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生產現場如何降低違規率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30
B. TS16949中的防錯技術指的是色么
TS16949中的防錯技術主要指預防錯誤的產生,為防止製造不合格產品而進行的產品和製造過程的設計和開發。
防錯技術的應用主要是兩部分:
1.在產品或過程設計時,在進行FMEA進如RPN值高的話首先應考慮採用防錯的方法來降低風險。
2.在批量生產後如發現不合格機會多,應優先考慮採用防錯的方法,對現有流程或現有工藝或動作進行改進。
防錯有兩種類型:預防和探測。防錯的原理包括:消除、替代、便利、感知、減輕。我們要有防錯的姿態,即所有缺陷都具有原因,所有原因都具有解決方法,通過防錯,最終實現零缺陷。
防錯的效果,防錯技術可分為如下三個等級:
(1) 不製造缺陷的防錯,即不可能製造出壞零件,可能損壞的零件數為零;
(2) 不傳遞缺陷的防錯,即不可能將壞零件傳遞到下一工位;
(3) 不接受缺陷的防錯,即後續工位不接受壞零件.
C. 防錯如何在PFMEA中進行分析
問:在過程設計時,防錯裝置屬於預防或探測控制手段,但防錯裝置本身又屬於工裝或設備的一部分,也就是屬於過程的一部分,其功能也就是過程功能的一部分,那在開發PFMEA時,防錯裝置的失效分析需要涵蓋到PFMEA中嗎?如果需要,是放到失效模式欄、還是放到失效原因欄?
答:PFMEA的作用是要確保設計的製造過程不出問題(比如不製造和不流出不合格品),防錯屬於製造過程的一部分,所以PFMEA也要涵蓋防錯失效的風險。
過程設計時最基本的兩個原則:不製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適用於所有的過程,屬於不用說也需考慮的要求。
防錯也屬於設備、工裝的一部分,也就是過程的一部分,所以防錯的功能也可算作過程功能的一部分,在開發PFMEA時,防錯是達到過程目的的方式,是屬於過程設計的內容。這是工裝或設備的設計。
防錯屬於預防和探測控制的一種手段,也需要確保其能夠發揮應有的功能,相應的維護、保養措施又是防止防錯失效的預防措施。對於復雜的防錯來說,這是防錯(裝置)本身的設計。
設計是分不同階段和不同層次的,按照上述案例說明,要想滿足過程需求,工裝或設備需要設計或增加防錯,這是工裝或設備的設計,防錯屬於工裝和設備設計的一部分,防錯是滿足過程需求和要求的方法,屬於工裝和設備設計的「特性」,如果把工裝和設備比喻成總成,那麼防錯就是分總成。總成和分總成設計屬於不同的層次。一般設計是自上而下的設計,先根據總成需求設計出對分總成的要求,然後再對分總成進行設計。
對於上面這個問題,如果是對過程設計分了階段,分了層次,就不會有這樣的困擾了。也就是說,防錯功能的失效需要在防錯設計的FMEA中進行。對於簡單的工裝和防錯來說,一起分析就行了,但是要清楚或明確分析的邏輯和層次。
需要注意的是,防錯的組成要素產生了問題導致防錯失效的具體原因,如電動擰緊中防止力矩值錯誤的防錯,其失效原因可能是力矩感測器測量誤差大、程序紊亂、工藝參數設定錯誤等,所以在PFMEA分析中,要深層次地進行分析,這樣才能抓住具體的控制點。
D. 在採用防錯法或設計防錯裝置時應關注哪些特點
一、什麼是防錯 防錯是以使錯誤幾乎不可能發生的方式預防過程缺陷產生的方法。 二、六西格瑪綠帶/黑帶培訓應用防錯法的目的 防錯措施可以大大減少過程式控制制的工作量,且不需要對操作者進行培訓
E. 請問六西格瑪管理培訓中的防錯是什麼
一、防錯法(Poka-Yoke )的應用
分析了防錯法可用於:
①調整DMAIC項目中的改進和過程設計。怎樣才能避免或管理那些稀少但又極富挑戰性的錯誤呢;
②從接近六西格瑪績效的過程中收集數據(一個過程越「完美」就越難測量);
③消除為把過程績效從4.5σ提高到6σ需要解決的那類過程問題和缺陷。
二、防錯使用的基本步驟
防錯最好是在完成一次徹底的FMEA預測和預防審查之後來應用。張馳咨詢概括了具體步驟是:
1、確認那些盡管採取預防措施仍有可能發生的錯誤
審查現有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並詢問:「在這一步驟中,可能會發生什麼人為錯誤或設備故障?」
2、確定某一錯誤或故障正在發生或將要發生的探測方法
例如,在汽車中的一種電路可以提示是否系好了安全帶;編制的電子商務軟體可以告知是否遺漏了某一領域的相關數據;在裝配車間,用盛裝零件的托盤幫助工人發現是否漏裝了零件。
3、確認和選擇發現錯誤時採取的行動類型
「防錯裝置」的基本類型,六西格瑪公司列出具體如下:
①控制
一種自我糾正的行動,就像文字處理軟體自動檢查拼寫錯誤並予以糾正那樣。
②關閉
當錯誤發生時,阻斷或關閉進程的一種方法或裝置,家用熨斗的自動斷電功能就是一個例子。另一個例子是一種復雜的投資軟體,它把不符合設定范圍的那些投資賬戶阻止在外。
③警告
這種方法可以提醒工作人員事情正要出問題,座椅安全帶上的蜂鳴器就是一個例子。控制圖顯示某一過程可能正處於「失控」狀態也是一個例子,但過於頻繁的警告常常會被忽視,因而控制和關閉措施通常是更可取的。(信息來源:天行健咨詢公司)
張馳咨詢總結一些常見的防錯措施包括:
①用顏色和形狀對材料與文件進行區分;
②用特定的形狀提示諸如法律文件等重要事項;
③使用符號或圖形來辨認易混淆的事項;
④由計算機處理的檢查表、清楚的圖表、明確的分類、先進的程序以及簡單的工作流都將有助於防止錯誤演變成顧客手中的缺陷。
另外,在每一步驟上都要分外仔細地進行檢查工作:「完成某項工作的人員在產品轉入下一階段前要檢查它們,接收產品的人接下來又會檢查產品。通過這種協調配合的移動,也能夠消除製造裝配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大多數錯誤。
張馳咨詢認為,有流程的影子就有六西格瑪改善的空間。在製造行業,人們總是聚焦於優化產品的質量;而在服務行業,人們則是聚焦於客戶關系。六西格瑪對企業的用途總結如下:(減少成本、提高生產率、增加市場份額、保留顧客、縮短周期時間、減少缺陷、改變企業文化、改進產品/服務、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等)張馳咨詢提供六西格瑪公開課培訓與項目輔導。(六西格瑪、精益六西格瑪、六西格瑪設計)
F. 防錯法的簡介
講義大綱: 1. 名稱及目的 2. 防錯法的意義 3.&4. 防錯法的功用及應用范圍 5. 防錯法的基本原則 6. 常見的防錯方式 7. 防錯法的作用 8. 防錯法的應用原理 名稱及目的A.手法名稱﹕防止錯誤法 簡稱 (防錯法) 又稱 Poka-yoke(Fool-Proof)B.目的﹕認識」防錯法」的意義,及學習如何應用」防錯法」的原理於我們的工作上,以避免工作錯誤的發生,進而達到」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對(零缺點)」之境界。2.意義防錯法又稱---防愚法,其義即是防止愚笨的人做錯事.亦即,連愚笨的人也不會做錯事的設計方法3.1 具有即使有人為疏忽也不會發生錯誤的構造-不需要注意力。 3.2 具有外行人來做也不會做錯的構造-不需要經驗與直覺。 3.3 具有不管是誰或在何時工作能不出差錯的構造-不需要專門知識與高超的技能。.3.&4.功用及應用范圍3.功用3.1積極:使任何的錯誤,絕不會發生。 3.2消極:使錯誤發生的機會減至最低程度.4.應用范圍: 任何工作無論是在機械操作,產品使用上,以及字處理等皆可應用到. 5.防錯法基本原則A.輕松原則---難以辨認﹑難拿﹑難動等作業﹐使作業員容易疲勞而發生失誤。B.簡單原則---需要高度技能與直覺的作業,容易發生人為失誤。考慮用治具及工具,進行機械化, 新進人員或支持人員也不容易出錯。C.安全原則---有不安全或不安定因素時,加以改善使其不會有危險;馬虎作業或勉強作業有危險時,設法安裝無法馬虎或無法勉強作業的裝置.D.自動化原則---依賴像眼睛,耳朵等感官進行作業時,容易發生失誤.製作治具或使之機械化,減少用人的感官來判斷的作業.一定要依賴感官的作業,譬如:當信號一紅即同時有聲音出現,設法使之能夠二重三重的判斷.6.常見的防錯裝置(1)人類五官具有的防錯裝置功能 顏色表示和識別符號﹔ 類似零部件和材料隔離放置﹔ 手感識別﹔ 注意事項用大字等引人注目的方式表示﹔ 啟動警鈴報警的裝置﹔ 考慮雜訊水準﹑換氣﹑空調等.(2)設計機械裝置來防錯 產品發生不良時﹐機械停止加工的裝置﹔ 作業錯誤時﹐機械停止加工的裝置﹔ 作業錯誤時﹐不安裝物料的裝置﹔ 自動修正錯誤的結構裝置﹔ 檢查前工程的不良﹐並分離不良的裝置﹔ 作業有遺漏時﹐下工程就停止的裝置.7.防錯法的作用 積極方法:排除錯誤之原因,防止發生 1.排除化 2.替代化 3.容易化 消極方法:減少錯誤,防止波及 4.異常檢出 5.緩和影響 8. 應用原理
8.1 斷根原理 將會造成錯誤的原因從根本上排除掉,使之絕不發生錯誤。
1) 借「排除」的方法來達成。例:錄音帶防止再錄音。2) 借「不對稱的形狀」來達成
8.2 保險原理 藉用二個以上的動作必需共同或依序執行才能完成工作。
1)借「共同」動作必須同時執行來完成。例:開銀行保險箱﹔操作沖床作業。2)借「順序」動作來完成。例:電梯門的關閉。3)借「交互」動作來完成。例:洗衣機的脫水槽。
8.3 自動原理 以各種光學、電學、力學、機構學、化學等原理來限制某些動作的執行或不執行,以避免錯誤之發生。
1)以「浮力」的方式來控制。例:抽水馬桶之浮球。2)以「重量」控制的方式來完成。例:電梯超載時。3)以「光線」控制的方式來完成。例:照相機快門。4)以「時間」控制的方式來完成。例:烘手機。5)以「方向」控制的方式來完成。例:超市單向欄柵。6)以「電流」用量的方式來完成。例:家庭電源開關保險絲。7)以「溫度」控制的方式來完成。例:冷氣機溫度控制。8)以「壓力」控制的方式來完成。例:壓力鍋。9)以「計數」控制的方式來完成。例:機器保養。
8.4 相符原理 檢核動作,防止錯誤的發生。
1)依「形狀」的不同來達成。例:顯示器連介面。2)依「符號」指下來達成。例:電池的安放。2)以「聲音」方式來檢核 例:計算器﹐手機按鍵。3)以「數量」方式來檢核 例:開刀手術工具。4)以「發音」方式來檢核
8.5 順序原理 避免工作之順序或流程前後倒置,可依編號順序排列,可以減少或避免錯誤的發生。
1)以「編號」方式來完成。例:兒童之模型玩具。
8.6 隔離原理藉分隔不同區域的方式,來達到保護某些地區,使不能造成危險或錯誤的現象發生。例:電動圓鋸保護套
8.7 復制原理 同一件工作,如需做二次以上,最好採用「復制」方式來達成,省時又不錯誤。
1)以「復寫」方式來完成.例:最常見到的例子就是「統一發票」。2)以「透視窗」方式來完成.例: 「透視窗」的信封。3)以「拓印」方式來完成.例:信用卡購物。4)以「口誦」方式來完成.例:子彈快車駕駛。5)以「復誦」方式來完成.例:軍隊作戰。
8.層別原理 為避免將不同工作做錯,而設法加以區別出來。
1)以線條之粗細或形狀加以區別.例:回函條沿虛線撕下。2) 以不同之顏色來代表不同之意義或工作之內容例:公文卷宗:緊急文件,正常文件和機密文件的顏色區分. 例:在生產線不良品與良品的標識。
8.9 警告原理 不正常現象發生時以聲光或其他方式顯示出各種「警告」的訊號。
8.10 緩和原理 雖然不能完全排除錯誤的發生,但是可以降低其損害的程度。例:雞蛋之隔層;保利龍。
G. 防錯的應用
設備上的防錯裝置技術應用 在汽車配件的製造過程中,設備上的防錯裝置技術應用主要有以下幾類:
(1)定性的防錯
通過圖像識別技術,光電、限位、接 近開關的邏輯控制技術等來完成防錯。比如:
及時攝片比較:區分裝配零件的方向是否正確;
感測器感應檢測:機加工自動線根據不同產品型號的外形變化,感測器將感應到的信息反饋給後面的加工工序,使後面的工序調用對應的加工程序,實施相應的加工內容;
加工孔探測:在機加工線中的鑽孔或攻絲後的工位,對加工孔的斷刀檢測及切屑沖洗;
硬靠山:認准工件的前後流向,如在缸體加工自動線的進料口,利用缸體前後端面的寬度差異,設定硬靠山,保證缸體進入機加工線時前端面流向在前。
硬探頭:檢測零件的不同型號,實施不同的裝配或加工工藝,如用探頭探測的外形,實施不同的裝配,如硬探頭探測缸孔,區分3.0lL或3.4L缸體;
導向檔塊:區分零件的輸送導向。
光柵防錯:通過光柵的檢測控制,達到工件是否擺放到位。
夾具防錯:控制裝配零件在夾具上的擺放是否到位來防錯。
(2)定量的防錯
通過測量探頭感應或經過氣電轉換的測量技術(氣體流量轉換成電量)來達到防錯的目的,如:
紅寶石探頭探測數據反饋:通過紅寶石探頭探測已壓裝氣門座圈的內徑來區別零件是3.0L還是3.1L汽車配件的缸蓋;
BTS刀具長度檢測:CNC加工中心刀具檢測可防止錯誤長度的刀具安裝在刀庫中,防止加工過程中的斷刀現象,減少加工首件或加工過程中的廢品出現;
定位面氣孔壓力檢測:確認工件正確到位的防錯措施;
泄漏測試:汽車配件如缸蓋、缸體的油道以及水道的在線測試等,控制泄漏件流入下道工序;
隨線檢具直徑測量:這在機加工自動線中鏜孔及鉸孔後的工位應用較廣,達到100%控制不合格產品的出現;
扭矩控制:汽車配件如很多螺栓固定的擰緊程度均通過扭矩槍來控制。
(3)顫動功能的防錯
通過顫動機的顫動,使零件隨著不斷的顫動並輸送至判別零件的方向正確與否方向處,只有零件處於正確的位置方向時,才能進入軌道;位置方向錯誤的零件則掉入零件顫動料箱里,從而達到預防零件的進給方向錯誤,避免工件報廢的目的,如:
缸體凸輪軸襯套的方向驗證,防止襯套壓反;
缸體水道悶蓋的壓裝方向防錯等。
H. 防錯法在什麼即加以防止是一種
品質和穩定性是整個精益製造業的基本要素.在生產製造中,人為失誤是自然存在的,人人都有可能產生失誤,同時產品缺陷也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我們非常有必要進行防錯操作.
需要防錯裝置進行糾正或消除導致失誤的十種常見原因:
1.工序過程繁瑣冗長: 疏忽遺漏一個或多個過程工序.
2.作業過程失誤: 作業操作人員未按照標准工作指引去完成.
3.加工件過程設置出錯: 對當前生產的產品使用了不正確的工具或機器參數設置出錯.
4.遺漏零部件: 不是所有必需的零部件都有用到裝配,啤壓, 或其它作業過程中.
5.用錯零部件: 裝配中用了不正確的零部件.
6.加工了不正確的工件: 加工了錯誤的非當前生產需要的工件.
7.操作失誤: 進行了不正確的操作過程, 在標准操作工序或規格標准製程表中存在有非正確的版本.
8.調機, 測量, 尺寸失誤: 設備調機, 測試測量, 或來料尺寸中的出錯而導致的失誤.
9.機器設備維修或檢修中的失誤: 由於非正當的維修或零部件更換而導致的失誤.
10.加工刀具, 夾具, 或模具准備中的失誤: 破損的加工刀具, 設計不良的夾具, 或非正確的模具等而導致的失誤
I. 怎麼有效控制精益生產中的產量和質量
可以採用精益生產管理或精益六西格瑪管理來控制生產過程中的不良率。
【精益生產管理】:
精益生產管理就是要求「零缺陷」,在對現場品質控制的方法強調不一定要用技術含量特別高的設備,不良品的產生就是管理上出了問題,其實可以通過加強管理或是改變管理方法來達到控制不良品的生產,下面簡單介紹。
一、不良品的出現肯定尤其內在的原因,只有找到不良品生產的原因才能真正的實現零缺陷,才能讓客戶更滿意更信任公司。因此要設置專用的不合格品展示台,不間斷地展示不合格品,針對不合格品產生的原因和應採取的對策由現場人員對操作工工逐個分析,提高每個員工的辨別識別能力,轉變其對不良的態度。
二、發現異常狀況要停機,精益生產管理強調能夠實現「自動化系統」(即能停止的生產系統),保證能夠停止生產。在精益生產管理中任何原因造成的停止都會作為頭等大事對待,都會成為全員關注的焦點。停機將使所有的現場支援者快速處理問題,需要針對原因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再發防止對策。這其中因品質不良造成的停機是首要的,只有實現停機才能保證生產現場不放過一個不良品。
三、在精益生產管理過程中,操作者要時刻自檢,零不良的實現必須實施操作者自己完成100%的檢查,要求操作者將下道工序作為自己的客戶看待,只向後工序輸送合格品。檢驗工的職責不是將不合格品檢出,而是將不合格品降低為零。因此作為工序作業控制的一部分必須要求操作者實施全數檢查
四、充分使用防錯裝置,在精益生產生產過程中,操作者受各種客觀因素的影響終有失誤的時候,有些人為的錯誤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將品質水平依賴於人的工作態度,則品質仍不能有效保證。但是我們可以設計出這樣的裝置,不給操作者犯錯誤的機會,這就是精益生產管理普遍使用的防錯裝置。如作業忘記或失誤時,機器不能啟動;操作過程失誤時報警裝置鳴叫,設備停止;出現加工錯誤時,運輸帶會阻擋不良的工件,不流到下工序等等。
通過以上介紹明白精益生產管理是控制不良品的最佳的生產管理方法,帶給人們一種雙贏的思想理念,其精髓是解決問題、消除浪費,實現品質零缺陷的跨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