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頭盔裝置設計的背包

頭盔裝置設計的背包

發布時間:2022-11-22 09:28:19

『壹』 這張圖中的那個背包是什麼牌子啊

那個標牌看不太清楚,但差不多應該是吧~?
2010年有不少潮流,然而簡單卻可愛的「豬鼻」就是其中一個,在今年的流行街頭,很多潮人都背著一個「豬鼻」在肩膀上,這個「豬鼻」可不是一般豬的鼻子,是一種很可愛的設計圖案,相信大家也曾經見到過,而美國背包品牌EASTPAK也承襲著這一潮流推出了一款騎士系列背包。

騎士圖案跟豬鼻圖案在表示上是一樣的,都是在一個正方形中間挖空兩條長方形空隙,使其變成一個騎士頭盔的形狀,設計確實是很簡單,但卻又很受歡迎。這款背包名為EX001 Hokkaido 925 Hi,分別有黑色、藍黑色、灰色三種顏色,容量達到28升,並配有電腦內格,休閑商務均適用。

『貳』 航天員在太空行走是為什麼背個背包

是太空噴氣背包,被放置在宇航員後方,裡面充有壓縮氮氣,宇航員通過扶手上的開關控制24個微型噴嘴,並將壓縮氮氣注入不同的尺寸。形成反推力。向各個方向移動。主要是為了使宇航員在太空行走中順利移動並完成各種任務。

因為宇宙是超重力環境,所以宇航員可以在太空中行走時漂浮,可以用一隻手移動手臂或使用特殊的身體移動工具在太空中移動身體。

外層宇航服是宇航員需要離開機艙的唯一個人安全設備。實際上,宇航員身後的看起來是大箱子的東西實際上是車載航天服的重要組成部分,稱為攜帶型環境控制和生命支持系統(稱為攜帶型環控生保系統)。

『叄』 宇航員在太空行走,為什麼要背一個背包

在出艙活動中航天員的背上總要背一個大背包,那麼這個神秘的背包到底有什麼作用呢?


貢獻卓著的機動「背包」。

背上背包去旅行,是不是很多小夥伴們比較嚮往的事情呢?為了幫助航天員出艙行走,科研工作者曾為航天員設計了一款「背包」,這款背包的名稱是M509機動裝置。

M509機動裝置重115.66千克,長105.41厘米、寬68.58厘米,厚38.83厘米。這個背包內裝有高壓氮氣瓶,在背包周圍裝有14個噴嘴,分別指向上下、前後、左右,通過控制器打開噴嘴後,航天員不僅可以進行上下、前後、左右移動,而且還能進行滾翻和旋轉運動。這種裝置的最大優點是能准確進行身體定位,能讓航天員身體保持任何姿勢。

『肆』 騎行背包是怎麼懸掛頭盔的

你放在頭盔倉里····MANTA 25這個位置,後腦勺掛在你圈的扣上,前額部位放進去。

類似這樣

『伍』 宇航員進入太空時會背著一個大背包,背包里裝的是什麼

自給自足的攜帶型機動彈射器雖然在宇航員約翰-懷特的太空行走中獲得了成功,但卻不容易控制。其原因是,獨立的攜帶型機動彈射器必須靠近宇航員的身體質心,以便准確控制運動方向。但由於宇航員穿著太空服,戴著頭盔,很難確定身體質心的位置,所以宇航員一般只能依靠經驗。一旦維護衛星的操作需要准確的定位,宇航員就可能因為定位不準確而無法完成維護任務。

這個背包配備了高壓氮氣瓶,在背包周圍有14個噴嘴,分別指向上下、前後、左右,通過控制器打開噴嘴,航天員不僅可以進行上下、前後、左右運動,還可以滾動和旋轉。這個裝置最大的優點是可以准確地進行身體定位,使航天員可以將身體保持在任何位置。由於太空中的微重力環境,宇航員在太空行走時將處於漂浮狀態。如果他們想在太空中移動他們的身體,他們只能通過握住一個扶手和另一個扶手來向前移動,或者使用特殊的身體移動工具,官方稱之為 "太空機動裝置"。這是一種推進裝置,利用噴嘴射出高壓氣體,將宇航員的身體推向某個方向。而俄羅斯宇航員在太空行走時所用的太空移動裝置則 "藏 "在 "背包 "里。

為了保證宇航員在太空行走中能夠很好地移動身體,完成各種操作和任務,美國和蘇聯開發了多種類型的移動設備。在這篇文章中,讓我們來看看一些有代表性的。難以控制的早期機動裝置:1965年6月3日,美國發射了雙子座IV號。在為期四天的任務中,宇航員愛德華-懷特在太空中進行了21分鍾的自由行走,這是美國人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宇航員懷特的太空行走得到了一個獨立的、手持式機動彈射器的幫助。該裝置由兩個氧氣罐和一個壓力調節器組成,重3.4公斤,其中高壓氧氣推進劑重約0.13公斤。它每秒產生約181牛頓的推力,速度為1.82米/秒,或大約是一個普通慢跑者的速度。該裝置有三個噴嘴,兩個朝後,一個朝前。啟動到後面的兩個噴嘴,可以推動宇航員向前移動,啟動到前面的一個噴嘴,可以停止移動。

『陸』 如何挑選一款 戶外騎行背包

要看一個騎行包好不好,從大的方面來說,一個科學的背負系統,裝載系統、面料選擇,透氣排汗設計,是必須要具備的。從小的方面來講,背包配件的選擇,水袋出水口,睡袋倉、防雨罩、頭盔固定裝備,等等。都是考驗一個騎行包的重要因素。
我們先從大的方面來分析一下一個好的騎行包:
1、背負系統:背包背負系統由背板,肩帶,胸帶和腰帶組成,背板用於支撐整個背包。好的背負可以將背包重力均勻分散。肩帶和腰墊及胸帶起到重要的固定作用,一定要可調,根據個人體型不同,進行不同的調試,才能更好固定,減少摩擦。另外,肩帶和腰帶內側接觸皮膚部位應當柔軟有彈性,有效把上肩帶或腰帶的上下摩擦改為從彈性震動。胸帶不單需要長度可調節,也應當將其在胸帶上的固定點設為滑軌式,方便調節到個人舒適的位置。
2、面料。一般騎行包採用PU塗層尼龍面料(例如:PU塗層450D滌綸,210D尼龍),具有防水,抗干結,耐磨,防撕裂等功效。一個背包的耐用與否,面料是主決定因素,我想大家都不希望遇到驢行到一半,出現背包被撐破的事情。
3、有通風、透氣排汗系統設計。騎行時,背包是整個扣在背上的,騎行中如果背部不通風,黏濕的汗水捂在背部那將是相當的難受。背包增加一塊網格樹脂板,隔離背部與包體。沃德的騎行包在肩帶與腰墊內側採用了3D透氣網紗設計,給空氣一個流動的空間,有效保持身體接觸部位的乾爽。
4、裝載系統是否合理。背包通常有主袋、側包、附袋等構成。騎行包都會做得比較小,一般不超過30L,普遍是10L、14L,18L、20L、25L等。所以要通過背包各部分袋子的設計,可以更好的分配物件,合理利用容量,當然更重要的是方便拿取。
我們再從小設計來看騎行包做得是否到位:
1、頭盔固定網兜:頭盔網兜用於固定頭盔。在騎行時有時候會進入樹林,或者進到一些比較低矮的地方,戴著頭盔不能正確判斷高度。而且長時間運動之後頭部會出汗,取下頭盔時用網兜固定在包上就可以了。
2、水袋裝置。包內設計一個專門的水袋隔層,也是對水袋起到一個固定作用,以免路上顛簸時水袋會在包內移動。水袋出口方便騎行時隨時隨地喝水。肩帶上的設計兩個水袋吸管固定扣,可以根據使用者習慣,將吸管固定在左邊或者右邊,以免吸管露在外面時會被風吹得晃來晃去。
防雨罩和睡袋倉:防雨罩是必備的,下雨時可以保護背包及包內物品不被淋濕。睡袋倉,方便放睡袋也就不說了,即使不放睡袋,也可以方便的通過與主袋連接的拉鏈快捷取物。
3、優質的織帶和扣件:優質的織帶表面光滑、質地柔軟、澀滑適中、承重力強,承受拉力可達200公斤以上。扣件做工比較厚實,使用靈活,好的扣件操作不費力,一卡就會聽見「咔噠」的一聲,說明已經卡好,一般的扣件卡得比較猶豫,不牢靠,有自然脫離的可能。
4、購買時多多注意一下騎行包的這幾個要點是否都具備,根據自己旅行時間,距離長短及所帶物品來選擇背包品牌、型號及容量大小。在口碑較好的騎行背包中,中高檔的牌子有德國沃德VAUDE。,沃德VAUDE的騎行包以做工精緻,設計人性化而倍受車友稱贊,如10091(25+5L)、10089(20+5L)以及10087(14+3L)口碑都是相當不錯的;騎行包中性價比超值的品牌有DOITE,特別是它的馱包,透氣網架的騎行背包,在川藏線上寫下多少車友無悔的青春和夢想.

『柒』 戶外背包的使用和選購技巧

戶外背包的使用和選購技巧

戶外運動如果出行時間較長我們都會悲傷一個背包,帶著一些出行的必須品,那麼戶外背包的選擇和使用上有什麼講究和使用技巧呢?下面我帶大家了解一下。

一、戶外背包的功能

1、包的基本功能就是作為各種裝備的移動載體。因此,對於一些外型特殊的物品就要有針對性的運輸方法。而背包寬闊的包體就為這類特殊物品的攜行提供了方便的平台,我們通常在包體上看到的各類扣袋和兜網就是這種攜行設計的典型代表。根據位置的不同,這些攜行設計大致可分為:包頂,包身,和睡袋倉等幾個位置。其中如包身和睡袋倉外部可以捆紮各類大型裝備(防潮墊、帳篷等)和技術器材(冰鎬、繩子等)。對於那些技術型背包來說,有的還特別安排有攜帶冰抓和頭盔的附件設計(如DANA DESIGNE的BOMB和CERROTOREE的PORTER ICE35),而包體兩側兜網的功能相對來說就比較多用化了。一般說來,兜網可以用來裝載諸如水瓶或一些雜物。這里跟大家談兩個比較有趣的細節:一是雙開口兜網,既是在兜網正上方和靠近使用者一側各有1個開口(如OSPREY AETHER),這樣不僅增加物品儲存數量,而且使用者在運動時不用卸包就可以十分方便的回手來取放兜網中的物品。二是採用的彈性兜布材料,這種材料避免了以往背包滿載狀態時,減少兜網儲存空間的尷尬。即便在背包容量滿載時,依舊讓戶外旅行愛好者方便地攜帶如保溫壺類的大型物品。

2、頸部支架----說起這個,是一次意外的發現。朋友在買ct背包的時候我無意中將腰帶上下顛倒了一下,圍在脖子上玩,誰知使勁一箍發現能夠對頸部起到很好的支撐和固定作用。而且腰帶的大扣還能在頸部後面扣緊加力!

我們一天到晚的在石頭和草叢中爬上爬下,難免磕磕碰碰或者滑墜。但是如果頸椎出問題沒有及時的固定,帶來的可能就是“高位截癱”“植物人”等等的代價。所以萬一出問題的話請善用你的背包腰帶。不僅僅是ct包的腰帶。只要能單獨拆下的或者緊急關頭碰到一體的可以直接從背包上剪下來使用。用一個背包換一條生命我想沒有人算不過來這筆帳。

3、夾板---這個用來骨折時候的固定,也是緊急治療的一部分。使用方法只適用於cr背負系統的背包或者ospery、ct等背後有兩個鋁合金支撐的背包,現在市面上80%的背包都是這樣的。方法,將背包後部的兩根鋁合金支撐條取出用力取成直的,之後利用背包側面的困扎帶或者是背包用於懸掛帳篷的寬尼龍帶都可。當然這是在你沒有綳帶或者其他替代物的情況下,因為背包上的帶子一般都是固定的.需要你將其剪下。之後用兩塊鋁合金支撐桿固定受傷部位,用織帶將其固定。

4、止血帶----其實止血這個東西只要是根繩子都沒有問題但是這里我說的應該是更好的一個解決方案。當在戶外止血的時候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用繩子之後立馬解鞋帶。殊不知背包上面還有兩根繩子完全可以利用上並且幾乎不會使你付出任何不舒適的代價,那就是背包的上部有兩個細繩,一根是用來封口的是防止小東西從背包里掉出來的。另一根是為了解決背包口部的張緊狀況和與頭包的結合而設計的,這兩根繩子個人認為取第一根更加合理。因為當你把頭包的固定繩拉緊的情況下,頭包基本是處於包裹狀態的。不會掉出東西來。

二、 戶外背包的選擇

只要是隔宿的登山活動就需要大背包,前人曾說你的家就在你的背上,舉凡吃的、喝的、用的、睡的所有家當都放在這么一個背包里。大背包依照外形可分為內架式(即俗稱直式背包)及外架式(俗稱鋁架背包)兩大類;直式背包主要依賴背包內部靠近使用者背脊的架子支撐、其內支架會隨使用者骨骼而彎曲、只要打包得當,整個背包重心會隨使用者移動,十分符合人體工程設計。

鋁架背包表面積大且一般部設計不良、往往一負重就令人腰酸背腰肩痛,更別說是鑽箭竹林或穿越其他困難地形了!但是鋁架背包隔間良好且大小口袋多、整理打包起裝備來十分方便是其優點。

直式背包在我國有進口及國產兩種價位,建議購買容量介於60-80公升大小之間,進口價位介於1500元左右,而中產貨則從200-500元不等。進口背包都有使用保證且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改款或創新。國產背包並無提供使用保證且大多抄襲國外名牌背包之外型,品質不穩定而小狀況頻繁是其缺點。

鋁架背包較不適用於登山或長程縱走,如果只從事於露營或開闊地形的健行路線倒也是不錯的選擇。市面上可選擇的鋁架背包絕大多數是國產貨,價位介於200-500元之間。另外市面上有少量進口美國制外架背包標榜著[有直式背包的舒適性又兼具鋁架背包的便利性、價位在2000元上下,有興趣者不妨一試。

注意!使用大背包一定要有防雨、水的措施,可加罩防水背包或在背包內作防水處理。挑一款你得意的戶外運動背包對於酷愛戶外運行的人來說,幾乎沒有什麼比擁有一個舒適美觀實用的專用背包更為重要的了。不管你是激流探險,野外考察,荒原攝影,溪邊垂釣,山川游覽。

三、戶外背包的合理安排

走在普通的山路,可以讓較重的物品放在背包的上層,這樣有助於集中力量在你的臀部上面,這是身體能承受較重背負的部分。

如走在崎嶇難行的探險式路上,要用相反的策略,要把較重的物品放在背包主艙中部,這樣使重量分攤到肩部和背部,使重心降低,較易保持平衡。

拉緊所有的壓縮帶限制裝備在背包內的滑動,滑動會令背包重心移動,易使人失去平衡。扎在背包外的物品要盡量的少,否則會影響你行進時的平衡。保護好掛在外部的裝備,不要讓它們搖晃和互相碰撞發出咔嗒咔嗒的聲音。如果你參加的是團隊活動,要合理地將重量分配給其他團員,不要讓自己無意間成為馱馬,好節省體力。

女孩子或者身材比較矮小的人不管是走在何種地形上習慣性將重的東西放在背包的底部。這也無所謂,畢竟採取何種的打包風格,最終取決於你自己,首要條件是你自己要感覺到舒服和方便。確保一些物品放在能夠輕易地拿出來的地方,而不用"翻箱倒櫃"地找。像地圖、指南針、太陽鏡、防蟲葯、零食、水壺、頭燈或電筒、風雨衣和背包雨罩等。

帳篷分為帳、帳桿、地釘三個部分。購買時這三部分是卷在一起的,但裝包時就不要原樣裝進去,因為長條型的帳篷使得包內的剩餘空間變得很窄,不容易填裝其它物品,並且不易於分配重量,保持背包重心在中間。

『捌』 戶外背包的幾大功能舉例說明

一、百變頭包
頭包可以說是背包細節應用的最平常的地方了。差不多各個廠商都會在它上面做些文章。根據我接觸過的背包產品來看,頂包的細節設計基本表現在包內零件和頂包整體利用上。對於前者來說,工藝相對簡單,多是在包配置有繩帶和鎖扣。方便使用者存放證件,鑰匙或是眼鏡盒類的小件物品,既方便又安全。
對於包的整體利用來說,我個人認為又分為頭包內部功能和整體功能利用。包內功能是指廠商把頭包倉內設定賦予專項功能,如OSPREY的AETHER75的頂包,其被設計為可容納3升水袋的隔倉,並專門設置了水袋水管出口。十分方便使用者補給需要。從整體上看,不少品牌的背包把頂包設計成腰包款式,以用來拓展背包的使用功能。這類設計主要是以腰包的腰帶設計劃分;一種是將頂包直接做成腰包式樣,包括腰帶在內的所有配件都做齊,使用者直接將頂包從背包主體上拆下,即可當腰包使用。這類設計多出現在老款背包上,如我用過的一款BLACKYAK的TORNADO70背包,其頂包設計就是典型的代表,這種頂包方式由於背包本身增加了額外的扣帶,在打包時會造成一定的不便,背包的整體的重量也有一定的增加(這類設計在現在輕量化背包潮流的產品中已很少見)。
另外一種設計是組合式,即頂包通過與背包其他部件的組合(多為背包腰帶)來合並成腰包。如DANADESIGNEBOMB和OSPREYAETHER75的頂包,就是這種設計的典型代表,使用者只需分別將背包頂包與腰帶拆下後,將腰帶插入頂包內部的固定帶中即可組裝成一款重裝腰包。這種設計的好處在於可以減輕背包的整體重量,更可以充分利用背包的其他部件(攜帶時舒適、牢固),在背包設計模塊化盛行的今天,其目的很容易實現。
二、包體上的十八般兵器:
背包在整體上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包體了,它也是體現細節功能的最主要舞台。下面就簡單談談我們比較常見的三個設計。
1、從包體的上部來看,目前比較普及的就是頭窩設計了。這種設計一般出現在大容量的背包上,它的原理就是在人體頭部相對於背包的位置上,利用材料的立體結構形成一個凹陷的空間,以便在使用時頭部活動更加方便自如。我自己用過的背包中頭窩一般來說分為兩種,A依靠對包內收縮帶的調節形成頭窩結構(如OSPREY)。B利用特殊的材料來製作成凹陷結構(如CERROTOREE)。頭窩的作用體現在:登山時,由於地形坡度的原因,背包會經常處於前傾狀態。尤其是大角度向上攀登時,大容量背包由於體積和長度的問題,很容易對使用者的頭部活動造成障礙。因此,頭窩的設計就顯得非常實用了。需要說明的是,一個方便的頭窩在很大程度上與使用者在打包時對相應位置的處理有著很大的關系,關鍵是盡量在此位置放置柔軟的東西以方便頭窩的形成。合理安排包頂的裝備,好好解放你頭部的空間。
2、相信不少朋友當初剛參加戶外活動時最頭疼的就是打包了。看著一包的裝備怎麼收拾也不是,包裝的歪七扭八,不是上面鼓個大包,就是下面空個大坑。早期的我接觸的大多數背包都是採用上下縱向收縮的方式。在裝載不規則外型或裝少物品時,打包時處理起來非常麻煩。而目前背包產品中廣泛採用的束衣結構收縮方式很好的解決了這類問題。這種設計主要是在打包前充分放鬆包體,在填充滿物品後全方位收緊拉帶,對包內物品施以壓力,以達對物品固定緊縮的效果。這種設計在背包裝載物品多或少的情況下都可以讓你把包整理的整齊劃一。不僅外觀漂亮整潔,而且活動中也不會產生包內物品晃動的現象。
3、在使用背包時另外一個比較麻煩的事情就是去放置物品了。當你在野外活動中想找件物品時,要麼你有好的耐心,打開背包一樣樣的翻找;要麼你有好的記性,對包中的物品位置了如指掌。不過遺憾的是,這兩種辦法最終還是需要花點時間打開背包來尋找。但是,也許就是這短短的幾分鍾里,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已經把你澆成了落湯雞;也許一股突降的寒流已經讓你噴嚏留涕了。。。。。。隨著戶外產品的人性設計,即時取放設計已經讓我們對這些問題迎刃而解。我們就以即時取放系統(INSTANTACCESSSYSTEM)的典型代表花崗岩背包來給大家說明。花崗岩大多數款背包包體上都具有一個很典型的外觀,即雙向雙拉鏈的前臉,它的內部是由兩個側翼和幾根固定帶所組成。當使用者取放物品時,只需將前臉打開,松開包內的固定帶。就可以十分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所需物品。而不必把其他物品也折騰出來。這樣一來,使用者在裝包時對物品的處理就會簡單許多。只用將物品分類整理好就可以,而不用事先就要考慮自己好裝備使用順序,發愁什麼該放上面,什麼該放下面。讓你輕松自如的來處理各類繁雜的裝備用品。
4、背包的基本功能就是作為各種裝備的移動載體。因此,對於一些外型特殊的物品就要有針對性的運輸方法。而背包寬闊的包體就為這類特殊物品的攜行提供了方便的平台,我們通常在包體上看到的各類扣袋和兜網就是這種攜行設計的典型代表。根據位置的不同,這些攜行設計大致可分為:包頂,包身,和睡袋倉等幾個位置。其中如包身和睡袋倉外部可以捆紮各類大型裝備(防潮墊、帳篷等)和技術器材(冰鎬、繩子等)。對於那些技術型背包來說,有的還特別安排有攜帶冰抓和頭盔的附件設計(如DANADESIGNE的BOMB和CERROTOREE的PORTERICE35).而包體兩側兜網的功能相對來說就比較多用化了。一般說來,兜網可以用來裝載諸如水瓶或一些雜物。這里跟大家談兩個比較有趣的細節:一是雙開口兜網,既是在兜網正上方和靠近使用者一側各有1個開口(如OSPREYAETHER),這樣不僅增加物品儲存數量,而且使用者在運動時不用卸包就可以十分方便的回手來取放兜網中的物品。二是採用的彈性兜布材料,這種材料避免了以往背包滿載狀態時,減少兜網儲存空間的尷尬。即便在背包容量滿載時,依舊讓你方便地攜帶如保溫壺類的大型物品。比如像GraniteGearTALUS兩側兜布就使用的是彈性材料,它採用了DURASTRECH/VAPEXLAMINATE材料,具有柔軟、彈力、不起球,抗磨損和抗劃傷的特性。
三、見縫插針在背負
背負系統就面積來說是背包整體中可以發揮其他附屬功能最小的地方。由於背負系統在背包整體中與使用者應用的重要地位,所以基本上不會在它上面安排大型裝備的攜行功能。一般只在背負系統中的腰帶和肩帶位置上面安排各扣帶零件來擴展其他用途。
如腰帶上最常見的幾項擴展用途:
1、背包腰帶上可儲存手機和相機類小型物品的口袋;
2、背包腰帶上用於攜帶技術器材的繩帶(一般外覆耐磨材料);
如肩帶上最常見的幾項擴展用途:
1、可以當做口哨使用的雙重用途胸口
2、肩帶上用來固定水袋水管的卡口;個人感覺這是考察一個背包細節細致的最好體現。由於水管在戶外活動中會隨肩帶不停運動,如果卡扣是固定式的,很容易造成水管脫出。因此細心的廠家會將這點做成活扣(在成本及做工上與固定式有相當的差別),以便在不影響水管使用的前提下,始終保持其固定位置。
3、長距離徒步中,肩帶上用以減緩疲勞的碗帶
4、兩條肩帶上用來掛帶各類物品的環扣
以上就是我簡單整理的一些關於背包在使用時的功能設計。其實,背包上還有許許多多值得我們去了解開發的功能。上面這些只是冰山的一角。對於裝備來說,想要更好的使用它們,就需要我們在更多的環境、更多的活動中去了解自己的需要,去認識它們的用途。根據幾年來的觀察和對身邊山友的了解。在普通形式的戶外活動中,沒有爛裝備,只有懶的使用者。要想發揮好手中的裝備功能,那你就去好好的用它,去了解它。

『玖』 如何看待折疊可收納的頭盔

作為一位騎行愛好者,英國小伙Sam Terry設計了一款折疊式頭盔LID,頭盔由緩沖材質製成,具有普通頭盔的保護作用,還具備折疊功能,方便攜帶。
從外觀設計上,折疊前是普通的頭盔形狀,折疊後像是扁的輪胎形狀,雖然不能說是完全壓縮,但是收納到手提袋或者背包中非常方便。顏色上設置了五種顏色:黑、白、粉、綠、橙,色彩選擇非常的豐富,除了大量的顏色外就只有一個 logo 和 LID 的標識,非常簡潔,線形流暢。
從功能上看,整個頭盔由五瓣組件組成,在折疊狀態下,兩則會向內側收縮,內置磁鐵,各組件能通過磁性相吸把各組件整合在一起,能夠保證在被收納時不散開;在打開的狀態下,各個結合點能夠有效保證固定,不會閉合對頭部產生傷害。同時,因為分開了五瓣所以頭盔在佩戴時會很通風透氣,不會有悶熱感。

『拾』 怎樣選擇登山包

一隻卓越的背包絕不是負擔,
野營、登山 、徒步、穿越等一些有刺激性的戶外運動越來越受到人們推崇,戶外運動必須攜帶一些相應裝備,而選擇一隻性能好的背包,
常常是准備出發的第一步。
背包亦稱登山包,最初只是作為登山者用於裝載物資裝備背囊故而得名。由於它設計科學,結構合理,裝載物品方便,背負舒適輕松,利於長途跋涉,故而受到登山者的喜愛。如今意義的登山包已遠非限於登山,一些人旅行、探險或野外作業也都喜歡使用此類背包。
現實生活中選擇什麼樣的背包?怎樣正確使用背包?常使一些出行者頗費心思,為了幫助戶外新人了解背包性能及應用,將自己對背包的一些粗淺認識整理出來,希望對使用者能提供一點借鑒。▼背包的分類市場上的背包玲琅滿目,以其容積劃分無非三個大類。在戶外圈子裡習慣把50L以上的背包稱做大包,把35-45L的背包稱為中包,而30L以下的背包則為小包了。其實背包比較科學的劃分應以功能來分類,就背包功能而言,大致可以分為八大系列。▽高山探險系列
適用於極限登山和長途跋涉。這類背包的背負支撐強度很高,承重力很強,外掛點很豐富,工藝比較復雜,特別講究功能性,是高強度和專業性較強戶外運動的首選。▽徒步旅行系列
為長距離徒步和旅行而設計,背負支撐較強,相對比較簡潔,自重較輕,裝載設計更側重便於分類裝載物品,適用一般露營和穿越活動。▽登山攀岩系列
為專業或業余攀岩、攀冰而設計。為了不影響攀登,通常採用軟背設計,
面料選用抗拉耐磨性很強,專門設有固定冰爪和登山繩裝置,外掛豐富,便於綴掛器材,有的款式還裝有整理器材的墊布。▽滑雪系列為野外滑雪運動而設計的一款背包。固定雪板結構和專門設計的雪鏟口袋使背包顯得非常專業,明亮的色彩和超強耐磨的面料堅固而耐用,是冬季滑雪和探險活動的理想選擇。▽騎行系列自行車騎行是一項高速度運動,碩大的背包不僅影響運動,而且容易造成失重,據此這一系列的背包通常設計精緻而小巧,設計上注重流線、色彩明亮、強調功能性。
騎行包的水瓶或水袋結構、頭盔結構、防雨裝置、熒光反射裝置為騎行運動提供極大便利。▽遠足系列如果你不帶露營裝備出行,一款設計新穎的遠足背包或許更適合你,這種背部裝有通風裝置的中型背包,通常是一個主袋、若干附袋,非常便利分類裝載物品,防雨功能、坐墊功能、外掛功能定會使你感到滿意的使用效果。▽休閑系列周末假日逛逛街、郊區爬爬山,背一個設計經典的小包,隨身帶些常用物品,亦不失為一種愜意的享受。▽童包系列個活波可愛的兒童,背上一個漂亮的小童包,或許本身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如何選擇合適的登山包▽以據裝載需求選擇背包容積
如果出行時間較短(1~3天),且不準備在戶外野營,攜帶物品不多,易選中小容積的背包,一般25升至45升就夠了。這種背包通常結構比較簡單,不設外掛或較少設外掛,除一個主袋外,通常設3~5個附袋,便於分類裝載物品。若出行時間較長(3天以上)或需攜帶露營裝備,則要選一個大包,以50升~70升為宜。若需裝載物品繁多或體積較大,可選80+20升超大背包或外掛較多的包。▽以據運動方式選擇背包類型
背包的種類雖多,用途卻不盡相同,各種背包的設計都有獨到之處,各有獨特的適用范圍,高山探險系列注重高強度、重裝備條件的應用;徒步系列更強調滿足使用條件下的輕便;攀岩包不設計硬支撐,為的是便於隨身而屈;騎行包更多地注重了騎行特點,適用於騎行運動。選擇背包時首先考慮應用環境和運動方式,購包最佳選擇使專包專用。▽以據身材選用背負系統的尺碼
背包的背負都有特定的適用范圍,可調式背包雖適用范圍較大,也不是無限度的。購買背包選好背負系統的尺碼非常重要。什麼樣的尺碼為合宜呢?一般說背包的腰部受力點應在尾骨上方的腰窩上。肩帶的支點應略低於肩部(10公分為宜),這樣才便於受力帶的調整和受力,背起來才舒服。背負尺碼過大會產生下墜感,反之則有上縱感,使腰部受力不到位,合適的尺碼調整好後,背包會自然貼在背上,正確的受力才會舒服。▽關注背包人性化設計
登山包具有良好的性能,關鍵在於它設計結構科學合理。良好的設計不僅賦予背包整體美,更重要的是可以使你在使用中得到卓越的享受。我們從BIG PACK重型背包雙「V」型設計理念上可以更直觀地看到這一點。它吸收尼泊爾背簍原理,一是內襯鋁架呈「V」字型,設一橫杠在肩部定位,並根據人體曲線對鋁架作定位處理,使用者還可根據自己身體微調;二是背包裝載部分呈「V」字型,上寬下窄,上厚下薄,裝物後呈簍型,這樣的結構更便於受力傳遞。專業性很強的背包在設計上獨巨匠心,為了便於裝載更多物品,許多包設計了增大容積裝置,縱向增容型背包上口設計一塊延伸部分,升起後可使背包增容10升左右。橫調增容型背包在主袋上裝有兩條豎開拉鏈,放開後可以使背包變粗從而擴大了容積,特別適用於裝體積較大的物品。使用者可以根據需要自調其高、其闊,有了這樣的背包會為你的出行增加不少便利。▼購買登山包——可以推薦的品牌
登山包在我國上市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受到戶外運動愛好者的青睞,能擁有一隻性能卓越的登山包成為眾多背包一族心願。在我國最早面世的登山包當屬香港日高(NIKKO),九五年前是一枝獨秀,近幾年,不少商家看好登山裝備市場,並逐步涉足這個領域,如今市面可見到的品牌有:德國的BIG PACK、VAUDE、SALEWA、韓國的BLACK YAK、法國的FREETIME、LAFUMA、加拿大的ARC』TERYX、美國的Mountainsmith、OSPREY、香港的曼戈夫、國產的ozark、探路者、垂直極限等,這些外形並無大異的背包,由於其設計、材料,製作工藝的差異,其質量會有較大差異,因而價格也有很大差距,關鍵看你的選擇和定位。▼裝填登山包——最後特別提示
至於背包的使用,在您了解登山包的結構原理之後,其使用方法已在不言之中,在此我將派格公司攜帶重物高明之策一段文字推薦給讀者,供背包族參考 :——我們建議,在處於有利地形時,應將背包的重心移到上部,而處於較為不利地形時,應將背包重心移到中部。一般裝載物品的順序自上而下為:給養、飲料、較重設備、較輕設備、睡袋及衣物,背行者在使用中盡可體味

閱讀全文

與頭盔裝置設計的背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東防水機械設備哪裡有 瀏覽:434
儀表白底都有什麼車 瀏覽:753
大號工具箱圖片價格 瀏覽:989
電學儀表讀數的小數點位如何確定 瀏覽:446
汽輪機烏金軸承溫度不能超多少 瀏覽:47
自動控制裝置參數 瀏覽:169
拱熱管道疏水閥門要多大 瀏覽:510
加工中心電櫃空調怎麼加製冷液 瀏覽:465
地下室全是暖氣閥門 瀏覽:283
滾背的器材哪裡有賣的 瀏覽:835
蒸餾和萃取實驗裝置特點 瀏覽:733
儀表上出現電源故障是什麼情況 瀏覽:523
防雷裝置檢測怎麼測 瀏覽:894
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自動調節 瀏覽:457
怎麼判斷閥門國標 瀏覽:1000
機床里的程序怎麼鎖定 瀏覽:962
水滿可自動關閉的裝置 瀏覽:282
10KV防雷接地裝置定期檢測 瀏覽:324
機械停表測量的物理量是什麼 瀏覽:124
兩個三角形給水是什麼閥門 瀏覽: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