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製作簡易測力計的方法
橡皮筋一條(幾條都無所謂,製作方便就行),硬紙板一張,細鐵絲10cm,紙板10厘米長,寬4厘米(紙板的長寬要依據橡皮筋的長度來定奪。還有一個要注意的問題是,如果紙張變形嚴重的就盡量做得寬一些)。在安裝好之後就是做標定工作了。先在鐵絲上做一個明顯的標志,然後找一些已經知道重量的東西掛到掛鉤上,然後看做好的標志移動了多少距離。然後按這個距離來劃標尺。例如你掛了10克的東西,然後掛鉤的標志移動了5mm。這就代表你這把測力計就是每5mm就代表10克重的力=(10/1000)*10=0.1n。然後就可以畫表尺:沿著鐵絲方向劃一條細線,之前標志的位置為零點,然後每個5mm就增加一格同時也增加0.1n,也就是說第一格為0.1n,第二格為0.2n,第三格為0.2n。以此類推下去。。。希望能幫到你!~這個老師主要要考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而且能防抄襲。每個人交的作業正常情況都應該是不同的哦!~
❷ 科技小組的同學自己動手製作彈簧測力計他們選用兩根彈簧甲和乙進行測試當在彈
(1)從圖象甲可以看出,鉤碼的重力每增加2N,彈簧伸長1cm,而當拉力超過8N後,彈簧的伸長與拉力不再成正比,說明此時超過了彈簧的彈性限度,因此可以得出: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與拉力成正比;
(2)讀圖象可知,在拉力相同時,彈簧甲的伸長更明顯,因此它適合製作精確度較高的測力計,彈簧乙的伸長更不明顯,而且能承受較大的拉力,因此它適合製作量程較大的測力計.
故答案為: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與拉力成正比;乙;甲.
❸ 如何製作彈簧測力計
需要的材料:彈簧、指針、螺帽、S形掛鉤、棉線、秤體、掛鉤。
製作方法:
1、將掛鉤穿過秤體、指針,再將彈簧鉤住秤體小孔和掛鉤小孔。
(3)製作力的較量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彈簧測力計的原理:
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與所受的拉力成正比,為F=KX。
F為彈力的大小也就是拉力,k為彈簧的勁度系數,單位是牛頓每米,單位的符號是N/m,x為彈簧伸長或縮短的長度。
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越長。
❹ 如何用橡皮筋製作一個簡易的測力計
材料:橡皮筋一條,短鐵絲一根,硬紙板一個,鉛筆一個,彈簧稱一個
過程:1,把橡皮筋的一端與紙板的一頂端某處固定,另一端用一輕質鐵絲勾相連,使其下垂,在掛鐵絲勾的一端的橡皮筋的末端所對應的紙板的位置用鉛筆畫上一平等的橫線標為刻度零;
2,用彈簧稱稱一重力為G的物體,然後把這個物體放在橡皮筋做的勾上也稱上一稱,等其靜止後橡皮筋的末端所對應的位置標上G。
3,把0-G這一段分成N段,則每段的刻度值就為G/N。(即單位刻度)
原理:利用橡皮筋的彈力系數一定,隨著X的增大,其值成比例增加。
驗證:這個你可以把同樣一個物體放在彈簧稱上稱後再放在自己自製的稱上稱一下,看兩者是否相同,若相同,則正確。
❺ 怎麼製作一件簡易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具
我來幫你吧: 希望採納!
很早以前我就給別人做過,再給你說一回吧!
用最簡易的器材做一個潛水艇。
1、所需器材:一個好的圓柱形空的礦泉水瓶子,要有蓋子。 一個常見的 像 雙黃蓮口服液那樣的小葯瓶,(三精葡萄糖酸鈣那樣的小瓶也行,) 但是一定要有金屬和橡膠封口。 再就是水了。 這是全部器材。
2、製作方法: 把空礦泉水瓶子裝上一半的水,然後把那個小葯瓶的封口用喝葯的吸管
扎個小孔,把裡面的葯水喝一少部分後,把管拔出來。再把這個小葯瓶口朝下放進那個裝水的礦泉水瓶子里。小葯瓶能口朝下豎直漂浮在水中,只露出一點 。是最好的效果
3、使用方法:
把礦泉水瓶子的蓋子擰緊後,不能漏氣。然後用力捏瓶子空的部位,小葯瓶就會緩緩下沉到水底,然後不捏瓶子,這時小葯瓶又會緩緩上升最後浮出水面。可以模擬潛水艇的下沉或上浮。 具體的原理,你要學到大氣壓強和浮力時就會明白了。
這個小實驗很有意思的,像個魔術一樣!
原理:當瓶重力等於浮力時,瓶處於漂浮狀態。 用力捏瓶時,瓶內氣體體積減小,氣壓增大,把水從小孔壓入小瓶內,使小瓶的重力大於浮力時,小瓶就下沉了。鬆手後又會上浮的。
希望對你能有幫助,祝學習進步!
❻ 怎樣製作簡單的彈簧測力計急急急!
一把刻度尺,一條橡皮筋或一條彈簧。 1.把橡皮筋或彈簧固定在刻度尺的一頭。 2.再在橡皮筋或彈簧的另一頭用繩子或其他東西綁上鉤狀物,用來掛物體。 很簡單,就這樣了。自已領會吧
❼ 力的較量實驗得出哪些結論
材料准備
1個塑料杯,細繩,1個圓珠筆筆桿,剪刀,1小卷膠帶,一些彈球。
實驗步驟
1在杯口處剪兩個洞,穿入細繩,把繩子系在一起打個結,再從繩結上接一段長約40厘米的繩子。
2用這段繩子穿過圓珠筆筆筒,並在另一端繫上膠帶卷。
3在杯子里裝滿彈球,然後把它放在桌面上。
4握緊筆筒,讓用線連著的膠帶卷快速旋轉。產生現象
過了一會兒,裝滿彈球的杯子離開桌面向上升了起來。
原因解答
旋轉的膠帶卷受到了一個向外的力,即離心力,它向上拽細線,這樣就克服了杯子的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