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用圖甲所示的裝置做「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①為了減小長木板對小車摩擦力的影響,必須在長木板____
①為了減小長木板對小車摩擦力的影響,必須在長木板遠離滑輪的一端下面墊一塊木板,反復移動木板的位置,直至小車能單獨在長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
②為了驗證小車的加速度與其質量的定量關系,必須採用控制變數法.
③由圖二乙圖所示紙帶可知,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為:t=0.02s×5=0.1s,
加速度為:a=
x3?x1 |
2t2 |
0.0353m?0.0193m |
2×(0.1s)2 |
Ⅱ 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來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為消除摩擦力的影響,實驗前必須平衡摩擦力。(1)某同學平
:(1)該同學的操作不正確,正確的操作應該為給小車一個初速度,小車能夠勻速下回滑。(2) C (3) ![]() Ⅲ 如圖甲所示為為「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裝置示意圖.某同學用此實驗裝置研究物體加速度和合外力的關系
①平衡摩擦力的標准為小車可以勻速運動,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點跡間隔均勻.
以M為研究對象有繩子的拉力F=Ma=
顯然要有F=mg必有m+M=M,故有M>>m,即只有M>>m時才可以認為繩對小車的拉力大小等於砝碼和砝碼盤的重力.所以為了保證在改變小車中砝碼的質量時,小車所受的拉力近似不變,小吊盤和盤中物塊的質量之和應該遠小於小車和砝碼的總質量. ②研究物體加速度和合外力的關系時,應保證小車質量不變; ③a、由圖線OA段可知,a與F的圖線是傾斜的直線,可知質量一定的情況下,加速度與合外力成正比. b、因為圖線的斜率表示物體的質量,AB段明顯偏離直線,此時小車的質量不再遠大於鉤碼的質量,斜率為鉤碼和小車總質量的倒數. 故選:C 故答案為:①間距相等;砝碼及砝碼盤的總質量遠小於小車的質量;②小車的質量;③a.當小車質量不變時,小車的加速度與合外力成正比;b.C Ⅳ 用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牛頓第二定律(交流電頻率為50Hz): (1)如圖乙所示是某同學通過實驗得到的
故答案為:(1)遠離;勻速直線;(2)控制變數法;(3)4;(4)①圖象如圖所示;②沒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③0.1. Ⅵ 用如圖1(甲)所示的實驗裝置來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為消除摩擦力的影響,實驗前必須進行平衡摩擦力.(1)
(1)小車由靜止下滑,說明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大於摩擦力,因此平衡過度回,所以該同學的操作答不正確,正確的操作應該為逐漸調節木板不帶定滑輪的一端,給小車一個初速度,小車能夠帶動紙帶勻速下滑. Ⅶ (1)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來驗證牛頓第二定律,該裝置中的錯誤有: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安裝儀器時我們需要注意:①平衡摩擦力,將木板一端墊高;
因為斜率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T=0.1s,代入解得a=
故答案為:(1)①長木板右端未墊高以平衡摩擦力;②電源應改用交流電源;③開始實驗時,小車離滑輪太近; (2)C; (3)
Ⅷ 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來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為消除摩擦力的影響,實驗前必須平衡摩擦力.①某同學平
①小車由靜止下滑,說明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大於摩擦力,因此平衡過度,所以該同學的操作不正確,正確的操作應該為給小車一個初速度,小車能夠帶動紙帶勻速下滑.
其中:T=5×
即小車運動的加速度計算表達式為: a=
故答案為:①錯誤,應該給小車一個初速度使小車能夠勻速下滑;②C;③
Ⅸ 用圖甲的裝置驗證牛頓第二定律.①平衡摩擦力的操作:取下沙桶,把木板不帶定滑輪的一端墊高,接通打點計
①平衡摩擦力時,應將繩從小車上拿去,輕推動小車,使小車沿木板運動;
根據△x=aT2可以得出a=
故答案為:①輕推,勻速②
Ⅹ (1)用圖甲所示的裝置做「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①為了消除長木板與小車間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必
(1)①當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與摩擦力平衡時,小車作勻速直線運動.
![]() I1r1 | I2?I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