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50裝載機裝車操作步驟
50裝載機裝車操作方法要領:
1、將車倒到最佳裝載位置
裝載機裝車之前,注意觀察將翻斗車倒到工作區的最佳位置,這樣既能節省時間,也能提高效率。
2、裝車前先想好裝車順序
裝載機裝載前應先想好裝載順序,盡量都靠近車廂前面,因為這樣裝起來快封頂的時候不會說前面少了半鏟。
3、把組合動作配合好
(1)鏟入:行走(前沖)、放大臂、放平斗同時做,即走到料堆前時,你的鏟斗也應正好放到位,可以借著沖勁鏟入。
(2)翻斗、提臂和倒車同時做,邊倒車邊緩慢提大臂、擺正鏟斗,倒正換前進檔後,繼續邊走邊提大臂。
(3)卸料:走到離車箱不遠時就要開始翻斗卸料,不用擔心物料倒出來,因為動作如果足夠快的話,物料會由於慣性的作用遲滯一下才會開始滑落,不會立馬下來的。
(4)待鏟斗達到車廂邊緣內後,在繼續翻斗的同時,還要同時降一些大臂,到合適的位置後,使鏟斗正好翻到位,也停止降大臂,同時再點一下剎車,物料會因慣性的沖勁迅速滑落的,總之不要停頓一秒的時間。
4、掌握好裝車時間差
鏟料時,右手要勤快,當車子阻力大了不動時,要多操縱動臂搖臂,不要阻力一大就猛加油門,那樣既浪費燃油又傷車,還不能提高工作效率。
5、每鏟均勻往車廂里倒
不管車子多大,車廂總是方的,四周是有圍擋的,而沙石是散的,你只往中間倒,肯定倒成一座小山」,那不就中間冒尖,四面不滿嘛,所以你要控制每鏟的位置,相對均勻的往車廂里倒。
6、快滿時將高出部分推平
快滿了的時候可將物料慢慢的推過去,盡量使物料推到較少的一邊,因為實際裝載時,裝載機升不到那麼高。如果還差一鏟就裝後面,因為你一次性前面裝的太滿了封頂的時候會很不方便。
7、封頂時前後各裝一鏟
倒車的時候可以用眼睛瞄一下車廂地下是不是掉料了。如果發現裝的可以封頂時,可以採取前後分別裝載一鏟,進行封頂,封頂時不要裝得太高以免產生崩塌。
(1)小型裝載機工作裝置設計擴展閱讀
工作裝置
1、裝載機的鏟掘和裝卸物料作業是通過其工作裝置的運動來實現的。裝載機工作裝置由鏟斗1、動臂2、連桿3、搖臂4和轉斗油缸5、動臂油缸6等組成。整個工作裝置鉸接在車架7上。
2、鏟斗通過連桿和搖臂與轉斗油缸鉸接,用以裝卸物料。動臂與車架、動臂油缸鉸接,用以升降鏟斗。鏟斗的翻轉和動臂的升降採用液壓操縱。
3、裝載機作業時工作裝置應能保證:當轉斗油缸閉鎖、動臂油缸舉升或降落時,連桿機構使鏟鬥上下平動或接近平動,以免鏟斗傾斜而撒落物料;當動臂處於任何位置、鏟斗繞動臂鉸點轉動進行卸料時,鏟斗傾斜角不小於45°,卸料後動臂下降時又能使鏟斗自動放平。
4、綜合國內外裝載機工作裝置的結構型式,主要有七種類型,即按連桿機構的構件數不同,分為三桿式、四桿式、五桿式、六桿式和八桿式等;按輸入和輸出桿的轉向是否相同又分為正轉和反轉連桿機構等。
5、土方工程用裝載機鏟斗結構,其斗體常用低碳、耐磨、高強度鋼板焊接製成,切削刃採用耐磨的中錳合金鋼材料,側切削刃和加強角板都用高強度耐磨鋼材料製成。鏟斗切削刀的形狀分為四種。齒形的選擇應考慮插入阻力、耐磨性和易於更換等因素。
6、齒形分尖齒和鈍齒,輪胎式裝載機多採用尖形齒,而履帶式裝開機多採用鈍形齒。斗齒數目視斗寬而定,斗齒距一般為150-300mm。
7、斗齒結構分整體式和分體式兩種,中小型裝載機多採用整體式,而大型裝載機由於作業條件差、斗齒磨損嚴重,常採用分體式。分體式斗齒分為基本齒2和齒尖1兩部分,磨損後只需要更換齒尖。
操作規程
1、操作人員在進行駕駛與作業之前,應熟知裝載機的各種性能、結構、技術保養、操作方法、並按規定進行操作。
2、除駕駛室外,機上其他地方嚴禁乘人。
3、向車內卸料時必須將鏟斗提升到不會觸及車箱檔板的高度,嚴防鏟斗碰車箱,嚴禁將鏟斗從汽車駕駛室頂上越過。
4、下坡時採用自動減速,不可踩離合器踏板,以防切斷動力發生溜車事故。
5、裝載機涉水後應立即停機檢查,如發現因浸水造成制動失靈,則應進行連續制動,利用發熱排除制動片內的水分,以盡快使制動器恢復正常。
6、裝載機工作時,正前方不許站人,行車過程中,鏟斗不許載人。
7、工作時,鏟臂下面嚴禁站人,禁止無關人員和其他機械在此工作和通行。
8、嚴禁採用高速檔作業。
9、操作人員離開駕駛位置時,必須將鏟斗落地,發動機熄火,切斷電源。
㈡ 輪式裝載機工作原理
輪式裝載機工作原理
裝載機是一種廣泛應用於公路、鐵路、港口、碼頭、煤炭、礦山、水利、國防等工程和城市建設等場所的鏟土運輸機械。它對於減輕勞動強度,加快工程建設速度,提高工程質量起著重要的作用。那麼裝載機的工作原理是什麼?發展前景如何呢?下面對其結構及工作原理做簡單介紹。
結構及工作原理:
上圖為輪式裝載機總體結構示意圖,裝載機一般由車架、動力傳動系統、行走裝置、工作裝置、轉向制動裝置、液壓系統和操縱系統等組成。發動機1的動力經變矩器2傳給變速箱14,再由變速箱把動力經傳動軸13及16分別傳到前後橋10,以驅動車輪轉動。內燃機動力還經過分動箱驅動液壓泵3工作。工作裝置由動臂6、搖臂7、連桿8、鏟斗9、動臂液壓缸12和搖臂液壓缸5組成。動臂一端鉸接在車架上,另一端安裝了鏟斗,動臂的升降由動臂液壓缸來帶動,鏟斗的翻轉由轉斗液壓缸通過搖臂和連桿來實現。車架11由前後兩部分組成,中間用鉸銷4連接,依靠轉向液壓缸可以使前後車架繞鉸銷相對轉動,以實現轉向。
功能: 其主要功能是對鬆散物料進行鏟裝及短距離運輸作業。它是工程機械中發展最快、產銷量及市場需求最大的機種之一。我們平時看到最多的是輪式裝載機,與它相對的是履帶式的裝載機。與履帶式的相比它具有機動性能好,不破壞路面,操作方便等優點。所以輪式裝載機得到廣泛的應用。本文的研究對象均為輪式裝載機。
從裝載機的總體結構圖可以看出,裝載機可分為:動力系統、機械繫統、液壓系統、控制系統。裝載機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其性能的優劣不僅與工作裝置機械零部件性能有關,還與液壓系統、控制系統性能有關。動力系統:裝載機原動力一般由柴油機提供,柴油機具有工作可靠、功率特性曲線硬、燃油經濟等特點,符合裝載機工作條件惡劣,負載多變的要求。機械繫統:主要包括行走裝置、轉向機構和工作裝置。液壓系統:該系統的功能是把發動機的機械能以燃油為介質,利用油泵轉變為液壓能,再傳送給油缸、油馬達等轉變為機械能。控制系統:控制系統是對發動機、液壓泵、多路換向閥和執行元件進行控制的系統。液壓控制驅動機構是在液壓控制系統中,將微小功率的電能或機械能轉換為強大功率的液壓能和機械能的裝置。它由液壓功率放大元件、液壓執行元件和負載組成,是液壓系統中進行靜態和動態分析的核心。
裝載機國內外發展狀況和存在的難題:
目前,國外多功能物流裝備及其相關技術正日益的完善,並朝著系列化、大型化、微型化、多用途等方向發展。國際知名廠商(如山貓,凱斯,卡特彼勒、小松、利渤海爾、沃爾沃等)一則廣泛應用微電子技術與信息技術,完善計算機輔助駕駛系統、信息管理系統,如應用電子監控和自動報警系統,用於物料精確裝、載、運作業的GPS定位與重量自動稱量裝置;二則採用特殊降噪材料、雜訊抑制方法等,消除或降低裝載機工作時的機器雜訊;三則通過不斷改善電噴裝置,進一步降低柴油發動機的尾氣排放量,研究無污染、經濟型、環保型的動力裝置;四則優化工作裝置的結構設計,如由單一的“Z”型連桿機構演變出八桿平行機構、TP連桿機構和“ERASLINK”機構(單動臂鑄鋼結構),以及O&K公司專為小型多功能裝載機而設計的LEAR連桿機構等,為了提高裝載機的作業生產率,相繼研製出許多功能超強的系統,例如:動力電子控制/管理系統,自動調節發動機輸出功率;發動機自動控制系統,當裝載機處於非作業工況是,自動降低發動機轉速,減少燃料消耗及發動機噪音;關鍵信息顯示系統等。
我國裝載機行業的主導產品,基本上都是以柳工70年代初開發的ZL50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屬國際60年代技術水平。進入80年代消化吸收美國Caterpillar、日本小松等先進技術,逐步開發成功了我國第二代裝載機產品。我國的第二代產品與國際先進產品相比,在機電一體化、操縱舒適度、作業效率等方面有較大差距,差距最大的是產品可靠性,國產多功能裝載機整機可靠性差(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不足400小時),缺乏核心技術、主要關鍵部件都依賴進口、產品單一,產品檔次低。雖然國內裝載機及相關技術研究工作起步較晚,但是發展速度很快,如多功能裝載機的銷售量已經占據了世界裝載機市場的半壁江山,我國已成為世界多功能裝載機第一產銷大國。
目前我國裝載機行業已經出現了第三代產品。第三代產品的整機可靠性有很大的提高,各主要性能指標基本上能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但是在可靠性、舒適度、作業效率及製造水平等發面和國外先進水平還有相當差距。第四代產品在第三代的基礎上也已出現,進一步優化了整機的性能及配置,電控箱、濕式制動器等技術得到了應用,並形成了各企業的.專有技術及專利技術,使產品以嶄新的面目推向市場。這些都將是進一步促進我國裝載機行業的技術進步。
裝載機的發展趨勢:
微電子技術與信息技術將得到廣泛應用,進一步完善計算機輔助駕駛系統、信息管理系統及故障診斷系統;採用單一吸聲材料、雜訊抑制方法等消除或降低機器雜訊;通過不斷改進電噴裝置,進一步降低柴油發動機的尾氣排放量。除了上述這些外,還有:多功能鏟斗、鬆土器、液村錘、掃雪器等多種工作裝置,體積小、功率大、輕巧靈活、燃油經濟性更好,增大駕駛室尺寸和玻璃窗面積,提高室內的氣壓以防塵,改善控制系統和操縱桿的位置,提高操作環境的舒適性,降低操作者的勞動強度以及美化外觀造型等。特別的由於我國挖掘裝載機起步晚,不論是產品品種、性能參數還是使用可靠性、售後服務等都和國外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因此,它的發展趨勢是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開發出高質量、多功能、多品種、多規格的系列產品以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加強基礎元件、部件的生產和質量,尤其是提高液壓元件的質量,以達到滿足產品可靠性要求的前提下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產品售後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王國彪 《國外輪式裝載機技術的發展現狀》
宋占偉,聞邦椿 《裝載機電子控制技術的發展及應用》
朱長亮 《我國輪式裝載機產品的發展》
王國彪,王岩松,馬鑄 《輪式裝載機的現狀與技術發展》
;㈢ 小鏟車鏟料重斗舉不起來是什麼問題
為150-300mm。斗齒結構分整體式和分體式兩種,中小型裝載機多採用整體式,而大型裝載機由於作業條件差、斗齒磨損嚴重,常採用分體式。分體式斗齒分為基本齒2和齒尖1兩部分,磨損後只需要更換齒尖。
裝載機特殊工作裝置
1. 加大斗
在標准機型配置的基礎上,加大鏟斗容量,以提高工作效率,以滿足比重較輕物料的鏟裝,如:煤炭等。
2. 岩石王
㈣ 急求機械類的畢業實習論文的範文
文獻綜述
近年來,隨著建築施工和資源開發規模的擴大,對工程機械需求量迅速增加,因而對其可靠性、維修性、安全性和燃油經濟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微電子技術向工程機械的滲透,現代推土機日益向智能化和機電一體化方向發展。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外工程機械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在廣泛應用新技術的同時,不斷涌現出新結構和新產品。繼完成提高整機可靠性任務之後,技術發展的重點在於增加產品的電子信息技術含量和智能化程度,努力完善產品的標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改善駕駛人員的工作條件,向節能、環保方向發展。
1新技術發展現狀:
a.系列化、特大型化
系列化是工程機械發展的重要趨勢。國外著名大公司逐步實現其產品系列化進程,形成了從微型到特大型不同規格的產品。與此同時,產品更新換代的周期明顯縮短。所謂特大型工程機械,是指其裝備的發動機額定功率超過746kW(1 000HP)。它們主要用於大型露天礦山或大型水電工程工地。產品特點是科技含量高,研製與生產周期較長,投資大,市場容量有限,市場競爭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家公司。以裝載機為例,目前僅有馬拉松•勒圖爾勒、卡特彼勒和小松一德雷塞這三家公司能夠生產特大型裝載機。
b.多用途、超小型化、微型化
為了全方位地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國外工程機械在朝著系列化、特大型化方向發展的同時,已進入多用途、超小型化、微型化發展階段。推動這一發展的因素首先源於液壓技術的發展——通過對液壓系統的合理設計,使得工作裝置能夠完成多種作業功能;其次,快速可更換連接裝置的誕生——安裝在工作裝置上的液壓快速可更換連接器,能在作業現場完成各種附屬作業裝置的快速裝卸及液壓軟管的自動連接,使得更換附屬作業裝置的工作在司機室通過操縱手柄即可快速完成。一方面,工作機械通用性的提高,可使用戶在不增加投資的前提下充分發揮設備本身的效能,能完成更多的工作;另一方面,為了盡可能地用機器作業替代人力勞動,提高生產效率,適應城市狹窄施工場所以及在貨棧、碼頭、倉庫、艙位、農舍、建築物層內和地下工程作業環境的使用要求,小型及微型工程機械有了用武之地,並得到了較快的發展。為佔領這一市場,各生產廠商都相繼推出了多用途、小型和微型工程機械。如卡特彼勒公司生產的汀系列綜合多用機、克拉克公司生產的「山貓」牌產品等。目前國際上推出微型工程機械的公司主要有:Komatsu、Case、Textron等公司。Caterpillar公司也成了國際微型工程機械的帶頭人,涉及的產品主要有:挖掘機、挖掘裝載機、振動壓路機、沖擊錘、高空作業車等,其中最小的挖掘機斗寬為200mm,車寬小於1m。
c.多功能化
多功能化作業裝置改變了單一作業功能,多種作業已從中、大型工程機械應用的局限中解脫出來,在小型和微型工程機械上也開始了應用。如Caterpillar公司在926G型輪式裝載機基礎上開發出的IT62G就具有快速連接裝置,駕駛員可在駕駛室里完成更換不同作業裝置的動作:如更換鏟叉、抓鬥、卸載斗、掃雷裝置、路面清掃裝置、破碎裝置等。
d.微電子技術、信息技術的普及和應用
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統)、GIS和GSM技術,卡特彼勒將其雄偉計劃命名為采礦鏟土運輸技術系統(METS)。METS包括多種多樣的技術產品,如無線電數據通信、機器監測、診斷、工作與業務管理軟體和機器控制等裝置。METS由以下3部分組成:1)計算機輔助鏟土運輸系統(CAES)。包括機載計算、em級GPS微波定位和高速無線電通信3項技術。在運行中,機載系統通過無線電接收整個無線網路中的鏟土運輸數據、工程數據或現場規劃數據。這些數據都顯示在駕駛室內的一個屏幕上,司機在駕駛室內能直觀地了解機器的作業位置,並准確地判斷需要挖掘、回填或裝載的土方量。2)關鍵信息管理系統(VIMS)。VIMS系統監測機器中極其關鍵的性能與作業參數,並且通過無線電將數據從該機器傳送到業主辦公室。業主可立即分析數據以便估量機器的當前狀態,或加以收集和整理,以便顯示機器的作業趨勢。3)CAES office軟體。這種軟體與來自裝有CAES的機器的數據相結合,產生一個集成的現時作業模型,使業主能在接近實時條件下對現場或遠處監控各種作業。GPS導航系統與電子地圖、無線電通信網路及計算機車輛管理信息系統相結合,可以實現車輛跟蹤和交通管理等許多功能,這些功能包括:利用GPS和電子地圖可以實時顯示出車輛的實際位置,並任意放大、縮小、還原、換圖;可以隨目標移動,使目標始終保持在屏幕上;還可實現多窗口、多車輛、多屏幕同時跟蹤。利用該功能可對重要車輛進行跟蹤。完成施工工地信息的地貌高精度測量、多目標採集數據的事後回放、顯示記錄的功能。
e.節能與環保
為提高產品的節能效果和滿足日益苛刻的環保要求,國外工程機械公司主要從降低發動機排放、提高液壓系統效率和減振、降噪等方面人手。目前,卡特彼勒公司生產功率為15~150kW的柴油發動機。其中6缸、7�2L、自重588kg、功率為131~205kW的3126B型環保指標最好,滿足EPATierⅡ和EUStageⅡ排放標准。卡特彼勒3516B型發動機裝有電子噴射裝置及ADEM模塊,可提高22%的噴射壓力,便於燃油完全、高效燃燒,燃燒效率可提高5%,NOX下降40%,扭矩增加35%。個別廠家生產的工程機械產品,機外雜訊已降至72dB(A)。綠色環保型工程機械理念已經顯露。人機工程學、無污染綠色施工等成為人們的共識。
近幾年來國外裝載機的設計和製造進一步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要為司機提供一個更加舒適的環境,以達到他們稱之為全自動化型的境地。根據人體工程學設計了座椅、操縱台、環保型的低雜訊發動機,賞心悅目的流線型駕駛室。大中型裝載機駕駛室普遍採用翻車保護機構(ROPS)和落物撞擊保護機構(FOPS),室內安裝空調裝置;採用防塵、減振和隔音材料;按人機工程學設計的司機座椅可全方位調節,有的已達轎車座椅的舒適程度,座椅右側還設計有擺放飯盒、水瓶及其它物品的地方,司機台上安裝AM/FM立體聲盒式磁帶收錄機,為司機安全作業提供音頻和視頻信號。有的還安裝網路電話等,極大地提高了作業的舒適性。
2工程機械新結構
工程機械不僅要有科學的合理的結構,滿足實際需要,而且還要結合美學法則、形態法則和色彩配置等技法來展示工程機械造型的藝術性。工程機械利用材料、工藝等條件充分體現出產品外觀的形體美、線型美、色彩美和面飾美等。
以下以輪式裝載機(以下簡稱「裝載機」)為例,就其新技術和新結構,作簡單介紹。
a.連桿機構
以裝載機為例,工作裝置已不再採用單一的「Z型」連桿機構,在相繼出現了八桿平行結構和TP連桿機構之後,卡特彼勒公司於1996年首次在礦用大型裝載機上採用了單動臂鑄鋼結構的特殊工作裝置,即所謂的「VersaLink機構」。這種機構替代綜合多用機上的八桿平行舉升機構和傳統的「Z型」連桿機構,可承受極大的扭矩載荷和具有卓越的可靠性(耐用性),駕駛室前端視野開闊。O&K公司研製的創新LEAR連桿機構,專為小型裝載機而設計。Schaeff公司於2000年3月在Intermat展覽會上展出的高卸位式SKL873型輪式裝載機的可折疊式創新連桿機構工作裝置,進一步增加了輪式裝載機的工作裝置的種類。
b.行駛平穩性控制系統
德國漢諾馬格公司的大中型裝載機上安裝有負荷自動穩定系統(ALS),在動臂舉升液壓缸液壓迴路中增加一個蓄能器,一對鋼膜氮氣蓄能器,安裝在前車架中,與工作裝置液壓系統連通。當作業或低速行駛時,系統自動斷開; 當車速超過4�8km/h時,由電子速度開關控制的電磁閥自動開啟,蓄能器吸收工作裝置液壓系統的振動與沖擊載荷,提高了操作的穩定性、安全性和舒適性。日本小松公司WA500-3上配用的類似系統稱為電控懸掛系統(ECSS),由主監控器、ECSS開關、高低壓儲能器及壓力速度感測器組成,可根據裝載機的行駛情況發出控制信號,消除因高速行駛而引起車體的擺動;可提供工作裝置上下移動的伸縮性,防止鏟斗中物料顛出,使物料保持性好;還可使類似縱向及垂直方向的低頻振動降低40%~50%。
c.附著力控制系統
在每個車輪上安裝一個速度感測器,自動將所需的制動力施加到車輪上,並將扭矩傳給與之緊密相連的車輪,便於裝載機直線行駛及轉向。
d.動力電子控制管理系統
根據傳動裝置及液壓系統的工作狀態,自動調節發動機輸出功率,以滿足不同作業工況的需要,提高燃料的經濟性。
e.發動機自動控制系統
當裝載機處於非作業工況時,自動降低發動機轉速,減少燃料消耗及發動機雜訊。例如,卡特彼勒公司994D裝載機採用的新一代Cat3516柴油發動機就安裝有HEUI(電液控制的燃油噴射)裝置以及ADEM(先進的柴油機管理)系統,可根據外載荷的大小有效地控制發動機的功率與轉速,從而降低燃油消耗及尾氣排放,減少雜訊。馬拉松雷圖爾諾公司的L系列大型裝載機則採用電腦控制的柴油機一電動輪驅動系統,4個驅動輪同時又充當制動器,其輸出功率可反饋到交流電機和柴油機,使轉速增加,從而提高工作總效率,使牽引效率高達77%(普通裝載機為60%左右),此電腦控制系統能監控裝載機的整個作業過程,在最大車速范圍內盡量提高發動機的輸出功率。
f.轉向變速集成控制系統
取消傳統的方向盤和變速桿,將轉向與變速操縱裝置集成為一個操縱手柄,並採用簡單的觸發式方向控制開關和選擋用的分裝式加速按鈕。利用肘節式自然動作左右扳動操縱桿,實現轉向;利用大拇指選擇按鈕,實現前進與後退、加速與減速行駛。
g.負載感應變速系統
根據負載狀態,自動調節車速及發動機飛輪扭矩,實現高速、小扭矩或低速、大扭矩的動力輸出。
h.司機輔助操作系統
近年來,國外裝載機公司已經或者正在研製一些能夠幫助司機更有效地進行操作的輔助操作系統,用計算機編製作業循環就是其中的一種。輪式裝載機上安裝的電子計算機可編製作業循環程序,使鏟裝作業自動化或部分自動化。例如從一個碎石料堆向卡車鏟裝碎石作業的一個循環為:放下動臂—駛向料堆—鏟人料堆—提升動臂並收斗—轉向後駛向卡車—卸料,司機將此循環全部或部分編程後裝載機的作業即可全部或部分自動化,從而大大減少司機的操作。
3發展趨勢
廣泛應用微電子技術與信息技術,完善計算機輔助駕駛系統、信息管理系統及故障診斷系統;採用單一吸聲材料、雜訊抑制方法等消除或降低機器雜訊;通過不斷改進電噴裝置,進一步降低柴油發動機的尾氣排放量;研製無污染、經濟型、環保型的動力裝置;提高液壓元件、感測元件和控制元件的可靠性與靈敏性,提高整機的機—電—信—體化水平;在控制系統方面,將廣泛採用電子監控和自動報警系統、自動換擋變速裝置;用於物料精確挖(鏟)、裝、載、運作業的工程機械將安裝GPS定位與重量自動稱量裝置;開發特種用途的「機器人式」工程機械等;轉向變速集成控制系統和命令控制系統,匯流排技術;計算機控制的發動機管理系統,計算機管理及故障診斷、監控系統,電子自動換擋變速控制系統,轉向變速集成控制系統和命令控制系統。
㈤ 裝載機和鏟車有什麼不同
一、指代不同
1、裝載機:廣泛用於公路、鐵路、建築、水電、港口、礦山等建設工程的土石方施工機械。
2、鏟車:小型的裝載機,是從大型裝載機機械執行系統功能分析著手,對鏟車機械進行了創新設計。
二、用處不同
1、裝載機:主要用於鏟裝土壤、砂石、石灰、煤炭等散狀物料,也可對礦石、硬土等作輕度鏟挖作業。換裝不同的輔助工作裝置還可進行推土、起重和其他物料如木材的裝卸作業。
2、鏟車:用於路基工程的填挖、瀝青混合料和水泥混凝土料場的集料與裝料等作業。此外還可進行推運土壤、刮平地面和牽引其他機械等作業。
三、特性不同
1、裝載機:選用裝載機時,還要充分考慮裝載機的制動性能,包括多個在制動、停車制動和緊急制動三種。制動器有蹄式、鉗盤式和濕式多片式三種。制動器的驅動機構一般採用加力裝置,其動力源有壓縮空氣,氣頂油和液壓式三種。
2、鏟車:具有作業速度快、效率高、機動性好、操作輕便等優點,因此它成為工程建設中土石方施工的主要機種之一。
㈥ 小鏟車什麼牌子的質量比較好
小型裝載機,鏟車換裝不同的輔助工作裝置還可進行推土、起重和其他物料如木材的裝卸作業。在道路、特別是在高等級公路施工中,小型裝載機用於路基工程的填挖、瀝青混合料和水泥混凝土料場的集料與裝料等作業。此外還可進行推運土壤、刮平地面和牽引其他機械等作業。由於小型裝載機具有作業速度快、效率高、機動性好、操作輕便等優點,因此它成為工程建設中土石方施工的主要機種之一。
一、小型裝載機型號
小型裝載機,鏟車目前的主要型號分別為:910、912、916、918、920、926、928、930、932、936。其中常見的,銷量較大的,深受老百姓喜愛的還是916和920、926、928這四種。當然其他型號的也銷量不錯。
二、小型裝載發動機
小型裝載機,鏟車在發動機上面主要匹配了單杠28匹馬力和四缸490、4100、、增壓,發動機牌子:全柴、濰柴、雲內。在高原地區力量要大一般都是用928及以上的裝載機,鏟車。在平原地區,給攪拌機上料一般就用918和920。用戶可根據自己實際情況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小型裝載機、鏟車。
三、小型裝載機測評
車型主要看用什麼的,如果只鏟質量輕體積大的,可以選個載重量小的,反之選個載重量大的,另如果工作環境比較差如粉塵大,散熱不好的地方,應選個大馬拉小車的機型,不置於出現散熱不好,燒缸等問題,小型裝載機沒有一個國家的行業標准,所以買的時間多看看,買怎麼樣的具體看使用情況,滿足自己的工作條件即可,如預算充裕,可買個大的好的。
四、小型裝載機參數
例:920型:卸載高度3.2米,斗寬1.8米0.6立方,490無級變速38千瓦52馬力,50鈴橋,輪胎20.5/16,變速箱240整體,外形尺寸 長5.1米寬1.7米高2.75米,自重3.5噸,載重1000千克,華亞重工價格三萬出頭。
五、小型裝載機圖片視頻
㈦ 小型裝載機車架一般用的是什麼材料,是什麼鋼材
一般雜牌的小型裝載機車架用的材料是普通鋼材,有的還是用人工焊接,容易斷裂,變形.
小裝里實力最強,規格最大的屬山東魯工,小裝行業唯一一家自己製作,選用國標鋼材,利用電腦三維軟體設計開發整車的結構件,工作裝置無死角,加大承載布局,能適應各種工作環境。數控切割(電腦操作)下料,液壓模具工裝定位焊接,製作工藝
更先進、統一,結構合理。重要焊件採用機器人完成,讓焊接質量更有保障。
㈧ 小裝載機斗放不下去收起來正常是怎麼回事
第一種情況:
我們在設計工作裝置時,為了防止裝載機在運輸物料時撒料,通過調整翻斗缸與前車架連接的鉸點位置,使工作裝置從地面收斗位置到規定運輸位置的最高點這一段圓弧運動,鏟斗的收斗限位塊始終是緊緊靠在動臂上的,這樣可以保護工作裝置免受沖擊,防止物料撒落,而且可以簡化駕駛員的操作,不用地面收斗後,到運輸位置時,再操作一下收斗動作。這種功能就是我們常說的「靠擋塊功能」。
通過運動軌跡,我們仔細分析發現,具有該功能的工作裝置如果沒有收斗限位塊的限制,工作裝置從地面收斗位置到規定運輸位置的最高點這一段圓弧運動中,鏟斗與動臂的相對夾角是逐漸減小的。在實際工作中,由於收斗限位塊的限制,鏟斗迫使拉桿去拉動搖臂,將翻斗缸活塞桿壓回去。翻斗缸活塞桿被壓回去是通過翻斗缸前腔補油閥進油,後腔泄荷閥回油實現的。一般來說,後腔泄荷閥的開啟壓力是工作液壓系統的系統壓力的1.25倍。所以,工作裝置從地面收斗位置到規定運輸位置的最高點這一段圓弧運動中,有可能有一點拉桿所收的拉力、搖臂所受的彎矩比地面掘起工況所受的相應力還大。如左圖所示。
第二種情況:
工作裝置在最高點卸料時,用戶往往為了卸料干凈,操縱翻斗油缸,用鏟斗限位塊與動臂進行猛烈碰撞,時間長了,鏟斗限位塊與動臂上都會出現一個凹坑,鏟斗的卸載角已經遠遠超過了設計值,此時的工作裝置連桿機構接近一個死點,即A、B、C三點幾乎成為一條直線,這時工作裝置再收斗,拉桿和搖臂將會受到無窮大的拉力。為了防止出現這種現象發生,最有效的辦法在搖臂與動臂之間焊接卸載限位塊,避免鏟斗與動臂間產生過大的沖擊。
㈨ 裝載機的工作裝置
裝載機的鏟掘和裝卸物料作業是通過其工作裝置的運動來實現的。裝載機工作裝置由鏟斗1、動臂2、連桿3、搖臂4和轉斗油缸5、動臂油缸6等組成。整個工作裝置鉸接在車架7上。鏟斗通過連桿和搖臂與轉斗油缸鉸接,用以裝卸物料。動臂與車架、動臂油缸鉸接,用以升降鏟斗。鏟斗的翻轉和動臂的升降採用液壓操縱。
裝載機作業時工作裝置應能保證:當轉斗油缸閉鎖、動臂油缸舉升或降落時,連桿機構使鏟鬥上下平動或接近平動,以免鏟斗傾斜而撒落物料;當動臂處於任何位置、鏟斗繞動臂鉸點轉動進行卸料時,鏟斗傾斜角不小於45°,卸料後動臂下降時又能使鏟斗自動放平。
綜合國內外裝載機工作裝置的結構型式,主要有七種類型,即按連桿機構的構件數不同,分為三桿式、四桿式、五桿式、六桿式和八桿式等;按輸入和輸出桿的轉向是否相同又分為正轉和反轉連桿機構等。
土方工程用裝載機鏟斗結構,其斗體常用低碳、耐磨、高強度鋼板焊接製成,切削刃採用耐磨的中錳合金鋼材料,側切削刃和加強角板都用高強度耐磨鋼材料製成。
鏟斗切削刀的形狀分為四種。齒形的選擇應考慮插入阻力、耐磨性和易於更換等因素。齒形分尖齒和鈍齒,輪胎式裝載機多採用尖形齒,而履帶式裝開機多採用鈍形齒。斗齒數目視斗寬而定,斗齒距一般為150-300mm。斗齒結構分整體式和分體式兩種,中小型裝載機多採用整體式,而大型裝載機由於作業條件差、斗齒磨損嚴重,常採用分體式。分體式斗齒分為基本齒2和齒尖1兩部分,磨損後只需要更換齒尖。
裝載機特殊工作裝置
1. 加大斗
在標准機型配置的基礎上,加大鏟斗容量,以提高工作效率,以滿足比重較輕物料的鏟裝,如:煤炭等。
2. 岩石王
主要針對裝卸岩石工況,鏟斗的斗臂板、支撐板斗進行了加強,並配備了高耐磨的副刀板、高耐磨精鑄斗齒,從而提高了整個鏟斗的使用壽命。
3. 高卸黑金王
滿足貨車日益增高的圍欄高度,對於煤炭等比重較低的物料,即可滿足高卸載,又可滿足大裝載量,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4. 側卸斗
針對場地狹小特別是隧道作業工況的工作裝置,鏟斗可單向側翻,在隧道作業中可有效降低駕駛員的勞動強度。
5. 夾木叉
主要用於林場及港口進行物料的搬運和裝卸。
6. 快換裝置
主要針對工作場地中存在多種物料需要裝卸的工作環境,駕駛員坐在駕駛室內即可對工作裝置進行快速更換,使用方便、作業效率高,可更換的工作裝置有:鏟斗、夾木叉等。
7. 抓草斗
主要應用於植物秸稈等抓取,具有開口大、壓實緊、抓草效率高等特點。
8. 全自動濾清器排塵機
1. 防止「風槍」吹濾清器導致粉塵迴流,而進入發動機,成為缸體早期磨損的隱患。
2. 省發動機維修費;因清理頻繁,保證了濾清器的通透性,可以縮小濾清器的過濾孔徑,擋住了更多粉塵,提高了發動機的進氣純度,延長發動機使用壽命,可達20%以上。
3. 省濾芯更換費;因工作頻繁,粉塵總量保有率下降,可延長濾清器的使用壽命,節省濾清器80%,延長濾清器保養時間2-3倍,節省濾清器維護費用80%。
4. 省燃油費;有效降低進氣阻力,保證發動機在高轉速時的混合比,增加發動機輸出功率,節省燃油3%-5%。
5. 省人工費;不必拆裝,即可對濾清器進行自動清理,從而減輕了使用者的勞動強度。
㈩ 鏟車溜缸跟胩缸有關系嗎
網路
3圖
裝載機
裝載機是一種廣泛用於公路、鐵路、建築、水電、港口、礦山等建設工程的土石方施工機械,它主要用於鏟裝土壤、砂石、石灰、煤炭等散狀物料,也可對礦石、硬土等作輕度鏟挖作業。換裝不同的輔助工作裝置還可進行推土、起重和其他物料如木材的裝卸作業。在道路、特別是在高等級公路施工中,裝載機用於路基工程的填挖、瀝青混合料和水泥混凝土料場的集料與裝料等作業。此外還可進行推運土壤、刮平地面和牽引其他機械等作業。由於裝載機具有作業速度快、效率高、機動性好、操作輕便等優點,因此它成為工程建設中土石方施工的主要機種之一。
中文名
裝載機
外文名
loader
發明日期
1929年
動力
發動機
適用范圍
工程施工
發展歷程
聽語音
中國裝載機歷經幾十年的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尤其值得稱道、令國人自豪的是裝載機產業如今年產銷已超過16萬台,在如今國際品牌林立的中國市場,國產品牌裝載機仍占據著絕大部分的市場。
1978年中國裝載機年產量僅為1315台,而且累計產量才9454台,2007年銷量就突破了16萬台,僅出口量就超過萬台,比改革開放以前的歷史累積總產量還多;同樣,中國推土機在1978年的年產量僅為1909台,累計產量為11923台。當時進口數量較大,到1980年累積進口達到3333台,特別是在80年代末,進口量佔到市場近30%。2007年推土機的銷量超過7390台,不僅占據了國內絕大部分的市場,還大量出口,僅2007年出口就達2065台,超過1978年全國推土機總產量。
行業發展
中國裝載機行業經過近50年的發展,特別是近10來年的超高速發展,產品技術質量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已越來越小,已得到世界市場、包括最苛刻的歐美市場的廣泛認可。2011年,我國裝載機行業累計銷售裝載機192100台,同比增長14.81%。其中,國內市場銷售裝載機173271台,同比增長10.80%;累計出口裝載機18829台,同比增長72.25%,出口增幅遠高於國內銷量增幅。
2011年前三季度我國華東地區和華北地區的裝載機需求較大,其中華東地區裝載機的銷量佔全國銷量的21.7%,華北地區為19.0%;分產品來看,2011年前三季度5T產品的市場佔有率最大,為66.78%,份額較2010年下降2.88個百分點,其次是3T產品,市場佔有率達到22.57%,份額較2010年上升2個百分點。據統計「十二五」期間我國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仍將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增長率將在20%左右,國家將進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水利工程建設、海洋建設工程、鐵路、公路、城鎮公共交通和基礎設施、電力、輸氣工程、輸電工程建設。預計到2015年,我國裝載機行業銷售量將達到30萬台,其中出口將達到4萬台,我國裝載機行業前景看好。
中國現代輪式裝載機起始於20世紀60年代中期的Z435型。該機為整體機架、後橋轉向。經過幾年的努力,在吸收當時世界最先進的輪式裝載機技術的基礎上,開發成功了功率為162KW的鏟接式輪式裝載機,定型為Z450(即後來的ZL50),並於1971年12月18日正式通過專家鑒定。就這樣誕生了中國第一台鉸接式輪式裝載機,從而開創了中國裝載機行業形成與發展的歷史。Z450型裝載機具有液力機械傳動、動力換擋、雙橋驅動、液壓操縱、鉸接式動力轉向、氣推油加力制動等現代輪式裝載機的基本結構,為當時世界先進水平。也基本上代表了中國第一代輪式裝載的基本結構。該機在總體性能方面具有動力性好,插入力有掘起力大、機動靈活、操縱輕便、作業效率高等一系列優點。
1978年,天工所根據機械部的要求,制訂出以柳工Z450為基型的中國輪式裝載機系列標准。制訂標准時,保留用Z代表裝載機,用L取代「4」代表輪式,改Z450為ZL50,就這樣制訂出了以柳工ZL50型為基型的中國ZL輪式裝載機系列標准,這是中國裝載機發展史上的重大轉折點。該標准制訂出來後按當時的行業分工,柳工、廈工製造ZL40以上的大中型輪式裝載機,成工、宜工製造ZL30以下的中小型輪式裝載機,逐步形成了柳工、廈工、成工和宜工當時的裝載機四大骨幹企業。
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國裝載機製造企業已增加至20多家,初步形成了中國裝載機行業。到目前為止,中國輪式裝載機已經發展到了第三代,但最基本的結構仍然是由Z450(ZL50)演變而來。第二代變化不很大,第三代變化稍大一些。2001年中國裝載機全行業總銷售量已突破3萬台,居世界裝載機市場的前列。因此,中國已經成了世界上裝載機產銷大國。
2006年中國裝載機行業全行業總銷售量為129,793台,比2005年的112,527台,增長了15.3%,凈增了17266台,其凈增量超過了中國裝載機行業「八五」以前任何一年的總銷售量,可以說2006年中國裝載機行業又是一個紅紅火火的豐收年。
2007年1-11月,裝載機26家主要企業累計銷量為143794 台,同比(109397 台)增加34397 台,增幅為31.4%;累計出口為8606 台,占累計銷量的6.0%,同比(3234 台)增加5372 台,增幅達166.1%。2008年,中國裝載機行業增速不減,1-7月,全國裝載機累計銷量為12.0449萬台,同比增幅達30.5%。
中國裝載機工業在發展的同時,一些問題也日益顯露出來。特別是行業進入門檻極低,價格惡性競爭導致企業盈利能力低下,營銷理念缺失,市場難以拓展,產品質量及可靠性差,此外,產品及組織結構老化以及服務升級增加的成本難以消化等因素嚴重等制約了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和品質的提高。
因此,中國裝載機企業必須抓住新的發展形勢,在產品研發上體現差異化戰略和成本領先戰略,繼續加強行業以企業國家級技術中心和高校及科研院所為主體的科研開發體系建設,打造價值鏈營銷,加強品牌建設,提升品牌價值,只有這樣才能在新形勢下立於不敗之地。
主要部件
聽語音
包括發動機,變矩器,變速箱,前、後驅動橋,簡稱四大件
1. 發動機
2. 變矩器上有三個泵,工作泵(供應舉升,翻斗壓力油)轉向泵(供應轉向壓力油)變速泵也稱行走泵(供 應變矩器,變速箱壓力油),有些機型轉向泵上還裝有先導泵(供應操縱閥先導壓力油)
3..工作液壓油路,液壓油箱,工作泵,多路閥,舉升油缸和翻斗油缸
4. 行走油路:變速箱油底殼油,行走泵,一路進變矩器一路進檔位閥,變速箱離合器
5. 驅動:傳動軸,主差速器,輪邊減速器
6. 轉向油路:油箱,轉向泵,穩流閥(或者優先閥)轉向器,轉向油缸
7. 變速箱有一體的(行星式)和分體的(定軸式)兩種
工作裝置
聽語音
裝載機的鏟掘和裝卸物料作業是通過其工作裝置的運動來實現的。裝載機工作裝置由鏟斗1、動臂2、連桿3、搖臂4和轉斗油缸5、動臂油缸6等組成。整個工作裝置鉸接在車架7上。鏟斗通過連桿和搖臂與轉斗油缸鉸接,用以裝卸物料。動臂與車架、動臂油缸鉸接,用以升降鏟斗。鏟斗的翻轉和動臂的升降採用液壓操縱。
裝載機作業時工作裝置應能保證:當轉斗油缸閉鎖、動臂油缸舉升或降落時,連桿機構使鏟鬥上下平動或接近平動,以免鏟斗傾斜而撒落物料;當動臂處於任何位置、鏟斗繞動臂鉸點轉動進行卸料時,鏟斗傾斜角不小於45°,卸料後動臂下降時又能使鏟斗自動放平。
綜合國內外裝載機工作裝置的結構型式,主要有七種類型,即按連桿機構的構件數不同,分為三桿式、四桿式、五桿式、六桿式和八桿式等;按輸入和輸出桿的轉向是否相同又分為正轉和反轉連桿機構等。
土方工程用裝載機鏟斗結構,其斗體常用低碳、耐磨、高強度鋼板焊接製成,切削刃採用耐磨的中錳合金鋼材料,側切削刃和加強角板都用高強度耐磨鋼材料製成。
鏟斗切削刀的形狀分為四種。齒形的選擇應考慮插入阻力、耐磨性和易於更換等因素。齒形分尖齒和鈍齒,輪胎式裝載機多採用尖形齒,而履帶式裝開機多採用鈍形齒。斗齒數目視斗寬而定,斗齒距一般為150-300mm。斗齒結構分整體式和分體式兩種,中小型裝載機多採用整體式,而大型裝載機由於作業條件差、斗齒磨損嚴重,常採用分體式。分體式斗齒分為基本齒2和齒尖1兩部分,磨損後只需要更換齒尖。
裝載機特殊工作裝置
1. 加大斗
在標准機型配置的基礎上,加大鏟斗容量,以提高工作效率,以滿足比重較輕物料的鏟裝,如:煤炭等。
2. 岩石王
主要針對裝卸岩石工況,鏟斗的斗臂板、支撐板斗進行了加強,並配備了高耐磨的副刀板、高耐磨精鑄斗齒,從而提高了整個鏟斗的使用壽命。
3. 高卸
滿足貨車日益增高的圍欄高度,對於煤炭等比重較低的物料,即可滿足高卸載,又可滿足大裝載量,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4. 側卸斗
針對場地狹小特別是隧道作業工況的工作裝置,鏟斗可單向側翻,在隧道作業中可有效降低駕駛員的勞動強度。
5. 夾木叉
主要用於林場及港口進行物料的搬運和裝卸。
6. 快換裝置
主要針對工作場地中存在多種物料需要裝卸的工作環境,駕駛員坐在駕駛室內即可對工作裝置進行快速更換,使用方便、作業效率高,可更換的工作裝置有:鏟斗、夾木叉等。
7. 抓草斗
主要應用於植物秸稈等抓取,具有開口大、壓實緊、抓草效率高等特點。
發展趨勢
聽語音
國產輪式裝載機正在從低水平、低質量、低價位、滿足功能型向高水平、高質量、中價位、經濟實用型過渡。從仿製仿造向自主開發過渡,各主要廠家不斷進行技術投入,採用不同的技術路線,在關鍵部件及系統上技術創新,擺脫產品設計雷同,無自己特色和優勢的現狀,從低水平的無序競爭的怪圈中脫穎而出,成為裝載機行業的領先者。
(1)大型和小型輪式裝載機,在近幾年的發展過程中,受到客觀條件及市場總需求量的限制。競爭最為激烈的中型裝載機更新速度將越來越快。
(2)根據各生產廠家的實際情況,重新進行總體設計,優化各項性能指標,強化結構件的強度及剛度,使整機可靠性得到大步提高。
(3)細化系統結構。如動力系統的減振、散熱系統的結構優化、工作裝置的性能指標優化及各鉸點的防塵、工業造型設計等。
(4)利用電子技術及負荷感測技術來實現變速箱的自動換擋及液壓變數系統的應用,提高效率、節約能源、降低裝載機作業成本。
(5)提高安全性、舒適性。駕駛室逐步具備FOPS&ROPS功能,駕駛室內環境將向汽車方向靠攏,方向盤、座椅、各操縱手柄都能調節,使操作者處於最佳位置工作。
(6)降低雜訊和排放,強化環保指標。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降低裝載機雜訊和排放的工作已迫在眉捷,許多大城市已經制定機動車的雜訊和排放標准,工程建設機械若不符合排放標准,將要限制在該地區的銷售。
(7)廣泛利用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特別是機、電、液一體化技術,提高產品的壽命和可靠性。
(8)最大限度地簡化維修盡量減少保養次數和維修時間,增大維修空間,普遍採用電子監視及監控技術,進一步改善故障診斷系統,提供司機排除問題的方法。
分類
聽語音
常用的單斗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