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探究水沸騰的實驗裝置

探究水沸騰的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2-11-06 21:41:27

㈠ 如圖是小明探究「水的沸騰」的實驗裝置.當水溫上升到90℃時,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直到水沸騰

(1)在實驗中需要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所以應先確定鐵圈的高度;
(2)溫度計的分度值是1℃,此時是零上,液柱上表面對准了90℃上面第6個小格處,讀作96℃;液體沸騰的圖象,橫坐標代表時間,一個小格代表1分鍾,縱坐標代表溫度一個小格代表1℃,從第10分鍾開始沸騰,在這個過程中,水盡管不斷吸熱,溫度保持不變,這個不變的溫度就是水的沸點,大小為98℃.
(3)圖丙中的a圖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增大,所以是沸騰時的現象.b圖中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減小,所以是沸騰前的現象.氣泡裡面是水蒸氣.
(4)在此實驗中,屬於兩個量之間關系的定量探究,所以多次實驗的目的是為了「得到可靠結論」.
(5)甲裝置熱量損失大,實驗耗時長,所測水的沸點是當地氣壓下水的沸點.丁裝置熱量損失少,實驗耗時少,但所測水的沸點不是當地氣壓下水的沸點.
故答案為:(1)鐵圈;(2)96;98;(3)a;水蒸氣;(4)①;(5)甲裝置熱量損失大,實驗耗時長,所測水的沸點是當地氣壓下水的沸點.丁裝置熱量損失少,實驗耗時少,但所測水的沸點不是當地氣壓下水的沸點.

㈡ 如圖是探究「水的沸騰」的實驗裝置.當水溫上升到90℃時,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直到水沸騰5min

(1)由圖甲知,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所以其示數為96℃;由圖乙知,A中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逐漸增大,是沸騰時的現象;B中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減小,是沸騰前的現象;
(2)水在沸騰過程中,需要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內能增大;
(3)由圖A知,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保持98℃不變,所以水的沸點為98℃;氣壓低於一個標准大氣壓時,水的沸點低於100℃;
(4)燒瓶中的水加熱至沸騰後移開酒精燈,水不能繼續吸收熱量;
①②用注射器往瓶內打氣,氣體壓強變大,水的沸點升高,水不能繼續吸熱,水將停止沸騰,故①錯誤,②正確;
③④用注射器往瓶外抽氣,氣體壓強變小,水的沸點降低,水繼續沸騰,故③正確,④錯誤;故C正確;
故答案為:(1)96;A;(2)吸收;不變;增大;(3)98;低於;(4)②③.

㈢ 如何評價觀察水的沸騰的試驗裝置

(1)實驗中觀察到,水在沸騰時產生大量氣泡,這是汽化現象; 由於外界溫度低於水的沸點,所以將溫度計從沸水中拿出來後,溫度計的示數會下降.因此測量值小於真實值. 故答案為:汽化;低. (2)圖示溫度計的分度值是1℃,液柱指在90℃上面第8個小格上,因此溫度計示數為90℃+1℃×8=98℃; 氣壓越低,液體的沸點越低.水的沸點是98℃,所以氣壓小於標准大氣壓. 故答案為:98;小於. (3)由分析可知:水的沸點是100℃(標准大氣壓下); 在水的沸騰過程中,水的溫度不會再上升,顯然甲、乙不符合上述要求,正確的是丙圖; 分析該圖象,由此可知液體沸騰溫度的特點是: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故答案為:丙;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㈣ (8分)如圖是探究「水的沸騰」的實驗裝置.當水溫上升到90℃時,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直到水沸

(1)96 A(2)98 5 (3)吸收不變(4)水的質量過大或水的初溫太低或未加蓋子 (5)石棉網上還有餘熱

㈤ 如圖是探究「水的沸騰」的實驗裝置.當水溫上升到90℃時,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直到水沸騰5min

(1)A中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變大,所以是沸騰時的現象.
(2)從圖象可以看出水在沸騰過程中保持98℃不變,所以沸點為98℃.
(3)水沸騰時,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
(4)加熱燒杯中的水到沸騰時所用的時間太長,可能是水太多、或水初溫太低、或火力不足等,解決的措施分別是減少水的質量、提高水的初溫、增大火力等.
(5)給燒杯加熱,燒杯中的水溫最高達到沸點,燒杯中的水可以從酒精燈吸收熱量,不斷沸騰;但是試管中的水也能達到沸點,由於試管中的水和燒杯內的水溫度相同,試管中的水不能從燒杯中吸收熱量,不能沸騰.
故答案為:(1)A;(2)98;(3)不變;(4)水的初溫太低;提高水的初溫;(5)不能.

㈥ 水的沸騰實驗的實驗器材、實驗步驟、實驗現象是什麼

【實驗器材和材料】秒錶×1,鐵架台×1,大鐵圈×1,小鐵圈×1,酒精燈×1,石棉網×1,燒杯×1,溫度計×1,中間帶小孔的硬紙板×1,火柴,坐標紙,水。
【實驗步驟】
1. 按照實驗裝置圖,按自下向上的順序安裝實驗器材。
2. 在燒杯里加入適量的冷水,將燒杯放在石棉網上,燒杯上沿蓋上中心有孔的硬紙板,把溫度計穿過紙板孔並使溫度計的玻璃泡完全浸入水中。
3. 用火柴點燃酒精燈,給盛了冷水的燒杯加熱。
4. 當水溫至90 ℃時,每隔1 min記錄一次溫度,直到水沸騰後5 min為止。
5. 實驗過程中應邊觀察邊記錄,將時間和溫度記錄在預先設計好的表格中。
6. 分析處理實驗數據,繪制溫度—時間關系曲線。
7. 做好實驗後,把器材整理好。
【實驗現象】
剛開始給冷水加熱時,不久,在燒杯的器壁出現了許多小氣泡,隨著水的溫度升高小氣泡逐漸變大,並脫離燒杯器壁開始上升。而在氣泡在上升的過程中逐漸變小,還沒有到達液面就消失了,同時聽到吱吱的響聲。隨著水的溫度繼續升高,發生了變化,脫離器壁的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逐漸變大,上升到水面破裂,這時水就沸騰了。在水沸騰前,水的溫度逐漸升高,沸騰時水的溫度穩定了,即使繼續加熱溫度也不改變。如果把酒精燈撤掉以後,沸騰很快停止。

希望幫助到你,若有疑問,可以追問~~~
祝你學習進步,更上一層樓!(*^__^*)

㈦ 如圖所示,是探究水的沸騰的實驗裝置

(1)溫度計的溫度值為90℃+9℃=99℃.
故答案為:99.
(2)燒杯上方的「白氣」,是由於水蒸氣放出熱量專,溫度降低,屬變為小液滴,這種現象稱為液化.
故答案為:液化.
(3)根據公式Q=cm(t-t 0 ),要使水吸收的熱量較少,則應是m較小或t 0 較大,即水的質量較小或水的初溫較高;
故答案為:提高水的初溫或減少水的質量.

㈧ 我們做水沸騰的實驗室有哪些四種儀器分別是什麼

濾紙、玻璃棒、漏斗、燒杯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壁。二低:濾紙邊沿低於漏版斗邊沿;過濾液邊沿低於權濾紙邊沿。三靠:玻璃棒尖端緊靠濾紙三層處;燒杯嘴部緊靠玻璃棒;漏斗頸部緊靠燒杯內壁。根據具體實驗的不同還有很多特殊的玻璃儀器。如:燒杯、燒瓶、試管、三角燒瓶、定碘三角瓶、酸鹼滴定管、量筒、量杯、容量瓶、滴瓶、廣口試劑瓶、小口試劑瓶、酒精燈、分液漏斗、刻度吸管、大肚吸管、三角漏斗、全玻蒸餾器等。過濾是把不溶於液體的固體與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過濾操作的裝置由鐵架台、燒杯、玻璃棒、漏斗四種儀器組成。注意事項 1.燒杯中的混合物在過濾前應用玻璃棒攪拌,然後進行過濾。 2.過濾後若溶液還顯渾濁,應再過濾一次,直到溶液變得透明為止。 3.過濾器中的沉澱的洗滌方法:用燒瓶或滴管向過濾器中加蒸餾水,使水面蓋沒沉澱物,待溶液全部濾出後,重復2~3次。

㈨ 水的沸騰實驗裝置圖化學

(1)根據所畫的圖象,橫坐標軸是時間軸,那麼就得需要秒錶來記錄時間;
(2)水沸騰時是劇烈的汽化現象,有氣泡生成,氣泡由小變大,從而判斷圖丙正確;
(3)根據圖象我們可以判斷,水在第三分鍾開始沸騰,故沸點為98℃,此時水溫不變,而水在一標准大氣壓下沸點為100℃,此時98℃說明大氣壓強小於一標准大氣壓;
(4)做實驗要講究實事求是的態度,不能隨意改動數據,因為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
故答案為 (1)秒錶;(2)丙;(3)不變,98,<;(4)不對,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㈩ 小明探究「水的沸騰」時所使用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1)按圖甲由______(選填「上至下」或「下至上」

(1)在使用酒精燈時,需要用其外焰加熱,所以要先根據酒精燈確定鐵圈得位置.又專因為使用溫度計屬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沒在液體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所以要根據溫度計的長度確定橫桿的位置,因此按照「由下至上」安裝實驗裝置.
(2)實驗中需要測量水的溫度,並且記錄所用的時間,因此需要測量工具是溫度計和秒錶.
(3)溫度計的分度值是1℃,此時是零上,液柱上表面對准了90℃上面第4個小格處,讀作94℃.
(4)由圖可見,水沸騰的特點就是在沸騰的時候雖然繼續吸熱,但是溫度保持不變.
(5)為了減少加熱所用時間,除了適當減少水量,還可以給燒杯加蓋,減少熱量的損失或適當提高水溫.
故答案為:(1)下至上;酒精燈的外焰;
(2)溫度計、秒錶;
(3)94;
(4)溫度不變;
(5)提高水的初溫(或減小水的質量).

與探究水沸騰的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sch軸承是什麼意思 瀏覽:205
cdrx9顯示工具箱 瀏覽:252
電氣儀器油類都用什麼滅火 瀏覽:977
機械節拍器發條是怎麼卡住的 瀏覽:948
電動工具五金店換插頭 瀏覽:279
蘋果設備信息在哪裡查看 瀏覽:62
吉利遠景x6儀表盤h代表什麼 瀏覽:741
用銅消耗五金製品廠開發區 瀏覽:829
我國消防器材存在的不足有哪些 瀏覽:545
井下架線自動停送點裝置 瀏覽:354
怎麼換電腦設備碼 瀏覽:579
回轉火鍋設備在哪裡買 瀏覽:118
連排用什麼閥門 瀏覽:22
dnf機械武器附魔什麼材料 瀏覽:651
從五金市場到貴陽會議中心怎麼走 瀏覽:912
瓶裝製冷劑怎麼用 瀏覽:45
什麼是半導體美容儀器 瀏覽:855
製冷劑r22指數是多少 瀏覽:955
浙江自動破窗器裝置 瀏覽:751
地熱的閥門怎麼關 瀏覽:691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