中心三者的幾何關系,通過空間坐標變換解算刀頭、盾尾中心坐標,結合設計隧道中線參數計算盾構機與隧道中線的相對偏差。依據各偏差值擬合改正曲線,由PLC根據修正曲線控制機械裝置,調整各油缸桿在不同時刻的伸長量。如此反復,指導盾構機掘進。

Ⅱ aat自動裝置原理分析

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是指當線路或用電設備發生故障時,能夠自動迅速、准確的把備用電源投入用電設備中或把設備切換到備用電源上,不至於讓用戶斷電的一種裝置,簡稱BZT裝置。

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的基本要求
(1)不論是何種原因(如發生故障或錯誤斷開),使工作線路上無電壓時,都應使自動投入裝置迅速動作,投入備用電源;

(2)備用電源自動投入必須在工作電源已斷開且備用電源有電壓時才能接通;

(3)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動作時間應盡量短,以利於電動機自啟動,減少失電的時間;

(4)備用電源的自動投入只允許動作一次;

(5)當電壓互感器的任一個熔斷器熔斷時,低電壓元件不應誤動作。

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的原理
當工作電源形狀由於某種原因而斷開時,備用電源立即自動投入,以保證可靠地供電,減少間斷的時間。投入備用電源則是自動投入裝置進行的,其常見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動作原理是:工作電源斷開時,電壓繼電器動作。切斷工作電源的斷路器,並通過一系列繼電器(中間繼電器、備用電源合閘操作機構等),將備用電源自動投入。

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的接線圖
電力系統許多重要場合對供電可靠性要求很高,自動投人裝置是提高供電可靠性的重要方法。所謂備用電源自動投人裝置,就是當工作電源因故障被斷開後,能自動將備用電源迅速投人工作的裝置,簡稱AAT裝置。

圖⒎12所示為電力系統備用變壓器自動投人的典型一次接線圖。圖中T1為工作變壓器,T0為備用變壓器。正常情況下1QF、2QF閉合,T1投人運行,3QF、4QF斷開,T0不投人運行。工作母線由T1供電;當工作變壓器T1發生故障時,T1的繼電保護動作,使1QF、2QF斷開,然後AAT裝置動作將3QF、4QF迅速閉合,使工作母線上的用戶由備用變壓器TO重新恢復供電。

Ⅲ 電梯自動化系統的組成和基本原理是什麼

電梯原理結構

電梯的基本結構是:一條垂直的電梯井內,放置一個上下移動的轎箱(Cab)。電梯井壁裝有導軌,與轎箱上的導靴限制轎箱的移動。轎箱的支撐及升降有兩種方法:
曳引式
多條鋼纜,把轎箱懸掛在電梯井頂部機房的曳引輪之上。鋼纜另一端懸掛作平衡的對重。對重一般為轎箱加上50%負載時的重量。當轎箱移動時,對重會向反方向移動。曳引輪是依靠鋼纜的粗糙表面及引輪上坑紋之間的摩擦力來拉動轎箱。因此當鋼纜或曳引輪用舊之後,必須適時更換以防滑溜。電動機負責帶動曳引輪轉動,提供動力升起或放下轎箱。電動機可能是交流,亦有可能是直流。部分電動機要使用齒輪帶動曳引輪,較新及較快的電梯一般會採用無齒輪帶動。部分高層曳引式電梯還有重量補償:在轎箱及對重之下設有一條鋼纜或鎖鏈,連接到地上。作用是補償懸掛轎箱或對重的鋼纜長度改變引起的重量變化。曳引式電梯必定會有各種安全裝置,防止轎箱因鋼纜繼裂、制動失靈等任何原因造成的墮落。最低限度的安全裝置包括:在機房裝設的鋼纜限速器,在轎箱及對重上安裝安全鉗。安全鉗即奧的斯當年發明的機械安全裝置,當加速到某一速度時會自動鉗緊導軌,把轎箱或對重剎停。在電梯井的底部,還會裝有緩沖器,作為最後的保護。
曳引式電梯一般需要在電梯頂部設置機房。近年設計新型的曳引式電梯,採用纖維-鋼纜復合纜索,可以減少所需的潤滑及維修。此外新型的電動機體積小,可以安裝在井壁,免除機房設置。
液壓式
轎箱由底下的柱塞支撐及升降,柱塞由液壓推動。部分柱塞可作望遠鏡式折疊,減少地底所需要的深度。部分柱塞不可折,安裝時地下必需挖一個洞。因為柱塞的限制,液壓式電梯一般只會在兩至五層高的建築物上使用(不多於20米)。液壓式電梯的優點是機房可設置在任何位置,而且佔地較少,機械亦較為簡單;一般使用亦較少機會發生問題。但是亦有耗電較多,速度低的缺點(秒速不高於1米)。

Ⅳ 電力系統自動裝置原理

在電力學中,諧振的概念如下:當激勵電源的頻率等於電路的固有頻率時,電路的電磁振盪的振幅將達到峰值。在電子與無線電領域,諧振常用於目標電信號的選取。類似地,在電力系統中,諧振也應用於諸多領域。

本文以消弧線圈的自動調諧裝置為例,結合其工作原理,闡述在快速熄弧以及電壓恢復等方面,諧振得到了怎樣的應用。

一、自動調諧指標

小電流接地系統中通常需要加裝消弧線圈,其目的在於確保單相接地故障時,消弧線圈能夠補償流經故障點的電容電流,從而降低故障點出現電弧的可能性。

消弧線圈在加裝自動調諧裝置後,強化了補償跟隨與補償精度兩方面的功能。自動調諧裝置會根據系統電容電流大小,自動調節消弧線圈檔位,從而確保檔位電流與電容電流相匹配;同時裝置會按照預先設定的調諧指標,選取能夠達到最優調諧效果的檔位。

自動調諧指標如下:

(1)殘流

定義:電容電流與電感電流之差:IC-IL

國網公司在《變電運維管理規定~消弧線圈運維細則》中指出,安裝自動調諧裝置的消弧線圈,正常運行條件下,殘流應在10A以內。

規定10A的目的在於,考慮到發生間歇性弧光接地的可能性,盡量減少單相接地故障時,流經故障點的電流數值(補償後的電流)。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此處的殘流特指過補償狀態下(電感電流大於電容電流)的數值。即,調諧裝置既要保證系統處於過補償狀態,也要保證過補償的程度不能過大。

(2)脫諧度

定義:電容電流與電感電流的差值與電容電流之比:(IC-IL)/IC。

同樣地,guo網公司在《bian電運維管理規定~消弧線圈運維細則》中規定,安裝自動調諧裝置的消弧線圈,正常運行條件下,脫諧度應在5%~20%。

從脫諧度的取值范圍可以看出,該指標整定時有兩點考慮:

1)脫諧度不宜過小。脫諧度表徵系統偏離諧振狀態的程度。此處諧振特指消弧線圈與系統對地電容之間的串聯諧振,該諧振會帶來中性點過電壓;因此過小的脫諧度增大系統發生串聯諧振的風險。

2)脫諧度不宜過大。與根據殘流整定原理類似,在脫諧度過大,補償程度過深時,瞬時單相接地故障後,電弧熄滅速度與系統電壓恢復速度較慢,不利於系統的穩定運行。

Ⅳ 全自動手錶是如何運作的,運作原理是什麼

結構組成

全自動機械手錶的內部機芯部件都是機械零件組成,是以發條為動力的擺輪游絲式手錶。機械手錶是由機芯和外觀部件組成。機芯包括傳動系、原動系、上條撥針系、擒縱調速系、指針系,機芯零件是由夾板以螺絲釘把它們組合在一起的;外觀部件由表殼、表盤、表針、表帶等零件組成。

自動手錶的結構型式較多,但工作原理大致相同。自動上條裝置安裝在機芯後面,打開後蓋即能看到。自動瑞士手錶機芯一般都比較厚。一般換向輪結構的自動表由自動錘(重錘)、換向輪、自動傳動輪、自動頭輪等組成。自動錘用螺釘固定在中心自動錘軸上。在外力的作用下,它圍繞中心旋轉,帶動換向輪,換向輪軸齒又推動自動傳動輪轉動,自動傳動輪推動自動頭輪,自動頭輪與大鋼輪齒嚙合,使大鋼輪一個齒一個齒地轉動而上條。全自動表是自動陀向任一方向轉動都能上條。區別於單向換向裝置,雙向換向裝置或棘輪棘爪式裝置。現在以全自動手錶為多。ETA2892機芯,雙獅46941機芯就是雙向自動上弦的絕大多數都是用偏心的擺陀(自動陀或稱自動重錘),它的形狀像個半圓的盤,選用質量比較重的金屬製成,且邊緣比較厚,所以大部分質量都在陀的邊緣上,利用地心的引力和人手臂的擺動而旋轉,並驅動一組齒輪去卷緊發條來上弦。

運作原理

手錶運走能量靠的是發條的彈力提供的,當上滿發條時,它的力矩較大,隨著手錶的運走,發條的發松,它的力矩也逐漸減小。手錶從上緊發條到24小時這段時間,它的力矩輸出是平穩的,此時走時也比較精確,誤差小。而超過24小時以後,發條力矩會急驟下降,走時誤差增大。為確保手錶走時更准確,所以要每天定時上滿發條。

使用方法

機械手錶怎樣上條應使用手指來回上條比較好,因為來回上條,用手指將大鋼輪帶回來,這樣起到回彈減速,防止齒輪相撞,而且來回上條也很省力。如果總是往前上,發條越接近上滿時,它的反彈力也越大,每次上條就會出現回彈一次,而每次回彈都會增加上弦齒輪相碰,使齒尖容易折斷。

按照傳動比推算,柄頭轉18圈多一些,即可滿足手錶走時持續36小時。但是,由於每個人的上弦力度不一樣,以及柄頭內防水膠圈摩擦力的大小不同,因此,在發條完全放鬆時,柄頭最好旋轉20圈以上。發條全部上緊,理論上可以延續走時40小時(特殊表款除外),但是24小時後卻不能保證手錶走時精準度。

當擺輪游絲處於靜止狀態時,給發條施加一定的力矩,即上一層弦,此時不晃動手錶,而擺輪游絲能自動擺動,則說明這只手錶的靈敏度高。若上條後需要晃動手錶後才能走動,說明該手錶靈敏度低。這種現象一般是擺輪的位差過大造成的。

保養注意

機械手錶的維護原則:

1、自動手錶在使用過程中,由於它的發條能夠經常保持一定的上緊度,所以把它從手腕上取下來,放置不動,仍能保持二十四小時以上的走動時間。

2、自動表使用多年後,由於自動零件磨損,它的靈活度也會降低,故每晚臨睡前還應把表擺動一定時間,以彌補動力不足

3、自動表的自動裝置若失靈,也可用手上緊發條,但不會上滿。手上發條感覺比較費勁,因為自動部分的齒輪和自動錘也會隨著大鋼輪的轉動而旋轉。

機械手錶調校時間原則:

機械表長時期的靜置不用,機械表的發條就會放鬆至表款靜止不動,這時候,若要從新佩戴,就務必先從新趕快發條,在這以後再校準時間,普遍機械表 在發條最松的時刻,會顯露出來時針、分針減慢或變快的情況,因為這個,就應該當先上滿發條,免得校準時間後,沒有標准動力驅動指針,縱然是半自動上煉表 款,也應先用手動上煉至八分滿,再施行時間校準。

機械表自行清潔與保護調養的步驟:

(1) 用軟布沾肥皂水輕輕揩拭;

(2) 軟布沾清水揩拭;

(3) 干軟布揩拭;

(4) 透風處陰干;

(5) 千萬不要隨便的就送超音波清洗。

Ⅵ 汽車剎車系統自動調節裝置的工作原理

剎車系統自動調節裝置的構造:1、制動盤 2、制動片 3、制動塊底板 4、進液口 5、夾緊環 6、活塞 7、密封圈等等。
工作原理:當踏下制動踏板時,制動液經液口進入活塞腔,活塞在液壓作用下移向制動盤,通過制動片壓緊制動盤使車輪制動。
密封圈由O型圈及支承環組成,安裝在制動鉗殼的槽中與活塞緊密粘合,制動時O型圈在活塞摩擦力的作用下產生微量彈性變形,在松開制動踏板時,密封圈的彈性變形將活塞彈返到原位。
在活塞的芯桿上裝有夾緊環,夾緊環與制動鉗殼間有一定的摩擦力,該摩擦力大於O型圈的彈力。活塞與夾緊環之間有一定的間隙,該間隙作為一種行程極限決定摩擦片與活塞之間的活動,當摩擦片磨損使間隙變大時,踩下制動踏板,液壓使活塞帶動夾緊環停在新的位置上,這樣就可以達到制動間隙的自動調節。

Ⅶ 沖床自動送料裝置結構圖和工作原理

給你介紹下NCF系列滾輪送料機的工作原理吧
送料機與沖床聯機時,需要至少2個信版號:送料權、放鬆(2個信號來自沖床凸輪)
送料機PLC根據設定的送料長度,在收到送料信號後,輸出信號到伺服放大器,伺服放大器控制電機運轉,電機運轉的度數由編碼器反饋回伺服放大器,二者配合完成設定的送料長度傳送。
當沖床到達下死點時,送料機PLC接收到放鬆信號,此時PLC輸出1個信號驅動電磁閥動作,此電磁閥控制送料機氣缸,氣缸活塞動作,使送料機構上滾輪松開。
這就是送料機的主要工作過程,如此循環動作,完成沖壓過程。

Ⅷ 自動變速器離合器結構組成和工作原理是什麼

一、在汽車的操縱中,相信對於離合器大家都很熟悉。對於裝置手動變速器的汽車,離合器安裝在發動機與變速器之間,用來分離或接合發動機與變速器之間動力傳遞,駕駛員需通過離合器踏板控制離合器。一般來說,汽車手動變速器的離合器有三個作用:

離合器旋彈簧壓盤總成-離合器蓋、螺旋彈簧、分離杠桿和壓盤

圖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壓盤總成的的壓盤部分

閱讀全文

與自動裝置的結構和原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山工小傳動軸承怎麼卸 瀏覽:84
金德五金製品廠 瀏覽:559
軸承知識什麼是防磁軸承 瀏覽:784
制氫氧化亞鐵的實驗裝置原理 瀏覽:205
玻璃液位計閥門叫什麼 瀏覽:578
macan閥門怎麼關 瀏覽:884
車子儀表盤出現的綠色標志有什麼 瀏覽:278
外徑47mm軸承是什麼型號 瀏覽:623
別克君越怎麼設置儀表 瀏覽:486
加壓泵機械密封如何更換 瀏覽:396
cad賤人工具箱設置命令 瀏覽:734
glk300怎麼製冷 瀏覽:124
設備維修計入和固定資產哪個好 瀏覽:300
什麼是流量閥門 瀏覽:981
腐植酸處理設備哪個好 瀏覽:872
老式機械鍾值多少錢 瀏覽:358
管道閥門前後是指哪兒 瀏覽:499
東昇機械廠怎麼樣 瀏覽:812
軸承皮座怎麼安裝 瀏覽:671
軸承孔的螺絲怎麼取下來 瀏覽: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