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石灰石供漿系統的常見故障有哪些,如何處理
石灰石供漿系統的常見故障有:①裝液濃度異常;②石灰石漿液泵故障。
石灰石漿液濃度異常的原因有:①石灰石旋轉給料機堵塞; ②粉倉內石粉搭橋;③石灰右粉倉進料系統故障;④石灰石密度控制故障;⑤石灰石漿液箱進水失控;⑥測量儀器故障。
處理方法有:①清理給料機;②增加粉倉進料量;③檢查石灰石粉倉氣化風機及相應的氣化管道;④對石灰石密度控制塊進行必要的檢查;⑤檢查相應的管線及閥門;⑥檢查測量儀器。
石灰石漿液泵發生故障的現象是CRT上報警,泵出口流量指示為零。
其原因有:①石灰石漿液泵保護停運;②事故按鈕動作。
處理方法有:①立即查明具體原因並做相應處理,不運行的泵和管道在停止後應立即沖洗;②啟動備用泵,如兩台泵都發生故障而吸收塔內pH值不斷降低,則應停止FGD運行。
2. 男朋友說我小心眼
從你的描述,你太計較自己的得與失了!!
無論是戀愛還是婚姻,很多時候不能太過分計較自己的付出和回報的正比率
收拾屋子、洗衣服,這些完全是正常的必要家務勞動,至於買吃的這本來就是你關心男朋友的表現。還有拿遙控器這事,有必要爭執嗎?
我覺得你父母一定很溺愛你,否則不會把你養成如此「嬌寵」
還有你父母在交往男朋友方面會有他們的意見,那你呢?你和你的男朋友呢?父母不同意,難道你們就沒有一點對未來的想法?
我覺得你啊,太幼稚!!
看了你的補充,那這樣的男朋友你還要來幹嘛??把她供著當爹啊???
3. 測定石灰中的硫有哪些方法,碳硫分析儀器能測定嗎
可以用碳硫儀來測定的,在燃燒爐中燃燒,將碳硫轉化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我們這就有測定的。就是用的普通的數顯碳硫分析儀。
4. 真誠請教:紅磚的原料,燒制溫度和燒制過程
1、原料配比
空心砌塊原料質量見表1。
表1 空心砌塊原料配比
項目
承重砌塊
非承重砌塊
粉煤灰(干灰)
20-40
30-45
電石灰(水分不大於10%)
20-25
20-30
32.5級硅酸鹽水泥
10-15
5-10
爐渣(粒度不大於15mm)
20-30
15-20
浮石(粒度不大於15mm)
20-30
15-20
半水石膏
3-5
3-5
外加劑
3-5
2-3
廢磚粉
2-3
1N2
水
10-14
10-14
2、生產工藝
空心砌塊的生產工藝流程見圖1。
圖1 空心砌塊生產工藝流程圖
2.1原料預處理
(1)粉煤灰磨細
粉煤灰最好使用干排灰。取總量1/10的粉煤灰,將其用粉磨機磨細至200~300目。
(2)電石灰磨細
電石灰使用含水率不大於10%的較干灰,並將其磨細至80~100目。每一批電石灰含水率需經測定,以便配料。
(3)爐渣、浮石應使用錘式破碎機細碎。細碎料粒徑以小於15mm為宜。
(4)廢黏土磚的處理
廢黏土磚粉可以作為粉煤灰活化的晶種,誘導粉煤灰活性激發。可將廢黏土磚粉碎,粉磨至100~200目。
(5)水的預處理
將自來水用蒸汽直接中熱至80~100℃,高溫水有利於廢渣活化。
2.2本合料的配製
(1)按配料單用自動計量裝置或人工計量出粉煤灰、爐渣、浮石、電石灰、廢磚粉、石膏、活化劑等原料後,通過輸送裝置送入輪碾機。
(2)將配合料送入輪碾機後,開動輪碾機,陸續加入規定量的水,輪碾3~5min。最好使用熱水。如無熱水,也可使用常溫水。輪碾工藝可促進廢渣的活化,使活化劑、電石灰、石膏和廢渣充分接觸,不可忽視。
(3)輪碾後的配合料由輸送機送至熟化倉,保溫、保溫熟化。熟化料溫不低於30℃,以40~60℃為宜,可採用暖氣、管道等方式供熱。在一定溫度下,有利於活化劑、石膏對粉煤灰、爐渣的激化,充分激發其潛在活性,熟化時間控制在4-8h。
(4)廢渣在充分熟化後,活性大大提高。這時可進行成型配料。將廢渣活化料加入攪拌機,邊加料邊噴灑水,加完後,攪拌20-30s。再加入32.5級硅酸鹽水泥和預勻化後的各種外加劑,繼續攪拌3-5min即可出料。攪拌時,要嚴格控制加水量。輪碾後的物料以抓在手中,用力一握能成團,手鬆開後,輕觸料團就能散開為宜。
2.3砌塊成型與輸送
將攪拌好的物料用輸送機送至成型機,進行砌塊成型。一般成型壓力以18-20MPa為宜。
2.4養護與碼垛
砌塊的養護有三要素:濕度、溫度、時間。
濕度:廢話渣空心砌塊強度的增長,主要取決於水泥、廢渣有效成分的水化程度。水泥的水化需要大量水、因此,砌塊的養護必須有水參與。
溫度:水化反應速度與溫度成正比,要提高空心砌塊的固化速度,在保證濕度的同時,還要盡可能提高養護溫度。
時間:保溫時間越長,其強度越高,在不影響作業的影響下,保溫保濕養護時間應晝延長一些。
砌塊剛成型時,強度很低,不宜移動,採用就地帶模養護。為加快模板周轉,騰出場地,要晝縮短就地養護時間。在砌塊能搬動時,可將其移至堆場,碼垛養護。在一般情況下,平均氣溫為15℃時,h可以碼垛,18d允許出廠;平均氣溫為25℃時,養護24d即可碼垛,14d左右可以出廠;平均氣溫為35℃時,養護16h即可碼垛,10d左右可以出廠。氣溫較低的季節利用蒸養室在50℃左右,蒸養7-8h,可直接碼垛。一般採用人工碼垛,碼垛高度小於1.8m。
養護場地要平整。如採用露天養護,應在成型後3-4h時淋水1次,並在毛壞上覆蓋塑料布。
2.5檢測
產品出廠前應隨機取樣,對抗壓強度等指標進行檢測。合格後方可出廠。
另外:
傳統的黏土磚的生產流程
5. 循環流化床鍋爐煤和灰渣如何分離
鍋爐結渣原因的分析
一般來講,鍋爐結渣的發生是由鍋爐結構、燃料特性和運行方式這3個因素互相作用的結果。
3.1鍋爐循環流化床結構特點
1)風帽及布風板。CPC循環流化床鍋爐的爐膛截面積大,高溫床料攜帶燃料在床上逆時針方向一邊攪動旋轉、一邊燃燒並向上運行。保證了燃料在爐內停留時間長,保證燃盡率。床料及燃料的運行是靠平板定向風帽的定向射風組合而成的結果,這種風帽與國內常見的立式風帽不同,其形式如圖4所示。風帽下部與一次風室相通。由許多個不同射風方向的風帽組成的布風板在爐內形成了按設計者意向的空氣動力場,從而形成CPC爐特有的配風方式。
2)排渣方式。排渣口設在給料口左面的一端,見圖3,以保持煤和石灰石在爐內有較長的流動路線,達到完全燃燒和脫硫反應。排渣口排出的渣,經冷渣器冷卻後排掉。
3)高效旋風分離器及直接回料。CPC的高效旋風分離器布置在爐頂,回料管直接插入爐膛密相區,不設「L」或「U」型閥,在回料管內形成與爐膛上下部之間壓差相平衡的物料高度,在鍋爐運行中自動維持物料的被分離並返回爐膛密相區內,形成爐內物料的循環。循環流化床鍋爐的循環倍率:計算值為14.6,實測可達20以上。
這種循環流化床鍋爐爐床面積大,存儲物料量多,燃料在爐內行進的路線長,停留時間長。對於這種爐型的爐子,要保證燃燒均勻,則必須燃燒布風均勻,物料流動均勻,沒有死區。這樣就要求風帽的射風角度及方向設計合理、風帽射風組合方向即其形成的空氣動力場合理、風帽製造和安裝的精度高。尤其對於床上的排渣點、旋風分離器回灰點、溫度測點以及爐膛四角等處應著重考慮風帽射風方向,避免空氣動力場死點,從而避免物料循環的死區。
3.2燃料特性
3號窯余熱電站補燃鍋爐燃料為煤矸石。電站煤制備為二級環錘破碎,經破碎後的燃料設計粒徑小於8mm。在電站運行初期,煤制備基本合格。但隨著運行時間的增長,錘頭磨損嚴重,直接影響了破碎合格率。在鍋爐結渣運行期間,進行了一次煤樣篩分。
當地氣候濕潤多雨。連下幾天雨後,煤中的水分遠不止3%。在上述取煤樣進行篩分時明顯感到煤中水分偏高。
鍋爐結渣停爐後,對床料也進行了取樣分析。是考慮該位置介於結渣區和非結渣區之間,其粒徑分布亦應該介於二者之間,具有一定的平均性。取樣裝置內徑為邊長155mm的方筒。在從取樣方筒中向外掏床料時,明顯感到上面的灰渣或床料粒徑小,下面的灰渣或床料粒徑粗。對灰樣進行了篩分,
1)入爐煤>8mm的顆粒所佔比例太大,遠高於鍋爐規范要求。相應的床料中大顆粒所佔比例也偏大。
2)雖然煤矸石在爐內燃燒時熱爆性很差,但畢竟它在600~900℃的高溫下還會爆一些,也就是說,入爐煤在爐內有變細的趨勢。但從篩分結果看,灰渣中大顆粒(>8mm)所佔比例(16.62%)高於煤中的大顆粒比例(12.8%)。因此可以得到如下結論:鍋爐進煤大顆粒比例明顯偏大,並且在運行中床料細灰流失量相對於粗渣排放量比例偏大。
3.3運行
按鍋爐廠要求,鍋爐運行應使床料厚度保持在600mm左右。但在實際運行時,因起爐初始階段料層高度始終沒有達到600mm,床料循環調負荷系統始終沒有投運、一次鼓風機振動嚴重不敢加大風壓風量即風機始終沒有達到額定出力等原因,鍋爐料層厚度一直在450mm以下,平均在380mm左右。由於料層厚度小,因此濃相區粒子濃度低於正常值。
在鍋爐結渣停爐冷卻後,重新添入床料,作冷態流化試驗。此時床料高度360mm,床料由原床料經篩分合格的部分及新的合格河沙組成。此條件下,理論計算其流化壓力應為5535Pa,最小流化速度為0.28m/s,最小流化風量為34500m3/h。
表3為冷態流化試驗結果。床上壓力測點距離床底有一定高度,因此其測得的壓力值基本正常。但實際流化風量比計算值偏大。這是因為:對於這種形式的循環流化床鍋爐,能夠滿足其流化過程中要求的流化壓力及流化流量的一次鼓風機選型實在困難。幾乎找不到與其壓力-流量曲線相吻合的風機。但在實際運行中,仍參照了此冷態流化試驗結果。
在上述鍋爐結構、燃料特性及粒徑等條件下,由於風量大,造成大量的細灰被吹走,相應的大塊煤渣留在床底。隨著拋煤量增多,大塊煤渣也越來越多,並且大塊煤渣下沉導致流化不好,最後導致大量大塊煤渣停留在空氣動力場的弱區並堆積。此時拋進的煤也流化不好,形成堆積,最後發生結渣和渣塊板結現象。
在鍋爐發生結渣時,運行人員加大風量,試圖吹散渣塊。但這種做法更吹散了細灰,加快了結渣速度。因此,鍋爐發生結渣後不久就不能維持運行了。
4改進措施及效果
4.1煤制備系統的改進
煤的破碎不合格,大顆粒比例偏大,這是造成鍋爐結渣最基本的原因。因此在煤制備車間的二級環錘破碎機後增加了一篩孔直徑為8mm滾筒篩,把不合格的大煤粒重新入破碎機破碎。大大提高了煤制備的合格率。與此同時,嚴格控制入廠煤的質量,禁止水分含量大的煤進廠。
4.2改進運行參數
由於入爐煤大顆粒減少,粒徑分布更加均勻。因此可參照冷態流化試驗結果,適當減小風量,這樣細灰得以保持,爐內載體多,流化均勻。
4.3鍋爐排渣控制
鍋爐結渣的最直接原因是爐內大渣粒堆積,如何排掉大渣粒而保持細灰是解決問題的又一關鍵因素。因此在鍋爐排渣口增加了反吹風裝置,利用適量的壓縮空氣逆向吹進,把細灰吹回爐內,大渣粒掉下排走。事實證明這是一個簡單而有效的辦法。
4.4改進效果
改進前,鍋爐不能連續運行,如在1999年12月31日及2000年1月7日兩次點火,到1月2日及1月8日因鍋爐結渣均被迫停爐。經改進後,於2000年1月19日及1月25日鍋爐兩次點火(第一次因輔機故障於1月23日停爐),鍋爐沒有發生結渣現象。
5結論
1)實踐證明,CPC循環流化床是一種性能較好的爐型,它適用於水泥窯的這一特殊的余熱電站。
2)CPC循環流化床鍋爐能夠燃燒煤矸石等劣質煤。
3)保證煤制備合格率,調整鍋爐運行參數,可避免鍋爐結渣。
6. 循環流化床鍋爐的石灰石系統
發展低碳經濟已成為全球性共識,我國已把發展低碳經濟,應對氣候變化作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到2020年的行動目標,單位GDP的CO2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0-50%。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電力行業,尤其是火力發電領域承擔著及其重要的責任。
當前,我國清潔煤發電技術和裝備有了巨大的進步,大容量CFB鍋爐技術已臻於成熟,300MW等級CFB鍋爐在國內已全面普及,600MW等級機組已經開始研究並已實施。為了滿足脫硫環保的要求,CFB機組的運行石需要摻燒石灰石粉,進入膛內的石灰石粉品質,粒徑及級配,石灰石粉量等都有嚴格的要求,石灰石粉一旦達不到要求,就會影響爐內脫硫的效果,甚至影響其它系統。
目前國內CFB很多電廠石灰石粉直播系統的運行還不夠理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粉碎設備,尤其是細碎設備的設計和選型不當,因此做好石灰石粉細碎設備系統的設計,是一項非常迫切和重要的工作。
1、粉碎的基本概念,方式和原則
1.1粉碎的基本概念
固體物料在外力作用下克服其內聚力使之破碎的過程稱為粉碎。因處理物料的尺寸大小不同,可大致分為破碎和粉磨兩個過程:使大塊物料碎裂成小塊物料的加工過程稱之為破碎;使小塊物料碎裂成細粉末狀物料的加工過程稱為粉磨。
1.2粉碎的方式
基本的粉碎方式有:擠壓粉碎,沖擊粉碎,摩擦剪切粉碎和劈裂粉碎等,如下圖:
粉碎方式 機理 典型設備 擠壓粉碎 工作部件對物料施加擠壓作用,物料在壓力作用下發生粉碎。 顎式破碎機 擠壓-剪切粉碎 物料在擠壓和剪切兩種作用力下發生粉碎。 柱磨,雷蒙磨,鋼球磨,立磨,棒磨 劈裂粉碎 對物料在工作部件的劈裂作用下而粉碎 沖旋破碎機 沖擊粉碎 工作部件高速運動對物料進行沖擊或者物料高速運動向固定壁沖擊而發生粉碎。 錘式破碎機 1.3粉碎的基本原則
對於物料的粉碎,經過大量理論研究和運行實踐證明,存在一個破碎和粉磨最佳經濟點即至某一粒度以上宜採用破碎,至某一粒度以下宜採用粉磨,也就是常說的分段破碎原則。破碎機運行時,破碎用的錘頭或者刀具處於高速運動狀態,通過撞擊或者切削的作用力方式,更適合將大塊的原料破碎成為較粗的物料;磨機運行時,速度相對慢得多,通過較為笨重的碾輥等大質量金屬件碾磨擠壓物料,更適合將小塊物料進一步粉碎,有利於制備系統的節能,提高經濟性。部分學者通過研究得出自己的研究結果:①諾爾斯及法欒特從碎礦和磨礦能耗降低的角度出發,用邦德公式計算結果作圖,得出碎至12.7mm交給磨礦時能耗最低。②前蘇聯研究者從碎磨成本最低的角度出發測算出大型選廠碎礦最終粒度4-8mm最好,小型選廠最終10-15mm.。
綜合下來,目前國內物料粉碎基本可按以下粒度選擇粉碎設備型式:
2、CFB機組石灰石粉出力及粒度級配的需求
2.1石灰石粉耗量要求
CFB機組的石灰石耗量主要與以下3個因素有關:①煤質中的含硫量,②機組的容量,③煙氣排放標准。我國的煤質硫分偏高,單位發熱量低,隨著煙氣排放標准越來越高,所需石灰石耗量也越來越大。
2.2粒度,級配要求
CFB機組對石灰石粒度,級配有著嚴格的要求。摻燒的石灰石粉偏粗時,石灰石粉在爐膛內反應的表面積不足,會導致脫硫效率偏低;摻燒的石灰石粉偏細時,石灰石粉會因為在膛內停留的時間過短,也會導致脫硫效率偏低。現代階段CFB機組要求石灰石成品粉粒徑小於等於1mm,下圖是某工程爐內要求的石灰石粉粒度級配曲線::
3、石灰石粉碎設備的選擇
電廠購買的石灰石原料,往往都是礦山初步破碎後的石灰石原料,電廠石灰石制備系統設計時,可根據原料進廠粒度,按照分段破碎的原則,選擇採用破碎+磨製或者直接採用磨製的方式。
3.1石灰石的粗碎
石灰石原料進廠粒度一般在100mm左右,經過粗碎機破碎後粒度要求在30mm以下,相對容易實現,一般採用國產破碎機即可。
3.2石灰石的細碎
根據CFB鍋爐廠要求,石灰石成品粉粒徑小於等於1mm,宜採用粉磨方式制備,也有個別廠家採用進口破碎機。
以下是國內電廠常用的粉磨設備: 序號 磨機種類 出料粒徑范圍 備注 1 鋼球磨 ≤0.075mm 偏小 2 棒磨 0~4mm 3 雷蒙磨 0.15~0.01mm 偏小 4 深湘柱磨機 0~2mm 5 沖旋式破碎機 0~2mm 6 齒輥式破碎機 0~5mm 美國鋼萊克 7 錘式破碎機 0~5mm 德國奧貝瑪 CFB機組要求石灰石粒徑在0—1mm這個區間,這個區間的粒度和粒度分布要求實際是難以達到的。
國外絕大多數破碎機公司包括美國鋼萊克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德國的FAM、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破碎機公司、美國破碎機公司、德國奧貝瑪破碎技術有限公司等,現在一般都不做這種粒度的破碎,國內用過破碎機的經驗告訴我們,實際上運行效果也很難以保證成品粉的粒徑要求,如安徽淮北臨煥電廠等,採用美國鋼萊克破碎機,設計要求1mm,但實際運行平均粒徑是3mm,最大粒徑5mm;德國奧貝瑪公司採用破碎機加機械篩分的閉式系統,後面介紹對比情況。
鋼球磨是制粉系統常用的設備之一,可靠性較高,出力大。但是它的出料粒徑偏細,控制手段少,不能滿足設計要求,另外他耗電量較大,噪音大、粉塵污染較大,設備價格也較高。
雷蒙磨達不到這個級配要求,另外出力也較小,不適宜用於大型CFB機組石灰石粉制備。
棒磨機磨石灰石粉通常是在傳統的棒磨機的基礎上增加了選粉系統。由於製造等方面的原因,其篩板的製造還達不到原設計要求,帶來的問題是出力下降,可靠性降低。同時,他的出力也較小(20t/h),耗電量較大,噪音大、粉塵污染也比較大、設備價格較高。
沖旋式破碎機是國內近幾年來開發的一種新型破碎機,但雖然它具有破碎性能好、體積小、電耗低等特點,但沖旋式破碎機刀片磨損很快,使用壽命大約500h,更換頻率高,維護量大,另外出力也較小(20t/h),不能滿足設計要求。
柱磨機是在石灰石粉破碎上普遍採取的一種磨機,採用反復滾壓原理生產石灰石粉,具有產量高、噪音小、磨損小、耗電量低、控制調節手段較多等優點,尤其是易損件輥輪由耐磨合金鑄鐵經過特殊熱處理生產的,其使用壽命時間長,襯板為2年,輥輪3年。另外可以調節轉速、碾輥與襯板的間隙、下料筒高度等方式來控制出料的粒徑,技術性能指標(加上後續閉式系統)是目前各種細碎設備里最接近設計要求的(後面介紹測試數據)。
綜合對比下來,柱磨機佔有明顯的優勢,推薦採用柱磨機。
3.3錘式破碎機和柱磨機系統的試驗測試
為切實做好石灰石粉碎設備的選型工作,我們對全國范圍內採用石灰石粉制備電廠進行了廣泛的調研,在此基礎上對四川白馬300CFBMW電廠和雲南巡檢司電廠的石灰石粉制備系統開展了重點調研、測試試驗和分析工作。白馬電廠300MW CFB機組石灰石制備採用的是兩級破碎機+機械篩分系統的閉式系統,二級破碎機德國奧貝瑪錘擊式破碎機;雲南巡檢司電廠2*300MW CFB機組石灰石粉制備採用的是一級破碎機+柱磨機+氣力風選系統的閉式系統。經測試國網白馬電廠石灰石制備,設計出力65t/h,實際出力30t/h;華電雲南巡檢司電廠石灰石制備,設計出力50t/h,實際出力50t/h.
根據試驗測試的結果,柱磨機系統在出力和級配方面數據明顯優於錘擊式破碎機系統,更能滿足大型CFB機組的要求。
3.4白馬電廠石灰石粉制備系統的應用
白馬600MW CFB工程為1*600機組,石灰石粉耗量為85.94t/h,石灰石入廠粒徑《=30mm,要求成品粉粒徑《=1mm。安工程需要,設置3套50t/h制備系統。設計時,按兩級破碎機和柱磨機兩個方案擬定,兩種方案經濟比較如下: 項目 兩級破碎(二級採用進口設備) 柱磨機 備注 初投資 3*400萬 3*218 運行費 3*91.7 3*69.5 維護費 3*135 3*40 經濟性上來看,柱磨機佔有明顯的優勢。
白馬電廠最終採用柱磨機方案。
結論
綜上所述,CFB機組石灰石粉碎系統設計和設備的選擇推薦原則如下:
1, 應遵循分級粉碎原則,粗碎採用破碎機,細碎採用柱磨機。
2, 當石灰石來料粒度《=30mm時,可直接採用磨機。
3, 石灰石粉的細碎設備推薦採用柱磨機。
參考文獻
[1]謝洪勇,劉志軍。粉體力學與工程,2007,7.
[2]陶珍東,鄭少華。粉體工程與設備,2010,2.
[3]陳建斌,羅明鑫。石灰石制備系統收資報告,2006,11.
[4] 楊愛麗,胡學武。循環流化床鍋爐島石灰石制粉系統的設備配置及設計優化,2003,10.
參考設備
[1]長沙深湘通用機器有限公司
作者簡介:
易禮容(1968.3-),男,最高學歷本科,高級工程師,從事於電力行業除灰渣系統技術研究、設計工作。
王仕能(1979.1-),男,最高學歷本科,工程師,從事於電力行業除灰渣系統技術研究、設計工作。
許華(1962.12-),男,最高學歷本科,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從事於電力行業除灰渣系統技術研究、設計工作
7. 粉噴樁施工水泥含量如何確定
以立方米計算:V=(設計樁長+500MM)×設計樁截面面積(長度如有設計要求則按設計長度)。雙軸的工程量不得重復計算,群樁間的搭接不扣除。
施工前進行室內配合比及強度試驗和現場成樁試驗,及時確定出攪拌機的輸灰量、噴灰時間、預攪下沉及提升速度等參數,都要在施工前做好標定。
粉噴樁施工應根據成樁試驗確定的技術參數進行;由專職施工技術人員,跟班檢查並做好詳細原始記錄:壓力、噴粉量、鑽進速度、提升速度等有關參數的變化。
(7)石灰石粉自動取樣裝置擴展閱讀:
儲灰缸容易應不小於一根樁的用灰量加50kg;當儲量不足時,不得對下一根樁開鑽施工。鑽頭直徑的磨損量不得大於1cm。
粉噴攪拌樁施工完成後,必須對地基進行靜載測試和抽芯取樣測試,用以檢驗粉噴攪拌樁施工質量。檢驗頻率按設計及規范要求執行。
用現場靜載荷試驗方法進行工程加固效果檢驗,所得到承載能力應符合設計要求。採用樁體鑽孔取芯方法進行檢驗,應在樁體三等分段各鑽取芯樣一個,一根樁取三個試塊進行強度測試。必須達到設計要求。
8. 金字塔是從十幾世紀開始建造的
埃及金字塔之謎 埃及金字塔之謎是人類史上最大的謎。 它的神奇遠遠超過了人類的想像。在埃及共計大約110座大小金字塔中,最著名的就是吉薩高地的三大金字塔(The Great Pyramid、Pyramid of Khafre、Pyramid of Menkare),其中胡夫金字塔(奇阿普斯)又是埃及最大的金字塔。這座金字塔佔地13.1英畝,由至少重2.5噸的近260萬塊巨石建造,共重625多萬噸。是何人建造了如此宏偉的工程,一直眾說紛紜。至今,主要有如下四種解釋: 猜測一:百萬奴隸血汗的結晶 猜測二:混凝土澆灌的結果 猜測三:失落文明的遺產 猜測四:地外文明的傑作 但是,以上理論沒有一種完美到可以從真正意義上將金字塔解釋清楚。(是否就意味著先前的金字塔研究者在思維的大方向上存在著誤區?) 2000年前「西方史學之父」希羅多德(Herodotus)曾記載,建造胡夫金字塔的石頭是從「阿拉伯山」(可能是西奈半島)開采來的。在建造胡夫金字塔時,胡夫強迫所有的埃及人為他做工,他們被分成10萬人的大群來工作,每一大群人要勞動3個月。古埃及奴隸是藉助畜力和滾木,把巨石運到建築地點的,他們又將場地四周天然的沙土堆成斜面,把巨石沿著斜面拉上金字塔。就這樣,堆一層坡,砌一層石,逐漸加高金字塔。建造胡夫金字塔花了整整20年的時間。但是,近年來考古人員在金字塔附近發現了工匠居住的村落,那兒住過幾千名工匠,食宿條件有充分保證。並且,還在金字塔所埋葬死者的隨葬品中發現了大量測量、計算和加工石器的工具,這表明這些死者就是金字塔的建造者,而他們不可能是奴隸,因為奴隸死後不會被安葬。此外,考古學家還在墓穴中發現了原始的金屬手術器械和一些死者在骨折後得到醫治的痕跡,說明這些死者得到了很好的醫療待遇,而奴隸是不可能得到這種待遇的。此外,考古人員還在生活區內發現了勞工們的集體宿舍等生活設施的遺跡。通過對這些遺跡測算,只有大約25000名勞工參與建造金字塔,這就意味著希羅多德有關金字塔由百萬名工匠建造的論斷是不準確的。 然而,疑問仍舊存在:金字塔的建造是一系列復雜而繁重的工程,根據估計,胡夫金字塔用了260萬塊石塊。假設近萬名砌石工人每天能將十塊重達十噸的巨石推送上去,也須費時近700年,但事實上,一座金字塔約需二十年即可建成。到底在沒任何起重工具的年代,工人如何快速地將石塊搬運、砌迭。金字塔的外壁石塊都精確地緊貼著,像利用激光切割的一樣,甚至連一張名片也插不進去;即使以現代最先進的土木技術也很難以完成。建造金字塔的石塊,是以木製的滾軸運送,可是尼羅河流域生長最多的只是棕櫚樹,而它既是埃及人不可缺少的食物,也是炎熱沙漠中唯一的遮陽材料;古埃及人決不可能大片砍伐,而且棕櫚樹的材質比較柔軟難以充當滾木。如果滾軸的確是木製!那麼,埃及人很可能利用艦隊由外輸入木材,然而考古學家至今尚未找到運輸木材的船隻遺骸。古代埃及人如何把石塊雕刻及砌成陵墓,陵墓內部的通道和陵室的布局宛如迷宮,石壁光滑,古代埃及人是用什麼方法設計並挖掘雕刻它呢?要知道4500年前,那時候人類尚未掌握鐵器。據測算大金字塔是由260萬塊每塊重約10噸的石塊堆砌成的。塔身的石塊之間,沒有使用任何粘合物,歷經至少4500年的風吹雨打,其縫隙迄今仍相當緊密,一把銳利的刀也難以插入。如此精湛的工藝,出自4500年前古埃及的工匠或奴隸之手,的確令人難以相信。同樣,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金字塔作為法老(Pharaoh)的陵墓自然實在難以置信,暫且不說這260萬塊巨石如何採掘,要完成此建築所需時間長達近700年。如此簡單的數字,相信法老都可以算出。他們又為何要建造這個自己無法享用的陵墓呢? 因此,另一種解釋就更具有合理性了。2000年法國化學家戴維杜維斯提出了驚人的見解;他認為建造金字塔的石料不是天然的,而是由人工將破碎的石灰石摻和一種礦物質粘結劑澆鑄而成的。此理論的依據之一是他在一石料中發現了一英寸長的人發。之二是他發現石料中夾有礦物質和氣泡。就採石場的岩石取樣化驗對比得知:天然石塊是不會含有這兩種物質的。金字塔是古埃及人利用木模逐層澆灌造石得來的。然而,問題並沒有這么簡單。戴維杜維斯的人造石說只不過解決了金字塔的石塊搬運與壘砌問題,至於金字塔的真實建築目的,所隱含中的大量的不可思議的神秘現象以及超高度文明跡象對於尚處於奴隸制發展階段的古埃及王國來說的確顯得難以至信。 大金字塔作為人類史上最偉大最古老的建築物之一,由其建築技術上的高超、定位技術的精確,一直以來使世人驚嘆不已:在平均邊長9063英寸的底座上,金字塔四邊互相的誤差率還不到1%;現代建築的一大難題「正直角技術」甚至被古建築大師們游刃有餘應用於金字塔的轉角建構上,達到令人驚呀的「2秒之微」的誤差;金字塔雖不是建造在正北緯30度在線,卻也在非常接近的29度58分51秒,所存在的細微的誤差是有意加上去的。(假設原始設計者希望以肉眼,而非心眼,從大金字塔的底邊看到太空的極點的話,將大氣中光線的曲折方式也計算在內後,大金字塔所在的位置一定要在29度58分22秒,而非30 度的位置不可。58分22秒與實際位置所在的58分51秒之間的差距還不到1分的一半。) 美國加州大學派出科研人員前去考察。進入塔內之後,他們發現所攜帶的各種電子儀器幾乎都失靈了。還有人試圖通過X光透視大金字塔的內部構造,卻發現根本無法得到影像。難道說大金字塔的設計者已經懂得了X光的透視原理,擁有防X光透視的技術與意識? 在胡夫金字塔中,內部結構極為復雜和神奇,並飾以雕刻、繪畫等。由於墓室和甬道里十分黑暗,這些精緻的藝術作品需要光亮才可能進行,應是在利用火炬照明或者是在油燈下才能完成。當時如果真的是使用火炬或油燈,就必然留下一些「用火」的痕這。可是,現代科學家對墓室和甬道里積存了5000多年之久的灰塵進行了全面仔細的科學化驗和分析,結果證明:灰塵里沒有任何黑煙和煙油的微粒,沒有發現一絲一毫使用過火炬或油燈的痕跡。由此可見,藝術家在胡夫金字塔地下墓室和甬道里雕刻、繪制壁畫時,根本不是使用火炬或油燈來照明,而很可能是利用某種特殊的蓄電池或者其它能夠發光亮的電氣裝置。距今5000多年前的古埃及人難道已掌握有類似於現代電燈的技術么? 20世紀40年代,法國人布菲爾發現在金字塔形的構造物內,產生著一種無形的、特殊的能量,稱之為「金字塔能」。這種無形的、特殊能量,能使塔內的動物屍體變成了木乃伊,食物不易腐爛,刀片保持鋒利,鮮花能常開不謝,等等。 天狼星是一顆不尋常的星星,它具有雙重星球系統的身分:天狼星A便是我們看到的部分。另外還有天狼星B,圍繞在天狼星A的周圍,但因體積小,無法以肉眼看到,一直到1862年,美國天文學家艾爾文克拉克(Alvin Clark)用當時最大、最新的天體望遠鏡,才發現了它的存在。這是西方人第一次看到天狼星B。然而,金字塔經文中的作者卻早已具備了天狼星為雙重星球系統的知識。他們又是如何知道的? …… 隨歐洲大陸,成千上萬的人倒斃街頭。
9.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一般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奧斯特洛夫斯基著長篇小說)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於1933年寫成。
小說通過記敘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
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 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初中段。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時代背景
20年代末30年代初,隨著新經濟政策的結束和斯大林政治經濟體制的確立,在文藝界也要求建立高度集中統一的局面。斯大林時期的國家用「一統化「思想教育青少年,尤其重視文學藝術在培養青少年的共產主義道德品質中的重要作用;
斯大林要求文學作品要「追求直接的宣傳目的「,許多作品的寫作目的就是為了向青年灌輸「共產主義理想「。官方強調文學用「社會主義精神改造和教育勞動人民「的任務,文學藝術要完成這種教育功能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塑造體現社會主義精神和共產主義理想的英雄人物。
這一時期,蘇聯文學的主題是歌頌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歌頌黨和領袖,塑造蘇維埃新人的光輝形象,蘇聯文學的任務就是根據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創造出一個絕對信仰共產主義的人物並把他描繪得真實可信。
奧斯特洛夫斯基響應官方的號召開始撰寫《鋼鐵》,保爾樸素的階級感情、狂熱的獻身精神、對共產主義的美好憧憬和對領袖的絕對服從正是斯大林推行其路線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