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空氣對流實驗裝置

空氣對流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2-11-18 03:53:00

Ⅰ 空氣如何對流

這里介紹一個簡單的實驗,目的是讓你觀察空氣怎樣對流。在一間有暖氣或生了火爐的房間里,熱空氣總要向上升起,並尋找逃跑的地方。與此同時,冷空氣從低處進入房內,以填充由於上升的熱空氣所造成的低壓區。將門打開10多厘米。在微開著的門的上方舉起一支點燃的蠟燭。火焰的方向會表明,有一股氣流正從房內流出來。接著,將蠟燭拿到門開處盡可能低的地方。小心地將畫好的大圓從紙上剪下來,然後在圓紙盤上畫16條或18條等分線。從大圓邊沿等分線向內剪斷紙板,但將每根線剪到小圓邊時就停剪。要使剪好的紙板成為渦輪,你還須將剪斷的每個紙片朝著同一方向輕微扭轉。仔細扭好紙片後,將一根針的大頭插入軟木內,並使「氣動螺旋槳」在針尖上平衡起來。先試轉一下小渦輪,看看是否轉動靈活。隨後便可以將已做好的「儀器」放在熱源的上方,比如放在爐子或者點燃的燈上。由於熱空氣上升,接觸到氣動螺旋槳的葉片,便使得渦輪旋轉。熱量越大,渦輪旋轉越快。方向表明,有一股冷氣流正在流入房中。最後,將蠟燭放到門縫正中再試一下,等你耐心地看到火焰在這些地方的某一點上燃燒穩定時,這就表明此處不存在氣流。

Ⅱ 在課本上兩個對流活動的實驗中,一是點燃一段線香,橫插在橡皮泥上,再用一隻大燒杯倒扣在上面

暖的那裡的空氣往上運動,冷的地方的空氣往下運動。
圖上自己標一下吧。

Ⅲ 在做冷熱空氣對流的實驗中將冷集氣瓶倒放在有煙的熱機坪上抽掉玻璃片煙會怎樣流動在做懶著抗體對流的實

煙會向上流動。因為熱煙氣上升,冷空氣下降,產生對流現象。

Ⅳ 空氣的對流實驗 水樽一個氣球一個

很顯然,氣球爆裂
彈簧測力計不變
塑料片會變形

Ⅳ 空氣是什麼樣的

第二章空氣
第一節空氣的存在
一空氣有質量
提問:一切物質都具有質量,那麼空氣是不是也具有質量呢?﹣結論:空氣是有質量的。
2、空氣的用途:
用途例舉:(1)供生物呼吸,植物光合作用(2)形成風、雲等天氣現象
(3)物質燃燒需要空氣(4)氣球升空、放飛風箏、降落傘降落需要空氣(5)飛行、滑翔、帆船的運動需要空氣(6)吸飲料、鋼筆灌墨水等。
ニ大氣壓的存在
實驗1:「覆杯實驗」
做法:①在空杯子ロ放上一塊硬紙片,將裝置倒置過來後發現硬紙片會下落;
②如果在杯子里注滿水後用硬紙片將開口封住,迅速將裝置倒置過來,發現紙片並未落下。
思考:兩次實驗的不同之處在於前者杯子里沒有水,有的是空氣,而後者瓶里充滿著水。
兩次結果的不同之處應是源於這個原因。正是由於大氣壓的作用將紙片壓在杯口,使得紙片無法掉落。第一次實驗中由於瓶內也有空氣,這樣就會使內外壓強相互抵消,紙片由於自身重力就會下落。這個實驗充分說明了大氣壓的存在。
實驗2:「被空氣壓扁的易拉罐」
做法:在空的易拉罐里注入少量的水後將此裝置放於酒精燈上加熱直至裡面的水沸騰。然後
迅速的將酒精燈熄滅同時事先准備好的麵粉團將易拉罐口堵住。馬上就能看見易拉罐被壓癟了,同時伴有「劈啪」的聲音。
思考;在用酒精燈對罐內的水加熱的過程中,罐內的空氣由於受熱膨脹從而被大部分的擠出。(當罐內的水沸騰,將易拉罐從酒精燈上撤走後,罐內剩餘的氣體就會冷卻收縮),從而使外界大氣壓大於罐內氣體壓強,於是鐵罐被壓扁了。這個實驗也說明了大氣壓的存在。
三、室內空氣的對流。
1.課本中的實驗裝置。提問:為什麼蛇會跳舞?明確:熱空氣的流動方向是上升。
2.擴散思維:在冬天使用空調,房間里的空氣是怎麼流動的?
明確:空調附近的空氣受熱膨脹,密度減小並上升,到達房頂附近。源源不斷的熱空氣擠著它前面的空氣在房間的上部向前運動,同時地上的空氣向空調處移動進行補充。這樣空調不斷對附近的空氣加熱,房間內的空氣對流就形成了,房間的溫度就會上升。
3.思考:夏天使用空調時,葉扇應該朝哪個方向?小販賣海鮮,應該把冰塊放在哪裡?第二節空氣的成分
一空氣的組成
(一)空氣中氧氣成分的測定:1、裝置圖
2、實驗現象: A 、紅磷燃燒發出黃自色火焰,放出熱量,冒出白色濃煙
B 、(過一會兒白煙消失,裝置冷卻到室溫後打開彈簧夾)
燒杯內的水倒流入集氣瓶,約占瓶子容積的1/5。
3、實驗結論:說明空氣不是單一的物質;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4、原理:表達式:磷( P )+氧氣( O )브燃→五氧化二磷P0)
化學方程式:4P+50﹣品2P0
5、注意事項: A 、所用的紅磷必須過量,過少則氧氣沒有全部消耗完
B 、要等集氣瓶(裝置)冷卻後才能打開彈簧夾,
C 、裝置的氣密性要好,(否則測量結果偏小),
D 、要先夾住橡皮管,然後再點紅磷(否則測量結果偏大)。
思考:可否換用木炭、硫磺等物質?如能,應怎樣操作?
答:不能用木炭或蠟燭(燃燒產生了氣體,瓶內體積變化小),不能用鐵(鐵在空氣中不能
燃燒◇
6、實際在實驗中測得的結果比真實值小,其原因可能是
A 紅磷量不足; B 裝置氣密性差:
C 未冷卻至室溫就打開止水夾:
D 、沒有預先在導管中裝滿水
(二)空氣的主要成分(按體積分數):
氮氣( N )78%,氧氣( O )21%(氮氣比氧氣約為4:1),
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 CO )0.03%,其它氣體和雜質0.03%。空氣的成分以氮氣和氧氣為主,屬於混合物。
空氣成分 氮氣 氧氣 稀有氣體 二氧化碳 其他氣體和雜質
體積分數 78% 21% 0.94% 0.03% 0.03%
空氣成分口訣:氮七八氧二一,零點九四是稀氣:零點零三有兩個,二氧化碳和雜氣(三)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
1、氮氣:無色、無味的氣體,不溶於水,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不能供給呼吸,化學性質
不活潑。
2、稀有氣體:無色、無味的氣體,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化學性質很不活潑。
氧氣 ①動植物呼吸醫療急救③金屬切割④煉鋼⑤宇宙航行等
氮氣 ①超導實驗車②化工原料③作保護氣④食品充氮作防腐劑等
稀有氣體 ①作保護氣②制多種用途的電光源③激光技術④液氦冷凍機等
(四)空氣成分的研究史
1、18世紀70年代,瑞典科學家舍勒和英國的科學家化學家普利斯特里,分別發現並製得
了氧氣。
2法國科學家拉瓦錫最早運用天平作為研究化學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氣的成分,
第一次明確提出了「空氣是由氧氣和氮氣組成的」。其中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的結論。第三節氧氣
一在實驗室中獲得氧氣
氧氣的實驗室製法(化學變化)
1、雙氧水(過氧化氫)製取氧氣
A 、葯品:過氧化氫(H202)和二氣化錳(黑色粉末MnO2) B 實驗原理:
MnO З
表達式:過氧化氫(H202) 水(H20)+氧氣(O2)

化學方程式:2H202 2H20+02 f
註:MnO2在該反應中是催化劑,起催化作用 C 、裝置:固體與液體反應,不需加熱(雙氧水的為一類)注意事項:
①、分液漏斗可以用長頸漏斗代替,但其下端應該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
斗中逸出:
②、導管只需略微伸入試管塞
③、氣密性檢查;用止水夾關閉,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續下降,
就說明氣密性良好。
④、裝葯品時,先裝固體後裝液體
⑤、該裝置的優點:可以控制反應的開始與結束,可以隨時添加液體。 D 、步驟:連、査、裝(二氧化錳)、定、倒(過氧化氫溶液入、收
2、用高錳酸鉀、氯酸鉀製取氧氣
A 、葯品:、高錳酸鉀(暗紫色固體)、氯酸鉀(白色固體)與二氧化錳(黑色粉末) B 、原理:
①加熱氣酸鉀(有少量的二氧化錳):
表達式:氯酸鉀(KCIO3)△氯化鉀( KCI )+氧氣(O2)
MnQ З
MnO
方程式:2KCIO3Д2KCl+302↑
注意:MnO2在該反應中是催化劑,起催化作用②加熱高錳酸鉀
表達式:高錳酸鉀(KMnO4) 錳酸鉀(K2MnO4)+二氧化錳(MnO2)+氧氣(O2)
方程式:2KAne4
C 、裝置:加熱固體制氣體(加熱氯酸鉀的為一類) K2Mn04+Mn02+02↑ D 、操作步驟:(連)査、裝、定、點、收、離、熄。①連接裝置:先下後上,從左到右的順序。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將導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緊握試管外壁,若水中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證明裝置不漏氣。松開手後,導管口出現一段水柱。
③裝入葯品:按粉末狀固體取用的方法(葯匙或紙槽)
④固定裝置:固定試管時,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鐵夾應夾在試管的中上部⑤加熱葯品:先使試管均勻受熱,後在反應物部位用酒精燈外焰由前向後加熱。⑥收集氣體:
a 、若用排水集氣法收集氣體,當氣泡均勻冒出時再收集,剛排出的是空氣;水排完後,應用玻璃片蓋住瓶口,小心地移出水槽,正放在桌而上(密度比空氣大(防止氣體逸出) b 、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時導管應伸入集氣瓶底部(為了排盡瓶內空氣)
用排水法收集時,導管放在集氣瓶口⑦先將導管移出水面
③再停止加熱
E 、易錯事項:
a ).試管口要略微向下傾斜:防止生成的水迴流,使試管底部破裂。葯品應平鋪在試管底部 b ).導氣管伸入發生裝置內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於產生的氣體排出。
c ).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時,試管口塞一團棉花: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氣管,污染製取的氣體和水槽中的水。
d ).排氣法收集氣體時,導氣管要伸入接近集氣瓶底部:有利於集氣瓶內空氣排出,使收集的氣體更純。
e ).實驗結束後,先將導氣管移出水面,然後熄滅酒精燈: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試管。 F 、收集方法:
排水法(不易溶於水)
向上排空法(密度比空氣大) G 、檢驗、驗滿
檢驗: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發現木條復燃,說明是氧氣;驗滿: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證明已滿。
3催化劑:
概念:在化學反應中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反應速率(加快或變慢),但本身的化學性質和質量在反應前後沒有發生變化的物質。
特點:兩不變(質量、化學性質入、一改變(反應速率)
注意:①催化劑不能改變生成物的質量,不能決定反應的進行②催化劑不是反應物、又不是生成物
③催化劑僅針對某一反應,並不是所有反應的催化劑④某一反應的催化劑可能不只一種
3、二氧化錳在一些反應中不只作催化劑,催化劑不一定就只有二氧化錳。(在過氧化氫溶液製取氧氣中,催化劑可以用硫酸銅溶液、氧化鐵、氧化銅、紅磚粉末)。在氯酸鉀製取氧氣中,二氧化錳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但質量分嫩變大。ニ氧氣的性質
一、氧氣的物理性質
1、色、味、態:通常情況下,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2、密度:標准狀況下,密度為1.429g/,略大於空氣。(可用向上排空法)3、溶解性:氧氣不易溶於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4、三態變化:降溫後,氧氣可以變為淡藍色的液體,甚至淡藍色雪花狀固體。二、氧氣的化學性質
(一)與非金屬(碳、硫、磷)的反應1、木炭(黑色固體)燃燒
實驗現象: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生成一種無色無味氣體,該
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點燃
文字表達式:碳( C )+氮氣(O2) 二氧化碳(co2)
化學方程式 C +O2一 =C02
做木炭燃燒實驗時,燃燒匙應慢慢從瓶口向瓶底伸入(充分利用瓶內的氧氣)。2、硫粉(淡黃色)燃燒:
實驗現象:在空氣中: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一種帶有刺激性氣味的
氣體。
在氧氣中: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的火焰,放出熱量、生成一種帶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點燃
文字表達式硫( S )+氫氣(O2) 二氧化硫(so2)
化學方程式 S +02= =S02
實驗時,要在瓶底裝少量水(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3、紅磷(暗紅色固體)的燃燒
實驗現象:在空氣中:發出黃白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大量白煙
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生成大量的白煙
點燃
文字表達式:磷( P )+氧氣(O2) 五氧化二磷(P205)
化學方程式:4P+5e品臉2P205
注意:五氧化二磷(P205)是固體,不是氣體(二)與金屬(鎂、鐵)的反應
1、鎂帶(銀白色固體)在氧氣中燃燒
實驗現象: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熱量,生成白色粉末狀固體。
點燃
文字表達式;鎂( Mg )+氰氣(O2) 氧化鎂( MgO )
化學方程式:2Mg+02-2MgO
2鐵絲(銀白色固體)在氧氣中燃燒
實驗現象: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一種黑色固體。
點燃
文字表達式:鐵( Fe )+氧氣(O2) 四氧化三鐵(Fe304)化學方程式: JPe +202 FeJ04
注意事項:1鐵絲不能生銹;2.鐵絲要盤成螺狀,以增大鐵絲受熱面積;3.下端系火柴引然,嬰等火柴將要熄滅【燃盡】時再伸入氧氣中;4.集氣瓶底部鋪少量的細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鹵體物質測落瓶底,致使集氣瓶炸裂。【防止濺落的高溫熔融物炸裂瓶底】。
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紅熱現象】
(三)與某些化合物(婧燭、甲烷)的反應一﹣產物均為;二氧化碳和水
史驗風象:比空氣中燃燒劇烈,發出自光,集氣瓶內壁出現水珠,有使澄清石灰水變渾
濁的無色無味氣體產生。
點燃
文字表達式:石婧+氧氣(O2) 二氧化碳(co2)+水(H20)
空氣中燃燒情況:燃燒產生黃色火焰,放熱,稍有黑煙。(四)其他物質與氧氣的反應
某些物質在一些條件下,與氧氣發生緩慢的氧化反應,成為緩慢氧化。緩慢氧化也放熱。如:動放物新陳代謝,金屬的銹蝕,食物的腐爛、酒醋的釀造、農家肥的腐熟等等。
總結:
1、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在一定的條件下,能與許多物質發生反應並放出
大量的熱。在這些反應中,氧氣提供氧,稱為氧化反應。氧氣便是常見的氧化劑;具有氧化性。
2、物質在純氧氣中燃燒程度比空氣中燃燒要劇烈。說明物質燃燒程度,與氧氣的濃度大小
成正比:
3、物質燃燒時有的有火焰,有的會發光,有的會冒煙。一般來說,氣體燃燒會有火焰產生,
固體直接燃燒,產生光或者火星。生成物有固體,一般都會產生煙,即固體小顆粒;4、物質與氧氣反應不一定是燃燒現象,如緩慢氧化。
三、氧氣的用途
(1)、供給呼吸:醫療上急救病人,登山、潛水、航空、宇航提供呼吸;(2)、支持燃燒:煉鋼、氣焊與氣接、液氧炸彈、火箭助燃劑
四燃燒和滅火(一)燃燒
1、概念:可燃物與空氣中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2、條件:(1)可燃物
(2)氧氣(或空氣)
(3)溫度達到著火點(三者缺一不可,否則不能燃燒)
如右圖所示: 啟瞞 紅刷
A 、薄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說明了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
B 、薄銅片的白磷燃燒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燒,說明了燃燒需要氧
熱水
白磷的著火點低,應貯存在裝有水的試劑瓶中 白所
3、燃燒與緩慢氧化的比較
相同點:都是氧化反應、都放熱;
不同點:前者發光、反應劇烈,後者不發光、反應緩慢(二)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1、燃燒的條件決定著滅火的原理,只要破壞燃燒的任何一個條件,就可以達到滅火的目的2、滅火的原理:(1)消除可燃物(2)隔絕氧氣(或空氣)(3)降溫到著火點以下。
3、泡沫滅火器:撲滅木材、棉布等燃燒引起的失火。
乾粉滅火器:撲滅一般的失火外,還可以撲滅電器、油、氣等燃燒引起的失火。液態二氧化碳滅火器:撲滅圖書、檔案、貴重設備、精密儀器等處的失火
4、泡沫滅火器的反應原理,利用碳酸鈉與濃鹽酸迅速反應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來滅火化學反應方程式: NajCO +2HCI-2NaCl+H0HCOf
(三)爆炸
概念 發生條件 防範措施
燃燒
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
可燃物;與空氣或氧
可燃物與其他物品
光、發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氣接觸;溫度達到著 隔離;與空氣隔離:
火點 降低溫度至著火點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間內發生急
以下
爆炸
劇燃燒,短時間內積聚大量的
熱,使氣體體積迅速膨脹而引 劇烈燃燒:有限空第四節二氧化碳
一、二氧化碳的性質
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能溶於水,高壓低溫下可得固體……乾冰2、化學性質:
I )一般情況下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不能供給呼吸
2)與水反應生成鹼酸: co ,+H0-H, Co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
碳酸不穩定,易分解 HCo = H , O + Cot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cO ,+ Ca ( OH ): CaCo + H , O 用於檢驗二氧化碳:這也
是久置裝石灰水的試劑瓶壁有一層白膜的原因。要除去這白膜,用稀鹽酸。其原理是 CacO +2HC!--CaC6+ H , O + Cot
4)與灼熱的碳反應: C +C0.--2Co(吸熱反應,既是化合反應又是氧化還原反應,
co 是氧化劑, C 是還原劑)
3、用訟:①滅火(滅火器原理: NayCO ;+2HCI-2NaCI+HOHCo1)既利用其物理性質(密
度比空氣大),又利用其化學性質(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②乾冰用於人工降雨、製冷劑(利用乾冰升華時要吸收大量的熱)
③溫室肥料 ①做碳酸型飲料(利用二氧化碳能溶於水)
4、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影響:
(0過多排放引起溫室效應。
①造成溫室效應的原因:人類消耗的能源急劇增加,森林遭到破壞
②減輕溫室效應的措施:減少化石燃料的燃燒;植樹造林;使用清潔能源(2、原理: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 CaCOy +21ICI CaCl + HOCoI

3、裝置圖

裝置的注意事項:
(1)若用長頸漏斗來注入鹽酸,長頸漏斗下端必須伸入液面以下
(2)若用試管來裝葯品,固定試管時,試管口豎直向上,試管底部與鐵架檯面接觸。4、氣體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大,能溶於水)
5、檢驗方法:將製得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渾濁,則是二氧化碳。
驗滿方法:用點燃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熄滅。證明已集滿二氧化碳氣體。6、二氧化碳的工業製法;
煅燒石灰石: CaC0, =Ca0+ CO .↑
生石灰和水反應可得熟石灰: CaO +H0Ca( OH :第五節保護大氣圈
一大氣圈的作用
大氣分層包括: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電離層、收逸層
地球上沒有大氣圓(無空氣)地球上將會怎樣?
重點了解對流層、平流層中的臭氧層的作用。
對流層的作用:集中了大氣中幾乎所有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能形成雲霧雨雪,並保持地表
的溫暖。
臭氧層的作用:臭氧可吸收大部分太陽紫外線。
人類使用含氟氯烴(氟利昂的化學物質使臭氧層遭到破壞出現臭氧空洞。因此應禁止生產和使用含氟氯烴的致冷劑、洗潔劑等
二、溫室效應:
溫室效應:由於溫室氣體濃度增加,導致地球表面溫度上升,使全球變暖的現象。1利:保證地球上的氣溫恆定,適宜生物生存,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
2弊:由於現代工業不斷發展,煤、石油、天然氣的大量消耗,森林的大幅度減少,使大
氣中的二氧化碳不斷增加,溫室效應加劇,使全球氣溫變暖,這樣會影響氣候和農
作物的收成,加劇土地荒漠化,引起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引發水災和淹沒城市。
3防治措施:減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大力植樹造林。【發散思考】
溫室效應的危害:1影響氣候、農作物的收成;
2氣溫升高遭成水蒸氣加快,加劇土地的荒漠化:
3氣溫升高引起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引發水災淹沒城市等。
怎樣控制溫度氣體量:
1從產生源頭:減少煤、石油等會碳燃料的燃燒,誠少CO2等溫室氣體排放;2從清除的辦法;植物造林,增加植物對CO2的吸收等。
三、臭氧層空洞
提間:紫外線有什麼危害?臭紅層有什麼作用?使學生意識到臭氧層的重要性,
話題:1982年南極上空發現首個臭氧空洞,至1992奧氧空洞仍在擴大,並插入一些有關臭氧空洞的錄象和圖片,使學生清晰知道臭氧空洞(臭氧層臭氧濃度明顯減少)和引起臭氧空洞形成的原因(人類活動排放了化學物質氟氯烴、氤氧化物等)。
拓展性活動(上網査閱等):(1除了南極臭氧空洞外,是否還有其它的臭氧空洞存在或出現?(2)氟氳烴等物質在臭氧轉化過程中起了什麼

Ⅵ 設計一套實驗裝置要求既可以測量對流傳熱系數,又可同時測量總傳熱系數,標注儀表、儀器名稱.

推薦你看下英抄國希爾頓的H112綜合傳熱實驗台。裡面有對流和輻射傳熱模塊。至於你說的摩察系數和雷諾數的關系,如果是空氣介質的話,看下英國TQ的F100空氣動力學基本實驗台,參考下能否滿足你要求。詳細資料可以網上咨詢北京青鑠科技這個代理商。如果解決了你的問題,記得給我分哦。嘿嘿

Ⅶ 怎樣做冷,熱空氣對流實驗

誰說高空的冷空氣不會與地面的熱空氣對流?
距地面8000--10000米以內的大氣層就叫對流層。因為這一層空氣上冷下熱,所以會形成上下空氣的對流。雨雪天氣的形成與空氣的上下對流有直接關系。
對流層的上面就是平流層。由於平流層里的空氣下冷上熱,所以沒有上下對流,只有水平流動。民航客機為了避開空氣上下對流以及惡劣天氣,通常都爬高到平流層里飛行。

Ⅷ 要一張空氣對流實驗的照片

一、空氣對流實驗是八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一節「大氣層」中的氣體對流實驗。原實驗採用大燒杯、橡皮泥、線香等實驗器材,裝置如圖所示。

這是我專門從知網上下的,希望採納!!

我這還有下的論文《空 氣 對 流 實 驗 的 改 進》,要的話發給你。。

Ⅸ 塞棉花防止空氣對流原理

塞棉花防止空氣對流原理:在收集氨氣時氨氣溫度比空氣溫度高,收集的氨氣的濃度小,容易逸出,因此在瓶口塞一團棉花,目的是防止氨氣逸出,污染環境,一般利用浸有稀硫酸的棉花團堵住試管。

收集氨氣時試管口要塞一團棉花是為了防止空氣在試管口處形成對流,塞一團棉花可以提高氨氣收集的純度。空氣對流是指空氣受熱不均,受熱的空氣膨脹上升,而受冷的空氣下沉而形成的空氣流動現象,常見的起風這種自然現象就是典型的空氣對流。

空氣是最好的絕熱體,當然不能傳熱。但若一部分的空氣,受了相當的熱,溫度升高,同時所起的膨脹頗大,也會向上方升起,造成和水一樣的對流現象,熱亦附帶著向他處而去。

太陽射到地面上來的熱量頗大,地面受日光直射的地方,溫度升高,和此部分接觸著的空氣,即開始此種向上升起的運動,引起周圍的冷空氣流來填補其缺,形成了日常的風。由於對流作用的存在,空氣混合的異常均勻。

夏日的陽光下,觀察到遠處屋頂搖擺不定,這是因為空氣的對流引起光在其中曲折引起的。

Ⅹ 怎樣做冷,熱空氣對流實驗

1.准備兩個一樣大的玻璃瓶,其中一個設法使它變冷,另一個設法使它變熱。2.在熱瓶中放入點燃的香,當瓶內充滿煙後移走香,立即用玻璃板將瓶子蓋上。3.將冷瓶倒放在有煙的熱瓶上,抽掉玻璃板,觀察煙的流動。4.重復1.2步驟,將冷瓶和熱瓶的位置上下對調,觀察煙又如何流動。

閱讀全文

與空氣對流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天然氣管道閥門標准 瀏覽:457
自動水果採摘裝置 瀏覽:412
繼電保護裝置做什麼實驗 瀏覽:220
江門兵器氧化設備哪裡買 瀏覽:80
如何延長軸承壽命外文翻譯 瀏覽:923
開一個什麼機械焊接廠比較好 瀏覽:419
地暖管道閥門使用說明 瀏覽:431
鑄造模具為什麼這么貴 瀏覽:844
閥門參加燃氣管道打壓試驗嗎 瀏覽:453
陽台花卉自動噴淋裝置 瀏覽:524
暖氣閥門不管用了 瀏覽:766
廣東防水機械設備哪裡有 瀏覽:434
儀表白底都有什麼車 瀏覽:753
大號工具箱圖片價格 瀏覽:989
電學儀表讀數的小數點位如何確定 瀏覽:446
汽輪機烏金軸承溫度不能超多少 瀏覽:47
自動控制裝置參數 瀏覽:169
拱熱管道疏水閥門要多大 瀏覽:510
加工中心電櫃空調怎麼加製冷液 瀏覽:465
地下室全是暖氣閥門 瀏覽: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