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誰的手最賤
1利用線性整步電壓如何檢測發電機是否滿足准同期並列條件?
答:線性整步電壓含有頻率差、相位差的信息,但不還有電壓差的信息。線性整步電壓的周期是滑差周期,能夠反映頻率的大小,線性整步電壓隨時間變化過程對應相位差的變化過程,所以利用其周期可以檢測是否滿足頻率差的調節,利用電壓隨時間變化過程確定合閘時刻使相位差滿足條件,但需利用其他方法檢測電壓差是否滿足。
2發電機無功調節特性曲線如何上下平移?如何使發電機推出運行的時刻避免無功電流的沖擊?
答:由勵磁調節器靜態特性可知,當整定值Uref增加時調節器的測量特性將右移,隨對應的調節器的工作特性也右移,於此對應得勵磁調節器輸出特性Ief=f(Ug)曲線平行上移,反之,整定值小於發電機武功調節特性平行下移
推出運行:調節發電機無功調節曲線平行下移,如圖,則在位置三時,無功電流減小到0,這樣機組就能夠平穩推出運行,而不會發生無功電流沖擊
3什麼是電力系統的一次調頻和二次調頻?有什麼區別?
答:電力系統穩態運行時頻率調整可以通過頻率的一次調頻和二次調頻實現,當系統負荷發生變化時,系統中各發電機組均按照自身的靜態調節特性,同時通過各自的調速系統實時調整,此為一次調頻,一次調頻為有差調頻,所以當負荷變動較大時,一次調頻結束時,穩態頻率偏離額定值較大,這時要想使頻率回到額定值附近,必須移動靜態調節特性,即改變調速系統的給定值,這既是二次調頻。
區別:無論是一次調頻還是二次調頻,最終都是作用於發電機機組,原動力閥門的開度,即通過發電機調速系統實現。但一次調頻根據機組的轉速變化而動作,結果表現為在某一靜態特性上運行點的移動,調整結束時,頻率偏離額定值;二次調頻根據系統頻率變化而動作,結果表現為一條靜態特性的平移,調整結束時,頻率偏離很小或趨於零。
4電力系統為什麼裝設AFL?
答:當電力系統因事故而出現嚴重的有功功率缺額時,即頻率隨之急劇下降,頻率降低較大時,對系統運行極為不利,甚至造成系統崩潰的嚴重後果,一但發生這種事故將會引起大面積的停電,而且需要很長的時間恢復系統正常供電,所以裝設AFL可以防止以上事故發生保證電力系統安全,防止事故擴大
第一章
1采樣保持器一般由模擬開關、保持電容和緩沖放大器組成。
2影響數據采樣速率和精度的最主要部件是A/D轉化器。
3現場匯流排系統主要由主節點、從節點、路由器三部分構成。
4選擇采樣周期Ts的依據是采樣定理,它指出采樣頻率必須大於原模擬信號頻率的兩倍。
5如果量化器滿量電壓為20V,量化有級數字量為12位,則量化單位為(),絕對誤差(),相對誤差()。
6利用博氏采樣演算法對交流信號進行分析得到基頻信號的幅值和相位角,進一步可以得到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
7有的變送器的輸入信號與被測信號之間的能量顯非線性關系,為了提高測量精度可以取線性擬合措施。
第二章
1准同期並列的方法是, 發電機並列合閘前已加勵磁,當發電機電壓與並列點系列側電壓的幅值,頻率,相位接近相等時,將發電機斷路器合閘,完成並列操作。
3 滑差是發電機電壓角頻率與系統電壓角頻率之差
4發電機並列合閘時,如果測得滑差周期是10S,說明此時發電機系統之間的頻率差事0.1Hz.
5發電機准同期並列後立即帶上了無功負荷,說明合閘瞬間發電機與系統之間存在電壓幅值差,且發電機電壓高於系統電壓。
6發電機並列後立即從系統吸收有功功率,說明合閘瞬間發電機與系統之間存在電位相位差,且發電機電壓滯後系統電壓。
7發電機並列後經一定時間的震盪後才進入同步狀態進行,這是由於合閘瞬間發電機與系統之間存在頻率差。
8正弦整步電壓含有電壓差,頻率差,線性整步電壓含有相位差,頻率差不含有電壓差信息。
10線性整步電壓的斜率和發電機系統之間的頻率成正比關系。
12線性整步電壓的δe=0°點稍滯後與真正的δe=0°點,因為濾波引起了相位滯後
13線性整步電壓的最大值對應發電機電壓與系統電壓的相位差是由接入的發電機電壓和系統電壓極性決定的。
15將發電機並入電力系統參加並列運行的操作成為並列操作
16實現發電機並列操作的方法通常有準同期並列和自同期並列
17自同期並列方法是未加勵磁,接近同期轉速的發電機投入系統,隨後給發電機加上勵磁在原動機轉矩同步轉矩的作用下將發電機拉入同步完成並列操作
18滑差周期的大小反映發電機與系統之間頻率差的大小,滑差周期大表示頻率小,滑差周期小表示頻率大
19發電機並列操作應遵循的原則:並列瞬間發電機沖擊電流盡可能小過允許值,並列後發電機應能迅速進入同步運行,暫態過程要短
20自動准同期並列裝置由頻率差控制單元、電壓差控制單元、合閘信號控制單元、電源
21線性整部電壓與實踐具有線性關系,自動准同期裝置中採用的線性整步電壓通常為三角波整步電壓,含有相差和頻率差信息
22線性整步電壓有全波線性和半波線性兩種
23線性整步電壓的周期為滑差周期,線性整步電壓的斜率與頻率差成正比
第三章
1對於系統並列的同步發電機勵磁調節作用是調節發電機端電壓和發電機發出的無功功率
2並聯運行的發電機裝上自動勵磁調節器能穩定發配機組間的無功負荷
3電力系統發生短路故障時,強行勵磁裝置能提高繼電保護的靈敏度
4電力系統發生短路故障時,自動勵磁調節器能使短路電流(增大)
5三相全控橋式要整流電路在90°<α<180°是工作在(逆變),在 0°<α<90°是工作在(整流)
8勵磁調節器接入正調差單元,發電機的外特性是(下傾特性 )
10 在勵磁系統中,勵磁電壓相應比反映了(勵磁相應速度的大小)
11 電力系統發生事故,導致電壓降低時,勵磁系統應有很快的(響應速度)和足夠大的(強勵頂值電壓)以實現強行勵磁的作用。
13半導體勵磁調節器的基本控制部分主要包括(調差單元,測量比較,綜合放大,移相觸發,可控整流)五個單元。
14勵磁調節器的輔助控制功能是為了滿足發電機的不同運行工況和改善電力系統穩定性而設置的,主要有(勵磁系統穩定器,電力系統穩定器,勵磁限制器)等。
15同步發電機的外特性是指(發電機端電壓與無功電流之間的關系特性)
16同步發電機的特性是發電機的端電壓與無功電流之間的關系特性
第五章
1電力系統頻率和有功功率自動調節的目的是在系統正常運行狀態時維持頻率在額定水平
2由於測量元件的不靈敏性實際的調速器具有一定的靈敏曲,調節特性具有一定寬度的帶子
3調頻器改變發電機組調速系統的給定值,即改變機組的空載運行頻率使靜態特性上下平移
4電力系統正常運行狀態下,負荷變化將引起有功功率不平衡,導致頻率偏離額定值,因此需要電力系統頻率及有功功率進行調節。
5反映機組轉速變化相應調整原動力閥門開度的調節是通過調速系統實現的稱為一次調頻
6反映系統頻率變化而相應調整原動力閥門開度的調節是通過調節器實現的稱為二次調頻
8不同性質的負荷吸收的有功功率與頻率的關系有以下三類:負荷吸收的有功功率與頻率無關、負荷吸收的有功功率與頻率的二次方或更高次方成正比
第六章
1自動調頻解決正常情況下負荷變化引起的系統頻率波動,自動低頻減載裝置用於阻止事故性狂下的系統頻率異常下降
2AFL是按照頻率下降的不同程度自動斷開相應的次要負荷,阻止頻率下降,以便使頻率迅速恢復的一種安全自動裝置
3負荷吸收的有功功率隨頻率變化的現象稱為(負荷調節效應),一般可用(負荷調節效應系數)來描述。
4由於負荷的調節效應,當系統頻率下降時,總負荷吸收的總有功功率隨之下降當系統頻率上升時,總負荷吸收的總有功功率隨之上升 理解負荷調節器與頻率之間有什麼關系。
5當電力系統出現功率短缺造成系統頻率下降時,系統頻率隨時間由額定值變化到穩定頻率過程,稱電力系統動態頻率特性,這一過程是按照指數頻率變化的
6AFL應分級動作,即當系統頻率下降到一定數值,ALE相應級動後如果仍然不能阻止頻率下降,則下一級再動作
7AFL的末級動作頻率應由系統所允許的最低頻率下線確定
8AFL動作頻率級差的確定有兩種原則,即極差強調選擇性和極差強不調選擇性
9AFL動作,如果切除負荷過少,則不能有效阻止頻率下降,如果切除負荷過少,則恢復頻率高於期望值
2. 繼電保護常說的"低頻減載功能"具體指的是什麼電氣前輩們請指點
低頻減載指的是頻率過高或者過低的一款保護裝置,一般用於線路中間,繼保商務網上有介紹這個的,你有時間可以查閱一下。
3. 低頻減載中的第x輪是什麼意思
低頻減載即電網負荷過重時,頻率被拉低了,通過切負荷的辦法提高頻率。
第1輪即專自動裝屬置第一次切除負荷,我們知道切負荷實在是一種無奈之舉,能少切則少切。
電網的低頻減載是一種自動裝置完成的,每一次切的時候都是估算的,盡量不為追求頻率的良好指標而多切。
說白的,之所以我們要切那麼多次是一次次的在嘗試,切一次頻率下降速度就減慢一點,最後會出現頻率回升。
我可能說得不那麼專業,不對的請多多包涵!
4. 自動低頻減載裝置的定義及其作用
自動低頻減載裝置是一種安全穩定的裝置
5. 密切華東電網低頻減載第一頻率是什麼
密切華東電網低頻減載第一頻率一般為48.5~49Hz。
低頻減載裝置簡稱aer低頻減載低頻減載是一種防止電力系統出現頻率崩潰的安全控制措施,低頻減載裝置是實現這一措施的自動裝置,它由頻率測量和減載兩個環節組成。
定義一種防止電力系統出現頻率崩潰的安全控制措施。即當電力系統因發電和用電負荷的需求之間出現缺額而引起頻率下降時,按照事先整定的動作頻率值,依次將系統中預先安排好的一部分次要負荷切除,從而使系統有功功率重新趨於平衡,頻率得到回升。迄今為止,這是防止電力系統因頻率下降導致頻率崩潰事故的最主要的一種安全措施。為盡量減小切除負荷及盡快恢復頻率,要根據系統功率缺額大小和頻率下降的速度與絕對值把要切除的負荷分為若干輪,在頻率下降的過程中順次切除。一般分為5~6輪,第一輪的起動頻率整定在48.0~48.5赫,最後一輪為46.0~46.5赫。
6. 低頻減載裝置的電力系統低頻減載裝置
為了提來高供電質量,保證重自要用戶供電的可靠性,當系統中出現有功功率缺額引起頻率下降時,根據頻率下降的程度,自動斷開一部分不重要的用戶,阻止頻率下降,以使頻率迅速恢復到正常值,這種裝置叫做自動低頻減載裝置。
電力系統自動低頻減載裝置: 過去叫低周減載,現在標准叫法為-低頻減載。是電力部門(主要為電廠)在電網頻率下降超出允許范圍時(如低於49HZ),切除部分非重要用戶的一種技術手段
英文簡稱: AFL
7. 電力系統為什麼要裝設自動低頻減載裝置
電力系統中的頻率是供電質量必保參數之一,國家規定頻率偏差不能超過±5%。所以當供電頻率持續下降,說明此時電力系統是求大於供,需要加大發電機出力。當加大發電機出力也不能滿足要求的時候,就得減少負荷來維持電網供需的平衡,因此裝設了自動低頻減載裝置,其中已經排好了減載次序,屆時保護會按照原來輸入的減載次序逐漸減少負荷,直到電網頻率恢復到額定范圍內。
8. 電力系統低頻減載裝置工作原理
因為每種的電力系統在降頻之後,那麼它的這個裝置的工作原理是不一樣的,所以應該去分別查詢。
9. 選擇題:屬於電力系統安控裝置的是( )
A自動低頻減載裝來置
安穩源裝置即安全穩定控制裝置,簡單地說就是能夠快速切除系統故障,確保系統穩定的裝置。電力系統發生短路或異常運行稱為電力系統的一次事故,而把可能導致電力系統失步稱為二次事故。為了防止二次事故的嚴重後果,必須設安穩裝置,以便維持系統功角穩定、電壓穩定和頻率穩定,保證電網的可靠運行。安穩裝置的功能:將本電站的運行工況、機組出力上送到中調區域穩控主站,接收來自中調區域主站發來的切機令,執行切機操作;裝置記錄動作事件、事故過程的數據並將記錄結果列印,將記錄結果傳送至中調中心;還將告警記錄、啟動記錄、線路檢修、故障波形、定值、運行工況送至調度中心,實現在調度中心遠方監視及遠方修改控制策略表的功能。
10. 繼電保護常說的"低頻減載功能"具體指的是什麼電氣前輩們請指點
低周減載裝置是專門監測系統頻率的保護裝置。當電壓小於整定值、電流大於內整定值時,容系統負荷過重,頻率下降。下降的速度(滑差)小於整定值,當頻率下降到整定值時就出口動作,投了低周保護壓板出口的開關就會被跳掉,甩掉部分系統負荷,保證系統正常運行。低周減載一般用在有自備電廠的大型企業里。當電源頻率下降到一定值時,將發生設備或者其他的事故,如軸瓦燒損、機械加工精度降低等。所以在電網上設置低頻率減載保護。當電網頻率低於整定值時,保護將按照事先輸入的減載名單,將負荷逐一切除,直至電網頻率恢復到允許值范圍內為止。
正常時,企業的自備發電機與電網並列運行,當外電源因故障停電時,這些發電機將承擔全部負荷。如發電機總容量小於負荷的總容量達到一定程度,發電機將不能保持額定轉速,就是說廠內電網的周波將降低。嚴重時,甚至會使發電機趨於停轉,即系統周波崩潰。
此時應用低周減載裝置可按預定方案切除相應負荷,使系統內的發、用電處於基本平衡狀態。
當然這個功能同樣可以用在工作情況不可靠、並且不重要的負荷自動切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