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檢驗裝置氣密性有哪些方法
1.如圖1,此裝置為最簡易的製取氣體裝置,對於該裝置的氣密性檢查,主要是通過氣體受熱後體積膨脹,壓強增大。
具體方法為:把導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用雙手緊握試管。如果觀察到導氣管口有氣泡冒出,則證明裝置不漏氣。
注意:若外部氣溫較高,實驗現象不明顯,我們可以使用酒精燈對試管底部微微加熱,但現象一定要注意撤走酒精燈後,導管中能形成一段水柱,並且一段時間不下降,才能說明氣密性好。
2.如圖2所示,此裝置漏斗與大氣相通,無法如上例那樣進行檢查。要進行其氣密性檢查,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是如何使錐形瓶不直接通過漏斗與大氣相通。要解決這一問題,顯而易見的用水(或液體)做液封,從而實現這一目的。
具體方法為:從漏斗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的下端管口浸沒在液面以下,夾緊彈簧夾,再加入少量的水,停止加水後,漏斗中與錐形瓶中液面差(即水柱高度)保持不變,說明該裝置不漏氣。
B. 檢驗裝置氣密性有哪些方法
檢驗裝置氣密性方法:
一.將實驗儀器組裝好後,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加熱試管,若過一會兒,導管口有連續的氣泡冒出時,說明裝置的氣密性好.若沒有上述現象,則氣密性不好,這時要一段一段的仔細用上述方法檢驗.
二.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捂住試管一會兒,若導管口有連續的氣泡冒出時,則氣密性好.
三.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若導管的另一端插在組裝儀器上,連成的儀器中最前面的是有插孔的空反應瓶時,先用分液漏斗向瓶中滴加半瓶水,將分液漏斗的下端插入液面以下,再滴加水.若瓶中液面上升,則氣密性不好.
總結:前兩種方法是利用了熱脹冷縮的特性,而第三種方法是利用了壓強的緣故,一般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就從這兩方面因素考慮.
C. 求化學所有裝置檢查氣密性的方法
將導管接入裝有水的燒杯中,用輟熱的雙手捂住試劑瓶,當你看到導管中有氣泡產生時,則該儀器不露氣
D. 如何檢驗裝置氣密性
加熱法
1.如圖1,這種制氣裝置在加入反應物前,應怎樣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連接好裝置,將導管的
一端放入盛水的容器中,用手掌緊貼錐形瓶外壁,如果盛水的
容器中有氣泡冒出,移開手掌,一會兒,導管中有一段液柱,證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如果環境溫度偏高,手掌緊貼使錐形瓶內外的溫度變化很小,也可採用酒精燈微熱或其他方法】
加水法
2.如圖2,這種制氣裝置在加入反應物前,應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方法1,用彈簧夾夾住膠皮管,從長頸漏斗中向試管內加水,長頸漏斗中會形成一段液柱,
停止加水,液柱不下降,證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方法2,先從長頸漏斗中向試管內加水,使長頸漏斗下端形成液封,將導管另一端放入盛
水的容器中,再向長頸漏斗中加水,如果盛水的容器中有氣泡出現,證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圖2中長頸漏斗與空氣連通,用圖1的方法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降溫法
3.用如圖3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氣球可膨脹或縮小。如何檢查該裝置的氣密性呢?
關閉A、B的活塞,將廣口瓶浸沒在冰水中(室內溫度為20℃),廣口瓶內溫度降低,
氣球會很快膨脹(或脹大),證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觀察裝置圖,氣球與空氣直接相通,氣球膨脹或縮小與裝置的氣密性直接相關】
抽氣法
4.檢查圖4裝置的氣密性,應如何操作?看到什麼現象證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向外輕輕拉動注射器的活塞,浸沒在水中的玻璃導管口有氣泡冒出,
證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觀察裝置圖,要看清單向閥的方向】
組合裝置
5.如圖5,在反應前用手掌緊貼燒瓶外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如觀察不到明顯現象,
還可以用什麼簡單的方法證明該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先微熱燒瓶,B、C、D瓶中有氣泡冒出,停止加熱後,
水會上升到導管里形成一段液柱,證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裝置連接儀器較多,用手掌緊貼燒瓶外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產生氣泡較難,現象很不明顯。可藉助酒精燈】
特殊裝置
6.如圖6,關閉裝置中的彈簧夾a後,開啟分液漏斗的活塞b,水不斷往下滴,直
至全部流入燒瓶,能否說明該裝置是否漏氣?如果不能,該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關閉裝置中的彈簧夾a後,再用止水夾夾住橡皮管,然後開啟分液漏斗
的活塞,水不能全部往下滴,說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不能說明裝置是否漏氣。由於分液漏斗和燒瓶間用橡皮管相連,使分液漏斗中
液面上方和燒瓶中液面上方的壓強相同,無論裝置是否漏氣,都不影響分液漏斗中的水滴入燒瓶。】
E. 初中化學 檢查裝置氣密性的完整步驟.
一、空氣熱脹冷縮法
這是教材上介紹的常用的一種方法,操作簡便行,但有四個缺點:①如果儀器玻璃較厚、裝置較大,或者手掌溫度與空
氣溫度相差不大時,都不會產生氣泡,更不能形成水柱;②每檢查一次用時間偏長;③導氣管的尾端被水浸濕,不適宜做避免水參與的實驗(如制氨氣、制氯化氫等);④若裝置內已經裝入了試劑就不能再行檢查.
二、注水法
適用於檢查啟普發生器或類似於啟普發生器的裝置.首先關閉排氣導管,從頂部漏鬥口注水,當漏斗下端被水封閉後再注水,水面不下降,表明裝置氣密性好;如果水面下降,表明裝置氣密性差.此法有兩個缺點:①裝置內部被水浸濕;②如果已裝入了固體試劑則不能再行檢查.
為了消除上述兩種方法中的缺點,現設計了以下三種氣密性檢查方法.
三、外接導管浸水法
如圖1所示,在裝置的尾端導氣管上外接一段橡皮管和20~30cm長的玻璃導管,導管浸入試管內的水中,水進入導管一段高度後不再進入,內外液面高度差較大,把試管上下移動幾次,仍然如此,表明裝置氣密性好;如果水進入導管很多,液面高度差很小,表明裝置氣密性差.
四、滴定管壓氣法
如圖2所示,取一支25mL滴定管,下端與橡皮管連接,橡皮管變曲成U形與裝置的尾端導管連接,滴定管內裝滿水.打開滴定管開關,水面下降一段距離後就停止不動,表明裝置氣密性好;如果水面一直下降不停,表明裝置氣密性差.
使用此法要注意:滴定管里水面不能超過裝置尾端導管30cm高度,否則,壓強太大,空氣有可壓縮性,水有可能流入裝置里.
五、滴定管抽氣法
如圖3所示,取裝水的一支25mL滴定管,其上端通過單孔橡皮塞和橡皮管與裝置尾端導管連接.打開滴定管的開關,如果水面下降一段後就停止不動,表明裝置氣密性好;如果水面一直下降,表明裝置氣密性差.
第三、四、五這三種檢查方法,不受儀器玻璃厚薄、裝置大小和裝入試劑與否的限制,且可以在短時間里得出檢查結論,檢查後,裝置內部和尾端導管仍保持乾燥.
F. 怎麼檢驗化學實驗裝置的氣密性
各種裝置的氣密性檢查方法歸納:
一、基本方法:
1、壓水法:如啟普發生器氣密性檢查。
2、吹氣法。
3、升高溫度法
升高氣體發生裝置體系內氣體的溫度,可以臨時增大其壓強,從而使這個整體部分空氣外逸(在液體處可觀察到有氣泡放出),當溫度恢復到初始溫度時,這個整體壓強減小,導致浸沒在水中的導氣管內倒吸有一段水柱。
(1)對於一些製取氣體量較小的裝置,可採用手握法,把導管的一端浸在水裡,兩手緊貼容器(試管)的外壁,如果裝置不漏氣,裡面的空氣受熱膨脹,導管口有氣泡放出。
手移開後,導氣管內水柱上升,且較長時間不回落,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如果裝置漏氣須找出原因,進行調整、修理或更換,然後才能進行實驗。
(2)上述方法有其缺點,如果環境的溫度與人體的溫度接近,用手握的方法,現象就不夠明顯,就應該採用微熱法。也就是說手的溫度與環境的溫度差不多時。
手握改變不了這個整體的溫度及壓強,用酒精燈在容器(可以用酒精燈直接或間接加熱的容器)底部微微加熱,或把容器浸在熱水中,如果水中有氣泡放出,停止加熱後,導管內有一段水柱,且在一段時間內不回落,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4、液面差法
用止氣夾夾住橡膠導管部分,向長頸漏斗中加水,使之下端浸在水中,繼續加水形成一段水柱,產生高度差,在一段時間內水柱不發生回落,說明氣密性良好。對於具體問題。要具體對待,比如:實驗室製取氫氣,經除雜質(HCI氣體及水分)後,再做它用。
檢驗氣密性時向長頸漏斗中加水,使之下端浸在水中,用熱水微熱B或C裝置,如果在D處有氣泡放出,A的長頸漏斗水面上升,停止加熱,A中長頸漏斗液面恢復正常,D中導管倒吸—段水柱,證明氣密性良好。
二、基本流程:
1、形成封閉出口
。
2、採用加熱法、水壓法、吹氣法等進行檢查。
3、觀察氣泡、水柱等現象得出結論。
註:若連接的儀器很多,應分段檢查。
(6)檢驗裝置氣密性的所有實驗擴展閱讀:
壓力容器應按以下要求進行氣密性試驗:
(1)氣密性試驗應在液壓試驗合格後進行。對設計要求作氣壓試驗的壓力容器,氣密性試驗可與氣壓試驗同時進行,試驗壓力應為氣壓試驗的壓力。
(2)碳素鋼和低合金鋼製成的壓力容器,其試驗用氣體的溫度應不低於5℃,其它材料製成的壓力容器按設計圖樣規定。
(3)氣密性試驗所用氣體,應為乾燥、清潔的空氣、氮氣或其他惰性氣體。
(4)進行氣密性試驗時,安全附件應安裝齊全。
(5)試驗時壓力應緩慢上升,達到規定試驗壓力後保壓10分鍾,然後降至設計壓力,對所有焊縫和連接部位塗刷肥皂水進行檢查,以無泄漏為合格。如有泄漏,修補後重新進行液壓試驗和氣密性試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氣密性試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氣密性檢驗
G. 檢驗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有那些
有三種方法。
一.將實驗儀器組裝好後,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加熱試管,內若過一會兒,導管口有連容續的氣泡冒出時,說明裝置的氣密性好。若沒有上述現象,則氣密性不好,這時要一段一段的仔細用上述方法檢驗。
二.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捂住試管一會兒,若導管口有連續的氣泡冒出時,則氣密性好.
三.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若導管的另一端插在組裝儀器上,連成的儀器中最前面的是有插孔的空反應瓶時,先用分液漏斗向瓶中滴加半瓶水,將分液漏斗的下端插入液面以下,再滴加水.若瓶中液面上升,則氣密性不好.
總結:前兩種方法是利用了熱脹冷縮的特性,而第三種方法是利用了壓強的緣故,一般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就從這兩方面因素考慮.
H. 化學實驗中,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各種不同的方法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主要有三種方法:
1.手握法
對於容積較小(如試管)又沒有裝分液漏斗(或長頸漏斗)的氣體發生裝置,宜採用此法.如實驗室製取O2,NH3,CH4等氣體的裝置的氣密性檢查.
具體操作方法是:將導管的出口浸入水中,用手握住試管,若有氣泡從導管口逸出,放開手後,有少量水進入導管,說明裝置不漏氣.
2.酒精燈微熱法
對於氣體發生裝置未與大氣直接相通的,容器容積又較大的裝置(如圓底燒瓶),宜採用此法.如實驗室製取CH4,SO2,O2,NH3,CH4,C2H4等氣體的氣密性的檢查.具體操作方法是:將導管的出口浸入水中,用酒精燈火焰給氣體發生裝置(試管、圓底燒瓶)的底部稍微加熱,使管(或瓶)內溫度升高少許,有氣泡從管口逸出,移開酒精燈後,又有少量水進入導管,說明裝置不漏氣.
3.注水法
對於氣體發生裝置直接與大氣相通的或不能加熱的裝置,宜採用此法.如實驗室用啟普發生器製取CO2,H2,H2S等氣體和2001年全國高考理科綜合第28題的氣密性的檢查.
具體操作方法是:①塞緊橡皮塞,從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內的水面高於容器內的水面,馬上旋緊活塞(或夾緊彈簧夾),停止加水一段時間後,若漏斗與容器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再變化,說明裝置不漏氣;②塞緊橡皮塞,夾緊彈簧夾,從漏斗向試管內注水,若水只停留在漏斗中而不能進入試管,說明裝置不漏氣.
三.說明
1.對於氣體發生裝置容積較大(如圓底燒瓶)或室溫與手心溫度接近時,採用酒精燈微熱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效果更好.
2.若製取氣體不需加熱,則不必用酒精燈微熱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3.若氣體發生裝置直接與大氣相通,則不能用手握法和酒精燈微熱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I. 怎麼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幾種裝置氣密性的檢查在實驗室里製取氧氣、氫氣、二氧化碳等氣體時都必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是否完好,只有裝置不漏氣時才能使用。
實驗裝置的不同,所採取的方法可能不同,現列舉出一些不同裝置,談談它們氣密性檢查的方法。
把導氣管的一端浸入燒杯或水槽的水中,用手緊握試管或用手掌緊貼燒瓶的外壁。如果裝置不漏氣,試管或燒瓶里的空氣受熱膨脹,導管口就有氣泡冒出。然後把手移開,過一會兒,待試管或燒瓶冷卻後,水就從燒杯或水槽中升到導氣管里,形成一段水柱,則表明裝置不漏氣。
如果發現裝置漏氣,必須找出漏氣的原因,並進行調整、修理或更換零件。再次檢驗,直至裝置不漏氣時才能進行實驗。
怎樣檢查圖2裝置中啟普發生器的氣密性呢?啟普發生器氣密性的檢查與制氧時試管氣密性的檢查方法不同,也不同於制備二氧化碳時燒瓶氣密性的檢查。因為啟普發生器的玻璃很厚,體積又大,不能藉助於手掌熱量測出來。啟普發生器還不能加熱,即使用酒精燈微微加熱也不行。啟普發生器氣密性的檢查方法是,先將導氣管上的活塞關閉,然後往球形漏斗內注入水,使水面不僅超過球形漏斗漏斗頸的下端,要使漏鬥嘴全部浸沒水中,而且要使球形漏斗內的液面高出球形漏斗外的液面,在球形漏斗內形成一個凸起的水柱。放置2min至3min,如果水柱不下降,則說明啟普發生器不漏氣。
圖3裝置的氣密性檢查與圖2中啟普發生器的氣密性檢查類似。首先,夾緊彈簧夾,向長頸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一會兒,長頸漏斗中液面不下降,表明裝置不漏氣。因為只要裝置不漏氣,原來存在於錐形瓶中的空氣就不可能消失,始終具有一定的氣壓,導致所加入的水不能不停地進入瓶中,所以,一會兒,長頸漏斗中的液面將不再下降。
我們可以採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檢查圖4、圖5中裝置的氣密性。當緩慢拉活塞時,如果裝置氣密性良好,可觀察到長頸漏斗下埠產生氣泡。當緩慢推活塞時,如果裝置氣密性良好,可觀察到長頸漏斗內有液面上升,形成一段水柱。
裝置中,夾緊彈簧夾後,上下移動左側玻璃管,如果兩側玻璃管液面仍保持水平,說明裝置漏氣,只有當移動左側玻璃管後,左右兩邊液面出現一定的高度差,才能表明裝置不漏氣,如圖7。
檢查圖8中裝置的氣密性時,首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再用彈簧夾夾緊橡皮管後,打開分液漏斗的旋塞,一會兒,分液漏斗中的水不再往下滴,表明裝置不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