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實驗是化學的基礎。下圖為一化學實驗裝置圖,圖中,夾持儀器已略去,用「△」表示用酒精燈加熱。 請仔細
(1)可以通過觀察氣泡的流速調節空氣的進入量 (2)有利於氣體流通,並增加反應接觸面積 (3)2CH 3 CH 2 OH+O 2  CH 3 CHO+Cu+H 2 O
2. 下圖是某同學所做成的一個模擬生態系統的實驗裝置。根據圖作答:
(1)水草來模擬(生產者);小自雨魚和螺模擬(消費者);瓶,沙,水模擬(無機環境); (2)該裝置中小魚與自然環境下生存狀態有哪些不同? 瓶中的小魚無法交配、繁殖 (3)你預測瓶中的生物能生存多長時間?說明你的理由 不會維持太長時間,因為該生態系統缺少分解者 (4)在這個瓶中能裝自來水嗎?為什麼? 不可以,自來水中有消毒劑,不利於生物生存
3. (6分)下圖所示為實驗室常用的實驗裝置: 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帶標號①儀器的名稱:①
(1)試管(2)B;D(F); CaCO 3 +2HCl→CaCl 2 + H 2 O+CO 2 ↑;將燃著的木條接近瓶口,觀察火焰是否熄滅(3)阻止二氧化碳與水接觸
4. 下圖是某同學設計的一組實驗裝置,請分析回答問題:(1)此組實驗裝置能構成對照實驗的是______.(2)將
答:(1)甲與來乙其他條自件都相同,只有光是變數,可把甲與乙看做一組對照實驗;甲與丙其他條件都相同,金魚藻的有無為變數,可把甲與丙看做一組對照實驗;乙與丙不能看做一組對照實驗,因存在兩個變數,一個是金魚藻,一個是光照,故不能看做一組對照實驗. (2)細木條復燃驗證產生的氣體是氧氣,說明光合作用能產生氧氣. (3)碳酸氫鈉不穩定,受熱易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原料充足加快了光合作用的速度,產生的氧氣增多. 故答案為: (1)甲與乙或甲與丙 (2)細木條會復燃;說明金魚藻在光合作用過程中產生了氧氣 (3)增加;碳酸氫鈉可增加二氧化碳的濃度,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增多
5. 根據下圖所示實驗裝置回答問題: (1)小明同學選擇A裝置准備用高錳酸鉀為原料製取一瓶純凈的氧氣(不考
(1)C,2KMnO 4  K 2 MnO 4 +MnO 2 +O 2 ↑; (2)B,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為原料制氧氣,是固體與液體在常溫下反應; (3)B,長頸漏斗,小華,小華用過氧化氫溶液制氧氣不需要加熱,裝置還可以隨時添加葯品從而控制產量; CaC 2 +2H 2 O=Ca(OH) 2 +C 2 H 2 ↑; (4)CO 2 ,大理石、稀鹽酸,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隔絕水,防止二氧化碳溶於水,沒有.
6. 下圖是實驗室製取氧氣的裝置圖,試回答下列問題 (七個小題)
(1)長頸漏斗 錐形瓶 導氣管 水槽 集氣瓶 (2)發生 收集 (3)向長頸漏斗中加水回至沒過長頸漏斗末端管口,將導答管一側伸入水中,用手握錐形瓶,觀察,若導管口有氣泡冒出,鬆手後有一段水柱迴流,則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否則不好。 (4)液面以下 液封,防止氣體從長頸漏斗逸出 (5)使得產生的O2順利進入導氣管 (6)排水 氧氣不易溶於水 此時的氣體中混有裝置內原有的空氣 均勻、連續 集氣瓶口有氣泡逸出 正放 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 向上排空氣 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不能與空氣反應 (7)過氧化氫 ——二氧化錳——> 氧氣+水
7. 某學生為了驗證苯酚、醋酸、碳酸的酸性強弱,設計了如圖實驗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1)儀器B中的實驗現
(1)儀抄器B內發生的反應是襲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生成的苯酚在低溫下溶解度不大,所以看到的現象出現溶液變渾濁,故答案為:溶液由澄清變渾濁; (2)二氧化碳通入到苯酚鈉溶液發生反應生成苯酚和碳酸氫鈉,方程式為: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故答案為: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 (3)因為醋酸易揮發且酸性強於苯酚,所以揮發的醋酸對碳酸與苯酚酸性強弱造成干擾,A、B之間應該加一個洗氣瓶,加入飽和NaHCO3溶液,吸收揮發的醋酸,故答案為:在A、B之間連接一個洗氣瓶,加入飽和NaHCO3溶液,吸收揮發的醋酸.
8. 下圖是一個實驗室製取氯氣並以氯氣為原料進行特定反應的裝置:(1)A是氯氣發生裝置,寫出該裝置發生反應
(1)二氧化錳與濃鹽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MnO2+4H++2Cl- △ | .
9. 某學生設計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利用氯氣與潮濕的消石灰反應製取少量漂白粉(這是一個放熱反應),據此回
(1)二氧化錳與濃鹽酸發生反應MnO2+4HCl(濃) △ | .
10. 下圖是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過程的一個模擬實驗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中充入的氣體相當於
(1)原始大氣氧氣 (2)閃電 (3)氨基酸原始海洋 (4)無機物有機(小分子)物質
與小學題下圖是一個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