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實驗操作或裝置正確的是() A. 點燃酒精燈 B. 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C. 稀釋濃硫酸 D
A、點燃酒精燈要用火柴點燃,不能用燃著的酒精燈引燃另一隻酒精燈,故A錯; B、裝置氣密性的檢查方法:連接裝置,將導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掌緊握試管外壁,如果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說明氣密性良好,故B正確; C、濃硫酸的稀釋方法:將濃硫酸慢慢倒入水中,用玻璃棒不斷攪拌,故C錯; D、量取9.5mL水用10mL量筒,故D錯. 故選B. |
2. 下列實驗裝置及操作正確的是() A.制備乙酸乙酯 B.構成原電池 C.檢驗有無乙烯生成
A.缺少吸收乙酸乙酯的裝置,應把長導管伸入飽和碳酸鈉溶液上方,故A錯誤; B.負極半電池電解質應為氯化亞鐵,正極半電池應為氯化鐵溶液.故B錯誤; C.製取乙烯實驗中,會有還原性的氣體二氧化硫生成,故檢驗乙烯前應先把二氧化硫吸收,故C錯誤; D.此題採用微熱法檢驗氣密性,導管中頁面高於廣口瓶內液面,則氣密性良好.故D正確. 故選D. |
3. 下列實驗裝置或操作正確的是()A.制二氧化碳B.固體葯品加熱C.取用液體葯品D.讀
A、製取二氧化碳用的葯品是塊狀固體石灰石和液體稀鹽酸,使用的是液固常溫型裝置,故A正確;
B、給試管中的固體加熱,試管口需要略向下傾斜,以防冷凝水倒流引起試管炸裂,故B錯誤;
C、傾倒液體時,標簽應向著手心,以防殘留液體留下腐蝕標簽,故C錯誤;
D、讀取量筒內液體時,視線要與液體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故D錯誤;
故選A.
4. 下列實驗操作或裝置正確的是()A. 稀釋濃硫酸B. 加熱液體C. &...
A、稀抄釋濃硫酸時,要把濃硫酸緩緩地襲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使熱量及時地擴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濃硫酸中;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B、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試管里的液體,且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
1 |
3 |
1 |
3 |
5. 下列有關實驗裝置或操作正確的是()A.用①裝置可以在實驗室中製取乙炔B.圖②是構成銅鋅原電池的原
A.乙炔的密度比空氣小,可利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圖中氣體收集方法不合理專,故A錯誤;
B.左側燒杯屬中發生化學反應,不能構成原電池,應將兩邊電解質溶液互換,故B錯誤;
C.轉移液體,需要玻璃棒引流,圖中缺少玻璃棒,故C錯誤;
D.鹼石灰可乾燥氨氣,利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且倒扣的漏斗能防止倒吸,圖中裝置合理,故D正確;
故選D.
6. 下列實驗裝置或操作正確的是()ABCD向容量瓶中轉移液體實驗室製取乙酸乙酯實驗室制乙烯分離酒精和水
A.轉移液體需要使用玻璃棒引流,以免液體濺出,故A正確;
B.乙酸和碳酸鈉反應生成可溶性醋酸鈉、乙醇極易溶於水,導管不能插入液面以下,以免發生倒吸,故B錯誤;
C.乙醇發生消去反應生成乙烯,測定反應液的溫度,應插入液面以下,故C錯誤;
D.酒精和水能互溶,不分層,故D錯誤.
故選A.
7. 下列實驗裝置或操作正確的是()A.熄滅酒精燈B.氧氣驗滿C.乾燥二氧化碳氣體D.濃硫酸稀
A、圖示用嘴直接吹熄酒精燈的方法是錯誤的,嚴重違反基本操作的規定;故A不正確;
B、圖示氧氣驗滿操作中,把帶火星的森條伸入了瓶內,此操作不能說明氧氣已收集滿;故B不正確;
C、圖示的乾燥裝置中,進氣導管連接錯誤,無法對二氧化碳氣體進行乾燥;故C不正確;
D、圖示的濃硫酸稀釋的操作,嚴格按照實驗室的規定進行操作,故D正確;
故選D.
8. 下列實驗裝置、試劑選用或操作正確的是()A.實驗室制乙烯B.用水吸收氨氣C.稀釋濃硫酸D.海帶灼燒
答案選擇:B
A.反應在170℃下生成乙烯,缺少溫度計,故A錯誤;
B.氨氣極易溶於水,可用倒置的漏斗防止倒吸,故B正確;
C.容量瓶不能用來稀釋溶液,應先在小燒杯中稀釋,故C錯誤;
D.灼燒固體應用坩堝,不能用燒杯,故D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