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分)
⑴CH
3 COOH+CH
3 CH
2 OH

CH
3 COOCH
2 CH
3 +H
2 O(3分,條件1分,化學方程式2分)
⑵催化劑(1分)吸水劑(1分)
⑶氣體CO
2 (1分)
⑷乙酸(1分)乙醇(1分)
注入的石蕊試液快速降至油層下方,油層內含有的乙酸不斷擴散溶解到下層的水溶液中,上層紅色是因為乙酸濃度較高,中間紫色層是因為乙酸與碳酸鈉反應接近中性,下層藍色是因為碳酸鈉溶液呈鹼性(3分,三種顏色原因各1分)
⑸碳酸鈉(1分)
⑹分餾(1分,寫蒸餾同樣得分)
㈡ 如圖所示,該裝置在化學實驗中有洗氣、檢驗、儲氣等多種用途:(1)若用此裝置除去氫氣中混入的少量水蒸
(1)除水蒸氣需要一種吸水的物質,這種物質只能吸收水,而不能與氫氣反內應,所以用容濃硫酸來除水.
故答案為:濃硫酸;
(2)根據氯化氫氣體的特性:溶解於水後形成鹽酸溶液能夠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
故答案為:紫色的石蕊試液;
(3)用改裝後的裝置收集氣體時,如果用排空氣法收集,密度比空氣密度大的氣體,從「長」的一端進;密度比空氣密度小的氣體,從「短」的一端進.用排水法收集從「短」的一端進;
故答案為:b
㈢ 高中化學,如圖所示,該裝置的作用是什麼長導管的作用又是什麼
因該是一個測定反應裝置內(密封)氣體的變化(氣體增加或減少)或者溫度回的變化(溫度上升或者降低答),長導管插入水中是為了讓裝置聯通大氣卻不讓大氣影響反應裝置(水封)並且將氣壓變化(氣體或者溫度的變化會影響液位)放大,能夠讓人直觀的一眼看出來液位的上升或者下降。
㈣ 在化學課上同學們用如圖所示裝置來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實驗步驟如下:先用彈簧夾夾住乳膠管,再點燃紅
(1)紅磷燃燒的主要現象是冒出白煙,放出熱量,待紅磷熄滅並冷卻後,打開彈簧夾後的現象是水倒吸入集氣瓶內,說明空氣中的氧氣被消耗了.
(2)實驗完畢後,廣口瓶內水面上升明顯小於瓶內空氣體積的
,產生問題的原因可能是:使用紅磷的量不足,瓶內氧氣沒有消耗完;或可能沒塞緊瓶塞,紅磷熄滅冷卻時外界空氣進入瓶內;或紅磷熄滅後立即打開彈簧夾.
(3)通過該實驗可推論出氮氣的性質有:不燃燒,不助燃,化學性質比較穩定,不溶於水等.
(4)不可以,因為硫燃燒產生的是氣體物質,不能測出空氣中氧氣所佔的體積.
故答案為:
(1)冒出白煙,放出熱量;水倒吸入集氣瓶內;氧氣
(2)使用紅磷的量不足,瓶內氧氣沒有消耗完;或可能沒塞緊瓶塞,紅磷熄滅冷卻時外界空氣進入瓶內;或紅磷熄滅後立即打開彈簧夾
(3)不燃燒、不助燃,化學性質比較穩定,不溶於水等
(4)不可以,因為硫燃燒產生的是氣體物質,不能測出空氣中氧氣所佔的體積
㈤ 如圖所示裝置是中學化學實驗中常見的儀器
怎麼沒有圖片?給出圖,然後我很快就能給你答案
㈥ 如圖所示,該裝置在化學實驗中有洗氣、檢驗、收集、儲氣瓶等多種用途:(1)若用此裝置來除去氫氣中混入
(1)除去氫氣中混入的少量水蒸氣,在錐形瓶內應裝的試劑是濃硫酸,故填:濃硫酸;
(2)驗證氫氣中是否混入少量的氯化氫氣體,則錐形瓶內應裝的試劑是硝酸銀溶液,出現白色沉澱則含有,無現象則不含有,故填:硝酸銀溶液;
(3)用來排空法收集氣體,當氣體從a端通入時,則氣體從b端排出,是向上排空氣法,說明氣體的密度大於空氣,故填:A;
(4)要將瓶內貯存的氧氣緩緩排出用於實驗,可以將水從導管a注入,故填:a.
㈦ 如圖是化學實驗中常用的幾種裝置.實驗室製取氣體的裝置如圖所示,根據所學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圖
(1)標號儀器分別是長頸漏斗和集氣瓶;
(2)裝置A適用於加熱固體製取氣體,且試管口無棉花,說明是用加熱氯酸鉀的方法製取氧氣,反應方程式是:2KClO3
MnO2 | .
㈧ 如圖所示的裝置是化學實驗中常用的裝置,有關此裝置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可用於實驗室製取CO 2
A、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用固體碳酸鈣和液體稀鹽酸反應,製取氫氣用鋅粒和稀硫酸反應,因此此裝置可用於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和氫氣;故說法正確; B、由於裝置內生成了氣體,壓強增大,因此氣體導出過程中容器內外氣壓不相等;故說法錯誤; C、長頸漏斗和錐形瓶組成了連通器;故說法正確; D、長頸漏斗下端管口伸到液面以下,主要是防止生成的氣體從漏斗逸出;故說法錯誤. 故選AC. |
㈨ 在化學課上同學們用如圖所示裝置來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實驗步驟如下:先用彈簧夾夾住乳膠管,再點燃紅
(1)紅磷燃燒的主要現象是冒出白煙,放出熱量,待紅磷熄滅並冷卻後,打開彈簧夾後的現象是水倒吸入集氣瓶內,說明空氣中的氧氣被消耗了,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磷+氧氣 點燃 | .
㈩ 如圖所示,中學化學實驗室採用該裝置用於制備乙酸乙酯.(1)寫出制備乙酸乙酯的化學方程式______.(2)
(1)酯化反應的本質為酸脫羥基,醇脫氫,乙酸與乙醇在濃硫酸作用下加熱發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該反應為可逆反應, 故答案為: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2)乙酸與乙醇發生酯化反應,需濃硫酸作催化劑,該反應為可逆反應,濃硫酸吸水利於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動,濃硫酸的作用為催化劑,吸水劑, 故答案為:催化作用;吸水作用; (3)水交界處觀察到有氣泡產生,氣泡的主要成分是乙酸和碳酸氫鈉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故答案是:氣體CO2; (4)聞到的刺激性氣味的物質是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和乙醇;原因是:注入的石蕊試液快速降至油層下方,油層內含有的乙酸不斷擴散溶解到下層的水溶液中,上層紅色是因為乙酸濃度較高,中間紫色層是因為乙酸與碳酸鈉反應接近中性,下層藍色是因為碳酸鈉溶液呈鹼性; 故答案為:乙酸;乙醇;注入的石蕊試液快速降至油層下方,油層內含有的乙酸不斷擴散溶解到下層的水溶液中,上層紅色是因為乙酸濃度較高,中間紫色層是因為乙酸與碳酸鈉反應接近中性,下層藍色是因為碳酸鈉溶液呈鹼性; (5)碳酸鈉在飽和食鹽水中易溶,乙酸乙酯溶解度減小,故選用飽和食鹽水除去乙酸乙酯中的碳酸鈉雜質,故答案為:碳酸鈉; (6)根據沸點不同,將混合液體分離的操作是蒸餾,通過蒸餾可以分離乙酸乙酯,故答案為:蒸餾.
與如圖所示該裝置在化學實驗相關的資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