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縫紉機自動收料裝置

縫紉機自動收料裝置

發布時間:2022-10-29 18:51:41

㈠ 縫紉機的結構原理

縫紉機在幾十年前算的上是家庭必備,每個家庭主婦的珍寶,如今也有許多家庭放有這么一台機器。並且縫紉機的發明在當時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工廠效率的提高,縫紉機的發明使得工廠可以大批的生產。而縫紉機的型號也眾多,不僅有適合家庭日常使用的,也有高端生產使用的電子縫紉機。如此多種的縫紉機大家可知道它的原理究竟是什麼嗎?那麼請閱讀下文具體的了解一下縫紉機的原理吧。

線圈縫合系統

線圈縫合系統是縫紉機工作原理的核心,縫紉機自動縫合雖然很簡單,但是還需要藉助齒輪、滑輪和電機等機械的協作才能保證工作的進行,其設計原理還是很精細的。並且它的縫合方法與手工縫合有些很大的區別。不同於傳統手工縫紉,縫紉機工作時針穿過衣物,並且針眼不在針的尾部而是在尖頭後方。而針固定在針桿上,齒輪和凸輪做上下運動牽引著針桿工作。而它拉出一個小線圈,衣物下面的固定裝置就會用這個線圈包住另一個線,達到了串連的效果。這樣就可以連續的縫制,非常省力。

線跡形成原理

一、送布

機針從上向下下降,同時傳送布料到機針正下方,當機針快要接近布料時停止送布,這一程序完成。

二、機針引線

機針引線過後繼續下降,針頭穿過布料後下降到最低處時,線受針孔向下的拉力和針桿與縫料的擠壓力從而實現緊貼著針桿的狀態,處於針孔的正上方處。

三、線環形成

機針在最低位置時,線在縫料、機針、針槽以及梭床蓋的共同作用下工作形成相環。達到

四、擺梭鉤線

通過擺梭尖旋轉,從而鉤住線環,牽引線環繞進的梭心套的下面。

五、面線引底線

當擺梭鉤著線旋轉到梭心下方,挑線桿不再挑線而是上升收回面線,使線環縮小移動套住底線。

六、收緊線跡階段

在多種作用的配合下,機器把縫制縫收緊,線跡最終完成。

這樣做能讓縫紉線的交合在縫料中間,橫斷面上看,像是有兩把鎖相鎖在一起一樣,因而又被稱為「雙線連鎖式線跡」。十分簡單便捷。

聽完以上對縫紉機原理的介紹,您是否也發現小小縫紉機其原理也並不簡單呢?有人稱為縫紉機更是一個偉大而又巧妙的發明。它的出現不僅給人類生活帶來了便利更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日常生活也離不開縫紉機。而社會的不斷發展,也推動了縫紉機的不斷進步,相信縫紉機在以後將會發揮更大的運用!

㈡ 重機juki工業縫紉機 lk-1900b高速電子套結機調速度怎麼調

一、挑線機構 take-up mechanism
縫紉機在縫紉時,在形成線跡的過程中,起著輸送、回收針線並收緊線跡作用的機構。主要可分為如下:
1、凸輪挑線機構:由凸輪帶動挑線桿運動的機構
2、連桿挑線機構:由四連桿機構帶動挑線機構運動的機構
3、滑桿挑線機構:由曲柄滑桿機構帶動挑線機構運動的機構
4、旋轉挑線機構:由一個或者兩個裝有挑線銷的圓盤或其他形狀的構件,一旋轉運動進行挑線運動的機構
5、針桿挑線機構:由固定針桿上的過線或夾線裝置,或直接固定裝於針桿的挑線桿的機構。
二、送料機構 feeding mechanism
縫紉機在縫紉時,進行遞送縫料的機構。其分類為:順向送料機構;倒向送料機構;橫向送料機構;下送料機構;上送料機構;針送料機構;上、下復合送料機構;上、針復合送料機構;針、下復合送料機構;上、針、下綜合送料機構;差動送料機構;滾輪送料機構。
三、勾線機構 thread hooking mechanism
縫紉機在縫紉時,由機針帶引縫線穿過縫料形成的線環後,一個勾住這個線環使之形成線跡的機構。其分類主要有:旋轉勾線機構;旋梭勾線機構;旋轉旋梭勾線機構;擺動勾線機構;擺梭勾線機構;彎針勾線機構;線鉤勾線機構,叉針勾線機構。
四、挑線桿行程 take-up lever stroke
挑線桿上的穿線孔在運動一個周期中的兩個極限之間的距離
五、針桿行程 needle bar stroke
針桿上某一點在針桿運動兩個極限位置之間的距離
六、縫紉速度 sewing speed
縫紉機每分鍾針刺的次數,單位為:針/min ,最高縫紉速度:縫紉機在正常縫紉條件下,能承受的最高針刺次數;工作縫紉速度:縫紉機在正常縫紉條件下,能承受持續安全操作的最高縫紉速度。
七、縫線 thread
縫紉用的線。一般由棉線、化纖線、金屬絲等。主要分類有:針線;梭線;彎針線;綳線;覆蓋線
八、線跡 stich
縫紉機機針在每次次過縫料時,由一根或多根縫線,自連、互相或交織在縫料上形成的一個單元。
九、壓腳 presser
在縫料表面上施加壓力的構件。壓腳按其縫紉機性能可分為平縫機壓腳、包縫機壓腳、特種機壓腳。壓腳按其功能分為普通壓腳、特種壓腳。特種壓腳種類很多,例如卷邊壓腳、送料壓腳、雙針壓腳等。
十、切料裝置 material trimming device
縫紉過程中,切除縫料裝置。在包縫機、帶刀平縫機中有切除縫料廢邊的裝置。在縫紉皮革的縫紉機中有切除廢皮料的裝置。在自動縫紉機中有切斷線帶、裝飾帶等縫料的裝置。
十一、開孔裝置 punching winder
縫紉過程中,在縫料上開孔的裝置。在鎖眼機中有開鎖眼孔的裝置。在綉花機中有開花紋孔的裝置。
十二、其他裝置
其他裝置還包括:自動撥線裝置、自動剪線裝置、自動停針位裝置、吸油裝置、潤滑裝置等。

㈢ 工業縫紉機送布牙如何調節

標准牌的同步縫紉機送布牙一般是不要調的
所謂的調節送布牙可以說基本是沒有什麼作用的,
但是為什麼還要說調節送布牙,原因只有一個 拼片時下層料被吃掉了,導致上層料比下層料長
解決的方法很簡單,把牙齒放低點,壓力小一點,換小眼的針板,叫車工拼片時把上層料和下層料拉緊一點就ok 了
我認識好多機修工,我想答案也就是這樣的,
如果實在不行的話就用標准牌的同步縫紉機,吃料比較勻稱

㈣ 哪裡有賣自動化縫紉機

電動縫紉機賣的地方有如下:

1、當地城市電機等機械批發市場(如果不知道可以向周圍人打聽、也可以向下床咨詢,還可以在網路上搜尋)。

2、網路上器械批發網。

電動縫紉機是傳統縫紉機與現代智能電子技術的完美結合,是現代家庭主婦必備的縫紉工具,也是現代服裝企業必備的服裝縫制設備

操作流程:
1.工作前,必須檢查自動縫紉機保證安全裝置齊全靈敏可靠有效。
2.要按照規定穿戴好工作服裝。在縫紉的過程當中就會危及安全的長頭發操作人員,長頭發的操作人員就要將頭發盤起來放在帽子裡面,不然會有事故的發生。
3. 自動縫紉機進行保養時,注意不要讓潤滑油觸碰到眼睛、皮膚等部位;防止造成傷害。
4.不管自動縫紉機是否在運轉,都嚴禁亂動設備零部件和配套裝置。
5.操作時,自動縫紉機必須先進行嘗試運轉;確認安全正常後,方可操作。
6.用手送料操作時,嚴禁把手指伸入護針架裡面。手指、頭部(頭發)和衣服應離開上輪、皮帶和電機。而且,在上輪、皮帶和電機的周圍不要放置任何物品。
7.旋梭高速運轉時,勿將手指停放在旋梭附近;注意換梭心時,請關掉自動縫紉機的電源進行。

㈤ 縫紉機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就像汽車一樣,大多數縫紉機的基本原理都是相同的。汽車的核心是內燃機引擎,縫紉機的核心是線圈縫合系統。
線圈縫合方法與普通手工縫紉差異很大。在最簡單的手工縫合中,縫紉者在針尾端的小眼中繫上一根線,然後將針連帶線完全穿過兩片織物,從一面穿到另一面,然後再穿回原先一面。這樣,針帶動線進出織物,把它們縫合在一起。
雖然這對手工來說非常簡單,但是要用機器進行牽拉卻極其困難。機器需要在織物的一邊釋放針,然後在另一邊即刻再次抓住它。然後,它需要把鬆散的線全部拉出織物,調轉針的方向,然後反方向重復所有步驟。這一過程對一個簡單的機器來說太復雜了,並且不實用,而且即使對手工來說,也只有用較短的線時才好用。
相反,縫紉機只需將針部分穿過織物。在機針上,針眼就在尖頭的後面,而不是在針的尾端。
針固定在針桿上,針桿由電機通過一系列的齒輪和凸輪(稍後會詳細介紹)牽引做上下運動。
當針的尖端穿過織物時,它在一面向另一面拉出一個小線圈。織物下面的一個裝置會抓住這個線圈,然後將其包住另一根線或者同一根線的另一個線圈。在下面兩節中,我們將會看到這個系統究竟是如何工作的。
最簡單的線圈縫合是鏈式縫合。若要縫出鏈式縫合,縫紉機會在線的後面用相同長度的線打環。織物位於針下面的一塊金屬板上,用壓腳固定。每次縫合開始時,針穿過織物拉出一個線圈。一個做線圈的裝置在針拉出前抓住線圈,該裝置與針同步運動。一旦針拉出織物,送布牙裝置(稍後介紹)就會將織物往前拉。
當針再次穿過織物時,新的線圈將直接穿過前一個線圈的中間。做線圈的裝置會再次抓住線,圍繞下一個線圈做線圈。這樣,每個線圈都會把下一個線圈固定到位。
鏈式縫合的主要優點是可以縫得非常快。但是,它不是特別地結實,如果線的一端松開,可能整個縫紉會全部松脫。大多數縫紉機使用一種更結實的縫線,叫做鎖縫。您可以在下面的動畫中了解典型的鎖縫裝置的工作原理。
鎖縫裝置最重要的元件是擺梭鉤和線軸組件。線軸就是放在織物下面的一卷線。它位於擺梭的中央,後者在電機的帶動下旋轉,與針的運動同步。
與鏈式縫合相同,針穿過織物拉出一個線圈,在送布牙向前移動織物的同時它再次升起,然後將另外一個線圈套入。不過,這種縫合機制不是將不同的線圈連接在一起,而是將它們與從線軸上松開的另一段線連接起來。
當針將線套入線圈時,旋轉的擺梭用鉤針抓住線圈。隨著擺梭的旋轉,它圍繞來自線軸的線拉出線圈。這使得縫合非常結實。
這種旋梭,也是經過直梭演變而來的。
縫紉機的線圈縫合原理由直梭演進到旋梭,就進入了成熟期。


縫紉機是用一根或多根縫紉線,在縫料上形成一種或多種線跡,使一層或多層縫料交織或縫合起來的機器。縫紉機能縫制棉、麻、絲、毛、人造纖維等織物和皮革、塑料、紙張等製品,縫出的線跡整齊美觀、平整牢固,縫紉速度快、使用簡便。

㈥ 電腦平車縫紉機三自動四自動有什麼區別

質量都是一樣的,就是電控不一樣。


縫紉機(Sewing Machine)是用一根或多根縫紉線,在縫料上形成一種或多種線跡,使一層或多層縫料交織或縫合起來的機器。

縫紉機能縫制棉、麻、絲、毛、人造纖維等織物和皮革、塑料、紙張等製品,縫出的線跡整齊美觀、平整牢固,縫紉速度快、使用簡便,並以之衍生出手推綉電腦刺綉等藝術形式。

㈦ 電腦縫紉機怎麼調

第一步:先按P——顯示P-數字——按加減號調到P-01——按S——會出現速度——按加減號調節所需速度——按S確定——按P——結束。

02
第二步:按P鍵,會顯示出來P1-2000,這樣就可以調速了。

03
第三步:由於電腦縫紉機的控制盤主要是調針碼的大小和速度的,確切的調法還要看縫紉機的牌子,電腦縫紉機可以在顯示屏上調節,上面有以個圈圈的,這個就是速度,需要按一下,再按「-」號。

04
第四步:首先我們需要檢查一下機針是否安裝正確,為了避免出錯,最好換個新機針,要是還是不行,可以打開針板,把機針轉到最低位置,讓旋梭尖距離機針8mm左右。如果不行,再把機針提升2.3mm左右,看旋梭尖是否和機針有0.1的空隙,並且中心重合。

05
第五步:針有點彎也會跳針,所以就換換根針試試,在裝針時,最好慢慢地一點點往下移動來試,不然會斷線的,對於用的針來說,要根據縫的東西薄厚來確定,厚的要用粗針,薄的用細針即可。

06
電腦縫紉機和普通縫紉機的區別:

普通縫紉機在縫制的整個過程都需要人工操作,而電腦縫紉機只需要:輸入花樣、放進材料、放下壓框和踩下腳踏板即可。

而且電腦縫紉機以最高2500轉/分鍾的速度,0.1mm-12.7mm的針距,能夠完成復雜的花樣,上手起來簡單,利用氣動式外壓框來緊緊地壓住待車材料,不在需要人工送料,內壓框可以在4mm-10mm范圍內運動,可以縫制最厚高10mm的材料。

07
電腦縫紉機的功能:

電腦縫紉機可以實現自動操作,比如自動停車、自動剪線、自動松線、自動撥線、自動抬壓腳等,操作起來非常簡便,而且可以縫制很多的材料,比如鞋面、商標、手袋、箱包、牛仔服、運動器材、拉鏈、表帶、禮品、旅遊用品、魔術貼、皮帶、塑膠、體育用品、文具、無紡布、等,花樣也是非常的多。

㈧ 縫紉機原理是什麼

在我們以前的生活里,如果有什麼衣服啊,褲子啊,破了個洞,我們通常都會讓家人給我們手工的補一補,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研發了縫紉機,這樣不僅在縫補的效果上更加的提高了,好方便了我們的生活,對於縫紉機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但是說起它的工作原理,大家知道縫紉機的原理嗎?讓小編來解答吧。

關於縫紉機:

縫紉機是用一根或多根縫紉線,在縫料上形成一種或多種線跡,使一層或多層縫料交織或縫合起來的機器。縫紉機能縫制棉、麻、絲、毛、人造纖維等織物和皮革、塑料、紙張等製品,縫出的線跡整齊美觀、平整牢固,縫紉速度快、使用簡便。

縫紉機的工作原理:

機器需要在織物的一邊釋放針,然後在另一邊即刻再次抓住它。然後,它需要把鬆散的線全部拉出織物,調轉針的方向,然後反方向重復所有步驟。這一過程對一個簡單的機器來說太復雜了,並且不實用,而且即使對手工來說,也只有用較短的線時才好用。

相反,縫紉機只需將針部分穿過織物。在機針上,針眼就在尖頭的後面,而不是在針的尾端。

針固定在針桿上,針桿由電機通過一系列的齒輪和凸輪(稍後會詳細介紹)牽引做上下運動。

當針的尖端穿過織物時,它在一面向另一面拉出一個小線圈。織物下面的一個裝置會抓住這個線圈,然後將其包住另一根線或者同一根線的另一個線圈。

保養縫紉機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工作完畢後,將機針插入針孔板內,抬起壓腳,還要用機罩蓋機頭,以防塵屑侵入。

2.開始工作時,先檢查主要機件,踏起來輕重情況如何,有無特殊聲音,機針是否正常等等,如發現不正常現象,應及時檢修。

3.機器使用相當長時間後,要進行一次大修,如發現磨損較大的零件,要更換新的。

在使用縫紉機的時候,我們不僅注意保養,也要定期的清理一下。在整個縫紉機中,梭床是最敏感的地方,當然了,也是最容易出毛病的地方了,要時不時的給它清理一下上面的臟東西,還要不定期的加點油以保持它的工作更加的順暢。在不使用的時候啊,一定要拿一塊布或者專門的縫紉機套把它套住,這樣也減少了它變臟的速度,也給大家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㈨ 工業平縫機四大機構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1 針桿機構

縫針帶引縫線刺穿縫料的機構稱為針桿機構。針桿機構的任務是驅動機針,引導面線穿過縫料,形成面線線環,為縫線的相互交織作準備。

針桿機構的作用最終是由機針來實現,縫紉機在工作時為將縫料縫合在一起,機針要作穿刺運動。機針穿刺縫料的運動方式有垂直方向、水平方向,有直線式、曲線式。縫紉機因用途不同,其針桿機構的類型也不相同,大多數縫紉機是作垂直往復直線運動的,而某些專用機器,如鎖眼機、釘扣機、綉花機等不但要垂直往復直線運動,同時還要作橫向擺動,但這個橫向擺動時間必須是發生在機針離開縫料後開始,進入縫料前結束。

針桿的高度定位是縫制設備在使用和維修中的一個重要參數,雙直針或多直針高度是不一樣的,高度定位時一般以長針為准。

針桿運動從上死點到下死點之間的距離稱為針桿行程。針桿行程是縫制設備的重要參數,針桿行程和機針的有效工作行程是兩回事,機針有效行程是指機針從刺布瞬間開始至機針達到最低點這段距離。

要盡量做到直針的選擇與縫料厚薄、縫線粗細、縫制產品工藝質量相統一,使直針在穿刺縫料時保證做到使縫料和縫線不受到損傷,且有利於線環的形成。

1.1 進針

機針穿刺縫料的過程叫做進針。機針是縫紉機的關鍵零件之一,針桿機構的各個動作及其機構就是通過它來實現。進針時,機針要克服來自縫料正向阻力與縫料側面的磨擦力,由於縫線、機針和縫料三者間相互作用力的變化使張力達到最高點。

減少機針與縫料的磨擦可採取對機針進行精密製造(尤其是針尖),機針塗層以及對縫料迸行柔軟處理,或對機針、縫線加硅油等方法。

影響進針順利進行的因素除了機針與縫料之間的磨擦外,還有壓腳壓力以及針板孔的大小等。如果機針選擇不當,或製造不良,或針板孔過大,就會在縫料上形成孔洞,造成縫料的損傷,既影響美觀,又使牢固性降底。因此在滿足縫制強度需要的情況下,應盡量採用直徑小些的機針,特殊縫料應選擇特殊的機針,以減少磨擦,達到良好的縫制效果。

1.2 入線

機針將縫線帶到縫料反面的過程稱為入線。入線階段是從機針下降至針眼與縫料接觸開始,到形成所需要的線跡長度為止(針桿處於下死點位置)。

入線長度並不等於形成線跡所需的縫線長度。它是滿足形成線環,能被成縫器的梭尖、線鉤准確進入,防止斷線、跳針的重要參數。在包縫機中引入線量與實際用線量大約是在6倍左右,因此每段線都要反復穿刺縫料多次,磨擦次數的增加,就會影響縫線強度,易引起斷線現象的發生。

在入線過程中,由於縫線的捻向和入線方位不同會造成面線的松捻或加捻,而入線角的大小則是影響縫線受力變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應盡量減小入線角。縫線、縫料和機針的相互作用力變化,主要取決於縫線和縫料的特性變化、厚薄變化,因此縫線的質量和機針的正確選擇是非常重要的。

1.3 線環形成

機針帶著面線穿過縫料後達到最低點後再上升,由於縫料與機針的磨擦等作用形成線環。形成線環的目的是能夠使成縫器(勾線器)能順利進入線環,實現底面線交織。面線線環是由以下2個因素形成的。

(1)當機針帶著面線到達下死點時,由於縫線受到針眼向下的拉力和引入槽處針刃與縫料的擠壓,此時縫線的張力最大。當機針上升時,針眼頂部的張力消失,一部分線段處於自由狀態(此時只要給線段加一個很小的力就會使線段改變形狀)。隨著機針的上升縫線本身具有一定的回彈力,再加上針眼底部對縫線產生的托力,這是形成線環的條件之一。

(2)從機針的結構上看,機針針槽有長槽和短槽(或缺檔)之分,它的一面為長槽,而另一面則為短槽(或缺檔)。引入槽是一條直徑大於面線直徑的長槽,引出槽是一條直徑小於面線的短槽(或缺檔)結構。當機針退出縫料時,引入槽一旁的縫線與縫料不發生磨擦隨機針上升,而引出槽的一旁的縫線與縫料相互擠壓發生磨擦,不能隨機針一起上升留在縫料下。這個磨擦力顯然是短槽邊(缺檔處)大於長槽邊,這是形成線環的又一個條件。

三線包縫機空縫時,縫線線環的形成主要是靠彎針線緊扣直針,使縫線嵌入針槽內,起到了類似縫料作用,因此在無縫料的情況下仍可以形成線跡,這與其它機器不同。

線環的大小和穩定,是關繫到成縫器是否可靠進入,實現底面線交織,形成線跡的關鍵。為了保證縫線線環能被成縫器尖順利進入,應具備兩個條件:一是縫線線環有一定的寬度,二是縫線線環必須垂直於成縫器尖在入圈時的軌跡平面。

線環的形成與機針上升尺寸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機針回升量不宜太大或太小,回升量太小線環寬度不夠,不利於成縫器進入。機針回升量太大,雖對成縫器進入有利,但由於線環形成時間過久造成線環偏轉,使成縫器不易進入。試驗表明,正常厚度、密度的縫料,線環形成的理想階段應在機針回升2~3mm左右時最為適宜。

針板孔的直徑太大或太小也會對進針產生不利影響,若針板孔太大,當機針進入縫料時的沖擊力會使縫料發生下垂,可能形成針洞,且當機針回升時下垂的縫料又會隨機針一起運動,影響了線環的正常形成。一般情況下,針板孔直徑約為機針直徑的1.5~2倍為宜,同時還要保證機針在針板孔中心。

線環的形成和穩定與機針的規格、質量,縫料的性質、質地、密度、厚薄,縫線的規格、原料種類、捻度、捻向,及機針與針板、壓腳壓力、壓布狀態等因素有關。

2 勾線機構

勾住線環的機構稱勾線機械,它承擔著勾線、分線、過線、脫線及放底線的作用。

常見的成縫器有旋梭、擺梭、線鉤、旋轉鉤、叉鉤等。旋梭擺梭多用於雙線鎖式線跡的縫紉機、套結機和鎖眼機上。彎針多用於鏈式線跡縫紉機,綳縫機和二、三、四、五、六線包縫機上。叉鉤的主要使用對象是單線鏈式線跡縫包機、仿珠邊機等。旋轉鉤多用於單線鏈式線跡縫紉機和釘扣機上。旋轉鉤勾線時所不同的是最後一線環進入前一線環(自連線環),線鉤勾線是線鉤與直針、線鉤與線鉤之間相互進入互連線環連續交叉形式的不同。

2.1 入圈

成縫器尖端在針的側面穿入針線圈的過程稱為入圈。形成良好的線環就是為了讓成縫器的鉤尖可靠進入作準備。針線圈越大或越穩定,則成縫器穿入線圈的可能性就越大,即使成縫器相對於安裝位置稍有差異也能順利入圈。

為了使成縫器鉤尖能夠在針桿上升適當的時間內進入直針線環,在針桿高度正常的情況下,工業縫紉機多數規定針桿到達最低時上升2.2~2.5mm,旋梭或線鉤尖到達直針中心線上,並在針眼上方1.5~2.5mm處交匯,與直針後平面之間保持0.05~0.1 mm間隙。如果是雙直針、單彎針勾線(如綳縫機),則是以線鉤與短直針的配合尺寸為依據並兼顧長針進行調試。

不同機器有不同的調試原則和配合尺寸,對於不同種類設備除了按照說明書規定的參數調整外,還應視成縫器形式和縫料等條件,根據縫料、縫線和縫制中的特殊需要以及機械磨損情況,適當提前或推遲鉤尖與直針的重合時間,即與針眼上方的交匯位置變化來彌補某些不足,以克服線鉤不能准確進入線圈造成的跳針和收線不良等故障。

成縫器中線鉤尖的另一面向外凸出或呈斜面是為了入圈後將縫圈擴大,有利底面線交織,線鉤的另一凸出面還有形成底線三角線圈的作用。

2.2 退針

當線圈被成縫器勾住後,機針從縫料中退出的過程稱為退針。退針時縫線的一部分通過長針槽退出縫料,這是藉助於挑線機構來收緊縫線。機針在剛退出縫料時,機針線圈已被成縫器勾住,處在擴大或控制運動中。縫線在長針槽與機針發生相對運動前與針眼上緣及下緣發生磨擦,這種磨擦對縫線強度影響很大。為減少磨擦,機針眼出線一側下部作槽口設計,是為減少退針時縫線的磨損,提高縫紉質量。筆者建議選用品質好的機針來防止縫線的損傷。

挑線機構

輸送、回收、收緊針線的機構稱挑線機構。挑線桿在每一個工作循環中擔負著收、放面線並與送布機構配合完成縫紉線跡的形成。

由於成縫器的運動和收線器的調節以及縫料的移動,使線跡形成時縫線相互穿套後鎖緊,符合線跡結構要求的形態的過程稱為緊圈。挑線形式分為針桿挑線、連桿挑線、凸輪挑線、滑桿挑線、圓盤旋轉挑線等。在工業縫紉機中一般採用連桿挑線、針桿挑線最為多見。挑線方式分為2種,一為進針前將前一個線圈抽緊;二為退針時利用收線器的張力裝置收緊。在包縫機或綳縫機(含雙線鏈式縫紉機)上採用第1種收緊方式,平縫機採用第2種收緊方式。機針在第二次入線時所需縫線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收緊前一個線跡時獲得;二是在克服張力調節器壓力後從線團上抽取。

挑線機構的工作特性在於挑線桿孔的上下運動,GC型工業縫紉機的運動曲線呈枝葉狀,當挑線桿向下運動時,一是為向下降的機針供線;二是當旋梭勾住面線時,又向旋梭供給面線,直到面線繞過梭心架後結束。當挑線桿向上運動時,它又承擔著把面線從梭架上脫出和將縫料中已形成的線跡抽緊,形成一個牢固的線跡,並從線團中抽出面線為下一個線跡的形成作準備。一般情況下,挑線桿的行程和運動軌跡是相對固定的,由於它的從屬地位,決定了機構各相關尺寸不太可能進行調整,應嚴格按照定位要求進行安裝。

對於某些成縫器來說,如旋梭,還可根據縫料的種類適當選擇,旋梭種類分為N種型號,它們的主要區別在於旋梭尾鉤的長短,是利用它在收線過程中對面線的控製程度不同,分別針對軟薄料、普通料、較厚硬料或特殊縫料。

挑線簧、夾線器、緩線鉤均從屬於挑線機構,適當地調節張力和收線附件,是保持良好線跡的重要條件。此外,送布機構送布時間錯誤,勾線機構中成縫器勾線、脫線時間出現較大誤差時,同樣會影響線環的收緊效果。

送料機構

輸送縫料的機構稱送料機構。

把縫料在原有的位置上移動一個距離,以使下一個線跡在新的位置上形成的過程稱為送料。常見的送料方式有:下送料機構,上送料機構,針送料機構(針、下復合送料機構),上、下復合送料機構,上、針、下綜合送料機構,差動送料機械、滾輪送料機構,帶送料機構。大多數情況下,送料運動是一個復合運動,即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的復合,它是一個封閉的曲線運動,即在每一個針距中送料牙要作上升、下降、向前、向後不斷地交替運動。當送布牙完成送料運動後,又下降至針板下與縫料脫離後退到原來的位置,准備下一個送料動作。

送料運動時間應發生在直針離開縫料後開始,下次進人縫料之前結束送料運動(針、下復合或針、下綜合送料方式例外)。以平縫機為例,它的定位標准為在針桿高度、送布牙高度正常的情況下,直針尖(針眼)下降到針板平面時送布牙與針板相平齊,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三同步。否則將會產生送布不良、縫料起皺、斷針和影響線跡收緊等故障。

縫紉機在送料過程中,大部分是依靠來自壓腳施加的壓力來配合送料運動的。由於壓腳的作用,使縫料與縫料之間,縫料與送布牙之間產生磨擦力,這種磨擦力有利於送布和減少縫料間滑移。減少壓腳與縫料間的磨擦力,可以採取保持壓腳底板的平整、光潔,壓腳底板應與針板送布牙平行,在不影響送料效果的情況下,適當降低壓腳壓力,選用磨擦系數小的工程塑料壓腳等。

壓腳的壓力大小是根據縫料的性質而定的,縫料堅厚時壓力要大些,縫料松軟或薄時壓力要小些。送布牙的高度、齒距也應隨縫料的厚薄而有所區別,齒距選擇方法:粗齒為中厚料,細齒為薄料。還應當注意送布牙在針板槽內與之保持相應的平行度、水平度和前後距離,送料時縫料應同送布牙同方向、同速度移動,盡量減少滑移現象。工業縫紉機的針距通常以毫米為單位,針距越密,耗線量也大,不同的縫料及同種縫料厚薄或部位不同,都應選擇適當針距。

在包縫機或雙針鏈式線跡縫紉機上,線鉤運動到與機針或另一個線鉤正交位置時,形成三角形圈以備直針或另一線鉤尖頭穿入。它有兩種情況,一是在三線包縫機上,大彎針穿入小彎針的三角線圈,而直針則在穿刺縫料前先穿入大彎針的三角線圈;二是在雙鏈縫紉機或綳縫機上,線鉤形成的三角針是在直針穿刺縫料之後穿入。

底線線圈形成的原因是由於線鉤不需要穿刺縫料,頭部要做得厚些,側面有凸肚狀,使線鉤上原有縫線自然形成三角空隙。另外,三角線圈的形狀要穩定並要有足夠的線圈空間,這需藉助於底線收線裝置及線鉤本身的退勢來實現。

縫制設備屬於精密機械之一,在實現縫紉的各個工作過程,主要依靠4大機構(包括其他輔助機構)的配合來完成,無論那個部位運行稍有誤差,都會影響縫紉質量。作為縫制設備的管理和維修人員,應對各階段中各機構的配合狀況、時間要求、尺寸參數以及各主要零件的幾何形狀、光潔度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研究,盡力做到調試、維修工作的准確可靠,再輔以正常的潤滑保養和正確的操作,才能達到良好的縫紉效果。

閱讀全文

與縫紉機自動收料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儀表盤靜電干擾怎麼辦 瀏覽:766
白色儀表盤燈什麼顏色 瀏覽:265
ed工具箱2進不了游戲 瀏覽:555
冰櫃沒製冷紅燈不亮什麼原因 瀏覽:4
蒸汽和空氣管道用什麼閥門 瀏覽:964
球磨機支撐裝置的作用 瀏覽:75
機械設備有安全控制裝置 瀏覽:439
本田雅閣儀表盤有顆數是什麼標志 瀏覽:401
機械制圖如何繪畫表格 瀏覽:951
找墓用什麼器材 瀏覽:790
人受到超聲波有什麼反應 瀏覽:895
小車堵車空調不製冷是什麼原因 瀏覽:69
錦州電力線路器材怎麼樣 瀏覽:738
烏魯木齊攝影器材批發店哪裡有 瀏覽:346
什麼叫砂型鑄造其特點和應用如何 瀏覽:829
機械液壓保安裝置 瀏覽:272
如何通過qq查詢設備 瀏覽:92
大眾低配儀表盤怎麼顯示油耗 瀏覽:137
什麼等機械在自行車上能找到 瀏覽:716
惠州五金製品企業黃頁 瀏覽: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