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 在探究平拋運動的規律時,某一小組的同學做了以下幾步實驗(如圖):(1)如圖甲所示的演示實驗中,A、B
(1)在打擊金屬片時,兩小球同時做平拋運動與自由落體運動.結果同時落地,則說明平拋運動豎直方向是自由落體運動;
(2)讓兩小球從相同的弧形軌道上相同高度滾下,從而使兩小球同時滾離軌道並具有相同的速度.小球1做平拋運動,小球2做勻速直線運動,當兩小球相遇時則說明小球平拋運動水平方向是勻速直線運動.當同時改變兩小球滾下的高度時,仍能相碰,則說明平拋運動水平方向總是勻速直線運動.
(3)為了保證小球做平拋運動,斜槽末端保持水平;
在進行試驗時首先根據實驗原理進行實驗裝置的安裝,即安裝好器材,注意讓斜槽末端切線水平,記下斜槽末端O點和過O點的豎直線,B為第一步;然後進行實驗,即讓小球多次從同一位置上滾下,記下小球穿過卡片孔的一系列位置,A為第二步;最後進行數據處理,取下白紙,以O為原點,以豎直線為軸建立坐標系,用平滑曲線畫平拋軌跡,D為第三步,測出曲線上某點的坐標x、y,算出該點的瞬時速度,D為第四步,所以順序為:BADC.
故答案為:(1)B;(2)兩球相碰,A;(3)保持水平,BADC.
③ (1)課堂上,老師做了如圖甲所示的演示實驗,給直導線(鋁棒)通電,觀察到直導線運動起來.1實驗現象說
(1)
1、處於磁場中的導體不通電時,線圈不運動說明線圈不受力;通電後,線圈運動起來,說明線圈受到力的作用,由此可知,磁場對電流有力的作用.
電動機就是利用這個理論製成的.
2、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的方向與電流方向和磁場的方向有關,因此在探究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的方向與磁場方向和電流方向的關系時,要用到控制變數法.
磁場方向改變,導體的運動方向也發生變化,說明了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的方向與磁場的方向有關.
(2)
1、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的方向與電流方向和磁場的方向有關,要改變線圈的受力方向,可以改變電流方向,也可以改變磁場方向,但不能同時改變電流方向和磁場方向.
2、線圈不轉動的原因是此時處於磁場中的線圈中沒有電流通過,由題意可知:由於轉動軸的一端只颳去半周漆皮,只有線圈轉動軸帶有絕緣漆皮的位置與支架接觸,導致了開關閉合,但電路仍然是斷路,電路中沒有電流.因此只要轉動一下線圈,使轉動軸不帶絕緣漆皮的位置與支架接觸即可構成通路,從而使電動機轉動起來.
3、要改變線圈受力的大小,可以改變磁場的強度和通過線圈的電路大小,根據實際情況,磁場的強度不易隨意調節,但可以利用滑動變阻器可以很方便地改變線圈中的電流大小,故設計電路如下圖所示:

故答案為:
(1)1、磁場對電流;電動;
2、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的方向是否跟磁場方向有關.
(2)1、改變電流的方向;改變磁場的方向;
2、C;
3、滑動變阻器.
④ 用如圖甲所示實驗裝置演示單擺的振動圖象,細沙從擺動的漏斗的底部均勻下落,紙板沿著跟擺動方向垂直的方
(1)觀察細沙曲線,沿軸OO′方向呈周期性分布,因為單擺做周期性運專動,且周期不變.乙圖右端屬為開始端,所以該曲線為正弦曲線.
(2)觀察細沙曲線,發現兩側粗,沙子多,中間細,沙少.是因為沙擺在擺動的過程中,經過平衡位置速度最大,最大位移處速度為0,所以中間經過的時間少,沙少,兩側經歷的時間多,沙多.
故答案為:正弦,大
⑤ (1)如圖甲所示的演示實驗中,A、B兩球同時落地,說明______,某同學設計了如圖1乙所示的實驗:將兩個斜
(1)A做自由落體運動,A、B兩球同時落地,只能說明平拋運動在豎直方向上是自由落體運動.兩鋼球從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同時釋放,球2離開斜面後做勻速直線運動,球1做平拋運動,水平方向速度相同,觀察到的現象是球1落到光滑水平板上並擊中球2,說明平拋運動在水平方向上是勻速直線運動.
(2)對於A、C兩點:角速度ω相等,由公式v=ωr,vA:vC=rA:rC=1:5,對於A、B兩點:線速度大小v相等,所以vB:vC=1:5;
根據ω=
得:ω
A:ω
B=r
B:r
A=3:1,所以ω
B:ω
C=1:3;
所以ω
A:ω
B:ω
C=3:1:3,由公式a=ω
2r,得a
A:a
B:a
C=3:1:15.
故答案為:(1)平拋運動在豎直方向上是自由落體運動;球1落到光滑水平板上並擊中球2;平拋運動在水平方向上是勻速直線運動.
(2)1:5;1:3;3:1:15.
⑥ 如圖甲所示是演示沙擺振動圖象的實驗裝置在木板上留下的實驗結果.沙擺的運動可看作是簡諧運動.若手用力
由題,薄木板水平勻速運動,運動時間為:t=
=
=3s
設沙擺的周期為T,由圖版看出,2T=t,得:權T=1.5s.
由單擺的周期T=2π
⑦ 如圖(甲)所示是用沙擺演示振動圖象的實驗裝置,沙擺的運動可看作簡諧運動,實驗時在木板上留下圖示的痕
設板長為L,則: T 1 = ; T 2 = ; 根據題意,有: v 2 =2v 1 故T 1 =4T 2 故選B. |
⑧ 在探究靜摩擦力變化的規律及滑動摩擦力變化的規律的實驗中,特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演示裝置,力感測器A與
在整個過程中,滑塊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f與水平向左的感測器的拉力F,滑塊始終靜止,處於平衡狀態, 由平衡條件得:則f=F;小車與滑塊的摩擦力f與滑塊對小車的摩擦力f′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由牛頓第三定律得:f′=f,則f′=F; A、當t=0時,沒有向桶中倒沙,G空沙桶=F,由圖乙所示圖象可知,G空沙桶=F=2N,故A正確; B、當小車運動時,滑塊與小車間的摩擦力是滑動摩擦力,由圖乙所示圖象可知,f=F′=3N,故B正確; C、當小車由靜止剛好開始運動時,滑塊與小車間的摩擦力是最大靜摩擦力,由圖乙所示圖象可知, 滑塊與小車間的最大靜摩擦力fmax=F″=3.5N,故C正確; D、由圖象我們只能知道50s後小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是3N,恆定不變,並不知道沙桶對小車的拉力是多少,不知小車所受合力是多少,無法判斷小車的運動狀態,小車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也可能做加速直線運動,故D錯誤; 本題選錯誤的故選:D.
⑨ (11分)研究物體運動的加速度與物體所受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實驗的步驟如下:① 把一端帶有
(1)平衡摩擦力。(3分) (2)沒有滿足砝碼和砝碼盤的總質量遠小於小車的質量。(3分) (3)是(2分),小車的加速度等於砝碼和砝碼盤的總重力與砝碼、砝碼盤和小車總質量的比值,而砝碼、砝碼盤和小車的總質量不變。(3分)
⑩ 如圖(甲)所示是用沙擺演示振動圖象的實驗裝置,此裝置可視為擺長為L的單擺,沙擺的運動可看作簡諧運動
砂擺的周期T= s=1.5s.根據T= 2π
與如圖甲所示的演示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幕牆木索五金件
發布:2025-09-16 20:24:04
瀏覽:30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