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制氧裝置的實驗與講解

制氧裝置的實驗與講解

發布時間:2022-11-16 13:00:37

A. 製取氧氣實驗步驟及現象

加熱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的實驗步驟
a、步驟:查—裝—定—點—收—離—熄(茶莊定點收利息)
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裝----裝葯品
定----把試管固定到鐵架台上
點----點燃酒精燈加熱(先預熱)
收----收集氣體
離----把導氣管從水槽中取出
熄----熄滅酒精燈
b、注意點
①試管口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試管破裂
②葯品平鋪在試管的底部:均勻受熱
③鐵夾夾在離管口約1/3處
④導管應稍露出橡皮塞:便於氣體排出
⑤試管口應放一團棉花: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
⑥排水法收集時,待氣泡均勻連續冒出時再收集(剛開始排出的是試管中的空氣,此時收集氣體不純)
⑦實驗結束時,先移導管再熄滅酒精燈:防止水倒吸引起試管破裂
⑧用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導管伸到集氣瓶底部:把空氣排盡
B.(以過氧化氫制氧氣為例)
a.步驟:查---裝---收
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用夾子把導管夾上,然後往長頸漏斗中加水,長頸漏斗的頸部中的水柱如不下降,氣密性就良好)
裝---裝葯品,先裝固體,後裝液體(防止液體飛濺)
收---收集氣體
b、注意點
①長頸漏斗的頸部應在液面以下:防止氣體泄露----可用分液漏斗代替(可隨時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以及反應的速度)
②導管應稍露出橡皮塞:便於氣體排出
(4)氧氣的驗滿: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
檢驗: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

雙氧水(過氧化氫)製取氧氣
a. 實驗原理:過氧化氫(H2O2) ————→ 水(H2O) + 氧氣(O2)

b. 注意事項:

a). 分液漏斗可以用長頸漏斗代替,但其下端應該深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斗中逸出;

b). 導管只需略微伸入試管塞

c). 氣密性檢查:用止水夾關閉,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續下降,就說明氣密性良好。

d). 裝葯品時,先裝固體後裝液體

e). 該裝置的優點:可以控制反應的開始與結束,可以隨時添加液體。

總結:若固體(或固體+固體)加熱生成氣體,選用高錳酸鉀制氧氣裝置;

若固體+液體常溫下製取氣體,選用雙氧水製取氧氣裝置。

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反應速率,但本身的化學性質和質量在反應前後沒有發生變化的物質。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望採納謝謝!!!

B. 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的實驗步驟,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一.步驟
1.搭裝置 (自下而上) (自左而右)
2.檢查裝置氣密性 (先浸後捂)
3.加入葯品
4.加熱
5.收集氣體
6.先移導管再移酒精燈
二.注意事項
1.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 (防止冷凝成的水珠倒流回試管底部,導致試管破裂)
2.試管口要塞一團棉花 (防止高錳酸鉀進入導管)
3.當試管口有連續均勻的氣泡冒出時方可收集氣體 (因為先排出的氣體是空氣)
4.實驗結束時,應先移導管後移酒精燈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進試管使試管破裂)
5.伸入試管內的導管不能太長
6.如果是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氣體,導管要伸入集氣瓶底部

C. 誰能講解講解製取氧氣的過程

氧氣的實驗室製法:
A:
1)葯品及其反應原理:
氯酸鉀(白色晶體)或高錳酸鉀(暗紫色固體 KMnO4)
`````````加熱
高錳酸鉀----→ 錳酸鉀 + 二氧化錳 + 氧氣
````````二氧化錳
氯酸鉀 --------→ 氯化鉀 + 氧氣
````````` 加熱
2)實驗裝置:
排水法:
發生裝置:試管,酒精燈,帶有鐵夾的鐵架台.
收集裝置:導管,集氣瓶,水槽.
向上排氣法:
發生裝置:試管,酒精燈,帶有鐵夾的鐵架台.
收集裝置:導管,集氣瓶.
a.注意事項:
①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以防止濕存水在反應過程中倒流到管底,使試管破裂.
②導管不可伸入試管太長,以利於氧氣排出,防止葯品堵塞導管.
③使用高錳酸鉀反應時,需在試管口放一小團棉花,以防加熱時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
④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適合於製取較多的氧氣,但要注意二氧化錳一定要純凈,二氧化如果混有炭粉,製取氧氣時就很容易發生爆炸,因此,使用二氧化錳時最好燒灼一下.
⑤葯品要平鋪在試管底均勻受熱.
⑥加熱時要使試管均勻受熱(預熱).
⑦鐵夾夾在試管中上部.
⑧停止加熱,先把導管撤出,在撤離酒精燈,否則水槽內水會倒流,導致試管爆裂.
b.適用范圍:此裝置適用於固體加熱製取氣體的反應.
(不適合於過氧化氫)
3)收集方法:
a.排水法----因為氧氣難溶於水.
b.向上排空氣法----因為氧氣密度比空氣略大.(導氣管應伸入瓶底,盡量排凈空氣)
4)驗滿方法:把帶火星的木條放在瓶口.如復燃,則已收滿.
5)集滿放置:充滿氧氣的集氣瓶應蓋上玻片口向上正放.
6)操作步驟(主要有七步):
口訣:"茶莊定點收利息"
1.查:查裝置的氣密性.
具體為:先把導管放入水中,染手手緊握試管,觀察導管口是否有氣泡放出,如果放出,說明裝置不漏氣.
原理:手握住,試管內氣溫高,氣體壓強大,氣體體積大,如果不漏氣,則氣體從導管口排出,看見氣泡.
2.裝:裝葯品.用單孔橡皮塞塞緊試管
3.定:固定試管在鐵架台上.
4.點:點燃酒精燈,均勻加熱.
5.收:收集氣體.
6.離:先讓導管撤離水槽.
7.熄:熄滅酒精燈.
B:.用過氧化氫製取氧氣
過氧化氫(H2O2)俗名雙氧水,是氫和氧的另一種化合物.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常溫即可分解放出氧氣.
1)葯品及其反應原理:
過氧化氫(H2O2) 二氧化錳
``````````二氧化錳
過氧化氫 -------→ 水 + 氧氣
2)實驗裝置:試管

D. 實驗室雙氧水製取氧氣的原理裝置步驟和檢驗

步驟:
①連接裝置
②檢查裝置氣密性
③再錐形瓶中裝入二氧化錳
④倒入過氧化氫溶液
⑤收集氧氣

注意事項:
①、分液漏斗可以用長頸漏斗代替,但其下端應該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斗中逸出;
②、導管只需略微伸入試管塞
③、氣密性檢查:用止水夾關閉,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續下降,就說明氣密性良好。
④、裝葯品時,先裝固體後裝液體
⑤、該裝置的優點:可以控制反應的開始與結束,可以隨時添加液體。

E. 製取氧氣的實驗 具體操作

連接裝置儀器

檢查來裝置氣密性源

裝二氧化錳,塞進塞子。

將裝滿水的集氣瓶倒扣在水中。

裝過氧化氫。

當導管口有氣泡均勻冒出時,開始收集。

當集氣瓶口有大氣泡冒出時,在水中給集氣瓶蓋上毛玻璃片,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

F. 如何製取氧氣的實驗操作步驟是什麼

裝置選擇 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制氧氣選甲裝置:固體與固體加熱制氣體(實驗室常用說法:固固加熱型) 用過氧化氫制氧氣選乙裝置:液體與固體不加熱制氣體(實驗室常用說法:固液常溫型) 步驟:查—裝—定—點—收—離—熄(茶莊定點收利息)
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裝----裝葯品
定----把試管固定到鐵架台上
點----點燃酒精燈加熱(先預熱,注意:一律先讓試管均勻受熱,否則會因冷熱不均炸裂試管)
收----收集氣體(可以使用排水法、向上排空氣法)
離----把導管從水槽中取出(如果使用向上排空氣法,此步驟基本不需要,但是最好先取出導管在蓋上玻片)
熄----熄滅酒精燈
注意點
①試管口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試管底部炸裂試管;
②葯品平鋪在試管的底部:先預熱,之後可以將酒精燈的外焰對准裝有葯品部位定向加熱
③鐵夾夾在離管口約1/3處;
④導管應稍露出橡皮塞:便於氣體排出(大約0.5cm);
⑤試管口應放一團棉花: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並堵塞導管,使所製得氣體無法較好排出;
⑥排水法收集時,待氣泡均勻連續冒出時再收集(剛開始排出的是試管中的空氣,此時收集氣體不純);
⑦實驗結束時,先移走導管,再熄滅酒精燈:防止水槽中的冷水倒吸進熱的試管引起試管炸裂;
⑧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導管伸到集氣瓶底部:以便把空氣排盡。 步驟:查---裝---收

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用夾子把導管夾上(應使用兩節導管,中間用較短橡皮管連接,便於檢查),然後往長頸漏斗中加水,長頸漏斗的頸部中的水柱如不下降,說明氣密性良好
裝---裝葯品,先裝固體,後裝液體(防止液體飛濺)
收---收集氣體(同上高錳酸鉀收集法)
注意點
①長頸漏斗的頸部應在液面以下(液封):防止氣體從長頸漏斗泄露,可用分液漏斗代替(可控制反應速率);
②導管應稍露出橡皮塞:便於氣體排出。 檢驗方法:
檢驗: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如果木條復燃,證明是O2。
驗滿: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瓶口,如果木條復燃,證明O2已滿。
排水法:
當集氣瓶瓶口冒氣泡時(剛開始排出的是試管中的空氣,等氣泡連續均勻冒出時,才是純氧)
實驗室製取氧氣是初級化學的一個實驗,通常二氧化錳是催化劑,實驗完畢後,可以用過濾法回收。
向上排氣法 (O2密度大於空氣) 實驗室製取氧氣方法主要有三種,其文字表達式如下:
加熱
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二氧化錳
氯酸鉀————→氯化鉀+氧氣 (二氧化錳做催化劑)
加熱
過氧化氫+二氧化錳—→水+氧氣 (二氧化錳做催化劑) 二氧化錳氯酸鉀;混和均勻把熱加。
制氧裝置有特點;底高口低略傾斜。

G. 製取氧氣的實驗怎麼做

實驗室製取氧氣的方法
1、分解過氧化氫溶液; 2、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 3、加熱高錳酸鉀固體。
實驗步驟
第一步;連接裝置,檢查裝置氣密性。連接裝置(從左到右,自下而上)
檢查氣密性的方法:把導管的一端浸入水裡,兩手緊貼試管的外壁,如果裝置不漏氣,裡面的空氣受熱膨脹,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松開兩手,使它冷卻,導管中就會形成一段水柱。
第二步;將葯品裝入試管,用帶導管的橡膠塞塞緊試管;
葯品要平鋪在試管底部,均勻受熱
第三步;將試管固定在鐵架台上
注意事項;①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防止葯品中的水分受熱後變成水蒸氣,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試管底部,使試管炸裂。
②試管內導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便於氣體排出。③用高錳酸鉀制氧氣時,試管口處應放一團棉花 ④鐵夾要夾在離試管口1/3處。
第四步;點燃酒精燈,先將試管均勻受熱後對准試管中的葯品部位加熱
⑤要用酒精燈的外焰對准葯品部位加熱;加熱時先要將酒精燈在試管下方來回移動,讓試管均勻受熱,然後對准葯品部位加熱 第五步;收集
⑥用排水法集氣時,集氣瓶充滿水後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導管伸到瓶口處即可;用向上排空氣法集氣時,集氣瓶正放,導管口要接近集氣瓶底部
⑦用排水法集氣時,應注意當氣泡從導管口連續、均勻地放出時再收集,否則收集的氣體中混有空氣。當集氣瓶口有氣泡冒出時,證明已滿。 第六步;收集完畢,將導管撤離水槽
⑧停止反應時,應先把導管從水槽里拿出,在熄滅酒精燈(防止水倒流到試管,導致試管炸裂) 第七步;熄滅酒精燈
注意事項總結;
①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防止葯品中的水分受熱後變成水蒸氣,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試管底部,使試管炸裂。 ②試管內導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便於氣體排出。
③葯品要平鋪在試管底部,均勻受熱。 ④鐵夾要夾在離試管口1/3處。

H. 氧氣的實驗室製取與性質

氧氣的實驗室製取與性質
實驗原型及不足之處

本實驗採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製取氧氣並以碳和鐵的燃燒實驗研究氧氣的性質。就實驗來講,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方便快捷,但只取碳和鐵來研究氧氣的性質顯得較少,不足以使學生充分認識氧氣的性質,也使學生操作訓練的機會不足。

實驗創新及改進之處
實驗增加了硫和磷的燃燒,可以使學生更加充分認識氧氣的性質,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多操作訓練的機會。但由於硫和磷的燃燒會產生污染物,所以教師在實驗前應該提醒學生用量要少。

實驗器材
大試管、單孔橡皮塞、乳膠管、玻璃導管、集氣瓶(125毫升)4個、水槽、鐵架台(帶鐵夾)、酒精燈、玻璃片4片、坩堝鉗(鑷子)、燃燒匙2個
高錳酸鉀、木炭、硫磺、紅磷、澄清石灰水、細鐵絲、棉花、火柴。

實驗原理及裝置說明
(1)實驗原理:
高錳酸鉀 錳酸鉀 + 二氧化錳 + 氧氣↑
(2)實驗室製取氧氣裝置圖:






一、製取氧氣
教師介紹實驗的儀器和裝置,讓學生認識氣體發生裝置和氣體收集裝置。然後教師引導學生總結:使用儀器、收集方法、驗滿方法、放置方法。
1.儀器名稱: 大試管、單孔橡皮塞、乳膠管、玻璃導管、集氣瓶(125毫升)4個、水槽、鐵架台(帶鐵夾)、酒精燈、玻璃片4片、坩堝鉗(鑷子)、燃燒匙2個
2、收集方法:
(1)排水法:
適用范圍:不易溶於水的氣體
優點:易於收集到較純的氣體;便於觀察氣體是否已經收集滿
(2)向上排空氣法
適用范圍: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
優點:操作較為方便
3、驗滿方法
排水法:當集氣瓶口有氣泡放出時,證明已收集滿
向上排空氣法: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證明已收集滿。
4、放置方法: 正放在桌子上,並蓋上毛玻璃片
然後由讓學生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在此過程中共同師生總結實驗步驟。
5、操作步驟: 茶(查)、庄(裝)、定、點、收、利(離)、息(熄)
(1)連接裝置並檢查裝置的氣密性,不漏氣才能進行實驗。
(2)拔開橡皮塞,在試管里放進約15克高錳酸鉀。用一團棉花放在靠近試管口的地方,以防止加熱時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然後把帶有導管的塞子塞緊試管口。
(3)將裝好葯品的試管固定在鐵架台上。
(4)給試管加熱。先使酒精燈在試管下方來回移動,讓試管均勻受熱,然後對高錳酸鉀所在的部位加熱。
(5)導管口開始有氣泡放出時,不宜立即收集,當氣泡連續地並比較均勻地放出後,再把導管口伸入盛滿水的集氣瓶里。等瓶子里的水排完以後,在水面下用玻璃片蓋住瓶口。小心地把瓶子移出水槽,正放在桌子上。用同樣的方法再收集三瓶氧氣(其中三瓶留有少量水)。
(6)收集完畢,停止加熱前,先要把導管移出水面,然後再熄滅酒精燈。
(7)拆卸裝置,洗滌儀器。
二、試驗氧氣的化學性質
1、木炭在氧氣里燃燒
(1)用坩堝鉗夾取一小塊木炭在酒精燈的火焰上燒到發紅,插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由瓶口向下緩慢插入)。觀察木炭在氧氣里燃燒的現象。
(2)燃燒停止後,取出坩堝鉗,往集氣瓶里加少量澄清石灰水,振盪。有什麼現象發生?
2、硫在氧氣中的燃燒
用葯匙加少量硫至燃燒匙中,在酒精燈上灼燒,直至硫融化並燃燒,然後將燃燒匙緩緩放入集氣瓶中(集氣瓶里裝有少量水),用玻璃片把集氣瓶口塞上,觀察硫在氧氣里燃燒的現象。
3、磷在氧氣中的燃燒
用葯匙加少量磷至燃燒匙中,在酒精燈上灼燒,直至磷燃燒,然後將燃燒匙緩緩放入集氣瓶中(集氣瓶里裝有少量水),用玻璃片把集氣瓶口塞上。觀察磷在氧氣里燃燒的現象。
4、鐵絲在氧氣里燃燒
取幾根細鐵絲,擦去表面鐵銹或油漆,呈螺旋形繞在一根火柴上。點燃火柴,待火柴臨近燒完時緩慢插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集氣瓶里裝有少量水)。觀察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
三、問題和討論
為什麼要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為什麼要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 為什麼要先移動酒精燈使試管均勻受熱? 為什麼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 為什麼要有連續的氣泡時才能收集? 實驗完畢為什麼要先把導管移出水面,再熄滅酒精燈,相反操作會造成什麼後果?做燃燒實驗時,為什麼要緩慢往下伸入?在硫、磷、鐵的燃燒實驗中,為什麼要在瓶底留一層水?換成細沙行不行?
因為是製取並收集氣體的實驗,所以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放一團棉花是為了防止高錳酸鉀粉末吹入導氣管。使試管均勻受熱,是為了防止試管炸裂。試管口略向下傾斜是為了防止液體倒流炸裂試管。有連續的氣泡時收集,是為了收集到純凈的氣體因為剛開始排除的是試管中的空氣。為了防止試管中的空氣冷卻而發生倒吸,炸裂試管。如果相反操作,會炸裂試管。慢慢往下插入,可以保證物質充分和氧氣接觸,充分燃燒。硫和磷的燃燒實驗在底留一層水是為了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和五氧化二磷,在瓶底留一層水是為了防止生成的四氧化三鐵掉到瓶底上,把瓶底炸裂。所以在硫和磷的燃燒實驗中,不能把水換成細沙,在鐵的燃燒實驗中,可以把水換成細沙。

實驗效果

通過製取氣體的實驗,使學生掌握了用加熱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的方法,並初步學會了實驗室製取少量氣體的基本操作和一般流程。通過氧氣性質的實驗,使學生學會了燃燒實驗的基本操作,並鍛煉了學生觀察、記錄實驗現象及分析問題的能力。本次實驗,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I. 氧氣的性質的實驗現象和製法的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

葯品 高錳酸鉀(KMnO4)或雙氧水(H2O2)和二氧化錳(MnO2)
[固+液]
反應原理 2KMnO4 == K2MnO4+MnO2+O2↑
或2H2O2==== 2H2O+O2↑
製取氧氣的操作步驟和注意點(高錳酸鉀製取氧氣並用排水法收集)
a、步驟:連—查—裝—固—點—收—移—熄
b、注意點
①試管口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試管破裂
②葯品平鋪在試管的底部:均勻受熱
③鐵夾夾在離管口約1/3處
④導管應稍露出橡皮塞:便於氣體排出
⑤試管口應放一團棉花: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
⑥排水法收集時,待氣泡均勻連續冒出時再收集(剛開始排出的是試管中的空氣)
⑦實驗結束時,先移導管再熄滅酒精燈:防止水倒吸引起試管破裂
⑧用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導管伸到集氣瓶底部
(6)氧氣的驗滿: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
檢驗: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
氧氣的實驗室製法

1. 將某些含氧化合物加熱分解是實驗室製取氧氣的主要方法。常用的含氧化合物為氯酸鉀或高錳酸鉀。用高錳酸鉀制氧氣的方法簡便、安全,但是原料的價格較高,利用率低,高錳酸鉀分解時化合態的氧元素沒有全部轉化成游離態的氧元素(即氧氣):

2KMnO4 K2MnO4+MnO2++O2↑
2.另外,在實驗室還可用其它化學反應製取氧氣,如過氧化氫分解:

2H2O2 2H2O+O2↑

三、製取氧氣時的問題:

1.原理拓展

催化劑的作用:在用雙氧水製取氧氣的反應中要用到二氧化錳作催化劑。催化劑是指那些在化學反應中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後不變的物質。在這個反應中二氧化錳就是雙氧水分解的催化劑。

兩種製取氧氣方法的比較

用高錳酸鉀和雙氧水製取氧氣各有特點。高錳酸鉀是固體,相對容易保存;雙氧水是液體,易分解,不宜久置。但是用高錳酸鉀需要加熱,而雙氧水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分解非常迅速,不需加熱。

2.成功關鍵

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高錳酸鉀不要緊緊地堆放在試管底部,要平鋪在試管中;開始加熱時要先預熱試管,使試管底部均勻受熱,然後將燈焰放在靠試管口一端有葯品的地方加熱,並隨著反應的進行和需氧氣量的多少,將燈焰向試管底的方向移動。這樣做的目的是既可防止固體混合物隨氣流沖向試管口,又便於控制氧氣放出的速率和數量。

3.雙氧水的濃度

市售的雙氧水一般有兩種濃度,一種是30%左右的濃溶液,一種是3%的稀溶液。製取氧氣比較適宜的濃度在10%左右。太稀反應慢,收集時間較久。雙氧水太濃反應過於劇烈,放熱多,會造成收集的氧氣中水蒸氣過多。

4.注意事項

(1)高錳酸鉀製取氧氣

實驗裝置順序要先下後上,從左至右裝配儀器。並注意鐵夾要夾在試管的中上部(離管口的1/4)左右處,試管管口要略向下傾斜。

(2)理和裝入固體試劑?

加入高錳酸鉀,並使之傾斜地鋪在管底,不要讓它堆積在底部。

(3)為什麼要稍向下傾?

因加熱時葯品里所含的濕氣變成水蒸氣,到管口處冷凝成水滴而倒流,致使試管炸裂。

(4)為什麼氣泡剛冒出時不宜立即收集氣體?

開始加熱時排出的主要是空氣,當氣泡連續地並比較均勻地放出時,才是氧氣,這時才能進行收集。

(5)為什麼用排水法收集氣體,在停止制氧時,應先把導管從水裡拿出來,然後移去酒精燈?

如果先移去酒精燈,試管內溫度降低,氣壓減小,水就沿導管被吸到熱的試管里,有使試管破裂的可能。

(6)為什麼試管內的導管不宜過長?

伸入試管內的導管不宜過長,以免氣體難於排出。

(7)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時怎樣驗證氧氣已經集滿?

用帶有火星的木條去試驗氧氣,是鑒定氧氣的一種常用方法。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如果木條復燃,說明氧氣已經集滿。

(8)怎樣驗證製得的氣體是氧氣?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如果木條復燃,說明該氣體是氧氣。

閱讀全文

與制氧裝置的實驗與講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dnf機械武器附魔什麼材料 瀏覽:651
從五金市場到貴陽會議中心怎麼走 瀏覽:912
瓶裝製冷劑怎麼用 瀏覽:45
什麼是半導體美容儀器 瀏覽:855
製冷劑r22指數是多少 瀏覽:955
浙江自動破窗器裝置 瀏覽:751
地熱的閥門怎麼關 瀏覽:691
汽車儀表中油耗參數怎麼調整 瀏覽:949
途觀液晶儀表盤如何調整 瀏覽:225
超聲波洗眼鏡為什麼能聽到聲音 瀏覽:225
雲南進口電動工具大全圖片 瀏覽:943
幕牆木索五金件 瀏覽:303
超聲波消毒機對樂園有什麼意義 瀏覽:464
塑料蓋的軸承如何加潤滑油 瀏覽:399
cad中閥門符號怎麼找 瀏覽:21
軸承為什麼會被燒壞 瀏覽:980
天然氣管道閥門標准 瀏覽:457
自動水果採摘裝置 瀏覽:412
繼電保護裝置做什麼實驗 瀏覽:220
江門兵器氧化設備哪裡買 瀏覽: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