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制動防抱死裝置(ABS)有什麼作用
「ABS」中文譯為「防鎖死剎車系統」.它是一種具有防滑、防鎖死等優點的汽車安全控制系專統。
ABS是常規剎車裝置屬基礎上的改進型技術,可分機械式和電子式兩種。
現代汽車上大量安裝防抱死制動系統,ABS既有普通制動系統的制動功能,又能防止車輪鎖死,使汽車在制動狀態下仍能轉向,保證汽車的制動方向穩定性,防止產生側滑和跑偏,是目前汽車上最先進、制動效果最佳的制動裝置。
B. 防抱死制動裝置(ABS)起什麼作用
防抱死制動裝置一般是指ABS.主要的作用就是防止四輪制動時被抱死,減少事故的發生.
汽車突然遇到情況發剎車時,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駕駛者往往會一腳將剎車踏板踩到底來個急剎車,這時候的車子十分容易產生滑移並發生側滑,即人們俗稱的'甩尾',這是一種非常容易造成車禍的現象.造成汽車側滑的原因很多,例如行駛速度,地面狀況,輪胎結構等都會造成側滑,
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汽車在緊急制動時車輪失去了滾動所產生的方向穩定性,此時此刻駕駛者盡管扭動方向盤也會無濟於事.在制動時,若前輪先被抱死,方向有可能失控;
若後輪先被抱死,將會出現側滑、甩尾.而裝配了ABS,可以防止四輪制動時被抱死,減少事故的發生.
C. 抱死制動裝置(ABS)是什麼意思
【太平洋汽車網】制動防抱死系統(antilockbrakesystem)簡稱ABS,ABS的作用是在汽車制動時,自動控制制動器制動力的大小,使車輪不被抱死,處於邊滾邊滑(滑移率在20%左右)的狀態,以保證車輪與地面的附著力在最大值。
制動防抱死系統(antilockbrakesystem)簡稱ABS。作用就是在汽車制動時,自動控制制動器制動力的大小,使車輪不被抱死,處於邊滾邊滑(滑移率在20%左右)的狀態,以保證車輪與地面的附著力在最大值。
中文名防抱死制動系統外文名Anti-lockBrakingSystem分類汽車簡稱ABS目錄1發展歷史2分類3性能特點4優點5局限性6工作原理7工作過程8功用9使用手冊防抱死制動系統發展歷史ABS系統的發展可追溯到20世紀初期。進入20世紀70年代後期,數字式電子技術和大規模集成電路迅速發展,為ABS系統向實用化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許多家公司相繼研製了形式多樣的ABS系統。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ABS系統向高性價比的方向發展。有的公司對ABS進行了結構簡化和系統優化,推出了經濟型的ABS裝置;有的企業推出了適用於輕型貨車和客貨兩用汽車的後輪ABS或四輪ABS系統。這些努力都為ABS的迅速普及創造了條件。ABS系統被認為是汽車上採用安全帶以來在安全性方面所取得的最為重要的技術成就。
【1】防抱死制動系統分類
一是按生產廠家分類,
二是按控制通道分類防抱死制動系統。以下主要介紹按通道分類的方法。
在ABS中,對能夠獨立進行制動壓力調節的制動管路稱為控制通道。
ABS裝置的控制通道分為四通道式、三通道式、二通道式和一通道式。
(1)四通道式四通道ABS有四個輪速感測器,在通往四個車輪制動分泵的管路中,各設一個制動壓力調節器裝置,進行獨立控制,構成四通道控制形式。但是如果汽車左右兩個車輪的附著系數相差較大(如路面部分積水或結冰),制動時兩個車輪的地面制動力就相差較大,因此會產生橫擺力矩,使車身向制動力較大的一側跑偏,不能保持汽車按預定方向行駛,會影響汽車的制動方向穩定性。因此,駕駛員在部分結冰或積水等濕滑的路面行車時,應降低車速,不可盲目迷信ABS裝置。
(2)三通道式三通道ABS是對兩前輪進行獨立控制,兩後輪按低選原則進行一同控制(即兩個車輪由一個通道控制,以保證附著力較小的車輪不抱死為原則),也稱混合控制。
性能特點:兩後輪按低選原則進行一同控制時,可以保證汽車在各種條件下左右兩後輪的制動力相等,即使兩側車輪的附著系數相差較大,兩個車輪的制動力都限制在附著力較小的水平,使兩個後輪的制動力始終保持平衡,保證汽車在各種條件下制動時都具有良好的方向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