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輸液器的原理是什麼
這個是很專業的問題哈
偶只曉得一次性使用的輸液泵
附:智能型醫用輸液泵及其應用
一、引言
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領域需要對流體的流量或流速進行精確控制,如化工領域里對微量化學元素的檢測和分析常需精確控制流量。醫療保健領域中葯液的流量與流速有時也要精確控制。
靜脈輸液是一種最常用的臨床治療方法,是護理專業的一項常用給葯治療技術。臨床上應根據葯物和患者情況不同配以適當的輸液速度。輸液過快,可能會導致中毒,更嚴重時會導致水腫和心力衰竭;
輸液過慢則可能發生葯量不夠或無謂地延長輸液時間,使治療受影響並給患者和護理工作增加不必要的負擔。常規臨床輸液,普遍採用掛瓶輸液,並用眼睛觀察,依靠手動夾子來控制葯滴速度,不易精確控制輸液速度,而且工作量大。
癌症病人的化療和病危病人的搶救治療需要使葯物以恆定的速度灌注,通過調節輸入的速度和時間將化療葯物均勻持續地注入,既達到化療的最佳效果,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化療葯物的副作用。
糖尿病人遭受病痛的折磨,需要以一定的速度給他們注射一定量的胰島素。以往的做法基本上是一次注射較大劑量的胰島素,這不僅造成巨大的浪費,而且葯效作用時間也較短,因此極需一種流量和流速能控的持續輸送裝置,來輸送少量的葯物並精確控制其輸送速度和流量。
對老人、兒童和體質較弱者輸送某些特殊葯物,如麻醉葯、降壓葯硝普納、TPN(三磷酸吡啶核苷酸)等時,輸液速度和用葯量尤其需要認真精確控制,否則會產生嚴重的後果。
血液非常容易凝固,輸血時很容易阻塞輸液管。要保證血流速度大於某一值,才能順利輸血。
另外,不管是輸液還是輸血,普通輸液器對輸液完畢和輸液過程中偶然出現的故障,如氣泡、阻塞等都不能自動報警,也不能及時切斷輸液通路,從而產生不良後果。應該及時處理,以避免血液倒流或其他後果。
因此需要用智能型輸液泵來控制葯液的輸送,並進行異常報警。
二、智能型輸液泵的功能
智能型醫用輸液泵可滿足多種功能的需求,歸納起來,輸液泵能實現以下功能:
(1) 可精確測量和控制輸液速度;
(2) 可精確測定和控制輸液量;
(3) 液流線性度好,不產生脈動;
(4) 能對氣泡、空液、漏液、心率異常和輸液管阻塞等異常情況進行報警,並自動切斷輸液通路;
(5) 實現智能控制輸液。
三、智能型醫用輸液泵的系統結構
智能型輸液泵系統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微機系統、泵裝置、檢測裝置、報警裝置和輸入及顯示裝置。圖1是智能型輸液泵的系統結構框圖。
1. 微機系統: 是整個系統的「大腦」,對整個系統進行智能控制和管理,並對檢測信號進行處理,一般採用單片機系統。
2. 泵裝置: 是整個系統的「心臟」,是輸送液體的動力源。目前有很多種泵裝置,在後面進行詳細說明。
3. 檢測裝置:
主要是各種感測器,如紅外滴數感測器(負責對液體流速和流量的檢測)、壓力感測器(負責堵塞及漏液的檢測)和超聲波感測器(負責對氣泡的檢測)等,它們可感應相應的信號,這些信號經過放大處理後,送入微機系統進行信號處理,並得出控制指令,然後進行相應的控制操作。
4. 報警裝置:
感測器感應到的信號經微機處理後,得出報警控制信號,再由報警裝置響應,引起人們的注意,同時進行正確的處理。主要有光電報警(發光二極體)和聲音報警(揚聲器和蜂鳴器)等。
5. 輸入及顯示裝置:
輸入部分負責設定輸液的各參數,如輸液量和輸液速度等。顯示部分負責顯示各參數和當前的工作狀態等,多採用LED數碼管顯示和LCE液晶顯示。
2. 我們現在用的輸液裝置是怎樣保持液體均勻速往下滴的
一、輸液吊瓶中的液體為什麼會勻速滴下的原理:
1、輸液瓶下面有兩條管,一條是液體流下的通專道,另一條是進屬空氣的,液體流下時,輪流瓶內的氣壓降低,大氣壓把空氣從進氣管壓進去,使瓶內液面上方的氣壓總是稍低於大氣壓,所以可以保持液面上方的氣壓一定,從而可以使輸液瓶中的液體勻速流出;
2、吊瓶下面的輸液管中間,接上一個「莫菲氏滴管」,這個小器械過去是玻璃做的,現在是塑料的。用調節器調節滴入莫菲管中的葯物滴入的速度,而且在莫菲管下面必須留有葯物,這樣就可以保持輸液的壓力不變,也就是輸液的速度不變。
3、利用液體靜壓的物理原理,將液體輸入體內。輸液瓶是一個入口和大氣相通,下連橡膠管的玻璃瓶。瓶內液體受大氣壓力的作用,使液體流入橡膠管形成水柱,當水柱壓力大於靜脈壓時,瓶內的液體即順暢地流入靜脈。
3. 使用輸液泵的目的是什麼
一、使用輸液泵的目的
輸液泵是一種能夠准確控制輸液滴數或輸液流速,保證葯物能夠速度均勻,葯量准確並且安全地進入病人體內發揮作用的一種儀器,同時是一種智能化的輸液裝置,輸液速度不受人體背壓和操作者影響,輸注准確可靠,有助於降低臨床護理工作強度,提高輸注的准確性、安全性以及護理質量。
二、使用輸液泵的注意事項
1、詳細記錄輸液泵使用的起始時間、輸液總量、輸液速度以及輸入液體種類、葯物名稱及劑量。使用過程中要經常巡視,注意實際速度與設定速度是否一致等,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2、輸液泵一旦發生報警情況,應及時查找原因進行處理。
3、持續維持輸注的葯液所使用的輸液器每24小時更換一次,防止感染。
4、使用中注意觀察靜脈注射局部皮膚有無紅腫,防止刺激性的葯液外滲引起的組織損害。
5、觀察患者有無寒戰、發紺、發熱等全身反應,如有上述反應應立即停止輸液,並及時報告醫生給予處理。
輸液泵的發展前景
1、功能會更全面
既能靜脈給葯,也能輸血、輸送腸內營養液等;
2、耗材會更廉價:
無需使用專用的壓力輸液器作為耗材,普通的重力輸液器會更方便,更廉價;
3、安全問題更突出:
使用普通的重力輸液器特容易出現耗材混淆問題 ,由此產生的精度誤差和其他風險極大;
4、使用面會更廣泛
同時解決好了耗材廉價性和安全性之後,所有的床旁輸液都會採用輸液泵,用量將會井噴;
5、監管將會更嚴格
隨著使用數量的增加以及耗材的多元化,輸液泵使用過程會出現大量的醫療事故和醫療風險,國家相關機構就會面臨更加嚴峻的監管形勢,法規和措施將會更加嚴厲。
4. 打點滴裝置 原理關於大氣壓強的 50分獻上
給你畫了個圖
圖很小,你可能看不清。建議你自己去推一下液體壓強公式(你們老師應該有講的,這個問題也算個經典問題了),將液體壓強的實質理解透徹,就不難理解這些問題了。
推理提示:將液體當作一個整體,分析其受力,注意瓶底對液體向上的壓力,那個是最容易被遺漏的,從最上面的液面開始分析,然後分析瓶底液體壓強,反復利用F=PS就對了。輸液管是彎的,分析起來比較麻煩,你可以簡化為一個豎直的硬管子,結果是一樣的。(不懂我再補充)
5. 輸液時用的輸液皮條裝置中的謫漏,輸液用的皮條上有了它能起到什麼作用
輸液器上的觀察部位可以直觀地看到液體下落速度,方便調節。還可以調節輸液器里液體的多少,緩沖輸液瓶里沒有液了,沒有及時換瓶進入空氣。有時還能加液。
6. 輸液過程中,空氣會不會通過管道進入血管
輸液裝置根本就不會讓空氣進入人體內,即使是輸完了瓶子中的液體,空氣也不會進入血管內,反而是會有部分血液迴流到輸液管中,這是由於我們人體的血壓比大氣中的血壓稍大,血管空氣栓塞跟其他原因造成的血管栓塞一樣,導致栓塞血管的循環障礙,並可能引發系列反應。輸液器連接著輸液瓶和人體靜脈,利用這個高度差,液體的重力作用,讓液體流入血管。在輸液之前,護理人員要先把瓶塞穿刺器穿入液體,然後輸液針位於低點位置。
空氣進入血管的危險,無非就是擔心空氣會在血管中形成空氣栓塞。栓塞的位置決定了病情的凶險程度,如果栓塞到了心臟,就會導致心衰,泵血不足導致其他器官缺血。而且如今的輸液管,都會一個名為莫菲氏管的裝置,它會儲留部分葯水,當葯水輸完,空氣進到輸液管內時,它就會將空氣排出,起到預防空氣進入血管的作用。堵在肺部的氣體較多的話影響肺循環和肺泡氣體交換,出現右心衰的症狀,會有胸骨後突發疼痛,紫紺,心前區可聞及水泡音。
7. 一次性輸液器裝置中的滴漏的作用是什麼
是可以控制水中滴水的速度相同,所以我們要學習它的方法控制
8. 現在輸液的下面那個圓的是什麼,作用是什麼
濾過器 可以濾過一些滴管裡面的小空氣 這是精密輸液器才會有 現在很多醫院都在用這種 更安全 不過耗材費貴些
9. 給病人輸氧用的那個裝置起什麼作用
那是濕化瓶,裡面一般裝的是蒸餾水,起到濕化呼吸道的作用,也方便觀察氧氣是否用完了(特別是瓶裝氧氣,雖然有壓力表),清醒病人短時間不用濕化瓶輸氧問題不大,但是昏迷和長期吸氧的病人不用濕化瓶就會造成呼吸道粘膜過於乾燥而引起損傷;特殊的病人濕化瓶裡面加的是酒精而不是蒸餾水!
10. 醫院里醫生給病人掛鹽水時用的輸液皮條裝置中的滴漏能起到什麼作用
避免空氣被液體壓力壓進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