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❸ 若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製取較純凈的氧氣則選用的裝置組合是
(1)用過氧化氫分解製取氧氣時,屬於固液常溫下製取,選擇②,可用裝置①採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或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來製取氧氣;排水法收集的氧氣比較純凈;過氧化氫溶液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製取氧氣,故填:①⑤或②⑤;催化;
(2)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與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是固液不加熱反應,所以可用裝置②;二氧化碳的密度大於空氣的密度,並且易溶於水,採用③裝置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反應的方程式是: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檢驗生成的氣體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證明生成的氣體是二氧化碳.故填:②③;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證明生成的氣體是二氧化碳;
(3)實驗室製取氫氣採用的是鋅與稀硫酸反應的方法,屬於固液常溫型,發生裝置是②.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用向下排空氣法來收集的氫氣比較乾燥;故填:②④.
❹ 用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製取氧氣,選用如下發生裝置(C)的好處是: 也可以將注射器連接到裝置B的導口
注射器C還可用於檢查裝置B的氣密性,首先向錐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浸沒長頸漏斗下端管口,將注射器C連接到裝置B的導管口處,緩慢拉動注射器C的活塞,觀察到長頸漏斗下端管口有氣泡產生,表示裝置氣密性良好
❺ 甲圖所示的是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混合製取氧氣的裝置。請你回答:
沒有做過,但是可以猜一猜,回答
(1)沒有液封,所以產生的氣體會沿著長頸漏斗的長頸通向外界。如果採用分液漏斗的話,因為分液漏斗頂部有玻璃塞,中部有旋塞,這兩者都可以使發生裝置成為一個密閉體系,不影響氣密性
(2)氧氣密度大於空氣(是不是向上排空氣法?)
(3)乙圖竟然不是加熱!?好吧……那我明白了,就是最簡單的氣體發生裝置。甲圖的那個,如果不希望氣體導出了可以用止水夾夾住導管口,形成類似啟普發生器的效果(其實是做不到的……分離不了),而乙圖你這樣做就爆炸了……
(4)講帶火星的木條置於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則集滿了氧氣
❻ )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製取氧氣時,可選用的發生裝置是,若收集一瓶
(1)B;2H 2 O 2 2H 2 O+O 2 ↑ (2)濃硫酸 (3)F;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能溶於水,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❼ 【氣體制備】氣體製取裝置圖如圖(1)實驗室中用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混合製取氧氣時,應選擇的發生裝
雙氧水是液體,二氧化錳是固體,反應條件是常溫,故發生裝置選A;因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且不易溶於水,故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或排水法收集氧氣;實驗室中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混合製取氧氣時,其中二氧化錳起催化作用,反應方程式是2H2O2
MnO2 | .
與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混合制氧氣若選用c做發生裝置相關的資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