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子秤的國家標準是什麼量程,精度有哪些
GB/T 7723-2008 固定式電子衡器。
電子秤的精度等級在顯示器的銘牌上可以直接看出來,它的計算方法是看它的檢定分度數,檢定分度數在100到1000之間為四級秤,1000到10000之間為三級秤,一萬到十萬之間為二級秤,十萬以上就是一級。
本標準是依據國際法制計量組織國際建議OIMLR76《非自動衡器》(2006E)對GB/T 7723—2002《固定式電子秤》進行修訂的,本標准採用國際建議OIMLR76,旨在提高我國固定式電子衡器產品的質量和技術水平,使之與國際同類產品接軌,促進國際貿易及經濟技術交流。
本標准代替GB/T 7723—2002《固定式電子秤》。
本標准與GB/T 7723—2002相比較,從章節、技術內容及編寫格式上均有較大變動。
——為使本標準的名稱與GB/T 14250《衡器術語》協調一致,本標准名稱改為《固定式電子衡器》。
——依照國際建議(OIMLR76)進行了修改。
a) 對純數字模塊的試驗內容進行了規定;
b) 由於計算機和ADC的進入電子衡器,對軟體控制的模塊提出了附加要求和測試方法;
c) 對檢定標准器的內容,增加了輔助檢定裝置的內容,對檢定用標准砝碼的替代方法進行了修改;
d) 對供電電源增加了外接電源或插人式供電電源裝置、非可充電供電電源、12V或24V車載電池供電電源的相關內容;
e) 對稱重感測器和稱重指示器提出了與衡器的兼容性指標要求;
f) 為了防止衡器被非法操作,增加了對衡器的鎖定狀態和輔助檢定裝置的要求、不同承載器一載荷傳遞裝置和不同載荷測量裝置的選擇(或切換)裝置的要求。
——根據JJG 1015—2002《計量器具型式評價和型式批准通用規范》的規定,將「定型鑒定」改為「型式評價」。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的要求,在第9章標志、包裝、運輸、貯存的內容中,增加了「本標准編號」的內容。
——針對目前我國固定式電子衡器(尤其是電子汽車衡)的承載器結構的設計質量,本標准在技術要求中,增加了對衡器結構設計的要求;在測試方法中,增加了測試的方法。.
——根據美國44號手冊的規定,對固定式電子衡器(尤其是電子汽車衡)兩端的通道,提出結構要求。
——增加了塗層的要求和塗層附著強度的測試方法。
本標准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提出。
Ⅱ 如何檢定電子秤
電子秤屬於衡器中的一類產品,它是國家強制管理的產品.按照國家計量法的規定:社會公用計量標准器具,部門和企業、事業單位使用的最高計量標准器具,以及用於貿易結算、安全防護、醫療衛生、環境監測方面的列入強制檢定目錄的工作計量器具,實行強制檢定。未按照規定申請檢定或者檢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使用電子衡器[電子秤]的個人和單位,必須到當地計量部門[國家授權的檢定部門]對新購買的電子秤進行首次堅定,檢定合格後才可以使用.並且在以後每年都要進行年檢. 電子秤檢定的重要性:經過計量檢定,可以確定電子秤的計量准確性,避免因稱量不準帶來貿易糾紛和計量數據錯誤.還有一點是可以避免外地廠家的衡器產品,異地使用引起的地區差的影響.使用中的電子秤產品更需要計量堅定,因為電子秤屬於電子測量儀器,其中關鍵元件[稱重感測器]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會出現零點信號變化和老化,稱重時會產生准確性的變化.計量檢定時會重新校準並且按照國家檢定規程進行逐項檢查,如果檢定不合格就會禁止使用,這樣就可以及時避免各種糾紛和和錯誤的出現,保障了企業和個人的利益.所以說電子秤的計量檢定很重要。 一、引言 國家計量檢定規程是為評定計量器具特性,作為確定計量器具法定地位的技術文件。JJF1002-1998《國家計量檢定規程編寫規則》3.1款規定了計量檢定規程各項要求科學合理,並考慮操作的可行性及實施的經濟性。根據這一原則,仔細對照 JJG539-97《數字指示秤》檢定規程(以下簡稱規程)要求,以及大型衡器實際檢定工作的現狀,我們不難發現,該規程在實際檢定工作中,存在著通用性差和與實際脫節,沒有考慮到成本和效益的關系。因此,就規程操作的可行性問題,冒昧地提出本人的拙淺看法。 二、規程在檢定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運輸車輛載重量的不斷增加,電子汽車衡的最大稱量和檯面尺寸也相應地發生較大的變化。以我們淮北礦業(集團)公司為例,1997年以前,煤炭銷售衡器大部分為30t杠桿式機械衡,檯面尺寸多為3m×12m。2000年以後,為適應運輸車輛變化的要求,煤炭銷售衡器逐步更新為 SCS-100電子汽車衡,最大稱量為100t,檯面尺寸為3.5m×21m。個別單位已提出100t稱量尚不能滿足計量要求,要求購置150t~200t稱量的電子汽車衡。鑒於以上情況,1997年批準的《數字指示秤》檢定規程,在檢定工作的實際操作中,存在著以下問題,下面以一台100t電子汽車衡為例加以說明: 1、偏載測試達不到規程要求 一台100t電子汽車衡,檯面尺寸為3.5m×21m,8個支承點。規程要求每個支承點載入測試砝碼為max/N-1,約為14t。秤檯面積為73.5m2,一支承點載入面積為承載器的1/N,約為9.2m2。每個1t砝碼底面積約為0.7m2,如果按照規程要求不疊放、不超界,理論上最多能放13個。實際上由於1t砝碼結構形狀和吊車吊放不緊湊等原因,每個支承點僅能放置8~10個,達不到規程要求的14t。若採用20kg小砝碼組合,按照不疊放、不超界原則,每個支承點僅能放置6t(20kg小砝碼底面積為0.03m2),也同樣達不到規程要求. 2、一些計量檢定部門無檢定手段和能力 (1)無法滿足規程要求的四等砝碼100t的條件 我們從規程要求的稱量測試、重復性測試、鑒別力測試中可以看到,三種測試都需要測試最大稱量。而目前檢定部門的現狀是:縣級乃至市級檢定部門,僅擁有20kg四等標准砝碼,其總量僅為5t~10t左右。用這些砝碼去檢定100t衡器,距離規程要求的100t砝碼顯然是遠遠不夠的。近年來,有些省級市的檢定部門購置檢衡車,根椐目前掌握的信息表明,最大檢衡車僅為30t標准砝碼,也遠遠不能滿足規程要求. (2)運輸能力無法達到 100t標准砝碼需要10輛10t載重車運輸,檢定部門即使有100t標准砝碼,也無如此龐大的運輸能力。另外砝碼運輸安全性,也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噸級砝碼運輸中,在車廂內應設置專用定位架,否則在運輸過程中很容易發生位移,造成車輛偏載翻車. (3)人力資源無法實現偏載測試:根據規程要求,每個支承點偏載測試重量為14.28t,按14t計算,8個支承點偏載所需加卸砝碼約224t。 稱量測試:規程要求5個測試點,在分別為最小稱量、500e、2000e、50%最大稱量、最大稱量各測試點加卸砝碼(e為檢定分度值),按檢定分度值e=20kg計算,合計所需加卸砝碼約400t. 偏載與稱量測試過程所需加卸砝碼總量約為624t,這個數字是什麼概念?如此巨大的工作量,任何—個檢定部門均無法去完成。 這里所計算的工作量僅為較順利地完成一台汽車衡檢定工作量。實際檢定過程中,這種情況較少,往往由於基礎、限位、接地、屏蔽、系統聯接等等原因,檢定過程需要調整、反復。其所需人力資源情況就可想而知了。 以上所談的問題是規程中首次檢定的要求,計量部門大量的檢定工作是隨後檢定。規程中規定的隨後檢定,只是稱量測試中最大稱量可減少至2/3最大稱量,以上問題依然存在。 與以上問題相關的還有一個標准砝碼替代問題。規程規定重復性誤差不大於0.3e、0.2e,標准砝碼可以減少至35%、20%最大稱量。而重復性誤差是將約為50%最大稱量砝碼,在承載器上施加3次來確定的,這里的問題很明顯: 其一:為了確定重復性誤差,在承載器上需要裝卸砝碼300t,工作量決非一般。 其二:重復性誤差0.3e,需要替代兩次。重復性誤差0.2e,需要替代四次,檢定現場要組織這么多替代物也不符合實際。 其三:採取替代法檢定大型衡器,人力、物力消耗較直接採用標准砝碼更大,操作的可行性更差。 3.檢定成本與效益的關繫上面已經談到人力資源成本巨大,除此之外,按規程要求,尚存在標准器的購置費用、檢定費用、運輸費用、車輛附加稅、過路過橋費、燃油費等等。這些費用無需認真計算,肯定是一個較大數字。但按國家檢定收費標准,皖價費[2003]190號,測量范圍80t-100t的非自動衡器,檢定收費為2500元/台。如果檢定部門都按規程要求去檢定,無疑成本與效益的關系會形成較大的不對稱,這也是一個需要面對的問題。 三、大型衡器准確度現狀及對策 錯誤,按照規程要求檢定衡器,才能保證衡器的准確度。但是,在實踐中,在操作的可行性方面,規程只能是空中樓閣、可望不可及,原因前面已經闡述。現實檢定工作中,有多少檢定單位能夠完全按規程檢定,本人不能猜想,但可以妄言,絕大部分檢定單位不能按規程檢定衡器,而且相差甚遠,這已是同行業內人士心照不宣之事。 接下來就引發出一個問題,大型衡器准確度現狀是什麼?曾經發生這樣一個例子:某單位用油罐車到A地購油,在50t電子汽車衡上計量付款,回單位後在本單位50t電子汽車衡上復核,結果發現負誤差是衡器允許誤差的10倍。而2台50t衡器均有兩個地區計量檢定部門的檢定合格證,並都說自己的衡器經檢定是准確的。現在的問題是哪台50t衡器計量是不準確的呢?答案十分清楚。只要按規程要求,對兩台衡器進行仲裁檢定,孰是孰非,自然明了。但企業總不能為千元利益去打一場並非簡單的官司吧。此例似乎已經給出了目前大型衡器准確度現狀的答案,但大型衡器准確度現狀是什麼,這個問題,又似乎是一個無解的難題。那麼,如何來解決這個難題呢?實際上,同行業人士早就認識到規程操作的可行性問題,也發表了一些可貴的見解,試圖來解決這一難題。如: 1、用模擬的方法進行標定。其方法為:用模擬器接入已標定的電子秤中,用它替代砝碼載入後的感測器的輸出。調整模擬器,使稱重顯示器分別顯示零點和滿量程,記錄下二信號的刻度位置,當更換稱重顯示器或感測器後,便可用它替代砝碼標定。此方法的條件是電子秤必須按規程檢定,模擬器必須具有高精度、高分辨力,要求細調量程每圈0.02mV/V。 2、用疊加法檢定大型衡器。這是較新穎的大型衡器檢定思路,其方法擺脫了多年來傳統的用標准砝碼檢定衡器的方法,如果用疊加法檢定大型衡器可行,那麼檢衡車上拉的就不是標准砝碼,而是液壓系統和檢測結構了。此方法可解決本文提出的規程在操作上可行性所存在的問題。但它涉及規程立法問題。 綜上所述,《數字指示秤》檢定規程可行性問題,關繫到國家檢定規程的權威性,關繫到量值溯源的准確性,關繫到貿易結算糾紛仲裁等問題。本人就此問題談了一點不成熟的想法,意在拋磚引玉,使規程在實際檢定工作中更易於操作可行。
Ⅲ 自動定量包裝秤如何檢定
定量自動包裝秤現應按JJG564-2002《重力式裝料自動衡器(定量自動衡器)》檢定規程進行檢定。按其要求應使用控制衡器檢定,不需用砝碼。
Ⅳ 電子包裝秤和電子汽車衡的計量檢定標准有哪些
如果你抄的電子包裝機是屬於自動衡器,依據JJG 564-2002 重力式自動裝料衡器(定量自動衡器)檢定規程進行檢定,如果是非自動衡器,則依據JJG539-1997數字指示秤這份檢定規程,電子汽車衡也依據數字指示秤。
Ⅳ 汽車衡分度值規定
對汽車衡分度值問題的認識
【摘 要】 針對國內目前對汽車衡檢定分度值和實際分度值爭議比較多的情況,本文從設計角度談一點個人的看法。任何一台衡器的初始固有誤差,實際上是在設計過程中就已經基本確定了的,不是僅僅靠改變分度數就能提高其准確度的等級。後天(校準時)通過認真地調試是可以提高一定的計量性能,但這是有限的。
【關鍵詞】 汽車衡;檢定分度值;實際分度值
一、國內現狀
目前不論是汽車衡使用單位,還是製造單位都喜歡將汽車衡分度數說的比較大,像最大秤量為120t汽車衡的分度值定為20kg,分度數即為6000;最大秤量150t汽車衡的分度值定為20kg,分度數即為7500。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1、衡器使用單位
對於使用衡器的單位來講,有兩個指導思想:一是認為一台衡器的分度值越小越好,特別是稱量單價比較高的物品;二是想衡器的分度值能夠盡量小一些,就可以使用大秤量的衡器稱量比較輕的物品,可以節省,不需要再購買小秤量的衡器。
2、衡器製造銷售企業
總想將衡器分度數的多少作為一個賣點,好像誰的產品分度數越多,其性能就越好一樣。殊不知這樣給自己的產品帶來穩定性差的隱患,只要使用現場有一點風吹草動,稱重儀表上的示值就上下變化。
我個人認為之所以會出現以上情況,有兩種原因:一是對概念不清楚,一是處於一種私利。
對於概念問題,就必須先來明確何為「檢定分度值」和「實際分度值」?
檢定分度值e:用於衡器分級和檢定的,以質量單位表示的值。
檢定分度數n:最大秤量與檢定分度值之比,即n = Max/e。
實際分度值d:以質量單位表示的下述數值:
——對於模擬指示,系指相鄰兩個標尺標記所對應的值之差;
——對於數字指示,系指相鄰兩個示值之差。
對於私利問題,是不了解產品的實質,只是看到表面的現象,不能正確掌握產品的性能特點,其目的是想鑽管理的漏洞。作為使用單位來說,往往采購者只是考慮准確度的高低,而使用者則考慮產品的長期穩定性。作為銷售人員,總是與競爭對手比拼衡器的分度數多少,而不是產品的可靠性、穩定性。
二、標准與規程情況
在目前我們能夠看到的,不論是國際建議,還是產品標准和檢定規程,都對汽車衡產品進行了
嚴格而全面的規定。
1、有關規定
(1)衡器的檢定分度值與實際分度值相等,即e=d。
衡器的類型 檢定分度值
有分度衡器,無輔助指示裝置 e=d
有分度衡器,有輔助指示裝置 e 由製造商根據3.2 和3.4.2 的要求選擇。
但是,又規定:
只有特種准確度級(Ⅰ)和高准確度級(Ⅱ)衡器可以配備輔助指示裝置,該裝置可以是:
——配游碼的裝置;
——插值讀數裝置;
——補充顯示裝置;
——有微分標尺分度的指示裝置。
換句話說,就是「中准確度級(III)」衡器只能執行e=d 的規定。
(2)e≠d 的衡器
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只有特種准確度級(Ⅰ)和高准確度級(Ⅱ)的衡器,其檢定分度值e由下
列表達式確定:
d≤e≤10d
e=10k kg,k是正整數、負整數或零。
(3)其他影響量和限制
安裝在室外的衡器,且沒有採取適當保護措施防止大氣環境影響時,如果衡器檢定分度數n 相
對較大,通常可能無法滿足其計量要求和技術要求。
(4)關於nLC≥n的規定
對於每隻稱重感測器,稱重感測器的最大分度數nLC應不小於衡器的檢定分度數n:
nLC ≥ n
這個規定實質上就限制了衡器的分度數。也就是說,汽車衡如果採用了C3 級(3000v)的稱重
感測器,其檢定分度數也就最多隻能為3000e。
2、對結構的要求
(1)應用的適用性
衡器的結構設計應符合預期的使用目的。在剛剛發布的GB/T7723-2008《固定式電子衡器》中,
針對此條規定,對目前國內正常使用的,最大秤量為30t 至150t 大型衡器的承載器,提出了相對
變形量的要求。即,新安裝後的首次檢測時,承載器最大相對變形不大於1/800。
(2)使用的適用性
衡器的結構應合理、堅固、耐用,以保證其使用期內的計量性能。並且,對於安裝在基礎上的
衡器,其基礎應達到如下要求:
1)必須滿足該衡器最大載荷時承載力要求;
2)基礎兩端應有一條長度等於承載器一半(但不要求超過12m)、寬度等於承載器的,並與承載器保持在同一水平面的平直通道。靠近承載器兩端至少有3m以上的,應用混凝土或其它堅固材料製造,可承受與衡器承載器相等的所有載荷;地上衡通道剩餘部分的斜坡應確保便於車輛駛入。
(3)檢定的適用性
衡器的結構應符合測試的要求,其承載器應能使砝碼方便且絕對安全地放置其上,否則應附加支撐裝置。
3、安全性
衡器不應有容易做欺騙性使用的特徵。
衡器結構應滿足在控制元件意外失效或偶然失調時,應有顯著警示,除非不可能產生易於對確切功能的干擾。
衡器可以設置自動或半自動量程調整裝置。該裝置應安裝在衡器內部與其組成一體。被保護後,外部不可能對它產生影響。
三、規定e=d的原因
1、初始固有誤差
這是一個與衡器的基本構成部分有著密切關聯的名詞。
「初始固有誤差」是指:衡器在性能測試和量程穩定性測試前所確定的誤差。
從「初始固有誤差」的定義可以明確看出:任何一台衡器自其設計製造安裝結束之後,這台衡器的命運就已經確定的了。為什麼要這樣講呢?因為,一台衡器是由承載器、稱重感測器、稱重儀表及基礎等四大部分組成的。在設計過程中,承載器的剛度、強度都是設計所決定的,稱重感測器的技術指標也是設計時選擇的,稱重儀表的參數也是設計時選擇的,而基礎的質量是在施工製造中確定的。在這些原始數據確定的前提下,自然這台衡器固有誤差也就確定了。
如果一台最大秤量為150t的汽車衡,檢定分度值為50kg,當實際分度值為20kg時,實際使用時的稱量值不可能反映真實的載荷重量,這是因為按照50kg的分度值檢定時,其反映的是50kg初始固有誤差的情況。如果這時將分度值調至20kg,在稱量時顯示的示值,不能代表該稱量載荷的實際重量值,只有按照20kg分度值進行設計、製造和安裝,才能反映實際的重量值。從下圖就可以清楚看出一台相同秤量的汽車衡,其初始固有誤差的曲線在不同誤差帶中的情況。
2、環境影響問題
固有誤差:衡器在標准條件下確定的誤差。
從固有誤差的定義可以看出:在現場一定的環境條件、電源電壓、電磁場干擾情況相對穩定時,經過精心調試是可以改變一定的計量性能,但是不能根本改變其計量指標。所以R76-1國際建議才推薦:一般衡器的n=3000,只有採用非常特別的方法測試時,n才可以大於3000。此外,公路車輛衡和軌道衡,其檢定分度值不應小於10kg。
我曾經於90年代初設計過一台高准確度的衡器,作為標定質量流量計的校準裝置,其檢定分度數達到7500。其前提是:在室內溫度變化只有10℃的環境下使用,且沒有流動性氣流影響。為此,設計時從眾多0.02%級的稱重感測器中挑選重復性好的,同時挑雜訊指標最小的稱重指示器,承載器的設計剛度優於1/2000,要求安裝基礎要整體性的同時,又要足夠的承載力。最後驗收檢定時,各個稱量點的最大誤差僅有允許誤差的一半。
四、結論
任何一台衡器性能主要是在設計的先天確定了的,不論是最大秤量,還是稱量准確度等級,後天在一定條件下只是可以改變局部的部分性能。如果想要獲得一台高准確度等級的衡器產品,只有從設計開始,直至到製造、安裝、調試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按照高准確度等級的標准去努力,而不是單單靠現場調試時改變分度值大小的工作。
同時,必須注意到高准確度等級的衡器,必須有相應准確度等級的標准砝碼進行量值傳遞。也就是講,沒有M1級的標准砝碼進行檢定,是不可能確定1/6000准確度等級衡器的。
參考文獻
1.R76-1《非自動衡器》(2006E)國際建議。
2.GB/T7723-2008《固定式電子衡器》國家標准。
3.陳日興「關於室外使用的衡器檢定分度數n不能大於3000的論述」,《稱重科技》,2006。
Ⅵ 秤的檢定規程有哪些檢定規程的名稱分別是什麼
國家計量檢定規程有:
JJG13-1997模擬指示秤檢定規程
JJG14-1997非自行專指示秤檢屬定規程
JJG16-1987郵用秤檢定規程
JJG17-2002桿秤檢定規程
JJG195-2002皮帶秤檢定規程
JJG539-1997數字指示秤檢定規程
JJG555-1996非自動秤通用檢定規程
JJG564-2002重力式自動裝料衡器檢定規程
JJG584-1989售糧專用秤試行檢定規程
JJG658-1996非連續自動衡器檢定規程
JJG811-1993核子皮帶秤檢定規程
JJG815-1993電子采血秤檢定規程
JJG907-2006動態公路車輛自動衡器檢定規程
另外,配料秤等各省有自己的檢定規程。
Ⅶ 影響自動檢重秤精度的原因有哪些
影響自動檢重秤精度的原因可以分為以下八點:
1:空氣流動:例如車間的風扇、空調、風吹等
2:地面震動:由於車間噪音大,機器頻繁運作導致地面震動
3:溫度:一般高溫、低溫、潮濕、極端的穩定也會影響自動檢重秤的精度
4:靜電感應:帶電的物體或者灰塵接近金屬物體時會產生靜電
5:無線電頻率的干擾:各種各樣的無線電頻率干擾自動檢重秤。
6:被檢測的產品具有腐蝕性:那隻能量身定製一款具有腐蝕性的自動檢重秤
7:產品有遺漏的現象:例如包裝盒密封不夠嚴密導致遺漏
8:人為使用錯誤:其中在生產過程中人為使用不當對自動檢重秤的精度影響最大,甚至會損壞自動檢重秤,最容易損壞的是稱重感測器。
以上這八點總結了自動檢重秤精度不準的原因。
Ⅷ 砝碼算非自動衡器嗎
砝碼算非自動衡器
Ⅸ 我國所用計量器具有哪些
長度方面:
量塊,量塊附件,水平尺,標准平晶,平面平晶,平行平晶,平面等厚干涉儀,平台平板,刀口尺,刀口直角尺,三棱尺,四棱尺,平尺,直角尺檢定儀,方箱,研磨平尺,濾光片,角度塊,角度規,組合角度規,角度尺,角度表,量角器,正弦規,直角尺,測角儀,多面棱體,多齒分度台,分度頭,準直儀,水平儀檢定器,水平儀零位檢定器,水平儀,水準器,光學象限儀,表面粗糙度樣塊,刻線樣板,粗糙度(輪廓)儀,三針,電感比較儀,斜塊式測微儀檢定器,卡尺校正器,深度尺校正器,內測千分尺校正器,高度規,步距規,測高儀,測高儀(二次元),刮板細度計,V形架,工程質量檢測儀。
通用量具組
百分(千分)表,大量程百分表,深度百分表,杠桿百分(千分)表,內徑百分(千分)表,測微表,數顯指示表,比較儀,扭簧比較儀,杠桿齒輪測微計,卡規,百分表卡規,帶表卡規,游標(數顯)卡尺,深度游標(數顯)卡尺,高度游標(數顯)卡尺,帶表卡尺,游標測齒卡尺,測厚規,外徑(內徑)千分尺,公法線千分尺,螺紋千分尺,深度千分尺,內測(內徑)千分尺,三爪內徑千分尺。
測繪、光學儀器組
投影儀,工具顯微鏡,測長儀,測長機,光學計,接觸式干涉儀,電腦測微儀,圓度儀,孔徑儀,平板儀,皮革面積計,水準標尺,水準儀,光學經緯儀,電子經緯儀,經緯儀檢定裝置,多目標平行光管,准線儀,光電測距儀,激光測距儀,全站儀,光學徑向檢查儀。
線紋、精密測試組
基線尺,金屬線紋尺,玻璃尺,物鏡標尺,焊接檢驗尺,鐵路軌距尺,套管尺,鋼直尺,布捲尺,標准鋼捲尺,鋼捲尺,測深鋼捲尺,磁尺,光柵尺,位移感測器,百分(千分)表檢定儀,激光測徑儀,光柵指示表檢定儀,光面塞規,圓錐塞規,圓錐量規,光面環規,各種螺紋規,塞尺,半徑樣板,針規,量具測力儀,測厚儀及校正片,節距規,CMM測量機(三次元),CNC加工中心(數控機床),編程機,測孔機,菲林測量機,基(周)節儀,直徑測控儀,伸長率試驗儀,壓力頭,球壓儀,響環試驗器,發聲玩具試驗器,斜截圓筒,觸及性探頭,試驗指,銳利尖端試驗器,邊緣試驗器,咬合器等各種玩具安全檢測設備,力臂杠桿,標准玻璃板,試驗篩,超聲波探傷試驗塊,錐形銷,各種液位計,液塑象限儀,柔性尺,刀具設定儀,各種插頭量規,水泥試模,產品幾何量長度角度測試及形位誤差測量,各種模具檢測等。
力學方面:
主要從事質量傳遞和對稱重儀器的檢定與校準。現開展的項目有:標准砝碼(E2等級及以下,最大可測量能力:1 t)、各種專用砝碼、電子天平、機械天平、質量比較器、架盤天平、扭力天平、液體比重天平、汽車(摩托車)軸(輪)重儀、標准測力杠桿、電子秤、大型電子汽車衡(最大可測量能力:200 t)、電子皮帶秤、定量包裝秤、定量自動衡器、核子秤、機械秤、其他稱重設備等。
測力
主要從事與力值相關的儀器的檢定與校準。現開展的項目有:標准測力儀(0.1級及以下級別,最大可測量能力:3 MN)、負荷感測器、稱重感測器、各種工作測力儀(最大可測量能力:30 MN)、各種拉力、壓力和萬能材料試驗機(最大可測量能力:30 MN)、各種抗折試驗機、擺錘式、懸臂梁式沖擊試驗機、千斤頂(最大可測量能力:15 MN)、彈簧拉壓試驗機、汽車(摩托車)制動檢驗台、汽車底盤測功機、水泥質量檢測專用設備、土工檢測專用設備、瀝青檢測專用設備、紡織檢測專用設備、皮革檢測專用設備等,以及其它專用力值檢測設備。
扭矩、硬度
扭矩扳子、扭矩儀、液壓板子、電動、氣動扭矩扳子、混凝土回彈儀、金屬洛氏、布氏、維氏硬度計、金屬表面洛氏硬度計、顯微硬度計、里氏硬度計、韋氏硬度計等各種金屬硬度計。邵氏硬度計、定負荷橡膠國際硬度計、微型橡膠國際硬度計等各種非金屬硬度計。標准洛氏、布氏硬度塊,標准橡膠國際硬度硬度塊,各種金屬非金屬工件類的硬度測量。
開展的檢定/校準項目(按行業分類)
建築:各種拉力、壓力和萬能材料試驗機(最大可測量能力:30 MN)、各種抗折試驗機、千斤頂(最大可測量能力:15 MN)、水泥質量檢測專用設備、土工檢測專用設備、瀝青檢測專用設備、混凝土回彈儀、電子天平、機械天平、電子秤(最大可測量噸位:150 t)、機械秤、架盤天平等。
機械(製造):各種拉力、壓力和萬能材料試驗機(最大可測量能力:30 MN)、各種抗折試驗機、擺錘式、懸臂梁式沖擊試驗機、各種金屬硬度計、扭矩扳子(最大可測量能力:3000 N?m)、扭矩儀(最大可測量能力:3000 N?m)、液壓板子、電動、氣動扭矩扳子等。
化工:電子天平、機械天平、架盤天平、扭力天平、懸臂梁式沖擊試驗機、各種拉力試驗機等。
疾控:電子天平、機械天平、扭力天平、架盤天平等。
港口、火電廠:電子秤、大型電子汽車衡(最大可測量能力:150 t)、電子皮帶秤、定量包裝秤、定量自動衡器、核子秤、機械秤、其他稱重設備等。
熱學方面:
中低溫
二等標准鉑電阻溫度計、工業鉑熱電阻溫度計、工業銅熱電阻溫度計、二等標准水銀溫度計、標准汞基溫度計、精密玻璃液體溫度計、普通玻璃液體溫度計、石油產品用玻璃液體溫度計、高精密玻璃液體溫度計、高精密石油產品用玻璃液體溫度計、標准貝克曼溫度計、工作用貝克曼溫度計、指針式半導體點溫計、電接點玻璃溫度計、壓力式溫度計、雙金屬溫度計、數字溫度計、高精密數字溫度計、溫度堆棧模塊、自校式鉑電阻測溫儀、溫度巡檢儀、溫度記錄儀、溫度數據採集器、爐溫跟蹤儀、溫度變送器、溫度校驗器、半導體溫控儀、乾井溫度校驗爐、智能熱原儀、標准銅-康銅熱電偶、工作用銅-康銅熱電偶、工作用廉金屬熱電偶、標准體溫計、體溫計。
高溫
標准鉑銠-鉑熱電偶、工作用鉑銠-鉑熱電偶、標准鎳鉻-鎳硅熱電偶、工作用鎳鉻-鎳硅熱電偶、標准銅-康銅熱電偶、工作用銅-康銅熱電偶、工作用廉金屬熱電偶、標准溫度燈、光學高溫計、紅外測溫儀、電子自動平衡電橋、配熱電阻(熱電偶)動圈儀表、數字溫度表、數字溫控表、烙鐵溫度計、動圈式比例積分微分儀表、測溫儀表檢定儀、高溫乾井爐、溫度校驗儀、自動測溫儀、溫度巡檢儀、溫度變送器、自動平衡記錄儀。
濕度
毛發溫濕度表、毛發溫濕度計、數字溫濕度表、數字溫濕度計、溫濕表、干濕表、通風干濕表、電容式數字露點儀、溫濕度控制器、溫濕度變送器、溫濕度記錄儀、濕度感測器。
可現場檢測的溫度項目:
製冷恆溫槽、標准水槽、標准油槽、熱管爐、水浴箱、恆溫水槽、恆溫恆濕箱、恆溫恆濕實驗室、濕度檢定箱、老化試驗室、冷庫、高低溫冷熱沖擊試驗箱、乾燥箱、電熱恆溫培養箱、鹽霧試驗箱、低溫試驗箱、生化培養箱、高壓蒸汽滅菌爐、水泥養護箱、水泥養護室、沸煮箱、高溫電阻爐、灼熱絲試驗儀、垂直燃燒試驗儀、熱變形維卡儀、阻燃性能測試儀、表面抗濕性測試儀、透濕量測試儀、水份分析儀(溫度部分)、冰箱焓差試驗室、空調焓差試驗室、黑體爐。
壓力
一等活塞式壓力(真空)計、一等雙活塞式壓力(真空)計、二等活塞式壓力(真空)計、三等活塞式壓力(真空)計)、二等標准補償式微壓計、傾斜式微壓計、微差壓表膜盒壓力表、微壓(計)表、活塞壓力計專業砝碼、0.02級~4級各種數字壓力計、U型壓力計、數字壓力控制器、標准血壓計、血壓計標准器、精密血壓表、血壓計(表)、數字血壓計、各種精密壓力表(真空表)、壓力表(真空表)、電訊號壓力表、氧氣表、乙炔表、二氧化碳表、壓力(真空)校驗儀、壓力(真空)變送器、絕對壓力變送器、壓力感測器、壓力安全閥、減壓閥、大氣壓表(計)。
真空
電離真空計、磁懸浮真空計、磁放電真空計、壓縮式真空計、熱偶真空計、電阻真空計、復合真空計、電容薄膜真空計、真空感測器、真空繼電器、真空系統測試。
電學方面:
指針式電流表、電壓表、功率表,數字式功率表,電能質量功率分析儀,標准功率源,頻率表,相位表,泄漏電流測量儀,鉗形電表,電子負載,三表校驗儀,鉗形電表校驗儀,電測儀表多功能檢測裝置,變頻電源,變壓器測試系統,電子鎮流器測試系統,RTU檢定裝置,RCD測試儀,磁電機,繼電保護測試儀,漏電保護測試儀,電池測試系統,變送器,家用電器生產檢測線等電參數測量設備、數字多用表、多功能標准源、酸度計檢定儀等。
有機會作進一步的交流,我是做儀器計量校準這塊的,我的QQ1563513569
Ⅹ 電子秤檢測需要哪些步驟 電子秤到哪裡檢測
電子秤檢查需要到當地計量部門(國家授權驗證部門)進行電子秤的首次驗證。 驗證通過後,可以使用,每年進行年檢。 電子秤檢測中沒有特定的步驟。 只需將要檢查的電子秤帶到計量站,就會有工作人員對其進行測試。
在測量驗證之後,可以確定電子秤的測量精度,以避免由於不準確的稱重導致的貿易糾紛和測量數據錯誤。 另一點是,它可以避免使用國外製造商的規模產品造成的區域差異的影響。
使用中的電子秤產品需要牢固測量,因為電子秤是電子測量儀器,其中關鍵部件稱重感測器在使用時間延長時信號變化和老化為零,稱重時精度會發生變化。計量檢查將根據國家核查程序進行重新校準和檢查。 如果驗證不合格,將禁止使用。(請查看參考資料)
其一:為了確定重復性誤差,在承載器上需要裝卸砝碼300t,工作量決非一般。
其二:重復性誤差0.3e,需要替代兩次。重復性誤差0.2e,需要替代四次,檢定現場要組織這么多替代物也不符合實際。
其三:採取替代法檢定大型衡器,人力、物力消耗較直接採用標准砝碼更大,操作的可行性更差。
檢定成本與效益的關繫上面已經談到人力資源成本巨大,按規程要求,尚存在標准器的購置費用、檢定費用、運輸費用、車輛附加稅、過路過橋費、燃油費等等。這些費用無需認真計算,肯定是一個較大數字。
但按國家檢定收費標准,皖價費[2003]190號,測量范圍80t-100t的非自動衡器,檢定收費為2500元/台。如果檢定部門都按規程要求去檢定,無疑成本與效益的關系會形成較大的不對稱,這也是一個需要面對的問題。