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反常規的比例設計創意裝置

反常規的比例設計創意裝置

發布時間:2022-10-30 21:19:40

① 界面設計哪裡好,一個App的界面設計流程是怎麼產生的

當我們打開一個APP時,從視覺層面分析,影響用戶對APP整體感官體驗的元素主要有:圖片、文字、色彩、圖標、留白等。

圖片的合理運用、清晰的信息層級、舒適的色彩搭配都將會提高整個APP的美感,從而為整個的產品體驗加分。

一個成功的產品,視覺層面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作為一個合格的UI設計師,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其中的一部分做到極致。

下面我們通過圖片、文字、色彩、圖標、留白這幾個維度來解剖APP設計,發現那些微妙的細節。只需要比別人多提高1px的細節,你的APP設計就會更精緻。

目錄

1、圖片,如同一個人的衣著品味;
2、文字,我只想知道重點在那裡;
3、色彩,如何成為「色」計師;
4、圖標,從會畫到畫好之間有多遠;
5、留白,我只想要足夠的空間。

正文

1、圖片,如同一個人的衣著品味

圖片在APP中是非常常見的,圖片的展現形式和圖片的質量都影響著用戶對產品的感官體驗。

圖片的定位就如同一個人的衣著品味,不同的穿衣風格會使別人對你作出不同的判斷,為你打上不同社會屬性的標簽。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在APP設計中需要注意的關鍵點,將會從圖片比例、一致性、圖片質量與真實性等方面進行分析。

1.1、圖片比例有什麼講究?

不同比例的圖片所傳達的信息主體不盡相同,根據產品屬性我們會選擇與之相符的圖片比例進行整體的框架布局。

通過體驗一些主流的APP,我們會發現一些比較常用的圖片比例,如 1:1、4:3、16:9、16:10等等;

也會發現一些打破常規比例的設計,我們需要分析它們的性格,結合自身產品的特點,才能在自己的APP設計中合理的加以運用。

1:1 強調主體的存在感

1:1的圖片比例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設計比例,利用此長寬比更容易將構圖歸整得簡單,突出主體的存在感。

常用於產品展示、頭像、特寫展示等場景,在電商類APP中尤為常見。

4:3 圖像緊湊、更易構圖

4:3的圖片比例可以使圖像更緊湊,更易構圖,方便設計師發揮。由於手機屏幕容量較小,作為全屏展示時,該比例在App設計布局上面佔用空間較大。

16:9 電影場景般的效果
16:9的圖片比例可以呈現電影場景般的效果,多用於橫向構圖,是應用非常廣泛的尺寸比例之一,能給用戶一種視野開闊的體驗。

在很多影視娛樂類APP設計中運用廣泛,如騰訊視頻、網易雲音樂等。

16:10 擁抱黃金比例
黃金比例就像金字塔上的明珠,越接近她越有魅力,反之會魅力減弱,16:10的圖片比例最為接近。

設計沒有絕對的標准,我們可以遵循一些優秀的經驗規則,但是也要敢於突破規則,嘗試更多的可能性。

X:≤Y 瀑布流設計
X:≤Y代表寬度固定,高度在最大值之間自定義的瀑布流設計,在一些用於用戶沒有很明確的目的,只是喜歡獲取盡量多的信息的情況下採用這種設計方式。

X:≤Y的圖片比例要注意高度的控制,不要超出屏幕可顯示區域的范圍,如花瓣網在750x1334px的設計中高度最大值為:848 px。

以上列舉的僅為部分常用比例的分析與說明,還有更多的比例這里就不一一演示,分享的目的是讓大家養成分析的習慣,結合自身產品特點選擇適合的圖片比例。

圖片比例選擇方式:
a. 以商品展示效果為准,選擇能夠充分表現商品特點的圖片展示比例;
b. 以產品氣質為准,選擇符合產品內容氣質的圖片展示比例;
c. 結合產品特點選擇合適的常用比例;
d. 根據版面布局靈活的自定義特殊的比例值;
e. 分析→打破→創新,創造出符合某種規律或者美學概念的比例值。

1.2、圖片比例的一致性
當我們結合產品特點確定合適的圖片展示比例以後,需要針對整體的布局與圖片分布情況,規范出那些布局可以採用相同的圖片展示比例。

在保障視覺效果與交互形式的情況下,相同的主體,在不同的頁面中最好採用相同的比例呈現,這樣的好處不僅可以保持視覺表達的一致性,也能給後期運營維護帶來便利。

1.3、提高圖片的質量
越來越多的產品對圖片質量開始加以重視,比如網易嚴選對產品圖片的拍攝與處理都有嚴格的規范,目的就是為了提升產品氣質和在用戶心中的印象。

我們在設計的時候更要以最佳的圖片來烘托我們的設計稿,圖片的質量影響著整個界面的格調。

很多夥伴兒會覺得圖片都是後期運營上傳的,我設計稿做得再精美最終也是沒用的。對於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這樣的:

a. 最佳的設計輸出是設計師專業的體現;
b. 把最好的效果呈現給決策者,增加他對你設計能力的印象;
c. 通過制定運營視覺規范來把控圖片質量,是可以嚴格把控你對圖片的視覺追求;
d. 你的態度會給你帶來好運。

1.4、圖片的真實還原

雖然前面提到圖片質量的重要性,但是我們不能為了視覺效果選擇一些與主題無關的配圖,這樣也會給決策者一種誤導。

我們可以提高配圖的質量,但是需要保證圖片的真實還原,這樣才能讓你的設計作品更加真實合理。

在一些本土的產品設計中,對於國外圖片素材的運用,需要謹慎對待。如案例中的模特形象,文案信息的傳達更加偏向於國內的場景,

如果運用一張國外的模特素材也許逼格更高,可是卻無法真實的還原產品場景,會給決策者傳達一種錯誤的認知。

2、文字,我只想知道重點在那裡

文字設計的層次感決定了信息的高效傳達,通過對文字信息的層次處理可以有效的幫助用戶獲取信息,提高用戶對產品的操作效率。

2.1、對文字信息進行層級區分
當我們拿到交互原型或者別的需求文檔時,我們需要對文字的信息層級進行有效的區分,這樣才能讓用戶快速的獲取和理解信息傳達的內容。

文字信息可以簡單劃分為重要信息、次要信息、輔助信息等。在進行文字排版時,需要明確的梳理好信息之間的層級關系,提高用戶對產品的整體體驗。

通過對字體大小、顏色、留白、層級劃分等處理,把相同屬性的信息歸類設計,讓整個信息排列主次分明,層級清晰。

設計師在對文字進行視覺表現時,為了達到整體界面的視覺平衡也需要減少對文字樣式的運用,不可為了突出文字信息而採用過多的表現樣式。

2.2、預估好信息呈現的最大值
當我們在進行界面設計時,初級設計師往往會忽略文字信息的最大值,只是按照自己的習慣進行完美的布局。

最終進入到測試環節時才發現為什麼比自己預期的字數多出這么多信息,此時就會出現返工的情況,給整體的產品開發進度帶來風險。

作為一名合格的UI設計師,我們需要預估好信息呈現的最大值,而不是取最小值或者隨意進行設計,這樣將會在執行的過程中遇到更多不可控的風險。

2.3、善於利用提示符進行設計

在一些會出現大篇幅文字信息的界面設計中,為了提高用戶對信息的獲取效率,我們會根據整體視覺效果選擇合適的提示符進行設計。

很多初級設計師會過於遵循交互原型,往往對大篇幅文字的處理過於隨意,只做著交互原型的美化,缺乏對用戶體驗的主動性。

在進行產品交互設計時,有時候產品或者交互無法站在視覺的角度進行信息的梳理和布局,我們需要利用自己的專業來優化你覺得可以更好的地方,也能為你在整個產品環節中樹立專業性。

關於提示符的設計表現形式主要有數字、字母、圖形、色塊等等,只要能有效的區分信息層級即可。

3、色彩,如何成為「色」計師

色彩給人的感受是最直觀的,不同性格的配色傳達不同的情感。關於配色有一些方法可尋,但是也存在一定的感性判斷。

作為視覺設計師,我們需要學習理性的方法技巧,也要不斷欣賞優秀的作品,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

3.1、色彩基礎知識
色彩分為無彩色系和有彩色系,無彩色系是指白色、黑色、各種深淺不同的灰色;有彩色系是指紅、橙、黃、綠、青、藍、紫等顏色。

關於色彩的更多理論知識這里不做展開,大家自行腦補色相、純度、明度、對比、性格等等方面的理論知識。

3.2、建立色彩庫
作為初級設計師我們對配色的把控不是很穩定,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們需要通過一些理性的方式建立大量的色彩庫,應對不同的需求。

下面列舉部分個人比較常用的方式供大家參考,色彩收集的方法有很多,我們只需要掌握幾個比較適合自己的即可,只要養成習慣並長期堅持,哪怕只運用一種方式,也是收獲頗豐的。

a. 通過各類APP採集色彩

體驗不同領域的APP,建立不同領域對APP色彩組合的選擇,為後期項目設計奠定基礎。根據主色進行分類,

如紅色系列:網易雲音樂、京東、網易嚴選、網易考拉等等;也可以根據產品氣質分類,如文藝、時尚、科技、可愛等等。

b. 通過Dribbble採集色彩
在Dribbble上面,每一幅作品右側都有該作品的配色文件,發現優秀的作品要養成這種採集配色文件的習慣。

c. 通過攝影作品採集色彩
通過優秀的攝影作品採集色彩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採集方式:
Photoshop打開圖片 → 存儲為Web所用格式→ 選擇GIF格式 → 顏色選擇 8 → 顏色表中雙擊色塊 → 拾色器

d. 通過馬賽克採集色彩
藉助Photoshop濾鏡將圖片進行馬賽克處理,可以得到優秀作品或者攝影圖片的配色組合,特別適合採集同色系的配色。

採集方式:
Photoshop打開圖片 → 濾鏡 → 像素化→ 馬賽克 → 設置單元格大小

e. 從電影中採集色彩
相信大家都喜歡看大片,這部片子之所以能得到大家的追捧,必定有太多值得大家學習的元素。

作為神經敏感的設計師群體,那些刺激到我們神經元的優秀影片場景總是不能錯過的。

3.3、提高審美,增強感性判斷力

配色能力雖然可以通過一些理性的方法提高,但是也存在一定的感性判斷。配色中細微的差異往往都是感性的判斷。

我們需要不斷的欣賞攝影、繪畫、設計作品等等,綜合的提高自身的審美,才能不斷增強感性的判斷力。

作為UI設計師,你不能只關注界面設計,你可以看平面作品、攝影繪畫、影視動效,體驗手工藝製作、運動娛樂、細心的體驗生活中的每一次變化。

3.4、養成分析的習慣
要想擁有良好的配色能力,積累的過程是很重要的。當我們看到優秀的作品,要分析配色之間的對比關系、顏色在色環上的位置關系、HSB數值的關系等等。

只有不斷的分析和總結才能逐步形式自己的思維方式,提高不同配色的把控能力。

分析的習慣不只是運用在色彩上面,對於版面布局、文字信息的處理、icon設計風格、間距留白等等方面都需要不斷的進行分析總結,掌握優秀作品的規則才能形成自我的標准習慣。

4、圖標,從會畫到畫好之間有多遠

圖標是APP設計中的點睛之筆,既能輔助文字信息的傳達,也能作為信息載體被高效的識別。圖標也有一定的界面裝飾作用,提高界面整體的美觀度。

很多初級設計師都會忽略圖標的重要性,也養成去素材網站下載復用的習慣,當這樣的習慣養成後便會逐步喪失自己動手的驅動力,什麼元素都希望能找到素材下載,工作數年之後很快就遇到了自己的瓶頸期。

設計師對圖標設計的態度與把控能力,將會是拉開你與其他設計師差距的因素之一。

圖標設計有下載復用 → 動手設計 → 規范設計 → 融入品牌基因等幾個階段,你現在屬於哪個階段呢?

4.1、下載復用

下載復用是很多初入行業的設計師習慣的工作方式之一,由於自身對軟體技法、設計技巧、創意能力等方面的不足,無法從創意到標准制圖完成一個合格的圖標設計。

缺點:圖標設計風格與細節處理都完全不統一,這樣的習慣一旦養成就會逐步喪失自己的動手能力。

4.2、動手設計
對於大部分有設計追求的設計師,都會意識到圖標設計的重要性,也會結合產品特點繪制統一風格的圖標。

注意事項:圖標設計風格有:線性圖標、填充圖標、面型圖標、扁平圖標、手繪風格圖標和擬物圖標等。

無論我們選擇何種表現形式,在進行設計的時候都要保持風格的統一性,由於圖標的體量不同,相同尺寸下不同體量的圖標視覺平衡不盡相同,例如相同尺寸的正方形會比圓形顯大。

因此,我們需要根據圖標的體量對其大小做出相應的調整。

4.3、規范設計
當設計師養成自己動手的習慣以後,恭喜你已經進步了,保持這樣的習慣。隨著軟體技法的成熟我們需要嚴格控制自己的隨性,運用標準的規范進行圖標設計。

在標准設計的基礎上面我們可以發揮自己的創意,也不一定要局限在標准裡面,但是總體的本質需要符合設計規范。

4.4、融入品牌基因
圖標設計的差異化逐漸變得模糊,隨著很多功能的相似性,圖標的造型設計也幾乎雷同,很多對設計比較講究的產品,也開始根據自身品牌基因,進行圖標定製化。

融入品牌基因的圖標設計具有很強的品牌識別性,不僅可以形成獨有的視覺差異化,也可以增強用戶對產品的記憶。

5、留白,我只想要足夠的空間

適當的留白可以讓你的界面更有靈性,給信息之間預留更多的空間,也能更好的表達信息之間的層次感,相比擁擠的信息布局更能給人舒適的體驗。

當設計師的留白意願被產品或運營以「希望放更多內容」拒絕時,作為設計師我們可以從不同的方向試著表達自己的觀點:

a. 設計出對比稿,把產品需要的方案和你覺得完美的方案進行對比;
b. 篩選出這樣處理的優秀案例,以成功的案例說服產品接受你的方案;
c. 進行用戶測試,選擇一些目標用戶進行體驗,從用戶心聲入手設計最佳的方案;
d. 更多溝通的方法有待你去挖掘,最終的目的都是希望做出更好的產品。

設計小結

1. 不同的圖片比例反應不同的特徵,根據產品特點合理的選擇;
2. 設計中保持相同的圖片比例,不僅使視覺表達一致,也能給後期運營維護帶來便利;
3. 通過提高圖片的質量來提高設計作品的美感度,但是也要保證圖片的真實還原;
4. 文字排版需要注意信息的層次、信息容量的最大值、巧妙的運用提示符等;
5. 養成不斷建立和豐富色彩庫的習慣;
6. 提高審美,增強感性判斷力,養成分析的習慣;
7. 圖標設計經歷的幾個環節:下載復用 → 動手設計 → 規范設計 → 融入品牌基因;
8. 適當的留白可以給人更加舒適的體驗。

② 傢具設計的要點具體有哪些

傢具設計的要點具體有:
1.要符合人體工程學。
2.色彩搭配要合理。符合那個消費群體要先確定。
3.功能全面,新穎,符合現代人的需要。
4.五金材質的選用,要配合功能部件。
5.注意櫃體的材質問題。環保
6.細部處理。如緩沖件,防塵設計,減震。
7.設計的結構要合理牢固
8.損耗問題的注意,要按模數確定設計。

③ 為什麼熱水比冷水結冰快

引起熱水比冷水先結冰的原因主要是傳導、汽化、對流三者相互作用的綜合結果。
從生物作用方面來看,水要結成冰,水中需要許多結晶的中心,生物實驗發現,水中的微生物往往是「結晶中心」。
而某些微生物在熱水(水溫在100℃以下一點)中繁殖比冷水中快,這樣一來,熱水中的「結晶中心」比冷水中的多得多,加速了熱水結冰的協同作用,圍繞「結晶中心」生長出子晶,子晶是外延結晶的晶核,對流使各種取向的分子都流過子晶,依靠晶體表面的分子力,抓住合適取向的水分子,外延出分子作有序排列的許多晶粒,懸浮在水中,結晶釋放的能量通過對流放出,而各相鄰的冰粒又連結成冰,直到水全部結冰為止。

④ app界面設計要注意哪些細節問題

您好: 手機APP界面設計的重點無非就是兩個:一個是界面視覺設計,一個是考慮界面設計的用戶體驗。

⑤ 中國有多少核電站

目前,中國建成/在建的核電廠一共有18座,共有62個核電機組,其中47個機組裝料投入運行。
核電站(nuclearpowerplant)是利用核裂變(NuclearFission)反應所釋放的的能量產生電能的發電廠。目前商業運轉中的核能發電廠都是利用核裂變反應而發電。核電站一般分為兩部分:利用原子核裂變生產蒸汽的核島(包括反應堆裝置和一迴路系統)和利用蒸汽發電的常規島(包括汽輪發電機系統),使用的燃料一般是放射性重金屬:鈾、鈈。

⑥ TSR.2攻擊機的技術特點

TSR.2 的設計與美國A-5 「民團團員」艦載攻擊機極其相似,主要體現在修長的機身、串列雙座、機身兩側進氣、懸臂式上單翼、雙內埋式發動機、高大的單垂尾、常規水平尾翼等方面。
機身是鋁合金半硬殼結構,主要材料是鋁-銅合金,在氣動加熱部分採用了鋁-鋰合金,在發動機架、尾噴管等各種高熱部分則還採用了鈦合金。自前向後,飛機機身分為雷達艙、駕駛艙、電子設備艙、機身主油箱和發動機艙。
TSR.2 的航電設備都由美國北美飛機公司奧托納提克斯分公司提供,這套系統也安裝在美國A-5 攻擊機上。飛機最前方是一個小型雷達艙,內部安裝一台多普勒導航雷達。該雷達是世界上第一種地形跟蹤雷達,但作用范圍和距離都非常有限,只能在起伏不大的地形上進行導航,並在空中加油時提供空中加油機的方位數據。慣性導航系統與多普勒雷達組成轟炸-導航系統,並與飛機自動駕駛儀和測高雷達配合,可以自動控制飛機的航行、坡度、高度和速度,TSR.2 典型的進入方式是以90 米的固定高度隨地形起伏飛行,在目標上空完成投彈機動後高速脫離。
兩名飛行員被安排在在位置非常靠前的增壓串列座艙中,據說這樣的奇異布置是為了緩解在低空飛行時的震動。前座的駕駛員擁有良好的前面和側面視野,這對執行投彈任務非常有利,但後座的導航員就只能夠透過兩側的小舷窗看到有限的范圍。飛行員都配備馬丁-貝克Mk.8A 彈射座椅,通過爆炸線炸開座艙玻璃彈射出飛機。TSR.2 的座艙玻璃還鍍了一層含金化合物的防護層,用來防護可能遇到的核輻射。此外,座艙里還配備了先進的平視顯示器和移動式地圖顯示器。2 個帶可動進氣調節錐的半圓形進氣口位於機身中部兩側,在進氣口稍後的位置上還有輔助進氣口。機身腹部是一個彈艙,可以運載1到2 枚核彈,或者6 枚454公斤常規炸彈。在執行偵察任務時,可以在彈艙里攜帶一個包括側視雷達、照相機和紅外線掃描儀等設備的偵察艙。
TSR.2 的機翼是典型的切尖三角翼,後掠角為60度 。這種低展弦比的機翼有利於高速飛行,但同時也降低了飛機起降性能,所以TSR.2 在機翼的後緣布置了一組當時最有效的吹氣襟翼裝置,可以在起飛時偏轉30 度、在降落時偏轉50 度,大大增加了機翼的升力。TSR.2 外翼段的設計非常有特色,大角度下反的外翼段能增強飛機的方向穩定性,並且避免了機翼亂流干擾水平尾翼的效用。外翼下反也成為了TSR.2 的一個典型特徵。TSR.2 的機翼上沒有副翼,也沒有擾流板,滾轉動作靠水平尾翼後緣的舵面來實現。
TSR.2 的垂直尾翼與A-5 飛機的垂直尾翼簡直如出一轍,無論形狀還是結構都相差無幾,都是少見的後掠懸臂全動模式。TSR.2 的水平尾翼同樣是懸臂式全金屬全動結構,在其後緣有一對可以差動的舵面,所以水平尾翼的主要功能不僅在俯仰控制上,還可以控制飛機的滾轉。這種反常規的設計主要是因為TSR.2 的機翼外翼段下反,機冀結構和氣動效應不利於副翼布置在外翼段上。在機翼和水平尾翼之間上,還有4 塊減速板。飛機的尾部還布置了減速傘艙。TSR.2 的機身很高,也就要求很高的起落架。起落架以高強度鋼為材料,並採用低壓輪胎以適應簡易機場的起落環境,前起落架為並列雙輪向後收入機身的形式,主起落架為少有的串列雙輪形式,並向內側收入機身。和其他「高腳」飛機一樣,起落架是一個棘手的關鍵「問題部件」,從一開始起落架故障就一直困擾著TSR.2 初期的試飛工作。
TSR.2 的動力相當強勁。奧林巴斯22R Mk.320 雙轉子軸流式噴氣發動機由後來在羅爾斯· 羅伊斯公司成名的斯坦利· 胡克博士主持研製。發動機配備了可變截面尾噴口和注水加力裝置,單發正常推力為8,880 公斤,加力推力達13,885公斤。A-5 飛機裝備的J79 -GE -10 發動機在奧林巴斯發動機面前簡直是小巫見大巫,甚至米格-25 的D-31 發動機的推力也比不上奧林巴斯發動機。如此強勁的推力足以使飛機在高空進行超音速巡航飛行,全加力時又能在高空達到2.5 馬赫以上的最大平飛速度。但作為全新開發的動力裝置,奧林巴斯22R 發動機在研製期間也遇到了極大的困難,特別是在1962年12月3日,作為試驗平台的「勇士」轟炸機在地面試驗中發生爆炸。經過調查,發現是發動機渦輪葉片發生共振,導致了葉片斷裂飛出機匣,擊中其他部位所致。1964 年7 月的地面試驗中,還發生過一台奧林巴斯發動機中軸折斷的事件。

⑦ 服裝設計創意思維中的並置法,疊加法,分離法,反對法以及追蹤法分別是什麼意思

其實只是叫法不同,比如分離法應該是解構,疊加法就是常說的做加法,反對法就是反常規的做法,追蹤法應該是追尋它的靈感來源,比如一件服裝的創意來源於太極等等

⑧ 為什麼核動力航母比常規動力航母更厲害

並沒有這種說法。核動力航母適合和平時期常態部署、維持軍事存在。而常規動力航母在戰時的短期高強度部署中更強。美國現在已經提出了常規動力航母方案,以應對未來可能發生在太平洋的高強度沖突。在2022年1月,美國提出的《2045戰力規劃》中,有0~6艘「輕型艦隊航母」計劃,技術指標是常規動力、標排6-8萬噸、電磁彈射。
說核動力航母「動力充沛馬力大、載彈量更多、無需補給」的,均可判定為軍盲。因為但凡去查查美國航母的公開數據,這種謠言便不攻自破——核動力並不比常規動力輸出功率大、載彈量也沒比常規動力航母多,尼米茲級也需要核燃料加註,而且加註過程更麻煩,且航母所需的補給也不是只有燃料,核動力系統也需要大量冷卻水。
核動力航母的優勢在於:
1,清潔。 降低了艦島設備和所搭載的艦載機的維護成本、降低了艦島設備和艦載機的故障率。
2,無需排煙。因而不需要直通甲板的煙道,大大縮小了艦島體積。進而降低了甲板調度的成本、增大了飛行甲板面積、減少了甲板上方的亂流。
3,機動性強。常規航母巡航狀態下為節省燃料,通常會關閉一半鍋爐,保持大約三分之二航速。要加速到全速時,需要熱機,從15節加速到30節需要約30分鍾。而核航母可以隨時調整反應堆輸出功率,從15節加速到30節只需要2-3分鍾。
4,可部署周期長,核航母完成大修後,在半年到一年內無需回港維護。常規航母基本上半個月就得維護一次。
5,核動力屬於未來。核動力的發展前景可期,未來有可能出現體積更小、重量更輕的動力系統,且未來更先進的技術與裂變核動力技術更接近。
核動力航母的劣勢是:1,動力系統的周期性維護成本和周期性維護所需時間遠遠高於常規動力,且大修一旦開始不方便終止。核動力航母需要多次進行長達半年到一年的大修。這導致建造的核航母只有三分之一到一半能在前線部署。而常規動力航母在港內維護時更為靈活,戰時出動率更高。
2,航母報廢處理成本高
3,建造成本高
4,可維護核動力航母的船塢少。以我國為例,有能力維護大型核動力船舶的船塢只有3個,而有能力維護003這樣的8萬噸級船舶的船塢有190個。
總之,核動力航母長於威懾,常規動力航母長於作戰。

⑨ 2022款三菱歐藍德用的奕歌的發動機嗎

時隔多年,三菱歐藍德(參數| 詢價)的換代車型,終於來到了國內市場。
這次車型換代的重點,是使用上了代號4B40的1.5T發動機,並且加入了48V輕混系統,最大功率158kW、最大扭矩280牛·米。我們也在新款三菱歐藍德上市之前對它進行了體驗,地點選擇了雲南的高海拔地區。
這套動力系統給它帶來的最大改變,動力響應更好,相比於原來老款2.4L自然吸氣發動機有很強的提高;加入的48V起到的作用,有,但不是很大,大多是為了起步階段和油耗上的一絲優化。
體驗過後,我們聊聊這台換代三菱歐藍德的核心,4B40發動機,以及換代之後這台車的駕駛感受如何。
用上小排量渦輪,動力變化有多大?
這次在新歐藍德上用的1.5T發動機,設計上是基於三菱自有的4A9發動機改進而來。升級之後的4B40系列發動機的第一款機型就是4B40的1.5T發動機。而搭載該發動機的第一款車型是Eclipse Cross,國內市場的三菱奕歌。
先來說一下發動機技術特點:
1.採用了雙噴射系統,進氣歧管、氣缸蓋側面都布置了4個汽油噴嘴;
2.發動機氣缸缸徑和活塞行程均沒有改變,仍為75mm和84.8mm;
3.壓縮比也沒有做出改變,仍然是10.0:1;
4.加入48V輕混系統,讓最大功率提升到158kW、最大扭矩提升到280牛·米。
這台發動機最大的技術特徵,是採用雙噴射系統。進氣歧管上的低壓噴嘴,噴射壓力為4.5bar;位於氣缸蓋側面的是高壓噴嘴,噴射壓力為200bar。高壓直噴這套技術,能更精準的控制混合氣油氣比例,讓發動機在中高轉速區間獲得更好的動力表現;但是,在直噴燃油噴霧進入氣缸蒸發過程中會吸熱,所以在發動機冷機或者低負荷工況下,燃燒不充分的時候很容易產生積碳,這也是它的一個弊端。
發動機核心技術沒有做出太多調整,其實這種活塞行程大於氣缸缸徑的設計,側重點哈愛是在發動機低扭輸出以及追求更高的熱效率。而這款發動機的動力輸出目前屬於主流水平,甚至高於某些主流1.5T發動機的表現,而且還可以加92號汽油。
聊一下駕駛感受,雖然是在高原地區+車內四人和行李滿載的情況下,但還是能感受到這台發動機動力上的提高。這套1.5T動力系統還是足夠應對以上駕駛環境的,動力不能說爆發的特別猛,畢竟1.5T排量擺在面前,但爬坡、超車都夠用。
在高速路段駕駛時,我們採用的是常規駕駛模式,轉速的攀升比較快,輕踩油門讓發動機轉速達到2000轉左右,渦輪就會介入開始工作;節能模式下的發動機反應變得有些緩慢,轉速的攀升也變得比較慵懶。
發動機技術的可靠性和成熟度,不用擔心,已經經過了多年的市場驗證,而且在高原上使用也不必擔心動力不足,加入的渦輪已經彌補了上一代2.4L自然吸氣發動機上動力的不足。至於彎道支撐、底盤調校、四驅系統等,我們做個總結。
定位家用SUV的歐藍德,底盤仍然是主打舒適,所以避震調的會比較軟,細碎顛簸過濾很徹底,行駛非鋪裝路整體感覺也算不錯;四驅系統採用S-AWC,越野模式做了升級沒了獨立鎖止、中央差速器按鈕,而是更換了駕駛模式旋鈕,操作更直觀,整體越野能力中輕度問題不大。
動力核心改變的重點,應該看看48V輕混的調校?
發動機技術沒有太多改變,加入的48V輕混值得聊一下。首先得承認換代之後三菱歐藍德加入的48V輕混技術調校的挺好用,雖然48V放現在已經不算什麼新技術,但48V輕混合動力從理論上是一個好東西,
雖然在性能上沒有感受到起到了太大的幫助,但在起步階段的平順性有了很大的改善,尤其是在坡道、紅綠燈時候的起步階段,給我的印象比較深刻。至於對性能上的提升,可能也是高原的原因沒能很好的感受到。
動力之外的變化,更大更豪華?
新車和日產奇駿是同平台的產物,共用CMF-CD平台打造,在外觀上的設計風格也相比於現款車型更「開放」,在造型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和老款對比,你會發現新車更精緻耐看符合目前消費者的審美需求,這次三菱在設計這塊跟上來了。
雖然新歐藍德的外形保證了更前衛的造型,但也保留了遺傳下來的硬派越野SUV基因。新一代歐藍德上,你仍然能夠感覺到它是比同級別的城市SUV更粗獷,更硬朗的特徵。
新一代歐藍德的車身尺寸長寬高為4710/1862/1745mm,軸距為2706mm。相比老款有變化提升不算很大但整體上都有所調整,後排的空間上得到了進一步的優化,這點新老款比較過後能明顯感受到差別。當然,和同級別的豐田RAV4、本田CR-V來比,三菱歐藍德的尺寸有優勢。
不那麼保守的設計風格,讓這台車的外形有了顛覆性的改變;這套設計好看與否,是由你主觀因素決定的。在我看來,越野+時尚元素的組合挺吸引人的。
車內的變化也是煥然一新的,整體用料很足,大面積皮質面料包裹中控、門板、座椅等部位,還有菱形紋工藝的加入(往往都是提升視覺豪華感,但這次弄得挺好),用料和做工都屬於這個級別的中上水平。
新車用上了流行的12.3英寸全液晶儀表盤,UI簡潔、內容信息豐富且有不同的主題樣式切換,實際體驗下來使用感受中上等字體大小合適,可讀性也不錯。另外匹配的一塊液晶屏幕是10.25英寸中控屏,但只是提供了藍牙、收音機等基礎功能,倒是可以使用CarPlay、CarLife等手機互聯功能。
我們這次試駕的是高配版車型,雖然沒有公布詳細配置,但我們沒有從這台車上找到太多的輔助駕駛功能。僅有的是車道偏離預警(保持)、盲區輔助、定速巡航這些基礎且常用的功能。沒出現過度的配置堆砌,僅保留實用功能,滿足日常使用不是問題。
換代之後的歐藍德最大的提升來自於它的做工,這曾經是三菱最突出的短板,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緊湊級市場中,歐藍德第一個開始了轉變。
這幾年,三菱在國內的產品線逐漸收窄,三菱帕傑羅停產之後品牌熱度也沒有以前那麼高漲。換代之後的三菱歐藍德有著比同級別車型更好的產品力,更大的空間、更好的做工、更實用的配置,還有注重經濟性的1.5T輕混動力總成以及S-AWC系統。
要說這一代歐藍德,同級別之中特點並不是最鮮明的,但肯定是均衡性最好,且短板最不明顯的一款車型。均衡的公路和越野能力的表現,對於它在同級別車型里來講,是一個加分項。接下來我們可以期待一下,這款車上市後的市場表現。

閱讀全文

與反常規的比例設計創意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叫砂型鑄造其特點和應用如何 瀏覽:829
機械液壓保安裝置 瀏覽:272
如何通過qq查詢設備 瀏覽:92
大眾低配儀表盤怎麼顯示油耗 瀏覽:137
什麼等機械在自行車上能找到 瀏覽:716
惠州五金製品企業黃頁 瀏覽:956
中山市小欖頭燈鋁圈帶牙五金製品廠 瀏覽:671
鑄造用不銹鋼用什麼料 瀏覽:307
傳送帶設備哪個好 瀏覽:319
機械裝置可以用什麼清洗 瀏覽:74
鐵路車號自動識別裝置的價格 瀏覽:523
手機k歌要哪些器材 瀏覽:689
南方軸承質量怎麼樣 瀏覽:152
幼兒為什麼機械記憶占優勢 瀏覽:634
新裝的暖氣前兩組熱怎麼調節閥門 瀏覽:169
新奇駿後工具箱軟 瀏覽:65
燒結機柔性傳動裝置 瀏覽:277
製冷機溫度低怎麼處理 瀏覽:643
機械液壓助力如何保養 瀏覽:717
軸承如何確定自由端與固定端 瀏覽: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