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煤礦瓦斯檢測系統/煤礦瓦斯監控系統
一、凡是高瓦斯礦井、煤(岩)與瓦斯突出礦井,必須裝備礦井瓦斯監控系統,低瓦斯沒有裝備礦井瓦斯監控系統的礦井的採煤工作面、煤巷、半煤巷和有瓦斯湧出的岩巷掘進工作面以及回風中有電器設備的地點,必須裝備瓦斯風電閉鎖裝置。
二、瓦斯監控系統配備必須符合以下要求
1、瓦斯監控系統地面中心站必須配備兩台計算機,一台工作,一台備用,並配有列印機和屏幕顯示器。中心站計算機電源應由在線式不間斷電源或交流穩壓器加後備式不間斷電源供給,中心站機房應用避雷裝置、空調設施,地板必須是抗靜電地板。
2、瓦斯監控系統必須具備甲烷斷電儀和甲烷風電閉鎖裝置的全部功能,以及電網停電延測功能、斷電狀態和饋電狀態的監測、報警、顯示、存儲、列印報表功能和監控設備故障閉鎖功能。
3、凡建立了瓦斯監控系統地面中心站的單位,應裝備系統終端,系統終端必須配備一台計算機,並配有列印機和屏幕顯示器,有專人管理、檢查和維護。井下所有監控設備的信號要反饋到地面中心站(與系統不配套的裝備除外)。
三、瓦斯感測器的設置必須符合以下要求
1、採煤工作面的設置為:高突礦井必須在工作面及其回風巷中各設置一台甲烷感測器,若採煤工作面的甲烷感測器不能控制進風巷內全部非本質安全型電器設備的,必須在進風側設置一台甲烷感測器。低瓦斯礦井必須在工作面設置一台甲烷感測器。
2、煤巷、半煤巷和有瓦斯湧出岩巷掘進工作面的設置為:高突礦井必須在工作面和回風流中各設置一台甲烷感測器,低瓦斯礦井必須在工作面設置一台甲烷感測器。
3、凡回風流中有電氣設備的地點、瓦斯抽放泵站、低瓦斯礦井的串聯通風及《煤礦安全規程》中規定的其它地點,必須設置甲烷感測器。
四、搞好瓦斯監控裝備安裝設計,嚴格審批
1、各單位在編制采區設計、採掘作業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時,必須對瓦斯監控裝備的種類、數量和安裝位置,信號電纜和電源電纜的敷設,控制區域等作出明確規定,並繪制布置圖。
2、瓦斯監控裝備安裝任務必須列入礦上的月生產作業計劃,並同生產計劃一並下達。工程開工前,由瓦斯遙測技術員根據生產計劃下達的安裝任務提出安裝申請單和安裝設計,安裝設計必須包括下列內容:①監控地點;②主機和感測器型號、數量、報警值、斷電值、復電值;③斷電范圍;④被控電氣設備(含閉鎖開關和電纜)的型號和數量;⑤感測器布置圖和瓦斯閉鎖電路布置圖。感測器布置圖中應標明斷電儀和感測器的安裝位置、遙測電纜的布置路線以及風流方向。瓦斯閉鎖電路布置圖中應標明閉鎖開關和被控設備的位置、電纜敷設線路以及遙測電纜與閉鎖開關的接線方式。感測器的報警值、斷電值、復電值及斷電范圍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第168條的規定。
3、安裝設計必須經礦總工程師和機電科安全用電審批。並送調度室、機電科安全用電組、安全科、使用單位、通風調度站和遙測組備案,由遙測組負責安裝。
五、安裝瓦斯監控裝備必須符合以下要求
1、瓦斯監控裝備必須具有煤安(MA)標志,裝備下井前必須經過調試、校正,檢查合格後方可使用,無煤安標志和無合格證明的裝備不準下井和安裝使用。
2、監控裝備必須按設計要求進行安裝,各項參數的取值也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3、監控設備的供電電源必須取自被控開關的電源側,嚴禁接在被控開關的負荷側。所有井下使用的監測儀器應盡可能採用36V電源,以解決開關小喇叭輸入660V而導致的失爆問題。風電、瓦斯閉鎖的被控開關不準使用DW型饋電開關。
4、電纜要求:本質安全型監控裝備其輸出本質安全型部分可不按防爆要求管理,但其關聯設備仍要按防爆要求管理。其本質安全型電源的電纜接頭必須使用普通防水接線盒,必須與動力電纜分開懸掛在大巷的兩側;如受條件限制必須在同一側時,應敷設在動力電纜上方,且與高壓電纜保持100mm、與低壓電纜間保持500mm以上距離。電纜不得懸掛水管、瓦斯管、消防管上,如果必須與管路、風筒同一側懸掛時,要敷設在管路或風筒上方300mm處。
5、井下主機或分站應安設在支護良好、無滴水、無雜物的進風巷道或峒室內,且距巷道的底板距離不得小於300mm。
6、感測器必須垂直懸掛,距頂板不大於300mm,距巷幫不小於200mm。
7、安裝完畢經過調校、測試合格,由瓦檢員、安裝人員、施工單位共同在安裝申請單上簽字,然後移交給施工單位使用和保管。
六、加強監控裝備的維護和使用管理
1、瓦斯斷電儀和感測器要實行掛牌管理,並明確管理責任人。
2、定期對監控設備進行調試、校正,系統設備每月不少於一次,甲烷感測器每7天必須使用標准氣樣和空氣調校一次,並使用好氣體流量計;每7天必須對瓦斯超限斷電功能進行一次測試,並作好測試記錄。
3、監控設備在井下連續運行6—12個月後必須升井進行全面檢修。經大修調試、性能檢驗後各項性能指標達到要求的,由專業人員檢查設備電氣性能,由防爆驗收員檢查防爆性能,並出具防爆驗收合格證,凡無驗收合格證的設備不準入井使用。青山礦、安源礦的設備大修由礦上自行負責,集團公司通風試驗室負責抽檢,其它單位的設備大修由通風試驗室負責。所有調試和大修必須作好記錄。
4、瓦檢員每班要對所轄范圍的感測器數據進行校對和記錄,對信號電纜進行外觀檢查,並將檢查結果報通風調度站,通風調度記錄必須有瓦斯監控裝備情況的內容,當校對數據誤差大於允許誤差時,以讀數大者為依據,並在8小時內調校好。
5、瓦斯感測器、電纜的移動由瓦檢員負責,按規定進行移動,嚴禁擅自移動和停用裝備。
6、檢修與監控裝備關聯的電氣設備,需要停止裝備運行時,須先報礦調度室,並制定相應措施後方可進行。
7、監控設備發生故障時,必須及時進行維修或更換,要求在8小時之內完成,故障期間還必須制訂專項安全措施。
8、瓦斯監控裝備所需元器配件及標准氣樣,各單位要提前報計劃,由集團公司統一購買。
9、地面監控中心的設備也要實行掛牌管理,落實專人負責。並確保實時顯示、超限報警、數據存儲、列印報表、曲線圖表製作、斷電控制及斷電和饋電狀態的監測、歷史數據和圖表調用等功能的正常運行。定期對備用計算機進行檢查、維護和保養,確保一旦運行計算機出現故障時能立即啟用備用計算機。
七、加強地面瓦斯監控中心站管理
1、瓦斯監控中心站必須堅持24小時值班,發現瓦斯超限報警信號或設備故障信號時,值班人員應立即向調度室、通風調度站、通風區匯報,接到匯報的部門必須立即組織人員查明原因並採取措施進行處理,同時作好匯報及處理結果記錄。
2、瓦斯監控中心站必須每天列印瓦斯監控日報表,礦長、礦總工程師、通風區隊長必須每天簽審監控日報表,對存在的問題,由礦總工程師提出處理意見,通風區及有關部門負責及時組織解決。
3、監控中心站應張貼瓦斯監測系統圖。
4、監控中心站計算機不得從事與監控無關的操作,且不得儲存娛樂性質的程序。
5、閑雜人員不得進入監控中心站,來訪必須進行登記。
6、值班人員必須面對面交班,本班監控設備運行情況、出現的瓦斯超限和設備故障情況等必須記錄在交接班本上,並向接班人交待清楚,雙方在交班本上簽字。
八、加強瓦斯監控裝備的技術管理
1、礦總工程師、技術人員要充分利用計算機資料庫的監測資料,定期組織分析,查找瓦斯超限或設備故障的原因,制定針對性的措施,以確保安全生產。
2、加強技術資料管理。技術人員要經常收集整理各種瓦斯監控技術資料,並分門別類進行建檔。建立健全以下台帳、記錄、報表及圖紙:
①設備、儀器、儀表台帳;
②設計、安裝、驗收台帳;
③監測裝置故障登記表;
④檢查、調試、校正記錄;
⑤監測中心運行日誌;
⑥瓦斯監測日報表;
⑦瓦斯超限和設備故障匯報、處理記錄;
⑧礦井瓦斯監測裝置使用情況月報、季報表;
⑨礦井瓦斯監測系統圖。
3、配齊瓦斯監控人員,強化培訓,提高素質,確保瓦斯監控工作的正常開展。安裝、維修及監控室值室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並經考試合格後持證上崗,不合格的不得上崗。
九、加強監督檢查,嚴厲處罰違章違制行為
1、集團公司每季、礦每月、通風區每旬要組織一次瓦斯監控裝備的專項檢查,主要檢查瓦斯閉鎖斷電裝置是否符合要求、瓦斯感測器的安裝位置是否正確、報警值和斷電值是否符合規定、調試校正是否按規定執行等,並要有檢查記錄。
2、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和質量標准化要求,檢查發現違規行為的,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這個問題,您也可以移步採石場設備網來獲得相關信息。
Ⅱ 煤礦採煤系統安全檢查重點有哪些
一、通風瓦斯方面 1、工作面附近所有風門都必須實現聯鎖,並確保靈敏可靠,正常使用。使用單位必須使用好與3下409工作面通風系統相關的其它風門。 2、確保工作面通風系統的合理穩定。工作面供風量不得低於324m3/min。風流不穩、風量不足,不得進行安裝工作。 3、測風員除每10天進行1次全面測風外,還必須根據實際需要對工作面隨時進行測風,每次測風結果應記錄並寫在測風地點的記錄牌上。測風地點設在距工作面上下端頭大於20m並符合測風站要求的地點。 4、及時檢查可能瓦斯湧出的地點,消滅瓦斯積聚,並做到無瓦斯超限作業。瓦斯檢查人員必須執行瓦斯巡迴檢查制度和請示報告制度,每班檢查2次,間隔時間3~5h;本班未進行工作時,每班可檢查1次。檢查地點為工作面風流和回風流,並取其最大值。要認真填寫瓦斯檢查班報和現場牌板,並通知現場工作人員,每次檢查瓦斯必須由現場工作班組長在檢查記錄手冊上簽字,瓦斯超限時責令現場人員停止工作,並撤到安全地點。 5、工作面進風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濃度不得超過0.5%;氧氣濃度不低於20%。工作面風流、進、回風流中的一切有毒有害氣體都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第100條規定。工作面空氣溫度不得超過26℃,機電設備硐室空氣溫度不得超過30℃;當空氣溫度超過時,必須縮短超溫地點工作人員的工作時間,並給予高溫保健待遇。當工作面的空氣溫度超過30℃、機電設備硐室空氣溫度超過34℃時,必須停止作業。 6、工作面及其他作業地點風流中瓦斯濃度超過1%時必須停止一切工作。 7、工作面及其他作業地點、電動機或其開關安設地點附近20m以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5%時,必須停工、斷電、撤人、處理。工作面及其他巷道內體積大於0.5 m3的空間內局部積聚瓦斯濃度達到2%時,附近20m內,必須停工、撤人、斷電、處理。對因瓦斯濃度超過規定被切斷電源的電氣設備,必須在瓦斯濃度降到1%以下時,方可通電開動。工作面風流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達到1.5%時,必須停工、撤人,查明原因,制定措施,報公司總工程師批准,進行處理。嚴禁在瓦斯超限的區域內作業。 8、工作面回風巷風流中瓦斯濃度超過1%或二氧化碳濃度超過1.5%時,都必須停工、撤人,採取措施,進行處理。 9、安裝期間要加強支護,並避免磨擦、撞擊架棚或單體支柱,防止片幫冒頂堵塞巷道。 10、安裝單位必須加強兩端頭的管理。兩端頭必須保持暢通。 11、安裝單位要搞好機械設備的安裝、運輸管理及施工安全,防止磨擦產生高溫或火花。 12、工作面的進、回風巷道內堆放物不得超過巷道斷面的2/3。 13、3下409工作面附近的風門前後5m范圍內要支護完好,無片幫冒頂,無積水、淤泥、礦車、設備、雜物等。 14、安裝單位的區長、技術員、班組長、流動電鉗工下井時必須領用瓦斯便攜儀。使用3下409軌順、運順的絞車時,必須先檢查絞車及其開關附近地點的瓦斯濃度,只有證實瓦斯濃度在1%以下時,方可開動絞車。 15、3下409備用工作面原則上不準放炮,確需放炮時必須編制專門的措施經過正常程序審批。 16、機電科和安裝單位正常 對3下409面的電器設備進行檢查,嚴禁各類電器設備失爆。尤其要做好工作面范圍內的電纜防漏電管理,防止失爆或存在失爆隱患。 17、機電科要嚴按照付煤字[2000]第118號文「礦燈領用管理規定」管理礦燈,堅決杜絕礦燈失爆。 18、公司調度室必須確保採煤面所有電話正常通訊。 二、綜合防塵方面 1、工作面軌順和運順必須安裝齊全防塵管路。工作面軌順的防塵管路每隔100m安設一個三通閥門, 500m左右安設一個截止閥;工作面運順防塵管路每隔50m安設一個三通閥門,500m左右安設一個截止閥。防塵管路安設要平直(30 m范圍內高低差不大於100 mm),小於或等於90°的要設彎頭,不準拐死彎,接頭不漏水。 2、工作面架間噴霧,煤機的內外噴霧必須安裝齊全,具備降柱、移架同步噴霧條件,保證能正常使用。 3、在軌道順槽、運輸順槽內距工作面50 m各安一道凈化噴霧由通防科負責。並確保噴霧覆蓋全斷面。 4、工作面的各轉載點都必須安設噴霧設施。破碎機必須安裝防塵罩和噴霧裝置或降塵器。 5、安裝單位必須正常使用所有的防塵噴霧設施。安裝防塵噴霧設施的單位必須經常檢查、及時維護,確保防塵噴霧設施的完好、靈敏可靠,符合質量標准要求。 6、保證防塵水正常供給,壓力不少於2MPa。 7、通防科按設計施工煤體注水孔,並達到質量標准要求,按規定實施煤層注水。 8、在工作面的運順、軌順內各安設兩組隔爆水棚,兩組隔爆水棚間距為200m,且一組隔爆水棚的首排水槽必須保持距工作面60~200 m的范圍內。每組隔爆水棚棚間距為1.2~3 m,棚區長度不得小於20 m。水棚的用水量按巷道的斷面積計算,不得少於200L/ m2。水棚的安設、吊掛、質量必須符合《規程》執行說明規定。 9、安裝人員在產塵環境中必須佩戴防塵口中罩。 三、 防治自然發火方面 1、通防科每周對高冒點及可能發熱地點進行檢查和取氣化驗分析,搞好觀測預報工作,發現問題及時採取措施處理。 2、對頂板下沉巷道變形的地點及時進行維修支護,防止出現高冒區。 3、對已出現的高冒區要掛網噴漿或注凝膠或注黃泥、砂等用不燃性材料填實。 4、工作面回風入口安裝束管及吸氣頭,距工作面10m內吊掛在上部。 四、安全監測方面管理 1、監測系統必須保持正常運行,進行連續監測。每7天必須對使用標准氣樣和空氣樣對甲烷感測器調校一次,每7天必須對甲烷超限斷電功能進行測試,保證感測傳器靈敏可靠,時時處於完好狀態。 2、安設1台煤機開停感測器,對煤機開停進行連續監測。 3、在工作面回風巷道內距工作面10m范圍內安裝一台甲烷感測器,其報警濃度大於或等於1%,斷電點濃度大於或等於1.5%,復電濃度小於1%,斷電范圍為工作面及其回風巷內全部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 4、瓦斯便攜儀、瓦斯感測器必須必須垂直懸掛,距頂板不大於300mm,距巷道側壁不小於200 mm。 5、必須安裝瓦斯電閉鎖裝置,實現瓦斯超限自動報警斷電。 6、安全監控設備的供電電源必須取自被控制開關的電源側,拆除或改變與安全監控設備關聯的電氣設備的電源線及控制線,檢修與安全監控設備關聯的電氣設備,需要安全監控設備停止運行時,須報告公司調度室,並制定安全措施後方可進行。 7、安全監控設備發生故障時,必須及時處理,在故障期間必須有安全措施。 8、通防科監測隊必須每天檢查安全監控設備及電纜是否正常,使用攜帶型甲烷檢測報警儀或攜帶型光學甲烷檢測儀與甲烷感測器進行對照,並將記錄和檢查結果報監測值班員;當兩者讀數誤差大於允許誤差時,先以讀數較大者為依據,採取安全措施並必須在8h內對2種設備調校完畢。 9、監測電纜敷設按《煤礦安全規程》第468條、第469條執行,並按其原文向有關人員傳達貫徹。(安全管理交流-)
Ⅲ 監控室的監控系統必須具備瓦斯超限後能迅速自動切斷被控設備的電源是什麼意思
什麼樣的監控室還有這樣的要求!哦,估計是監控聯動。瓦斯探頭檢測到瓦斯,發信號給中心控制主機系統,系統切斷前端設備電源,防止引起瓦斯爆炸。
Ⅳ 儲煤棚瓦斯超限怎麼處理
根據相關資料查詢顯示:儲煤棚瓦斯超限需要進行以下處理。
1、瓦斯超限後,作業地點人員必須立即撤到作業規程或安全技術措施中規定的安全地點,然後切斷電源,同時跟班隊干或班組長按要求進行匯報。
2、調度室值班人員或監控值班人員發現或接到瓦斯超限匯報後,立即通知瓦斯超限地點及受影響地點作業人員撤到作業規程或安全技術措施中規定的安全地點。
3、發生瓦斯超限後,必須立刻停電撤人、分析原因、停產整改、追究責任。
Ⅳ 什麼是瓦斯超限
瓦斯超限就是瓦斯湧出量大。
瓦斯超限如不及時處理會造成瓦斯濃度升高、瓦斯積聚,造成人員窒息、瓦斯燃燒、爆炸事故。
瓦斯超限的預防措施
1、 生產期間合理控制風量分配,保證各作業地點和硐室有足夠的風量。
2、 建立瓦斯個體巡迴檢測和集中連續監測的雙重監測系統,准確地測定瓦斯濃度,及時發現瓦斯超限地點,立即採取措施解決瓦斯超限,消除瓦斯爆炸的一切條件。
3、 在採掘工作面及其相互連接的上、下順槽中設有風電閉鎖設施,當瓦斯超限時,能及時自動切斷電源。
4、 對於井田瓦斯局部富集,應加大風量,採用通風排放措施來解決。
(5)瓦斯超限自動處理裝置擴展閱讀:
據安監總局網站消息,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國家煤礦安監局今日發布《關於強化瓦斯治理有效遏制煤礦重特大事故的通知》。
《通知》要求,要加強瓦斯零超限目標管理,落實瓦斯超限停電撤人、分析原因、停產整改和追究責任等四項措施。達不到要求的煤礦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的停產整頓;經停產整頓未達標的予以關閉。
《通知》明確了強化煤礦瓦斯治理有效遏制煤礦重特大事故的有關事項:
強化煤礦瓦斯等級管理:
要嚴格瓦斯等級鑒定。開采同一煤層的相鄰礦井升級為高瓦斯礦井的,應當立即進行瓦斯等級鑒定,鑒定完成前,要按高瓦斯礦井進行管理。
煤層有瓦斯動力現象,或者瓦斯壓力達到或超過0.74MPa,或者相鄰礦井開採的同一煤層為突出煤層時,該煤層應當立即按照突出煤層管理,並按規定進行煤層突出危險性鑒定,嚴格管理;達到相鄰礦井始突深度的煤層不得定為非突出煤層。
煤炭行業管理部門、煤礦安全監管監察部門要加強瓦斯等級鑒定結果的審核和動態監管監察,對鑒定中弄虛作假、瓦斯等級應升級未升級的,要嚴肅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Ⅵ 綜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防治
采面上隅角的風流狀態是瓦斯超限的重要原因
采面上隅角靠近煤壁和采空區側,風流速度很低,局部處於渦流狀態.這種渦流使采空區湧出的瓦斯難以進入到主風流中,從而使高濃度瓦斯在上隅角附近循環運動而聚集在渦流區中,形成了上隅角的瓦斯超限.若工作面上隅角出現滯後回柱,除上隅角存在的渦流區外,在靠近切頂排處會出現微風區,采空區漏出的瓦斯在此處積聚,更容易形成上隅角的瓦斯超限.
采面上隅角處兩面壓差大小是瓦斯超限的一種原因
巷道風流中任一斷面都具有靜壓、位壓、動壓,三種壓力之和是全壓,全壓差的大小決定著風流的方向和速度.由於上隅角處兩面的靜壓和位壓是一樣的,風流速度不一樣,採煤工作面的風流到此轉彎,造成上隅角處風流速度變慢,上隅角兩面的風流速度差降低,此處風流速度大大減少,在上隅角處出現無速度差,甚至風流出現紊流.
防治上隅角瓦斯超限的方法
針對上隅角瓦斯超限的情況,通常的防治方法有10種,即:①設置上隅角臨時擋風簾;②增大回採工作面風量;③設置采空區風幛;④採煤工作面安裝局部通風機;⑤採煤工作面回風巷安設風、水引射器;⑥安設專用抽排風機;⑦高位抽放瓦斯;⑧建立採煤工作面尾排系統;⑨三相泡沫擠上隅角瓦斯;⑩改變通風方式等.現分別進行分析.
1 設置采面上隅角擋風簾
當採煤工作面上隅角出現瓦斯超限時,在靠近採煤工作面上隅角處掛一擋風簾,使之將工作面的風流一分為二,利用風簾引導較多的風流流經上隅角,以稀釋高濃度瓦斯.風幛可採用軟質風筒布製作,長度一般不小於10m.
某礦*工作面在生產過程中,出現了上隅角瓦斯異常的現象,CH4濃度達到2%,於是在上隅角附近加設了一道擋風簾.根據現場觀測發現,採用擋風簾後,上隅角的CH4濃度很快降到1%以下;但是由於擋風簾的存在,使採煤機割煤,上隅角附近支、回柱,上出口行人、運料受到很大的影響,往往出現擋風簾被破壞而失去作用的現象,導致上隅角瓦斯濃度又很快升高到超限濃度以上.這樣反復操作的結果,必然使上隅角瓦斯濃度忽高忽低,極不穩定,形成了安全生產的一大隱患.同時,擋風簾的存在,增大了工作面的通風阻力,使工作面的風量降低.
因此,這種方法主要是應用在上隅角瓦斯不大的地點,並且只能作為臨時措施.這種方法實際上就是提高采面上隅角處兩面壓差,解決上隅角處渦流的問題.
2 增大回採工作面風量
工作面風流對上隅角渦流區積聚瓦斯的驅散,主要靠工作面風流與上隅角瓦斯積聚區間的空氣的對流和主風流的擴散作用.經過長時間的現場觀察,發現在工作面正常供風的情況下,靠有限速度的風流來驅散上隅角渦流積聚區的高濃度瓦斯是不可能的.工作面採用增大風量的辦法,雖然可使上隅角積聚區風流與工作面主風流的對流作用加大,但是隨著風量的提高,負壓增大,采空區的風流速度加大,使采空區的瓦斯流線延深,加強了風流與采空區內的瓦斯的交換.若采空區內存在其它漏風通道,則會增大此漏風量.總之,若增大采面風量.會使風流攜帶出的瓦斯量增大,同時,風量過大又有以下缺點:①造成鄰近採掘工作面的供風量下降,影響礦井通風系統的穩定;②使采面風流中的粉塵濃度增加,惡化工作面的工作環境,增大防塵工作的難度;③工作面風量過大容易使巷道內的風速超過《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影響礦井的質量標准化達標.
3 設置采空區風幛
根據采面上隅角瓦斯超限的原因可知,若能減少進入采空區的風量,則可減少採空區的瓦斯湧出量,使上隅角避免出現瓦斯超限.在工作面采空區一側,沿切頂排從工作面一出口到上隅角設置風幛,這樣就可最大限度地減少進入采空區的漏風量.尤其是在工作面出口處,由於風流進入工作面時在此處直射采空區.所以應保證此區段的風幛封堵嚴密.
可見,這種處理方法可從根本上減少採空區的瓦斯湧出量,但是由於風幛位於采空區邊緣,采空區落下的矸石極易將風幛破壞.造成風幛漏風增大;同時由於風幛隨著工作面向前推進而逐漸前行,所以增大了工人的操作難度和工作量.
因此這種方法受多種條件的制約,使用效果不太理想.只有當回採工作面上隅角積聚瓦斯速度不大(2~3 m3/min)和瓦斯濃度不太高(3%左右)的情況下應用效果才明顯.
4 安設局部通風機
在工作面內,距採煤工作面上隅角10~15m的位置,安裝1台5.5kw或2×2.2kw的小局部通風機,用膠質風筒將風引到回風上隅角,在採煤工作面上隅角位置形成正壓區,通過局扇引入新鮮風流稀釋採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使該處瓦斯濃度降到規定以下,該局部通風機隨著工作面的前移而移動.這種處理方式具有以下優點:①採煤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可盡快地進入風筒內部,排入回風巷;②可增大採煤工作面上隅角的風量,及時沖淡此處的高濃度瓦斯;③由於風筒體積小,佔用空間小,可大大地減少工作面施工造成的影響;④在風機正常運轉的情況下,此種方式抽排採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是一個安全可靠的治理過程.
5 安設風水引射器
當採煤工作面上隅角出現瓦斯超限時,安設一台風水引射器,利用高壓水、風聯合作為動力,也可用高壓水或風分別作為動力,形成一較大的負壓區,工作面的主風流由於壓差的作用會增大流經上隅角的風量,以滿足風機的要求.這樣,上隅角的高濃度瓦斯經流過此處的工作面風流的稀釋後進入風筒內部,排入回風巷.這種方法具有以下優點:①利用高壓水、風作為動力,風、水引射器本身無機械運動部件,沒有產生火花的隱患;②改變風、水壓即可調整風量;③結構簡單,安裝移動方便.但需要加強管理,防止動力源(水、風)突然停止,造成採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突然積聚.
6 安設專用抽排風機
(1)脈動通風技術.脈動通風技術是利用風流的紊流擴散系數與風流脈動特性相關的理論,研製的一套技術可靠、經濟合理且實用的脈動風機使用技術.在正常通風風流中疊加脈動風流,從而增加風流的紊流擴散系數,提高風流驅散局部積聚瓦斯的能力,從根本上解決回採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積聚的問題.
(2)GDS-1型瓦斯自動排放系統.由煤科總院重慶分院研製的GDS-1型瓦斯自動排放系統,由抽出式無火花風機、瓦斯感測器、控制裝置、調節風門、吸風器和若干風筒組成.主要結構如圖2所示.上隅角瓦斯高濃度瓦斯經吸風器X進入硬質風筒Y,雙級感測器檢測調節風門K前後端風筒內的瓦斯濃度,由控制裝置內的單片機根據瓦斯濃度值來確定調節風門開或關,以及開關角度的大小,從而改變摻入「新風」的風量,使排放瓦斯風筒內瓦斯濃度不超限.
(3)小型液壓風扇.液壓風扇分為監控裝置和執行裝置,監控裝置包括控制處理器和瓦斯感測器,執行裝置包括小型液壓風扇和液壓動力系統.監控裝置的工作原理,是由放置在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濃度感測器實時檢測瓦斯濃度,並將檢測的瓦斯濃度信號轉換為模擬電信號,傳到控制處理器,經過中心處理單元對檢測到的模擬信號進行處理判斷,發出指令控制繼電器的開啟與閉合,實時控制液壓風扇.當瓦斯濃度超限時,風扇啟動,吹散上隅角積聚的瓦斯;待瓦斯濃度降到安全界限時,風扇即生動停止.
(4)安設壓風風機抽排瓦斯.本方法具有風、水引射器與瓦斯移動泵抽放瓦斯的特點,沿工作面回風巷鋪一趟剛性風筒,風筒吸口在距上隅角0.5m位置,排風口安在風眼內或區城回風巷內,風機安裝在回風巷內,每200~300 m一組,用壓風作為動力.
(5)安設移動式抽放泵抽放上隅角瓦斯.沿工作面回風巷鋪l趟剛性風筒,風筒前面鋪1根抽放花管(采空區內),抽放花管長度15~20m左右,要求採用低負壓抽放,該管子與回風系統的剛性風筒相連,這樣在隅角處形成一個負壓區,使隅角處瓦斯向抽放管子流動,最後排到采區回風巷.
7 高位抽放瓦斯
(1)布孔方式.在工作面回風巷內直接布置鑽場,從頂板開孔,往工作面上方裂隙帶打鑽孔,抽放上鄰近層及其附近煤線中的瓦斯.工作面推進方向反向布置鑽孔,鑽場間距15m,每個鑽場打3個鑽孔,利用工作面前方煤體保護鑽孔,工作面回採到位時撤出.回風巷安抽放瓦斯管,抽采空區的瓦斯,在採煤工作面上隅角處形成一個負壓區,使採煤工作面上隅角處瓦斯向抽放管流動.
(2)布孔參數.鑽孔設計依據兩個原則,一是鑽孔的終孔層位位於裂隙帶上部界限,二是鑽孔進入卸壓區的層位位於冒落帶頂部、裂隙帶下部界限以上.根據礦壓理論,煤層開采後其頂底板岩層發生冒落移動,當上覆岩層下沉穩定後,上覆岩層采動裂隙區劃可分為「豎三帶」和「橫三區」,即采動區沿垂直方向由下往上劃分為冒落帶、裂隙帶和彎曲下沉帶;沿工作面推進方向在工作面風巷和機巷區域分為煤壁支撐影響區、離層區和重新壓實區.隨著工作面不斷向前推進,沿工作推進方向上的「橫三區」隨之交替向前移動.
(3)頂板抽放口最佳位置.法距位於垂直煤層頂板向上8~25m、(10~15m)(位於冒落帶頂部,裂隙帶下部),平距位於回風巷內錯8~30m(8~17m).具體礦井,要根據其實際綜合確定.其中鑽孔的終孔位置,可以利用幾何知識,通過計算得到.
8 其他方法
(1)建立采面尾排系統.沿工作面回風巷(采空區)鋪一趟非金屬的管子,可以使用水泥體.該管子與回風系統相連通(不是與採煤工作面的回風巷),在採煤工作面上隅角處形成一個負壓區,使採煤工作面上隅角處瓦斯沿管子流向回風流.
(2)三相泡沫擠壓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採用三相泡沫技術,用三相泡沫擠占瓦斯占據的空間來降低瓦斯濃度,三相即水、灰、氮氣,灰可採用黃泥、煤碳發電的爐渣等材料,水灰比(質量比)1:4:1.該法具有處理速度快,教果明顯的特點,這是發展的趨事.
(3)改變通風方式.我國煤礦的通風方式大部分採用上行風,由於採煤工作面湧出的瓦斯比空氣輕,其自然流動的方向和上行風的方向一致,在正常風速(大於0.5~0.8m/s)下,瓦斯可能出現分層狀流動和局部的瓦斯積存,容易造成瓦斯上隅角積聚,下行風的方向與瓦斯自然流動方向相反,二者易於混合且不易出現瓦斯層狀流動和局部積存的現象,能防止上隅角瓦斯積聚,但《煤礦安全規程》第一百一十五條規定,有煤(岩)與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險的採煤工作面不得採用下行通風.所以在運用下行通風時,必須慎重.
經過以上分析,結合現場的實際情況,一旦采面上隅角出現瓦斯超限,立即在采面上隅角掛風簾、安擋風幛;增大工作面的進風量、調高工用面的壓差,檢查與該工作面相關的所有密閉是否漏風,若漏風及時進行封堵.上述方法不能解決問題,要盡快安設專用抽出式風機(風、水引射器)進行抽排.
上述方法都是臨時性急性的措施,治理上隅角瓦斯超限的主要方法應該是:高位抽放,尾排,上隅角瓦斯抽排.其根本方法是開采解放層,提前進行巷道抽排或預抽,使煤層瓦斯含量降到8m3/t以下,其它的方法都具有不可確定性和不穩定性;所以治理上隅角瓦斯應提前考慮、提前施工,早投入,早見效.
Ⅶ 採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如何處理
採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時,如果濃度不超過2%,可以通風處理,如果超過2%,就必須做瓦斯抽放處理。
Ⅷ 採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如何處理
針對上述問題
1 搭設擋風簾利用風流吹散上隅角瓦斯
2 採用硬質風筒在上隅角埋管抽放瓦斯
3 在工作面回風巷30~50m施工一個高位瓦斯抽放鑽場,每一個鑽長布置3個鑽孔。鑽孔終孔距工作面頂板高度有工作面才高而定(一般以才高的4~5倍)最好三個鑽孔高度不一(比如4m采高的話,鑽孔距工作面高度依次是16m、20m、24m);而鑽孔終孔距回風巷距離一般設計為10 15 20m.
4瓦斯如果太大的話就施工長距離瓦斯抽放鑽孔
Ⅸ 井下作業地點發生瓦斯濃度超限時.如何處理
瓦斯濃度的概念是瓦斯純量在井下空氣中所佔的體積比。要降低瓦斯濃度,顯然要減少瓦斯湧出量或提高風量。一般情況下,井下作業地點瓦斯濃度超限在3%以下的,由瓦斯檢查員現場處理,先停止作業,撤出人員,切斷電源,進行瓦斯排放(限量排放)。瓦斯濃度超過3%時,編制專門的排放措施由總工程師簽批,由礦山救護隊進行排放,停風地點若24小時內不能處理的,必須密閉。煤礦安全規程說得很具體,可以查看下
Ⅹ 瓦斯超限如何處理
兩種情況:一是一般超限,如果在3%以下,應首先撤出井下工作人員,查找原因進行處理,一般採用加強通風的方法;二是嚴重超限,3%以上(1.5%時撤出人員)時,應報救護隊進行處理。解決瓦斯超限的根本辦法還是瓦斯抽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