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實驗方案,裝置優缺點比較一般從 哪些方面入手(初中化學)
比如是否會污染空氣(逸出裝置的氣體會不會污染)
有沒有安全瓶(高溫或加熱時特別專注意,有液屬體會不會倒吸使高溫玻璃管\試管炸裂)
有沒有檢驗裝置
有沒有不起效果的(比如要收集乾燥CO2時,無水硫酸銅後邊加一個澄清石灰水)
大概就這幾點?做題常用的應該就這些ˊ_>ˋ
⑵ 智能+實驗室相對於傳統實驗室優勢在哪裡
天智實業智能+實驗室採用嵌入式的開放性設計,兼容不同設備。傳統實驗室的改造、升級不但成本低,而且安裝便捷,可以全面滿足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高校不同學科的實驗需求。
⑶ 化學改進後裝置和之前實驗裝置比有什麼優點。哪幾個方面答。
改進裝置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實驗裝置要簡潔易於操作;
2.實驗現象要直觀內;
3.安全問題,容比如防止倒吸等等;
4.環保問題,有污染的有沒有尾氣處理;
6.能否徹底符合題意。比如,反應物是否有雜質,是否有餘下的等。
⑷ 過氧化氫實驗裝置的優點
1隻用試管,帶導管的單孔橡膠塞.這個裝置優點也就是簡單,方便
2 用錐形瓶,長頸漏斗,帶導管專的雙孔橡膠塞,優點是屬節約葯品
3 用錐形瓶,分液漏斗,帶導管的雙孔橡膠塞 或 試管 注射器 加導管和膠塞,優點是可以產生平穩的氧氣流.
⑸ 反應熱測量數據採集系統測定溶解熱與傳統釣溶解熱實驗相比有何優缺點
一、實驗目的
1.熟悉熔解熱的物理意義;
2.學習一種修正散熱的粗略方法——「面積補償法」.
二、儀器用具及實驗裝置
量熱器,天平,溫度計,停表,冰塊,熱水,擦布等.
三、實驗內容
1、稱衡量熱器內筒及攪拌器的質量;
2、裝水至內筒2/3處,並稱出水的質量,量出水的溫度T1(一般使水溫比室溫高10℃左右);
3、每隔半分鍾觀測一次水溫,要求先觀察6-7分鍾;
4、將冰塊置於0℃的環境中(為冰水混合物),過一段時間後再取用,用干布擦乾其表面水分後投入量熱器水中,同時輕輕攪拌.每隔半分鍾記一次水的溫度和相應的時間t,當冰全部融化後,溫度即將平衡(可有幾個平衡點),爾後又會回升再繼續測量4~5分鍾;
5、稱衡內筒及水的總質量,確定出冰的質量M;
6、作出T-t圖,以確定T1,T2,所放的冰塊應能使T1、T2分別高於和低於室溫,否則,應重新調整冰塊大小重做;
7、根據公式 計算冰的熔解熱.
四、注意事項
1、冰不能直接放在天平上稱衡.
2、水銀溫度計容易折斷,水銀逸出會造成污染,所以取放溫度計要小心,切不可把溫度計當攪拌器用 3、水的溫度不應下降太快而使內筒外壁有露珠出現.若有,應考慮到所放冰塊的質量偏大,應重新調整冰的質量,否則會產生較大誤差.
⑹ 自製實驗裝置的優點
自製實驗裝置的最大的優點可能就是節省成本吧,同時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要求來製作合適的器具。
⑺ 分析電解飽與食鹽水實驗的創新理念論文
分析電解飽與食鹽水實驗的創新理念論文
1、問題提出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化學1的第40頁中有如圖1所示的電解飽和食鹽水實驗。
該實驗裝置具有能有效收集氣體、檢驗氣體時易操作等優點,但其還是未能有效解決下列問題:①陰極產生H2量少,進行點燃或爆鳴實驗比較困難;②驗證氯氣時,Cl2容易逃逸到空氣中而污染環境。
筆者認為:電解速率不快,H2量少可能是由兩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第一,在u型管中電解飽和食鹽水時,離子在陰陽兩極間的遷移距離過長,電阻大。同樣的電壓下,功率消耗大,氣體生成量少;第二,陰極鐵棒浸入溶液部分太短,表面積小,不利於氫氣的產生;第三,在檢驗Cl2性質時難以杜絕其泄漏,若用其他裝置收集並吸收尾氣,則實驗步驟加多。
2、電解飽和食鹽水實驗的改進
基於以上分析,電解飽和食鹽水實驗的改進思路為:①陰極和陽極盡可能靠近,以縮短離子遷移的距離,提高電解的速率;②將電解產生的氯氣和氫氣封閉在電解器中,便於收集、教學和減少污染。
2.1 實驗儀器、葯品及其裝置簡介
儀器:學生直流電源(1套)、碳棒2根(帶橡膠塞,125×7 mm)、15×150 mL試管2根(先在底部打出小孔,D≈3 mm,這是非常關鍵的設計)、大燒杯(1個)、自製固定片、洗瓶、火柴、導線若乾等。
葯品:飽和食鹽水、酚酞試劑、澱粉碘化鉀試紙、蒸餾水。
試管底部的小孔用酒精噴燈將其底部加熱至紅熱後用鐵釘戳制而成,由於此時的小孔不規則,需在酒精噴燈上加熱使其孔徑趨於規則,製得的孔徑大概在3 mm左右(實驗過程中使用的是15~150 mL試管,3mm的孔徑大小效果較好,固定片是一塊面積略大於燒杯的塑料片,上面的圓孔製作是先對照試管的直徑畫出其圓孔的大小,再用刻刀沿著畫出的圓孔線(適當縮小)刻出圓孔。由於塑料有—定的形變,當把試管插入小孔的時候,即可固定試管,再根據固定片大小最後依次刻出其他圓孔。
2.2 實驗步驟和現象
2.2.1 組裝實驗儀器
按照圖2安裝實驗裝置。安裝過程中應注意:要先在底部有孔的小試管加入飽和食鹽水,可以從小孔加入直至完全趕走空氣,然後在兩支試管中加入幾滴酚酞;再將兩支試管置於燒杯中的飽和食鹽水中。
2.2.2 接通電源,開始電解
接通電源,控制電壓在28 V左右,可以觀察到陰陽兩極同時產生氣體。陰極產生大量小氣泡(H2),試管內液體逐漸被排出試管,同時無色液體逐漸變成紅色,可證明陰極產生NaOH;陽極也有大量小氣泡(Cl2)生成,但試管內的液體被排出的速率不及陰極處試管快。
2.2.3 關閉電源,觀察氣體
當陰極試管中的液體被完全(大部分)排出時停止電解(建議保留一部分液體,便於觀察現象和驗證氣體),此時陽極試管中大部分是氣體,可看到略帶黃綠色。將小試管從固定片中拿出來,讓學生觀察。由於空氣壓力的作用,試管中殘留的液體不會滴下來,收集的氣體也不會逃逸。
2.2.4 驗證生成的.氣體
(1)檢驗氫氣。先點燃酒精燈,用手指堵住試管的小孔,試管口靠近酒精燈或點燃的火柴,可聽見響亮的爆鳴聲,可證明該氣體是H2。
(2)檢驗氯氣。同樣用手指堵住小孔,試管靠近潤濕澱粉Kl試紙,放開堵孔的手指,濕潤的澱粉Kl試紙馬上變深藍色或紫色,可證明該氣體是Cl2。可用手扇聞氣體,嗅到刺激性氣味。
2.3 對影響電解飽和食鹽水速率條件的探究
本研究假設,在新的實驗裝置中影響電解飽和食鹽水速率的條件有電壓高低和電極間距等。筆者在實驗中針對這兩個問題進行了探索,其實驗結果如下:
根據圖3所示,不難得到結論:在電解電壓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電解時間會隨著兩電極間的距離變化而變化,表現為當增大兩電極間的距離時,需要的電解時間增大,電解速率變慢。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改變電解電壓時,會發現電壓與電解時間呈線性關系,並且隨著電壓的上升,電解所需要的時間減少,電解速率變快。這就為通過以改變電源電壓的方式來提高電解效率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然而,由於實驗中提供的直流電源具有一定額定電壓,不可能無限制的改變電解電壓,所以通過以改變電極間距離的方式來提高電解效率仍然具有—定應用價值。
3、新電解裝置的運用
3.1 電解水實驗
用上述電解飽和食鹽水裝置完成電解水實驗,同樣取得成功。實驗所得氣體生成物收集在底部有孔的小試管中。由於可燃性氣體的爆炸都存在一個爆炸極限,而實驗所得的H2是純凈的,所以爆鳴需要混入一定量空氣。可以讓集滿氫氣的小試管小孔朝上暴露在空氣中,然後再點燃。
3.2 電解CuCl2溶液的實驗
在電解CuCl2溶液時,可以發現陰極區有銅生成,溶液由藍色變成黃綠色,而陽極區產生氣體,溶液的藍色變淺,且微微透出綠色。如果使用傳統裝置進行實驗,無法讓學生觀察到上述現象,但是改進裝置卻能進行直觀教學一一可將小試管直接從固定片中拿出來供學生觀察,不必擔心氯氣泄露。
4、本改進實驗裝置優點
(1)實驗現象明顯。可以將小試管從固定片中拿出來,供學生直接觀察,不必擔心氣體逃逸。
(2)收集氫氣的速率陝、量多。通過實驗找到了電解飽和食鹽水的最佳條件:室溫,電壓為28 V,兩電極間距離為69.1 mm。
(3)體現綠色化學的理念。實驗過程中,氯氣沒有泄露,實現零污染。
;⑻ 改造的裝置與教材的裝置相比,優點是
(1)磷燃燒生成的大量白煙對人體健康有害,改進後的裝置比圖回1的裝置的優點為:能防答止白磷燃燒產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體健康.
(2)圖1實驗中燒杯中熱水能提供熱量,且能使水中的白磷與空氣隔絕.
(3)試管中的白磷、水中的白磷不燃燒,水中的白磷不能與氧氣接觸,能驗證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
(4)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①可燃物、②氧氣或空氣、③溫度要達到著火點,要使圖2試管中的紅磷燃燒,可採用取出試管,擦乾外壁,在酒精燈上加熱的方法.
故答案為:(1)防止白磷燃燒產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體健康;
(2)隔絕空氣、提供熱量;
(3)試管中的白磷、水中的白磷不燃燒;
(4)取出試管,擦乾外壁,在酒精燈上加熱.
⑼ 初中化學實驗中常用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Ⅰ.這些裝置都有其優點,其中發生裝置的圖1,可以控制反應速率
Ⅰ、可根據裝置的特點分析解答,如:發生裝置操作是否簡單,能否控制反應速率,控制反應發生和停止,節約葯品等;
(1)圖2可通過分液漏斗控制液體的滴加速度,從而控制反應速率;
(2)圖3中打開活塞,固液接觸生成氣體,關閉活塞,容器內壓強增大,將液體壓入漏斗,反應停止;
(3)圖4的優點是通過彈簧夾的開閉控制試管內壓強,從而使反應隨時發生和停止,且可以節約葯品,操作方便;
(4)圖5的優點是可通過將試管拿出和放入液體里,使反應發生和停止;
(5)圖6的優點是打開活塞,固液接觸生成氣體,關閉活塞,U型管內壓強增大,U型管左側液面上升,右邊的下降,與固體分離,從而使反應隨時發生和停止;
Ⅱ、尾氣處理處置可從是否吸收充分和是否防倒吸進行分析;
(6)圖7中氣體通入液體,可與液體充分接觸,從而使氣體被充分吸收;
(7)圖8有漏斗,氣體溶於液體後液面不會上升太多,從而可防止液體倒吸;
(8)圖9氣體可充分與液體接觸被充分吸收,尾氣被吸收,引起裝置壓強減小,液體最多進入小球,壓強變化,又會流回燒杯,不會引起倒吸;
(9)圖10氣體可充分與液體接觸被充分吸收,尾氣被吸收,引起裝置壓強減小,液體最多進入長頸漏斗,壓強變化,又會流回燒杯,不會引起倒吸;
故答案為:Ⅰ、(1)可以控制反應速率;通過控制液滴滴加速度,從而控制反應速率;
(2)可以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通過活塞的開閉控制容器內壓強,從而使反應隨時發生和停止;
(3)可以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合理均可);通過彈簧夾的開閉控制試管內壓強,從而使反應隨時發生和停止;
(4)操作簡單,可控制反應發生和停止;通過將試管拿出和放入液體里,隨時控制反應發生和停止;
(5)可以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通過活塞的開閉控制U型管內壓強,從而使反應隨時發生和停止;
Ⅱ、(6)使氣體充分吸收;氣體與液體充分接觸,從而使氣體充分吸收;
(7)防止液體倒吸;有漏斗,氣體溶於液體後壓強減小,液面不會上升太多,從而可防止液體倒吸;
(8)既能使氣體充分吸收,又能防止倒吸;氣體與液體充分接觸,從而使氣體充分吸收,且液體最多進入小球,壓強變化,又會流回燒杯,從而可防止液體倒吸;
(9)既能使氣體充分吸收,又能防止倒吸;氣體與液體充分接觸,從而使氣體充分吸收,且液體最多進入長頸漏斗,壓強變化,又會流回燒杯,從而可防止液體倒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