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光學顯微鏡觀察細胞的步驟 具體每一步做什麼為什要這樣做
1.觀察前的准備
(1)置顯微鏡於平穩的實驗台上,鏡座距實驗台邊沿約為一寸左右.鏡檢者姿勢要端正,一般用左眼觀察,右眼便於繪圖或記錄,兩眼必須同時睜開,以減少疲勞,亦可練習左右眼均能觀察.顯微鏡構造見右圖.
(2)顯微鏡是光學精密儀器,在使用時要特別小心,使用前要熟悉顯微鏡的結構和性能,檢查各總零件是否完好無損.鏡身有無灰塵,鏡頭是否清潔,做好必要的清潔和調整工作.
(3)調節光源對光時應避免直射光源,因直射光源影響物像的清晰,損壞光源裝置和鏡頭,並刺激眼睛.晴天可直接用窗外的散射光,如明暗天氣,可用8-30W日光燈或顯微鏡燈照明
調節光源及光照的一般步驟:
將低倍物鏡旋至鏡筒下方,旋轉粗調節輪,使鏡頭和載物台距離約為0.5cm左右.
上升聚光器,使與載物台表面同樣高.否則使用油鏡時光線較暗.
左眼看目鏡,調節反光鏡鏡面角度(反光鏡有凹平兩面,光線較強自然光源,宜用平面鏡;光線較弱的天然光源或人工光源,宜用凹面鏡.)對光使全視野內為均勻的明亮度.凡檢查染色標本時,光線應強;檢查未染色標本時,光線不宜太強.可通過擴大或縮小光圈、升降聚光器、旋轉反光鏡調節光線.
2.低倍鏡觀察.
檢查的標本須先用低信鏡觀察,因為低倍鏡視野較大,易發現目標和確定檢查的位置.
(1)先將標本玻片置於載物台上,並將標本部位處於物鏡的正下方,轉動粗調節輪,下降物鏡或上升載物台使物鏡至標本0.5cm處.
(2)左眼看目鏡,同時反時針方向慢慢旋轉粗調節輪,當在視野內出現物象後,改用細調節輪,上下微微轉動,直至視野內獲得清晰的物象.然後認真觀察標本各部位,確定並將需進一步要觀察的部位移視野中央,准備用高倍鏡觀察.
3.高倍鏡觀察;
將高倍鏡轉正至正下方,在轉換接物鏡時,需用眼睛在側面觀察,避免鏡頭與玻片相撞.然後由接目鏡觀察,再仔細調節光圈和聚光鏡,使光線的明亮度適宜,同時再仔細正反兩方向微轉動細調節輪,直至獲得清晰的物象後為止,找到最適宜於觀察的部位.需進一步要觀察的部位移視野中央,准備用油鏡觀察.
4.油鏡觀察:
(1)上升聚光器,全開虹彩光圈
(2)用粗調節輪提起鏡筒或下降載物台,轉動轉換器將油鏡轉至鏡筒正下方.在玻片標本的鏡檢部位滴上一滴香柏油.右手順時針方向慢慢轉動粗調節輪使鏡筒下降或載物台上升,與此同時,從顯微鏡的側面觀察使油鏡浸入油中,直到幾乎與標本接觸時為止.注意不要壓到標本,以免壓碎玻片,甚至損壞油鏡頭.
(3)從接目鏡內觀察,進一步調節光線,使光線明亮,再用粗調節輪將鏡筒徐徐上升或將載物台徐徐下降,直到視野內出現物像為止,然後用細調節輪校正焦距.如油鏡已離開油麵而仍未見物象,必須再從側面觀察,將油鏡降下,重復操作至物象看清為止.
5.換片
觀察完一個標本後,如果想要再觀察另一標本時,需先將高倍物鏡(或油竟鏡)轉回到低倍物鏡,取出標本,按放片的方法換上新片,即可觀察.千萬不可在高倍物鏡(或油竟鏡)下換片,以防損壞鏡頭.
二、顯微鏡的保養
(1)油鏡使用完畢,先用擦鏡紙擦去鏡頭上的油,再取一張擦鏡紙,滴上少量的二甲苯擦拭,然後再取另一張新擦鏡紙將鏡頭上殘留的二甲苯擦凈.否則粘固透鏡的膠質會被二甲苯溶解,日久鏡片易移位脫落.
(2)下降聚光器,打開虹彩光圈,使反光鏡垂直於鏡座,以免積聚灰塵.
(3)用綢布將鏡身擦拭乾凈(切不可用手擦拭),除去灰塵、油污、水汽,以免生銹長霉.
(4)使顯微鏡的各部件恢復回原位,下降鏡筒,使物鏡呈「八」字形置於載物台上,然後將顯微鏡送回鏡箱中.
(5)顯微鏡應存放在乾燥陰涼的地方,不要放在強烈的日光下暴曬,霉雨季節應在顯微鏡箱內放置乾燥劑(硅膠),如長時間不用,則光學部分應卸下放在乾燥器中,以免受潮生霉.
(6)顯微鏡應嚴禁與揮發性葯品或腐蝕性葯品放在一起,如碘片、鹽酸、硫酸等葯品.
三、注意事項
1.拿取顯微鏡必須一隻手拿著鏡臂,一隻手托著鏡座,並保持鏡身的上下垂直,應避免震動,輕放台上.切不可一隻手提起,以防顯微鏡、反光鏡功目鏡墜落.
2.使用前應將鏡身擦拭一遍、用擦鏡紙將鏡頭擦凈(切不可用手指擦抹).若遇到鏡台或鏡頭上有干香柏油,可用擦鏡紙沾取少量二甲苯將其擦去.
3.使用時如發現顯微鏡操作不靈活或有損壞,不要擅自拆卸修理,應立即報告指導教師處理.
4.注意保護鏡頭,切不可壓碎標本被片,損壞鏡頭
5.顯微鏡使用完畢,應登記顯微鏡使用卡經指導教師檢查後放回鏡箱.
B. 顯微鏡要哪種好一點要觀察細胞,做一些實驗用的.主要是生物方面
你可以用生物顯微鏡,生物顯微鏡是用來觀察生物切片、生物細胞、細菌以及活體組織培養、流質沉澱等的觀察和研究,同時可以觀察其他透明或者半透明物體以及粉末、細小顆粒等物體。生物顯微鏡也是食品廠、飲用水廠辦QS、HACCP認證的必備檢驗設備。用途:用於生物學、細菌學、組織學、葯物化學等研究工作以及臨床度驗之用。具有粗微動同軸的調焦機構,滾珠內定位轉換器,亮度可調的照明裝置,並帶有攝影、攝像介面。我們學校用的是光學顯微鏡中的單目顯微鏡。你如果想要更好的,可以買電子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O(∩_∩)O
C. 細胞培養實驗室的設置應該怎麼布置
組織細胞培養技術與其他一般實驗室工作的主要區別在於要求保持無菌操作,避免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因素的影響。目前,超凈工作台的廣泛使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組織細胞培養工作,並使一些常規實驗室有可能用於進行細胞培養。細胞培養實驗室應能進行六方面的工作:無菌操作、孵育、制備、清洗、消毒滅菌處理、儲藏。1.無菌操作區(1)無菌操作室:無菌操作區只限於細胞培養及其他無菌操作的區域,最好能與外界隔離,不能穿行或受其他干擾。理想的無菌操作室應劃為三部分:a) 更衣室—―供更換衣服、鞋子及穿戴帽子和口罩。b) 緩沖間—―位於更衣間與操作間之間,目的是為了保證操作間的無菌環境,同時可放置恆溫培養箱及某些必需的小型儀器。c) 無菌操作間—―專用於無菌操作、細胞培養。其大小要適當,且其頂部不宜過高(不超過2.5m)以保證紫外線的有效滅菌效果;牆壁光滑無死角以便清潔和消毒。工作台安置不應靠牆壁,檯面要光滑壓塑作表面,漆成白色或灰色以利於解剖組織及酚紅顯示pH的觀察。無菌操作間的空氣消毒:紫外線燈—-產生臭氧,並且室內溫度及濕度均較高,不利於工作人員健康。空氣過濾的恆溫恆濕裝置—-最好。表1 潔凈室(區)空氣潔凈度級別表潔凈度級別 塵粒最大允許數/立方米 微生物最大允許數 浮游菌/立方米 沉降菌/皿100級 3,500 0 5 110000級 350,000 2,000 100 3100000級 3,500,000 20,000 500 10300000級 10,350,000 60,000 - 15無臭氧紫外線消毒器電子消毒滅菌器—-在高壓電場作用下,電子管的內外電極發生強烈電子轟擊,使空氣電離而將空氣中的氧轉換成臭氧。臭氧是一種強氧化劑,能同細菌的胞膜及酶蛋白氫硫基進行氧化分解反應,從而靠臭氧氣體彌漫性擴散達到殺菌之目的,消毒時沒有死角。消毒後空間的殘留臭氧只需30~40min即能自行還原成氧氣,空氣不留異味,消毒物體表面不留殘毒。(2)凈化工作台:操作簡單,安裝方便,佔用空間小且凈化效果很好。一般細菌培養室使用的凈化工作台主要有兩種:a)側流式或稱垂直式 b)外流式或稱水平層流式。凈化工作台工作原理(大致相同)—-通常是將室內空氣經粗過濾器初濾,由離心風機壓入靜壓箱,再經高效空氣過濾器精濾,由此送出的潔凈氣流以一定的均勻的斷面風速通過無菌區,從而形成無塵無菌的高潔凈度工作環境。側流式工作台—-空氣凈化後的氣流由左或右側通過工作檯面流向對側,也有從上向下或從下向上流向對側,形成氣流屏障保持工作區無菌。工作台結構為封閉式。外流式(水平式)工作台—-凈化後的空氣面向操作者流動,因而外方氣流不致混入操作,但進行有害物質實驗操作則對操作者不利。工作台結構為開放式(已少用)。 樓主有空的話可以自己去生物幫那裡查找一下這方面的信息,我在那裡看到過這方面的介紹,挺全面的有空的話可以去 www.bio1000.com/zt/cell/45828.html 那裡看看,應該會有幫助的。
D. 細胞實驗中的顯微注射裝置有哪些組成部分
用直徑大概1-2mm的毛細玻璃管從中間加熱至熔化,並拉伸直到斷裂,然後用刀片在斷口斜切一刀讓埠呈斜切口狀
E. 我們觀察生物細胞常用的工具是( )
【答案】A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生物實驗常需要觀察一些比較細微、細小的結構或物體,用肉眼難於分辨,需要藉助放大的工具,而在生物上用於放大的儀器主要有放大鏡、顯微鏡等,其中放大鏡相對放大倍數較小,顯微鏡相對放大倍數較大,觀察生物細微結構(如植物的葉肉細胞)通常使用的儀器是顯微鏡,如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裝片、洋蔥內表皮裝片等,故選A。
考點:本題考查的是生物實驗中觀察常用的儀器。
F. 細胞實驗室需要哪些儀器設備,上海松江哪家公司提供這些設備
常見的儀器配置清單有顯微鏡、培養箱、乾燥箱、水純化裝置、冰箱、細胞冷凍儲存器 、離心機、天平、消毒器和濾器這10項,其他的還有相差顯微鏡、解剖顯微鏡、熒光顯微鏡、錄像系統等等,不同行業的細胞實驗室,儀器配置也會略有不同。據我所知, CEIDI西遞是能提供的,較其他細胞實驗室設計裝修公司,CEIDI西遞除了提供規劃、設計以及裝修服務之外,還提供相關實驗室傢具、設備等服務,是實驗室EPC工程集成服務商優秀代表。網路能查到相關資料的
G. 生物實驗器具分類
生物與環境類
:
1.人體:
生物顯微鏡演示裝置,物顯微鏡(教師\學生),肺活量計,
聽診器,體重計,體溫計;
2.植物:
植物分類圖譜,標本
;
3.動物:昆蟲觀察盒,動物分類圖譜,標本
;
4.顯微鏡裝片:洋蔥表皮細胞裝片,葉片橫切,葉片氣孔裝片,動物表皮細胞裝片,蛙卵細胞切片,骨細胞切片,
口腔粘膜細胞裝片,人血細胞裝片。
展示櫃
:
標本(蛙發育順序標本、桑蠶生活史、植物種子傳播方式、礦物、礦物提煉、金屬礦物、土壤、昆蟲)
模型(少年人體半身模型、兒童骨骼模型、兒童牙齒模型)
H. 如何使用顯微鏡觀察細胞
首先你是看活體細胞還是做的玻片,活體細胞的話需要將活體細胞放在陪養皿中,把陪養皿放在顯微鏡工作台上,然後採用倒置式生物顯微鏡觀察,玻片的話就比較簡單了,直接將做好的載玻片放在正置式或倒置式生物顯微鏡的工作台上觀察就可以了,
打開顯微鏡光源,將需要倍率的物鏡垂直對准載玻片或陪養皿,通過顯微鏡的調焦裝置調節焦距,直到成像清晰,一般來說用低倍率物鏡比較好找像,然後逐一更換大倍率物鏡
I. 細胞培養常用器材有哪些
1. 超凈工作台
目前絕大部分細胞實驗室使用超凈工作台實現無菌操作,具有操作簡單、安裝方便、佔用空間小且凈化效果很好。安徽人和凈化為您介紹兩種主要超凈工作台-側流式(垂直式)和外流式(水平層流式)。工作原理一般是將室內空氣經粗過濾器初濾,由離心風機壓入靜壓箱,再經高效空氣過濾器精濾,由此送出的潔凈氣流以一定的均勻的斷面風速通過無菌區,從而形成無塵無菌的高潔凈度工作環境。
(1) 側流式工作台:空氣凈化後的氣流由左或右側通過工作檯面流向對側,也有從上向下或從下向上流向對側,形成氣流屏障保持工作區無菌,工作台結構為封閉式;
(2) 外流式工作台:凈化後的空氣面向操作者流動,因而外方氣流不致混入操作,工作台結構為開放式,但進行有害物質實驗操作對操作者不利。超凈工作台應需要定期請有關部門檢查潔凈度,符合要求的超凈工作台其潔凈度應達到100級,用塵埃粒子計數儀檢測粒徑≤5μm的塵埃粒子數量不應超過3.5個/L;空氣流量應控制在0.75-1.0m3/s;細菌菌落數平均<1個,根據無菌狀況必要時需要置換過濾器。
2. 顯微鏡
倒置式顯微鏡是細胞培養實驗室日常工作常規必備設備,主要用於日常了解細胞的生長情況並觀察有無污染發生。如資金允許,建議選用配置有照相系統的高品質相差顯微鏡、解剖顯微鏡、熒光顯微鏡、錄像系統或縮時電影拍攝裝置等,可隨時拍攝並記錄細胞生長情況。
3. 培養箱
體外培養的細胞和體內細胞一樣,需要在恆定的溫度下生存,一般最適生長溫度為37℃,溫差變化不應超過±0.5℃。溫度升高2℃時,變不利於細胞生存,溫度達到40℃以上細胞將很快死亡。因此,可精確控溫的恆溫培養箱、CO2培養箱是最佳選擇。
(1) 恆溫培養箱:應選隔水式或晶體管式自控溫培養箱,此類培養箱靈敏度高,溫度控制較穩定。一般的恆溫培養箱價格較便宜,其缺點是只宜於作密閉式培養。
(2) CO2培養箱:目前多數的細胞培養室已廣泛使用。CO2培養箱的優點是能夠提供進行細胞培養時所需要的一定量的CO2(常用濃度為5%),易於穩定培養液pH,適用於開放或半開放培養。使用培養瓶時,為使培養瓶內與外界保持通氣狀態,可將瓶蓋略微旋松,為避免細胞被污染,使用這種培養方式時,培養箱內空氣必須保持清潔,需定期用紫外線照射或酒精消毒,同時培養箱內應放置盛有無菌蒸餾水的水槽,防止培養液蒸發,保持箱內相對濕度在100%。
(3) 細胞培養耗材:培養細胞的器皿可用培養皿、培養板或培養瓶。
4. 烘箱(乾燥箱)
用於細胞培養的一些器械、器皿必須烘乾後才能使用,玻璃器皿等須乾熱消毒。乾熱消毒時,烘箱內溫度一般要達到160℃以上,通常使用鼓風式烘箱。其優點是溫度均勻、效果較好,缺點是升溫過程較慢。升溫時不能先升溫後鼓風而應鼓風與升溫同時開始,至100℃時,停止鼓風。需注意避免包裹器皿的紙或棉花燒焦,燒焦的碎屑可影響細胞的生長。消毒後不能立即打開箱門,以免驟冷導致玻璃器皿破裂,應等溫度自然下降至100℃以下後可開門。
5. 水純化裝置
細胞培養對水的質量要求較高,細胞培養、細胞培養相關液體的配製用水以及清洗細胞培養器皿用水都必須事先經過嚴格的純化處理。目前有多種純化方法相結合,可使普通水純化為純水和超純水的純水裝置使用非常靈活方便,可掛壁式、台式、可配儲水箱、也可直接用分液槍、還可根據各類實驗用水要求選擇配置殺菌功能,有效去除DNA酶、RNA酶、蛋白酶等,更有可有效去除掉熱源、內毒素的超濾型純水裝置。
6. 冰箱
細胞培養實驗室必備設備,應專用,不得存放易揮發、易燃燒等對細胞有害的物質,且應保持清潔。一般包括普通冰箱、低溫冰箱和超低溫冰箱。
普通冰箱:儲存培養液、生理鹽水、Hanks液試劑等培養用的物品,可短期保存組織樣本。
-20℃低溫冰箱、超低溫冰箱:用於儲存需要冷凍以保持生物活性以及需長時期存放的制劑,如酶、血清等。
7. 細胞冷凍儲存器
儲存器常用的液氮容器,根據使用需要分為不同類型和規格。選擇液氮容器時需要考慮三個因素:容積大小、取放使用方便、液氮揮發量。液氮容器的大小一般在25-500L,可以儲存1ml的凍存管250-15000個左右。液氮溫度最低文帝可達-196℃,使用時應注意避免凍傷。由於液氮易揮發,需注意觀察剩餘液氮量,及時補充,避免液氮不足使細胞受損或死亡。目前有許多智能型細胞冷凍儲存器可供選擇,可配置有電子控制器的液氮儲存器,實現凍存自動化;並可監測液氮水平和樣品溫度,確保樣品溫度始終處於設定溫度點;可配置報警系統,設置液氮液面、溫度、電池、電壓、電源等失常情況下報警;同時具備熱氣體旁路系統,防止高於-130℃的暖空氣進入液氮罐,從而更有效地保護樣品,防止容器內升溫。另外,可選擇液氮供應罐通過連接管給儲存罐補充液氮,保證樣品安全。
8. 離心機
細胞培養時,通常使用離心機制備細胞懸液、調整細胞密度、洗滌和收集細胞。一般常規配置4000rpm台式離心機;若要做細胞沉降,需要使用80-100G離心力,因為離心力過大會損傷細胞。根據不同要求,有大容量、可調溫度離心機、高速離心機和低溫冷凍離心機等更多功能離心機可選擇。
9. 天平
常用的有精密天平和分析天平。分析天平的精確度一般為0.1mg、0.01mg和0.001mg。一般根據取樣量量和精度要求選擇合適的天平:取樣量大於100mg宜選用精確度0.1mg的天平;取樣量100-10mg,選用精確度0.01mg的天平;取樣量10mg宜選用精確度0.001mg的天平。天平需要定期校準,可選擇有自動校準功能的天平,方便維護。天平使用需要注意清潔,避免腐蝕性粉末、液體直接接觸稱量台。答案來自
J. 如圖為「探究酵母菌細胞的呼吸方式」的實驗裝置.請據圖回答問題.(1)甲、乙兩組實驗中需控制的無關變
(1)甲、乙兩組實驗的自變數是氧氣的有無,溫度、pH、培養液量、培養液濃度等都是需要控制的無關變數.質量分數為10%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通入氣體中的CO2,以免影響實驗結果.
(2)探究不同溫度(4°C、25°C、90°C)對酵母菌無氧呼吸的影響實驗中,觀測指標是玻璃管中液滴移動的距離.在90°C下高溫下,酵母菌細胞內酶的活性喪失,酵母菌迅速死亡,無法進行無氧呼吸.
(3)已知血球計數板小室共由400個小格組成,能容納液體的總體積為0.1mL.現對某時期1mL酵母菌樣品加99mL無菌水稀釋後進行顯微觀察,測到80個小格內共有酵母菌56個,則上述1mL酵母菌樣品約有菌體
400 |
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