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純電動汽車電機驅動系統有哪幾部分組成
電機驅動系統主要由中央控制器、驅動控制器、電動機、冷卻系統、機械傳動裝置等組成。
B. 智能小車是怎麼自動轉彎的用什麼裝置
通過地磁進行智能系統導航控制的方法,通過地磁感測器獲得智能系統的行駛狀態,並對地磁導航角進行誤差校正。
無人駕駛採用人工智慧演算法來完成轉向任務,簡而言之,無人駕駛汽車就是不斷的學習和模仿人們的開車姿勢從而達到自主開車的目的。人們在開車時,面對不同大小的彎道,人們總是可以憑借經驗來轉動方向盤從而通過彎道,而對於無人駕駛汽車來說,我們會定義一個成本函數,用於確定對於待達成的特定轉向率的成本,成本函數可以包括一個或者多個個體成本函數,用於計算一個或者多個個體。
而無人駕駛汽車學習的目的,就是使得它的轉向率盡可能地接近於人類的水平,也即使得這個成本函數盡可能的小。如上圖所示,感測器系統依舊用於採集車輛的各種狀態信息,控制系統則用於控制車輛狀態。
針對於不同的路況,決策模塊決定了如何通過這些不同的路況,決策模塊可以根據諸如駕駛或者交通規則來做出此類決定,這些規則就存儲在永久性存儲裝置中。有了這些硬體和軟體的基礎,無人駕駛車輛就可以完成轉向任務了。
如上如所示是用於操作自動駕駛車輛的轉向的過程,通過軟體以及硬體的組合來完成這個流程。
首先,處理邏輯確定用於自動駕駛車輛的若干轉向率候選選項,這里用到了多個成本函數,以便於計算轉向率對於自動駕駛車輛的不同影響。
其次,通過不同的成本函數來確定控制轉向率的總成本,在候選轉向率的選項中選擇具有最低總成本的轉向率作為自動駕駛車輛的轉向率。
最後,通過目標轉向率生成轉向控制命令用於控制無人駕駛車輛的方向盤,這里需要軟體和硬體的配合,才能完成一次車輛的正確轉彎。
指被配置為處於自動駕駛模式下的車輛,這種車輛在極少或者沒有駕駛員干預的情況下通過導航來行駛。尤其是在面對各種彎道時,更加要求車輛能夠及時、迅速的拐彎,這就對於無人駕駛車輛的轉彎系統提出了很大的要求。
其實早在17年的5月24日,網路就申請了一項名為「動態調整自動駕駛汽車的轉向率的方法」的發明專利(申請號為:201780003089 .9),申請人為網路(美國)有限責任公司。
C. 參加大學生比賽的智能小車傳動裝置為什麼不用齒輪傳動而直接用馬達驅動
齒輪轉動有著結構簡單、維修方便、成本較低的優點,但是結構較大。而採用馬達直接驅動(術語叫步進電機或伺服電機)可以直接通過電信號來實現減速、加速,所以體積較小,但是它的控制電路為很復雜的集成塊電路,結構復雜。
D. 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的作用
驅動電機既可以將電能轉換為機械能驅動汽車行駛,也可以作為發電機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並存儲在動力電池內。電機控制器將動力電池的高壓直流電變換為驅動電機的高壓三相交流電,使驅動電機產生力矩,並通過傳動裝置將驅動電機的旋轉運動傳遞給車輪,驅動汽車行駛。
驅動電機已經自主開發出滿足各類新能源汽車的產品,部分主要性能指標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是在峰值轉速、功率密度及效率方面與國外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峰值轉速是電機的重要指標,也是目前國內電機較之國外差距最明顯的指標。國內絕大部分永磁同步電機的峰值轉速在10000rpm 以下,而國外基本在10000rpm 以上。國內電機在功率方面基本能夠達到國際水平,但是在同功率條件下存在重量劣勢,因此功率密度存在較大差距。國內的永磁同步電機功率密度多在(1 ~2)kw/kg 區間內,與2020 年3.5kw/kg 的目標值存在較大差距。在電機效率方面,國內電機的最高效率均達到94%~96%,已達到西門子、博世等企業的水平,但是在高效區方面,如系統效率大於80%的區域佔比方面尚存在一定差距。電機的高效區佔比集中在70%~75%,而國外電機基本達到80%。另外,電機的冷卻方式已經從自然冷卻逐步發展為水冷,國內電機採用水冷為主,國外先進的電機已經發展到油冷電機。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分析,驅動電機主要發展趨勢有以下幾個方面:集成化--與整車的電子控制器的集成和機電耦合的集成;高效化--提高功率密度並降低成本;智能化--與整車感測器、控制器配合不斷提升驅動系統的性能。
1.2 驅動電機的主要分類驅動電機歷史悠久,在1885 年被美國的尼古拉·特斯拉申請了感應電動機專利,之後不斷衍生出各式各樣的電動機,被各行各業所廣泛使用。下面,按照驅動電機的電源對其進行分類:圖1從圖1 可見,電機的種類繁多,每個電機都有特點。結合市場,簡單比較主流驅動電機的性能,如下表:表1上表的經驗性統計,結合新能源汽車復雜的工況:頻繁停車啟動、加速減速、負載爬坡、持續高速、低速蠕動等分析,交流非同步電機和永磁同步電機在尺寸、質量、功率密度、效率等優勢明顯,因此逐漸成為新能源汽車的主流選擇。
2 新能源汽車對驅動電機的性能要求以內燃機和驅動電機為動力的汽車早在19 世紀就開始了較量,經過不斷的發展優化、競爭,電動車因充電慢,續航短等劣勢成為小眾車型,而內燃機最終以其穩定、可靠、加油方便等優勢稱霸全球。
(圖/文/攝: 問答叫獸) @2019
E. 純電動汽車的三大核心部件是什麼
純電動不等於換發動機 電動車也有三大件和普通的柴油、汽油發動機的卡車相比,純電動最直接和簡單的區別就是發動機不一樣,純電動使用電動機代替了傳統的柴油/汽油發動機,以電池組代替了燃油,為電動機提供動力。其中還有一個最主要的部件就是電控系統,電控系統由電池管理系統和控制系統構成,管理電池組和控制電池的能量的輸出以及調節電動機的轉速等等 純電動卡車,這個名字不經意間就進入了我們的世界,從最開始的單純的更換電動機到現在的整套純電動動力鏈,純電動卡車已經不再是簡單的電動機代替柴油機的時代了。 ● 純電動不等於換發動機 電動車也有三大件和普通的柴油、汽油發動機的卡車相比,純電動最直接和簡單的區別就是發動機不一樣,純電動使用電動機代替了傳統的柴油/汽油發動機,以電池組代替了燃油,為電動機提供動力。其中還有一個最主要的部件就是電控系統,電控系統由電池管理系統和控制系統構成,管理電池組和控制電池的能量的輸出以及調節電動機的轉速等等。目前國內最簡單的純電動卡車就是把柴油機換成電動機,在原來發動機的位置焊接一個支架安裝電動機,這樣的方式最原始也是最簡單的,沒有任何的控制系統,這樣的純電動卡車甚至還保留了手動變速箱。經過技術的不斷發展,純電動卡車已經由簡單粗暴的更換電動機發展到擁有整套控制系統、電池管理系統、電動機等等。對於一輛成熟的純電動卡車來說,擁有成熟的三大件(電動機、電池、電控系統)才可以稱之為真正的純電動卡車。 ● 純電動卡車要求高 電動機是重點1、電動汽車電機應該具備較大的起動轉矩、良好的啟動性能和良好的加速性能來滿足電動汽車的頻繁啟/停、加/減速和爬坡等要求;2、電動汽車電機應該具備較寬的恆功率范圍,以滿足電動汽車高速行駛的需要;3、電動汽車電機應該具備較大范圍的調速能力,在低速時具有較大的轉矩,在高速時具有高功率,能夠根據駕駛需要,隨時調整電動汽車的行駛速度和相應的驅動力;4、電動汽車電機應該具備良好的效率特性,在較寬的轉速/轉矩范圍內,獲得最優的效率,提高一次充電後的持續行駛里程,一般要求在典型的駕駛循環區,獲得85%~93%的效率;5、電動汽車電機的外形尺寸要求盡可能小,質量盡可能輕;6、電動汽車電機應該具備良好的可靠性好,耐溫和耐潮性能強,能夠在較惡劣的環境下長期工作,運行時噪音低,維修方便;7、結合控制器是否能有效的回收制動產生的能量。 ● 電動機種類多 永磁同步電機佔多數電動機分為直流電動、非同步電動機、永磁同步電動機、開關磁阻電動機等等,這幾種電動機各有特點,通過下表就可以直觀的看到幾種電動機之間的異同點。目前純電動卡車用的最多的當屬永磁同步電動機,同其他幾種類型的電動機相比,永磁同步電動機具有效率高、比功率大的特點,但是永磁同步電動機的控制系統相對復雜、成本比較高,一些小型的純電動卡車企業目前還沒有自己的永磁同步電動機的技術。 ● 電池技術不斷發展 鋰電池已經成為主角在純電動卡車上另外一個重要的部件就是電池,對於純電動卡車來說,電池就是保證源源不斷的動力的根源,因此純電動卡車對電池的基本要求大概可以總結為一下幾個方面:1、電池的可靠性達到車用需求;2、電池使用壽命長,深度放電時循環次數達到車用要求;3、充電時間短、蓄電池尺寸和質量小、環境適應性強;4、電池在使用過程中單體電池健康狀態變化一致,不影響整體性能;5、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高、不存在環境污染問題、成本低。通過以上的幾點要求我們可以看出純電動卡車對電池自身的要求也比較高,特別是電池的重量和尺寸上更是要求盡量的輕和小。那麼又是怎麼衡量一塊電池的好壞呢,通過以下幾個技術指標就就可以判斷一塊電池的好壞。容量:在規定條件下,完全充電的蓄電池能夠提供的電量,通常用安時(A.h)表示。充電率:蓄電池充電時用安培表示的電流完全充電狀態:當蓄電池內所有可利用的活性物質都已轉變成完全充電的狀態。過充電:完全充電後仍延續的充電。急充電:通常是以高倍率短時間的一種部分充電。涓流充電:為補償自放電,使蓄電池保持在近似完全充電狀態的連續小電流充電。熱失控:在恆壓充電期間發生的一種臨界狀態。此時,蓄電池的電流及溫度發生一種累積的互相增強的作用並逐漸增強導致蓄電池的損壞。開路電壓:開路時,蓄電池正、負極間的電位差。負載電壓:蓄電池輸出電流時端子間的電壓。終止電壓:認為放電終止時的規定電壓。目前電池技術不斷的發展,車用電池已經從普通的鉛酸電池發展到了燃料電池,但是目前在純電動卡車上用的最多的電池是鋰電池,鋰離子電池是一種充電電池,它主要依靠鋰離子在正極和負極之間移動來工作。一般採用含有鋰元素的材料作為電極的電池,是現代高性能電池的代表。鋰電池目前在汽車行業里應用最為廣泛,發展前景廣闊,未來電池發展可能在鋰電池上突破;主要有鈷酸鋰、錳酸鋰、磷酸鐵鋰及三元材料電池。鋰電池主要優勢如下:單體電池工作電壓高達3.7V,是鎳鎘電池,鎳氫電池的3倍,鉛酸電池的近2倍。重量輕,比能量大,高達150Wh/Kg,是鎳氫電池的2倍,鉛酸電池的4倍。體積小,高達到400Wh/L,體積是鉛酸電池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循環壽命長,循環次數可達1000次,使用年限可達3-5年,壽命約為鉛酸電池的兩到三倍。自放電率低,每月不到5%,無記憶效應,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充電。無污染,鋰電池中不存在有毒物質,因此被稱為綠色電池。 ● 保障車輛正常運行 控制系統是關鍵在純電動卡車中另外一個部件也是相當的重要,那就是電池管理控制系統,電動汽車電池管理系統BMS主要用於對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參數進行實時監控、故障診斷、SOC估算、行駛里程估算、短路保護、漏電監測、顯示報警,充放電模式選擇等,並通過CAN匯流排的方式與車輛集成控制器或充電機進行信息交互,保障電動汽車高效、可靠、安全運行。電控系統可以分為BMS系統和顯示系統,簡單的來說就是BMS系統主要是採集電池的數據,電池充放電狀態、電池總電壓、電池總電流,每個電池箱內電池測點溫度以及單體模塊電池電壓等。由於動力電池都是串聯使用的,所以這些參數的實時,快速,准確的測量是電池管理系統正常運行的基礎。剩餘電量估算:電池剩餘能量相當於傳統車的油量。荷電狀態(SOC)的估算是了為了讓司機及時了解系統運行狀況。實時採集充放電電流、電壓等參數,並通過相應的演算法進行剩餘電量的估計。充放電控制:根據電池的荷電狀態控制對電池的充放電,當某個參數超標如單體電池電壓過高或過低時,為保證電池組的正常使用及性能的發揮,系統將切斷繼電器,停止電池的能量供給和釋放。熱管理:實時採集每個電池箱內電池測點溫度,通過對散熱風扇的控制防止電池溫度過高。均衡控制:由於電池個體的差異以及使用狀態的不同等原因,電池在使用過程中不一致性會越來越嚴重,系統應能判斷並自動進行均衡處理。故障診斷:電動汽車電池的工作電壓一般都比較高(90V-700V),系統應監測供電短路,漏電等可能對人身和設備產生危害的狀況。電池狀況預測和報警:通過對電池參數的採集,系統具有預測電池組中單體電池性能、故障診斷和提前報警等功能,以便對電池進行維護和更換,以保證安全。信息監控:電池的主要信息在車載顯示終端進行實時顯示。參數標定:由於不同車型使用的電池類型、數量,每個電池箱容量和數量不同,因此系統應具有對車型、車輛編號、電池類型和電池模式等信息標定的功能。 純電動不僅僅是換發動機,電動車也有三大件純電動車使用電動機代替了傳統的柴/汽油發動機,以電池組代替了燃油,為電動機提供動力。其中還有一個最主要的部件就是電控系統,電控系統由電池管理系統和控制系統構成,管理電池組和控制電池的能量輸出以及調節電動機的轉速等等。經過技術的不斷發展,純電動汽車已經由簡單粗暴的更換電動機發展到擁有整車控制系統(VCU)、電池管理系統(BMS)、電動機等等。 純電動不僅僅是換發動機,電動車也有三大件純電動車使用電動機代替了傳統的柴/汽油發動機,以電池組代替了燃油,為電動機提供動力。其中還有一個最主要的部件就是電控系統,電控系統由電池管理系統和控制系統構成,管理電池組和控制電池的能量輸出以及調節電動機的轉速等等。經過技術的不斷發展,純電動汽車已經由簡單粗暴的更換電動機發展到擁有整車控制系統(VCU)、電池管理系統(BMS)、電動機等等。驅動電機是「心臟」驅動電機以車載電源為動力,驅動車輪行駛,電機將電源的電能轉化為機械能,通過傳動裝置或直接驅動車輪和工作裝置。汽車行駛的特點是頻繁地啟動、加速、減速、停車等。在低速或爬坡時需要高轉矩,在高速行駛時需要低轉矩。電機的轉速范圍應能滿足汽車從零到最大行駛速度的要求,即要求電機具有高的比功率和功率密度。 電池是能量來源在純電動汽車上另外一個重要的部件就是電池,對於純電動汽車來說,電池就是保證源源不斷的動力的根源,因此純電動汽車對電池的基本要求大概可以總結為一下幾個方面:1、電池的可靠性達到車用需求;2、電池使用壽命長,深度放電時循環次數達到車用要求;3、充電時間短、蓄電池尺寸和質量小、環境適應性強;4、電池在使用過程中單體電池健康狀態變化一致,不影響整體性能;5、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高、不存在環境污染問題、成本低。電控系統是保障車輛正常運行的關鍵電控系統是電動汽車的大腦,由各個子系統構成,每一個子系統一般由感測器、信號處理電路、電控單元、控制策略、執行機構、自診斷電路和指示燈組成。在不同類型的電動汽車上,電控系統存在一些區別,但總體來說一般都包括能量管理系統、再生制動控制系統、電機驅動控制系統、電動助力轉向控制系統以及動力總成控制系統等。各個子系統功能不是簡單的疊加,而是綜合各子系統功能來控制電動汽車。 電動車(EV)、混動車(HEV)的各種核心技術,如電池、電機、逆變器、可充電電池、充電器等 日本很厲害,尤其是電池基礎技術!電動汽車必須解決好4個方面的關鍵技術:電池技術、電機驅動及其控制技術、電動汽車整車技術以及能量管理技術。 電池是電動汽車的動力源泉,也是一直制約電動汽車發展的關鍵因素。電動汽車用電池的主要性能指標是比能量(E)、能量密度(Ed)、比功率(P)、循環壽命(L)和成本(C)等。要使電動汽車能與燃油汽車相競爭,關鍵就是要開發出比能量高、比功率大、使用壽命長的高效電池。電動機與驅動系統是電動汽車的關鍵部件,要使電動汽車有良好的使用性能,驅動電機應具有調速范圍寬、轉速高、啟動轉矩大、體積小、質量小、效率高且有動態制動強和能量回饋等特性。電動汽車用電動機主要有直流電動機(DCM)、感應電動機(IM)、永磁無刷電動機(PMBLM)和開關磁阻電動機(SRM)4類。能量管理系統是電動汽車的智能核心。一輛設計優良的電動汽車,除了有良好的機械性能、電驅動性能、選擇適當的能量源(即電池)外,還應該有一套協調各個功能部分工作的能量管理系統,它的作用是檢測單個電池或電池組的荷電狀態,並根據各種感測信息,包括力、加減速命令、行駛路況、蓄電池工況、環境溫度等,合理地調配和使用有限的車載能量;它還能夠根據電池組的使用情況和充放電歷史選擇最佳充電方式,以盡可能延長電池的壽命。 純電動車和普通的柴油、汽油發動機的車相比,最直接和簡單的區別就是發動機不一樣,純電動使用電動機代替了傳統的柴油/汽油發動機,以電池組代替了燃油,為電動機提供動力。其中還有一個最主要的部件就是電控系統,電控系統由電池管理系統和控制系統構成,管理電池組和控制電池的能量的輸出以及調節電動機的轉速等等。 電動車(EV)、混動車(HEV)的各種核心技術,如電池、電機、逆變器、可充電電池、充電器等 日本很厲害,尤其是電池基礎技術!AutoCTO汽車學院總結,發展電動汽車必須解決好4個方面的關鍵技術:電池技術、電機驅動及其控制技術、電動汽車整車技術以及能量管理技術。 電池是電動汽車的動力源泉,也是一直制約電動汽車發展的關鍵因素。電動汽車用電池的主要性能指標是比能量(E)、能量密度(Ed)、比功率(P)、循環壽命(L)和成本(C)等。要使電動汽車能與燃油汽車相競爭,關鍵就是要開發出比能量高、比功率大、使用壽命長的高效電池。電動機與驅動系統是電動汽車的關鍵部件,要使電動汽車有良好的使用性能,驅動電機應具有調速范圍寬、轉速高、啟動轉矩大、體積小、質量小、效率高且有動態制動強和能量回饋等特性。電動汽車用電動機主要有直流電動機(DCM)、感應電動機(IM)、永磁無刷電動機(PMBLM)和開關磁阻電動機(SRM)4類。能量管理系統是電動汽車的智能核心。一輛設計優良的電動汽車,除了有良好的機械性能、電驅動性能、選擇適當的能量源(即電池)外,還應該有一套協調各個功能部分工作的能量管理系統,它的作用是檢測單個電池或電池組的荷電狀態,並根據各種感測信息,包括力、加減速命令、行駛路況、蓄電池工況、環境溫度等,合理地調配和使用有限的車載能量;它還能夠根據電池組的使用情況和充放電歷史選擇最佳充電方式,以盡可能延長電池的壽命。 純電動最直接和簡單的區別就是發動機不一樣,所以一般認為純電動汽車的三大核心部件是電動機、電池和電控系統,其中最關鍵的是電池。 純電動車使用電動機代替了傳統的柴/汽油發動機,以電池組代替了燃油,為電動機提供動力。其中還有一個最主要的部件就是電控系統,電控系統由電池管理系統和控制系統構成,管理電池組和控制電池的能量輸出以及調節電動機的轉速等等。經過技術的不斷發展,純電動汽車已經由簡單粗暴的更換電動機發展到擁有整車控制系統(VCU)、電池管理系統(BMS)、電動機等等。 @2019
F. 新能源汽車電驅系統是怎麼
現代電動汽車電驅動系統主要由四大部分組成:驅動電機、變速器、功率變換器和控制器。驅動電機是電氣驅動系統的核心,其性能和效率直接影響電動汽車的性能。驅動電機和變速器的尺寸、重量也會影響到汽車的整體效率。功率變換器和控制器則對電動汽車的安全可靠運行有很大關系。純電動汽車驅動電機,電力驅動系統類型按電力驅動系統的組成和布置形式不同,純電動汽車分為機械傳動型、無變速器型、無差速器型和電動輪型四種類型。
機械傳動型純電動汽車
由發動機前置後輪驅動的燃油汽車發展而來,保留了內燃機汽車的傳動系統,只是把內燃機換成了電動機。這種結構可以提高純電動汽車的起動轉矩及低速時的後備功率,對驅動電動機要求低,可選擇功率較小的電動機。 無變速器型純電動汽車驅動系統的最大特點是取消了離合器和變速器,採用固定速比減速器,通過電動機的控制實現變速功能。這種結構的優點是機構傳動裝置的質量較輕、體積較小,但對電動機的要求較高,不僅要求有較高的起動轉矩,而且要求有較大的後備功率,以保證純電動汽車的起步、爬坡、加速等動力性能。 無差速器型純電動汽車結構採用兩個電動機,通過固定速比減速器分別驅動兩個車輪,每個電動機的轉速可以獨立調節。當汽車轉向時,由電子控制系統實現電子差速,因此,電動機控制系統比較復雜。電動輪型純電動汽車將電動機直接裝在驅動輪內(也稱為輪轂電動機),可進一步縮短電動機到驅動車輪之間的動力傳遞路徑,但需要增設減速比較大的行星齒輪減速器,以便將電動機轉速降低到理想的車輪轉速。這種結構對控制系統控制精度和可靠性的要求較高。電力驅動系統特性 能量轉換效率高無污染、零排放、對環境友好靈活方便控制工作狀態系統工作狀態不會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總體重量不變無雜訊,對環境沒有影響安全性好何為電動汽車三合一電驅系統技術? 電動汽車三合一電驅系統技術是指將電控、電機和減速器集成為一體的技術,隨著電動汽車技術的不斷演進,集成化設計將無可爭辯地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目前市面上比較前列的電動驅動系統 GKN吉凱恩(納鐵福)在不需要純電動或混合動力驅動時,可以通過一個集成的切斷裝置將電動機從傳動系統中斷開,該裝置採用了機電驅動離合器。GKN還對齒輪和軸承布置進行了優化,實現更高的效率、更好地NVH性能和耐久性。 博世Bosch博世Bosch新動力系統e-axle電動軸,使電動軸驅動可提供更佳的續航力。博世BOSCH電驅動橋特點:高度集成化、簡化冷卻管路和功率驅動線纜、平台化設計靈活適配不同車型。 ZF三合一電驅系統采埃孚(ZF)研發的適用於小型和中型轎車的電動車驅動產品,能很好的適應未來的城市交通狀況。利用多面壓合連接技術來實現鋁制推力桿與鋼制橫結構的鏈接,具備電能轉化效率高和性能優異的特點。
G. 智能小車是怎麼自動轉彎的用什麼裝置
通過地磁進行智能系統導航控制的方法,通過地磁感測器獲得智能系統的行駛狀態,並對地磁導航角進行誤差校正。
無人駕駛採用人工智慧演算法來完成轉向任務,簡而言之,無人駕駛汽車就是不斷的學習和模仿人們的開車姿勢從而達到自主開車的目的。人們在開車時,面對不同大小的彎道,人們總是可以憑借經驗來轉動方向盤從而通過彎道,而對於無人駕駛汽車來說,我們會定義一個成本函數,用於確定對於待達成的特定轉向率的成本,成本函數可以包括一個或者多個個體成本函數,用於計算一個或者多個個體。
而無人駕駛汽車學習的目的,就是使得它的轉向率盡可能地接近於人類的水平,也即使得這個成本函數盡可能的小。如上圖所示,感測器系統依舊用於採集車輛的各種狀態信息,控制系統則用於控制車輛狀態。
針對於不同的路況,決策模塊決定了如何通過這些不同的路況,決策模塊可以根據諸如駕駛或者交通規則來做出此類決定,這些規則就存儲在永久性存儲裝置中。有了這些硬體和軟體的基礎,無人駕駛車輛就可以完成轉向任務了。
如上如所示是用於操作自動駕駛車輛的轉向的過程,通過軟體以及硬體的組合來完成這個流程。
首先,處理邏輯確定用於自動駕駛車輛的若干轉向率候選選項,這里用到了多個成本函數,以便於計算轉向率對於自動駕駛車輛的不同影響。
其次,通過不同的成本函數來確定控制轉向率的總成本,在候選轉向率的選項中選擇具有最低總成本的轉向率作為自動駕駛車輛的轉向率。
最後,通過目標轉向率生成轉向控制命令用於控制無人駕駛車輛的方向盤,這里需要軟體和硬體的配合,才能完成一次車輛的正確轉彎。
指被配置為處於自動駕駛模式下的車輛,這種車輛在極少或者沒有駕駛員干預的情況下通過導航來行駛。尤其是在面對各種彎道時,更加要求車輛能夠及時、迅速的拐彎,這就對於無人駕駛車輛的轉彎系統提出了很大的要求。
其實早在17年的5月24日,網路就申請了一項名為「動態調整自動駕駛汽車的轉向率的方法」的發明專利(申請號為:201780003089 .9),申請人為網路(美國)有限責任公司。
H. 電動汽車傳動裝置的作用是什麼
傳動裝置電動汽車傳動裝置的作用是將電動機的驅動轉矩傳給汽車的驅動軸,當採用電動輪驅動時,傳動裝置的多數部件常常可以忽略。因為電動機可以帶負載啟動,所以電動汽車上無需傳統內燃機汽車的離合器
I. 新能源汽車傳動原理
隨著時代的發展,新能源汽車漸漸的進入了我們的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電動汽車又將會成為未來新能源的最終解決方案。毫無疑問,電動汽車最大的優勢便是無排放污染。其次電動汽車還具有噪音低,結構簡單,使用維修方便等特點。那麼新能源汽車原理是什麼呢?
新能源汽車原理是什麼——電動汽車的心臟:電動機
新能源汽車原理是什麼——電動汽車的心臟:電動機
純電動汽車是完全用電動機來取代發動機驅動的,不少人認為電動機的動力沒有發動機好,然而在先進的交流電機的驅動下,現代電動汽車的動力性甚至遠遠超過了不少大排量內燃機。
電動機可以在相當寬廣的速度范圍內高效地產生轉矩,這意味著電動車甚至只需要單級減速齒輪就可以驅動車輛。
事實上,電動機驅動與發動機相比有兩大技術優勢:首先,發動機能高效產生轉矩時的轉速被限制在一個較窄的范圍內(即經濟運行區),因此需要變速器適應這一特性。而電動機可以在相當寬廣的速度范圍內高效地產生轉矩,這意味著電動車甚至只需要單級減速齒輪就可以驅動車輛。其次,由於高度電氣化的控制系統引入,電動機實現動力輸出的快速響應能力遠高於發動機,這意味著電動機的響應比發動機更加靈敏。
新能源汽車原理是什麼——電動車的「油箱」:電池組
新能源汽車原理是什麼——電動車的「油箱」:電池組
制約電動汽車發展的主要問題還是集中於電池成本較高,充電時間長,續駛里程較短。近年來,不少汽車公司和研究機構的最新研究正在逐漸彌補電動汽車的這些先天缺陷。目前鎳氫電池和鋰電池為不少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所使用,其中鎳氫電池可快速充電,循環壽命長,同時它不存在重金屬污染,也被稱為「綠色電池」,但是比能量沒有鋰電池高。鋰電池有很多種類,例如鋰離子電池、鋰熔鹽電池、鋰聚合物電池,其具備較高的能量密度,等比功率大、比能量高,非常適合作為電動車車載電池。近年來,鋰電池的研究使其在壽命和穩定性方面有大幅提升,因此鋰電池是未來電動車的主力電池類型。
新能源汽車原理是什麼——電動車的神經中樞:電控系統
新能源汽車原理是什麼——電動車的神經中樞:電控系統
電力驅動控制系統是電動車的神經中樞,它將電動機,電池和其他輔助系統互為連接並且加以控制。電力驅動控制系統按工作原理可劃分為車載電源模塊、電力驅動主模塊和輔助模塊三大部分。
電力驅動主模塊主要由中央控制單元、驅動控制器、電動機、機械傳動裝置等組成。
中央控
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謝謝!
J. 用於未來智能汽車的創新驅動方案
開發用於未來智能汽車的蓄電池電驅動系統的最大挑戰在於針對高效率、低成本以及高舒適性等方面具有競爭力的目標尋找到一個折中方案。為了解決上述目標沖突,德國Darmstedt理工大學在名為「雙電驅動裝置」(TDT)的研究項目中開發出了一種創新的電動和混合動力系統,在「帶有增程器的雙電驅動裝置」(DE-REX)項目成果的基礎上成功地顯示出了這種動力總成系統的潛力。1雙電驅動裝置當前基於動力總成系統的基本型式又提出了一種帶有各自的子變速傳動機構(TG)並與數個電機(EM)實現集成布置的設計理念,其中基於簡單變速器技術的功能系統可集成高效的多檔變速器,在此類結構型式中電機也被用於實現例如同步和傳遞牽引力等變速器功能。同時,這種模塊化的雙電驅動裝置(TDT)模式能被轉化成一系列動力總成系統,其不僅包括純電動車(BEV),而且也包括環境污染較低且適合長途行駛的混合動力車。此外,這種模式的混合動力總成系統方案還採用了一種被稱之為「增程器專用變速器」(DRT)的特殊設計理念。在「帶有增程器的雙電驅動裝置」(DE-REX)項目中已構建了一種混合動力結構型式方案,以此能彰顯出行駛舒適性和效率方面的潛力以及評估成本的潛力。2DE-REX動力總成系統圖1示出了DE-REX動力總成系統架構示意圖,其由兩個同軸布置的子變速傳動機構(TG1和TG2)組成,輸入軸能通過由控制機構操縱的爪齒離合器與變速器輸出軸連接,而內燃機則能被並聯或串聯到現有的TG2上。裝配了兩套DE-REX動力總成系統:一套用於試驗台運行,另外還用於效率試驗;另一套被集成到一輛演示車上,用於檔位變換和運行模式變換試驗以及舒適性評價。3換檔舒適性評價多檔變速器用於電動車是以其舒適的換檔過程為基礎的。為了研究在DE-REX車輛上的舒適性,不僅在電動車上而且在混合動力車進行了檔位變換和運行模式變換試驗,並按照客觀和主觀標准進行評價。按照VDI(德國工程師協會)-2057規程,應用「振動計量值」(VDV)作為客觀標准來評價換檔過程期間發生的振動。圖2示出了DE-REX車輛在部分負荷工況下進行電動換檔的試驗結果。操作開始時電機1(EM1)以第一檔驅動車輛,當需要使檔位轉換到電機2(EM2)第二檔時,EM2的轉速就被調節到第二檔的額定轉速,最後爪齒離合器結合,扭矩就從EM1疊化到EM2,TG1第一檔脫開,換檔過程就此結束,EM1最終減速至停機狀態。所得到的加速度曲線形狀表明其並無顯著的振動現象,並可得到較低的振動計量值(VDV=0.089m/s1.75)。為了評估即使在負荷較高時純電動車換至高檔的換檔舒適性,對不同加速踏板位置(APP)實施換檔過程,分別計算VDV,通過傳統車輛換高檔的分布帶來比較試驗結果。正如圖3所表明的那樣,直至70%加速踏板位置時DE-REX車輛的換檔舒適性都高於自動變速箱(AT)和雙離合器變速箱(DCT),甚至在更大的加速踏板位置時由於其換檔舒適性指標仍處於AT和DCT的分布帶中,而處於更大的加速踏板位置時VDV增大則歸因於換檔過程中牽引力的降低,因為在換檔過程期間僅配備有一個電機驅動車輛,因而在高負荷時牽引力能實現充分傳遞。在下一步開發中將對電機在短時間內進行超負荷試驗,即使在全負荷時也能進一步提高換檔舒適性。為了根據VDV評估驗證其換檔舒適性,邀請了23位動力總成系統專家作為同車乘客來參與行駛試驗。在經歷了較低和較高功率需求情況下的數次電動行駛換檔過程後,請受試者按照事先規定的說法評價主觀的感覺,如圖4中示出了結果摘要。動力總成系統專家的主觀感覺驗證了尤其是在部分負荷行駛時的高換檔舒適性,此時通常感覺不到明顯的換檔過程,即使是長期以來對高負荷換檔過程有著細膩感受的乘客也會對此持稱贊態度。綜合試驗結果表明,TDT動力總成系統的換檔過程是較為舒適的,因此運行策略能在動力總成系統效率最佳的基礎上選擇最佳的運行模式而不會受到換檔舒適性的限制。4電驅動總成系統效率的試驗研究以TDT為基礎的動力總成系統效率的提高歸因於使用多檔變速器與多個電機的結合:(1)多電機型式能使用可根據負荷換檔的多檔變速器而不會引起附加功率損失的摩擦轉換器件;(2)多檔變速器型式解決了起步扭矩與車輛最高車速之間的目標沖突,因而與固定檔電驅動總成系統相比可降低所要安裝的系統電功率,因此能提高負荷率,從而隨之提高電機效率;(3)多電機型式能使單個電機停止工作,而繼續工作的電機由於避免在部分負荷工況下運行而提高整機效率;(4)此外,還能使用多檔多電機動力總成系統,從而使智能運行策略能實現最佳效率下的行駛要求。在DE-REX驅動及其考慮要替代者的試驗台測試基礎上,對採用自動手動變速箱(AMT)技術的多檔多電機的節電潛力與採用一個電機的固定檔動力總成系統(BEV-1GR,1檔傳動比純電動車)進行比較試驗。比較結果示於圖5,從現有技術的固定檔動力總成系統(1個電機,DE-REX標定到171kW,1檔傳動比(GR),)開始直至TDT模式(2個電機,每個48kW,2×2檔傳動比)採用最小起步扭矩(>2500N·m)和所需的最高車速(180km/h)。試驗結果表明,採用現有技術的電能消耗量為16.5kW·h/100km是最有效的。為了充分發揮總效率優勢,如下介紹一種採用降低系統電功率和固定檔變速器的方案(1個電機,DE-REX電機被標定到96kW,一檔傳動比),雖然採用這種方案通常會使起步扭矩達不到要求,但還是表明TDT效率潛力的重要份額(8.3%)歸因於更低的系統電功率。不過為了使減小的系統電功率能滿足相關要求,至少需設置兩個檔位,而相應的多檔AMT動力總成系統(1個電機,96kW,兩檔傳動比)通過智能選擇檔位使得能量消耗進一步降低1.5%,當然換檔時需切斷牽引力。為了確保較高的換檔舒適性,使用了典型的按負荷換檔的器件,但是這會對變速器損失和成本產生顯著的影響。這種TDT型式(2個電機,2×48kW,2×2檔傳動比)提供了一種可滿足舒適性要求的替代解決方案,而且還通過附加的運行模式以獲得附加的節能潛力,從而相比固定檔純電動車可總共獲得約10.7%的節能效果。為此,在WLTG試驗循環運行期間,智能DE-REX運行策略總會優先選擇效率最高的行駛模式:對於低負荷和低車速階段電機1第一檔提供最高的效率,而在高車速時電機2第二檔則呈現出一定優勢,僅在WLTC循環的行駛時間內才使用兩個電機一起驅動。試驗台試驗結果證實了TDT模式提高效率的潛力大,其為未來的電驅動系統提供了一種舒適智能的解決方案,而且TDT還在系統層面提供了降低成本的潛力。5動力總成系統成本評估為了對成本進行比較評價,必須在考慮所有組成部分的情況下評價總系統成本:盡管必需配備有2個電機和1個多檔變速器,但是系統電功率將有所降低,同時要提高效率,從而對於所必需的電動行駛里程能減小蓄電池尺寸和降低成本。特別是為了滿足較長行駛里程的技術要求,混合動力TDT模式通過平行的增程器運行提供了一種有利於降低成本的解決方案。大部分行駛里程是電動行駛模式,僅有極少的行駛里程使用混合動力模式。與當今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不同,混合動力TDT方案被設計成始終以高效率實現電動行駛,而且沒有單純附加的電氣化。圖6示出了以適合於長里程行駛的固定檔BEV方案為比較基準的成本估價。純電動TDT在系統層面上能獲得約9%的成本優勢,混合動力DE-REX的成本位於BEV與PHEV之間,與PHEV相比,由於降低了變速器的機械復雜程度從而具有附加的降低成本潛力,因此在本研究項目中採用DE-REX達到了最低的總成本(BEV-1GR成本的81%),通過考慮應用基於電動和混合動力總成系列模塊化型式減小尺寸的效應期望可進一步降低成本。6結語和展望DE-REX研究項目成功地驗證了TDT模式概念,試驗台上的試驗研究結果證實了其降低電能需求的潛力,其提高效率的潛力基於採用兩個電機的多檔變速器模式,同時為了使用戶接受其較高的換檔舒適性,而客觀的VDV標准和獨立專家的主觀評價證實了其高換檔舒適性。系統的總成本評估表明,與採用現有技術的BEV和PHEV相比,TDT模式具有降低成本的潛力。總之,TDT能為未來的環保通用型混合動力電動車(UHEV)提供創新的增程器專用變速器(DRT)方案。下一步將開發下一代TDT:「雙驅動變速器4倍長行駛里程」(Two-DriveTransmission4Long-Range,DE4LoRa)。這種DE4LoRa動力總成系統既能進一步提高效率,又能降低系統復雜性和成本。下載提取碼:r7nj【德】A.VIEHMANN等【翻譯】范明強【編輯】伍賽特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