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丁二酸酐的制備」實驗的操作必須無水
因為在這個反應中,兩個丁二酸分子的斷鍵部位分別是羥基鍵和羥基中的氫氧鍵。在有水條件下,有機酸分子只會斷氫氧鍵,解離出氫離子。只有在無水的條件下才會脫下羥基,稱為脫羧反應。因此這個反應要在乾燥的環境下進行。
『貳』 苯與丁二酸酐反應的工藝過程
先脫去一分子水生成丁二醯單苯胺,繼續脫水最後得到 N-苯基-丁二醯亞胺
『叄』 以乙烯為原料合成丁二酸酐
由乙烯合成丁二酸酐需四步:
乙烯與鹵素加成,生成1,2-二溴乙烷;
1,2-二溴乙烷與氰化鈉反應,生成丁二腈;
丁二腈酸性水解生成丁二酸;(也可以鹼性水解的)
合成路線
『肆』 2-(三苯基亞磷基)丁二酸酐的合成路線有哪些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2-(三苯基亞磷基)丁二酸酐
英文名稱
2-(TRIPHENYLPHOSPHORANYLIDENE)SUCCINIC
ANHYDRIDE
英文別名
3-(triphenyl-λ<sup>5</sup>-phosphanylidene)oxolane-2,5-dione;
CAS號
906-65-0
合成路線:
1.通過馬來酸酐和三苯基膦合成2-(三苯基亞磷基)丁二酸酐,收率約97%;
2.通過馬來酸酐、三苯基膦和苯合成2-(三苯基亞磷基)丁二酸酐
更多路線和參考文獻可參考http://ke.molbase.cn/cidian/160234
『伍』 以苯和丁二酸酐為起始原料合成反應的合成設計 急求
石油分餾時不產生新物質,重油裂解生成的乙烯和水發生加成反應生成A乙醇,銅或銀作催化劑、加熱條件下,乙醇被氧氣氧化生成乙醛和水,反應方程式為:2CH3CH2OH+O2Cu或Ag△2CH3CHO+2H2O,B為CH3CHO,B催化氧化生成C,C為乙酸,在濃硫酸作催化劑、加熱條件下,乙醇和乙酸發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和水,E為乙酸乙酯,反應方程式為:,(1)乙烯發生加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聚乙烯結構簡式為:,故答案為:;(2)①C和A反應生成C是乙酸與乙醇反應生成乙酸乙酯,反應方程式為,該反應的類型為酯化(取代)反應,故答案為:;酯化(取代)反應;②由於乙醇和乙酸易溶於飽和碳酸鈉溶液,若導管末端若插入液面以下,容易發生倒吸現象,所以導管不能插入液面以下,故答案為:乙試管中導氣管插入液面下;(3)反應Ⅱ的化學反應為:銅或銀作催化劑、加熱條件下,乙醇被氧氣氧化生成乙醛和水,反應方程式為:2CH3CH2OH+O2Cu或Ag△2CH3CHO+2H2O,故答案為:2CH3CH2OH+O2Cu或Ag△2CH3CHO+2H2O;
『陸』 還可以用什麼方法從丁二酸制備丁二酸酐
丁二酸直接加熱到300℃以上,就能夠脫水得到丁二酸酐,因為丁二酸酐是一個五元環,較為穩定
在有失水劑比如濃硫酸作用下也可以
『柒』 丁二酸酐的制備加入甲基叔丁基醚的作用是什麼
丁二酸酐的制備加入甲基叔丁基醚的作用:能改善汽油的冷起動特性和加速性能,對氣阻沒有不良影響。
丁二酸直接加熱到300℃以上能夠脫水得到丁二酸酐,因為丁二酸酐是一個五元環,較為穩定,在有失水劑比如濃硫酸作用下也可以。甲基叔丁基醚是目前四乙基鉛的替代產品。以裂解碳四中的異丁烯和甲醇為原料,在大孔磺酸陽離子交換樹脂催化作用下生成,並經精製而成。
用途
食品加工助劑,醫葯、農葯、酯類和樹脂的合成,也可用於丁二酸的合成及分析試劑。合成樹脂工業用於製造醇酸樹脂、離子交換樹脂。塑料工業用於製造玻璃纖維增強塑料。農葯工業用於創造植物生長調節劑等。有機工業用作合成有機化合物的中間體。分析化學中用作鹼量法滴定標准。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丁二酸酐
『捌』 4-對甲苯基-4-氧代丁酸如何在實驗室制備
42對甲苯基242氧代丁酸的制備
1 實驗原理
在無水三氯化鋁作用下,甲苯與丁二酸酐發生付2克醯基化反應,製得42對甲苯基242氧代
丁酸。
2操作步驟
在裝有迴流冷凝管、酸氣吸收裝置和溫度計的乾燥的50mL三口瓶中加入8mL甲苯和1g丁二酸酐(已准確稱量) ,在攪拌下一次加入4g無水AlCl3 使反應發生。待反應平穩,用電磁攪拌器加熱,控溫在90℃左右反應30min,再將反應體系冷卻至室溫,在冰水浴冷卻及攪拌下加入6mL濃鹽酸和6g冰的混合物,使反應液水解完全。用250mL三口瓶作水蒸氣發生器,煤氣燈加熱,對上述混合液進行水蒸氣蒸餾以除去過量的甲苯。將蒸除甲苯後的剩餘液置水浴中冷至室溫,即有固體產生;再進行減壓過濾,每次用2~3mL冷水洗滌兩次。將上述固體加入100mL圓底燒瓶中,用15%乙醇重結晶;如粗品有顏色,可加入適量活性炭脫色,減壓熱過濾,靜置,結晶。待產品結晶完全後,減壓過濾,用少量的15%乙醇洗滌產品兩次,抽干後置紅
外燈下乾燥,測定熔點(文獻值為128~130℃) ,稱量產品,計算產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