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實驗過程
實驗報告中的實驗步驟和實驗結果就是實驗過程。
實驗名稱
要用最簡版練的語言反映實驗的權內容。如驗證某程序、定律、演算法,可寫成「驗證×××」;分析×××。
學生姓名、學號、及合作者
實驗日期和地點(年、月、日)
實驗目的
目的要明確,在理論上驗證定理、公式、演算法,並使實驗者獲得深刻和系統的理解,在實踐上,掌握使用實驗設備的技能技巧和程序的調試方法。一般需說明是驗證型實驗還是設計型實驗,是創新型實驗還是綜合型實驗。[2]
實驗設備(環境)及要求
在實驗中需要用到的實驗用物,葯品以及對環境的要求。
實驗原理
在此闡述實驗相關的主要原理。
實驗內容
這是實驗報告極其重要的內容。要抓住重點,可以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考慮。這部分要寫明依據何種原理、定律演算法、或操作方法進行實驗。詳細理論計算過程。
實驗步驟
只寫主要操作步驟,不要照抄實習指導,要簡明扼要。還應該畫出實驗流程圖(實驗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再配以相應的文字說明,這樣既可以節省許多文字說明,又能使實驗報告簡明扼要,清楚明白。
⑵ 實驗裝置或電路是什麼意思
實驗來裝置就是做實驗要用的各種儀源器,設備。電流流過的迴路叫做電路。最簡單的電路由電源負載和導線、開關等元件組成。電路處處連通叫做通路。只有通路,電路中才有電流通過。電路某一處斷開叫做斷路或者開路。電路某一部分的兩端直接接通,使這部分的電壓變成零,叫做短路。
⑶ 什麼是實驗裝置流程敘述
執行機抄構有三相可控硅移相調壓裝置襲、電動調節閥、三相不銹鋼磁力泵、電磁閥、三菱變頻器及三相電加熱管組成,另外電加熱鍋爐帶有防干燒保護設備。並將各感測器檢測及執行器控制信號同面板上的插座相連,便於學生自己連線組成不同的控制系統。
⑷ 高中化學裝置實驗和流程實驗的區別
裝置實驗考的是實驗室實驗,流程考的是實際工廠化工流程。但都考的是元素化合物的性質。
⑸ 蒸餾實驗流程是什麼
1、蒸餾前的檢驗。在試管中加入少量自來水,滴加幾滴AgNO3溶液和幾滴稀硝酸。
2、裝配冷凝裝置。檢查氣密性。
3、蒸餾。在燒瓶中加入約1/2體積的自來水,再加幾粒沸石(或碎瓷片),重新連接好裝置。加熱,錐形瓶中收集到約10mL液體,停止加熱。
4、蒸餾後的檢驗。在試管中加入少量蒸餾出的液體,滴加幾滴AgNO3溶液和幾滴稀硝酸
搜到的。
⑹ 什麼是實驗裝置
實驗裝置是指做實驗之前所需要的實驗器材。(不包含實驗試劑)
⑺ 實驗裝置的連接順序
實驗裝置的連接順序
(1)
一般原則:
①程序
氣體發生裝置
→ 除雜
→ 乾燥
→ 收
集、性質實驗
→ 尾氣的處理
考慮乾燥與除雜的順序時,若採用溶液除
雜,則先凈化後乾燥;若用加熱除雜,
則乾燥在前,若有固體吸收劑常溫除雜,則
據題意而定。尾氣處理:有毒氣體常采
用溶液(或固體)吸收或將之點燃,無毒氣
體直接排空。
若制備的物質需很乾燥無
水份,則需在尾部加裝乾燥管,以防空氣中
的水蒸氣進入。
②介面的連接:總體上遵循裝置的排列順
序,但對於吸收裝置應長進短出(或
深入淺出);量氣裝置應短進長出;洗氣裝
置應長進短出;乾燥管應大進小出。
③氣體發生:一般按:裝置選擇與連接→氣
密性檢驗→裝固體葯品→加液體葯
品→開始實驗(按程序)→拆卸儀器→其他
處理等。
④加熱操作:主體實驗加熱前一般應先通原
料氣趕走空氣後再點燃酒精燈,其
目的:一是防止爆炸,如
H
2
還原
CuO,CO
還
原
Fe
2
O
3
;二是保證產品純度,
熄滅酒精燈時,一般是「先移後滅」的原
則。
(
2
)思維過程:原理→反應物→儀器裝置
→現象→結論→作用意義→聯想
如:
①實驗是根據什麼性質和原理?實驗目
的是什麼?
②所用反應物:名稱、狀態、代替物(據實
驗目的和相關的化學反應原理,進
行全面分析比較和推理,並合理選擇),
⑤實驗現象:
自上而下,
自左至右全面觀察;
⑻ 組裝一套較為復雜的實驗裝置,正確的組裝順序是什麼
進行裝置組裝時要從下到上,從左到右,實驗完畢撤裝置時正好相反,應從右到左,從上到下.
⑼ 關於食品工程原理里的精餾塔實驗該如何設計
實驗8 篩板精餾塔實驗
一、實驗目的
1.了解篩板式精餾塔的結構流程及操作方法.
2.測取部分迴流或全迴流條件下的總板效率.
3.觀察及操作狀況.
二、實驗原理
在板式精餾塔中,混合液的蒸汽逐板上升,迴流液逐板下降,汽液兩相在塔板上接觸,實現傳質,傳熱過程而達到兩相一定程度的分離.如果在每層塔板上,液體與其上升的蒸汽到平衡狀態,則該塔板稱為理論板,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汽、液接觸時間有限,汽液兩相一般不可能達到平衡,即實際塔板的分離效果,達不到一塊理論板的作用,因此精餾塔的所需實際板數一般比理論板要多,為了表示這種差異而引入了「板效率」這一概念,板效率有多種表示方法,本實驗主要測取二元物系的總板效率Ep :
板式塔內各層塔板的傳質效果並相同,總板效率只是反映了整個塔板的平均效率,概括地講總板效率與塔的結構,操作條件,物質性質、組成等有關是無法用計算方法得出可靠值,而在設計中需主它,因此常常通過實驗測取.實驗中實驗板數是已知的,只要測取有關數據而得到需要的理論板數即可得總板效率,本實驗可測取部分迴流和全迴流兩種情況下的板效,當測取塔頂濃度,塔底濃度進料濃度 以及迴流比 並找出進料狀態、即可通過作圖法畫出平衡線、精餾段操作線、提餾段操作線,並在平衡線與操作線之間畫梯級即可得出理論板數.如果在全迴流情況下,操作線與對角線重合,此時用作圖法求取理論板數更為簡單.
三、實驗裝置與流程
實驗裝置分兩種:
(1)用於全迴流實驗裝置
精餾塔為一小型篩板塔,蒸餾釜為卧直徑229m長3000mm內有加熱 器.塔內徑50mm共有匕塊塔板,每塊塔板上開有直徑2mm篩孔12個板間距100mm,塔體上中下各裝有一玻璃段用 以觀察塔內的操作情況.塔頂裝有蛇管式冷凝器蛇管為φ10×1紫銅管長3.25m,以水作冷凝劑,無提餾段,塔傍設有儀表控制台,採用1kw調壓變壓器控制釜內電加熱器.在儀表控制台上設有溫度指示表.壓強表、流量計以及有關的操作控制等內容.
(2)用於部分迴流實驗裝置
裝置由塔、供料系統、產品貯槽和儀表控制櫃等部份組成.蒸餾釜為φ250×340×3mm不銹鋼罐體,內設有2支1kw電熱器,其中一支恆加熱,另一支用可調變壓器控制.控制電源,電壓以及有關溫,壓力等內容均有相應儀表指示,
塔身採用φ57×3.5mm不銹鋼管製成,設有二個加料口,共十五段塔節,法蘭連接,塔 身主要參數有塔板十五塊,板厚1mm不銹鋼板,孔徑2mm,每板21孔三形排列,板間距100mm,溢流管為φ14×2不銹鋼管堰高10mm.
在塔頂和靈敏板塔段中裝有WEG—001微型銅阻感溫計各一支由儀表櫃上的XCE—102溫度指示儀顯示,以監測相組成變化.
塔頂上裝有不銹鋼蛇管冷凝器,蛇管為φ14×2長250mm以水作冷凝劑以LZB10型轉子流量計計量,冷凝器裝有排氣旋塞.
產品貯槽上方設有觀測罩,用於檢測產品.
迴流量、產品量及供料量分別由轉子流量計計量.料液從料液槽用液下泵輸送.釜液進料液和餾出液分別可由采出取樣,此外在塔身上、中、下三部分各在二塊上設有取樣口,只要用針筒穿取樣口中的硅膠板即可取樣品,因此本裝置不但可以進精餾操作性能的訓練和塔沖總效率的測定,而且還可以進行全迴流下單板效率的測定.
四、實驗方法
(一)全迴流操作實驗方法
1、熟悉了解裝置,檢查加熱釜中料液量是否適當,釜中液面必須浸沒電加熱器(為液面計高1/2以上,約5升0釜內料液組成乙醇10-25%(重量)左右的水溶液.
2、打開電源和加熱器開關,控制加熱功率在700W左右,打開冷卻水,注意觀察塔頂、塔釜情況,當上升蒸汽開始迴流時此時塔頂冷凝器內冷卻水流量應控制好使蒸汽基本處於全凝狀況(50-100升/小時范圍)若流量過小會使蒸汽從塔頂噴出,過大塔板上泡沫層不均,溫度變低.
3、當塔板上泡沫層正常各泡沫層高度大體相等,且各點溫度基本保持穩定、操作穩定持續一段時間(20分鍾以上)後即可開始取樣.
4、由塔頂取樣管和釜底取樣考克用燒瓶接取試樣(150mι左右)取樣前應取少許試樣沖洗燒瓶,取樣後用塞子塞好,並用水沖瓶外部,使其冷卻到常溫.
5、將常溫試樣用比重天平稱出相對密度,然後用相對密度與質量百分數對照表查出質量百分數.
6、可加大加熱電流(5安培左右)觀察到液泛現象,此時塔內壓力明顯增加,觀察後,將加熱電流緩慢減到零,關閉電源開關.
(二)部分迴流時操作方法
1、配製4~5%(體積)灑精水溶液,注入蒸餾釜(或由供料泵注入)至液位計上的標記為止.
2、在供料槽中配製15~20%(體積)灑精水溶液.
3、通電啟動加熱釜液,先可將可調變壓器達到額定電壓,開冷卻水,觀察塔各部情況.
4、進行全迴流操作,控制蒸發量「靈敏板」溫度應在80℃左右.
5、開加料泵,控制流量(需經幾度調節才能適宜流量)
6、為了首先滿足迴流要求、故在迴流分配器中的產品管(φ8)管口高於迴流管的管口,應調小迴流量(過一段時間即可餾出產品)進行部分迴流並控制一定回比,使產品達到 要求的濃度94~95%(體積)
7、控制釜底排料量,使釜液面保持不變.
8、控制好冷卻水用量(即塔頂冷凝器冷流體)便塔頂蒸汽基本處於全凝狀態.
9、操作均達到穩定後,進行樣品採集,可按進料、塔釜、塔頂、順序採集.並記錄進料迴流、餾出各流量及溫度等有關數據.
10、將樣品降到常溫後,在教師指導下用液體比重天平測定相對密度,再用對照關系曲線,查出質量百分數.
11、可加大加熱電流觀察液泛現象.
12、注意觀察操作條件不同對結果的影響.
五、數據處理
1、用作圖法確定實驗條件下理論板數,並進一步得出總板效率.
2、對結果的可靠性進行分析.
六、實驗討論題
1、在實驗中應測定哪些數據?如何測得?
2、比重天平如何使用?應注意什麼問題?
3、全迴流和部分迴流在操作上有何差異?
4、塔頂迴流液濃度在實驗過程中有否改變?
(全迴流及部分迴流兩種情況)
5、怎樣採集樣品才能合乎要求?
6、比較兩種裝置在內容和操作方面的不同?
7、在操作過程中各塔板上泡沫層狀態有何不同?各發生過怎樣的變化?為什麼?
8、塔釜內壓強由何決定?為會么會產生波動?
9、塔頂和塔底溫度和什麼條件有關?
10、精餾塔板效率都有幾種表示方法,試討論如何以板效率?
11、全迴流操作是否為穩定操作?當採集塔頂樣品時,對全迴流操作可能有何影響?
12、塔頂冷凝器內冷流體用量大小,對精餾操作有何影響?
13、如何判別部分迴流操作已達到穩定操作狀態?
⑽ 實驗裝置是什麼_是不是把要用的實驗器材寫上就行惹o( =ω= )m
連接好像也要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