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傳動裝置總傳動比的合理范圍

傳動裝置總傳動比的合理范圍

發布時間:2022-12-12 05:34:15

A. 在齒輪傳動設計中如何計算合理的傳動比

計算合理的傳動方法如下:

傳動比=使用扭矩÷9550÷電機功率×電機功率輸入轉數÷使用系數;

傳動比=主動輪轉速除以從動輪轉速的值=它們分度圓直徑比值的倒數。即:i=n1/n2=D2/D1;i=n1/n2=z2/z1(齒輪的);

對於多級齒輪傳動:每兩軸之間的傳動比按照上面的公式計算。 從第一軸到第n軸的總傳動比等於各級傳動比之積。

傳動比的分配原則如下:

多級減速器各級傳動比的分配,直接影響減速器的承載能力和使用壽命,還會影響其體積、重量和潤滑。傳動比一般按以下原則分配:使各級傳動承載能力大致相等;使減速器的尺寸與質量較小;使各級齒輪圓周速度較小;採用油浴潤滑時,使各級齒輪副的大齒輪浸油深度相差較小。

低速級大齒輪直接影響減速器的尺寸和重量,減小低速級傳動比,即減小了低速級大齒輪及包容它的機體的尺寸和重量。增大高速級的傳動比,即增大高速級大齒輪的尺寸,減小了與低速級大齒輪的尺寸差,有利於各級齒輪同時油浴潤滑;

同時高速級小齒輪尺寸減小後,降低了高速級及後面各級齒輪的圓周速度,有利於降低雜訊和振動,提高傳動的平穩性。故在滿足強度的條件下,末級傳動比小較合理。

(1)傳動裝置總傳動比的合理范圍擴展閱讀:

齒輪傳動的設計原則:

齒輪傳動的不同失效形式在一對齒輪上面不大可能同時發生,但卻是互相影響的。例如齒面的點蝕會加劇齒面的磨損,而嚴重的磨損又會導致輪齒折斷。在一定條件下,由於輪齒折斷、齒面點蝕失效形式是主要的。因此,設計齒輪傳動時,應根據實際工作條件分析其可能發生的主要失效形式,以確定相應的設計准則。

對於閉式軟齒面(硬度≤350HBW)齒輪傳動.潤滑條件良好,齒面點蝕將是主要的失效形式,在設計時通常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設計,再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校核。

對於閉式硬齒面(硬度>350HBW)齒輪傳動,抗點蝕能力較強,輪齒折斷的司能性大,在設計計算時.通常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設計,再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校核。

開式齒輪傳動,主要失效形式是齒面磨損。但由於磨損的機理比較復雜,尚無成熟的設計計算方法,故只能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計算,用增大模數10%~20%的辦法加大齒厚,使它有較長的使用壽命,以此來考慮磨損的影響。

B. 各種機構的傳動比范圍

圓柱齒輪傳動 傳動類型與效率:7 級精度(稀油潤滑 0.98)8 級精度(稀油潤滑 0.97)9級精度(稀油潤滑 0.96)
開式齒輪(脂潤滑 0.94~0.96) 單級傳動比:7 級精度(稀油潤滑 最大10,常用3~5)8 級精度(稀油潤滑最大10,常用3~5)9 級精度(稀油潤滑最大10,常用3~5)
開式齒輪(脂潤滑 最大15,常用4~6)
圓錐齒輪傳動 傳動類型與效率:7 級精度(稀油潤滑 0.97)8 級精度(稀油潤滑 0.94~0.97)
開式齒輪(脂潤滑 0.92~0.95) 單級傳動比:7 級精度(稀油潤滑 最大6,常用2~3)8 級精度(稀油潤滑最大6,常用2~3)
開式齒輪(脂潤滑最大6,常用≤4) 帶傳動 傳動類型與效率:平帶傳動(0.95)V 帶傳動(0.94) 單級傳動比:平帶傳動(最大6,常用2~4)V 帶傳動(最大7,常用2~4) 鏈傳動 傳動類型與效率:開式(0.90~0.93)閉式(0.95~0.97) 單級傳動比:開式(最大7,常用2~4)閉式(最大7,常用2~4)
蝸桿傳動 傳動類型與效率:自鎖蝸桿(0.40~0.45)單頭蝸桿(0.70~0.75)雙頭蝸桿(0.75~0.82)四頭蝸桿(0.82~0.92) 單級傳動比:開式(最大100,常用15~60)閉式(最大80,常用10~40)
滾動軸承 傳動類型與效率:
球軸承(稀油潤滑 0.99 一對)
滾子軸承(稀油潤滑 0.98 一對)
滑動軸承 傳動類型與效率:潤滑不良(一對0.94)
正常潤滑(一對0.97)液體摩擦(一對0.99)
聯軸器 傳動類型與效率:
浮動式、十字溝槽式等(0.97~0.99)
齒式聯軸器(0.99)
彈性聯軸器(0.99~0.995)
帶式輸送機 傳動類型與效率:輸送機滾筒(0.96)

C. 如何分配傳動比

分配傳動比的原則:

1、使各級傳動的承載能力接近相等(一般指齒面接觸強度);

2、使各級傳動的大齒輪浸入油中的深度大致相等,以使潤滑簡單;

3、使減速器獲得最小的外形尺寸和重量。

注意事項

當式中的角速度為瞬時值時,則求得的傳動比為瞬時傳動比。當式中的角速度為平均值時,則求得的傳動比為平均傳動比。

理論上對於大多數漸開線齒廓正確的齒輪傳動,瞬時傳動比是不變的;對於鏈傳動和摩擦輪傳動,瞬時傳動比是變化的。對於嚙合傳動,傳動比可用a和b輪的齒數Za和Zb表示,i=Zb/Za;對於摩擦傳動,傳動比可用a和b輪的直徑Da和Db表示,i=Db/Da。

D. 齒輪傳動比范圍

齒輪的傳動比的大小是根據工作機械的需要來確定的。不同的齒輪傳動比范圍不一樣。對於一級傳動:直齒輪傳動比在3~6;圓錐齒輪2~3;蝸輪蝸桿10~40。

傳動比的計算是一電動機轉速減速到工作機構需要的轉速,傳動比=使用扭矩÷9550÷電機功率×電機功率輸入轉數÷使用系數,傳動比=主動輪轉速除以從動輪轉速的值=它們分度圓直徑的倒數的比值。
即:i=n1/n2=D2/D1 i=n1/n2=z2/z1
對於多級齒輪傳動:1.每兩軸之間的傳動比按照上面的公式計算。 2.從第一軸到第n軸的總傳動比等於各級傳動比之積。

E. 二級直齒圓柱齒輪減速器的傳動比的范圍是多少

通常二級圓柱齒輪減速器的傳動比范圍在8~40左右。

二級減速器的傳動比就是齒輪齒數之比,兩級行星齒輪減速機能實現較大的傳動比,傳遞較大的扭矩,但是不能節約空間。

(5)傳動裝置總傳動比的合理范圍擴展閱讀:

減速器使用方法:

1、在運轉200~300小時後,應進行第一次換油,在以後的使用中應定期檢查油的質量,對於混入雜質或變質的油須及時更換。一般情況下,對於長期連續工作的減速機,按運行5000小時或每年一次更換新油,長期停用的減速機,在重新運轉之前亦應更換新油。減速機應加入與原來牌號相同的油,不得與不同牌號的油相混用,牌號相同而粘度不同的油允許混合使用;

2、換油時要等待減速機冷卻下來無燃燒危險為止,但仍應保持溫熱,因為完全冷卻後,油的粘度增大,放油困難。注意:要切斷傳動裝置電源,防止無意間通電;

3、工作中,當發現油溫溫升超過80℃或油池溫度超過100℃及產生不正常的雜訊等現象時應停止使用,檢查原因,必須排除故障,更換潤滑油後,方可繼續運轉

F. 齒輪的傳動比一般是多少

齒輪分為三類,分別是直齒輪、圓錐齒輪、蝸輪蝸桿。

他們的傳動比分別是回直齒輪傳動比在3~答6;圓錐齒輪2~3;蝸輪蝸桿10~40。(齒輪傳動比齒輪的傳動比的大小是根據工作機械的需要來確定的。不同的齒輪傳動比范圍不一樣。)

拓展資料:

傳動比是機構中兩轉動構件角速度的比值,也稱速比。構件a和構件b的傳動比為i=ωa/ ωb=na/nb,式中ωa和 ωb分別為構件a和b的角速度(弧度/秒);na和nb分別為構件a和b的轉速(轉/分)。

傳動比的計算方法:電動機轉速減速到工作機構需要的轉速,傳動比=使用扭矩÷9550÷電機功率×電機功率輸入轉數÷使用系數,傳動比=主動輪轉速除以從動輪轉速的值=它們分度圓直徑的倒數的比值。

即:i=n1/n2=D2/D1,i=n1/n2=z2/z1

參考鏈接:

傳動比網路

齒輪傳動比計算公式

參考圖片:

G. 汽車變速器究竟需要多大的傳動比范圍

和變速箱型號有關系.以下你參照一下:
變速器的作用用一句話概括,就叫做變速變扭,即增速減扭或減速增扭。為什麼減速可以增扭,而增速又要減扭呢?設發動機輸出的功率不變,功率可以表示為 N = wT,其中w是轉動的角速度,T是扭距。當N固定的時候,w與T是成反比的。所以增速必減扭,減速必增扭。汽車變速器齒輪傳動就根據變速變扭的原理,分成各個檔位對應不同的傳動比,以適應不同的運行狀況。

H. 在齒輪傳動設計中如何計算合理的傳動比

根據工作機構、執行機構的轉速與動力機器的轉速,計算出總傳動比;根據一對齒輪傳動比的范圍(不同形式的齒輪,傳動比范圍不同)合理分配各級齒輪的傳動比。
合理的傳動比,就是最低轉速的齒輪(軸)與上一級之間的傳動比盡量取最大。因為在傳動功率一定時,轉速低、傳遞扭矩就大、軸徑就大,尺寸、重量就會增大。所以,在齒輪傳動設計中,盡量取靠前的「級」要高速轉動。

I. 齒輪傳動各級傳動比的分配

分配傳動比的原則:
1、使各級傳動的承載能力接近相等(一般指齒面接觸強度);
2、使各級傳動的大齒輪浸入油中的深度大致相等,以使潤滑簡單;
3、使減速器獲得最小的外形尺寸和重量。
二級的齒輪減速器,總傳動比i范圍為8~60,三級的齒輪減速器,總傳動比i范圍可達40~400。對於兩級、三級的齒輪減速器,在機械設計手冊上的傳動比分配的線圖可以查。
你說的四級齒輪傳動,是應該盡量避免採用的,因為減速器的外形尺寸會很大,設計的時候也很難查到相關資料;如果一定要採用,那傳動比分配的原則也應該要遵循的,那要通過很復雜的計算。
你說總傳動比500,可以用擺線針輪減速器,它的傳動比可以達到7500左右。
可以舉個分配傳動比的例子,傳動比在400以內的,採用3級齒輪傳動。
如:總傳動比i為360,查線圖可以確定i1=8.5,i2=6.4,然後通過計算來確定i3的值,i3=i/(i1*i2)=360/(8.5*6.4)=6.6。

J.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的總傳動比在哪個范圍是合理的

總傳動比,是選取的電機轉速與工作機械轉速之比,是「客觀」決定的。
根據總傳動比,合理分配「分傳動比」,各級傳動比的選取才有合理范圍一說。
供參考。

閱讀全文

與傳動裝置總傳動比的合理范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人防密閉閥門套什麼定額 瀏覽:537
老款思域後輪軸承怎麼拆 瀏覽:40
天然氣閥門井鑰匙創新 瀏覽:702
什麼地方賣吸氧器材 瀏覽:98
實驗室化學反應裝置圖 瀏覽:793
鑄造銀條模具什麼材質 瀏覽:413
軸承加工什麼工藝 瀏覽:494
cad軟體中怎麼畫閥門 瀏覽:3
騎車軸承為什麼位置 瀏覽:320
起亞k5儀表盤怎麼設置成碼數 瀏覽:510
全鋁家居哪些機械 瀏覽:478
托輥萬向軸承總是壞掉什麼原因 瀏覽:827
快消品用什麼消防器材 瀏覽:129
購買維修工具箱請示 瀏覽:179
消防水管閥門怎麼安裝 瀏覽:83
鑄造業造型線是做什麼的 瀏覽:212
山工小傳動軸承怎麼卸 瀏覽:84
金德五金製品廠 瀏覽:559
軸承知識什麼是防磁軸承 瀏覽:784
制氫氧化亞鐵的實驗裝置原理 瀏覽: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