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找化學實驗裝置缺陷大全
課本中的銅與稀硝酸反應的實驗是在試管中進行的,其缺陷有:生成的氣體會外版逸對環境有污染;生成的權一氧化氮氣體的無色不易觀察;無色氣體變為棕色的界限不清。針對上述缺陷,我們確定改進的實驗必須達到以下目的:裝置應密封,氣體不能外逸;生成的氣體應能夠富集,便於學生觀察NO為無色氣體;一氧化氮的生成與一氧化氮的轉化(即生成二氧化氮)分階段進行。
通過多次研究和實踐,得出以下改進方法,將反應在注射器內進行:先取下注射器活塞,在注射器內放入一團銅絲,塞上活塞後,吸入適量的稀硝酸,將注射器細管端用橡皮塞密封。反應即開始,生成的氣體被富集在筒內,讓學生觀察氣體為無色後,取下橡皮塞,拉動活塞吸入空氣,無色氣體即變為棕色氣體。振盪注射器,棕色氣體又變為無色氣體(NO2與稀硝酸中的水反應有生成了NO),若再吸入空氣,無色又變成棕色。本實驗若採用投影儀放大強化,效果則更佳。
『貳』 (16分)2008年9月,三聚氰胺污染牛奶事件,在社會上造成了很壞的影響 牛奶和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主要
該題以定量實驗為立意,確定有機物的分子式。實驗原理:將三聚氰胺用氧氣氧化為二氧化碳、水和氮氣,再利用吸收劑分別吸收水和二氧化碳,確定其所含碳、氫、氮比例關系,從而確定其分子式。 在整個實驗中,要求碳元素全部以二氧化碳形式出現,因此在氧化後需要銅作最後保障;為防止氧氣產生時所帶水蒸氣的影響,要先對氧氣進行乾燥,選擇乾燥劑需考慮(3)所提要求「實驗後稱得A、B兩裝置的質量分別增加2.64g和 1.08g」,因此乾燥氧氣選擇乾燥劑C;利用吸收劑分別吸收水和二氧化碳需考慮試劑影響,先吸收水後吸收二氧化碳;因此連接順序如答案。總觀整套實驗裝置最後缺少隔絕空氣設備,為該實驗的裝置缺陷。問題(4)為利用信息寫方程式,即尿素—三聚氰胺+二氧化碳+氨氣,在利用觀察法配平即可。
『叄』 乙酸丁酯的制備實驗中影響產品產量和質量的因素
乙酸丁酯的制備實驗中影響產品產量和質量的因素:加熱提高反應速度,加濃硫酸做脫水劑除去一種生成物,使得正反應進行趨於完全,或者用特定的實驗裝置,不斷蒸發出水除掉生成物。
還可根據酸和醇兩種原料的價格,使廉價的一種反應物過量,提高價格較高的反應物轉化率。此反應還有丁醇消除一份子水成丁烯,二分子丁醇合成丁醚的副反應,需要控制反應溫度,使反應停留在主反應區。
化學性質
乙酸乙酯,又稱醋酸乙酯,是一種具有官能團-COOR的酯類(碳與氧之間是雙鍵)。乙酸乙酯也能發生醇解、氨解、酯交換、還原等一般酯的共同反應。金屬鈉存在下自行縮合,生成3-羥基-2-丁酮或乙醯乙酸乙酯;與Grignard試劑反應生成酮,進一步反應得到叔醇。乙酸乙酯對熱比較穩定,290℃加熱8~10小時無變化。
『肆』 科學實驗缺陷的產生主要是什麼原因
個人認為主要原因有兩個
1.觀測手段不足,測量精度不夠
2.實驗設計不嚴謹,使實驗結果受到其他因素干擾
『伍』 鈷(Co)的氧化物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工業上利用CoCO3+O2→CoxOy+CO2反應來生產相應的鈷的氧化物.實
(1)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加入條件下,氯酸鉀分解生成氯化鉀、氧氣,反應方程式為2KCl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