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大氣的保溫模擬實驗裝置

大氣的保溫模擬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2-10-29 19:56:17

❶ 模擬大氣溫室效應的實驗過程

4.溫室效應演示實驗
概述:溫室效應是近年來頻繁出現的一種環境現象,是因為溫室氣體(例如CO2)有較好的吸熱,散
熱功能,所以溫室氣體可對環境溫度的變化產生影響,我們可以用實驗來說明。
試劑與材料:紅外輻
射燈
測溫熱電偶
溫度計
燒杯燒瓶
滴管
黑面圓板
簡易啟普發生器裝置鹽酸
大理石
步驟:
實驗(一):取兩個250ml的燒杯,底部放置消光黑面圓板,在燒杯上用均勻而適當的強光照明(紅外輻
射燈),用Ni-Cr同軸熱電偶置於燒杯中心距底2厘米處測溫,並記錄。用玻璃片遮蓋一個燒杯,用啟普
發生器制CO2通入其中,用燃燒的火柴檢驗是否集滿,集滿後取出導管和玻璃片,燈光均勻持續照射,
每30秒讀兩燒杯溫度值,並記錄,取10組數據(共計5min)。
實驗(二):(如下圖准備裝置)在兩只燒杯里分別充滿CO2和空氣,塞緊帶有溫度計和膠頭滴管的橡皮
塞。再把兩只燒瓶放在紅外線下照射,觀察溫度升高的情況。調節兩瓶的溫度,均達30℃時,在相同
環境下,觀察溫度下降的情況。
圖1
溫室效應實驗裝置
結果與討論:
實驗(一):未通CO2時,兩燒杯存在0±2℃的溫度差異,通入CO2後,裝有CO2的燒杯溫度高於鄰杯,1分
鍾左右達最大值10℃左右,而後溫度差逐漸縮小。為什麼?
實驗(二):兩瓶在相同光線照射下,裝CO2的溫度較鄰瓶高,最大可達4℃,
CO2降溫速度較慢。比較兩
種方法,為什麼實驗(一)的溫差較大,效果明顯?

❷ 模擬大氣溫室效應的實驗過程

4.溫室效應演示實驗

概述:溫室效應是近年來頻繁出現的一種環境現象,是因為溫室氣體(例如CO2)有較好的吸熱,散

熱功能,所以溫室氣體可對環境溫度的變化產生影響,我們可以用實驗來說明。 試劑與材料:紅外輻

射燈 測溫熱電偶 溫度計 燒杯燒瓶 滴管 黑面圓板 簡易啟普發生器裝置鹽酸 大理石

步驟:

實驗(一):取兩個250ml的燒杯,底部放置消光黑面圓板,在燒杯上用均勻而適當的強光照明(紅外輻

射燈),用Ni-Cr同軸熱電偶置於燒杯中心距底2厘米處測溫,並記錄。用玻璃片遮蓋一個燒杯,用啟普

發生器制CO2通入其中,用燃燒的火柴檢驗是否集滿,集滿後取出導管和玻璃片,燈光均勻持續照射,

每30秒讀兩燒杯溫度值,並記錄,取10組數據(共計5min)。

實驗(二):(如下圖准備裝置)在兩只燒杯里分別充滿CO2和空氣,塞緊帶有溫度計和膠頭滴管的橡皮

塞。再把兩只燒瓶放在紅外線下照射,觀察溫度升高的情況。調節兩瓶的溫度,均達30℃時,在相同

環境下,觀察溫度下降的情況。

圖1 溫室效應實驗裝置圖

結果與討論:

實驗(一):未通CO2時,兩燒杯存在0±2℃的溫度差異,通入CO2後,裝有CO2的燒杯溫度高於鄰杯,1分

鍾左右達最大值10℃左右,而後溫度差逐漸縮小。為什麼?

實驗(二):兩瓶在相同光線照射下,裝CO2的溫度較鄰瓶高,最大可達4℃, CO2降溫速度較慢。比較兩

種方法,為什麼實驗(一)的溫差較大,效果明顯?

❸ 美國生物學家米勒設計的模擬實驗

你是哪裡的抄呀?還在做這樣襲的題目?還沒採用新教材?
試著幫你答一下吧:
A中的火花放電模擬:原始大氣中的閃電
原始大氣中的成分主要有:甲烷、氨、氫、水蒸氣、硫化氫、一氧化碳
反復消毒和沖洗的目的是:清除可能附在裝置中的有機物及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確保實驗結果的准確可靠
DC處的液體相當於:原始海洋,最後分析其中含有:氨基酸、鹼基、單糖等有機小分子
實驗表明:在生命起源中,在原始地球的條件下,從簡單的無機小分子物質生成簡單的有機小分子物質的化學進化是完全可能的。
希望能幫到你。

❹ 1953年,美國生物學家米勒設計了模擬原始大氣產生有機物的實驗裝置 沸水加熱和電火花的作用是

沸水加熱主要是提供大量水蒸汽,加熱還可以促進一些反應的進行
電火花提供能量

❺ 大氣的保溫作用示意圖

(1)太陽輻射為太陽射向地面,地面輻射為地面射向大氣,大氣逆輻射為大氣射向地面.故A為太陽輻射,B為地面輻射,C為大氣逆輻射.
(2)大氣吸收地面輻射使大氣增溫,而後形成大氣逆輻射,對地面起著保溫作用.
(3)據實驗得知物體的溫度越高輻射的波長越短,反之越長.故太陽輻射為短波輻射,地面輻射為長波輻射.
(4)農民焚燒秸稈相當於增厚了雲層,從而更多的吸收地面輻射,增強了大氣逆輻射,故對地面起著保溫作用.
故答案為:(1)太陽 地面 大氣逆 (2)地面輻射 大氣逆輻射 (3)地面輻射 太陽輻射 (4)農民焚燒秸稈相當於增厚了雲層,從而更多的吸收地面輻射,增強了大氣逆輻射,故對地面起著保溫作用,起到禦寒作用.

❻ 模擬大氣溫室效應實驗的實驗數據,急需!!!!!!!!!!!!!!急急急!!!!!

4.溫室效應演示實驗 概述:溫室效應是近年來頻繁出現的一種環境現象,是因為溫室氣體(例如CO2)有較好的吸熱,散 熱功能,所以溫室氣體可對環境溫度的變化

❼ 怎樣證明大氣的保溫作用

秋季晴朗的夜晚,農民點燃田地里的秸桿,煙霧彌漫,能防霜凍,這能增加大氣逆輻射,從而增加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

❽ 米勒模擬原始大氣產生有機物的實驗裝置冷凝器

使水充分吸收熱量,節約用水

❾ 米勒模擬原始大氣的實驗

將水注入左下方的500毫升燒瓶內。

先將玻璃儀器中的空氣抽去。然後打開左方的活塞,泵入CH4、NH3和H2的混合氣體(模擬還原性大氣)。再將500毫升燒瓶內的水煮沸,使水蒸汽(H2O)和混合氣體同在密閉的玻璃管道內不斷循環,並在另一容量為5升的大燒瓶中,經受火花放電(模擬雷鳴閃電)一周,最後生成的有機物,經過冷卻後,積聚在儀器底部的溶液內(圖中以黑色表示)(模擬原始大氣中生成的有機物被雨水沖淋到原始海洋中)。

實驗結果
此實驗共生成20種有機物。其中11種氨基酸中有4種(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質所含有的。以後,米勒認為,設想原始地球還原性大氣的成分是CH4、N2、微量的NH3和H2O的混合氣體更為合理,因為NH3不可能在大氣中大量存在,它會溶於海水中。他和他的合作者於1972年在上述混合氣體中進行火花放電,結果得到35種有機物,其中有10種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即甘氨酸(440微克分子,以下均同此單位)、丙氨酸(790)、纈氨酸(19.5)、亮氨酸(11.3)、異亮氨酸(4.8)、脯氨酸(1.5)、天冬氨酸(34)、谷氨酸(7.7)、絲氨酸(5.0)和蘇氨酸(~0.8)。若在分析之前進行水解,還可生成天冬醯胺和谷氨醯胺。若增加H2S,則可生成甲硫氨酸。在CH4、NH3、H2O和H2S混合氣體中進行光解作用,可以找到半胱氨酸。對CH4及其它碳氫化合物在高溫下進行熱解,可以得到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到目前為止,用米勒模擬實驗和其它類似實驗,已能合成出20種天然氨基酸中的17種;其餘三種(賴氨酸、精氨酸和組氨酸)相信在改進技術之後,不久亦能合成。

由此實驗可以證明:由無機物合成小分子有機物是完全有可能的。

❿ 1953年,美國生物學家米勒設計了模擬原始大氣產生有機物的實驗裝置。

1.驗證「無機物能否在一定條件下生成有機物」
2.避免其他氣體干擾試驗結果的准確性

閱讀全文

與大氣的保溫模擬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儀表盤靜電干擾怎麼辦 瀏覽:766
白色儀表盤燈什麼顏色 瀏覽:265
ed工具箱2進不了游戲 瀏覽:555
冰櫃沒製冷紅燈不亮什麼原因 瀏覽:4
蒸汽和空氣管道用什麼閥門 瀏覽:964
球磨機支撐裝置的作用 瀏覽:75
機械設備有安全控制裝置 瀏覽:439
本田雅閣儀表盤有顆數是什麼標志 瀏覽:401
機械制圖如何繪畫表格 瀏覽:951
找墓用什麼器材 瀏覽:790
人受到超聲波有什麼反應 瀏覽:895
小車堵車空調不製冷是什麼原因 瀏覽:69
錦州電力線路器材怎麼樣 瀏覽:738
烏魯木齊攝影器材批發店哪裡有 瀏覽:346
什麼叫砂型鑄造其特點和應用如何 瀏覽:829
機械液壓保安裝置 瀏覽:272
如何通過qq查詢設備 瀏覽:92
大眾低配儀表盤怎麼顯示油耗 瀏覽:137
什麼等機械在自行車上能找到 瀏覽:716
惠州五金製品企業黃頁 瀏覽: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