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傳動裝置和渾象相

傳動裝置和渾象相

發布時間:2022-11-20 17:38:10

❶ 東漢張衡發明的「水運渾象儀」是怎麼樣的

張衡不但倡導和總結渾天說理論,而且還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創制了用於演示渾天說思想的天文儀器——水運渾象儀。這對於渾天說理論的推廣及得到社會的承認,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張衡創制的水運渾象儀用精銅鑄成,主體是一個球體模型,代表天球。球體可以繞天軸轉動。天球的表面畫有二十八宿和各種恆星,還有赤道圈、黃道圈及二十四節氣等。天球外面有兩個圓環,一個是地平圈,一個是子午圈。天軸支架在子午圈上,和地平斜交成36度,就是說北極高出地平36度,這是洛陽地區的北極仰角,也是洛陽地區的地理緯度。天球半露於地平圈之上,半隱於地平圈之下(參見示意圖)。這些設計與渾天說理論是完全一致的。張衡又利用當時已得到發展的機械方面的技術,巧妙地把計量時間用的漏壺與渾象儀聯系起來,即以漏水為原動力,並利用漏壺的等時性,通過齒輪系的傳動,使渾象儀每日均勻地繞軸旋轉一周。這樣,渾象儀就能自動地、近似正確地把天象演示出來,並使渾象儀上的天象出沒與實際天象相吻合,幾可達到逼真的程度。水運渾象儀是世界上有明確記載的第一台用水力發動的天文儀器。通過它的演示,形象地表達了渾天說思想,從而使渾天說宇宙論得以傳播和推廣,並得到了社會的廣泛承認。
渾天儀是渾儀和渾象的總稱。渾儀是測量天體球面坐標的一種儀器,而渾象是古代用來演示天象的儀表。它們是我國東漢天文學家張衡所制的。

❷ 中國古代月球上留名的四大科學家是哪是個

是:祖沖之、張衡、郭守敬和石申。

祖沖之被命名的理由是:南北朝天文學家和數學家,創立《大明歷》,把圓周率推算到小數點後七位;張衡被命名的理由是:東漢天文學家,提出渾天說,研製渾天儀,撰寫天文著作《靈憲》。

郭守敬被命名的理由是:元朝天文學家,編制天文歷法,研製新式天文儀器;石申被命名的理由是:戰國時期天文學家,撰寫《石氏星經》。

(2)傳動裝置和渾象相擴展閱讀

1、祖沖之——天文成就

祖沖之對木、水、火、金、土等五大行星在天空運行的軌道和運行一周所需的時間,也進行了觀測和推算,給出了更精確的五星會合周期。中國古代科學家算出木星(古代稱為歲星)每十二年運轉一周。西漢劉歆作《三統歷》時,發現木星運轉一周不足十二年。

祖沖之進行了重新測量,得出木星每84年超辰一次的結論,即定木星公轉周期為11.858年(今測為11.862年)。

並得出更精確多五星會合周期,木星398.903日(誤差0.019日),火星780.031日(誤差0.094日),土星378.070日(誤差0.022日),金星583.931日(誤差0.009日),水星115.880日(誤差0.002日)。

2、張衡主要發明——渾天儀

張衡在西漢耿壽昌發明的渾天儀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渾天說,創制了一個比以前都精確、全面得多的「渾天儀」。

漏水轉渾天儀是一種水運渾象。用一個直徑四尺多的銅球,球上刻有二十八宿、中外星官以及黃赤道、南北極、二十四節氣、恆顯圈、恆隱圈等,成一渾象,再用一套轉動機械,把渾象和漏壺結合起來。

以漏壺流水控制渾象,使它與天球同步轉動,以顯示星空的周日視運動,如恆星的出沒和中天等。它還有一個附屬機構即瑞輪冥菜,是一種機械日歷,由傳動裝置和渾象相連,從每月初一起,每天生一葉片;月半後每天落一葉片。它所用的兩級漏壺是現今所知最早的關於兩級漏壺的記載。

張衡在創作了渾天儀之後曾寫過一篇文章。此文全文已佚。只是在梁代劉昭注《後漢書·律歷志》時作了大段引述而使之傳世。劉昭注中把這段文字標題為《張衡渾儀》。

稱之為「渾儀」可能是劉昭所作的一種簡化。在古代,儀器的定名並不嚴格。雖然後世將「渾儀」一詞規范為專指觀測儀器,但在隋、唐以前,「渾儀」也可用於表演儀器。

3、郭守敬天文學成就——四海測驗

至元十六年(1279年),郭守敬向元世祖忽必烈提議:如今元朝疆域比之前大了很多,不同地區日出日落晝夜長短時間不同、各地的時刻也不同,舊的歷法已經不適用了,因此需要進行全國范圍的天文觀測以編制新的歷法。

忽必烈接受了郭守敬的建議,派監候官十四人分道而出,分別在二十七個地方進行天文觀測,後世稱之為「四海測驗」。

郭守敬從上都(今多倫)、大都(今北京)開始歷經河南轉抵南海跋涉數千里,親自參加了這一路的測驗。在其中的6個地點,特別測定了夏至日的表影長度和晝、夜的時間長度;測出的北極出地高度平均誤差只有0.35。

新測二十八宿距度,平均誤差還不到5';測定了黃赤交角新值,誤差僅1'多;取回歸年長度為365.2425日,與現今通行的公歷值完全一致。這些觀測的結果,都為編制全國適用的歷法提供了科學的數據。

4、石申——重要貢獻

石申在天文學方面的貢獻,是他與楚人甘德所測定並精密記錄下的黃道附近恆星位置及其與北極的距離,是世界上最古的恆星表。相傳他所測定的恆星,有138座,共810顆。

從唐代《開元占經》中保存下來的石申著作的部分內容看,其中最重要的是標有「石氏曰」的121顆恆星的坐標位置(今本《開元占經》中佚失6個星官的記載)。

現代天文學家根據對不同時代天象的計算來驗證,表明其中一部分坐標值(如石氏中、外星官的去極度和黃道內、外度等)可能是漢代所測;另一部分(如二十八宿距度等)則確與公元前4世紀,即石中的時代相合。

中國是天文學發展最早的國家之一。由於農業生產和制定歷法的需要,中國的祖先很早開始觀測天象,並用以定方位、定時間、定季節了。

❸ 漏水轉渾天儀的構造原理

漏水轉渾天儀用一個直徑四尺多的銅球,球上刻有二十八宿、中外星官以及黃赤道、南北極、二十四節氣、恆顯圈、恆隱圈等,成一渾象,再用一套轉動機械,把渾象和漏壺結合起來。以漏壺流水控制渾象,使它與天球同步轉動,以顯示星空的周日視運動,如恆星的出沒和中天等。它還有一個附屬機構即瑞輪冥菜,是一種機械日歷,由傳動裝置和渾象相連,從每月初一起,每天生一葉片;月半後每天落一葉片。

❹ 渾天儀邊上的四條龍有什麼含義

其實沒什麼特別的意思,用龍只是一種象徵。就像古時皇宮使用器物也以龍為裝飾、皇宮的柱子鑲龍鳳一樣。是皇權的象徵。

古時龍成為皇權象徵,皇帝又稱為真龍天子,

渾天儀漏壺流水控制渾象,使它與天球同步轉動,以顯示星空的周日視運動,如恆星的出沒和中天等。它還有一個附屬機構即瑞輪冥菜,是一種機械日歷,由傳動裝置和渾象相連,從每月初一起,每天生一葉片;月半後每天落一葉片。

傳說中龍能隱能顯,春風時登天,秋風時潛淵。又能興雲致雨和騰雲駕霧。那時候還不夠科學,認識不全面。所以都以為是龍在天上掌管。

所以嘍~

❺ 張衡的水運渾象儀以什麼為動力

漏水是水運渾象儀的原動力製作:張衡時間:東漢用途:用於演示渾天說思想的天文儀器。
說明:張衡創制的水運渾象儀用精銅鑄成,主體是一個球體模型,代表天球。球體可以繞天軸轉動。天球的表面畫有二十八宿和各種恆星,還有赤道圈、黃道圈及二十四節氣等。天球外面有兩個圓環,一個是地平圈,一個是子午圈。天軸支架在子午圈上,和地平斜交成36度,就是說北極高出地平36度,這是洛陽地區的北極仰角,也是洛陽地區的地理緯度。天球半露於地平圈之上,半隱於地平圈之下(參見示意圖)。這些設計與渾天說理論是完全一致的。張衡又利用當時已得到發展的機械方面的技術,巧妙地把計量時間用的漏壺與渾象儀聯系起來,即以漏水作為原動力,並且利用漏壺的等時性,通過齒輪的傳動,使渾象儀每日均勻地繞軸旋轉一周。這樣,渾象儀就能自動地、近似正確地把天象演示出來,並使渾象儀上的天象出沒與實際天象相吻合,幾可達到逼真的程度。水運渾象儀是世界上有明確記載的第一台用水力發動的天文儀器。通過它的演示,形象地表達了渾天說思想,從而使渾天說宇宙論得以傳播和推廣,並得到了社會的廣泛承認。
渾天儀是渾儀和渾象的總稱。渾儀是測量天體球面坐標的一種儀器,而渾象是古代用來演示天象的儀表。它們是我國東漢天文學家張衡所制的。

❻ 水運渾象水運儀象台是什麼

水運渾象是世界上最早的自動天文儀器。漢代著名的天文學家張衡(78~139年)創制。

水運渾象的主體是一個大空心銅球,代表天球,上面布滿了星辰,球的一半隱沒在地平圈下面,另一半顯露在地平圈上面,就像人們看到的天穹一樣。水運渾象是以補償式漏壺的流水作為動力,通過在渾象內部設置的一套齒輪系機械傳動裝置,實現可自動和近似正確地演示天體的周日運動。此外,渾象還帶動著一個稱為「瑞輪蓂莢」的機械日歷,可隨月亮的盈虧演示一個朔望月中日期的推移,是一種自動的機械日歷。

張衡首創的這一水運渾象,是現代天象儀的前身,這是古代天文儀器的重要創造。是後世進一步發展的機械天文鍾的先聲,歐洲到12世紀才有機械性計時器。水運渾象是有明確記載的世界上第一架用水力推動運轉的天文儀器。

水運儀象台是北宋時代把渾儀、渾象(天球儀)和報時裝置結合在一起的大型天文儀器。公元1086~1092年由蘇頌、韓公廉等人創制。

水運儀象台台高約12米,寬約7米,呈上窄下寬的正方形木建築。全台分為3層,最上層放置渾儀和圭表,用來觀測天象;中層放置渾象,用以演示天象;最下一層放置報時儀器和全台的動力機構等。

報時裝置在台南部,有5層木閣,可以通過搖鈴、打鍾、敲鼓、擊鉦或出現木人等聲像形式,報告時、刻、更、籌的推移。下層後部是動力裝置,有一個直徑3米多的巨大樞輪。上面裝有36個水斗,樞輪邊上有一個漏水相當快的漏壺,壺水流入水斗,斗滿後,樞輪即往下轉,在樞輪頂部有一個擒縱裝置,它控制樞輪只能轉過一個水斗。樞輪轉動後,帶動一根貫通上、中、下3隔的轉動軸,並通過齒輪裝置帶動渾儀跟蹤天體,帶動天球儀按24小時一周轉動,帶動報時裝置准確報時。

5層木閣里的木人能夠表演出這些精彩、准確的報時動作,是靠一套復雜的機械裝置「晝夜輪機」帶動的。而整個機械輪系的運轉依靠水的恆定流量,推動水輪做間歇運動,帶動儀器轉動,因而命名為「水運儀象台」。

水運儀象台是11世紀末我國傑出的天文儀器,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鍾。國際上對水運儀象台的設計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認為水運儀象台為了觀測上的方便,設計了活動的屋頂,這是今天天文台活動圓頂的先聲;渾象一晝夜自轉一圈,不僅形象地演示了天象的變化,也是現代天文台的跟蹤器械——轉儀鍾的雛形;水運儀象台中首創的擒縱器機構是後世鍾表的關鍵部件,因此它又是鍾表擒縱機構的鼻祖。

❼ 張衡一生中發明了哪三個東西

1、地動儀

地動儀是中國東漢科學家張衡創造的一傳世傑作。張衡所處的東漢時代,地震比較頻繁。張衡對地震有不少親身體驗,為了掌握全國地震動態,他經過長年研究,終於在陽嘉元年(公元132年)發明了候風地動儀,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動儀。

地動儀有八個方位,每個方位上均有口含龍珠的龍頭,在每條龍頭的下方都有一隻蟾蜍與其對應。任何一方如有地震發生,該方向龍口所含龍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測出發生地震的方向。

拓展資料

張衡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

被後人譽為「木聖」(科聖),由於他的貢獻突出,聯合國天文組織將月球背面的一個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太陽系中的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後人為紀念張衡,在南陽修建了張衡博物館。

參考資料:張衡 (東漢時期著名天文學家)_網路

❽ 它用水激輪自轉,一天一夜轉一周,還安置了自動報時器,是哪項古代天文發明啊

開元水運渾天儀

唐代一行與梁令瓚合作製造了一台開元水運渾天儀。據《舊唐書·天文志》回所載,其答主體是一個綴有星象、赤道和刻度的銅球,銅球有軸可以轉動,球外設置兩個圓環,是為赤道與白道。環上分別有太陽與月球,日月可與銅球同時運行。該儀裝在木櫃中,並以木櫃為地平。儀器半在地下,其運轉以水為動力。「注水激輪,令其自轉,一日一夜,天轉一周」。是一種自動機械計時器。此儀器除表演天象外還能報時,地平之上立有二木人,每刻自動擊鼓,每晨自動撞鍾,從而使這台儀器成為了具有鍾表和表演給定時刻的星象及日月位置功能的多用途綜合天文儀器。開元水運渾天儀展現了盛唐時期天文儀器的風貌也特點,北宋蘇頌、韓公廉等正是在開元水運渾天儀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和創新,制出了舉世聞名的水運儀象台。

❾ 漏水轉渾天儀的介紹

漏水轉渾天儀簡稱渾天儀,為東漢科學家張衡於公元117年設計並製造的一件天文儀器,屬水運渾象,是有明確歷史記載的世界上第一架用水力發動的天文儀器。儀器通過轉動機械,把渾象和漏壺結合起來,以漏壺流水控制渾象,使它與天球同步轉動,以顯示星空的周日視運動。漏水轉渾天儀還有一個附屬機構即瑞輪冥菜,由傳動裝置和渾象相連,實現機械日歷功能。中國現存最早的渾天儀製造於明朝,陳列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❿ 「渾天儀」是干什麼的

渾天儀是渾儀和渾象的總稱.渾天儀渾儀是測量天體球面坐標的一種儀器,而渾象是古代用來演示天象的儀表.它們是我國東漢天文學家張衡所制的.西方的渾天儀最早由埃拉托色尼於公元前255年發明.葡萄牙國旗上畫有渾儀.自馬努埃一世起渾天儀成為該國之象徵.

渾天說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重要宇宙理論,認為「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蛋丸,地如雞中黃」,天內充滿了水,天靠氣支撐著,地則浮在水面上。渾儀和渾象是反映渾天說的儀器,即是「物化」和「渾天說」。

渾儀是一觀測儀器,內有窺管,亦稱望管,用以測定昏、旦和夜半中星以及天體的赤道坐標,也能測定天體的黃道經度和地平坐標。渾儀由早期四游儀和赤道環組成。從漢代到北宋渾儀增加了黃道環、地平環、子午環、六合儀、白道環、內赤道環、赤經環等。北宋的沈括取消白道環、改變一些環的位置。元代郭守敬取消了黃道環,並把原有的渾儀分為兩個獨立的儀器:簡儀和立運儀。

造句:

(1) 張衡還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測量天體位置的水運渾天儀,凡是已知的重要天文現象,都刻在這架儀器上。

(2) 經過多年的觀察,他研製了一架「渾天儀」.凡是知道的重要天文現象,都刻在「渾天儀」上了.

(3) 人們可以通過渾天儀觀測到日月星辰運行的情況。

(4) 梁令瓚為唐代開元集賢院學士,曾與僧一行合作設計過渾天儀,是一個學者暨畫家。

(5) 其中漢朝張衡知名度最高,因他既是天文學家,又是渾天儀和候風地動儀的發明者。

閱讀全文

與傳動裝置和渾象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天然氣管道閥門標准 瀏覽:457
自動水果採摘裝置 瀏覽:412
繼電保護裝置做什麼實驗 瀏覽:220
江門兵器氧化設備哪裡買 瀏覽:80
如何延長軸承壽命外文翻譯 瀏覽:923
開一個什麼機械焊接廠比較好 瀏覽:419
地暖管道閥門使用說明 瀏覽:431
鑄造模具為什麼這么貴 瀏覽:844
閥門參加燃氣管道打壓試驗嗎 瀏覽:453
陽台花卉自動噴淋裝置 瀏覽:524
暖氣閥門不管用了 瀏覽:766
廣東防水機械設備哪裡有 瀏覽:434
儀表白底都有什麼車 瀏覽:753
大號工具箱圖片價格 瀏覽:989
電學儀表讀數的小數點位如何確定 瀏覽:446
汽輪機烏金軸承溫度不能超多少 瀏覽:47
自動控制裝置參數 瀏覽:169
拱熱管道疏水閥門要多大 瀏覽:510
加工中心電櫃空調怎麼加製冷液 瀏覽:465
地下室全是暖氣閥門 瀏覽: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