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PSA制氮機的比較
隨著工業的迅速發展,氮氣在化工、電子、冶金、食品、機械等領域獲得了廣泛的應用,我國對氮氣的需求量每年以大於8%的速度增加。 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在尋常的狀態下表現為很大的惰性,不易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因此,氮氣在冶金工業、電子工業、化工工業中廣泛的用來作為保護氣和密封氣,一般保護氣的純度要求為99.99%,有的要求99.998%以上的高純氮。液氮是一個較方便的冷源,在食品工業、醫療事業以及畜牧業的精液貯藏等方面得到越來越普遍的應用。在化肥工業生產合成氨時,合成氨的原料氣—氫、氮混合氣若用純液氮洗滌精製,可使惰**氣體的含量極微小,一氧化硫和氧的含量不超過20ppm。
純凈的氮氣無法從自然界直接汲取,主要採用空氣分離法。空氣分離法中包括:深冷法、變壓吸附法(PSA)、膜分離法。
二、PSA制氮機的工藝流程和設備簡介
1、工藝流程簡介
空氣經空氣過濾器清除灰塵和機械雜質後進入空氣壓縮機,壓縮至所需壓力,經嚴格的除油、除水、除塵凈化處理,輸出潔凈的壓縮空氣,目的是確保吸附塔內分子篩的使用壽命。裝有碳分子篩的吸附塔共有二個,一個塔工作時,另一個塔則減壓脫附。潔凈空氣進入工作吸附塔,經過分子篩時氧、二氧化碳和水被其吸附,流至出口端的氣體便是氮氣及微量的氬和氧。另一塔(脫附塔)使已吸附的氧氣、二氧化碳和水從分子篩微孔中脫離排至大氣中。這樣兩塔輪流進行,完成氮氧分離,連續輸出氮氣,見圖-2。變壓(_bian4 ya1)吸附製取的氮氣純度為95%-99.9%,假如需要更高純度的氮氣需增加氮氣凈化設備。變壓吸附制氮機輸出的95%-99.9%氮氣進入氮氣凈化設備,同時通過一流量計添加適量的氫氣,在凈化設備的除氧塔中氫和氮氣中的微量氧進行催化反應,以除去氧然後經水冷凝器冷卻,汽水分離器除水,再通過乾燥器深度乾燥(兩個吸附乾燥塔交替使用:一個吸附乾燥除水,另一個加熱脫附排水),得到高純氮氣,此時的氮氣純度可達99.9995%,見圖-3。目前海內變壓吸附制氮最大的生產能力為3000m3n/h。
三、深冷制氮的工藝流程和設備簡介
1、深冷制氮的典型工藝流程:
整個流程由空氣壓縮及凈化、空氣分離、液氮汽化組成。
⑴ 空氣壓縮及凈化
空氣經空氣過濾器清除灰塵和機械雜質後進入空氣壓縮機,壓縮至所需壓力,然後送入空氣冷卻器,降低空氣溫度。再進入空氣乾燥凈化器,除去空氣中的水份、二氧化碳、乙炔及其它碳氫化合物。
⑵ 空氣分離:
凈化後的空氣進入空分塔中的主換熱器,被返流氣體(產品氮氣、廢氣)冷卻至飽和溫度,送入精餾塔底部,在塔頂部得到氮氣,液空經節流後送入冷凝蒸發器蒸發,同時冷凝由精餾塔送來的部分氮氣,冷凝後的液氮一部分作為精餾塔的迴流液,另一部分作為液氮產品出空分塔。
由冷凝蒸發器出來的廢氣經主換熱器復熱到約130K進膨脹機膨脹製冷為空分塔提供冷量,膨脹後的氣體一部分作為分子篩的再生和吹冷用,然後經消音器排入大氣。
⑶ 液氮汽化
由空分塔出來的液氮進液氮貯槽貯存,當空分設備檢修時,貯槽內的液氮進入汽化器被加熱後,送入產品氮氣管道。
深冷制氮可製取純度≧99.999%的氮氣。
四、深冷制氮與變壓吸附制氮的技術經濟比較
1、流程比較
從以上的論述中我們可以發現:變壓吸附制氮流程簡朴,設備數量少,主要設備僅有空壓機、空氣乾燥器、吸附制氮機和儲氣罐等。而深冷制氮流程復雜,設備數量多,主要設備有空壓機、空冷器、空氣凈化乾燥器、換熱器、膨脹機和精流塔等。
制氮機
2、產品種類和純度比較
深冷制氮不僅可以生產氮氣而且可以生產液氮,滿意需要液氮的工藝要求,並且可在液氮貯槽內貯存,當出現氮氣間斷負荷或空分設備小修時,貯槽內的液氮進入汽化器被加熱後,送入產品氮氣管道滿意工藝裝置對氮氣的需求。深冷制氮的運轉周期(指兩次大加溫之間的間隔期)一般為1年以上,因此,深冷制氮一般不考慮備用。而變壓吸附制氮只能生產氮氣,無備用手段,單套設備不能保證連續長周期運行。
深冷制氮可製取純度≧99.999%的氮氣。氮氣純度受到(de dan qi _dan qi chun shou )氮氣負荷、塔板數量、塔板效率和液空中氧純度等的限制,調節范圍很小。因此,對於一套深冷制氮設備其產品純度基本是一定的,不便調節。變壓吸附制氮製取的氮氣純度一般在95%-99.9%范圍內,假如需要更高純度的氮氣需增加氮氣凈化設備。氮氣純度只受產品氮氣負荷的影響,在其他條件不變情況下,氮氣排出量越大,氮氣的純度就越低;反之則越高。因此,對於一套變壓吸附制氮設備只要負荷答應其產品純度可以在90-99.9%之間任意調節。
3、運行控制比較
深冷法由於是在極低溫度下進行的,設備在投入正常運行之前,必須有一個預冷啟動過程,啟動時間即從膨脹機啟動至氮氣純度達到要求的時間一般不小於12h;設備在進入大修之前,必須有一段加溫解凍的時間,一般為24h。因此,深冷法制氮設備不宜常常起、停,宜長時間連續運行。變壓吸附法啟動時,只要按一下按鈕,啟動30分鍾內便可以獲得合格的氮氣產品,假如需要高純的氮氣,那麼經過氮氣凈化裝置,大約再用30分鍾便可獲得99.99%-99.9999%的高純氮氣。停機時也只需按一下按鈕便可。因此,變壓吸附制氮特殊適用於間斷運行的情況。
現在深冷法制氮一般均採用先進的DCS(或PLC)計算機控制技術,實現中控、機旁、就地一體化的控制,可有效的監控整套設備的生產過程。變壓吸附制氮採用智能化全自動控制,按鈕即可進行氮氣生產,無需專人治理。
五、結論
對於石油化工裝置,所需氮氣純度大多為99.9%,從以上對深冷制氮和變壓吸附制氮的簡介及比較中,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a)當氮氣連續負荷大於600 m3n/h,間斷負荷用量不太大,可以通過液氮汽化滿意要求時,應採用深冷制氮。
b)當氮氣連續負荷大於600 m3n/h,間斷負荷用量大,液氮汽化已不能滿意其用量時,可採用以深冷制氮為主,變壓吸附間斷供氣的方式。
c)當氮氣連續負荷小於600 m3n/h,可採用變壓吸附制氮。
d)變壓吸附制氮特殊適用於氮氣負荷小於3000 m3n/h,氮氣純度為95%,並且是間斷運行工況。
e)當工藝裝置需要液氮時,除非有外部供給液氮的可能,否則均應採用深冷制氮。
㈡ 我們公司有幾套活性炭吸附系統,現在想加一套單機脫附系統,這樣可以把活性炭再生,有推薦嗎
廠家不推薦
一、活性炭吸附脫附催化燃燒產品技術原理;根據活性炭吸附效率高和催化燃燒節能兩個基本原理設計,採用雙氣路連續工作,一個催化燃燒室,兩個吸附床交替使用。先將有機廢氣用活性炭吸附,當快達到飽和時停止吸附,然後用熱氣流將有機物從活性炭上脫附下來使活性炭 ;脫附下來的有機物已被濃縮(濃度較原來提高幾十倍)並送往催化燃燒室催化燃燒成二氧化碳及水蒸氣排出。當有機廢氣的濃度達到2000PPm以上時,有機廢氣在催化床可維持自燃,不用外加熱。燃燒後的尾氣一部分排入大氣,大部分被送往吸附床,用於活性炭 。這樣可滿足燃燒和吸附所需的熱能,達到節能的目的。 後的可進入下次吸附;在脫附時,凈化操作可用另一個吸附床進行,既適合於連續操作,也適合於間斷操作。
二、活性炭吸附脫附催化燃燒適用范圍;塗裝、印刷、機電、家電、製鞋、塑料及各種化工車間里揮發或泄漏出的有害有機廢氣的凈化及臭味的消除,適用較低濃度的、不宜直接燃燒或催化燃燒和吸附回收處理的有機廢氣,尤其是對大風量的處理場合,均可獲得滿意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三、活性炭吸附脫附催化燃燒主要特點;該設備設計原理先進、用材 ,性能穩定,結構簡便, 可靠,節能省力,無二次污染。設備佔地面積小,重量輕。吸附床採用抽屜式結構,裝填方便,便於 換。耗電量小,催化燃燒室採用蜂窩陶瓷狀為載體的貴金屬催化劑,阻力小,活性高。當有機廢氣濃度達到2000PPm以上時,可維持自燃。
活性炭吸附脫附催化燃燒器 設計:在催化凈化裝置前後均有阻火除塵系統,設備頂部設有泄壓系統。設備內外均設有消靜電裝置,高空管道設有避雷裝置。設備內設置多點溫控點,同時設有自動報警系統,設有超溫自動降溫系統。設備設有風機過載保護、超溫保護、防火連鎖保護,在設備進口設有 防火閥門,當出現高溫時,防火閥關閉,直排閥門自動打開。脫附時當控制和監控系統發生錯誤或失靈時,溫度控制儀會發生報警自動停止加熱,並且補冷系統會自動打開,當脫附風機運行時突然出現故障加熱系統和風機連鎖,加熱會自動停止,並且補冷系統會自動打開,並啟動直排系統。脫附過程中間歇注入97%氮氣,脫附程序完畢後注入97%氮氣進入活性炭吸附床,排除因活性炭自身蓄熱自燃帶來的 隱患。
活性炭吸附脫附催化燃燒器催化燃燒是用催化劑使有害氣體中的可燃組分在較低的溫度下氧化分解的凈化方法。對於HC和有機溶劑蒸汽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並釋放出熱量。催化燃燒需將待凈化處理的有害氣體先混合均勻並預熱到催化劑所需的起燃溫度,使有害氣體中的可燃組分開始氧化放熱反應。
活性炭吸附脫附催化燃燒器主要作用有以下幾點:
1)內部加熱元件產生熱能後,通過風機和連接管道將熱空氣吹入活性炭床,使活性炭床升溫;
2)經過吸附工藝的活性炭在溫度變化後,有機物從活性炭中氣化解析出來,在風機負壓引導下有機物通過脫附管道進入催化燃燒床再次升溫並與填裝在催化燃燒床內部的貴金屬催化劑發生化學反應,有機物得到二次分解凈化。
3)當催化床溫度達到250~300℃時,有機物即可開始反應,利用廢氣燃燒產生的熱空氣循環使用,反應後的熱量達到 值時加熱元件可以停止工作(即為無功率運行狀態)。
4)活性炭脫附後的小風量、高濃度有機廢氣先進入換熱器進行換熱,實現對余熱的回收,換熱器後通過加熱器(採用多組電加熱管進行加熱)對廢氣進一步升溫,升溫後的有機廢氣達到廢氣在催化劑作用下的起燃溫度。廢氣進入催化燃燒床,在催化劑的作用下,高溫裂解成 CO2 和 H2O,有機成分得到凈化,同時有機廢氣裂解釋放出熱量使氣體溫度進一步升高,凈化後的尾氣經過兩級換熱器實現余熱的回收利用。
㈢ 熱能表檢定裝置的裝置主要部分介紹
控制櫃的功能如下:
(1)可用啟動、停止按鈕來開啟和停止裝置。
(2)通過指示燈可清晰反映恆溫槽、氣泵、儀表、各個加熱管的運行狀態。
(3)通過變頻器、差壓表、壓力表、溫控儀、大小流量計的大屏幕顯示儀來實現顯示時的數據。
(4)實時顯示裝置的A、B、C相電流及相電壓。
(5)採用六位數字式高准確度熱電阻檢定儀來測量直流電阻的阻值,從而准確的得到恆溫槽的標准溫度值。
(6)採用主控機和微控機進行實時通訊,雙向傳輸數據和指令。 熱水流量檢定裝置由加熱循環水箱、變頻水泵、熱水流量標准器(標准表)、熱水試驗管路、換向器、控制系統等組成。
1.循環熱水箱
根據熱能表檢定規程的要求,熱能表的總量檢定及流量檢定應在(50±5)℃的水溫下進行。因此循環水箱不僅要具有加熱及溫度調節功能,還要有較好的保溫功能。熱水箱內部水循環保持水溫均勻穩定。
循環熱水箱由加熱管、鉑電阻溫度感測器及PID溫度調節儀組成,是整個裝置熱水流量的來源。為熱能表檢定裝置而設計的保溫設備,由內、中、外三層組成。中層為性能良好的保溫材料。外觀美觀,加熱快且保溫性能好。為了縮短加熱時間,提高檢定效率,本系統設計了大功率純不銹鋼加熱管,加熱快,壽命長,對緩沖罐也保溫並微加熱,對熱水箱內熱水緩慢循環,水溫均勻穩定。
其技術指標如下: 使用介質 軟水 電導率 >5μS/cm 容量 1m 功率 9kw 升溫速度 >10℃/1h 2、變頻水泵
變頻水泵是整個系統的動力來源,其性能嚴重影響到檢定系統的穩定性,我們採用的是日本三菱變頻配西德威樂水泵。其性能好轉速均勻穩定,噪音低,壽命長,保證了裝置流量的穩定性要求。
3、調節閥和開關閥
閥門是整個流量控制的重要部件,它的好壞直接關繫到整個裝置的性能。本裝置採用的閥門有調節閥(調節流量大小)和開關閥(控制水流的方向及水流的導通與切斷)兩類。
4、標准表
所謂標准表法檢定裝置指以標准流量計為流量計作為檢定的標准表。本裝置採用科隆公司的電磁流量計作為標准表,該電磁流量計是國際上信譽良好的品牌,0.2級;脈沖當量高達0.1ml/p,即最小讀數可至0.1ml。因此其精度高,重復性好,性能穩定可靠。
5.精密電子稱
精密電子稱是質量法檢定裝置熱水流量標准系統的主要標准器。本裝置採用瑞士品牌,皮薩三檔自動轉換的精密電子稱,其特點是測量精度高(准確度為1/6000)、抗過沖能力強、皮重允許達到稱量95%、自動復零、自動換檔、量程寬(一台抵三台)、經濟實用、性能穩定性、維護簡單、壽命長。 配對溫度感測器檢定裝置由恆溫槽、二等標准鉑電阻溫度計、熱電阻檢定儀組成。
1.恆溫槽
用來模擬熱量表進水口與出水口的環境溫度。為了減小設備體積,操作方便,採用兩槽一體式熱量表專用恆溫槽。
設備採用大功率加熱器作為加熱裝置,以製冷壓縮機作為降溫裝置,其特點是升溫和降溫速度快,過度時間短(小於4分鍾),是國內外溫度波動度小及溫度均勻度好的恆溫槽,大大提高了系統的精度和效率。
其技術指標如下: A槽 B槽 工作溫度范圍 4℃-95℃ 室溫-95℃ 溫度波動度 ±0.01℃/30 min ±0.01℃/30 min 溫度均勻度 0.005℃-0.01℃ 0.005℃-0.01℃ 過渡時間 ≤4min ≤4min 槽體容積 13L 13L 工作介質 軟水 軟水 總功率 2.2kw 1.5kw 電源 220V/50Hz 220V/50Hz 外型尺寸 900(mm)×450(mm)×1150(mm) 2.二等標准鉑電阻溫度計
該設備是整套裝置中溫度測量的標准器具,採用兩只石英外護管二等標准鉑電阻溫度計。特點是具有極佳的長期和短期穩定性。
3.熱電阻檢定儀
用於測量直流電阻的阻值(二等標准鉑電阻溫度計),依此得到恆溫槽的標准溫度值。本裝置採用一台六位半數字式高准確度熱電阻檢定儀,該儀表測量准確度高,分辨力高達萬分之一歐,穩定性、線性度好,抗干擾能力強,而丑具有兩個測量通道。該儀表不需要配備其它設備即可直接測量四線制(或兩線制)直流熱電阻。
其技術指標如下: 測量范圍 0 -220.0000Ω 分辨力 0.1mΩ 測量速度 3次/秒 誤差 ±(0.006%RD+1 0字) 長期穩定性 在產品參比條件下,一年內的誤差符合±(0.0 1%RD+1 0字) 計算器檢定裝置是對熱量表的計算器部分進行准確性測試的裝置。它由標准電阻箱、脈沖信號發生器、恆溫槽、二等標准鉑電阻、熱電阻檢定儀等組成。
工作原理:根據被檢熱量表的流量感測器及配對溫度感測器是否可拆卸,又有兩種不同的檢測方法,即完全模擬信號法和組合模擬信號法。
完全模擬信號法工作原理:採用標准脈沖發生器和標准電阻箱為被檢計算器提供模擬流量和溫度信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熱能積算後,將檢定裝置提供的標准熱能值與被檢計算器顯示的熱能進行比較,從而確定計算器的准確性。該方法主要實用於對在生產過程中還沒有裝配流量如感器和配對溫度感測器的熱量表的檢定。
組合模擬信號法工作原理:由兩個恆溫水槽模擬供熱管路中供水、回水的溫度,用標准脈沖發生器提供一定數量的標准流量值,將兩支標准鉑電阻溫度計和被檢計算器的兩個溫度感測器分別置於兩個恆溫水槽中,由兩個恆溫槽標准溫度計算出的焓差值與標准流量的乘積得出標准熱量值,與熱量表計算器顯示的熱能累計值相比較,從而確定溫度感測器和計算器的准確性。該方法主要實用於已經裝配好配對溫度感測器且無法拆卸的熱量表的檢定。
㈣ 熱處理會涉及到哪些設備和工輔材料
設備:設計生產電爐、油爐、燃氣爐、對開式罩式爐、全纖維台車爐、推桿爐、鋁合金淬火爐、鋁合金時效爐、井式爐、強對流光亮罩式爐、箱式爐、台車爐、烘箱、熱風循環爐、連續式熔化保溫爐等熱處理設備
介質:水,鹽水,油等
㈤ 活性炭「脫附」和「再生」是什麼
活性炭再生法,活性炭再生是吸附飽滿的活性炭通過一定條件處理後再次活化。活性炭在環境保護,工業與民用方面己被大量使用,並且取得了相當的成效,然而活性炭在吸附飽合被更換後,使用活性炭吸附是一個物理過程,因此還可以採用高溫蒸汽將使用過的活性炭內之雜質進行脫附,並使其恢復原有之活性,以達到重復使用的目的,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再生後的活性炭其用途仍可連續重復使用及再生。活性炭再生是吸附飽滿的活性炭通過一定條件處理後再次活化。
所謂活性炭再生,其實是指通過外界刺激帶來活性炭外部環境變化,使活性成分重新活化達到重復使用目
活性炭圖片
(4張)
的的操作和方法。隨著活性炭行業的廣泛關注和在市場的發展,如今活性炭已應用在生活中的各個領域內。
一、
活性炭再生的定義
活性炭再生(即活化),是指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在不破壞活性炭原有結構的前提下,將吸附於活性炭上的吸附質予以去除,恢復其吸附性能,從而達到重復使用的目的。
1、
活性炭再生能達到的指標和效果
採用的自燃直熱回轉爐內熱型製造活性炭裝置可用較低能耗使飽和活性炭再生,該裝置對活性炭的再生利用率可達到81%-92%,再生後活性炭的理化指標達到或接近新炭標准,在國內該領域處於領先水平。
2、
對飽和活性炭再生的技術先進性
(1)
連續生產、質量穩定,好控制,裝置結構新穎,操作簡便,基礎設施投入少,設備體積小,設計合理;
(2)
乾燥、焙燒、活化三個階段一次完成;
(3)
可接收活性炭的再生范圍較廣,飽和活性炭的顆粒只要在小於50目以下,都可以再生,對一些不太導電的飽和活性炭難於用放電加熱的再生方法的就可以在該裝置中進行活化再生;
(4)
活化溫度大於800℃設備正常運行後,不需外部補充熱量;
(5)
通入活化氣體即可對炭化料進行活化,製造出新的活性炭,並補充一定量的空氣,來得到製造活性炭所需要的溫度;
(6)
整個製造新炭、再生活性炭操作過程可實現自動控制;
㈥ 機械設備的基本設計怎麼做包括哪些內容需要注意什麼
機械設計往往離不開自己的閱歷,經驗的積累固然可以從書本上學到不少,但是事非躬親很難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對別人的經驗,自己沒有一定的基礎,要理解吸收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呵呵。
機械設計貫穿設計、製造、使用,維護的整個過程,設計時的疏忽總會在這些方面反映出來,成功與否是很容易判斷的。設計的過程中,受製造的影響很大,亦就是說好的設計是不能脫離製造的,對製造越了解,越有助於提高設計水平。設計的圖紙,投入生產,我沒見過多少能立即按圖加工裝配,在審圖、工藝等過程發現大堆的問題很常見,包括所謂「資深」的高工,總工拿出的圖紙,還是經過多次開會研究反復討論的出來的結果,原因是多方面的,繪圖的規范性,看圖者的水平是一方面,但設計方對製造工藝的了解不深入是主要原因。怎樣判定自己對製造的了解程度?最簡單的方法是隨手抓一張自己設計的東西的圖紙你是否能說出它的製造全過程。鑄、鍛、車、鉗、銑、刨、磨,只是這樣子,肯定是不行,在機械廠做過幾年的誰不知道?必須細分下去,要全面了解各過程。比如說鑄造時候怎麼分型,澆口冒口怎麼放,可能會有什麼樣的鑄造缺陷產生,零件結構在熱處理的時候會不會導致意外情況發生的,怎麼在零件結構上進行優化,切削加工過程,在腦海中虛擬出來,總共用幾把刀,轉速,走刀量,甚至鐵屑望哪裡飛,各把刀使用的順序,車工,銑工,磨工的操作動作全過程,如此等等,才算是有了比較好的基礎。不是說搞設計的一定要會玩車床,銑床,會燒電焊才可以,但是要知道這些作業特點,在設計時加以充分考慮,作為搞機械設計的人這樣才比搖車床燒電焊的強,才有安身立命之處。如此,在設計過程中,就會規避一些不合理的結構,設計的質量自然提高不少,可是還不夠,一個有十年八年的工齡的技工能提出比你更成熟的細節方案(盡管整體的設計統籌他們做不了),但是多少個不眠的夜晚設計出就這樣一個結果,豈不是斯文掃地耶?唯一的解決辦法,多看書。別人總結出來的通常與生產相結合,俱是心血的結晶。帶著問題學,多想就能消化。再也不會說「只要保證同心度就行了」這樣愚蠢的回答,關鍵是你已經指出保證同心度的方法,甚至前輩的錯誤。這個時候,沒人再叫你小錢、小趙,連老闆都叫你錢工、趙工,挺受尊敬的吧。摸摸下巴,鬍子長出來了,尿布丟了,孩子叫媽了,呵呵成就感也來了。可是設計總是為了使用,好的設計必須具備一點點人性的,設計一套工藝裝備,一試產,效率高質量好,老闆來搞杯慶功酒。過了幾天,發現人家棄之不用了,原因是操作者罵娘啊。用起來痛苦啊。而且要注意的細節又多,別個就是個操作工他要是考慮的那麼多因素就不會還在那裡做操作工了啊。設計不利於使用,就面臨淘汰,有很多的成套設備,如汽車的發動機變速箱之類正常運轉時「挺好的,「,可其中一個小鍵槽,一個軸承位,什麼的地方壞了,整個就不能用,廠方只賣整件,要配件不賣,自己加強還真的沒地方加了,換了幾個廠去買,擺了一堆,用戶只好敬而遠之,立了個技改項目--可憐的技改。這樣的事情只要是在機械行業轉的久的都會有所見所聞。使用根本就離不開維修,好的設計更不能忽視維修性。在一條大型的的生產線上,關鍵的設備,總共一年也就維修那麼兩次,但是每此都要把設備大卸八塊,行車叉車千斤頂撬杠十八般兵器還不夠用,老師傅們還要自己專門動腦動手玩幾樣好用的專用家當來伺候,導致停產的損失已經超過設備本身的價值,真是個無言的結局。一套大型設備僅因更換一隻油封什麼的,都要幾乎將整機完全分解,使用單位不罵設計乾的是斷子絕孫的玩意才怪,真的是設計者的悲哀
我們搞設計不光是要站在製造的基礎上,還要有創新,但一定要學會繼承。現在,全社會都在強調創新,但我們不能一強調創新,就瞧不起原有的東西。通常的創新分為兩種,一種就是構成事物舊有元素的重新組合,一種是在舊有元素上加一些新的元素。所以,不管怎樣,創新的東西總是含有一些舊有事物的影子是不可否認的。正像哲學中所講,新事物都是在肯定中否定,否定中有肯定中產生的。比如我們人類,雖然說是大自然的天之驕子,但實際上,我們99%的基因都是和大猩猩一樣的。如果人類不是在繼承大猩猩的基因基礎上,有1%的突破,人類的出現是難以想像的,如果有人說我有志氣,不需要繼承大猩猩的基因,我自己搞一個100%純人類基因,那您就是再過一億年,也搞不出來一個人類來。所以說,不能為了創新,把舊有的東西全盤拋棄。原有的東西就如同一盤菜,創新就如同一點點調料,有了這么一點調料,菜的味道更加鮮美。但沒有人為了純鮮美,不要菜,光來一盤炒調料的。所以我們強調創新,但不能忘記繼承,只有繼承,沒有創新,那是因循守舊,而只有創新,沒有繼承,那是空中樓閣。克隆可能很多的人認為是最安全最省事的一種設計方式。但是作為從事設計行業的人來講,克隆是一件可恥的事情。所謂一抄二改三創造。簡練的概括了設計人員的成長之路。 剛入門的時候,只能照抄,但是在抄襲的同時要拚命的去理解原設計者的意圖和思維,理解整個機器的傳動,各個裝置之間的相互關聯,每個零件的相互關系,理解了之後就可以出圖,圖紙上就可以有明確的尺寸配合要求,形位公差約束。只知道畫下來,隨手胡扯幾根線條上去,大概感覺機器精度比較高,就玩命的把精度往上提動不動就0.005,0.002,在圖紙上大言不慚的簽名在設計欄。號稱自己搞的東西是很精密的。這種不知所謂的號稱機械機械設計工程師的信手拈來滿地都是。
模仿優秀的作品是每一個設計師的必走之路。但是做設計,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人也要有自己鮮明的個性,久了,就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風格的養成與一個人的藝術素養和個人修養有直接關系。羅嗦的人搞出來的東西就是那麼羅嗦的,小氣的人搞出來的東西就是一副小家子氣,不負責任的人搞出來的機器就跟那人的德行一樣的不負責任。能有自己的設計理念,設計風格,就是不一樣,這樣搗騰出來的東西就有了獨特的靈魂。行家一看就知道,這是用心的傑作。
在抄襲的時候積累了經驗就要抱著否定的態度學習。查閱資料,多看些經典的設計案例,和設計的禁忌,與自己接觸過的一些東西進行對比,就有了大的提高。就可以在現有的機器上動手術。如:提高機器的附加值,完善更多的功能,讓整機具備更高的可靠度。從而迎合高端的客戶;或者進行結構精簡,保留一些常用功能,降低成本,滿足些買不起那麼也用不上多功能的客戶的需求。做到這樣就可以稱的上做機械設計開始入門了。能不能成為世界級的發明家這個事情很難說的,呵呵。但是憑自己多年經歷見識,將一些結構進行組合,變異,嫁接,創造一些新的東西是不難的。與其用一生的時間去研究永動機之類的高深課題,或者搞一些莫名其妙不能創造任何價值的所謂專利,不如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做些能在這個美麗的星球上留下點印記的事情。到時候老得快死了,臨終的時候還會想到,活了這么多年,搗騰了那麼多機器在地球上跑,足以含笑九泉。
一個真正談的能稱之為 機械設計工程師, 需要十年甚至十年以上的磨礪。還要有相當的天分以及勤奮和能造就人的環境。 天才等於99%的勤奮+1%的努力其實說的並不是只要下苦工就會有成就。這句話說的是若一個人對某個職業沒有那1%天分,再勤奮也是沒有用的。勤奮是一個發掘自己天分的一個途徑,是有所成就的必須條件之一,而不是全部。絕對不是。
機械零件材料選用的原則要考慮三個方面的要求
1、使用要求(首要考慮):
1)零件的工況(震動,沖擊,高溫,低溫,高速,高載都應當慎重對待);;
2)對零件尺寸和質量的限制;
3)零件的重要程度。(對於整機可靠度的相對重要性
2、 工藝要求:
1)毛坯製造(鑄造,鍛打,切板,切棒);
2)機械加工;
3)熱處理 ;
4)表面處理;
3、經濟性要求:
1)材料價格(普通圓鋼與冷拉型材,精密鑄造,精密鍛造的毛坯成本與加工成本的對比,);
2)加工批量和加工費用;
3)材料的利用率;(如板材,棒料,型材的規格,合理的加以利用)
4)替代(盡量用廉價材料來代替價格相對昂貴的稀有材料,如在一些耐磨部位的套用球墨替代銅套,用含油軸承替代車削加工的一些套,速度負載不大的情況下,用尼龍替代鋼件齒輪或者銅蝸輪等等)。
另外,還要考慮當地材料的供應情況。
機械設計的基本要求
a) 對機器使用功能方面的要求要注意協調、平衡!防止木桶效應的出現
b) 對機器經濟性的要求 設計經濟性,在短的時間里投產上市,撈回開發期間的消耗,甚至邊設計邊製造, 使用經濟性 要有最佳的性能價格比(產品在小批量做開始賺了,再來改的更好)
2、對機械零件設計的基本要求
a) 在預定工作期限內正常、可靠地工作,保證機器的各種功能
b) 要盡量降低零件的生產、製造成本
c) 盡可能多的採用市場常見標准件。
d) 對可能系列化的產品,盡可能的在開始設計的時候考慮零件的通用性,無法通用的也要盡可能的在結構上類似,以減少製造過程的工藝編排,夾具工裝設計的工作量。
㈦ vocs企業與voc企業是什麼意思
一。汽車塗裝生產線是汽車製造過程中產生「三廢」最多的環節,其中塗裝廢氣是塗裝「三廢」的主要部分。塗裝車間的廢氣主要是塗料中含有的有機溶劑和塗膜在噴塗及烘乾時的分解物,統稱為揮發性有機物(VOCs),其成份主要有甲苯和二甲苯。這些成份對人的健康和生活環境有害,並且有惡臭,人如果長期吸入低濃度的有機廢氣,會引發咳嗽、胸悶、氣喘甚至肺氣腫等慢性呼吸道疾病,是目前公認的強烈致癌物。除此之外,有機廢氣對光化學煙霧、酸雨的形成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據汽車塗裝生產工藝,塗裝廢氣主要來自於噴塗、乾燥過程。所排放的污染物主要為:噴漆時產生的漆霧和有機溶劑,乾燥揮發時產生的有機溶劑。漆霧主要來自於空氣噴塗作業中溶劑型塗料飛散的部分,其成分與所使用的塗料一致。有機溶劑主要來自於塗料使用過程中的溶劑、稀釋劑,絕大部分屬揮發性排放,其主要的污染物為二甲苯、苯、甲苯等。故塗裝中排放的有害廢氣的主要發生源為噴漆室、晾乾室、烘乾室。
1、汽車生產線廢氣處理方法
1.1烘乾過程有機廢氣的治理方案
電泳、中塗、面塗烘乾室排出的氣體屬於高溫、高濃度廢氣,適合採用焚燒的方法進行處理。目前烘乾過程常用的廢氣處理措施有:蓄熱式熱力氧化技術(RTO)、蓄熱式催化燃燒技術(RCO)、TNV回收式熱力焚燒系統
1.1.1蓄熱式熱力氧化技術(RTO)
蓄熱式熱氧化器(Regenerative Thermal Oxidizer,簡稱RTO)是一種用於處理中低濃度揮發性有機廢氣的節能型環保裝置。適用於大風量、低濃度,適用於有機廢氣濃度在100PPM—20000PPM之間。其操作費用低,有機廢氣濃度在450PPM以上時,RTO裝置不需添加輔助燃料;凈化率高,兩床式RTO凈化率能達到98%以上,三床式RTO凈化率能達到99%以上,並且不產生NOX等二次污染;全自動控制、操作簡單;安全性高。
蓄熱式熱氧化器採用熱氧化法處理中低濃度的有機廢氣,用陶瓷蓄熱床換熱器回收熱量。由陶瓷蓄熱床、自動控制閥、燃燒室和控制系統等組成。主要特徵是:蓄熱床底部的自動控制閥分別與進氣總管和排氣總管相連,蓄熱床通過換向閥交替換向,將由燃燒室出來的高溫氣體熱量蓄留,並預熱進入蓄熱床的有機廢氣,蓄熱床採用陶瓷蓄熱材料吸收、釋放熱量;預熱到一定溫度(≥760℃)的有機廢氣在燃燒室燃燒發生氧化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得到凈化。典型的兩床式RTO主體結構一個燃燒室、兩個陶瓷填料床和四個切換閥組成。該裝置中的蓄熱式陶瓷填充床換熱器可使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回收,熱回收率大於95%;處理有機廢氣時不用或使用很少的燃料。
優點:在處理大流量低濃度的有機廢氣時,運行成本非常低。
缺點:較高的一次性投資,燃燒溫度較高,不適合處理高濃度的有機廢氣,有很多運動部件,需要較多的維護工作。
1.1.2蓄熱式催化燃燒技術(RCO)
蓄熱式催化燃燒裝置(Regenerative Catalytic Oxidizer簡稱RCO)直接應用於中高濃度(1000mg/m3—10000mg/m3)的有機廢氣凈化。RCO處理技術特別適用於熱回收率需求高的場合,也適用於同一生產線上,因產品不同,廢氣成分經常發生變化或廢氣濃度波動較大的場合。尤其適用於需要熱能回收的企業或烘乾線廢氣處理,可將能源回收用於烘乾線,從而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
蓄熱式催化燃燒治理技術是典型的氣-固相反應,其實質是活性氧參與的深度氧化作用。在催化氧化過程中,催化劑表面的吸附作用使反應物分子富集於催化劑表面,催化劑降低活化能的作用加快了氧化反應的進行,提高了氧化反應的速率。在特定催化劑的作用下,有機物在較低的起燃溫度下(250~300℃)發生無焰氧化燃燒,氧化分解為CO2和水。並放出大量熱能。
RCO裝置主要由爐體、催化蓄熱體、燃燒系統、自控系統、自動閥門等幾個系統構成。在工業生產過程中,排放的有機尾氣通過引風機進入設備的旋轉閥,通過選轉閥將進口氣體和出口氣體完全分開。氣體首先通過陶瓷材料層1預熱後發生熱量的儲備和熱交換,其溫度幾乎達到催化層進行催化氧化所設定的溫度,這時其中部分污染物氧化分解;廢氣繼續通過加熱區(可採用電加熱方式或天然氣加熱方式)升溫,並維持在設定溫度;其再進入催化層完成催化氧化反應,即反應生成CO2和H2O,並釋放大量的熱量,以達到預期的處理效果。經催化氧化後的氣體進入陶瓷材料層2,回收熱能後通過旋轉閥排放到大氣中,凈化後排氣溫度僅略高於廢氣處理前的溫度。系統連續運轉、自動切換。通過旋轉閥工作,所有的陶瓷填充層均完成加熱、冷卻、凈化的循環步驟,熱量得以回收。
優點:工藝流程簡單、設備緊湊、運行可靠;凈化效率高,一般均可達98%以上;與RTO相比燃燒溫度低;一次性投資低,運行費用低,其熱回收效率一般均可達85%以上;整個過程無廢水產生,凈化過程不產生NOX等二次污染;RCO凈化設備可與烘房配套使用,凈化後的氣體可直接回用到烘房利用,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
缺點:催化燃燒裝置僅適用含低沸點有機成分、灰分含量低的有機廢氣的處理,對含油煙等粘性物質的廢氣處理則不宜採用,催化劑宜中毒;處理有機廢氣濃度在20%以下。
1.1.3TNV回收式熱力焚燒系統
回收式熱力焚燒系統(德語Thermische Nachverbrennung簡稱TNV)是利用燃氣或燃油直接燃燒加熱含有機溶劑的廢氣,在高溫作用下,有機溶劑分子被氧化分解為CO2和水,產生的高溫煙氣通過配套的多級換熱裝置加熱生產過程需要的空氣或熱水,充分回收利用氧化分解有機廢氣時產生的熱能,降低整個系統的能耗。因此,TNV系統是生產過程需要大量熱量時,處理含有機溶劑廢氣高效、理想的處理方式,對於新建塗裝生產線,一般採用TNV回收式熱力焚燒系統。
TNV系統由三大部分組成:廢氣預熱及焚燒系統、循環風供熱系統、新風換熱系統。該系統中的廢氣焚燒集中供熱裝置是TNV的核心部分,它由爐體、燃燒室、換熱器、燃燒機及主煙道調節閥等組成。其工作過程為:用一台高壓頭風機將有機廢氣從烘乾室內抽出,經過廢氣焚燒集中供熱裝置的內置換熱器預熱後,到達燃燒室內,然後再通過燃燒機加熱,在高溫下(750℃左右)將有機廢氣進行氧化分解,分解後的有機廢氣變成CO2和水。產生的高溫煙氣通過爐內的換熱器和主煙氣管道排出,排出的煙氣對烘乾室的循環風進行加熱,為烘乾室提供所需的熱量。在系統末端設置新風換熱裝置,將系統余熱進行最後回收,將烘乾室補充的新風用煙氣加熱後送入烘乾室。另外,在主煙氣管道上還設置有電動調節閥,用於調節裝置出口的煙氣溫度,最終排放的煙氣溫度可以控制在160℃左右。
廢氣焚燒集中供熱裝置的特點包括:有機廢氣在燃燒室的逗留時間為1~2s;有機廢氣分解率大於99%;熱回收率可達76%;燃燒器輸出的調節比可達26∶1,最高可達40∶1。
缺點:在處理低濃度有機廢氣時,運行成本較高;管式熱交換器只是在連續運行時,才有較長的壽命。
1.2噴漆室、晾乾室有機廢氣的治理方案
噴漆室、晾乾室排出的氣體為低濃度、大流量常溫廢氣,污染物的主要組成為芳香烴、醇醚類、酯類有機溶劑。目前,國外較為成熟的方法是:先將有機廢氣濃縮以減少需處理的有機廢氣總量,先採用吸附法(活性碳或沸石作吸附劑)對低濃度常溫噴漆廢氣進行吸附,用高溫氣體脫附,濃縮的廢氣採用催化燃燒或蓄熱式熱力燃燒的方法進行處理。
1.2.1活性炭吸附--脫附凈化裝置
採用蜂窩狀活性炭為吸附劑,結合吸附凈化、脫附再生並濃縮VOC和催化燃燒的原理,即將大風量、低濃度的有機廢氣通過蜂窩狀活性炭吸附以達到凈化空氣的目的,當活性炭吸附飽和後再用熱空氣脫附使活性炭得到再生,脫附出濃縮的有機物被送往催化燃燒床進行催化燃燒,有機物被氧化成無害的CO2和H20,燃燒後的熱廢氣通過熱交換器加熱冷空氣,熱交換後降溫的氣體部分排放,部分用於蜂窩狀活性炭的脫附再生,達到廢熱利用和節能的目的。整套裝置由預濾器、吸附床、催化燃燒床、阻燃器、相關的風機、閥門等組成。
活性炭吸附--脫附凈化裝置根據吸附和催化燃燒兩個基本原理設計,採用雙氣路連續工作,一個催化燃燒室,兩個吸附床交替使用。先將有機廢氣用活性炭吸附,當快達到飽和時停止吸附,然後用熱氣流將有機物從活性炭上脫附下來使活性炭再生;脫附下來的有機物已被濃縮(濃度較原來提高幾十倍)並送往催化燃燒室催化燃燒成二氧化碳及水蒸氣排出。當有機廢氣的濃度達到2000PPm以上時,有機廢氣在催化床可維持自燃,不用外加熱。燃燒後的尾氣一部分排入大氣,大部分被送往吸附床,用於活性炭再生。這樣可滿足燃燒和吸附所需的熱能,達到節能的目的。再生後的可進入下次吸附;在脫附時,凈化操作可用另一個吸附床進行,既適合於連續操作,也適合於間斷操作。
技術性能及特點:性能穩定,結構簡便,安全可靠,節能省力,無二次污染。設備佔地面積小,重量輕。極適用於大風量下使用。吸附有機物廢氣的活性炭床,用催化燃燒後的廢氣進行脫附再生,脫附後的氣體再送催化燃燒室進行凈化,不需外部能量,節能效果顯著。缺點是,活性炭使用壽命短,運行成本高。
1.2.2沸石轉輪吸附--脫附凈化裝置
沸石的主要成分為:硅、鋁,具有吸附能力,可作為吸附劑使用;沸石轉輪就是利用沸石特定孔徑對於有機污染物具有吸附、脫附能力的特性,使原本具低濃度、大風量的VOC廢氣,經沸石轉輪濃縮轉換成小風量、高濃度的氣體,可以降低後端終處理設備的運行成本。其裝置特性適合處理大流量、低濃度、含多種有機成分的廢氣。缺點是前期投資高。
沸石轉輪吸附-凈化裝置是一種可連續進行吸附和脫附操作的氣體凈化裝置。沸石轉輪兩側由特製的密封裝置分成三個區域:吸附區、解吸(再生)區及冷卻區域。該系統的工作過程是:沸石轉輪以較低的速度連續轉動,循環通過吸附區和解吸(再生)區及冷卻區域;低濃度、大風量的廢氣連續不斷地通過轉輪的吸附區時,廢氣中的VOC被轉輪的沸石吸附,被吸附凈化後的氣體直接排放;輪子吸附的有機溶劑隨著轉輪的轉動被送到解吸(再生)區,再用小風量熱風連續地通過解吸區,被吸附到轉輪上的VOC在解吸區受熱脫附實現再生,VOC廢氣隨熱風一起排出;轉輪轉至冷卻區域進行冷卻降溫後可重新進行吸附,隨著轉輪的不斷轉動,吸附、解吸、冷卻循環進行,確保廢氣處理持續穩定的運行。
沸石轉輪裝置實質上是一個濃縮器,經過轉輪處理後的含有機溶劑的廢氣被分成兩個部分:可以直接排放的潔凈空氣和含高濃度有機溶劑的再生空氣。可以直接排放的潔凈空氣,可以進入噴漆空調通風系統進行循環使用;高濃度的VOC氣體,其濃度大約為進入系統前VOC濃度的10倍左右,濃縮後的氣體再通過TNV回收式熱力焚燒系統(或其他設備)進行高溫焚燒處理,焚燒產生的熱量分別為烘乾室供熱和沸石轉輪脫附供熱,熱量被充分利用,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
技術性能及特點:結構簡單,維護方便,使用壽命長;高吸、脫附效率,使原本高風量、低濃度的VOCs廢氣,轉換成低風量、高濃度的廢氣,降低後端終處理設備的成本;沸石轉輪吸附VOC所產生的壓降極低,可大大減少電力能耗;整體系統采預組及模塊化設計,具備了最小的空間需求,且提供了持續性及無人化的操控模式;經過轉輪濃縮後的廢氣,可達到國家排放標准;吸附劑使用不可燃性疏水沸石,使用更安全;缺點是一次性投資較高。
㈧ 住宅分戶熱計量採暖系統的熱力入口裝置包括哪些設備和附件
而分戶熱計量和收費,建立了用戶的經濟利益與能耗的直接關系,將會減少供熱3.4.在設計建築物採暖熱力入口時,每戶根據採暖熱負荷.3.3.建築物熱力
㈨ 熱脫附工作原理
熱脫附又稱熱抽提—熱解氣相色譜、熱蒸發—熱解氣相色譜。一種特殊的烴源岩熱解色譜,其熱解器的加熱過程分為兩個溫階,幾個溫階從室溫加熱到300℃,相當於一個熱脫附(或熱抽提、熱蒸發)過程,只是將烴源岩中游離的可溶有機質脫附、蒸發出來,所檢測到的產物相當於氯仿瀝青,未曾發生過化學鍵的斷裂。第二個溫階從300℃加熱到600℃,呈現出一個熱裂解過程,檢測到的化合物都是從乾酪根上斷裂下來的熱解產物。由於用一個六通調節閥控制,在兩個溫階連續升溫的過程中,可以同時記錄熱脫附與熱裂解兩份氣相色譜譜圖。
熱脫附實際上是一套技術組合,它將揮發物從復雜基質中萃取出來並濃縮以用於GC 或GC/MS 分析。對於氣體樣品(如空氣),一種方便的方法是從裝有一種或多種吸附劑的熱脫附管中抽取已知的體積。換句話說,可將空氣抽取到一個抽空的容器中。可將其他樣品(如聚合物、食品、包裝材料等)直接放入熱脫附管或更大的容器中。
加熱時,揮發物從吸附劑或樣品本身中釋放出來,並被惰性氣流帶到次級捕集阱。當使用采樣罐時,樣品通過這個捕集阱被從罐中抽出。由於儀器的不同,捕集阱可能是填充的,也可能不是填充的,而且經常被冷卻到低於室溫。
次級捕集阱被快速加熱,同時用載氣吹掃,將脫附的揮發物帶入氣相色譜儀進行分離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