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初中化學各種漏斗的使用與用途
漏斗 用於過濾和向小口徑容器內注入液體的儀器。
1.不能加熱,使用時應與濾回紙相匹配。答2.向
小口容器內添加或轉移液體。
長頸漏斗 用於裝置反應器的漏斗。具有添加液體方便。
使用時末端應插入液面以下。
分液漏斗 用於分離和萃取不相容的液體。
活塞能控制氣體逸出。
不需要把分液漏斗的末端插入液面以下。
❷ 【初中】化學各種漏斗的使用與用途
初中接觸的漏斗有三種:
1、普通漏斗(即錐形漏斗或三角漏斗),放上濾紙,主要是過濾使用.使用時注意,漏斗的末端要僅靠燒杯內壁,防止濾液迸濺.濾紙用水潤濕僅靠漏斗壁,不要留有氣泡.濾紙要低於漏斗邊緣,濾液要低於濾紙的邊緣,防止沒經過濾的液體從間隙留下,起不到過濾的效果.注意,還要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濾液迸濺或液體沖破濾紙.玻璃棒要靠在三層濾紙處,以免弄破濾紙,影響過濾的效果.
2、長頸漏斗,頸很長,注意安裝在氣體發生裝置上,不能用於過濾.安裝時長頸漏斗要插入液面以下,防止氣體從長頸漏斗逸出.
3、分液漏斗:形狀與長頸漏斗相似.不同處:分液漏斗漏斗頸處安有活塞.主要用於分液和萃取.也可以安裝在氣體發生裝置上,但與長頸漏斗不同,可以不插在液面下,關閉活塞,就是一個氣體的密閉裝置.用分液漏斗可以將酸逐滴加入,可以隨時發生反應,隨時停止反應,可以用加人的葯量控制反應速度,操作簡便,節省葯品.
❸ 初中所有化學儀器的名稱規格用途使用方法
常用化學儀器及使用方法、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知識分析:
包括的內容有
1. 常用化學儀器及使用方法;
2. 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3. 物質的分離、提純;
4. 常見氣體的制備;
5. 物質的檢驗;
6. 常見試劑的保存;
7. 綜合實驗—實驗方案的設計和評價。
常用化學儀器及使用方法
(一)1. 能直接加熱的儀器
儀器圖形與名稱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用於蒸發溶劑或濃縮溶液 可直接加熱,但不能驟冷。蒸發溶液時不可加得太滿,液面應距邊緣1厘米處。
常用作反應器,也可收集少量氣體 可直接加熱,拿取試管時,用中指、食指、拇指拿住試管口佔全長的1/3處,加熱時管口不能對著人。放在試管內的液體不超過容積的1/2,加熱的不超過1/3。加熱時要用試管夾,並使試管跟桌面成45°的角度,先給液體全部加熱,然後在液體底部加熱,並不斷搖動。給固體加熱時,試管要橫放,管口略向下傾。
用於灼燒固體,使其反應(如分解) 可直接加熱至高溫。灼燒時應放於泥三角上,應用坩堝鉗夾取。應避免聚冷。
燃燒少量固體物質 可直接用於加熱,遇能與Cu、Fe反應的物質時要在匙內鋪細砂或墊石棉絨。
2. 能間接加熱(需墊石棉網)
儀器圖形和名稱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分為50、100、250、500、1000ml等規格) 用作配製、濃縮、稀釋溶液。也可用作反應器和給試管水浴加熱等。 加熱時應墊石棉網
根據液體體積選用不同規格燒杯
用作反應器(特別是不需加熱的) 不能直接加熱,加熱時要墊石棉網。不適於長時間加熱,當瓶內液體過少時,加熱容易使之破裂。
用作在加熱條件下進行的反應器 不能直接加熱,應墊石棉網加熱。所裝液體的量不應超過其容積1/2。
用於蒸餾與分餾,也可用作氣體發生器 加熱時要墊石棉網。也可用其他熱浴。
用作接受器
用作反應器,常用於滴定操作 一般放在石棉網上加熱。在滴定操作中液體不易濺出。
3. 不能加熱的儀器
儀器圖形與名稱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用於收集和貯存少量氣體 上口為平面磨砂,內側不磨砂,玻璃片要塗凡士林油,以免漏氣,如果在其中進行燃燒反應且有固體生成時,應在底部加少量水或細砂。
分裝各種試劑,需要避光保存時用棕色瓶。廣口瓶盛放固體,細口瓶盛放液體。 瓶口內側磨砂,且與瓶塞一一對應,切不可蓋錯。玻璃塞不可盛放強鹼,滴瓶內不可久置強氧化劑等。
製取某些氣體的反應器固體+液體
固體為塊狀,氣體溶解性小反應無強熱放出,旋轉導氣管活塞控制反應進行或停止。
(二)計量儀器
儀器圖形與名稱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用於粗略量取液體的體積 要根據所要量取的體積數,選擇大小合適的規格,以減少誤差。不能用作反應器,不能用作直接在其內配製溶液。
(分為50、100、250、500、1000ml) 用於准確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不作反應器,不可加熱,瓶塞不可互換,不宜存放溶液,要在所標記的溫度下使用
用於量取產生氣體的體積 注意:所量氣體為不溶性的,進氣管不能接反,應短進長出。
用於精確度要求不高的稱量 葯品不可直接放在托盤內,左物右碼。若左碼右物,則稱取質量小於物質的實際質量。例如,稱取9.6g實際質量為9-0.6=8.4g。一般精確到0.1g。
用於中和滴定(也可用於其他滴定)實驗,也可准確量取液體體積 酸式滴定管不可以盛裝鹼性溶液,強氧化劑(KMnO4溶液、I2水等)應放於酸式滴定管,「零」刻度在上方,精確到0.01ml。
膠頭滴管 用於吸取或滴加液體,定滴數地加入滴夜。 必須專用,不可一支多用,滴加時不要與其他容器接觸。
用於測量溫度 加熱時不可超過其最大量程,不可當攪拌器使用,注意測量溫度時,水銀球的位置。
(三)用作過濾、分離、注入容液儀器
儀器圖形與名稱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用作過濾或向小口容器中注入液體 過濾時應「一貼二低三靠」
用於裝配反應器,便於注入反應液 應將長管末端插入液面下,防止氣體逸出
分離密度不同且互不相溶的液體;作反應器的隨時加液裝置 分液時,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不宜盛鹼性液體
(四)乾燥儀器
儀器圖形與名稱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內裝固體乾燥劑或吸收劑,用於乾燥或吸收某些氣體 要注意防止乾燥劑液化和是否失效。氣流方向大口進小口出。
除去氣體中的雜質 注意氣流方向應該長管進氣,短管出氣
用於存放乾燥的物質或使滴濕的物質乾燥 很熱的物質應稍冷後放入
(五)其它儀器
儀器圖形與名稱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用於蒸餾分餾,冷凝易液化的氣體 組裝時管頭高,和尾低,蒸氣與冷卻水逆向流動
用作熱源,火焰溫度為500℃~600℃ 所裝酒精量不能超過其容積的2/3,但也不能少於1/4。加熱時要用外焰。熄滅時要用蓋蓋滅,不能吹滅
用作熱源,火焰溫度可達1000℃左右 需要強熱的實驗用此加熱。如煤的干餾,炭還原氧化銅
可用作蒸發皿或燒杯的蓋子,可觀察到裡面的情況 不能加熱
(六)夾持儀器
鐵架台、鐵夾、試管夾、滴定管夾、坩堝鉗、三角架、泥三角、鑷子、石棉網等。
(七)連接的儀器及用品
單孔器、雙孔塞、無孔塞、玻璃導管、橡皮管。
另外還有一些儀器,玻璃棒、試管刷、研缽、接收器
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1. 試劑的取用
固體粉末狀葯品取用時用葯匙或紙槽送入橫放的試管中,然後將試管直立,使葯品全部落到底部。葯量一般以蓋滿試管底部為宜。
塊狀固體則用鑷子夾取放入橫放的試管中,然後將試管慢慢直立,使固體沿管壁緩慢滑下。
液體葯品根據取用葯品量的不同採用不同的方法。取用少量時,可用膠頭滴管吸收。取一定體積的液體可用滴定管或移液管。取液體量較多時可直接傾倒。往小口徑容器內傾倒液體時(如容量瓶)應用玻璃棒引流。
2. 玻璃儀器的洗滌
(1)水洗法:在試管中注入少量水,用合適毛刷蘸洗滌劑刷洗,再用水沖洗,最後用蒸餾水清洗,洗滌干凈的標志是:附著在玻璃儀器內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葯劑洗滌法:
① 附有不溶於水的鹼、鹼性氧化物、碳酸鹽。可選用稀鹽酸清洗,必要時可稍加熱
② 附有油脂,可選用熱鹼液(Na2CO3)清洗
③ 附有硫磺,可選用CS2或NaOH溶液洗滌
④ 附有碘、苯酚、酚醛樹脂的試管用酒精洗滌
⑤ 作「銀鏡」、「銅鏡」實驗後的試管,用稀硝酸洗
⑥ 用高錳酸鉀制氧氣後的試管附有二氧化錳,可用濃鹽酸並稍加熱後再洗滌
⑦ 盛乙酸乙酯的試管用乙醇或NaOH溶液洗滌。
3. 常見指示劑(或試紙)的使用
① 常見的酸鹼指示劑有石蕊、酚酞和甲基橙,應熟記它們的變色范圍。使用時將指示劑取幾滴滴加到試管中的待測液中,觀察顏色變化。
② 常見試紙有石蕊試紙(紅色或藍色)、PH試紙(黃色)、澱粉碘化鉀試紙(白色)以及酸銅鉛試紙等;用試紙測氣體的酸鹼性時,應用鑷子夾著試紙,潤濕後放在容器的氣體出口處,觀察顏色的變化。使用pH試紙時應把試紙放在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玻璃蘸取待測液塗在試紙上,及時用比色卡比色,讀出待測液的pH值,注意pH試紙不能用水潤濕。要注意切不可把試紙投入到溶液中。
Cl2、Br2、NO2、O2等氧化性較強的氣體,均可使潤濕的澱粉碘化鉀試紙變藍。
4. 溶液的配製
① 配製一定質量分數溶質的操作步驟:
計算、稱量(對固體溶質)或量取(對液體物質)、溶解。
② 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操作步驟:
計算(溶質質量或體積)、稱量或量取、溶解、降至室溫、轉入容量瓶中、洗滌(2~3次,用玻璃棒再次移入)、定容(加水到刻度線下2~3厘米處,改用膠頭滴管加至凹液面最低點與刻度相切)、搖勻、裝瓶(註明名稱、濃度)
說明:在溶解時放出大量的熱的物質,例如濃硫酸的稀釋、濃硫酸和濃硝酸混合,都應把密度較大的濃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另一種液體中,並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❹ 初中化學分析一下這兩個藍圈裝置的用途和好處謝謝啦
第1個藍圈主要是起到緩沖瓶的作用,可以防止液體倒吸。第2個藍圈中氣體的管道一直通入到燒杯底部,這樣當萬一有液體從洗氣瓶進入到燒杯的時候,可以起到水封的作用。
❺ 初中化學實驗裝置及作用詳細與區別
常見有漏斗(分離),燒杯(加熱),玻璃棒(攪拌),蒸餾燒瓶(蒸餾操作),鐵架台(固定),坩堝(蒸發固體),蒸發皿(蒸發液體)。
❻ 科學化學收集,發生裝置名稱及作用
發生裝置:錐形瓶,燒瓶,廣口瓶,試管
這四個都可用於固體和液體版,固體和固體,液體和液體的權加熱和不加熱反應
收集裝置:試管,集氣瓶,錐形瓶,水槽,
試管和集氣瓶配合水槽可以用於氣體的排水發收集。錐形瓶和試管可以收集液體。集氣瓶只能用於收集氣體,而且不能加熱
❼ 化學器材的名稱及作用
由上至下,分別為:試管夾,燒杯,集氣瓶,滴瓶,漏斗,分液漏斗,圓底燒瓶,蒸發皿。試管夾:夾持試管,用於加熱。燒杯:
①用作固體物質溶解、液體稀釋的容器。
②用作較大量試劑發生反應的容器。
③用於過濾、滲析、噴泉等實驗,用於氣密性檢驗、尾氣吸收裝置、水浴加熱等。
④冷的乾燥的燒杯可用來檢驗氣體燃燒有無水生成;塗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可用來檢驗氣體。集氣瓶:收集氣體,洗滌氣體,顯示氣體流速。滴瓶:用於存放少量液體,其特點是使用方便(滴管不能平放或倒立,以防液體流入膠頭。盛鹼性溶液時改用軟木塞或橡膠塞。不能長期存放鹼性試劑。)漏斗:由於過濾。分液漏斗:逐滴滴加反應物,控制反應速度。圓底燒瓶:①可用作試劑量較大而有液體參加的反應容器,常用於各種氣體的發生裝置中。②蒸餾燒瓶用於分離互溶的、沸點相差較大的液體。③圓底燒瓶還可用於噴泉實驗。(加熱要用石棉網)蒸發皿:①溶液的蒸發、濃縮、結晶。②乾燥固體物質。
❽ 初中化學實驗題一些常見裝置及葯品的所有用途
我也要中考了,希望可以幫到你
--------------------------------------------------------------------
常用的儀器(儀器名稱不能寫錯別字)
A:不能加熱:量筒、集氣瓶、漏斗、溫度計、滴瓶、表面皿、廣口瓶、細口瓶等
B:能直接加熱:試管、蒸發皿、坩堝、燃燒匙
C:間接加熱:燒杯、燒瓶、錐形瓶
(1)試管 常用做①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②也可用做收集少量氣體的容器③或用於裝置成小型氣體的發生器
(2)燒杯 主要用於①溶解固體物質、配製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釋、濃縮②也可用做較大量的物質間的反應
(3)燒瓶----有圓底燒瓶,平底燒瓶
①常用做較大量的液體間的反應 ②也可用做裝置氣體發生器
(4)錐形瓶 常用於①加熱液體,②也可用於裝置氣體發生器和洗瓶器③也可用於滴定中的受滴容器。
(5)蒸發皿 通常用於溶液的濃縮或蒸干。
(6)膠頭滴管 用於移取和滴加少量液體。
注意: ①使用時膠頭在上,管口在下(防止液體試劑進入膠頭而使膠頭受腐蝕或將膠頭里的雜質帶進試液 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試劑) ③用過後應立即洗滌干凈並插在潔凈的試管內,未經洗滌的滴管嚴禁吸取別的試劑 ④滴瓶上的滴管必須與滴瓶配套使用
(7)量筒 用於量取一定量體積液體的儀器。
不能①在量筒內稀釋或配製溶液,決不能對量筒加熱 。
也不能②在量筒里進行化學反應
注意:在量液體時,要根據所量的體積來選擇大小恰當的量筒(否則會造成較大的誤差),讀數時應將量筒垂直平穩放在桌面上,並使量筒的刻度與量筒內的液體凹液面的最低點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8)托盤天平::是一種稱量儀器,一般精確到0.1克。注意:稱量物放在左盤,砝碼按由大到小的順序放在右盤,取用砝碼要用鑷子,不能直接用手,天平不能稱量熱的物體, 被稱物體不能直接放在托盤上,要在兩邊先放上等質量的紙, 易潮解的葯品或有腐蝕性的葯品(如氫氧化鈉固體)必須放在玻璃器皿中稱量。
(9)集氣瓶: ①用於收集或貯存少量的氣體 ②也可用於進行某些物質和氣體的反應。(瓶口是磨毛的)
(10)廣口瓶 (內壁是磨毛的) 常用於盛放固體試劑,也可用做洗氣瓶
(11)細口瓶 用於盛放液體試劑 ,棕色的細口瓶用於盛裝需要避光保存的物質,存放鹼溶液時試劑瓶應用橡皮塞,不能用玻璃塞。
(12)漏 斗 用於向細口容器內注入液體或用於過濾裝置。
(13)長頸漏斗 用於向反應容器內注入液體,若用來製取氣體,則長頸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氣體從長頸斗中逸出)
(14)分液漏斗 主要用於分離兩種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液體,也可用於向反應容器中滴加液體,可控制液體的用量
(15)試管夾 用於夾持試管,給試管加熱,使用時從試管的底部往上套,夾在試管的中上部。
(16)鐵架台 用於固定和支持多種儀器, 常用於加熱、過濾等操作。
(17)酒精燈 ①使用前先檢查燈心,絕對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里添加酒精
②也不可用燃著的酒精燈去點燃另一酒精燈(以免失火)
③酒精燈的外焰最高, 應在外焰部分加熱 先預熱後集中加熱。
④要防止燈心與熱的玻璃器皿接觸(以防玻璃器皿受損)
⑤實驗結束時,應用燈帽蓋滅(以免燈內酒精揮發而使燈心留有過多的水分,不僅浪費酒精而且不易點燃),決不能用嘴吹滅(否則可能引起燈內酒精燃燒,發生危險)
⑥萬一酒精在桌上燃燒,應立即用濕抹布撲蓋。
(18)玻璃棒 用做攪拌(加速溶解)轉移如PH的測定等。
(19)燃燒匙
(20)溫度計 剛用過的高溫溫度計不可立即用冷水沖洗。
(21)葯匙 用於取用粉末或小粒狀的固體葯品,每次用前要將葯匙用干凈的濾紙揩凈
葯品用途、性質
⑴濃HCl、濃HNO3具有揮發性,放在空氣中質量減輕。
⑵濃H2SO4:吸水性,放在空氣中質量增重。使紙張或皮膚變黑是硫酸的脫水性。
⑶粗鹽(因含有CaCl2、MgCl2雜質而潮解),放在空氣中質量增重。
⑷NaOH固體(白色)能吸水而潮解,又能與空氣中的CO2反應而變質,所以NaOH必須密封保存。放在空氣中質量增加且變質。NaOH中含有的雜質是Na2CO3。
⑸碳酸鈉晶體Na2CO3•10H2O,由於在常溫下失去結晶水(叫風化),放在空氣中質量減輕且變質。
⑹無水CuSO4:能吸水(檢驗水的存在)。
⑺鐵、白磷放在空氣中質量增加。
⑻生石灰放在空氣中變質:CaO+H2O=Ca(OH)2 Ca(OH)2+CO2=CaCO3↓+H2O
⑼需密封保存:濃HCl、濃HNO3、濃H2SO4、NaOH、CaO、Ca(OH)2、鐵、白磷、純鹼晶體。
⑽稀HCl、H2SO4用於除銹。
⑾ NaOH不能用於治療胃酸(HCl)過多,應用Al(OH)3 Al(OH)3+HCl
⑿ 熟石灰用於改良酸性土壤,農業上農葯波爾多液[CuSO4和Ca(OH)2]
⒀ 粗鹽中含有雜質是CaCl2、MgCl2 工業用鹽中含有雜質是NaNO2(亞硝酸鈉)
工業酒精中含有雜質是CH3OH NaOH中含有雜質是Na2CO3
CaO中含有雜質是CaCO3
⒁ 檢驗Cl-:AgNO3、HNO3溶液 檢驗SO42-:BaCl2、HNO3溶液
區別HCl、H2SO4:用BaCl2溶液
⒂ 改良酸性土壤用Ca(OH)2, 製取NaOH用:Ca(OH)2+ Na2CO3—
製取Ca(OH)2用:CaO+H2O—
波爾多液不能使用鐵制容器是因為:CuSO4+Fe—
不發生復分解反應的是:KNO3、NaCl
❾ 初中化學:有哪些發生裝置 各有優點
發生裝置:1.固固加熱型:
(大多數時候不使用燒瓶,用錐形容瓶;當分液漏斗改為長頸漏斗時需要液封)
條件:液體與固體或液體與液體於常溫下反應
優點:這兩種發生裝置都是最常用的發生裝置,很難說出優點來
(ps.有一些用有孔塑料片、U型管等較罕見的發生裝置我就不一一陳述了,如果有問題可以追問我的說)
❿ 初中化學儀器名稱及用途
1、燒杯:主要用於液體之間的反應,溶解固體,配製溶液組裝過濾器,可以加熱,但是要墊石棉網。
2、蒸發皿:用於濃縮溶液或去掉結晶水合物中的結晶水。可以直接加熱。
3、試管及其試管架:少量物質間的反應容器,組裝簡易氣體發生裝置,收集少量氣體,可直接加熱。不能驟熱,加熱時溶液體積不能超過三分之一,加熱時需用試管夾。
5、量筒:量取液體的體積,不能用於反應容器,不能加熱,讀取液體體積時應放平,注意視線與凹液面的最低點相切齊平,讀數精確到0.1mL,沒有零刻度線,選用原則:
1)接近量程;
2)一次量取。
6、膠頭滴管:滴加少量液體用,不能倒置或平放,滴加時尖嘴不能伸入容器內部(個別例外),應在接受容器上口邊緣0.5cm處垂直滴加,除滴瓶上的滴管外,要及時清洗。
7、托盤天平:粗略稱量質量用,使用前應先調好零點,使指針指在標尺中間,兩邊托盤放大小相同的紙,若稱取有腐蝕性的葯品時,應放在玻璃容器中稱量,左盤放稱量物,右盤放砝碼(左物右碼)。
8、酒精燈:需加熱的實驗中做熱源。酒精燈中酒精的容量在 1/4~2/3 之間。用外焰加熱,用完後用燈蓋蓋滅。不能給燃著的酒精燈加酒精,不能用酒精燈點燃另一盞酒精燈。添加酒精時要用漏斗。酒精燈火焰分外焰、內焰和焰心,其中外焰溫度最高。著火時需用濕抹布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