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放熱反應
A
解析:平均反應速率 要看圖像的斜率
很明顯2-4分鍾斜率大 所以A錯誤
B同理
C因為該反應是放熱反應 溫度升高 速率變快
D隨著反應進行,鹽酸濃度減小 反應速率變慢
2. 為了研究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的反應速率,某同學通過如圖1實驗裝置測定反應中生成的CO2氣體體積,並繪制出如
解答:解(1)曲線的斜率為該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斜率越大其反應速率內越大,容根據圖象知,斜率最大的是t1~t2,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最快,該反應是放熱反應,放出的熱量使溶液溫度升高,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加快,收集到的氣體最多的是體積之差最大的,即產生氣體體積最大的是t1~t2時間段,
故答案為:t1~t2;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反應一段時間後,溶液的溫度升高,使得反應速率加快;t1~t2;
(2)降低反應速率,可以通過減小溶液中氫離子濃度實現,加水稀釋或加入氯化鈉溶液都能使氫離子濃度降低,從而降低反應速率,通入氯化氫使溶液中氫離子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加快,故選AC;
(3)該反應為不可逆反應,在t4後,收集到的氣體體積不再增加,說明反應物中有一種已經消耗完.
故答案為:反應物中有一種已經消耗完.
3. 碳酸鈣與鹽酸實驗裝置
因為用粉末狀的固體碳酸鈣的話,反應速度過快,短時間生成大量泡沫,堵塞漏斗埠,使反應無法進行,氣體無法排除,發生危險。
4. 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放熱反應)生成的CO2的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右圖所示。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對於你提供的選項D來說,雖然沒有控制體積,但可以根據反應的過程知道從第20秒至第40秒產生的二氧化碳的量,平均每秒產生二氧化碳的量可以折算成體積
5. 為了探究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反應限度的有關問題,某研究小組進行了以下實驗Ⅰ.以HCl和碳酸鈣的反應為研
Ⅰ.(1)實驗1和實驗2主要是碳酸鈣的形狀不同,則實驗目的為實驗1和實驗2是研究碳酸鈣的形狀或固體形狀不同,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故答案為:碳酸鈣的形狀或固體形狀;
(2)實驗2和實驗4其他條件都相同,只有溫度不同,故答案為:2;4;
(3)試驗2和實驗3相比較,試驗3總的鹽酸濃度大,反應速率大,所用時間短;故答案為:>;
Ⅱ.(4)另取KI和FeCl3反應後的溶液,加入0.1mol?L-1 KSCN溶液,如果溶液出現血紅色,說明溶液中有沒反應的FeCl3溶液,說明此反應為可逆反應,
故答案為:⑤;溶液出現血紅色;
Ⅲ.因為N2O4(g)?2NO2為可逆反應,反應達平衡時,反應容器中最後剩餘的物質有NO2、N2O4;平衡時,n(NO2)=0.12mol/L×0.2L=0.024mol,則N2O4的物質的量為0.02mol-0.012mol=0.008mol,故答案為:NO2、N2O4;0.008mol.
6. 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裝置都有什麼
1、最典型的就是試管
2、如果是為了製取二氧化碳,多使用啟普發生器
3、也可以自製各種簡易裝置
這幾個就可以
7. 為了研究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的反應速率,某同學通過五圖實驗裝置測定反應c生成的CO2氣體體積,並繪制出五圖
解(五)曲線的斜率復為制該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斜率越大其反應速率越大,根據圖象知,斜率最大的是t五~t2;該反應是放熱反應,放出的熱量使溶液溫度升高,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加快,
故答案為:B;反應放熱,使反應速率加快;
(2)降低反應速率,可以通過減小溶液中氫離子濃度實現,加水稀釋或加入氯化鈉溶液都能使氫離子濃度降低,從而降低反應速率,通入氯化氫使溶液中氫離子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加快,故選AC;
(1)t五~t2時間生成氣體體積=(V-V五)L,則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
V2?V五 |
22.4 |
V2?V五 |
22.4 |
| ||||
t2?t五 |
V2?V五 |
224(t2?t五) |
V2?V五 |
224(t2?t五) |
8. 為了研究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的反應速率,一位同學通過實驗測定反應中生成的CO2氣體體積隨反應時間變化的
(1)碳酸鈣與稀鹽酸的反應是放熱反應,因為反應物的總能量大於生成物的總能量,故答案為:大於;
(2)反應速率越大,在圖象中曲線的斜率就越大,所以反應最快的是t1~t2;隨反應的進行,反應物的濃度是減小的,但速率是增大的,這說明反應一定是放熱反應,溫度升高導致反應速率增大.根據縱坐標可知生成氣體最多的是t1~t2;t3~t4段斜率最小,反應速率最小,
故答案為:t1~t2;t1~t2;t3~t4;
(3)t1~t2隨反應的進行,反應物的濃度是減小的,但速率是增大的,這說明反應一定是放熱反應,溫度升高導致反應速率增大;t2~t3隨反應的進行,反應物的濃度是減小的,反應速率減小,故答案為:溫度;濃度.
9. 如圖是實驗室用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製取二氧化碳丙驗證其性質的實驗裝置圖,試根據題目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是長頸漏斗,通過長頸漏斗可以向錐形瓶中滴加液體;製取氣體以前,都要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A中,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故填:長頸漏斗;氣密性;CaCO3+2HCl═CaCl2+H2O+CO2↑;
(2)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鈣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澱和水;常用此方法來檢驗二氧化碳氣體;故填: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
(3)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試液遇酸變紅,故C中應加入紫色的石蕊試液,所以C中的現象是: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故填:紫色的石蕊試液;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
(4)裝置D中觀察到的現象:下層蠟燭先熄滅,上層蠟燭後熄滅;得出的結論是: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於滅火;故答案為:下層蠟燭先熄滅,上層蠟燭後熄滅;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
(5)驗室用裝置E來收集二氧化碳時,二氧化碳應從長管進入,因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故答案為:C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