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球形裝置的作用

球形裝置的作用

發布時間:2022-11-01 16:56:51

㈠ 球形冷凝管有什麼作用 球形冷凝管的作用是什麼

1、球形冷凝管屬於冷凝管。球形冷凝管可以使氣體冷卻迴流,讓反應更為徹底。球形冷凝管用球泡狀管作內芯管,與直形管相比,球泡狀的內芯管的冷卻面積大,效果好,其它部分與直形冷凝管相同。同樣的冷卻面積,可縮短冷凝管的長度,提高蒸餾效果。

2、使用方法:

球形冷凝管使用前進行洗凈,將球形冷凝管上端擴大處,用打好洞的橡膠塞連接於燒瓶的支管上,蒸餾燒瓶中加入待蒸餾的物質,然後在冷凝管的水進口(下口)處用橡膠管連接水源,另一根橡膠管連接於上口,便於冷卻廢水流出。

球形冷凝管下端連接接受瓶,通常用彎形接管連接接受瓶,可使蒸餾液垂直流出。全部裝置安裝好後,固定於架子上,先開冷卻水源,然後進行加熱使蒸餾物至沸騰,蒸氣沿內芯管遇到冷卻水冷卻的管壁即冷凝為液滴,流入接受瓶中,即得純凈物質。

㈡ 球形冷凝管的作用是什麼化學大神

球形冷凝管的作用是使得蒸餾得到的物質能夠更加充分地達到冷凝效果,適用於迴流蒸餾操作。

球形冷凝管:內管由相連的球形組成(若干個玻璃球連接起來,球形部分為磨具機制,起到均與有效冷卻的作用),用於有機制備的迴流,適用於科研、大專院校、石油、化工、制葯工業、醫療衛生及中小學等單位化驗室,作蒸餾、分餾或迴流的裝置上與蒸餾燒瓶、彎形接管配套使用時起冷凝蒸氣和凝聚液滴的作用。冷凝管在選用時,一般講蒸餾物的沸點越低蒸氣越不易冷卻,故需要冷凝管要長,內徑要粗,反之沸點愈高則蒸氣愈易冷卻,因此冷凝管愈短愈細為宜。另一方面蒸餾物多、燒瓶容量大,熱面也增加。在同一單位時間蒸氣排出的愈多,選用冷凝管也要相對地增加其長度。

球形冷凝管是用球泡狀管作內芯管,與直形管相比,球泡狀的內芯管的冷卻面積大,效果好,其它部分與直形冷凝管相同。同樣的冷卻面積,可縮短冷凝管的長度,提高蒸餾效果。
由於它的內芯管為球泡狀,容易在球部積留蒸餾液,故不適宜做傾斜式蒸餾裝置,多用於垂直蒸餾裝置,適用於迴流蒸餾操作。

球形冷凝管使用前進行洗凈,將球形冷凝管上端擴大處,用打好洞的橡膠塞連接於燒瓶的支管上,蒸餾燒瓶中加入待蒸餾的物質,然後在冷凝管的水進口(下口)處用橡膠管連接水源,另一根橡膠管連接於上口,便於冷卻廢水流出。
球形冷凝管下端連接接受瓶,通常用彎形接管連接接受瓶,可使蒸餾液垂直流出。全部裝置安裝好後,固定於架子上,先開冷卻水源,然後進行加熱使蒸餾物至沸騰,蒸氣沿內芯管遇到冷卻水冷卻的管壁即冷凝為液滴,流入接受瓶中,即得純凈物質。

㈢ 為什麼導管中的雙球或單球形裝置形成較大體積後可以防止液體倒吸

因為較大的體積可以保證即使有液體進進球形內,球內仍有足夠空間使得液體不被繼續吸入前面的裝置(一般為發生裝置),這樣就保證了液體倒吸入前面的裝置,所以,簡單來講,這個體積較大的球形腔就是暫時儲存吸入的液體避免其進入發生裝置的。
希望我講清楚了。。望採納~

㈣ 球形冷凝管有什麼作用

球形冷凝管屬於冷凝管。和其他冷凝管的區別在於,球形冷凝管目的是使氣體冷卻迴流,讓反應更為徹底。

下面是一些補充資料,冷凝管的介紹。
冷凝管是用作促成冷凝作用的實驗室設備,通常由一里一外兩條玻璃管組成,其中較小的玻璃管貫穿較大的玻璃管。
冷凝管的內管兩端有駁口,可連接實驗裝置的其他設備,讓較熱的氣體或液體流經內管而冷凝。外管則通常在兩旁有一上一下的開口,接駁運載冷卻物質 (如水) 的塑膠管。使用時,外管的下開口通常接駁到水龍頭,因為水在冷凝管中會遇熱而自動流往上方,達至較大的冷卻功效。
迴流裝置和蒸餾是兩個經常用到冷凝管的實驗裝置。

根據管道設計和使用的冷卻媒介,冷凝管可分為以下四類:
空氣冷凝管:只有單管,以外圍空氣為冷卻媒介。
利氏冷凝管 (Liebig condenser):內管平直。也就是通常說的直形冷凝管。
球形冷凝管 (Allihn condenser):內管由相連的球形組成。
蛇形冷凝管 (Graham condenser / Dimroth condenser):內管呈螺旋狀。

㈤ 球形管作用

球形管不使用來了盛放液體的。而是在反應裝置中,作為防倒吸裝置或是乾燥管(內盛氯化鈣或鹼石灰、無水硫酸銅)而使用的。

㈥ 許多房頂裝有球形的好象風扇一樣轉動的物體是起什麼作用的呢

你好!
不是
一般跟氣象檢測用的百葉箱一塊的
主要是測風速的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㈦ 天宮空間站為何掛6個圓球不要燃料也能太空機動,全球僅三家有

當前,長征五號乙遙二運載火箭正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進行發射前各項准備工作,再有半個月時間天和一號核心艙將搭乘此枚火箭發射升空,屆時它將踏上一段為期十至二十年的太空旅途。

天和一號核心艙是近十餘年來人類發射的最大噸位航天器,發射質量約22噸,全長16.6米,最大直徑4.2米,豎立起來足足有6層樓房高。

從外觀上看,天和一號核心艙分為大柱段、小柱段、節點艙三部分,大柱段前緣與小柱段交接處有 6個球形裝置顯得格外搶眼,這些究竟是什麼裝置,發揮的又是什麼作用?

這還得從核心艙的本職工作談起,核心艙是空間站的平台控制中樞,承擔著空間站的制導導航、軌道控制、姿態控制、生命保障、航天員生活保障等任務,6個球形裝置與空間站姿態控制任務密切相關。

天宮空間站一期工程包括天和一號核心艙、問天號實驗艙、夢天號實驗艙、神舟載人飛船、天舟貨運飛船,以及臨時停靠的巡天光學艙組成,在軌最大質量超過110噸,如此龐大的航天器組合體的姿態控制難度是以往我國任何一次航天任務都難以企及的。

百噸級空間站日常運行過程中會受到地球高層大氣、太陽電磁輻射、引力場等多種因素影響,姿態會有所變化,而空間站搭載的諸多載荷都有特定的指向需求,尤其是大型太陽能電池有動態對日指向要求。

航天器傳統的姿態控制辦法是通過RCS噴氣式姿控動力系統進行調姿,但此種辦法效費比極低,一次較大幅度的調姿任務所消耗的燃料價值就高達數百萬人民幣,因為空間站燃料屬於非常寶貴的消耗性資源,需要發射貨運飛船進行上行補給。

天和一號核心艙大柱段前緣六個球形裝置就是燃料零消耗條件下進行姿態控制的新手段,它們就是「控制力矩陀螺」。

控制力矩陀螺與動量輪是航天器姿態控制的慣性執行部件,後者通常應用於三軸穩定的中小型航天器,通過飛輪的加速與減速輸出力矩,前者則在後者基礎上增加了一個旋轉軸,不僅飛輪高速旋轉,「飛輪框架」也可旋轉,進而輸出數百倍於動量輪的力矩。

簡而言之,配置控制力矩陀螺的航天器姿態控制能力更強,可以適應航天器的快速姿態控制需求,與動量輪一樣它們 消耗的是電能 ,因而可以實現零燃料消耗條件下的航天器姿態控制任務。

我國拉開控制力矩陀螺應用序幕的航天器是2011年9月29日發射入軌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它配置有6個200Nms(牛米每秒)力矩陀螺,該產品在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神舟十一號、天舟一號五艘飛船前後總計十次交會對接任務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與天舟一號貨運飛船交會對接任務中200Nms變速控制力矩陀螺的表現更為優異,首先組合體規模較以往神舟飛船/天宮實驗室組合體更大,超過了20噸,轉動慣量超出50%,實施燃料在軌補加任務時干擾更大。

除此之外,天舟二號還針對天宮二號實施了繞飛試驗,此任務需要天宮二號由倒飛轉正飛快速調向,當時力矩陀螺就發揮了作用,全程沒有動用RCS姿控動力。

控制力矩陀螺相較於RCS姿控動力除了零燃料消耗的天然優勢, 還有對航天器柔性部件干擾最小化的優勢 ,對於大型空間站而言更是不可或缺的核心技術裝備。

發展載人航天是利國利民的千年大計,然而每每談起載人航天的作用時卻是乏善可陳,隨著太空應用技術日趨成熟,進而走進千家萬戶,這一刻板印象早就該掃進 歷史 的垃圾堆。

例如,最先應用變速控制力矩陀螺的航天器是載人航天工程旗下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爾後以此為基礎衍生了一大批適應不同噸位量級的力矩陀螺產品,角動量范圍覆蓋0.1Nms到1500Nms。有服務中小衛星平台的5Nms力矩陀螺,也有動態響應快、力矩解析度高的10Nms與25Nms力矩陀螺,還有服務大型航天器的1000Nms至1500Nms力矩陀螺。

以遙感衛星為代表的應用型航天器目前已經實現控制力矩陀螺的廣泛應用,而這都要拜載人航天工程需求牽引產業升級所賜。

控制力矩陀螺的優勢具體如下:

1.燃料零消耗,載人航天器運行成本顯著降低,非載人應用型航天器壽命更長;

2.機動能力更強,載人航天任務適應性強,非載人應用型航天器應用空間更廣泛;

3.高穩定性,對航天器柔性部件更友好。

天宮空間站的規模是空間實驗室階段的五至六倍,自然需要性能更強的大型控制力矩陀螺(由於當前我國有多個大型控制力矩陀螺方案,最終選擇何種方案並沒有明確的公開信息,因此後文以較成熟的1000Nms控制力矩陀螺為例撰寫)。

大型控制力矩陀螺可以調整空間站姿態,在實施交會對接任務時為載人飛船提供便利,同時也能實施連續偏航機動使空間站太陽能電池板高效率對日指向。 目前世界上能研製此類裝備的國家不超過3個

1000Nms控制力矩陀螺由「轉子-框架」與「機架驅動-機座」兩部分構成,工作時重10公斤的轉子在框架內高速旋轉,每分鍾轉速可達7000轉,同時,「轉子-框架」部分可整體按照給定速度旋轉,進而高效輸出力矩。

天宮一號與天宮二號兩座空間實驗室的力矩陀螺安裝在非密封的資源艙內,而天宮空間站核心艙6部大型力矩陀螺則安裝在艙體外表面,這是為什麼呢?

力矩陀螺是空間站的主要活動部件,同時也是較大的雜訊源之一,空間實驗室階段航天員在軌駐留最長時間不超過1個月,而空間站階段航天員在軌駐留時間通常是半年,對雜訊的控制就要格外重視。

例如, 國際空間站星辰號服務艙的噪音就高達74db,航天員在此艙連續工作生活10天就會暫時失聰,而如果連續工作生活三個月就會永久失聰,可見雜訊抑制的重要性

天和一號核心艙將力矩陀螺安裝在艙體外表面可以最大限度隔離雜訊,該艙段各系統集成化程度比起國際空間站星辰號服務艙要高得多,意味著雜訊源更多,但我們能夠把航天員睡眠區全部設置在核心艙內,由此足見其優異的雜訊抑制水平。

在空間站建設期間組合體會面臨多種構型的姿態控制考驗,問天實驗艙與核心艙軸向對接時是一字形,問天實驗艙與核心艙轉位對接後則是L形,夢天實驗艙與核心艙對接後又是T字形。

尤其是轉位機械臂托舉重達22噸的實驗艙進行轉位對接時,空間站組合體會產生巨大的轉動慣量,而轉位組裝期間無法使用RCS姿控動力進行姿態穩定控制,不論是組合體轉位對接,還是空間站穩定運行都離不開大型控制力矩陀螺。

大型控制力矩陀螺相較於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200Nms變速控制力矩陀螺性能提升了數倍以上,因而自身規模也發生了變化, 單個陀螺儀重量達到了125公斤 ,在地面總裝工作中這一重量遠遠超出了人力極限,如果採用傳統吊裝形式安裝,則安裝精度無法保證,恰恰力矩陀螺對安裝精度歷來要求嚴苛。

同時,6個力矩陀螺為了適應各自的力矩輸出任務,設計了各不相同的安裝位置。既要保證安裝精度,又要適應復雜的安裝位置,可謂是難上加難,因此科研人員專門設計了機器人精密裝配系統。

該系統以500公斤承載力機械臂為主體,針對球形力矩陀螺專門設計了抓取工具,並將機器人系統與VR/AR信息系統相連,最終實現人在迴路中的控制能力,機械臂基於人體感知力可以將球形力矩陀螺放進縫隙僅有3毫米的安裝孔中。

天宮空間站力矩陀螺有6個,比國際空間站Z1桁架上的4個陀螺儀配置還多出2個,這是吸取了後者的運營經驗教訓,作為高速旋轉的活動部件出現故障的概率也較高,國際空間站多次重大故障均與之相關,天宮更多的陀螺儀配置意味著冗餘能力更強。

從在軌維修角度考慮,天宮空間站力矩陀螺外掛於艙體表面也有利於航天員出艙更換。

我國當前還在研製全球最大磁懸浮軸承1500Nms控制力矩陀螺 ,天宮空間站與國際空間站應用的力矩陀螺則都是機械式滾珠軸承。與後者相比,前者具有顯著的轉速高、輸出力矩更大、無摩擦、長壽命等優勢,屬於跨代性質的技術進步,此技術路線未來還將在環月軌道載人空間站、大型空間太陽能電站等新一代超大型航天平台的建設中發揮關鍵作用。

航天級陀螺儀產品歷來是國外嚴密封鎖的高技術裝備,然而以控制力矩陀螺為例,從打破封鎖在軌應用到引領世界我們只用了不到十年時間。生動的實踐證明走獨立自主的 科技 強國之路會越走越順暢,最終我們也必將到達一覽眾小的巔峰高地。

㈧ 氣象塔上的圓球起什麼作用的

那個圓球是多普勒雷達的外罩。雷達放在裡面,為了防止雨水等的侵蝕,會做一個球形的外罩,氣象塔也是為了把雷達放到一定高度上修建的,是多普勒雷達的典型外觀。

㈨ 工廠頂上轉動的圓球是什麼東西起什麼作用感覺好象是通風一類的吧知道的仔細說一下。

那個是無動力風帽,用來給工廠通風換氣的。它是利用自然界的自然風速推動風機的渦輪旋轉及室內外空氣對流的原理,將任何平行方向的空氣流動,加速並轉變為由下而上垂直的空氣流動,以提高室內通風換氣效果的一種裝置,它不用電,無噪音,可長期運轉,排除室內的熱氣,濕氣和穢氣,其根據空氣自然規律和氣流流動原理,合理化設置在屋面的頂部,能迅速排出室內的熱氣和污濁氣體,改善室內環境。

悅能風球

閱讀全文

與球形裝置的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叫砂型鑄造其特點和應用如何 瀏覽:829
機械液壓保安裝置 瀏覽:272
如何通過qq查詢設備 瀏覽:92
大眾低配儀表盤怎麼顯示油耗 瀏覽:137
什麼等機械在自行車上能找到 瀏覽:716
惠州五金製品企業黃頁 瀏覽:956
中山市小欖頭燈鋁圈帶牙五金製品廠 瀏覽:671
鑄造用不銹鋼用什麼料 瀏覽:307
傳送帶設備哪個好 瀏覽:319
機械裝置可以用什麼清洗 瀏覽:74
鐵路車號自動識別裝置的價格 瀏覽:523
手機k歌要哪些器材 瀏覽:689
南方軸承質量怎麼樣 瀏覽:152
幼兒為什麼機械記憶占優勢 瀏覽:634
新裝的暖氣前兩組熱怎麼調節閥門 瀏覽:169
新奇駿後工具箱軟 瀏覽:65
燒結機柔性傳動裝置 瀏覽:277
製冷機溫度低怎麼處理 瀏覽:643
機械液壓助力如何保養 瀏覽:717
軸承如何確定自由端與固定端 瀏覽: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