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煤礦井下機械式自動隔爆裝置

煤礦井下機械式自動隔爆裝置

發布時間:2022-10-30 19:05:26

A. 煤礦井下開關的隔爆原理是什麼

煤礦井下開關的隔爆原理就是密封,將開關內部與外界徹底隔絕,發出的火花就不會點燃易燃易爆氣體了。

B. 礦用井下自動隔爆裝置與被動式隔爆棚裝置的對比!

推薦答案 我給你一個煤礦電氣設備失爆標准你看下就知道了 失爆:就是使用中的電氣設備(五小電器、纜線)失去耐爆性能和不傳爆性能 一、設備外殼: 凡屬於下列情況之一者,判定為失爆。 (一)、外殼有裂紋、開焊、嚴重變形。嚴重變形是指長度超過50 mm,同時凹、凸深度超過5 mm者。 (二)、隔爆外殼有銹皮脫落、聯鎖裝置不全、變形,起不到機械連鎖作用的,防爆面銹蝕的。 (三)、隔爆觀察窗的透明件松動、破裂或機械強度不符合規定的。 (四)、設備隔爆腔之間的隔爆結構被破壞,如隔爆型電動機內的隔爆絕緣座被去掉等情況。 (五)、改變隔爆外殼原設計安裝尺寸,導致電氣間隙或爬電距離不符合規定者。 (六)、用螺栓固定的隔爆面缺彈簧墊、螺栓或螺母;彈簧墊圈未壓平或螺栓松動;螺栓或螺孔滑扣。 (七)、隔爆接合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大於6.3(ra 值);操作桿的表面粗糙度不大於3.2(ra 值)。 (八)、隔爆面銹跡用棉紗擦後,留有銹蝕斑痕者為銹蝕,屬於失爆。 (九)、結合面上的針孔,在一平方厘米的范圍內不超過5個,且其直徑不超過0.5mm,深度不超過1 mm的隔爆面不為失爆。 (十)、對於機械傷痕深度、寬度均不超0.5mm ,其傷痕投影長度不超過相對容積結合面寬度50%,個別傷痕深度不超過1 mm,其傷痕距結合面最短無傷距離相加不大於相應容積規定的結合面寬度不算失爆,但其中有一項超過均為失爆。 (十一)、隔爆面上不允許有油漆和機械性雜物,否則為失爆(如無意造成的油漆痕跡不超過隔爆面寬度的1/8不在此限)。 (十二)、隔爆面應塗以適量的中性凡士林等合格的防銹油(如醫用凡士林油)或磷化(磷化後也塗凡士林油),如無防銹油或磷化面脫落均為失爆。塗油應在防爆上形成一層薄膜為宜,塗油過多為不完好。(如磷化面脫落小於隔爆面徑向長度1/3並塗有防銹油可不算失爆,但為不完好)。 (十三)、隔爆接合面緊固螺栓的螺母要上滿扣,不滿扣為失爆。緊固螺釘深入孔長度應不小於螺紋直徑的尺寸(鑄鐵、銅、鋁件等應不小於螺紋直徑的1.5倍),如螺孔深度不夠螺紋直徑尺寸要求的,則螺釘必須擰滿扣,否則為失爆。 (十四)、螺母緊固後,螺栓螺紋應露出螺母1~3個螺距,不得在螺母下面加多餘墊圈、平墊來減少螺栓的伸出長度。 (十五)、卡蘭式的進線嘴以壓緊膠圈後一般用單手扳動喇叭嘴上下左右晃動時,喇叭嘴無明顯晃動為准。螺旋式喇叭嘴最少嚙合扣數不得低於6扣,擰緊程度一般用單手用力擰不動為合格。 (十六)、隔爆接合面緊固螺栓應加裝彈簧墊圈或背帽(用彈簧墊圈時其規格應與螺栓直徑相一致,緊固程度應以將其壓平為合格),螺栓松動和彈墊不合格者均為失爆。 (十七)、隔爆設備的隔爆腔之間嚴禁直接貫通,必須保持原設計的防爆性能,否則為失爆。 二、設備的電纜引入裝置: 喇叭咀應完整、齊全、緊固、密封良好,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判定為失爆: (一)、密封圈內徑大於引入電纜外徑1mm以上。 (二)、密封圈尺寸不符合規定。 (三)、密封圈的單孔內穿進多跟電纜。 (四)、將密封圈割開套在電纜上。 (五)、密封圈部分破壞。 (六)、密封圈的硬度達不到氏硬度45o-55o的要求,老化、失去彈性、變質、變形,有效尺寸配合間隙達不到要求,起不到密封作用。 (七)、密封圈沒有完全套在電纜護套上。 (八)、密封圈與電纜護套之間有其他包紮物。 (九)、一個引入裝置(喇叭咀)內用多個密封圈。 (十)、空閑引入裝置(喇叭咀)沒有密封擋板時;擋板直徑比引入裝置內徑小2mm以上,擋板厚度小於2mm以上。 (十一)、擋板放在密封圈裡邊的;金屬圈放在擋板和密封圈之間的。 (十二)、進線咀壓緊後沒有餘量或進線咀內緣壓不緊密封圈,或密封圈端面與器壁接觸不嚴,或密封圈能活動的。 (十三)、壓盤式引入裝置缺壓緊螺栓或未上緊。 (十四)、螺旋式引入裝置因亂扣、銹蝕等原因緊不到位或用一隻手的手指能使壓緊螺母旋轉超過半圈的。 (十五)、使用螺旋式引入裝置,引入裝置與密封圈之間缺少金屬墊圈的。 (十六)、電纜在引入裝置處能輕易來回抽動的。 (十七)、備用的高壓接線口缺擋板或擋板不合格的。 (十八)、電纜引入裝置(喇叭咀)有親嘴現象。 (十九)、密封圈尺寸需符合以下規定,如有一項達不到均屬於失爆。 a、密封圈外徑與進線裝置內徑差應符合下表: d(mm ) d 0-d (mm ) 備 注 d≤20 ≤1 d 0表示進線裝置內徑 20<d≤60 ≤1.5 d 表示密封圈外徑 d>60 ≤2 b、密封圈的寬度不小於電纜直徑的0.7倍,且不小於10mm 。 c、密封圈的厚度不小於電纜直徑的0.3倍(70平方毫米以上電纜除外),且不小於4mm 。 (二十)、密封圈刀削後應整齊圓滑不得出現鋸齒狀,鋸齒直徑不得大於2毫米(包括2毫米)。 (二十一)、不用的接線嘴要分別用密封圈、擋板、金屬圈依次裝入,壓緊。 (二十二)、凡有電纜壓線板的電器,引入、引出電纜必須用壓線板壓緊,壓線板未壓緊電纜均屬失爆,壓扁量不得超過電纜直徑的10%。

C. 礦用自動隔爆裝置有哪些優勢

礦用自動隔爆裝置優勢:
1)國內廣泛安裝的隔爆水袋,隔爆水槽等,此類產品具有結構簡單、價格低廉的優勢,但隔爆效果不穩定,隔爆失效情形多,受外在因素影響嚴重,無法為安全生產提供強有力保障, 並且此類裝置需要日常維護、加水除塵,移動頻繁從而增加了井下施工人員工作量。
2)新研究的感測器控制的隔爆產品由於井下環境復雜多變適應能力差,而未被廣泛推廣,其引入電器元件無形中也增加了井下使用危險性。該類產品大多為機載式,無法成為各類型巷道和采區都通用的產品,造價高,很難被廣泛推廣。

D. 為什麼要在煤礦井下巷道設置隔爆棚

隔爆棚是一種阻斷、隔絕爆炸的安全設施。
由於煤塵爆炸具有連環性爆炸的特點,井下某個地點發生了煤塵爆炸,產生的沖擊波和火焰迅速向其他地點擴散,不僅使爆源附近遭受破壞,而且在它擴散區域里也使人員傷亡、礦井毀壞、財產損失;同時,由於沖擊波傳播速度快,沖擊波先將積塵揚起,使浮塵濃度達到爆炸界限,隨後高溫火焰傳播到此,引起再次煤塵爆炸,危害就更加嚴重了。在井下巷道設置各爆棚的目的,就是當井下一旦發生煤塵爆炸,將它限制在較小的范圍內,阻止其繼續傳播發展,將爆炸事故的影響減小到最低程度。《煤礦安全規程》中規定,開采有煤塵爆炸危險煤層的礦井,必須有預防和隔絕煤塵爆炸的措施。在井下巷道設置隔爆棚是隔絕煤塵爆炸的主要措施。

E. 隔爆裝置與隔爆水袋區別

隔爆水槽棚和隔爆水袋棚主要有以下區別:

(1)製作盛水器具的材質形狀不同

水槽棚盛水器具是由木板,鐵質和塑料等製成的槽子。而水袋是由塑料,橡膠等製成的袋子。

(2)使用范圍不同

水槽棚可以在應吊掛隔爆水棚的所有巷道中使用,而水袋棚宜作為輔助隔爆水棚。

(3)布置方式不同

水袋棚可以採取集中式和分散式布置,而水槽棚只能採取集中式布置。

(4)安裝方式不同

水槽棚可以採用吊掛式或上托式安裝,而水袋棚只能採取吊掛式安裝

F. 煤礦井下使用的PBG-50/10礦用隔爆型高壓真空配電裝置,是否可以替代地面變電所高壓開關櫃使用

貌似不可以。或者可以讓步使用
兩者的區別貌似井下配電裝置使用的是三相中性點不接地線路

G. 礦用隔爆型掃頻式軟化裝置的參數有哪些

1、使用環境
(1)工作溫度:0℃~60℃;
(2)相對濕度:≤95%RH(25℃);
(3)大氣壓:86kPa~110kPa;
(4)管道水壓:≥4MPa;
(5)含有瓦斯或煤塵爆炸危險的煤礦井下環境;
(6)機械環境:無顯著振動和沖擊的場合;
(7)貯存溫度:-10℃~+60℃。
2、防爆型式:礦用隔爆型;防爆標志:Exd I。

H. 煤礦井下低壓隔爆電氣設備有哪些

煤礦井下低壓隔爆電氣設備種類很多,包括饋電開關、組合開關、各種變壓器、控制開關、用電設備、工具等等,包括的領域非常廣泛。

I. 煤礦井下自動隔爆裝置是不是和滅火器一樣需要年檢嗎

是的,隔爆裝置每年都需要年檢,還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更換新的哦

J. 求問被動式隔爆棚裝置和自動式隔爆棚裝置主要區別在哪裡

被動式和自動式隔爆棚裝置主要區別是動作原理不同。
(1)被動式隔爆棚裝置
被動式隔爆棚裝置本身沒有擴散消焰劑動力,其動作完全依賴於爆炸沖擊波的沖擊作用將棚掀翻或擊碎,同時將棚中的消焰劑擴散成霧狀來撲滅火焰。
被動式隔爆棚裝置是目前煤礦井下廣泛使用的隔爆裝置。
(2)自動式隔爆棚裝置
自動式隔爆棚裝置本身具有噴灑劑的動力,噴灑機構的動作不受爆炸沖擊波強弱的制約,它能將消焰劑強行送到火焰焰面上把爆炸火焰撲滅。
自動式隔爆棚裝置由於它所具有的優點,將在未來煤礦防爆安全上得到迅速推廣。

閱讀全文

與煤礦井下機械式自動隔爆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械液壓保安裝置 瀏覽:272
如何通過qq查詢設備 瀏覽:92
大眾低配儀表盤怎麼顯示油耗 瀏覽:137
什麼等機械在自行車上能找到 瀏覽:716
惠州五金製品企業黃頁 瀏覽:956
中山市小欖頭燈鋁圈帶牙五金製品廠 瀏覽:671
鑄造用不銹鋼用什麼料 瀏覽:307
傳送帶設備哪個好 瀏覽:319
機械裝置可以用什麼清洗 瀏覽:74
鐵路車號自動識別裝置的價格 瀏覽:523
手機k歌要哪些器材 瀏覽:689
南方軸承質量怎麼樣 瀏覽:152
幼兒為什麼機械記憶占優勢 瀏覽:634
新裝的暖氣前兩組熱怎麼調節閥門 瀏覽:169
新奇駿後工具箱軟 瀏覽:65
燒結機柔性傳動裝置 瀏覽:277
製冷機溫度低怎麼處理 瀏覽:643
機械液壓助力如何保養 瀏覽:717
軸承如何確定自由端與固定端 瀏覽:617
機械位移光電測量裝置的設計 瀏覽: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