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混合鹼的測定實驗裝置圖

混合鹼的測定實驗裝置圖

發布時間:2022-11-25 01:03:57

『壹』 混合鹼的組成及其含量的測定是什麼

混合鹼系指Na2CO3與NaHCO3或Na2CO3與NaOH等類似的混合物。測定各組分的含量時,可以在同一試液中分別用兩種不同的指示劑來指示終點進行測定,這種測定方法即「雙指示劑法」。

若混合鹼是由Na2CO3和NaHCO3組成,先以酚酞(77-09-8)作指示劑,用HCl標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紅色變成無色,這是第一個滴定終點,此時消耗的HCl溶液的體積記為V1(mL),溶液中的滴定反應為:Na2CO3+HCl = NaHCO3+NaCl。

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劑,滴定至溶液由黃色變成橙色,此時反應為:NaHCO3+HCl = NaCl + H2O + CO2↑,消耗的HCl的體積為V2(mL)。

附:混合鹼總鹼量的測定。

准確移取25.00mL 上述試液於錐形瓶中,加入1~2滴甲基橙指示劑,用HCl標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黃色變為橙色即為終點。計算混合鹼的總鹼度W(Na2O)。測定相對平均偏差小於0.4%。

測定混合鹼中各組分的含量時,第一滴定終點是用酚酞(77-09-8)作指示劑,由於突躍不大,使得終點時指示劑變色不敏銳,再加上酚酞是由紅色變為無色,不易觀察,故終點誤差較大。若採用甲酚紅—百里酚藍混合指示劑,終點時由紫色變為玫瑰紅色,效果較好。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混合鹼

『貳』 混合鹼的測定

混合鹼可以通過雙指示劑法測定,具體操作如下:

實驗儀器:酸式滴定管、錐形瓶、容量瓶、移液管、量筒、燒杯、洗瓶、分析天平等。

所用試劑:鹽酸標准溶液、酚酞指示劑、甲基橙指示劑、混合鹼樣品等。

1、准確稱取1.5-1.7g混合鹼樣品於150mL燒杯中,加50mL蒸餾水溶解,然後定量轉移至250mL容量瓶中,冷卻至室溫後,定容至刻度,搖勻備用。

『叄』 混合鹼的測定

鹼液易吸收空氣中CO2形成Na2CO3,苛性鹼實際上往往含有Na2CO3,故稱為混合鹼。工業產品鹼液中NaOH和Na2CO3的含量,可在同一份試液中用兩種不同的指示劑分別測定,此種方法稱為雙指示劑法。

2、混合鹼液的測定用移液管吸取混合鹼液的稀釋試液25.00ml三份,分別置於250ml三角錐形瓶中,加25ml蒸餾水,再加1-2滴酚酞指示劑,用HC1標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紅色剛變為無色,即第一終點,記下V1,然後加入2滴甲基橙指示劑於此溶液中,繼續用HCI標准溶液定,直至溶液出現橙色,即為第二終點,記下為V2,根據V1和V2體積,計算NaOH和Na2CO3的質量分數。

『肆』 用雙指示劑法測定混合鹼組成的方法原理是什麼

混合鹼是指NaOH、Na2CO3、與NaHCO3中兩種組分NaOH與Na2CO3或Na2CO3與NaHCO3的混合物。在試液中,先加酚酞指示劑,用鹽酸標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紅色恰好褪去,消耗HCl溶液體積為V1。反應式如下:

NaOH + HCl = NaCl + H2O Na2CO3 + HCl = NaHCO3 + NaCl。

然後在試液中再加甲基橙指示劑,繼續用HCl標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黃色變橙色,消耗HCl溶液體積為V2,反應式為: 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

(4)混合鹼的測定實驗裝置圖擴展閱讀:

實驗步驟:

1、試液的配製

准確稱取混合鹼試樣1.5~2 .0g 於小燒杯中,加30mL 去離子水使其溶解,必要時適當加熱。冷卻後,將溶液定量轉移至250mL 容量瓶中,稀釋至刻度並搖勻。

2、混合鹼中各組分含量的測定

准確移取25.00mL 上述試液於錐形瓶中,加入2滴酚酞(77-09-8)指示劑,用HCl標准溶液滴定(邊滴加邊充分搖動,以免局部Na2CO3直接被滴至H2CO3(CO2和H2O))至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此時即為第一個終點,記下所用HCl體積V1(用酚酞指示劑作終點時,最好以NaHCO3溶液滴入相等量指示劑作對照確定)。

再加1~2滴甲基橙指示劑,繼續用HCl滴定溶液由黃色變為橙色,即為第二個終點,記下所用HCl溶液的體積V2。計算各組分的含量。測定相對平均偏差小於0.4%。

『伍』 大學化學實驗報告範文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上的許多理論和定律都是從實驗中發現歸納出來的。那麼你們知道大學的化學實驗 報告 要怎麼寫嗎?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大學化學實驗 報告 範文 _大學化學實驗 總結 怎麼寫,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更多關於化學實驗報告內容推薦(點擊進入↓↓↓)

化學實驗報告格式範文

初中化學實驗報告範文

化學實驗報告格式範文

化學實驗報告論文

大學化學實驗報告範文3篇

大學化學實驗報告範文1:

一、實驗目的

1. 了解復鹽的制備 方法 。2. 練習簡單過濾、減壓過濾操作方法。3. 練習蒸發、濃縮、結晶等基本操作。

二、實驗原理

三、實驗步驟

四、實驗數據與處理 1. 實際產量:

2. 理論產量:

3. 產率:

實驗二 化學反應速率、活化能的測定

姓名: 班級:學號: 指導老師: 實驗成績: 一、實驗目的

1. 通過實驗了解濃度、溫度和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2. 加深對活化能的理解,並練習根據實驗數據作圖的方法。

二、實驗原理

三、實驗數據記錄及處理

1. 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求反應級數 確定反應級數:m= n=

2. 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求活化能

表2 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利用表2中各次實驗的k和T,作lg 求出直線的斜率,進而求出反應活化能Ea。 ?k?-圖,

3. 催化劑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實驗三 鹽酸標准溶液的配製、標定及混合鹼的測定

1.了解間接法配製標准溶液的方法。2.學慣用雙指示劑法測定混合鹼中不同組分的含量。

二、實驗原理

三、實驗數據記錄及處理

1. HCl標准溶液的標定結果

2. 混合鹼的測量結果

大學化學實驗報告範文2:

實驗日期: 20_ 年 11 月 18 日 開始時間: 9 時 30 分; 結束時間:11 時 30 分; 實驗題目:金屬的腐蝕 同 組 者:___

編號 NO: 1

一、實驗目的和要求

1) 2) 3) 掌握動電位掃描法測定陽極鈍化曲線的方法; 測量金屬在 0.5mol/L H2SO4 中的陽極極化曲線,確定有關特徵電位和電流密度; 測量金屬在 0.5mol/L H2SO4+0.5mol/LNaCl 中的陽極極化曲線並考察氯離子對金屬 鈍化行為的影響。

二、 實驗原理與方法

陽極極化曲線一般可分為四個區: 1)活性溶解區:從腐蝕電位( ? c )開始,金屬溶解按活性溶解的規律進行; 2)過渡區:金屬表面開始發生突變,由活態向鈍態轉化。此時,電流隨電位的正移而 急劇下降; 3)鈍化區:金屬處於穩定的鈍態,表面生成一層鈍化膜,此時陽極溶解電流密度( i p , 稱為維鈍電流密度)很小,並且基本與電位無關; 4)過鈍化區:電流密度又開始隨電位的正移而增大; 當介質中存在氯離子時, 不銹鋼等耐蝕金屬材料表面的鈍化膜容易被破壞, 存在點蝕電 位,此時,當 ? ? ?b 時,材料表面開始發生點蝕,電流迅速增大;當電流密度增大到一定 值時(如 1mA/cm2) ,改變掃描方向,開始向陰極方向掃描,可能形成一個滯後環。當 ? < ? s14rp 時,鈍化膜重新癒合,金屬恢復完全鈍化狀態;而當 ? s14rp < ?< ?b, 時已形成的點蝕繼續進行,但不會產生新的點蝕。

三、 主要儀器設備、材料和試劑

1)主要儀器設備 CorrTest 腐蝕電化學測試系統;電解池;玻璃活栓鹽橋;洗耳球、金相砂紙、 鑷子、丙酮棉球(處理電極表面) ;量筒;濾紙(保護電極表面不被腐蝕) 。 2)三電極種類、材料和有效工作面積 工作電極(電極材料為鎳、鈦或耐蝕合金) 、飽和甘汞電極(SCE) 、大面積鉑輔 助電極(有效截面積為 1cm2) ; 3)測試溫度及其控制方法 測試在室溫下進行

四、 實驗操作步驟

1)啟動CorrTest腐蝕測試系統軟體,打開恆電位儀的電源開關,開始預熱; 2)將玻璃活栓鹽橋洗凈、烘乾後,把玻璃活塞插入鹽橋,並使活塞孔對准鹽橋 的測試溶液端;將活栓插緊後,向鹽橋的參比電極室注入適量的過飽和 KCl 溶液。洗凈電 解池,安裝輔助電極、鹽橋和參比電極; 3)處理電極,將處理好的工作電極置於電解池中使鹽橋毛細管尖端對准工作電極 的中心,並且它到電極表面的距離為毛細管尖端外徑的

1倍。然後將三個電極連接到恆電位 儀; 4)打開「自腐蝕電位測量」窗口(快捷鍵F2 ) ,輸入數據文件名和注釋,設置測 量時間: 15分鍾, 采樣速率: 1Hz, 其他參數保持默認值。 然後, 向電解池內注入0.5mol/LH2SO4 溶液約200ml後,立即開始計時,並接通鹽橋,點擊窗口中的「開始」按鈕,開始開路電位 的測量; 5)當開路電位測量到所設置的測量時間後將自動停止。此時,打開「動電位掃描」 窗口(快捷鍵 F4 ) ,輸入數據文件名和注釋,設置初始電位:? 0.05V(相對於開 路電位) ,終止電位:1.5V(相對於開路電位) ,掃描速率:1mV/s,采樣速率:1Hz,其他 參數保持默認值。然後,立即點擊窗口中的「確定」按鈕,開始極化曲線的測量;

6)測量結束後,取下電極接線夾頭,取出工作電極和參比電極,清洗電解池和鹽橋 (測試溶液端內、外側) ,將工作電極按上述方法進行處理,更換 0.5mol/L+H2SO40.5mol/L NaCl 溶液而上述步驟進行下一次實驗。注意:此時,在設置「動電位掃描」控制參數時, 應設置回掃電流密度:1mA/cm2。在測量中,當回掃曲線與正掃曲線; 7)待實驗結束後,取下電極接線夾頭,取出工作電極和參比電極,觀察工作電極表 面腐蝕形態。然後,清洗電解池和鹽橋(測試溶液端內、外側) ,將工作電極按上述方法進 行處理,放入乾燥器備用。

5 實驗結果與討論

5.1 實驗結果

5.2 分析與討論 5.2.1 ?~i曲線圖分析 當工作電極在0.5mol/L H2SO4溶液中時,由圖1-2及表1-1的特徵值可知,從 腐蝕電位 ? c 開始,金屬的溶解規律呈現活性溶解規律,當電位達到-0.44283時 電流隨電位的增大而增大,基本符合tafel方程;當電極電位正移到鈍化電位?cp =-0.34824時,金屬表面開始發生突變,由活態向鈍態變化,此時電流隨電位正 移而急劇下降直至電位達到穩定鈍化電位即 ?p =0.43837,與鈍化電位?cp相對應 的陽極電流密度稱為鈍化電流密度icp =1.69644E-3;當電位正移到穩定鈍化電位 p =0.43837時,金屬處於穩定的鈍化狀態,表面生成一層鈍化膜,此時陽極溶 解電流密度ip =1.02569E-5(即維電流密度)很小且基本不隨電位變化;當電位 達到過鈍化電位?tp =0.8527時,由於金屬表面鈍化膜遭到破 壞,腐蝕再次加劇, 電流隨電位的正移而增大。 當工作電極在0.5mol/L H2SO4+0.5mol/LNaCl溶液中時,圖1-1以及表1-1中特 征值可知,活性溶解區基本不發生變化,而當電位正移到?cp之後電位先正移至穩 定鈍化電位?p =0.12504,而後迅速達到過鈍化電位?tp =0.26698,達到過鈍化電 位後由於點蝕的存在電流密度隨電位的正移而再次增大; 5.2.2 氯離子對鈍化過程的影響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知, 在溶液中不含氯離子時,由穩定鈍化電位正移至過鈍化電 位經歷的時間遠大於含有氯離子時的時間,可見,當溶液中存在氯離子時金屬表 面的鈍化膜溶液破壞從而過早進入過鈍化區,這是由於鈍化膜的溶解和修復(再 鈍化)處於動平衡狀態當介質中含有活性陰離子(常見的如氯離子)時,氯離子 能優先地有選擇地吸附在鈍化膜上,把氧原子排擠掉,然後和鈍化膜中的陽離子 結合成可溶性氯化物,使平衡便受到破壞,金屬表面鈍化膜發生破壞。 5.3 結論 1)金屬的陽極極化隨著電位的正移金屬表面會發生鈍化,但是隨著電位的 繼續正移金屬表面的鈍化膜會發生破壞從而使腐蝕從新加劇;

2)氯離子能時金屬表面的鈍化膜發生破壞從而加劇腐蝕;

六、 意見和建議

可以取含不同氯離子濃度的溶液進行實驗從而驗證氯離子濃度對鈍化膜破壞的影響; 可以取不同電極及鈍化劑進行實驗從而驗證鈍化介質對鈍化的影響;

大學化學實驗報告範文3:

一.實驗目的

1.觀測 CO2 臨界狀態現象,增加對臨界狀態概念的感性認識; 2.加深對純流體熱力學狀態:汽化、冷凝、飽和態和超臨流體等基本概念的理 解;測定 CO2 的 PVT 數據,在 PV 圖上繪出 CO2 等溫線 3.掌握低溫恆溫浴和活塞式壓力計的使用方法。

二.實驗原理

純物質的臨界點表示汽液二相平衡共存的最高溫度 ( T C) 和最高壓力點 (PC) 。 純物質所處的溫度高於 TC,則不存在液相;壓力高於 PC,則不存在汽相;同時 高於 TC 和 PC,則為超臨界區。本實驗測量 TTC 三種溫度條 件下等溫線。其中 T

三.實驗裝置流程和試劑

實驗裝置由試驗台本體、壓力台和恆溫浴組成(圖 2-3-1) 。試驗台本體如圖 2-3-2 所示。實驗裝置實物圖見圖 2-3-3。 實驗中由壓力台送來的壓力油進入高壓容器和玻璃杯上半部 ,迫使水銀進入 預先裝有高純度的 CO2 氣體的承壓玻璃管(毛細管),CO2 被壓縮,其壓力和容積通 過壓力台上的活塞桿的進退來調節。溫度由恆溫水套的水溫調節,水套的恆溫水 由恆溫浴供給。

CO2 的壓力由壓力台上的精密壓力表讀出(注意:絕對壓力=表壓+大氣壓) ,溫 度由水套內精密溫度計讀出。比容由 CO2 柱的高度除以質面比常數計算得到。 試劑:高純度二氧化碳。

圖 2-3-1 CO2 PVT 關系實驗裝置圖

2-3-2 試驗台本體 1.高壓容器 2-玻璃杯 3-壓力油 4-水銀 5-密封填料 6-填料壓蓋 7-恆溫水套 8-承壓玻璃管 9-CO210精密溫度計

四、實驗操作步驟

1.按圖 2-3-1 裝好試驗設備。 2.接通恆溫浴電源,調節恆溫水到所要求的實驗溫度(以恆溫水套內精密溫度 計為准) 。 3.加壓前的准備——抽油充油操作 (1)關閉壓力表下部閥門和進入本體油路的閥門,開啟壓力台上油杯的進油閥。 (2)搖退壓力台上的活塞螺桿,直至螺桿全部退出。此時壓力台上油

筒中抽滿 了油。 (3)先關閉油杯的進油閥,然後開啟壓力表下部閥門和進入本體油路的閥門。 (4)搖進活塞桿,使本體充油。直至壓力表上有壓力讀數顯示,毛細管下部出 現水銀為止。 (5)如活塞桿已搖進到頭,壓力表上還無壓力讀數顯示,毛細管下部未出現水 銀,則重復 (1)--(4)步驟。

(6)再次檢查油杯的進油閥是否關閉,壓力表及其進入本體油路的二個閥門是 否開啟。溫 度是否達到所要求的實驗溫度。如條件均已調定,則可進行實驗測定。

4.測定低於臨界溫度下的等溫線(T= 20℃ 或 25℃ ) (1)將恆溫水套溫度調至 T= 23℃ 左右,並保持恆定。 (2)逐漸增加壓力,壓力為 4.0MPa 左右(毛細管下部出現水銀面)開始讀取 相應水銀柱上端液面刻度,記錄第一個數據點。讀取數據前,一定要有足夠的平 衡時間,保證溫度、壓力和水銀柱高度恆定。 (3)提高壓力約 0.2MPa,達到平衡時,讀取相應水銀柱上端液面刻度,記錄第 二個數據點。注意加壓時,應足夠緩慢的搖進活塞桿,以保證定溫條件,水銀柱 高度應穩定在一定數值,不發生波動時,再讀數。 (4)按壓力間隔 0.2MPa 左右,逐次提高壓力,測量第三、第四……數據點, 當出現第一小滴 CO2 液體時,則適當降低壓力,平衡一段時間,使 CO2 溫度和 壓力恆定,以准確讀出恰出現第一小液滴 CO2 時的壓力。 (5)注意此階段,壓力改變後 CO2 狀態的變化,特別是測准出現第一小滴 CO2 液體時的壓力和相應水銀柱高度及最後一個 CO2 小汽泡剛消失時的壓力和相應 水銀柱高度。此二點壓力改變應很小,要交替進行升壓和降壓操作,壓力應按出 現第一小滴 CO2 液體和最後一個 CO2 小汽泡剛消失的具體條件進行調整。 (6)當 CO2 全部液化後,繼續按壓力間隔 0.2MPa 左右升壓,直到壓力達到 8.0MPa 為止(承壓玻璃管最大壓力應小於 8.0MPa) 。 5.測定臨界等溫線和臨界參數,觀察臨界現象 (1)將恆溫水套溫度調至 T= 31.1℃ 左右,按上述 4 的方法和步驟測出臨界等溫 線,注意在曲線的拐點( P=7.376MPa)附近,應緩慢調整壓力(調壓間隔可為 0.05MPa) ,以較准確的確定臨界壓力和臨界比容,較准確的描繪出臨界等溫線上 的拐點。 (2)觀察臨界現象 a. 臨界乳光現象 保持臨界溫度不變,搖進活塞桿使壓力升至 Pc 附近處,然後突然搖退活塞桿(注意 勿使試驗台本體晃動)降壓,在此瞬間玻璃管內將出現圓錐型的乳白色的閃光現象, 這就是臨界乳光現象。這是由於 CO2 分子受重力場作用沿高度分布不均和光的 散射所造成的。可以反復幾次觀察這個現象。 b. 整體相變現象臨界點附近時,汽化熱接近

於零,飽和蒸汽線與飽和液體線接 近合於一點。 此時汽液的相互轉變不象臨界溫度以下時那樣逐漸積累,需要一定 的時間,表現為一個漸變過程;而是當壓力稍有變化時,汽液是以突變的形式相 互轉化。 c. 汽液二相模糊不清現象 處於臨界點附近的 CO2 具有共同的參數(P,V,T) ,不能區別此時 CO2 是汽 態還是液態。如果說它是氣體,那麼,這氣體是接近液態的氣體;如果說它是液 體,那麼,這液體又是接近氣態的液體。下面用實驗證明這結論。因為此時是處

於臨界溫度附近,如果按等溫過 程,使 CO2 壓縮或膨脹,則管內什麼也看不到。現在,按絕熱過程進行,先調 節壓力處於 7.4 MPa(臨界壓力)附近,突然降壓(由於壓力很快下降,毛細管 內的 CO2 未能與外界進行充分的熱交換,其溫度下降) , CO2 狀態點不是沿等 溫線,而是沿絕熱線降到二相區,管內 CO2 出現了明顯的液面。這就是說,如 果這時管內 CO2 是氣體的話,那麼,這種氣體離液相區很近,是接近液態的氣 體;當膨脹之後,突然壓縮 CO2 時,這液面又立即消失了。這就告訴我們,這 時 CO2 液體離汽相區也很近,是接近氣態的液體。這時 CO2 既接近氣態,又接 近液態,所以只能是處於臨界點附近。臨界狀態流體是一種汽液不分的流體。這 就是臨界點附近汽液二相模糊不清現象。 7. 測定高於臨界溫度的等溫線(T = 40℃ 左右) 將恆溫水套溫度調至 T=40.5℃ ,按上述 5 相同的方法和步驟進行。

五、實驗數據處理

表 1.1 原始數據表 23℃ 壓強 (Mpa)

將數據繪圖如下:

六、實驗結果討論

1.由於實驗器材的老化,實驗數據本身的准確度不高,所以根據實驗數據畫出來 的曲線誤差較大。 2.加壓的時候要緩慢加,不能過快,實驗操作的時候有一組加壓不夠緩慢出現了 較小的氣泡,使得實驗數據不夠准確。

七.注意事項

1.實驗壓力不能超過 10.0 MPa,實驗溫度不高於 41℃。 2.應緩慢搖進活塞螺桿,否則來不及平衡,難以保證恆溫恆壓條件。 3.一般,按壓力間隔 0.2MPa 左右升壓。但在將要出現液相,存在汽液二相和 汽相將完全消失以及接近臨界點的情況下,升壓間隔要很小,升壓速度要緩慢。 嚴格講,溫度一定時,在汽液二相同時存在的情況下,壓力應保持不變。

T2.


大學化學實驗報告範文相關 文章 :

★ 大學化學實驗報告範文

★ 政治理論學習總結_政治理論學習心得體會6篇

★ 考研英語學習總結範文

★ 個人學習總結範文3篇

★ 高中學生學習總結1000字

★ 本學期學習總結下學期學習計劃

★ 大學生有機化學實驗報告總結

★ 大學生化工實習心得體會範文5篇

★ 化工實訓報告範文3篇

★ 做化學實驗的心得體會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陸』 混合鹼試樣(氫氧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如何測定其組成含量求方案!

第一步:加熱碳酸氫鈉受熱分解,氣體通入生石灰水中,生成碳酸鈣,通過測定碳酸鈣的質量計算出碳酸氫鈉的質量和生成碳酸鈉的質量。第二步:將混合鹼溶於水,加熱酚酞試劑,滴入1mol/L的鹽酸,直至顏色恰好變為無色。同時將生成的氣體通入生石灰水中。通過生成的碳酸鈣的質量與消耗鹽酸的量計算出碳酸氫鈉的質量與此事碳酸鈉的質量,此時碳酸鈉的質量減去第一步生成碳酸鈉的質量即為混合鹼中碳酸鈉的質量。

閱讀全文

與混合鹼的測定實驗裝置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陽台花卉自動噴淋裝置 瀏覽:524
暖氣閥門不管用了 瀏覽:766
廣東防水機械設備哪裡有 瀏覽:434
儀表白底都有什麼車 瀏覽:753
大號工具箱圖片價格 瀏覽:989
電學儀表讀數的小數點位如何確定 瀏覽:446
汽輪機烏金軸承溫度不能超多少 瀏覽:47
自動控制裝置參數 瀏覽:169
拱熱管道疏水閥門要多大 瀏覽:510
加工中心電櫃空調怎麼加製冷液 瀏覽:465
地下室全是暖氣閥門 瀏覽:283
滾背的器材哪裡有賣的 瀏覽:835
蒸餾和萃取實驗裝置特點 瀏覽:733
儀表上出現電源故障是什麼情況 瀏覽:523
防雷裝置檢測怎麼測 瀏覽:894
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自動調節 瀏覽:457
怎麼判斷閥門國標 瀏覽:1000
機床里的程序怎麼鎖定 瀏覽:962
水滿可自動關閉的裝置 瀏覽:282
10KV防雷接地裝置定期檢測 瀏覽: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