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用上述裝置進行實驗證明

用上述裝置進行實驗證明

發布時間:2022-12-10 02:46:08

1. 用圖中所示實驗裝置證明氧化銅能加快約7%的雙氧水的分解並與二氧化錳的催化效果進行比較(即比較反應速率)

(1)時間和氣體體積或相同時間內放出氣體所佔的體積(或一定時間內右側水面上升的高度);也可以指產生相同體積氣體所需要的時間
(2)乾燥管;把帶火星的木條插入乾燥管,看是否復燃
(3)證明CuO的質量在反應前後沒有變化
(4)分別取加入雙氧水前後的氧化銅,進行與H 2 (或CO、C等還原劑)的反應或與酸溶液的反應的性質實驗比較
(5)使塞子上的凹槽對准瓶壁上小孔;左右兩端液面相平;反應前後容器溫度相同

2. 小強和小芳兩位同學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驗證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氫氧化鈣都能發生反應.(1)小強

(1)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白色沉澱碳酸鈣,所以會出現渾濁現象.
(2)利用現象,得出本質:Ca(OH)2+C02=CaCO3↓+H20
(3)A、B中均無明顯變化.由於通入的二氧化碳體積很大,所以當石灰水不變渾濁,則證明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發生了反應,因為二氧化碳溶解於水時溶解度很小.則二氧化碳已與氫氧化鈉反應,否則B中會出現渾濁現象.
(4)二氧化碳和氯化鈣不反應,但碳酸鈉溶液和氯化鈣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澱.
故答為:(1)氫氧化鈣
(2)Ca(OH)2+C02=CaCO3↓+H20 驗證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能反應
(3)如果沒反應,則B中會出現渾濁現象
(4)實驗步驟:將二氧化碳通入氫氧化鈉,過一會兒;再向其中注入一定量的氯化鈣溶液
實驗現象:出現渾濁現象.

3. 金魚藻實驗證明了什麼好像是一個簡單的植物產生氧氣實驗。你知道嗎

證明了光合作用的存在
探究光合作用產生氧氣的實驗

[實驗背景]葉在進行光合作用過程中,不但製造有機物,從而貯藏了能量,而且產生氧氣。氧氣通過葉肉組織的細胞間隙、氣室

至氣孔排出。水生植物(如沉水植物)的莖內則具有發達的通氣道,氧氣通過細胞間隙和通氣道最終排出體外。因此,在培養水生

植物時可以看到,光照情況下植物體向水中排出氣泡(即氧氣泡),這正是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產生氧氣的現象。下面通過一組實驗

證明:1.不同條件下水生植物產生的氣泡的量不同;2 .這些氣泡是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

[實驗准備](一)材料:金魚藻(或黑藻等沉水植物)。(二)用品:玻璃漏斗一個,比漏斗直徑稍寬大的燒杯一個,直徑再大

一點的燒杯一個,試管一隻,剪刀或刀片,火柴一盒,紅、橙、黃、綠、青、藍、紫等顏色的水,冰塊。

[實驗步驟](一)取一枝金魚藻(或黑藻等沉水植物),放入盛有多半杯水的燒杯內。應特別注意:1.剪取金魚藻時,要用快剪

或快刀片一次割斷,切勿用手指尖捏斷,以免將莖內通氣組織堵塞;2.要將金魚藻頂端向下,倒放在燒杯中,然後,將漏鬥口浸

入水中,反扣在金魚藻上(要事先將漏斗的細管端截斷,只留幾厘米長,以便全部浸入水中)。取一個試管,盛滿水,用拇指堵住

試管口(不要漏氣),將試管朝下浸入燒杯內的水中(要確保倒放的試管內充滿水,不能有氣泡)。然後,將拇指松開,並將試管

套入浸在水內的漏斗細管上。為了不使漏斗沉在燒杯底部,可以在燒杯內放一塊小石頭。實驗裝置製作好以後,將此裝置放置在陽

光下或 200 W 的電燈下(注意,要側面照光,光源距燒杯 20 cm 左右),保持 25 ℃ 左右的水溫。稍待片刻,便可見金魚藻

向水裡釋放出氣泡。待放出的氣泡較均勻時,讓學生開始計數,計算每分釋放出氣泡的數量,此數值可作為光合作用在正常光照和

25℃ 左右的水溫下放氧的強度。計數以後,將上述裝置放在另一個稍大的燒杯內,並在兩杯之間的空隙中分別注入紅、橙、黃、

綠、青、藍、紫等顏色的水,進行光照並觀察(各種顏色要分別實驗)。然後分別計算金魚藻每分放出氧氣泡的數目。最後,可以

以氣泡數為縱坐標,以各種顏色的水處理為橫坐標,分別繪制出坐標曲線圖,並對結果進行分析。

使用上述實驗裝置,將顏色水換成清水,在水中加人冰塊(其他條件相同),然後進行光照,計算金魚藻放出的氣泡數目,從

而比較出 25℃ 左右的溫度和降低溫度後,金魚藻釋放氣泡數目的變化情況,分析出溫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

(二)在利用上述裝置,進行正常光照和正常溫度下光合作用釋放氣泡實驗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氣泡是否是氧氣的實驗。方法是待

試管內充滿半管左右的氣體時,左手浸入燒杯中,用拇指堵住試管口,使之密封,將試管撤出燒杯並倒轉,使試管口向上。此時水

流到試管下半部,氣體則位於試管的上半部。然後,用右手點燃火柴,隨即熄滅明火,在左手拇指松開試管口的一瞬間,將微燃的

火柴放人試管口中,可見火柴亮度立刻增加,甚至燃起明火(明火的大小與積累的氣體的量有關)。這表明試管內收集的氣體是光

合作用釋放出的氧氣。

[實驗結論]通過實驗證明,植物進行光合作用要釋放出氧氣。

[實驗心得]在進行這項實驗前的兩至三天就要開始製作裝置。收集氧氣時要注意滿足實驗所需的溫度條件和光照條件,否則收集

氧氣的量太少,演示時效果不明顯。如要促進光合作用強度,可在水中加入少量碳酸氫鈉(每100mL水加入0. 1 g )。

4. 請用圖中所示實驗裝置證明氧化銅能加快約7%的雙氧水的分解並與二氧化錳的催化效果進行比較(即比較反應速

(1)此圖表反映的是催化劑不同時其他因素相同時反應的快慢,因此應該通過回測量答反應的速度,驗證結論,
故答案為:時間和氣體體積或相同時間內放出氣體所佔的體積(或一定時間內右側水面上升的高度);產生相同體積氣體所需要的時間;
(2)從圖中可看出B儀器為乾燥管,檢驗氧氣的存在一般採用帶火星的木條,若復燃為氧氣,故答案為:乾燥管;把帶火星的木條插入乾燥管,看是否復燃;
(3)判斷一種物質是催化劑,除能改變反應速度外,還要驗證:一是質量不變,二是其化學性質不變,
故答案為:證明CuO的質量在反應前後沒有變化;
(4)取樣品少量於試管中,滴加稀硫酸振盪,能完全溶解並且溶液變成藍色,說明是氧化銅,
故答案為:分別取加入雙氧水前後的氧化銅,進行與H2(或CO、C等還原劑)的反應或與酸溶液的反應的性質實驗比較;
(5)內外壓強相同時液體可以順利滴下,所以採取的措施是使塞子上的凹槽(或小孔)對准瓶壁上小孔;測量氣體體積的時候,兩側的壓強應該相同,且溫度也應該相同,
故答案為:使塞子上的凹槽對准瓶壁上小孔或使塞子上的小孔對准瓶壁上小孔;左右兩端液面相平;反應前後容器溫度相同.

5. 小剛和小麗兩位同學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驗證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氫氧化鈣都能發生反應。

(1)Ca(OH) 2 (或氫氧化鈣)
(2)CO 2 + Ca(OH) 2 ===CaCO 3 ↓ + H 2 O;驗證CO 2 與Ca(OH) 2 能發生反應
(3)關閉K時,B中的溶液無明顯變化,通入的CO 2 氣體體積遠大於A中溶液的體積,說明CO 2 和NaOH發生了反應。

與用上述裝置進行實驗證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steam令牌換設備了怎麼辦 瀏覽:246
新生測聽力儀器怎麼看結果 瀏覽:224
化學試驗排水集氣法的實驗裝置 瀏覽:156
家用水泵軸承位置漏水怎麼回事 瀏覽:131
羊水鏡設備多少錢一台 瀏覽:125
機械制圖里型鋼如何表示 瀏覽:19
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瀏覽:718
超聲波換能器等級怎麼分 瀏覽:800
3萬軸承是什麼意思 瀏覽:110
鑫旺五金製品廠 瀏覽:861
蘇州四通閥製冷配件一般加多少 瀏覽:153
江北全套健身器材哪裡有 瀏覽:106
水表閥門不開怎麼辦 瀏覽:109
花冠儀表盤怎麼顯示時速 瀏覽:106
洗砂機多少錢一台18沃力機械 瀏覽:489
超聲波碎石用什麼材料 瀏覽:607
組裝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簡易裝置的方法 瀏覽:165
怎麼知道天然氣充不了閥門關閉 瀏覽:902
公司賣舊設備掛什麼科目 瀏覽:544
尚葉五金機電 瀏覽:59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