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說一說自行車車把,腳蹬,車輪,鏈條及自行車整體的運動方式
自行車的結構
最早的單車是由法國人雷斯發明的,當時叫做木馬。它沒有傳動系統,靠兩腳蹬地向前滑行,最快只能達到時速20公里。後來蘇格蘭人皮埃爾發明了前輪帶腳蹬的自行車。第一輛現代意義的自行車出現在19世紀末的英國,後由傳教士帶入中國。目前單車在地勢平坦的荷蘭最為普及,中國是自行車王國,據統計目前中國有大約五億輛自行車。
下面是一張簡要的自行車結構圖:
1、前輪;2、輻條;3、花鼓;4、前叉;5、前剎;6、鋼索;7、剎車及變速把手;8、車把;9、豎桿;10、車架;11、前變速;12、車座桿;13、車座;14、後剎;15、貨架;16、飛輪;17、反光鏡;18、後輪;19、後變速;20、腳撐;21、氣門;22、後輪;23、鏈條;24、輪盤;25、腳踏;26、曲柄。
幾個重要的概念:
傳動裝置:包括主動齒輪(輪盤)、被動齒輪(飛輪)、鏈條及變速器。
齒輪比:主動齒輪(輪盤)與被動齒輪(飛輪)的齒數之比;
傳動比:齒輪比乘以後輪的直徑;
傳動行程:傳動比再乘以圓周率即為傳動行程,也就是每蹬踏一周單車前進的距離。
自行車工作原理
自行車運動力學
自行車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極其常見的一種交通工具。它的出現距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最早的自行車是由法國人西夫拉克發明的,它沒有傳動系統,靠兩腳蹬地向前滑行,最快只能達到時速20公里。後來蘇格蘭人皮埃爾發明了前輪帶腳蹬的自行車。第一輛現代意義的自行車出現在19世紀末的英國,後由傳教士帶入中國。據統計目前中國有大約五億輛自行車。
自行車運動力學
自行車運動是一種半機械化運動。人們應掌握一定的機械原理和力學知識,有效地利用傳動速比,合理掌握運動強度,巧妙節省體能消耗,從而以充沛的體力,達到高效的運動
自行車傳動
自行車是傳動式機械,它的傳動裝置包括主動齒輪、被動齒輪、鏈條及變速器等。齒輪比與傳動比關系著自行車的使用效率。後輪運轉實質在於:在鏈條傳動下的飛輪帶動後輪轉動,飛輪與後輪具有相同的角速度,而後輪半徑遠大於齒輪半徑,由線速度增大,提高了車速。
自行車的踏腳用到了杠桿原理。以飛輪的輪軸為支點,用較長的鐵桿來轉動鏈條上的飛輪,可以省力。踏腳飛輪上用到了齒輪,以防止鏈條打滑。
自行車上的鏈條與車子的後輪之間也採用了齒輪傳動。並且應用了比踏腳飛輪更小的齒輪,可以節省踏腳所用的力,同時,還提高了自行車後車輪運轉時的速度。自行車的剎車系統也用到了杠桿原理。以車把上的剎車柄的轉折關節為支點,起到了省力的作用。想停住自行車,一個人拉都有點困難,但這么一捏,馬上能停住。簡單的機械在生活中起到的作用真是不可思議啊!
前觸閘:前觸閘是靠杠桿原理制動的。當手握緊閘把時,閘把的另一頭將接頭、拉桿、拉管向下壓,使閘皮向下壓至與輪胎接觸,產生摩擦制動力。其缺點是剎車效果與輪胎充氣程度有關。充氣不足時,會使摩擦力減小,影響剎車效果。腳蹬是輪軸,但是輪軸也用了杠桿的原理。...自行車是一種機械,它由許多的簡單機械構成: 執行部分的車把,控制部分中的車閘把,後閘部件中的前曲拐,後曲拐及支架,貨架上的彈簧夾,車鈴的按鈕等部件都屬於杠桿. 傳動部分中的腳蹬
1:腳踏板是動力,鏈條是阻力.支點是中間圓盤的軸
2:後輪外圈的車胎是阻力,自行車鏈條是動力.車輪軸是支點
⑵ 自行車的原理和結構
自行車結構
自行車上的杠桿、輪軸
①自行車上的杠桿 ·控制前輪轉向的杠桿:自行車的車把,是省力杠桿,人們用很小的力就能轉動自行車前輪,來控制自行車的運動方向和自行車的平衡
·控制剎車閘的杠桿:車把上的閘把是省力杠桿,人們用很小的力就能使車閘以比較大的壓力壓到車輪的鋼圈上
·支持人重和貨重的杠桿、三角杠、貨架、前叉、後三角杠,都是廣義的杠桿,用以形成車身和承重
②自行車上的輪軸
·中軸上的腳蹬和花盤齒輪:組成省力輪軸,由腳蹬半徑大於花盤齒輪半徑
·自行車手把與前叉軸:組成省力輪軸,手握把外的半徑大於前叉軸的半徑
·後軸上的齒輪和後輪:組成費力輪軸、齒輪半徑小於後輪半徑??? ·自行車行駛速度與車輪直徑的關系:常見的自行車輪的直徑有559mm(22英寸)、610mm(24英寸)、660mm(26英寸)、711mm(28英寸)的,有實際經驗的同學知道,騎28車比24車費力一些,但速度快,因為28車輪的半徑大,輪子每轉一圈走的距離長一些,故速度快,半徑大使輪軸的軸半徑大,故費力輪軸更費力.
自行車傳動 自行車是傳動式機械,它的傳動裝置包括:主動齒輪(通稱輪盤)、被動齒輪(通稱飛輪)、鏈條及變速器等。
自行車運動機械基礎原理
運動是半機械化運動項目。教練員和運動員應掌握一定的機械原理和力學知識,有效地利用傳動速比,合理掌握運動強度,巧妙地節省體能消耗,從而以充沛的體力,進行優質高效的科學訓練。
自行車傳動
自行車是傳動式機械,它的傳動裝置包括:主動齒輪(通稱輪盤)、被動齒輪(通稱飛輪)、鏈條及變速器等。
⑶ 自行車採用的主要傳動裝置是什麼鍾採用的主要傳動裝置是什麼
自行車採用的主要傳動裝置是:鏈條。
鍾採用的主要傳動裝置是:齒輪。
⑷ 自行車上的簡單機械有哪些
1、自行車上的杠桿、控制前輪轉向的杠桿
自行車的車把,是省力杠桿,人們用很小的力就能轉動自行車前輪,來控制自
行車的運動方向和自行車的平衡.。
2、自行車上的輪軸、滑輪組
中軸上的腳蹬和花盤齒輪;自行車手把與前叉軸,組成省力輪軸(手把轉動的半徑大於前叉軸的半徑)和後軸上的齒輪和後輪,組成費力輪軸(齒輪半徑小於後輪半徑)。
3、控制剎車閘的杠桿
車把上的閘把是省力杠桿,人們用很小的力就能使車閘以較大的壓力壓到車輪的鋼圈上。
(4)高效自行車傳動裝置擴展閱讀
自行車的傳動:
自行車是傳動式機械,它的傳動裝置包括主動齒輪、被動齒輪、鏈條及變速器等。齒輪比與傳動比關系著自行車的使用效率。後輪運轉實質在於:在鏈條傳動下的飛輪帶動後輪轉動,飛輪與後輪具有相同的角速度,而後輪半徑遠大於齒輪半徑,由線速度增大,提高了車速。
自行車上的鏈條與車子的後輪之間也採用了齒輪傳動。並且應用了比踏腳飛輪更小的齒輪,可以節省踏腳所用的力,同時,還提高了自行車後車輪運轉時的速度。自行車的剎車系統也用到了杠桿原理。
當手握緊閘把時,閘把的另一頭將接頭、拉桿、拉管向下壓,使閘皮向下壓至與輪胎接觸,產生摩擦制動力。其缺點是剎車效果與輪胎充氣有關。充氣不足時,會使摩擦力減小,影響剎車效果。
⑸ 自行車採用的主要傳動裝置是什麼鍾採用的主要傳動裝置是什麼
自行車採用的主要傳動裝置是齒輪傳動,大齒輪通過鏈條傳動到小齒輪,小齒輪帶動車輪轉動.不同的鍾採用的傳動裝置是不一樣的!
⑹ 自行車是如何運轉的
自行車是如何運轉的寫回答有獎勵
自行車是如何運轉的
如題。
回答好有加分。
請在九點半之前給我答案。 展開
寫回答 有獎勵 共1個回答
newsince2008
LV.42009-03-24
關注
自行車運動力學
自行車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極其常見的一種交通工具。它的出現距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最早的自行車是由法國人西夫拉克發明的,它沒有傳動系統,靠兩腳蹬地向前滑行,最快只能達到時速20公里。後來蘇格蘭人皮埃爾發明了前輪帶腳蹬的自行車。第一輛現代意義的自行車出現在19世紀末的英國,後由傳教士帶入中國。據統計目前中國有大約五億輛自行車。
自行車運動力學
自行車運動是一種半機械化運動。人們應掌握一定的機械原理和力學知識,有效地利用傳動速比,合理掌握運動強度,巧妙節省體能消耗,從而以充沛的體力,達到高效的運動
自行車傳動
自行車是傳動式機械,它的傳動裝置包括主動齒輪、被動齒輪、鏈條及變速器等。齒輪比與傳動比關系著自行車的使用效率。後輪運轉實質在於:在鏈條傳動下的飛輪帶動後輪轉動,飛輪與後輪具有相同的角速度,而後輪半徑遠大於齒輪半徑,由線速度增大,提高了車速。
自行車的踏腳用到了杠桿原理。以飛輪的輪軸為支點,用較長的鐵桿來轉動鏈條上的飛輪,可以省力。踏腳飛輪上用到了齒輪,以防止鏈條打滑。
自行車上的鏈條與車子的後輪之間也採用了齒輪傳動。並且應用了比踏腳飛輪更小的齒輪,可以節省踏腳所用的力,同時,還提高了自行車後車輪運轉時的速度。自行車的剎車系統也用到了杠桿原理。以車把上的剎車柄的轉折關節為支點,起到了省力的作用。想停住自行車,一個人拉都有點困難,但這么一捏,馬上能停住。簡單的機械在生活中起到的作用真是不可思議啊!
⑺ 自行車行駛中,主要傳動裝置有哪些
引言:自行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見的代步工具,在汽車,摩托車,電動車沒有出來之前,電動車基本是每家每戶必備一輛。自行車不限時間,不限速度非常的方便。自行車行駛中主要傳動裝置有哪些?小編給大家科普一下。
三、騎自行車的壞處
每日騎自行車的時間最多不能超過2個小時,騎車時間長了容易得前列腺炎,對身體有不好影響,對腰容易產生刺激,所以專業自行車運動員都有自己保健醫生。
⑻ 自行車上的傳動裝置是 裝置
鏈條傳動裝置
自行車的車架、輪胎、腳踏、剎車、鏈條等25個部件中,其基本部件缺一不可。其中,車架是自行車的骨架,它所承受的人和貨物的重量最大。按照各部件的工作特點,大致可將其分為導向系統、驅動系統、制動系統:
1、導向系統:由車把、前叉、前軸、前輪等部件組成。乘騎者可以通過操縱車把來改變行駛方向並保持車身平衡。
2、驅動(傳動或行走)系統:由腳蹬、中軸、鏈輪、曲柄、鏈條、飛輪、後軸、後輪等部件組成。人的腳的蹬力是靠腳蹬通過曲柄,鏈輪、鏈條、飛輪、後軸等部件傳動的,從而使自行車不斷前進。
3、制動系統:它由車閘部件組成、乘騎者可以隨時操縱車閘,使行駛的自行車減速、停使、確保行車安全。
此外,為了安全和美觀,以及從實用出發,還裝配了車燈,支架等部件。
下面來具體介紹一些與力學知識有關的自行車部件:
1、車架部件是構成自行車的基本結構體,也是自行車的骨架和主體,其他部件也都是直接或間接安裝在車架上的。
車架部件的結構形式有很多,但總體可以分為兩大類:即男式車架和女式車架。
車架一般採用普通碳素銅管經過焊接、組合而成。為了減輕管重量,提高強度,較高檔的自行車採用低合金鋼管製造。為了減少快速行駛的阻力,有的自行車還採用流線型的鋼管。
由於自行車是依靠人體自身的驅動力和騎車技能而行駛的,車架便成為承受自行車在行駛中所產生的沖擊載荷以及能否舒適、安全地運載人體的重要結構體,車架部件製造精度的優劣,將直接影響乘騎的安全、平穩、和輕快。一般輻條是等徑的,為了減輕重力,也有製成兩端大、中間小的變徑輻條,還有為了減少空氣阻力將輻條製成扁流線型
2、外胎:分軟邊胎和硬邊胎兩種。軟邊胎斷面較寬,能全部裹住內胎,著地面積比較大,能適宜多種道路行駛。硬邊胎自重輕,著地面積小適宜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駛,具有阻力小,行駛輕快等優點。
外胎上的花紋是為了增加與地面的摩擦力。山地自行車的外胎寬度特別寬,花紋較深也是適應越野山地用。
3、腳蹬部件:腳蹬部件裝配在中軸部件的左右曲柄上,是一個將平動力轉化為轉動力的裝置,自行車騎行時,腳踏力首先傳遞給腳蹬部件,,然後由腳蹬軸轉動曲柄,中軸,鏈條飛輪,使後輪轉動,從而使自行車前進。因此腳蹬部件的結構和規格是否合適,將直接影響騎車人的放腳位置是否合適,自行車的驅動能否順利進行。
腳踏:可分為整體式腳踏和組合式腳踏。無論什麼款式的腳踏都必須有腳踏面,必須安全可靠,具有一定的防滑性能,可以選用橡膠、塑料或金屬材料製造。腳踏必須轉動靈活。
4、前叉部件:前叉部件在自行車結構中處於前方部位,它的上端與車把部件相連,車架部件與前管配合,下端與前軸部件配合,組成自行車的導向系統。
轉動車把和前叉,可以使前輪改變方向,起到了自行車的導向作用。此外,還可以起到控制自行車行駛的作用。
前叉部件的受力情況屬懸臂梁性質,故前叉部件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等性質。
5、鏈條:鏈條又稱車鏈、滾子鏈,安裝在連輪和飛輪上。其作用是將腳踏力由曲柄、鏈輪傳遞到飛輪和後輪上,帶動自行車前進。
鏈輪:用高強度鋼材製成,保證其達到需要的拉力。
6、飛輪:飛輪以內螺紋旋擰固定在後軸的右端,與鏈輪保持同一平面,並通過鏈條與鏈輪相連接,構成自行車的驅動系統。從結構上可分為單級飛輪和多級飛輪兩大類。
單級飛輪又稱為單鏈輪片飛輪,主要由外套、平擋和芯子、千斤、千斤簧、墊圈、絲擋幾鋼球等零件組成。
其單級飛輪工作原理:當向前踏動腳踏是,鏈條帶動飛輪向前轉動,這時飛輪內齒和千斤相含,飛輪的轉動力通過千斤傳到芯子,芯子帶動後軸和後輪轉動,自行車就前進了。
當停止踏動腳踏板時,鏈條和外套都不旋轉,但後輪在慣性作用下仍然帶動芯子和千斤向前轉動,這時飛輪內齒產生相對滑動,由此將芯子壓縮到芯子的槽口內,千斤又壓縮了千斤簧。當千斤齒頂滑到飛輪內齒頂端時,千斤簧被壓縮得最多,再稍微向前滑一點,千斤被千斤簧彈到齒根上,發出「嗒嗒」的聲響。芯子轉動加快,千斤也很快在各個飛輪內齒上滑動,發出「嗒嗒」的聲音。當反向踏動腳踏時,外套反向轉動,會加速千斤的滑動,使「嗒嗒」聲響得更急促。多級飛輪是自行車變速裝置中的一個重要部件。
多級飛輪是在單級飛輪的基礎上,增加幾片飛輪片,與中軸上的鏈輪結合,組成各種不同的傳遞比,從而改變了自行車的速度。
⑼ 自行車中有哪些機械零件和機械傳動裝置
不同類型抄自行車的組成不見略有不同,下圖是近些年較為流行的硬尾山地車組成圖解
傳動裝置有:摩擦傳動(剎車)、鏈條傳動、齒輪傳動(摩拜)、皮帶傳動(OFO)、棘輪傳動(後花鼓)、曲軸連桿傳動(曲柄中軸)、氣動傳動(前叉後膽)、液壓傳動(油壓剎車)、鋼絲索傳動(拉線剎車、變速)、花鍵傳動(中軸、塔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